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绩效改进——让企业培训从被动走向主动
一览钢构英才网
绩效改进——让企业培训从被动走向主动
近年来,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员工培训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然而,企业培训的低效却让经营管理者失望,培训工作者因此承受着来自企业各方的压力。企业开始反思,这样的培训是企业需要的吗?培训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培训的效果如何衡量?企业培训工作者也开始反思,改进员工绩效是通过一次次的培训就可以实现的吗?
究其根本,企业是一个组织系统,如果是因为激励、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问题,而导致员工和组织绩效出现问题,那么,显然单纯依靠培训是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也正因如此,培训工作者如何转变成绩效工作者,成为近段时间来培训领域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绩效改进的三条道路
提升组织绩效是企业绩效改进过程中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企业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战略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首先是力争实现符合战略目标的绩效目标。因此,人们在追求企业不断发展的道路上,从不同的领域探索着绩效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追求组织绩效持续改进的道路多如牛毛,其中,三条“高速路”不能不提。
第一条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PDCA戴明环与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在企业界几乎无人不知。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还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企业获得了持久的竞争力。
第二条高速路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的绩效管理。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加速引进和学习欧美的管理工具,其中,目标管理、360度考核、平衡计分卡等绩效管理工具很快在中国很多企业中得到推广。传统的绩效考核将员工视为同机器设备一样的一种成本,是创造利润的工具。平衡计分卡将静态的结果(财务指标)和动态的行为过程(非财务指标)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克服以财务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系统的缺陷,帮助企业改善业绩。
第三条高速路则是随着科技与生产的进步,企业规模的膨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管理者在不断遇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力要素的重
要性。企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走到了企业经营管理舞台的前台。企业期望着科学的、讲究方式方法的“教”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工作绩效,从而发挥出员工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技术为一体的ISD(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ADDIE模型在培训领域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理论。
绩效改进之路的交汇点——绩效改进技术
从产品入手的组织绩效改进方法在抓产品质量的同时,发现人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于是,企业设定了动作标准和指标,并责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按照标准进行考核。企业会对考核结果不甚理想的人进行培训,让其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做事,并且在“教”的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绩效目标。遗憾的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出了什么问题呢?
绩效改进专家认为,在改进员工工作之前,首先要根据企业制定的目标和标准来识别问题,找出问题,由此选择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工作中,使工作成果最终达到企业标准,实现企业目标。比如,如果因工作流程的问题而导致员工绩效不达标,那么,再严密的绩效管理,投入再多的培训资源也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就须依靠流程改进或再造。绩效改进专家采用的技术就是绩效改进技术,它要求一切从问题出发,以达成最终结果为目标。同时绩效改进技术打通了原本各成体系、各自为阵的管理体系和手段,使“各家之长”在绩效改进这个共同的平台上得以充分的施展。绩效改进技术会采用最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流程改造、产品创新等。
所以,在追求提高组织绩效为目标的道路上,质量管理、绩效管理、教学系统设计这些方法虽然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最终这几条原本并行发展的道路在绩效改进技术这个“环岛”上交汇了。
绩效改进——培训工作者的新挑战
