第一篇:毕业论文近十年宋江形象研究综述
近十年宋江形象研究综述
(2002-至今)
任乐乐
(文学与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080114153 指导教师:张文萍副教授)
摘 要:《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形象。历来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各家又都能自圆其说,近十年来对宋江形象的研究主要有忠义形象说,不忠不义形象说,复杂性格说,好领导形象说等。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忠义;不忠不义;复杂性
《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最耐人寻味,成为众家争论的焦点。从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以来,关于宋江形象的定位就产生了诸多派别,改革开放以来宋江形象的研究更是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新世纪以来(从2002年开始)有哪些新动向,本文对这些主流观点做一综述。
一、忠义形象说
李晶在《浅议宋江忠义思想的表现》一文中说道,宋江这个人物是最具有欣赏魅力的,宋江性格的核心是忠义,纵观宋江的一生可以大致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表现了宋江的忠义思想。”[1]上梁山以前,宋江表现的主要为与兄弟肝胆相照的义气。上梁山的过程,很突出表现了宋江忠于朝廷的思想。在梁山上做领袖时期,宋江的忠义思想对整个梁山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宋江的忠义思想,强有力地干预了梁山诸多好汉的思想。接受招安后,宋江的忠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为朝廷四处征战,奋勇杀敌。
滕桂华在《义不辞忠 忠不顾义——再论宋江忠义观》一文中,提出“宋江性格的核心就在忠义二字”[2],认为作者施耐庵既赞扬他的“忠”又褒扬他的“义”,从宋江的主观愿望来看,其思想深处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忠”。这也直接导致宋江先上梁山聚义后主动争取招安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都是其忠君观念在具体环境下的不同表现,“义”不但没有与“忠”相分裂,而且还对“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王大千和杜成贵在《论宋江的招安思路》一文中说道,忠和义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两大精神支柱,它一直被统治阶级宣扬,并作为主流文化为封建阶级服务。“宋江即具有典型的封建性格——骨子里的忠义”[3],在宋江的眼里,即使上梁山,最后还是要走朝廷的正规仕途。这才符合忠孝文化的传统。很显然,从作者的意图中可以看出他肯定了宋江的“忠”的性格特征。
二、不忠不义形象说
贺奉年在《<水浒传>中的宋江:忠非真忠义非真义》一文中指出,轰轰烈烈的梁山起义军在宋江的忠义思想引导下,接受朝廷的招安,以致失败,他的言行有力地证明宋江所标榜的“忠”和“义”是矛盾的,不可能有忠义双全,正所谓宋江的“忠”非真“忠”、“义”非真“义”。[4]
于艳艳在《不忠不义话宋江——论<水浒传>中宋江形象》中,鲜明地提出,宋江不配“忠义”之名,文章从宋江虚伪和自私等方面的性格特征来分析宋江人物形象,通过他声称忠于朝廷,“实则在于想‘博个封妻荫子’、‘想留美名于后世’的虚伪本质,以及他对众英雄在‘义’的掩盖下所进行的种种卑劣行为,揭示其一切皆出于一己之利的假忠义本质。”[5] 作者在文中从宋江“伪忠于朝廷”和“假义于兄弟”两个方面加以证明。
杨爱华在《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奴才形象》一文中说,“宋江是一个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的小人” [6],小人是不可能讲“忠义”的。按这种思维逻辑来说,宋江自然不会是“忠义”之人了。
范丽萍在《浅谈<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中也指明宋江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人。作者认为宋江生活在平和、单纯、质朴的家庭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宋江上梁山是在走投无路时为保性命的自身利益的最后选择。宋江上山后努力地建立战功,是为了能当梁山之主,然后带领梁山走向招安,而他却又故意谦让,先让晁盖,后让卢俊义,这样的虚情假意,作秀让贤目的就是增加自己在兄弟们心目中的“仁义”、“谦让”的美名,让兄弟们更加听从自己,从而为自己顺利招安打下基础。宋江掌权以后就加大对人才的吸纳,扩充自己的实力,目的就是为了对朝廷形成威慑,迫使朝廷招安。宋江在接受招安后,梁山兄弟在他的带领下为朝廷东征西讨,破大辽,讨王庆,伐田虎,征方腊,白白断送十几万人马,几乎都命丧战场,所以说宋江招安根本就不是为了梁山兄弟,而 1
是为了他自己。“他的‘义’只是对别人的小恩小惠,他所持守的是忠孝小义,并不是儒家所指的‘仁义’”[7]
三、复杂性格说
余诗隽在《忠义难两全 水火不相容——试论<水浒传>中宋江忠义性格的矛盾》一文中,认为宋江是《水浒传》中作者竭力塑造的重要人物,其性格的主要方面在于“忠义”,作者不仅欣赏他对兄弟们的“义”,而且赞美他对朝廷的“忠”。这样就使宋江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对立的局面。“义”使他不满现实,毅然走向梁山 ;“忠”又使他在梁山事业上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起义事业的悲剧。”[8]
韩亚男在《简论<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中说,宋江是《水浒传》作者重点塑造的典型人物,其性格的主线就是“忠义”。忠与义的矛盾,构成了宋江性格的基本内涵。“忠义”是宋江的主体性格,但他的全部性格要更复杂,更丰富,更深刻。他慈悲仁爱,有时偶尔表现出残忍狠毒;他富有政治远见,但有时却显得目光短浅;他善于听言纳谏,可有时却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这一复杂性格的核心便是忠与义的对立统一。”[9]
