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18:5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南通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监察局

通委农〔2010〕45号

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县(市)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开发区农工局:

现将《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下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

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南通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南通市监察局

二○一○年六月三日

主题词:下发

农村财务

问责

暂行办法

通知

送: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农委,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

中共南通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秘书处

2010年6月4日印发

校对:王建中

(共印200份)

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

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行为,维护村经济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印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南通市委农办、南通市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问责原则: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严明纪律,违规必究;

(三)分级负责,归口管理;

(四)权责一致,惩教结合。

第三条

受到问责的,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对象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村经济合作社、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为行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以下统称“村经济合作社”),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其农经管理机构,县(市)区村级财务管理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适用本办法:

(一)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财务审批人和联签人员、村财会人员(村会计、村助理会计,下同);

(二)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乡镇(街道)农经站长、代理会计;

(三)县(市)区农经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

属领导班子集体行为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章 问责形式和责任确定

第五条

问责形式:

(一)责令公开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停职检查(待岗);

(四)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

— 4 — 以上问责方式,根据具体情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合并实施。如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责令赔偿。

第六条

被问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

(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徇私舞弊、收受或者变相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三)干扰、阻碍对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调查的;

(四)打击报复投诉人、举报人的;

(四)具有其他应当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七条

被问责人员主动、及时纠正过错,未造成集体经济损失、无重大不良后果的,或者具有其他从轻、减轻情节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责任追究。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责任追究:

(一)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弄虚作假,致使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正确行使职权的;

(二)因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致使违反财务管理责任行为发生的。

第四章 问责情形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村经济合作社社长负直接责任或相关领导责任。村级财务票据由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

— 5 — 审批的,由审批人负直接责任或相关领导责任;涉及村级财务票据联签的,联签人也负直接责任或相关责任。

(一)对内容不真实、票据不合规、报销手续不齐全的开支进行审批的;

(二)违反规定任免村出纳、安排非村出纳管理现金或者非村出纳办理票据的;

(三)违反规定出借村集体资金或提供经济担保的;

(四)未经民主程序和镇政府批准而擅自负债的;

(五)侵占挪用专项资金的(含“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

(六)基建工程项目、大额集体资产购置、拍卖、转让、发包、租赁,以及应收款项、投资款项增加核减,未经民主决策程序和招投标管理的;

(七)村干部报酬、补贴等非生产性开支超过规定标准,以及上级各种奖金、补贴不列入村总额分配的;

(八)违反规定开支招待费的;

(九)本人或授意他人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设立账外账、小金库、公款私存,以及截留、侵占、挪用集体资产的;

(十)未按规定及时公开财务的;

(十一)对上级或村监督委员会以及民主理财小组提出的正确意见,整改不及时或措施不力的;

(十二)打击报复村财务人员和村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

(十三)违反规定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的;

(十四)违反规定和民主程序签订村级经济合同或有关合同未向乡镇(街道)会计代理中心(农经站)备案;

(十五)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的,村出纳负直接责任。

(一)对未按规定审批的原始凭证给予报销的;

(二)库存现金保管超过限额,或各种预付款、垫支款不及时结报导致库存现金超限额的;

(三)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出借集体资金或套取大额现金的;

(四)违反规定公款私存或截留、侵占、挪用集体资产的;

(五)已收集体收入不及时入账的;

(六)未按规定办理银行转账结算而采用大额现金支付的;

(七)拒绝、阻碍审计检查,不提供有关资料的;

(八)未设置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或记账混乱致使余额不清的;

(九)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理会计(未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村的村会计)负直接责任。

(一)未按规定审核原始凭证进行记账核算或用不规范原始凭证入账的;

(二)未按规定对村出纳的库存现金进行盘点的,或未及时与村核对相关账目的;

(三)因保管失职造成会计资料遗失或损毁的;

(四)未按规定审核资金使用、划拨资金,擅盖财务专用章的;

(五)未按操作要求开展村级财务电算化或网络化管理,造成核算错误和电子数据丢失的;

(六)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农经员(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主任)负直接责任。

(一)发现村级财务收支未按规定期限结报而不向有关领导汇报和及时督促村级纠正的;

(二)发现有多头开户或村出纳库存现金超限额而不予及时制止、整改的;

(三)发现村集体资金擅自出借或提供经济担保而不及时制止和督促整改的;

(四)不按财务规定审核或审批的;

(五)对“一事一议”等专项资金未按规定项目使用的;

