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01:3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第一篇: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口、环境构成当今世界三大焦点,不仅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而且能源本身也与人口、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能源发展,关注能源安全,是政府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

一、巴中市能源发展现状

全市能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全市能源工业实现总产值2.57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52,实现利税总额3054万元。

电站建设方面,全市已建水火电站140余座,装机容量8.2万千瓦(其中水电6.7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度,人均用电量213度,初级电气化县基本达标。在建大型水电站一座(双滩3.6万千瓦)、中型水电站2座(风滩2.44万千瓦、高坑1.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7.54万千瓦,占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的21.97。

电网建设方面,通过县城电网和一、二期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全市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站120MVA/1座,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96公里;新建110千伏输变电站197.5MVA/5座,110千伏电线路342.9公里;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166.88MVA/43座,35千伏输电线路1306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输变电线路9126.7公里,农村60的用电户得到改造,110KV、35KV供电骨干网络已经建成,农村98的村、95的户通电,农村用电量达到1.64亿度。

天然气建设方面,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通江河坝1#位完钻井深6130米,通过对飞仙关组三段(4970-4984米)进行测试,获近30×104立方米的日产量天然气,该层位天然气未发现硫化氢,经脱水处理后,可直接向用户供气。巴中市天然气第二气源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全市四县城区天然气用户达到2.3万户,全市发展CNG汽车400余台,CNG加气站2个,供气量达到953.47万立方。

煤炭建设方面,全市主要煤炭企业32家,经过挖潜和技改扩能,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年左右,煤炭生产量在100-120万吨/年左右,其中电煤调运35-40万吨/年。

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全市累计建户用沼气池9.08万口,推广省柴节煤灶25860户,建生活污水净化池580处,总容积29580立方米,推广沼气综合利用4.9万户。

我市一次能源总量小,能源发展不足,在能源的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已建电站缺乏调节调峰能力。我市境内河流均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又都是源头水,河道洪枯水量变化大,已建的水电站点多而分散,且多为小微型,单机装机容量不大,大部分是径流式电站,缺乏调节调峰能力,丰枯、峰谷矛盾突出,缺电与窝电并存。

二是供电结构比较混乱。我市目前尚未建成主力骨干电源,国网、地方电网、小水电、小火电、微水电并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交织,一县一网多公司多供区,下国网电价偏高与余电上国网价格偏低同时存在,客观上形成了电力供应障碍和供电混乱。

三是已建电站设备陈旧老化。我市已建电站大部分是二十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不允许,电站建设得都非常简单,经过20-30多年的运行,大都存在水工建筑破损、发电机老化等问题,带病运行的矛盾比较突出,运行维护成本很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是能源建设投入不足。我市是“老、边、山、穷”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小,发展阶段滞后,财政十分困难,需要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来进行像能源这种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相对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经济落后制约能源发展、能源建设滞后影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五是电站开发建设秩序亟待整顿。受新一轮能源慌的影响,我市也与其他地方一样,形成了外来企业跑马圈河的格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当前经济效益,也以多种方式为外来投资者规避能源建设基本程序提供条件,部分地方不经任何建设许可就开工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的情况相当突出,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必然导致宝贵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背道而弛。

二、巴中市加快能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市2004年实现GDP124.66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47亿元,其中工业15.1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冶金、建材、能源为支柱的工业格局,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能源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2、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变,投资重点更加明确,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泛珠三角9 2区域合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把巴中作为他的扶贫联系点,把通江县作为他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能源资源比较丰富。我市属渠江正源巴河流域,全市大小河流

11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45条,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6条,河流总长4342公里,河网密度0.33公里/平方公里。河流均呈南北流向,树枝状分布,水位洪枯变化大。全市多年平均降雨1198.9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1.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4.13亿立方米,人均1996立方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1.24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41.7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40.32万千瓦。

具最新探测表明,我市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控制储量为1450×108立方米。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5838万吨(具省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资料,全市探明煤炭储量为3887万吨,可开采量3389万吨)。我市生物能源多样,具备发展新能源的条件。

三、巴中市能源发展的初步规划

能源具有战略性商品的特征,搞好能源发展规划是推进能源可持续建设和有序开发首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要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和能源安全。“十一五”时期,能源产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6。