冯娇在《从<水浒传>看宋江的忠义观》一文中,以忠义为主线,分析宋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文章把宋江的一生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山前的刀笔小吏的生涯,在这一时期“忠孝义”的关系非常鲜明,义服从于孝,孝服从于忠。第二阶段,在梁山上做一把手的经历,“义”暂时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忠”退居次要方面。虽然此时“忠”与“义”的对立成了矛盾主导方面,但是沉淀在思想深处的“忠”的观念并没有消逝,而是时常出现并制约着“义”的行为。第三阶段,下山后到破辽平寇归来,宋江做忠臣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却牺牲了兄弟之间的“义”,第四阶段,衣锦还乡到死于楚州任上,宋江临死毒死了李逵,消除了反叛的隐患,尽忠到底,又托梦吴用、花容来到他的任地,吴用、花容纷纷自杀。实现了当年结拜梁山兄弟时的誓言,实现了他个人‘忠’和‘义’的最终结合。文章总结说:“‘忠’和‘义’的矛盾在宋江的身上始终没有解决,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两者交织,互为消长。[10]
评话演员陆建荣在《从宋江的绰号看宋江的多元性格》一文中,从宋江的绰号来分析宋江的多元性格。作者认为,在《水浒传》中,宋江是绰号最多的一个人物,他共有三个绰号。“及时雨”是说宋江为人仗义和不惜重金帮助兄弟的豪爽性格,可以体现他
“义”的主要的性格特征。“孝义黑三郎”中“孝义”是宋江性格的又一特征,说明他孝敬父兄,从这里面可以看到宋江“孝”的形象。“呼保义”在《水浒传》里用得不多。说的是他的职位,或者说他的身份。宋江能有如此多的绰号,是作者特意刻画的结果。“这三个绰号,体现了宋江多方面的性格特征。”[11]
郭英德在《论宋江形象的人格内蕴》一文中说,《水浒传》中宋江是“这一个”而非“这一类”,“具有‘左右为难’的丰富复杂的性格特征”。[12]
赵杭海也同意“宋江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他不是用几个回合或几个情节塑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六十三个章回,用复杂的性格特征来刻划成功的”等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宋江的人物形象中除了信奉忠义之外,还表现出一种对生存的欲望,对功名的追求。宋江形象从古已有之的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了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艺术典型。”[13]
杨森在《论施耐庵对<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塑造》指出宋江是《水浒传》中一个有着复杂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施耐庵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来塑造宋江的人物形象,改变了历史上的宋江,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所以说宋江的人物形象实际上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个人愿望,成为作者希望能够出仕的精神寄托。宋江不仅受到“孝”、“义”思想的影响,受到忠君思想的影响,而且受到作者的自我价值思想的影响。[14]
张连娜和杨昕宇在《宋江形象特征解析》一文中指出,宋江形象是复杂多变的,历史上确实存在的起义人物,但是作者是带着主观情感色彩去塑造的。宋江这一形象可以从很多视角来分析。引用纪德君的话:“其思想明显存在着多面性和矛盾性,并不断地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文章探求了宋江前期的形象,特点主要是孝与义。“宋江忠义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仅是个人性格的问题,还可以从他所活动的两个社会领域即江湖社会和封建正统社会寻找原因”[15],这两个社会领域里前者以义为主,后者以忠为主。
四、企业领导形象说
近几年,关于宋江的形象很多从他的领导才能出发,认为他是一个好领导的形象,这种学说成为一种风气。
中国品牌建设泰斗李光斗在《宋江是个好领导》中说,“倘若我们把水泊梁山看作一家企业,那宋江便是这个企业的CEO,实事求是地说,宋江是个好领导,他管理企业,有一套本领。”[16]他升华了梁山的理念,树立了行业老大的江湖地位,与时俱进地
制订经营战略,使企业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善于团队建设,保持队伍的稳定与活力。此外,宋江还是一个开拓型的领导。
史振厚在《目的超越:宋江的领导力》一文对宋江的领导能力大加称赞。《水浒传》基本上就是宋江的职业发展史。宋江个人的文武资质一般,但他却有驾驭群雄、审时度势的出众才能,更掌握一种登堂入室、脱离草莽必不可少的政治资源。“实事求是地说,宋江的领导力出众,是企业家学习的榜样。”[17]宋江审时度势、驾驭群雄,是第一个认真思考梁山前途的人。升华理念、确立目标,“替天行道”就是宋江当时树立的核心价值观。另外不再打劫路过梁山泊的商团,反而主动为他们提供保护,使商道重新繁忙起来,实现了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说明宋江及时改变经营战略。“抓好团队,永葆活力,宋江善于主抓团队的建设,通过高超的领导艺术使这个团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因人而用,合理安排,宋江极会用人,能把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岗位上。也许宋江在达成核心目的的过程中犯了错误,但从总体看,宋江的领导是正确的。”[18]
金真在《宋江是当之无愧的CEO》一文中说道:首先,宋江能够当上CEO源于其人脉深厚。其次,他掌握了最博大精深的人事管理能力。宋江的最大本事就是懂人,懂得如何与每一个人相处,懂得怎么掌握别人的心,并引导到和他一致的立场上来。宋江知道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切入点要从人入手,通过解决人的问题来激发、提升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近几年关于宋江的人物形象研究方面,主要就是忠义说,不忠不义形象说,复杂性格说,企业领导形象说等。还有一些学说,不是很常见,如江湖领袖说等。王学泰认为“宋江是成功的江湖领袖”,[]文章先阐明山大王与江湖领袖的区别,围绕宋江人物一生的种种表现,说明宋江是成功的江湖领袖。