(六)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财务收支审核或财务公开管理措施不到位的;

(七)各村银行存款印鉴未实行村出纳与代理会计分开保管的;

(八)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负相关领

— 8 — 导责任。

(一)未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

(二)对设立账外账或私设小金库行为制止、整改不力的;

(三)对集体资金违规出借或提供经济担保制止、整改不力的;

(四)因村级财务管理不力,造成群体性事件的;

(五)项目管理及招投标未实施到位,造成集体资产受损或产生不良影响的;

(六)对村级负债监管不力的;

(七)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负主要领导责任。

(一)乡镇(街道)农经工作机构未建立或部门未落实,农经干部配备不到位,经费不落实的;

(二)混淆集体资金性质,不按规定和程序管理村集体资金的;

(三)乡镇(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不到位、办公设施等配备不齐全,造成会计代理工作不能正常运作,影响村级财务管理与监督的;

(四)没有制定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监督具体规定或管理监督措施不力的;

(五)截留、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金的;

(六)下达不切实际的任务或转嫁负担造成村级负债的;

(七)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整改意见、处罚决定监督落实不到位的;

(八)安排未持有省农经部门《会计上岗证》的人员担任村财会人员和代理会计的;

(九)村级管理资金(含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上级应拨付到村的各项资金)不能直接划拨到村级财务账户的;

(十)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的,县(市)区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负相关责任,涉及第四款内容的,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一)未提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和具体要求,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规、不落实的;

(二)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不力,造成村级集体资产流失、财务管理混乱的;

(三)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而引起群体性事件的;

(四)村级管理资金(含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上级应拨付到村的各项资金)不能按时足额划拨到村级财务账户的;

(五)村级债务得不到有效控制的;

(六)其他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

第五章

问责权限和程序

第十六条

乡镇(街道)农经员、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主任、代理会计和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由乡镇(街道)负责问责,问责结果抄送县级纪委及监察、农经、财政部门备案;乡镇(街道)、县级机关所属的其他干部按管理权限问责。

第十七条

实施问责程序:

(一)根据群众举报、财务审计、财务检查、上级交办或其他渠道发现的线索,由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查核实。需进行问责的,由组织人事或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并提供相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等。

(二)问责决定机关按照规定程序,作出问责决定,制作《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责决定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责决定书》应写明问责事实、依据、方式、决定机关、生效时间等。

(三)问责决定机关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责决定书》送达被问责的对象及其所在单位,派专人与被问责对象谈话,宣布问责决定,明确相关要求,做好思想工作。

第十八条

被问责对象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六章

问责结果应用

第十九条

被责任追究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受到责令公开检查、通报批评的,当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到赔偿损失或者停职检查(待岗)、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的,当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称职等次,并扣除当年度考核奖金。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其工资福利待遇、年度考核按照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执行。村党组织、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和村民主理财小组主要负责人受到通报批评以上追究的,所在村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单位。

第七章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中共南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农办、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

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2008〕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一月七日

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

第一条

为了严格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维护土地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是指市人民政府对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含主持工作的行政副职,下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土地管理职责,致使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大量发生或者严重损害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照本办法予以过问并追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政府部门包括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组成部门,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市政府部门管理的机构,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市政府派出机构,具有相应管理职责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第四条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是本区县(自治

县)执行土地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

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土地管理责任。

第五条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办法问责:

(一)不履行耕地保护职责,致使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考核不合格的;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或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

(三)违法违规使用土地招商引资,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土地管理规定公布规范性文件,致使土地管理秩序混乱的;

(五)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设立各类开发园区(基地),或者擅自扩大开发园区四至范围,且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违反征地拆迁规定,擅自降低补偿安臵标准,或者补偿安臵不落实,影响社会稳定的;

(七)不执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的整改意见和建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问责的其他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情形。— —

第六条

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办法问责:

(一)按照法定职责应当履行本部门耕地保护责任,而拒不履行或者措施不力,致使本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不合格的;

(二)在履行本部门法定职责过程中,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制止或者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而采取不制止、不报告或者制止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在履行本部门职责过程中,采取拆分建设项目、化整为零或者其他弄虚作假等欺骗方式,骗取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审查批准,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制定公布的部门规范性文件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相抵触,导致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发生,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的;

(五)不执行市人民政府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整改不落实或者整改不力的;

(六)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问责的其他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情形。

第七条

市长发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根据下列情况,可以决定启动问责程序: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附有关证据