1、水电建设规划。根据我市水能资源状况,在全市河流上共规划水电站33处,设计装机99台,装机容量23.8万千瓦(装机0.5万千瓦以上的16处20.32万千瓦),年发电量10.7亿度,估算总投资18.41亿元。“十一五”期间,建成双滩、黄梅溪、碧滩、高坑、洪口、卡门、大河坝、石洞口、皇柏林、高桥、黄石盘等水电站,2010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

2、天然气建设规划。加快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开发,初步规划第一阶段实现向通江县日供气10万立方米,第二阶段完成巴中市配气站及通江县至巴中市日供气30万立方米,第三阶段形成日供气能力为700万立方米,到2010年,天然气生产能力达到21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15亿立方米。规划建设30万吨合成氨项目,适时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不断提高全市能源供应的调峰调节能力。

3、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十一五”时期,每年新建农村沼气池2万口,到2010年,全市沼气池达到20万口以上,占适宜农户的40。推广使用节能气饭煲、沼气灯、热水器等。

4、煤炭发展规划。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实施大集团战略,以技术进步为手段,推进大型煤矿建设。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年,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180万吨/年。

5、电网发展规划。继续加强城市及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主要抓好220千伏双回路和配套的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站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输变电系统。

四、巴中市发展能源的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巴中要实现跨越发展目标,必须在工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是巴中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我市“十一五”时期的能源发展,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既积极做好开源工作,又优先做好节约工作。根据巴中能源资源状况,我们认为应积极开发水电资源,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进一步加大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持多渠道投资,实行多元发展,构筑起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建设美好巴中提供能源保障。为进一步加快巴中能源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快骨干电源点项目建设。我市目前尚未建成骨干电源点,每年外购电在5亿度左右,必须进一步拓展电力投资来源,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加快骨干电源点建设。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倾斜扶持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十一五”时期,力争双滩、风滩、黄梅溪、碧滩、高坑、洪口、卡门、大河坝、石洞口、皇柏林、高桥、黄石盘等水电站竣工形成生产能力,带动能源工业的快速成长。

2、规范水电站建设秩序。电力建设项目必须遵循“先规划、后设计”的前期工作原则,要按照《四川省电源开发权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82号令)和《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中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权限规定〉的通知》(巴府办发[2005]80号)文件的规定,严格执行电力建设项目基本程序;要严格执行《四川省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补偿概算调整办法》和《四川省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好项目区群众的基本利益。

3、加大重点煤矿建设。煤炭工业在我市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煤炭是城乡居民生活的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全省电煤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要继续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开拓进尺、单产单进及人员效率,增强煤炭企业发展后劲。

4、大力做好节能工作。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长期目标,要将能源效率指标作为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量化指标,落实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工程设计、验收指标体系中。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要提升引进技术门槛,杜绝落后低效技术的盲目引进,推动产业技术水平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从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5、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务院〔2002〕5号)精神,切实推进“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电力体制改革,通过合理的平等的引导和竞争,提高进入电力行业的效率门槛,用技术和经济的效益竞争取代行政性竞争。按照《巴中市县级供电企业重组改制工作方案》,成立巴中供电责任公司,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在电价方面,考虑适当扩大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季节电价的价差和实施范围,研究制定尖峰电价、可中断电价等。在产业政策方面,应考虑对节电、调荷产品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予以适当的鼓励。

6、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高效的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电能利用效率,有效减少资源、环境和资金代价,实现供需资源的协同优化整合,激励民众直接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将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发展规划,并据此制定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计划,包括负荷管理目标、节电目标、实施方案等,逐步建立起法律法规健全、政策配套、组织有力、机制灵活、重在实效的长效机制。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内资金作为资本金,争取增值税“先征后还”的政策,可享受在若干年内所得税率降低至15%的优惠。供给农村和农民用电的电价要使农民用户愿意用、用得起,有承受能力,电价不能太高。农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利用采取自管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的原则,综合考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贡献,予以适当优惠,其上网电价不低于地区平均上网电价,大电网供给农村的电价按照同网同价原则制定,鼓励发展农村沼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发展,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供应结构和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第二篇: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最终版]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口、环境构成当今世界三大焦点,不仅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而且能源本身也与人口、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能源发展,关注能源安全,是政府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