近几年,关于宋江人物形象的争执仍然呈现出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整体来说,复杂性格说在各种学说中所占的份额最大。同时宋江的人物形象研究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那就是研究宋江在企业的领导能力方面,都一致提倡借鉴宋江的管理方法方面。相信宋江人物形象的研究仍是热点,研究的方面将更广泛,深度也将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 李晶.浅议宋江忠义思想的表现[J].文学界,2010年第6期.[2] 滕桂华.义不辞忠 忠不顾义——再论宋江忠义观[J].黑龙江史志,2010.5.[3] 王大千和杜成贵.论宋江的招安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期.[4] 贺奉年.《水浒传》中的宋江:忠非真忠义非真义[N].[5] 于艳艳.不忠不义话宋江——论《水浒传》中宋江形象[J].东京文学,20011.8.[6] 杨爱华.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奴才形象[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7] 范丽萍.浅谈《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J].学科教学,2009年2月第4期.[8] 余诗隽.忠义难两全 水火不相容——试论《水浒传》中宋江忠义性格的矛盾[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 6期.[9] 韩亚男.简论《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8 第4期.[10] 冯娇.从《水浒传》看宋江的忠义观[J].考试周刊,2011年第5期.[11] 陆建荣.从宋江的绰号看宋江的多元性格[J].大舞台,2008年双月号第4期.[12] 郭英德.论宋江形象的人格内蕴[J].吉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4] 杨森.论施耐庵对《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塑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 期.[15] 张连娜和杨昕宇.宋江形象特征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16] 李光斗.宋江是个好领导[J].经营者,2007.12.[17][18] 史振厚.目的超越:宋江的领导力[J].领导科学,2011.9月上.5
第二篇: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形象分析
一 胸怀大志 患得患失
作为郓城县刀笔小吏,宋江生逢末世,胸怀大志。《水浒传》第十八回对他出场的描写是:“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他为人排难解纷,济人贫困,周全人性命,注意收拢人心。这是乱世枭雄的首要特点。不过,宋江不以武艺称雄,也不以文采见长。他抑自身短处,扬自己长处,重点在做人上下功夫而不重于做事,深得征服人心的奥秘,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及时甘雨四方称”。在豺狼当道,社会黑暗混乱的季世,宋江的早期活动突出表现了他处心积虑图谋天下的抱负。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才暂时守着刀笔小吏的岗位,上通官府,下结豪杰,只等时机来临,揭竿而起,聚积好汉,养成势力,摇动天下。正所谓“他年遂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那时候,北宋王朝承平日久,累世因循末俗之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徽宗荒淫无耻,重用蔡京、高俅、杨戬、童贯等“四贼”,政治腐败。他们公开卖官鬻爵,养拉私党,争权夺利,互相倾轧。英雄豪杰试图靠文才武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是不可能的。即如蔡京以翰林学士出身,实非因才略见用。他凭着早年遭迹端王,当上老师,工书善画,投合端王;又凭着几十年的官场操练,练就一身察颜观色,溜须拍马的本事,把小主子伺候得烫贴舒服。一朝端王登基,蔡京夤缘而上,成为当朝太师宰相。浑如明朝大奸臣严嵩以善写“青词”阿附世宗嘉靖皇帝的路数。其他像高俅、童贯、杨戬之流,斗筲之辈,亦皆因遭迹端王,迎合端王通熟浮浪子弟门风,里外帮闲,无非吹弹歌舞,踢球打弹,相朴玩耍,做低服小,委屈忍让,慢火煎鱼,持之以恒,把一个“捧”字做到十二万分。一旦功德圆满,遂篡庙堂高位,连亲结党,横行霸道,仗势欺人,扰乱天下。
另外,宋朝鉴于残唐五代藩镇割据之弊,尽夺藩镇之权,世代谨守祖宗“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立国原则,事权分散,人浮于事,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政治局面。徽宗让高俅、童贯这种无知奴才掌兵权,不必提防篡位之患,免蹈残唐五代皇帝形同傀儡之侮。奴才治国治军无方,维护自身权位却煞费苦心。如此逐层蔓延,形成一个腐败低效的官僚体系。国力日益衰弱,社会愈加黑暗。
尽管如此,北宋末年的政治腐败还没有导致大饥荒,大瘟疫等天下大乱,人口大量死亡的局面。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还没有形成。英雄豪杰难以借助社会潮流的力量称王争长,改朝换代。在这种形势下,宋江想成大器很难。他试图走一条造反之路,又不敢冒造反失败的风险,只好过早地放出“天子圣明,奸臣当道”,“替天行道,赦罪招安”等自相矛盾,自欺欺人的声音。例如《水浒传》第二十回里,宋江见了济洲府新太守宗府尹行下所属各县的文书,心内寻思道,“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犯了迷天大罪,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月下别了刘唐后,一头走,一面肚里寻思道,“那晁盖倒去落了草,直如此大弄”。这体现了宋江衷心羡慕晁盖等走造反之路,势力迅速发展,初具割据基业的入伙念头,次日早晨即借故杀了阎婆惜。因为在实际上,当时宋江完全可以夺回晁盖回书,然后烧掉证据,而不是杀掉阎婆惜。第三十五回记叙清风山人马投梁山泊入伙时,宋江直说到,“刘唐寄书,将金子谢我,因此上杀了阎婆惜,逃去在江湖上”。可见,怒杀阎婆惜掩盖着宋江处心积虑逼迫自己走上造反之路,断绝偷生念头的做秀心态。第二十三回里他逃到柴进庄上,结识武松,拜为兄弟,临别并未嘱咐话语。到第三十二回,离怒杀阎婆惜已经一年,宋江看到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没有形成,推翻北宋王朝需要长期斗争,起义失败的风险很大,不敢冒造反失败的风险。他与武松分手时道“......入伙(二龙山)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按《水浒传》记年,第三十二回记公元1108年冬的事,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次是公元1120年夏的事,第一百二十回结束于公元1124年夏。宋江的这种腔调一直持续到最后,体现了他虽然胸怀大志,但面对现实又患得患失的衷肠。这块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自相矛盾的招牌,体现了宋江的政治动摇性,使天下多少英雄好汉望而止步,使多少梁山好汉心灰意泠,既大大削弱了自己在天下的政治号召力,又大大削弱了梁山义军的斗志,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这在第七十七回至第八十回里表现很多,朝廷派往征剿梁山泊的很多高级将领被梁山泊捉了又放,极大地削弱了义军的斗志。特别是第七十九回里,李俊活捉统制官刘梦龙,张横活捉步军校尉牛邦喜,恐宋江再放,就地格杀。