从关注培训本身转向关注绩效改进,可以使培训工作者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着眼于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以组织绩效为依据设计和规划员工培训,不再只局限于员工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从培训向绩效改进转变的过程,是一个组织变革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转变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培训工作者在绩效改进的基本理论上达成共识,需要具有系统思考能力的专业人员。
绩效改进,在发现和分析绩效问题、规划和开发整体绩效改进方案、实施和评估绩效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相关理论知识,也需要依赖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因此,要成为绩效改进的专业人员,需掌握绩效改进方法,即绩效改进技术,需要沉淀专业工作经验,还需要具备从事绩效改进的专业能力。
第二篇:从培训到绩效改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培训到绩效改进
作者:
来源:《现代企业教育·企业大学》2013年第10期
培训的终极目的是什么?这是很多培训管理者思考的问题。现在大家基本认可培训是改变员工行为,提高组织绩效,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然而,期望的绩效培训目标和实际培训结果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直到绩效改进技术的引入才让人们看到了曙光。绩效改进技术使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培训转向绩效改进,从而使培训管理者开始站在企业战略和CEO的角度来思考培训。
绩效改进技术是一套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运用系统的工具和方法,改变固有的工作行为模式,使其产生的结果更趋向于与组织的发展愿景及目标一致,并使得其成本产出比率最大化。简言之,绩效改进就是用更好的方法达成更佳的结果。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韩企业依靠持续改善的经营哲学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也说明持续改进和组织变革等理念的巨大威力。持续改进不仅是企业形成差异化、逐步积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更是企业生存乃至发展壮大的意义所在。在中国,招商银行就是绩效改进的先行者。在9月12日举办的中国企业大学年会上,招银大学总经理罗开位分享了招银大学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培训阶段,主要是进行培训体系管理,以知识传播、技能提升为导向;第二个是学习阶段,主要是组织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第三个是绩效阶段,主要是采取绩效改进技术,以绩效提升为导向;第四个是咨询阶段,企业大学成为内部咨询机构,关注企业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近年来,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绩效改进技术,就是因为大家发现了绩效改进技术的魅力所在。它从改变人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入手,本着“以终为始”的目标,运用系统化的工具方法,实现组织或个人绩效的提升。绩效改进是理论、技术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希望通过本期文章的介绍,能够激起广大培训管理者,特别是各个企业大学对绩效改进的关注和兴趣,加入到这个领域中,一起开启绩效改进在中国的神奇之旅!
杂志第十一期的主题将是企业大学专题,通过对中国企业大学进行全景式地扫描,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绩效改进、引导、教练等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第三篇:从培训到绩效改进
顾立民:大家好,我叫顾立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进行分享,我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从培训到绩效改进,我们说培训是我们企业管理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训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经常有一句话十个字“培训是科学,授课是艺术”,这十个字是很多年的培训、工作从业等等和个人学习方面的总结,培训工作如此的重要,但是在我们国家的企业当中,培训工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我们说改革开放到今年2014年已经是36年的时间了,我们说培训在我们国家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起步阶段,这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完善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还有跟我们国家的历史也有一定的关系,培训既然是一门科学,它当然里面就有很多的理论、方法、工具、标准、流程等等,很多的方法论、原则、指导原则、指导方法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又运用到工作当中去的。