材料的举报、控告;

(二)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政务督查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

(六)工作考核结果;

(七)副市长、秘书长向市长提出的问责建议。

第八条

问责程序启动后,市长或市长委托的副市长可以责成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的行政首长当面汇报情况。市长或市长委托的副市长听取情况后,认为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且事实清楚的,市长可以直接决定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追究责任的方式;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可责成市监察部门调查核实。

第九条

市监察部门根据市长的指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调查工作。被调查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接受调查的同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尽量挽回损失,减少不良影响。

第十条

市监察部门调查结束,应当将调查结果书面告知被— —

调查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并询问其对调查事实有无异议。

第十一条

市监察部门应当在市长规定期限内完成调查工作,报告调查结果,并按下列规定提出处理建议:

(一)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不存在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情形或者情节轻微的,应当向市长提出终止问责的建议。

(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市长对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追究责任,并提出追究责任方式的建议。

第十二条

市长根据调查报告决定不予追究责任的,市监察部门应将调查结论和市长决定书面告知被调查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的行政首长。

第十三条

市长根据调查报告决定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方式追究责任的,应当责成市监察部门将调查结果和处理建议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

被调查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可以在常务会议上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十四条

市长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情况决定追究责任的方式,由市人民政府书面通知被追究责任的区县(自治县)

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并告知复核、复查申请权。

第十五条

被问责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申请复核。

第十六条

追究责任的方式为:

(一)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二)诫勉;

(三)通报批评;

(四)责令限期整改;

(五)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六)停职反省;

(七)劝其引咎辞职;

(八)责令辞职。

前款规定的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其中,作出停职反省、劝其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处理的,应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报请有权机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七条

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调查报告出现重大错误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给以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的行政首长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情形之一且该行为同时涉嫌违— —

纪的,由市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党纪政纪的规定处理;如该行为同时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受到市纪检、监察部门纪律处分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市人民政府市长仍可决定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方式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条

依照本办法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者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后,如问责情形是由分管副职、中层干部或者有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参照本办法对其问责。分管副职、中层干部或者有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同时涉嫌违纪违法的,另行依照有关党纪政纪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参照本办法,对本级政府部门的行政首长和所辖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乡长、镇长或者主任违反土地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问责。

如问责情形是由本级政府部门和所辖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分管副职、中层干部或者有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所导致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参照本办法对其问责。

第二十二条

对市政府部门垂直管理的区县(自治县)相应部门有关人员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17.对失职行为实施问责暂行办法

辉南县人民法院

对失职行为实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司法行为,改进司法作风,强化监督管理,促进依法履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人民法院监察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执业道德基本准则》、《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院工作人员因失职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应当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的,依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第三条 监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适应,问责与整改相统一,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

第二章 问责事项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的规定、决定、指示、命令等不认真贯彻落实、不正确执行或拒不执行;

(二)对上级法院和本院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研究决定的事项,采取措施不力,不能按要求完成;对党政机关交办的工作、下达的任务和督办、批示的事项,执行不到位,落实打折扣,不按规定和标准完成;

(三)对上级明令禁止的事项和行为,贸然违犯或放纵不管,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对制度明确规定,不依照执行,不严格办理;

(四)在日常工作汇总,不注重调查研究,主观臆断,盲目草率,致使决策失误或工作出现重大偏差,造成工作损失;

(五)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拖着不办、顶着不办、不规范办,消极懈怠,推诿扯皮,贻误时机,造成被动;对不属于职权范围或不宜办理的事项不解释、不请示、不移交,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六)不实事求是,虚报、迟报、漏报、瞒报工作情况,干扰和影响领导正确判断和决策,或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工作失误;

(七)管理不科学、工作不到位、不精细,在审判、执行及其他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发生事故和有影响事件,及在事故和事件发生后,未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置、上报,或处置方式不当,致使损失和影响扩大;

(八)对诉讼参与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合理诉求,在规定时间不予答复、久拖不决,造成不良影响;对投诉、举报不受理、不调查、不处理、不反馈;

(九)工作态度“生、冷、硬、横”,言行举止不文明、不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被多人或多次投诉,导致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

(十)信访接待不认真,诉讼指导不耐心,释法析理不到位,判后答疑不落实,造成非访,闹访集体访等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

(十一)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提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等,不认真办理,不及时答复,不严肃整改,导致代表、委员不满意;

(十二)院党组或院长认为应当问责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五条 对存在失职行为的人员,按照以下方式问责