二 仗义疏财 网罗豪杰
宋江试图以江湖领袖起家,早年就注意从生平小事起,仗义疏财,受人喜欢,日积月累,名闻遐迩。他不仅仅为结识江湖好汉而疏财。例如第二十回里,他一听说阎婆有难,当即写贴让阎婆去支取棺材,又另付十两银子做送葬费。第二十一回叙述他赍助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在清风寨他厚待花荣手下;在江州牢城营买上买下,自管营至囚徒,无不欢喜他。正是因为他所到之处,善待凡夫俗子,才赢得在江湖上有最响亮的名气,令天下豪杰倾心向往,遇难时投奔他。而对他来说,网罗豪杰更重要,也更热心。《水浒传》第十八回道,“若有人来投奔他,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地是挥霍,视金似土......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在这方面,宋江比柴进、晁盖更成功。按第九回,柴进作为一个大财主,“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他认识到家族危机,结交豪杰为留条后路,无心做江湖领袖。“小旋风”比不得“及时雨”得了民心。按第十四回,晁盖作为本乡富户,“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他独霸村坊,江湖都闻他名字。凭着这种威望,刘唐、公孙胜牵头,推举他为首领,智取生辰纲,占据梁山泊。这对宋江是个极大的冲击!但是,晁盖生性耿介,脾气急躁,对下属未免严苛,不够圆通善变。按第四十七回里,晁盖听说时迁偷了祝家店里报晓鸡引起争闹,立命斩其同伴杨雄、石秀。结果宋江、吴用、戴宗及以下众头领力劝,晁盖势不压众。大家也觉得受不了晁盖的气,逐渐心归宋江。
作为江湖领袖,容忍不良品性比善恶分明更重要。像宋江厚待花荣手下,在江州牢城营买上买下的做法,晁盖是学不会的。在收买人心方面,宋江更成功一些。他多立战功,又对众头领体贴关怀,安抚解劝,步步为营,慢火煎鱼,逐渐提高威信。等晁盖觉察,为时已晚。“托塔天王”称号是就一件事获取的,比不得“及时雨”生平普施恩惠,图谋天下。
仗义疏财的目的是网罗豪杰。有江湖声望而不去奔交,专等豪杰遇难投奔,结识的豪杰就很有限。在梁山好汉中,受柴进资助结交的有杜迁、王伦、林冲、武松、石勇、宋江兄弟;受晁盖资助结交的有白胜、刘唐、阮氏三雄。受宋江资助的有武松、李逵、薛永。而因奔走结交,被宋江网罗上梁山的先有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后有戴宗、李逵、李俊、李立、张横、张顺、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侯健等。到第四十一回宋江正式投托梁山泊时,40位头领中属宋江网罗上山的有25位,属晁盖网罗上山的仍是7个,甚至晁盖等一行8人也是宋江报信纵放上山的。于是晁盖对宋江谦让山寨第一把交椅。宋江虽推辞过去,坐了第二位,但是当即发号施令,让梁山泊新旧头领分左右两边坐下,属宋江网罗上山的新头领待日后出力多寡,再排座次。新旧头领的数目为27比9,明显地宋江占了极大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仗义疏财,宋江也非胡滥使钱。第三十八回里“及时雨会神行太保”,一文未花,也网罗一条好汉。可见疏财与否,完全服务于网罗豪杰的需要。
客观地说,宋江、晁盖、柴进等仗义疏财,结识的豪杰多是风尘中不安分之人。贪官污吏盈天下,“苛政猛于虎”,百姓就认强盗为义士。宋江以笼纳英雄自负,所过清风山,对影山、黄门山、揭阳岭、浔阳江,强梁豪杰皆望风下拜,敬服归心。朝廷上权奸当道,屈压俊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林冲、杨志、花荣、裴宣、宣赞、鲁达、薛永等正直耿介,落魄潦倒。世俗还以为他们头脑僵化,不合于世。他们被逼上梁山,是起义队伍的中坚力量。宋江对他们也重加网罗,为其所用。
奔走结交是宋江网罗豪杰的鲜明特点。生平疏财买下江湖声名,时机成熟时他会积极摘取胜利果实。杀了阎婆惜后,阎婆大闹郓城县。第二十二回里,“朱仝义释宋公明”,与宋江商议投何处去好。宋江虽欲上梁山,却要先投托三个去处:一是沧州横海郡柴进庄上,二是青州清风寨花荣处,三是白虎山孔太公庄上。目的是结交多路豪杰,一块拉上梁山泊;免得单身投奔梁山,恰似走投无路。如此权威扫地,谈何施展人生抱负!宋江计划投托这三个去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沧州横海郡柴进庄上,“专一招接天下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宋江投奔柴进庄上,可以结识、网罗那儿的好汉,收为知已,一同投梁山泊。事实果然不出所料,宋江在柴进庄上结交了被柴进疏慢的武松,拜为兄弟,赠送盘费,尽情笼络。青州清风寨花荣处通三处恶山: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皆是强盗渊薮。宋江凭着江湖上声名远播,打进去收纳那儿的英雄好汉;拉出来同归梁山泊,自成体系。这也基本遂愿。他送别武松入伙二龙山后,冬夜独闯清风山收纳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等一伙;投清风寨抛头露面生出事故,迫使花荣造反并收降朝廷将领秦明、黄信;在对影山劝服吕方、郭盛一伙人。最后这三起人马都随他投梁山泊入伙时,与梁山泊旧有人马相差不多。白虎山孔太公庄上孔明孔亮兄弟也是一方豪杰,实力雄厚。到第五十七回造反时,能聚集起五七百人,占住白虎山。宋江到白虎山孔太公庄上,联络加深感情。一旦有变,这方豪杰自会鼎力跟他同上梁山泊。
到第三十五回,宋江联合了几处人马同投梁山泊。因有事故,宋江回家。第三十六回断配江州途经梁山泊时,宋江完全能上山入伙。表面上宋江害怕不忠不义,以恪遵父训相辞,不愿上山落草;实际上他仍嫌此时上山实力不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宋江在前面已犯下杀人落草、造反谋逆的大罪。后来在江州浔阳楼仗着酒醉掩盖,故意索借笔砚题下反诗,留下籍贯姓名并配军身份,掀起风浪,闹了两处州郡,仍到梁山泊落草。综观前后,可知他根本谈不上恪遵父训,害怕不忠不义。上山落草是他实现抱负的基本条件和一贯想法,不存在所谓父训,忠义的顾忌。最后连宋太公也随宋江落草梁山泊,谈什么不忠不孝,清白姓字?宋江胸怀大志,太公有所察觉,但父子天伦胜过愚忠观念,太公后来支持宋江落草梁山,公开造反。
所以,断配江州途经梁山泊,宋江嫌上梁山泊入伙的时机仍不成熟。因为他拉上梁山的头领和人马仍少于梁山泊旧有人马,他的威望仍不如晁盖。此时上梁山泊坐第二把交椅,今生今世难以施展平生抱负。要上梁山泊,必须拉更多的头领和人马,占有绝对优势,然后再通过自己的为人和战功,潜移默化,架空晁盖,初获基业。
断配江州路上,宋江料到凭自己在江湖上的声名,定能网罗一批豪杰。果然,在揭阳岭下他结识了李俊、李立、童威、童猛等好汉,在揭阳镇上他收买了好汉薛永,顶撞了镇上一霸穆春。抛头露面,招事惹非,目的是惊动江湖好汉,以便多加结识,广为罗致。有人要问,宋江顶撞揭阳镇一霸,有性命危险,非同儿戏,岂可如此做秀?以上是否在钻牛角尖呢?