在过去的改革开放36年左右的时间当中,我们的培训工作一直是在做支撑的工作,这种支撑的工作确实给我们的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为我们各种企业的发展、飞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很多的人才,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培训这个行业里面,在培训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的拓展过程当中,我们确实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差距。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很多的企业,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他们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他们的培训职能所起到的作用我们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是我们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了很多国家的很多著名企业的培训职能的发展之后得到的结论。结论就是说我们说培训职能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这么两个阶段,就是说企业培训职能的两段论,“两段论”指的是什么?就是说企业培训职能的发展,它第一个阶段叫做培训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我们对于培训,就是我们现在认识到的培训的传统职能,很多传统的管理的流程、方法工具等等,包括比如说我们做培训战略的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大学战略的制定等等。
在管理方面又有很多的流程培训需求的收集和制定,还有我们培训计划的制定,我们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的涉及与开发,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用四个字是“内容为王”,所以培训的课程设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还有培训的实施与管理,讲师的培养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PPT,还有很多,比如说培训的评估流程等等,培训的改进流程有很多很多培训的工作,所有的这些工作我们都在做,而且我们倾注了很大的精力,甚至我们很多人的青春包括我自己,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去完成我们培训职能,被赋予的应该有的职责,这些企业赋予我们培训职能的职责就是通过人才的发展,发展人员的能力,发展员工的能力发展其成员的技巧或者是技能,并且改进他们的态度来改进、帮助业务部门达到组织的战略绩效。这样的阶段我们说培训工作很多很多,其中还有很多培训的方法,培训的技术、培训的理论、实践等等,所有的这些我们都是在通过培养员工的能力和知识,并改善他们的态度,就是我们平常说的KSA知识技能与态度,来帮助企业实现他们的战略目标。
第二个阶段叫做绩效改进阶段,而第二个阶段绩效改进是指什么呢?是指我们培训的从业人员或者说是一线的,甚至是我们的业务人员,直接去改进我们的绩效,那么所谓的直接改进我们部门的绩效,我们在这里特别称为业绩改进,那么在第二个阶段,绩效改进或者说业绩改进就是我们所有的培训专业人员也好,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也好,还是我们的经理们管理者也好,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我们也是经历了大量的学习阶段,反复的实践,上升成为理论再不断的实践这样的过程,然后再进行知识与实践的升华,一步一步的走向业绩改进。这个“两段论”,从培训与发展到绩效改进,不仅是被很多的企业,被很多众多的财富500强的企业,世界著名的公司,西方的发达国家企业所证明了,同时也被很多的在这个领域里面,相关的领域里面很多著名的专业机构,他们的发展历史也有所证明。
比如说ASTD是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今年改名为ATD人才发展协会,今年2014年5月份改名叫ATD,ASTD成立于1943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培训专业类组织,它是在1943年在得克萨斯州成立,然后在后来的六七十年当中的发展过程当中,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和管理者等等,为美国的经济做出很大的贡献;还有SHRM就是美国人力资源协会,AMA是美国管理协会;SHRM人力资源协会成立于1948年,AMA美国管理协会成立于1923年,甚至是在二战以前,所有的这些相关的,世界上最顶尖的专业类的组织行会它们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确实为美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但是他们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就是说在经历了很多年的探索以后,很多的专业从业者他们又转向了绩效改进,比如说在1962年的时候就成立了ISPI叫做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叫做国际绩效改进协会是在1962年成立的,众多的从业者相关从业者,他们在探索了贡献了实践了学习了,那么几十年以后还意识到我们还是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在1962年的时候就成立了国际绩效改进协会;如果说用两个图来简单来阐释一下我们培训发展与绩效改进的关系是这样一个关系。第一个图就是说培训与发展是从企业的现状,通过培训,通过培养人员的能力来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那么这里面有两个蓝色的箭头这是折返,第一个箭头到培训,从现状到培训,这个阶段里面就有很多的含义,这两个箭头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我们经常从事这个专业的同事,我们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含义,从现状到培训这包含了里面我们很多平常做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培训需求的收集,讲师的培养,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开发,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体系的管理,电子化课程的设计,培训的评估等等等等,甚至有的从业者是倾其一生来做这一个箭头里面的一项技术的事情。在美国我有很多的同事,很多都是老头老太太了,六七十岁了,甚至自己的孙子都毕业了,还在做一件事比如说课程设计开发,他就做一件事做的很专。