(一)扣减岗位绩效考核分数;

(二)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三)离岗培训、调整或调离审判、执行岗位;

(四)组织处理;

(五)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条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由纪检监察部门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七条 被问责后,部门整改不到位的,对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一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情形;

(二)在问责过程中阻碍、不配合问责工作;

(三)打击、报复、陷害举报人、证人及其有关人员。

第九条 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可从轻或减轻问责。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有关人员(部门)弄虚作假,致使难以作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

(二)因不可抗力而难以履行职责。

第四章 问责实施

第十一条 院成立问责委员会,有院党组书记、院长任问责委员会主任,院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问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纪检监察部门、政治处干部管理部门、审判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担任。

第十二条 失职行为发现渠道

(一)当事人来信来访、申诉、控告和举报;

(二)上级法院指令或本院院长发现;

(三)领导机关、权利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提议、抗诉或其他机关、团体、组织的意见、建议;

(四)执法执纪检查、案件质量评查;

(五)群众反映;

(六)新闻媒体的监督;

(七)其他途径

第十三条 问责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根据本院院长或上级人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指示或者要求;

(二)制定工作方案,必要时,可组织本院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三)向本院院长或者上级人民法院监察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问责建议。

第十四条 问责程序启动后,问责调查应当听取被调查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核实。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依纪回避。

被调查人员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相关规定,提请暂停其职务。

第十五条 调查组一般应当在三个月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院问责委员会提交书面调查报告;情况复杂经过批准可适当延长;上级机关或院党组书记、院长有明确批示要求的,按批示要求办理。

第十六条 调查终结后,由院问责委员会作出问责决定、确定问责方式。问责结果以法院名义下达,加盖法院印章。

第十七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当事人及其所在部门,并装入被问责人个人档案。

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院问责委员会提出申诉;问责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部门。申诉期间,不停止原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十八条 问责决定可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院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工勤编制在内的工作人员。聘用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禁令”问责暂行办法

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严禁”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简称“十个严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以及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

第五条 有下列违反“十个严禁”行为之一的,视情节给予问责:

(一)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拖延办理;

(二)不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等制度,致使应办事项无人受理,不予办理,未在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内办结;(三)对管理或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四)利用职务和工作便利“吃、拿、卡、要、报”;

(五)违规向服务对象摊派钱物、索要赞助,或要求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六)违法实施处罚、检查、行政许可或采取强制措施;(七)滥用职权、执法不公、徇私舞弊;

(八)利用职权为个人或其他关系人谋取不当利益,或强令下级机关或有关工作人员违规行使职权;(九)违规指令单位或个人参加各种评比、达标、升级、考核、培训等活动,借机收费或变相收费;

(十)违反规定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设置罚没处罚事项;(十一)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罚没范围、标准;

(十二)对已经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仍按照原定项目或者标准收费;

(十三)违反规定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

(十四)将国家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变无偿为有偿进行收费;

(十五)利用职权和行业垄断地位,只收费不服务或强行服务收费、搭车收费;

(十六)利用职权和行业垄断地位,以保证金、抵押金、储蓄金、集资、赞助等形式变相收费;(十七)违反规定到企业集资或无偿占用企业钱物;

(十八)强行要求企业及下级单位订阅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

(十九)违反规定擅自在公路上设置检查站、收费站,擅自上路拦车、收费、罚款,超范围、超标准以及自立项目收费、罚款;

(二十)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

(二十一)用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接待;

(二十二)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二十三)利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之机和以同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各种联谊活动名义用公款请客送礼;

(二十四)用公款旅游或借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旅游;(二十五)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和使用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二十六)私自以借为名占用下级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车辆;(二十七)无故迟到早退,屡教屡犯;

(二十八)工作时间擅离职守、脱岗空岗、聚众聊天;

(二十九)工作时间打牌下棋,上网炒股、打游戏或非进行集体组织的打球、游泳等健身活动;(三十)其他违反“十个严禁”规定应予问责的行为。

第六条 有本章所列问责情形,属于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行为的,对当事人进行问责,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同时对有关领导进行问责;属于单位行为的,对单位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对作风方面问题严重且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的单位,依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三章 问责的方式及适用

第七条 问责方式:

(一)告诫;(二)责令公开道歉;(三)停职检查;(四)调离岗位;(五)降职;(六)责令辞职;(七)免职;(八)辞退。

上述方式,除辞退外,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作出降职、责令辞职、免职和辞退决定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办理。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一)干扰、阻碍问题调查的;(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二)积极配合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情节。