浅见认为,宋江敢弄风险,在于自恃江湖上声名,危急时可以再用当年夜闯清风山结识燕顺那一招。不过,以宋江的胆识心计,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轻易自报大名,让人稍觉其做秀心机。像在揭阳岭下李立酒店,宋江敢于明知故犯去吃那下蒙汗药的酒,是算定李立搜取金银时会看公文获知自己大名而加以解救;像夜渡浔阳江,被逼得跳水前他几番求告,罗罗嗦嗦。若非巧遇李俊相救,或者仍将叹道“可惜宋江死在这里!”------故意卖弄大名以转危为安。总之,他反正都能成功地结识穆弘、穆春、张横,并为结识张顺打下基础。
到了江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是明明白白的设了个戏剧性场面。网罗李逵、张顺则是袖手旁观他二人水陆相斗,再用平衡术招纳二人。
断配江州,宋江收买或结识十二位好汉共三伙人马,再加上黄门山下收罗的欧鹏等四位好汉及一伙喽罗,极大地加强了宋江等新投梁山头领的阵容,形成梁山泊新旧头领人马成三比一的态势。而这些新头领几乎全部是宋江网罗上山的。宋江在梁山泊已具实力,只是坚持不肯即夺晁盖寨主之位。
相对于图谋天下的抱负,获取梁山泊的这点基业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网罗好汉仍是宋江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梁山泊,宋江待各位头领十分温和,从不轻易发怒,对有本事的人才,小恩小惠,为其所用。在第四十七回里,晁盖一怒之下要斩杨雄、石秀。宋江力劝晁盖并抚谕二人,正面严厉与实际宽容结合得恰如其分,初步从感情上网罗了这两个刚入伙的好汉。其他头领也打心底里舒缓一口气。这种对不良品质的容忍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控制力,大家的心灵天平自然朝他倾斜,不敢不敬,无怨无悔追随他。三打祝家庄后,舍弃扈三娘,既还了当初对王矮虎所许的愿,又昭示自己坦荡无私,众好汉都称颂他仁德,他的威信日益提高。
收纳降将也是宋江网罗豪杰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俘虏的一般军官好汉,宋江亲释其缚,请入帐中,以礼陪话,好言抚慰,又自诉造反出于无奈,来日招安报国云云。于是,彭玑、凌振、韩滔、项充、李衮、樊瑞、索超、张清、龚旺、丁得孙等意气相投,愿意入伙做个头领。对于捉到的朝廷重要将领,宋江亲解其缚,扶入帐中,纳头便拜,以山寨第一把交椅相让,仍诉之以无奈上山,愿意异日招安报国等等。如此体面忠义,不由你不被感化,为他效犬马之劳。呼延灼、关胜、董平等皆因此回心转意,成为梁山泊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看出宋江胸怀大志,网罗好汉,一些梁山头领自动靠近他,成为其心腹臂膀;不能靠近他的未免受到冷落。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本为师兄弟,到梁山泊后竟不如猎户出身的解珍,解宝地位高。朱武、樊瑞的才能稍逊吴用、公孙胜,在梁山泊都比上不戴宗、穆弘。同时都头出身,朱仝、雷横名列天罡之数;青眼虎李云沦入地煞之数且排名靠近最后,掌管起造修缉房舍事务,跟善使铁锹,庄家田户出身的九尾龟陶宗旺类聚工作。
最后,对宋江而言,吴用最难征服。吴用与晁盖自幼结交,亲密之至。宋江看到吴用一心想干大事,闹出名堂,以求青史留名。晁盖只管江湖义气,割据一方,富贵安乐,哪管青史留名。于是宋江与吴用多谈胸中大志,吴用也甘愿为其所用,疏晁亲宋。
三 童谣天书 神化自己
陈胜、吴广的篝火狐鸣,刘邦斩白帝子起义,刘秀的谶纬理论,无不体现了图谋天下者利用封建迷信,故弄玄虚,从精神上统治人民,抬高自己的斗争策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里,蔡九知府对黄文炳说:“近日太史院司天监奏道,夜观天象,罡星照临吴、楚,敢有作耗之人,随即体察剿除。更兼街市小儿谣言四句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因此嘱咐下官,紧守地方”。黄父炳寻思了半晌,袖中取出宋江所吟反诗,呈与蔡九知府道,“事非偶然也”!结合宋江浔阳楼所题反诗与街市童谣,他指出:童谣应在宋江身上。
黄文炳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也不难作出这个判断。甚至可以说,宋江需要蔡九知府获得这个判断。这个判断以及后来事情的发展,是宋江刻意创设的剧本。分析如下: 京师童谣不是空穴来风。制造与传播童谣是那个时代图谋天下者的常用手段。如果觉得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安排同伙先向无知孩童散布这类谣言,以便向社会传播。断配江州路上,宋江结识了李俊所说的江州附近三霸,他们都能拉出一伙人马上山。如果网罗这八个头领三起人马同投梁山泊,宋江网罗入伙的头领就占了绝对优势。也就是说,此时宋江认为投托梁山泊的时机成熟了。但平白无故走出牢城营网罗好汉上山入伙,有违前时言行。只有生出事故,轰轰烈烈上梁山,才是英雄作为。从作别穆太公庄到浔阳楼吟反诗的一个月时间,宋江设计、指导和实践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显然,京师童谣的制造和传播只能是宋江幕后操纵的。这为他投身起义事业作了社会舆论准备,也引起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警惕。牢城营内外结识戴宗、李逵、张顺后,宋江完成了造反的准备工作。浔阳楼公开吟留反诗是拿自己的性命作赌注,他一方面将生死置之度外,另一方面又心中有数,充满必胜信心,梁山泊和江州好汉定会仗义相救。
众所周知,蔡九知府与京师蔡太师息息相通,京师童谣很快就会传到江州府。宋江揣摩好时机,开始发难。选择了客流量最大的江州浔阳楼,他仗着酒醉掩盖,向酒家索借笔砚题反诗,公开留下的籍贯姓名并配军身份与京师童谣恰相对应。如此一来,往后的每一步发展都是注定的:反诗必能传到蔡九知府手里,蔡九知府查拿宋江易如翻掌,各方好汉定会仗义相救,最后必然同投梁山泊。
第四十一回里梁山泊重新聚义庆筵时,宋江大谈特谈京师童谣,故意宣扬神化自己,这就初步从众好汉的精神信仰上潜越了寨主晁盖。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超越晁盖,刚上梁山的宋江还策划了个天书奇谭。在第四十二回里,宋江于还道村得梁山众头领接应脱险后,装鬼弄神,故作玄虚,在马上以手加额,望空顶礼,称谢神明庇佑之力。这自然就引出九天玄女娘娘传授天书三卷的说法,似幻亦真。天书只与天机星同观,真耶假耶,只有吴用明白。而吴用一心想干大事,闹出个名堂来。九天玄女传书,宋江得天之助,奉天承运,替天行道,冠冕堂皇,巍然屹立,扭转了被封建道德视为“逆贼”的污蔑。别说吴用巴不得有此一说,就是其他粗直的梁山好汉听说后也心安理得,乐意接受。这比托塔天王晁盖移塔镇鬼要高明很多,宋江进一步成为众望所归的精神领袖,天命所系。
但是,天书神术罕见施展。惟有第五十二回里,天书秘咒稍有展示。宋江临阵用功,背诵了第三卷回风返火的咒语并秘决,才赢片刻,又被高廉妖术所败。原说天书可助宋江辅国安民,替天行道,未料尚不能胜区区妖法;原说要宋江善观熟玩,未料宋江临阵用功。难怪他道行不高,诚可悯也!
通过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宋江依约成为梁山泊主,计点大小头领,恰好一百零八员。排定座次,澄清名份,刻不容缓。而功劳大小,座次先后,容易引起内部不满和纷争。为此,宋江与吴用等又弄出个石碣天文的玄招。在第七十一回里,梁山泊建罗天大醮,做七昼夜好事。到第七日三更时分,只听天上一声响,原来竟是千年一遇的天眼开,卷落出一块天火,引导众人挖出一个石碣,上面竟有众头领姓名星宿的蝌蚪文字。众人看了,俱惊讶不已。宋江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众人皆道,“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一场虚惊,安然化解。大家都是星宿,自然受命于天。谁若反对,自讨难堪。既然受命于天,所做所为,即是替天行道。理直气壮,问心无愧。如此大义,岂容非议。谁敢反对,公论难违!