作为一个组织来讲,我们传统的职能是从现状通过培训帮助企业去实现其战略目标,那么从培训到战略目标这又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培训完了课业上完了,讲座也讲完了,拓展也做完了等等很多培训的手段,实施的方式都运用完了之后,培训整个的内容都实施完了之后,那么怎么样真正的转化成为行为呢?
这里面跟第一个箭头里面的培训课程的设计又有关系,里面有学习转移,有知识转化的问题,这个英文是learning transfer翻译成中文直接的意义叫学习迁移,我们一般把它翻译成为知识转化,就是说从知识转化成为行为,所以这是从第一个培训与发展这样的折返。国际绩效改进协会对我们培训从业者的影响很大的,它是我们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只做培训,只懂一点点的技术,培训的技术与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组织的需求远远大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技能,我们说国际绩效改进协会的绩效改进技术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像孙猴子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是有源远流长的发展的流程,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著名的理论家实践家,他们为绩效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很多的贡献。
比如说EdwardL.Thorndile(桑代克)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也是廉洁主义的创建者,也是效果定律的创建者,大家看这张图,桑代克大家看他的眼神是非常独特的,他的一个特点在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上是运用小哺乳动物来做实验,还参考了巴布洛夫的很多定律,来进行研究最后获得数据,他的故事很多很多,如果我们对他不熟悉的话,对他的一个学生亚布拉汉马斯洛(音)应该是熟知的,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的理论。
就是当时因为有了桑代克才有了今天的马斯洛,当时的马斯洛是桑代克提携起来的,桑代克当时毕了业以后没有工作,没有其他的任何的收入来源,是桑代克鼓励他,在马斯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并且给了他很多的支持,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熟知的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成绩,还有斯金纳博士,他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者之一,斯金纳博士如果我们有很多企业搞技能类的培训动作领域的培训的话,我们应该说它是鼻祖,它是很多的理论,比如说操作情景论,或者操作式的学习理论的创建者,这个就是斯金纳博士。
还有本杰明布鲁姆,我们大家学到心理教育学,教育学的知道他,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那么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基本上把我们所有的知识分成三类,一个是可陈述性知识,一个是知识技能态度,分成三个领域吧,一个叫做认知领域,一个叫做动作领域,还有一个叫做感知领域,这三个领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技能与态度KSA的来源,就是从这里面来的。
我们不得不说的RobertM.Gagne加涅老先生,是在美国教育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的创始人奠基者之一,还有ThomasGilbert托马斯·吉尔伯特,我们尊称他为人力绩效知识之父,或者叫做绩效改进技术之父,HTP之父,国际教育改进协会ISPI它的最高的奖项就是以托马斯·吉尔伯特的名字命名的,还有一位就是Geay Rummler吉尔朗姆洛先生,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出版了很多的著作,从五六十年代就致力于绩效改进方面的研究也是一位大师,在零八年的时候去世了。我们说绩效改进技术这么有用,到底什么是绩效技术呢?什么是HPT呢?
它是通过一整套系统性的方法、流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提高人的生产力和素质,以达到提升绩效的最终目的,它也是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等等,在最大的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并且产生行为的结果,还有它也是一系列的基础流程的系统性组合,包括绩效分析、原因分析、改进措施等等,所有的这些不仅仅适用于一个大的公司当中的不同的部门,也适用于整个的公司,甚至是个人的层面;那么绩效技术它能够做什么呢?我们说绩效技术能够帮我们找到企业头痛的问题,确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并且设计实际的解决方案,落地的解决方案能够监控实施,并且保证质量,然后不断的评估与改进,最后达到提升业绩的目的;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可以创造额外的价值,这些额外的价值包括由于我们掌握了这套技术,整个的理论、方法论和实践工具,我们队员,我们的成员,绩效改进项目的成员,还有培训团队的成员,人力资源的成员等等,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士气,因为我们掌握了专业的技术,同时营建了系统思考,并且以业绩为导向的管理的思维,这种业绩为导向更加增强,同时还增加了客户导向,就是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客户导向、结果导向。都适用于哪些个职位呢?都有哪些人来使用绩效改进呢?