一、巴中市能源发展现状

全市能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2004年,全市能源工业实现总产值2.57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52%,实现利税总额3054万元。

电站建设方面,全市已建水火电站140余座,装机容量8.2万千瓦(其中水电6.7万千瓦),年发电量2.5亿度,人均用电量213度,初级电气化县基本达标。在建大型水电站一座(双滩3.6万千瓦)、中型水电站2座(风滩2.44万千瓦、高坑1.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7.54万千瓦,占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的21.97%。

电网建设方面,通过县城电网和一、二期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全市新建220千伏输变电站120MVA/1座,新建220千伏输电线路96公里;新建110千伏输变电站197.5MVA/5座,110千伏电线路342.9公里;新建35千伏输变电站166.88MVA/43座,35千伏输电线路1306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输变电线路9126.7公里,农村60%的用电户得到改造,110KV、35KV供电骨干网络已经建成,农村98%的村、95%的户通电,农村用电量达到1.64亿度。

天然气建设方面,通南巴构造带天然气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通江河坝1#位完钻井深6130米,通过对飞仙关组三段(4970-4984米)进行测试,获近30×104立方米的日产量天然气,该层位天然气未发现硫化氢,经脱水处理后,可直接向用户供气。巴中市天然气第二气源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全市四县城区天然气用户达到2.3万户,全市发展CNG汽车400余台,CNG加气站2个,供气量达到953.47万立方。

煤炭建设方面,全市主要煤炭企业32家,经过挖潜和技改扩能,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35万吨/年左右,煤炭生产量在100-120万吨/年左右,其中电煤调运35-40万吨/年。

农村能源建设方面,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全市累计建户用沼气池9.08万口,推广省柴节煤灶25860户,建生活污水净化池580处,总容积29580立方米,推广沼气综合利用4.9万户。

我市一次能源总量小,能源发展不足,在能源的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已建电站缺乏调节调峰能力。我市境内河流均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又都是源头水,河道洪枯水量变化大,已建的水电站点多而分散,且多为小微型,单机装机容量不大,大部分是径流式电站,缺乏调节调峰能力,丰枯、峰谷矛盾突出,缺电与窝电并存。

二是供电结构比较混乱。我市目前尚未建成主力骨干电源,国网、地方电网、小水电、小火电、微水电并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交织,一县一网多公司多供区,下国网电价偏高与余电上国网价格偏低同时存在,客观上形成了电力供应障碍和供电混乱。

三是已建电站设备陈旧老化。我市已建电站大部分是二十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不允许,电站建设得都非常简单,经过20-30多年的运行,大都存在水工建筑破损、发电机老化等问题,带病运行的矛盾比较突出,运行维护成本很高,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是能源建设投入不足。我市是“老、边、山、穷”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小,发展阶段滞后,财政十分困难,需要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来进行像能源这种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相对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经济落后制约能源发展、能源建设滞后影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五是电站开发建设秩序亟待整顿。受新一轮能源慌的影响,我市也与其他地方一样,形成了外来企业跑马圈河的格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当前经济效益,也以多种方式为外来投资者规避能源建设基本程序提供条件,部分地方不经任何建设许可就开工建设中小型水电站的情况相当突出,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必然导致宝贵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背道而弛。

二、巴中市加快能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市2004年实现GDp124.66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5.47亿元,其中工业15.1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冶金、建材、能源为支柱的工业格局,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能源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2、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不变,投资重点更加明确,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把巴中作为他的扶贫联系点,把通江县作为他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能源资源比较丰富。我市属渠江正源巴河流域,全市大小河流11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

级供电企业重组改制工作方案》,成立巴中供电责任公司,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在电价方面,考虑适当扩大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季节电价的价差和实施范围,研究制定尖峰电价、可中断电价等。在产业政策方面,应考虑对节电、调荷产品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予以适当的鼓励。