不过,晁盖有知,定然心痛。当初谋取生辰纲,晁盖梦北斗七星坠在屋脊,公孙胜应七星聚义。这北斗之首天魁星应指晁盖无疑,如何石碣天文没有晁盖姓名,天魁星成了黑三郎宋江?看来,天地鬼神也得由宋江摆布。
四 义气道德掩盖着无限心机
智取生辰纲成功,晁盖投梁山泊做了寨主占了先。这对宋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经过大闹清风寨,断配江州路,虽然他网罗的大批好汉上梁山占有绝对优势,但在道德义气的表皮下他仍只能屈居第二把交椅。在以后漫长的奋斗历程中,他只有仁义和气,做好人情,多立战功,潜移默化,才能架空晁盖,控制梁山。第四十一回里,宋江刚坐上第二把交椅,就宣布“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守”。左边九人是林冲、刘唐、阮小
二、阮小
五、阮小
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其中跟随晁盖上梁山的是刘唐,三阮、白胜等五人。
晁盖不注意抓梁山泊人事大权。第五十一回里,他让吴用与宋江商议决定山寨职事。宋江凭着自己网罗上山的好汉占绝对优势,安排心腹头领牢牢地控制了梁山泊各方面大权,初步具备了架空晁盖的基础。在晁盖去世前的历次征战中,跟随晁盖上山的旧头领一般被安排同晁盖一块守山。初打祝家庄,晁盖与刘唐、三阮、吕方、郭盛守寨,只有白胜随宋江等出征。三打祝家庄,三阮虽与吕方、郭盛下山救应,但征战中几乎未安排三阮,而吕方、郭盛杀祝虎立了功。远征高唐州,晁盖要下山征战,被宋江劝阻。结果宋江挂帅出征,又是晁盖与刘唐、三阮等留守山寨,白胜随军出征。惟有大破连环马,刘唐与三阮随主帅宋江出征。其中,刘唐、阮小二擒将立了功。仗义打青州,晁盖道“三郎贤弟,你连次下山多遍,今番权且守寨,愚兄替你走一遭。”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这个是兄弟的事”。还是由宋江挂帅出征,又无刘唐、三阮、白胜等随军出战。闹西岳华山,宋江点起三队人马,十六位头领,仍无刘唐、三阮、白胜等。上述五次征战,出征四次以上的梁山头领有花荣、秦明、李俊、张顺、杨雄、石秀、林冲、朱仝、欧鹏。除林冲外,皆是宋江至交或心腹。
然而,道德义气的表皮还是要有的。本来,以宋江、吴用和梁山人马,打破曾头市,活捉史文恭是完全办得到的。那样,梁山泊不拘那位头领活捉了史文恭,按晁盖遗嘱就会成为梁山寨主。对宋江而言,这成何体统!思前想后他引出卢俊义这位山外之人来活捉史文恭,纵使成功,也难坐梁山寨主之位。
抱负远大的宋江与兄弟们亲热的同时能保持适当的距离,留着一层虚假的孝义表皮。第三十六回里,断配江州途经梁山泊,花荣道“如何不与兄长开枷?”宋江道“贤弟,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到第三十七回里,宋江与两个公人投托穆太公庄上,晚饭后两个公人道:“押司,这里又无外人,一发除了行枷,快活睡一觉,明日早行。”宋江道“说得是。”当时去了行枷。以后闻风出逃,夜渡浔阳江,再返揭阳镇住四五日他都未带行枷。以花荣与宋江之亲密,尚不得看破这点恭敬守法的虚伪表皮,宋江隐私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还是第三十六回里,宋江途经梁山泊,上山少叙。晁盖等苦劝宋江留下。宋江嫌时机不成熟,又不好推托,一下子急哭了,“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中忠不孝的人...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这一哭,谁敢强留?这哭还真有学问呢!晁盖临终未传位于宋江,“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如此义气,谁还怀疑他的无限心机呢?
五 致命的误区
尽管宋江具有起义农民的英魂气概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误区。他看到天下大乱的局面没有出现,全国性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没有爆发,推翻北宋王朝需要长期艰难的斗争,对割据梁山泊的前途严重信心不足,不敢冒起义失败的风险。当初“敢笑黄巢不丈夫”以起义失败为耻的豪情壮志被招安归化、青史留名的自欺欺人的想法取代。政治动摇性造成了他的误区。这样,他开始一步步走入陷阱,走向死亡。
在宋徽宗心中,宋江等永远是“贼寇”,危及江山,必须斩尽杀绝。宿元景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的角色,把宋江哄得团团转。利用宿元景的奔波,宋徽宗以暂时的退却、妥协、合作代替了围剿的狰狞面孔。宋江、吴用竟未能参透宿元景与蔡京等“四贼”目标一致,方法不同。他们心存侥幸,用昔日兄弟的血躯染红自己冠冕官袍。结果他们的下场与方腊一样,甚至不如方腊:兄弟们为宋徽宗以下的“四贼”出完力后仍被“四贼”收捕戕害。“四贼”最后挨骂仅仅是徽宗为掩人耳目罢了,这种假慈悲真是可憎!