我们说绩效改进专业就是外部的咨询顾问他们可以是鼓励的绩效改进专家,还有培训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培训经理,各级的企业大学校长、院长等等,高级的管理人员,以及我们业务部门的总经理,业务部门的一线经理,业务部门的所有的管理者包括总经理和CEO都适用于这一套实践理论,那么我们说绩效改进技术有十大原则,这十大原则是在2001年的年底之后颁布的,在2012年的时候又进行了一个版本的更新,经历了十年左右时间的实践,这个十大原则也是国际绩效改进协会,对国际注册绩效改进部门进行认证时候的十大原则。这十大原则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前面四个我们叫做RSVP叫做基础性的原则,第二个是后面的六个我们叫做系统性的方法,这四大原则我给大家介绍一下。RSVP第一个R指的是专注结果,S指的是系统思维,V指的是增加价值,P指的是合作伙伴关系,以第一个专注结果,专注结果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任何我们在企业当中,无论是由哪个部门发起?是由人力资源部发起也好,还是业务部门自身发起也好,我们任何的业绩改进项目都必须是结果导向,必须得产生真正的业务的结果,无论是营业额的提升,毛利的提升也好,还是市场份额的提升,满意度的上升,投诉率的下降等等,它是正面的业绩与结果的提升,以数字和实施反映出来。
S是系统思维,过去我们做培训工作,其实只是在帮助,通过提升员工的知识与能力、技能改善他们的态度,帮助业务部门提升他们的业绩,然而业务部门在达成业绩的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其实它是遇到很多问题的,我们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只采取培训方法解决,就是点状的思维,当然我们在这个点状的思维里面也可以用很多系统的方法去做,但是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来讲,对于培训从业人员来讲,我们要真正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去考虑组织的业绩达成的问题。
在业绩实现过程当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用系统思考的方式,而不是点状的方式,而且不仅仅是现状的方式更多的是网状的方式,系统思考的方式。增加价值,我们在业绩改进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提升业务部门真正经营的绩效,而且还能提升员工的素质,提升员工的能力,改进并完善我们的方法流程工具等等,同时最重要的它是能够帮助我们营造和加强,加强我们团队以业绩为导向的这种团队的氛围和经营理念,使我们业绩导向、客户导向、结构导向深入我们的人心,深入到我们每一个培训从业人员业绩改进项目的成员的脑海里、骨髓里。
有了系统思维,有了业绩改进的整个系统思考,我们在做培训的技术类的工作的时候,其实我们在有一个大的图画,但是在干一个小的事情,在做这个小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有着很大的,带着很多系统思考的特点,更容易,更加的容易贴近客户,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伙伴关系,伙伴关系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们在任何的业绩改进的项目当中,我们不可能单独的一个人去完成,而是要与业务部门与我们的内部客户,还有团队的其他成员结成伙伴关系,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六大系统方法我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过一下,就是确定需求和机会,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设计解决方案,确保方案的一致性和可行性,进行实施最后进行评估与改进,这个就是十大原则。这十大原则是国际绩效改进协会颁布的,我们在中国进行实践的时候,我和我们的丁晖老师在中国进行了探索,我们参与了很多国外大师的方法理论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经历了四五年左右时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还有很多实际的案例,我们自主研发了,我们叫做GPS-IE业绩改进双导航系统,GPS-IE业绩改进双导向系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是我们在大量的实践的基础之上,根据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我们人员的实际滕丽来进行自主研发的,GPS指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GPS是地理上的导航系统,IE是我们微软的视窗,视窗浏览器里面的信息导航系统,也可以是公益工程。一个是地理上的导航,一个是信息上的导航,能够帮助我们的部门,帮助我们的业绩改进团队达到我们的目标,这个G指的是目标,就是说我们的团队要达成高度的共识,做业绩改进的项目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P指的是problem,这个问题我们把它定义成为你的经营过程当中现在值与未来值之间的偏差,我们把问题分成三级,一个是一级问题,二级问题,另外一个是三级问题。一级问题指的是什么呢?
基于业务部门的,基于战略价值的结果性指标的偏差,二级问题是基于业务部门的实现其经营计划当中的过程性指标的偏差,而三级问题是实现这个过程性指标当中的行为性指标的偏差,一个是结果型指标的偏差,还有一个是过程性指标的偏差,还有一个是行为的活动的指标的偏差;S是指solution解决方案,就是我们说的在GPS-IE模型里面最终形成我们的策略和行动计划表,月度的行动计划表然后进行实施,在这当中有风险的监控,有实施状态的监控,资源的分配等等,及时的调整等等最后进行评估。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说GPS-IE是我们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在这个领域里面有效的探索,而且得到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最高管理层的认可,那么我们说ISPI国际绩效改进协会,绩效技术,这套技术叫做HTP,绩效技术在中国的史鉴我们说也就是这几年的时间,在2012年的9月12日我们在中国成立了中国分会,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分会,来大量的推广国际绩效改进协会的绩效改进的这套理论和实践,从此以后我们举办了很多的活动,大力的推广这个理念。