6、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对电力用户推行节电及负荷管理工作的一种高效的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电能利用效率,有效减少资源、环境和资金代价,实现供需资源的协同优化整合,激励民众直接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将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发展规划,并据此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计划,包括负荷管理目标、节电目标、实施方案等,逐步建立起法律法规健全、政策配套、组织有力、机制灵活、重在实效的长效机制。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内资金作为资本金,争取增值税“先征后还”的政策,可享受在若干年内所得税率降低至15%的优惠。供给农村和农民用电的电价要使农民用户愿意用、用得起,有承受能力,电价不能太高。农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利用采取自管自用,多余电量上网的原则,综合考虑小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贡献,予以适当优惠,其上网电价不低于地区平均上网电价,大电网供给农村的电价按照同网同价原则制定,鼓励发展农村沼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发展,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能源供应结构和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第三篇: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关于EMS的SWOT分析与建议

摘要:在快递市场需求暴增的形势下,中国邮政速递业务正承受着民营快递和国外速递巨头的两面夹击,市场正一步步向自由竞争市场迈进,中国邮政快递(EMS)如何乘风破浪,迎接挑战,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EMS的优势,劣势以及所具有的机遇和面临的威胁,系统化的综合考虑个方面因素,以全局化的角度为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参考方案。

1.EMS现状分析

1.1 EMS简介

EMS(Express Mail Service)即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主要是采取空运方式,加快递送速度,一般来说,根据地区远近,一般1-8天到达。该业务在海关、航空等部门均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内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公司拥有员工20,000多人,EMS业务通达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近2,000个城市。

EMS特快专递业务自1980年开办以来,业务量逐年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除提供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S相继推出国内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速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EMS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以上海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20,000余部,飞机近20架。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EMS实现国内300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速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EMS具有高效发达的邮件处理中心。全国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处理中心分别达到30,000平方米、20,000余平方米和37,000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已在南京建成并投入使用。

EMS还具备先进的信息处理能力。建立了以国内300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万国邮政联盟(UPU)查询系统链接,可实现EMS邮件的全球跟踪查询。建立了以网站(www.xiexiebang.com)、短信(5185)、客服电话(11185)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

EMS一贯秉承 “全心、全速、全球”的核心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快捷、可靠的门到门速递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和社会的多层次需求。先后荣获“中国消费者十大满意品牌”、“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十佳”和“中国货运业快递信息系统和服务规范金奖”等奖项。

1.2 EMS业务

在国内特快专递的基础上,中国邮政开办了同城特快专递、国内收件人付费、次晨达特快专递、经济快递、京津当日递和国际特快专递等业务,其中同城特快专递发挥特、快、专 /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的优势在同城区域内提供快速、准确传递的特殊服务,国内收件人付费由收件人支付快递费用,次晨达特快专递发挥全夜航优势为客户提供限时传递的高品质业务,经济快递为大宗客户提供批量交寄、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的物品类快递业务,京津当日递为京津两地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限时快递服务,国际特快专递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快递业务,并支持收件人付费。另外,客户可以自愿支付一定的费用为邮件保价,还可以通过手机等查询计费并跟踪查询快件传递状态,并对快递服务做出评价或是提出投诉和建议。

1.3 快递业形势

由于其它快递公司的加入,EMS的核心竞争力呈减弱趋势。在我国国内速递市场上,EMS多年来占据着垄断地位。由于经营时间长和其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在快递业内,它已成为安全和保障的象征。为了保证重要 文件的安全传递,大多数企业在国内速递方面的首选还是EMS。因此可以推断,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EMS在国内速递市场上还是拥有极大优势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EMS就可以永远高枕无忧,一些民营企业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市场份额,他们以其低廉的运输价格、灵活的运输方式、周到的服务抢走了EMS的国内业务方面的大批客户。而且一些外资企业也看重了中国这块肥肉试图分一块。而且这些都对EMS快递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国内出现了群雄逐鹿竞争场面。

2.EMS的SWOT分析

2.1 EMS的优势分析

2.1.1

健全的国内配送网络—发展的基础

中国邮政EMS最大的优势是庞大、较为健全的国内网络优势,现拥有各类运输车辆3.3万辆,并拥有独立的邮运飞机10架,全国邮路总长度达到340万公里,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立体运输体系和独立的快递邮政运输网络,现有的实物投递网络规模之大无人可与之匹敌。