第三篇: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复杂的矛盾性格
《水浒传》(一百二十回)中宋江的性格特征历来是褒贬不一,其争议主要是围绕着松江性格中的反抗性和妥协性进行。具体而言,我认为宋江忠义的背后隐含着对“名垂青史”的执着追求,也正因为这一点,使他的忠义形象打了一个折扣。以下主要从宋江两次面对死亡时的心境和宋江欲尽忠尽义却陷他人于不忠不义两方面进行论证。
(一)两次面对死亡时的心境
宋江想要“名垂青史”这一点可以通过宋江两次面对死亡时心境的对比得知。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讲到宋江因酒醉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揭发之后,为了生存他不惜装疯卖傻,企图蒙混过关。这时的宋江是不愿意、不甘心死的,不是因为没有对朝廷尽忠或贪生怕死,而是此时的死亡是以一个“反贼”身份遗世。但是,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喝完毒御酒时的宋江是一个累立战功的忠义之士。面对死亡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不能对朝廷尽忠了,而是想到自己死后李逵必反,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将会毁于一旦,自己以及梁山泊的所有好汉不仅不能名垂青史反而会再一次被冠上“草寇”的帽子。相反,如果李逵死了,那梁山泊也就不会有人再造反,这样一来它就保住了梁山泊的名声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忠义之士这样一个形象。为此,他不惜杀害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李逵。
两次不同的身份,造就两次不同的心境,体现出同一个主题:名垂青史于后世是宋江的执着追求。
(一)己欲尽忠尽义却陷他人于不忠不义
《水浒传》在极力塑造宋江这样一位大忠大义的形象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宋江的矛盾所在。这可以从宋江面对落草为寇的态度和到最后令军师吴用将玉麒麟卢俊义逼上梁山的事件上看出。
晁盖死后,宋江开始为他的招安大计考虑。当他得知东京玉麒麟卢俊义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声名盖世时,便让军师吴用设计将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在这一点上,宋江自欲做到至忠至义,却反陷他人于不忠不义之地。《水浒传》第三十六回中讲到宋江在被刺配江州的途中,晁盖令刘唐前来跟宋江说要请宋江上山坐把交椅,面对晁盖等的邀请,宋江的回答则是:“这不是你们弟兄抬举宋江,倒要陷我于不忠不孝之地。若是如此来挟我,只是逼宋江性命,我自不如死了。”此时,刘唐也只不过说了这么一句,宋江便夺过刀做要自杀,刘唐一把夺过刀…从宋江所说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宋江自己以及当时的老百姓(李逵的哥哥对待李逵上山落草为寇的鄙视)对草寇的极度排斥心理。因此,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宋江是宁死不愿落草为寇的。最后,浔阳楼题反诗才不得不上梁山。然而此时,宋江是不是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对于落草为寇的那种极度排斥的心理呢?玉麒麟卢俊义,一个好好的员外,年轻时也立过战功;现在也正是享福的时候了,偶尔跟燕青切磋武艺,日子过得也不错。虽在从前,朝廷对卢俊义确有理亏之处,但此时朝廷并没有亏待卢俊义。因此,此时卢俊义上得梁山落草为寇就分明是在跟朝廷为敌了,反贼的罪名更是证据确凿了。然而宋江为了自己的招安大计,为了招安之后摆脱反贼的身份,不惜将卢俊义逼上梁山,陷他于不忠不义之地。
宋江一生要讲忠义,可此时的行为又有何忠何义呢?且不论在与朝廷对抗的过程中,被他游说上山的朝廷“骨干”,如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大刀关胜、没羽箭张青等等。就论他公然与朝廷抢“良民”(这里指卢俊义)上梁山落草为寇这一点,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只是宋江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与朝廷为敌的证据。这样说来,宋江的忠义却又是打了折扣的、矛盾的。
因此,宋江对朝廷的忠与对兄弟的义在面对自己的声名时妥协了他的忠义在我看来也由此打了折扣。由此可见,宋江性格特征的复杂性。
第四篇:宋江形象分析[范文]
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呼保义 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第五篇:近十年抗美援朝研究综述
近十年抗美援朝研究综述
史秀勇
(鲁东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在在党史研究领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近十年来,对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许多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相继问世。本文拟就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抗美援朝运动与民众社会心态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政治动员、各地区抗美援朝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归纳综述。关键词:近十年;抗美援朝;研究综述
The Research about The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Abstract:The research about the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is an unfailing issue in Party’s history research field.In the recent ten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has come into a new period;many influential academic achievements come out in succession.This thesis sum up and summariz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resist move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Social Mentality of the Chinese Populac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During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the research of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of each region, the influence of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Key woreds: Nearly a decade;the war to Resist U.S.aggression and aid Korea;research summary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一次生死较量,最终逼迫美帝国主义以停战谈判而告结束。近二十年来,许多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相继涌现,本文拟就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内政治动员、各地区抗美援朝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等方面将现有学术成果加以归纳综述。
一、关于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研究
关于抗美援朝战略决策研究一直是党史界非常重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关于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原因的研究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抗美援朝是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保障国内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对新生人民政权的敌视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有所升级。对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来讲,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是统一的。建国之初,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炮火威胁的范围内,如果让美国军队和极端反共反华的李承晚政权打到鸭绿江边,中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抗美援朝是为新中国的国内建设争取一个好的外部环境。第二种观点认为,除了中美间对抗的不可避免之外,
[1]作者简介:
史秀勇(1986-),男,山东泰安人,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8级研究生。中国出兵主要是从国际无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反对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考虑。认为美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不仅是对着朝鲜,也是对着中国的。[2]第三种观点认为,新中国与美国不仅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更因为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所以在对于国际关系一般规范的理解上存在着根本分歧,而两国之间又缺乏相互沟通的渠道和相
[3]互理解的语言,中美两国最终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而最终走向全面对抗。第四种观点认为,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避免被苏联指责走上铁托式道路,而使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处于被孤立地位;二是避免在中国境内与美国进行战争,从而引起中国局势的动荡;三是避免苏联借美国把战火引向中国之机,利用中苏同盟条约派兵进入中国东北。第五种观点认为,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是基于朝鲜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同时考虑到中朝是一衣带水、唇亡齿寒的关系,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作出参加抗美援朝的决策是基于对突发事件的控制和预防。有效的防范与预警,是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中的首要环节。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对于朝鲜战争的爆发这一突发事件而作出的应对决策。[6]
[5][4]
(二)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持主动参战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决策出兵朝鲜是事先就与斯大林和金日成达成了协议,是由毛泽东本人不惧任何挑战的性格和他“战略上藐视敌人,战略上重视视敌人”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姚旭在《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一文中也谈到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新中国与美帝国主义之间一场不可避免的较量,是早就在我军作战计划之内的。关键就在于选择什么地方,当时有三种设想,一是在越南,二是在台湾海峡,三是在朝鲜。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我军选择了朝鲜作为与美军较量的场所,作者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打的是一场有准备之战。[7]
而持被动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不得已的举动,受形势所迫。[8]这种观点是基于新中国的国内经济亟待恢复,政权还未完全巩固,根本没有与美国直接对抗的意愿。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出兵朝鲜是受迫于苏联的压力,避免脱离社会主义阵营。[9]
二、抗美援朝运动与民众社会心态研究
抗美援朝运动作为一个政治运动的个案必然会与民众社会心理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已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
侯松涛在《抗美援朝运动与民众社会心态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2期)一文中对中国民众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做了细致的分析。当时民众社会心态主要有:
一是畏战求安心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阶层民众欢欣鼓舞,对新的生活充满憧憬。广大民众害怕朝鲜战争会蔓延到国内,破坏和平安定的新生活,重新回到连年征战的硝烟战场,从而表现出畏战求安心态。