这个理念这个方法,在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还不为人知,但是已经有很多的企业领先的企业,他们已经在这方面开始进行了应用,比如说招银大学、腾讯学院,大联想学院,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包括很多的外企,还有很多的民营企业,我们有大量的案例。所有的这些公司他们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说GPS-IE模型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收益。
给大家展示几张工作照片,一个是在中国联通,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几家公司我们在做培训,做项目的时候做分享时候的照片,还有我们在韩国中央大学进行交流的时候,也是给他们介绍我们国家在绩效改进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我们自己自我创新的GPS-IE业绩改进双导航模型在这方面的实践,我们的努力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的项目,这个照片是在中国联通合肥公司的业绩改进项目取得了实际的效果,联通的领导层对这个项目非常满意,员工对这个项目也非常满意。我们也在走向国际,就是说我们把GPS-IE模型这套系统的方法,非常系统化的方法和实践工具,我们在向美国和其他国家来进行介绍,比如说今年4月份,我和丁晖老师在国际绩效改进协会的年会上进行了介绍,然后我们介绍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然后国际绩效改进协会的现任主席和后任的主席都非常的激动,他们看到我们的研究成果非常的激动,他们说你们的研究成果确实弥补了他们研究的一项空白,而且他们非常高兴的推荐我们到欧洲,给欧洲的同行进行分享,所以2014年9月份我和丁晖老师还要到欧洲给的同仁们进行分享,分享我们的GPS-IE模型去开工作坊。
还有我们也到韩国进行了分享等等,所有的这些努力我想都是一个有效的探索也是我们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之上进行的一些有效的探索,虽然说我们取得了一点点的成果但是还远远不够,大家知道一开始的时候给大家讲过十个字“培训是科学、授课是艺术”这十个字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大家也都知道我这个话说了十多年了。
同时由于绩效改进是我们培训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阶段,我们企业,我们国内众多的企业大学和培训管理学院,培训中心、培训部、培训处、培训职能等等,所有的这些培训职能,学习与发展职能,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要向业绩改进方面去发展,要用系统化的思维,它不仅是我们整个组织的转型,更多的是我们人员在思维,在我们的认识、认知还有我们能力上的转型、扩展与升级,我们说培训是科学,授课是艺术,在这里加上一句话“业绩是目的”,今天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跳槽可从面试开始 从被动面试中主动选择企业
最近参加了一些HR同行的非正式聚会,交流时大家都抱怨一些初级员工流失率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在加盟企业前对企业不甚了解,以至工作之后感觉职业发展空间不大,从而选择离开。但跳槽毕竟对于个人的职业连贯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求职者一定要慎重。
谨慎跳槽可从面试开始。用工市场是双向选择的,企业在选择求职者的同时,求职者也可以对企业进行挑选。面试对企业和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需要通过面试找到最合适的优秀人才,个人同样可以依靠面试找到前景光明的企业。
求职者可以把面试看做是企业的第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是企业给你的“第一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好的第一印象会形成“光环效应”,光环的亮度,从某种程度可以决定你与公司一起能走多远。
好企业从来不会忽视任何一场面试。一般来说,好企业的面试往往组织良好、设计周密,除了发挥甄别人才的作用外,还向潜在员工传达积极的信息,比如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公司的运作效率、工作氛围、各部门的专业分工和配合默契程度、工作环境、行政规范化程度、员工的精神面貌,甚至是企业文化要素。这些信息的汇总就形成“光环”,信息中正面的、积极的因素越多,光环的亮度就会越大,那么你和公司在一起合作的时间可能越久,彼此的发展和促进就会更有力。
如果现在让你参加两场面试:一场由集团副总裁亲自担当主试官,登记、笔试、性格测试、复试等多个环节组成的流程规范有序;另一场则安排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面试官简单地问几个问题就告知“你已通过面试,明天就可来上班”……那么,你会选择到哪家企业去上班呢?相信选择前者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后者,因为与前一场面试相比,后一场面试显然“暗淡无光”。
同时还要提醒求职者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面试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尽可能地表现出自己的优势,有的企业难免会“文过饰非”,以至于求职者在选择进入之后感到失望。因此对个人而言,除了看面试这“第一张名片”的“光环”,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且争取在面试过程中通过互动沟通获得对企业的全方位了解。二是当你通过面试,进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不要轻易产生换工作的念头,因为轻易地转换工作,只可能是一些“job(工作)”的堆砌,不会形成一个连贯的“ca ree r(职业生涯)”,很难让你的职业发展产生良性质变。
来源:网易
第五篇:从被动营销到主动营销的战略转型文章
从被动营销到主动营销的战略转型文章