虽然外资快递巨头的国际网络覆盖范围比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要广,但是就国内市场而言,EMS的网络覆盖范围要大于外资快递巨头和民营快递企业。中国邮政的经营范围已经通达全国31个省(台湾除外)、自治区、直辖市、1875个地级以上县市,基本覆盖全国。依托中国邮政强大的网络优势,EMS将其网络延伸到全国各乡镇,甚至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营快递和外资企业无法拥有的优势。中国邮政现拥有55万人的职工队伍,其中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投递人员占有很大比例。中国邮政已经形成的四通八达覆盖国内国外的邮政网,在快件的投递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2

老品牌与良好的信誉—大企业形象

中国邮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百年邮政”深得人心。中国邮政属于政府经营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有两大基本原则:普遍服务和通信安全。拥有良好的企业信誉与雄厚的实力,赢得了百姓和企业的普遍信任,这是中国邮政业已形成的十分宝贵的无形资产,成了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对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的物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邮政的无形资产是外资快递企业和民营快递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的。中国邮 /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政快递企业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关系网络较为密切,因此它提供的服务更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

根据市场调查,在速递服务中,78﹪的客户愿意使用EMS。邮政多年秉承“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指导方针,是EMS成为客户信赖的重要基础。在安全性方面,EMS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使EMS在从收寄到投递各个环节紧紧相扣、严密作业,90﹪以上的客户认为EMS的安全性远远超过其他私营速递公司。

2.1.3 国家政策——坚强后盾

邮政长期作为国家事业单位而存在,在经营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也给予了部分政策支持。

中国新出台的《邮政法》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尽管其中做出了一些有利于民营快递企业的心规定,但却有这么一条规定:“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由邮政专营”。据悉当前信件业务占民营快递公司业务总量的四至六成,其中100克以下的又占其中八成,同城快递50克的占五至六成。这意味着新《邮政法》实施后,中国邮政将获得原本最高近八成的信件快递业务。

这一政策避免了邮政在与私营公司竞争当中由于承担普遍服务而处于明显的成本劣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邮政的基本利益。并且,绝大多数省市区都出台了《邮政管理办法》,给予了邮政在过路过桥、基础设施、车辆停放等优先和优惠政策,为邮政EMS降低运营成本创造了政策环境。同时,车辆在交通管制上也为EMS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加快了EMS传递速度和工作效率。

2.1.4 得天独厚的“三网合一”

中国邮政的实物网是国家多年投资建成的,近年来中国邮政又建成了绿卡金融网和综合计算机网。网络优势是邮政参与物流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具体表现在:信息网、物流网和金融网的融合,使信息、资金与物品能安全有效地流动, 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合一,将进一步加快信息反馈速递,提高服务质量中国邮政拥有全国联网的邮政金融网,实现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异地存取,形成了绿卡网络、电子汇兑、网上支付、代理业务平台四大体系。目前,中国邮政拥有的属于自己的实物网、信息网和资金网,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合一。从而使“三网合一”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拥有完善的国内网络使得中国邮政EMS具备了长远的竞争优势,由于自建网络的高成本和复杂性,国内没有一家速递公司能在短期内建立起能与EMS相抗衡的速递网络。

2.2 EMS的劣势分析

“国有邮政收费同比其他快递行业高”,“邮政服务态度不好,不上门取件也不上门送件,价钱又高,效率又慢,又丢信……“这是有代表性的跟帖,或许EMS没有网友说得这么不堪,这只是一种出自惯性的”恶意"。但从这就能看出中国邮政现阶段的不良口碑,反映了中国邮政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和劣势。

2.2.1 自动化水平低,邮件处理效率低

就我们国内速递公司相比而言,EMS有着其他私营速递公司所不具有的配送网络优势,然而中国入世后,国外的速递公司己经加快了在中国速递市场的开拓步伐,我们不能只沉溺于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国外速递公司的潜在竞争。由于传统邮政是以手工为主的生产组织方式。即使现在,我国邮政速递行业在分拣和封发邮件这两个环节 /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仍基本依靠手工作业完成,工作效率低且邮件运输、投递、营收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少,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而国外的大型速递公司对快件的分拣和封发工作己实现自动化作业,仅对一些特殊情况用人工作为补充,大部分的快件从卸车到处理完毕再次装车的平均时间只有90秒,内部处理速度的加快也使快件的速度得以大大加快。中国邮政速递如果不能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将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将很难在未来的速递市场中保持其领先优势。