二是漠然无谓心态。在传统政治心理中,广大民众认为政治仅是当权者、当官者的事,抗不抗美,援不援朝与自己无关。再由于朝鲜战争不是直接针对中国和主要发生在中国领土 上的战争,没有对多数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造成直接的或强烈的刺激。因此,当时不少民众一开始对“抗美援朝”抱着漠然无谓、漠不关心的心态。
三是恐美、崇美和亲美心态。恐美心态是由于慑于中美力量悬殊,认为直接与美帝国主义对抗是自寻死路。崇美和亲美心态主要存在于民族资本家,留美归国的知识分子,基督教信徒和教会学校师生中的一部分人。
三、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政治动员研究
抗美援朝期间的政治动员工作有力地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国内政治动员研究也应为党史界所重视,现阶段的研究主要体现于一下几个方面:
(一)抗美援朝期间政治动员内容研究
林伟京在《试析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动员的内容与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一文中对抗美援朝期间的政治动员的内容作了比较细致的总结。一是宣传党的抗美援朝的方针、政策,加强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教育。朝鲜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党中央和解放军各级政治机关发扬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向广大军民宣传党的抗美援朝的方针、政策,让广大军民明白抗美援朝的重要性。二是开展仇视、鄙视、蔑视美国的“三视”教育,树立胜利的信心。针对军民中存在的恐美心理和亲美思想,党中央在志愿军和人民群众中开展“三视”教育。三是动员志愿军战士努力克服困难、英勇杀敌,动员全国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有的学者提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政治动员内容以参战立场的正义与坚定为根基;坚持
[10]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注重出国作战的政策和纪律教育。也有的学者提出政治动员的内容主要有揭露美国侵略罪行,提高人民对侵略者本质的认识,增强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动员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宣传党的抗美援朝政策、方针和各地抗美援朝运动,激发人民支援抗美援朝的积极性;宣传志愿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树立学习榜样,激励人民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11]
(二)抗美援朝期间政治动员途径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进行政治动员的方法一是通过各种组织机构进行政治动员。例如,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还有各地大大小小的抗美援朝总分会、分会的群众性组织;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组织和集会功能。二是通过报刊、广播电台、文学艺术作品等进行政治动员。三是通过集会、会议进行政治动员,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引导人民,鼓舞志愿军的斗志。[12]
魏代强在《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探要》(《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一文将政治动员的途径总结为:一是依托从中央到基层党的各级组织,统领全党全军迅速转入战备状态并始终保持高昂斗志;二是紧紧抓住民族统一战线这条渠道;三是紧紧抓住外交战线的渠道,进一步拓展统一战线外延,为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国际舆论宣传。
(三)抗美援朝期间政治动员经验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抗美援朝期间的政治动员经验主要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爱国主 义教育作为主题;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政治动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政治动员。[13]
有的学者认为,抗美援朝期间的政治动员经验一是知其义,就是要正确认识战争政治动员的行为目的和运用法则,并能在实践中加以正确运用;二是合其时,就是要正确把握政治动员发起时机;三是得其法,就是要运用正确的形式与方法,使政治动员的效果达到最大化。[14]
(四)抗美援朝期间政治动员的成效研究
有的学者将政治动员的成效总结为四大方面。其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鼓舞了志愿军指战员的斗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其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对人民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其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15]
有的学者将政治动员的成效总结为三大方面。一是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三是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国家意识。[16]
四、各地区抗美援朝研究
抗美援朝的个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总结全国和各地抗美援朝的论文不断增多。如孙启泰的《抗美援朝运动简介》(《中共党史资料》1990年36期)一文,对全国运动开展过程作了简要叙述,指出运动不仅支援了战争,还支持了国内其他各项工作。其他如白俊山的《辽西抗美援朝运动》(《方志天地》1990年5期)、张国强的《广西抗美援朝运动》(《广西党史研究通讯》1990年6期)、杜西德的《略述河南人民开展的抗美援朝运动》(《河南党史研究》1990年6期)、车迎坤的《黑龙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方针政策与实施》(《龙江党史》1990年5期)、李文芳的《天津的抗美援朝运动》(《天津党史》2000年第3期)、吕红的《浙江抗美援朝运动回顾》(《浙江档案》2000年10月)、韩瑜的《河东地区抗美援朝运动》(《天津党史》2000第4期)、杨清源的《陕西人民抗美援朝史话》(《陕西史志》2000年第3期)、张励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上海的群众动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3月)、赵宝红的《抗美援朝时期安东人民在工农商业中的贡献》(《兰台世界》2008年第4期)、付小东及谢燕春的《抗美援朝在甘肃》(《陇原春秋》2009年第9期)等文章,都从不同方面对各地区的抗美援朝运动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美援朝运动整体面貌的研究。
五、抗美援朝的影响研究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其影响是深远的。对抗美援朝战争影响的研究也被史学界所重视。
有的学者侧重于抗美援朝对于新中国影响的研究,并总结出抗美援朝对于新中国的三点影响。首先,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称霸全球的嚣张气焰,充分显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国际 4 环境;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有了空前的提高,这不仅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直接胜利,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为新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再次,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增强了我军作战能力和进行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使军队素质和武器装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而推动了新中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7]
有的学者是从抗美援朝的国际影响加以总结。一是抗美援朝战争,向世人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二是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遏制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三是美援朝战争,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四是美援朝战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推进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的确立;五是美援朝战争,为世界各民族的反霸斗争树立一个自主命运、敢打必胜的典范。
[18]
还有的学者从抗美援朝与中国建设大后方国防战略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方面总结抗美援朝的影响。一是抗美援朝战争为建设大后方国防战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二是根据抗美援朝战争经验,及抗美援朝战争后形成的军事战略态势,国家在开展大规模建设中,逐步确立了建设大后方的国防战略理论原则。[19]
侯松涛在《抗美援朝运动与一种运动动员模式的形成》(《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一文中,从抗美援朝与运动动员模式的形成这一方面分析了抗美援朝的影响;董志凯在《抗美援朝与新中国经济》(《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中着重探讨了抗美援朝对新中国经济的影响。指出这场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担与激励,对经济体制迅速走向集中的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探讨抗美援朝的正面影响。周才方在《试析朝鲜战争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影响》(《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12月)一文中分析了抗美援朝运动的负面影响。一是失去了解放台湾,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良机;二是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巨大的经济代价,延缓了战后重建工作,加重了人民负担;三是失去了与美国关系正常化的机会,导致中美两国长期敌对,关系紧张,消极影响十分明显。参考文献:
[1]王国学,陈锡久.《中国抗美援朝战略决策探析》[J].《学术交流》.2001(6)[2]陈宇.《抗美援朝战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1(2)
[3]卞慕东.《论建国前后中美全面对抗的必然性》[J].《广西大学学报》.1996(6)[4]沈志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J].《党史研究资料》.1996(1)
[5]尹家民.《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出兵的台前幕后》[J].《党建》.2009年6月
[6]侯松涛.《朝鲜战争的爆发与新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在突发事件的视角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6月
[7]、[8]、[9]徐文晶.曾艳《近二十年抗美援朝战争若干问题研究述略》[J].《北京党史》.2000(6)[10]魏代强.《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探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1)
[11][12][13]林伟京.《<人民日报>与抗美援朝中的政治动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14]魏代强.《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探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1)[15]林伟京.《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J].《齐鲁学刊》.2007(1)[16]王树华,文育富.《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动员评析及启示》[J].战争史研究.2009(3)[17]王英.《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的影响》[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9(4)[18]邹玉杰,宋文官.《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影响》[J].《学术交流》.2001(6)
[19]杨贵华.《抗美援朝战争与中国建设大后方国防战略思想的形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6)
手机:*** 邮箱:shxyong888@163.com 通信地址: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08级研究生(史秀勇)邮编:26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