核心提示:对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通过提升销售业绩来壮大的企业实力,已经无可厚非,但凡一个企业的起步阶段都是首先依靠着销售来生存立足,当有了一定的资本市场后,才有很更宽裕的时间规划和更系统的企业管理,逐步使企业跳出只是围绕着销售一枝独秀。有深谋远虑的领导者
对于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通过提升销售业绩来壮大的企业实力,已经无可厚非,但凡一个企业的起步阶段都是首先依靠着销售来生存立足,当有了一定的资本市场后,才有很更宽裕的时间规划和更系统的企业管理,逐步使企业跳出只是围绕着销售一枝独秀。有深谋远虑的领导者都知道,销售不一定适合企业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财富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把一个企业细分下来,一个企业的组成部分无非包括了企业主体、人员和企业资产。企业主体是构成企业生命的核心,它的存在使企业的发展有了生存奠基。其次是人员,企业主体提供了一定限度的成长空间,人员的调配性得以实现,人构成了事物存在于成败的关键发动者,对企业而言,是人在充实壮大企业的主体,也是人在为企业创造价值,最后才归结到个人的成功上来。至于企业资产,这又体现的是企业的软硬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的资产看的是企业的投入资金和规模,无形的资产则更多的体现在品牌效应和口碑传播上。
当然,企业的构成大体可以这么认为,但离真正企业的成长发展还有一定的现实差距,企业有长远规划固然是好事,要一步步付诸行动却还有不少距离。通观认为企业的成名史,都要经过了销售这么一个阶段,是通过销售来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提升业绩,最终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才开始涉及多方面的事业。对于依赖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企业,也难以逃脱此番命运。
现代销售理念认为:销售是一种顾问式销售,只有以客户顾问的方式进行销售才能获得销售成功。销售被看作是企业实现业绩提升最快捷的手段,排除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之外,销售具备了人人参与的社会规模,不单在企业,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可以借以应用,并且都能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回到电子商务企业上来,传播点对点、面对面的销售模式可不一定适合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渠道,企业的新型销售渠道正一步步地建立起来。这时候,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便出现——网络销售,它作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虽然网络销售被认定为一种比传统销售更有区位优势的销售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助互联网和通讯设备便可完成一系列的传播,最终的目的也实现了效果预期。但是,其实回归到销售的本质上来,两种销售还存在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依赖市场资源的被动营销。如何理解这个被动营销,原因个人分析有二,一是商业模式,通过做做广告宣传来吸引消费群体的注意,不直接针对某一行业或者某一类人;二是消费观念,企业需要做大市场必然要去推广,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只能“你要什么,我做什么”,形成一种顺从的思维定势。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看,我是主儿,我有选择权,我觉得你好,我就选择你,不行,我还有其他的选择;站在企业或商家的立场上看,你要什么,我就给你准备,你说我不行,我就想尽办法让你觉得我行。这么简单一分析之后,两种关系明显不是对等的,但是不是这么做又不行,在市场利益驱动面前,顾客还是上帝。被动营销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一种最常见的销售方式了。
可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营销的出现不能简单认为它也只是一个销售模式下的体系分支,毕竟在功能上它有超越传统销售不能达成的高度,例如快速的国际贸易传播、电子支付和社区网络等。现在的问题是,网络营销是否也应该一直延续被动营销这条老路?我们知道,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方式不同,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不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成千上万的新用户,和他们进行交易,从根本上精简商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加企业利润,而且还能随时与遍及各地的贸易伙伴进行交流合作,增强企业间的联合,提高产品竞争力。这里强调更多的是企业,从对等性上看,网络营销赋予的是企业对企业为主的营销,直接涉及消费者还是一个稍次要的方面。
接下来,就说说主动营销,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时,销售理念便会跳出市场,不再只是一味去迎合市场需求,更多的是引导市场来符合自己的要求,从一种被动式的接受到主动式的传递。当然,这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企业本身已经足够强大,能够为这种主动的销售承担风险以及一些尚不可预知的困难和危机。就电子商务而言,企业间进行的交易,目的是合作共赢,不会只是停留在是否如市场所需。可能对中小企业还会有些难以选择,既寄望于主动销售推广自己的产品,又困于不想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子商务上来,结果只能两不得,这是介于被动营销和主动营销之间的矛盾状态,恰好这也正好电子商务企业意欲进行主动营销的困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