2.2.2 组织结构不合理

国家邮政局将各类邮政业务(函件、包裹、集邮业务等)专业化管理,设置了专门的职能部门,但是在2008年,国家邮政局又设立了中国速递物流公司,将速递业务独立化和公司化,这样看似是有利于速递业务的发展,中国速递服务公司自主完成收入计划、制定利润指标,但其实使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与邮政局平行管理,没有考核权,仅进行业务指导,成立的中国速递物流公司实施的省级管理,使得地市和县级速递公司缺乏灵活性、自主性,从而导致机构重叠,影响了管理效率,条块分割而很难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由于控制跨度大导致管理效率低,内部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内耗严重,使EMS形象受损。

2.2.3 价格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

在现阶段来说,一部分省市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尝试摆脱速递邮件价格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实施速递邮件的自主定价,然而就绝大多数省市来说,EMS收费标准依然是统一收费形式。这种统一定价形式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一是不论快件运递送达的距离远近,实行统一定价;二是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核算体制对EMS业务进行专业核算;三是以用高资费业务的利润来补贴低资费业务亏损的做法是一厢情愿。这种远近距离统一收费的标准,客户是很难理解的,他们不会将近距离快件和远距离快件的价格结合起来看待整个国内EMS快件价格的合理性。由此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社会舆论以及消费者经常声讨EMS的暴利和侵犯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对邮政部门大量承担为民众不计报酬的普遍服务的事实视而不见或觉得理所当然了。

在同城快递业务中,民营快递占据优势地位,除了灵活的机制外,较低的价位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原因。缺乏价格调整的自主权是EMS在与国内快递企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最主要原因。面对国际快递和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中国邮政EMS的价格吸引力较差。

2.2.4 市场观念淡薄,营销能力缺乏

在市场经济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是市场营销的基础,是市场竞争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事先进行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才能帮助企业准确地了解市场机遇,发现存在的问题,正确制定、实施和评估市场营销策略和计划的活动。1998年邮电分营后,中国邮政开始独立经营。但是中国邮政仍然是政府型企业,长期在政府政策的保护下垄断经营,导致邮政的经营缺乏市场观念,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营销信息系统,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细分和定位的重要性。邮政速递一直以来占速递行业的主导地位,邮政职工长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氛围的熏陶,并且长期依赖政府补贴,与外资快递和民营快递企业相比,缺乏相应的商业技巧。因而习惯性地沿用以前陈旧的经营方式,没有和市场经济很好的接轨。此外,邮政的营销手段单一。与民营快递企业相比,缺乏营销技巧,并直接伤及到邮政速递业务,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很少考虑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缺乏市场营销观念和竞争意识。使客户流失。

2.2.5 体制痼疾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

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员工观念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长期以来采用的“政企 /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合一”是邮政体制存在的最突出问题。邮政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业务经营结构落后,专营业务不适当扩大。由于体制不顺,导致在其管理中仍留有许多计划经济的影子。因此,现行的中国邮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另外,中国邮政存在着政企职能不分,具有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双重身份,这很容易引起社会舆论的反感,将邮政专营权指责为行业垄断。

2.2.6 品牌建设问题突出

品牌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品牌定位不准、缺乏内涵、维护管理水平落后,致使邮政品牌体系缺乏整体效应。中国邮政一直缺乏统一的品牌规划,品牌形象缺乏“凝聚力”。邮政下属诸多子品牌“EMS”、“思乡月”、“绿卡”、“中邮专送广告”等都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连锁经营的大品牌。

2.2.7 服务意识缺乏

邮政职工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水平整体较差已成为当前中国邮政快递的最大劣势。很多民营快递企业上班时间不固定,他们只需客户一个电话,就能派服务人员上门取件,并保证按时送达收件人手中。但邮政快递EMS需要去邮局投递,而且全天服务时间固定,再加上投递手续复杂,都导致了邮政快递服务手段落后。虽然现在邮政速递也开始上门取件服务但起步已经落后其他国内民营和国际快递,况且总体服务意识还远不如SF等企业做的好,仍然给人一种国有企业的架子。