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两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第四章 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办法中的有关职责。

第十二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对在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专项检查中或以其他方式发现的工作人员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机关工作人员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人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

《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第十八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人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人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对暂时离岗或调整岗位的,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

第十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人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建议机关。

第二十条 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第二十一条 被问责人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 在调查处理过程中,调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回避、廉洁自律等有关规定,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严禁”问责暂行办法

河北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十个严禁”问责暂行办法

(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简称“十个严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以及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实行问责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

第五条 有下列违反“十个严禁”行为之一的,视情节给予问责:

(一)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拖延办理;

(二)不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等制度,致使应办事项无人受理,不予办理,未在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限内办结;

(三)对管理或服务对象态度冷硬、蛮横粗暴、故意刁难;

(四)利用职务和工作便利“吃、拿、卡、要、报”;

(五)违规向服务对象摊派钱物、索要赞助,或要求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

(六)违法实施处罚、检查、行政许可或采取强制措施;

(七)滥用职权、执法不公、徇私舞弊;

(八)利用职权为个人或其他关系人谋取不当利益,或强令下级机关或有关工作人员违规行使职权;

(九)违规指令单位或个人参加各种评比、达标、升级、考核、培训等活动,借机收费或变相收费;

(十)违反规定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设置罚没处罚事项;

(十一)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罚没范围、标准;

(十二)对已经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仍按照原定项目或者标准收费;

(十三)违反规定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

(十四)将国家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变无偿为有偿进行收费;

(十五)利用职权和行业垄断地位,只收费不服务或强行服务收费、搭车收费;

(十六)利用职权和行业垄断地位,以保证金、抵押金、储蓄金、集资、赞助等形式变相收费;

(十七)违反规定到企业集资或无偿占用企业钱物;

(十八)强行要求企业及下级单位订阅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

(十九)违反规定擅自在公路上设置检查站、收费站,擅自上路拦车、收费、罚款,超范围、超标准以及自立项目收费、罚款;

(二十)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

(二十一)用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接待;

(二十二)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二十三)利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之机和以同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各种联谊活动名义用公款请客送礼;

(二十四)用公款旅游或借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旅游;(二十五)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和使用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二十六)私自以借为名占用下级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车辆;

(二十七)无故迟到早退,屡教屡犯;

(二十八)工作时间擅离职守、脱岗空岗、聚众聊天;

(二十九)工作时间打牌下棋,上网炒股、打游戏或非进行集体组织的打球、游泳等健身活动;

(三十)其他违反“十个严禁”规定应予问责的行为。

第六条 有本章所列问责情形,属于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行为的,对当事人进行问责,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同时对有关领导进行问责;属于单位行为的,对单位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进行问责。对作风方面问题严重且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的单位,依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三章 问责的方式及适用

第七条 问责方式:

(一)告诫;

(二)责令公开道歉;

(三)停职检查;

(四)调离岗位;

(五)降职;

(六)责令辞职;

(七)免职;

(八)辞退。

上述方式,除辞退外,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作出降职、责令辞职、免职和辞退决定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办理。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题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情节。

第十条 受到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两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

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

第四章 问责的程序

第十一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履行本办法中的有关职责。

第十二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对在检举、控告、处理重大事故事件、查办案件、审计、专项检查中或以其他方式发现的工作人员应当问责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二)对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机关工作人员应当问责的线索,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

限和程序进行调查后,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三)问责决定机关可以根据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组织人事部门提出的问责建议作出问责决定;

(四)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人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五条 对于事实清楚、不需要进行调查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以直接作出问责决定。第十六条 问责决定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问责决定,应当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问责,应当制作《问责决定书》。

《问责决定书》应当写明问责事实、问责依据、问责方式、生效时间、当事人的申诉期限及受理机关等。作出责令公开道歉决定的,还应当写明公开道歉的方式、范围等。第十八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送达被问责人本人及其所在单位。

问责决定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派专人与被问责人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对暂时离岗或调整岗位的,督促其做好工作交接等后续工作。

第十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及时将被问责人的有关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并且将执行情况报告问责决定机关,回复问责建议机关。

第二十条 被问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问责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书面申诉。问责决定机关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二十一条 被问责人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 在调查处理过程中,调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回避、廉洁自律等有关规

定,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9年 实施日期:2009年(地方法规)

下载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下发《南通市违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行为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