2.2.8 法制不健全

虽然《邮政法》明文规定了对EMS的支持,然而《邮政法》难以适应现行的市场经济,其地位首先就是不明确的。我国加入WTO后,事关邮政的相关法律、地方法规出台的都比较晚或者至今都没有出台,有些虽然经过多方努力而出台的法律法规,很难真正付诸实施。这样更加助长了个体公司各种违法违规经营。

这种立法难、执法难的现状,造成快件市场的竞争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因而使EMS与个体快件公司的竞争处于劣势,始终是不平等的竞争。

2.3 EMS具有的机遇分析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速递市场的发展,对速递市场是极大的推动力。根据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在未来几年,快递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最新统计信息,2012年,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980.9亿元,同比增长26.9%;业务总量完成2036.8亿元,同比增长26.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应用和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进而推动了快递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经济快速增长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为中国邮政速递业务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2.4 EMS面临的威胁分析

近些年来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国际快递业巨头又全面进驻,两者同时对邮政速递业务施压,中国邮政速递业务的主导和垄断地位迅速被打破。目前在我国目前的快递业中,除邮政速递外,民营企业占了主要成分,民营快递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 /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于邮政速递业务在价格、服务等领域的不足。自 1986 年以来,4大快递业巨头(美国联合包裹运输公司(UPS)、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荷兰TNT邮政集团(TNT)和敦豪国际速递公司(DHL)陆续登陆中国,正逐步占据中国国际快递业务的领头羊地位。

在颇具实力的国际快递企业强势进军和迅猛发展的国内民营快递的激烈争夺两面夹击下,中国邮政快递业务面临的巨大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对EMS进行SWOT即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以及威胁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EMS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如何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

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消除威胁,如何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快递需求爆涨的形势下维持行业龙头的地位,迎头赶上。这就要求,邮政EMS在解决好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利用其网络优势发展新的行业,调整其定价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服务意识完善价格机制,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

3.EMS发展的对策探讨

3.1 加快落实体制改革,政企分开

传统的邮政企业,虽然具有行业内全网联合作业,手续严密,规章制度严格等有利于邮政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优势,但在同时,旧有的观念、单一的行政管理机制、封闭的行业内部网络、过多的内部流通环节等因素,与现代物流服务快捷高效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限制和弱化了邮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在邮政速递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将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加以改变。

(1)要将目光从收入转向利润。邮政目前仍是国有企业,实际利润率并不高,资本运营效率低。而企业,特别是公司化管理方式,利润最大化才应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2)要进行组织结构再设计,邮政速递要进行组织结构再设计,使之形成扁平化管理,专职管理人员的比例要减少。

把邮政速递业务从邮政部门中拆分出来,作为一个从事普通邮政的单独市场主体与其他企业进行平等竞争。通过改革,尽快理顺各种关系,使速递从邮政的地方管理中迅速剥离出来,实行专业化经营,并给予速递公司对地方人、财、物方面的管理权力。在企业内部推进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自上而下的完全的企业化管理使EMS作为公司法人独立运作,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全国性的EMS总公司。由于新成立的公司将会按公司模式经营,所以EMS将更具市场活力,并将以灵活的策略、先进的管理水平来和外资巨头争夺市场。只有这样,邮政速递才能焕发出自身的活力,真正面向市场进行自主经营。

3.2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网络运行效能

体制不顺畅,机制不灵活,是导致运行效能不高,市场反映度较低的根本原因,邮政如今的管理体系架构有四个弊端:各地市邮政局作为经营实体负责多种邮政业务的发展,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对邮政EMS业务发展的关注度会有所不同影响邮政EMS整体能力发展的平衡。二是各地市邮政局作为直接进入市场竞争的经营实体,本身就是各自不同的利益体,在面对相互竞争或合作的问题时,处理方式会因各自的利益而产生差异。三是地市邮政局与行政管理、业务指导层乃至决策层对市场变化的把握,由于管理层次的延伸,存在不同步的问题,容易导致丧失战机问题的发生。四是多层的管理层级必然导致运行效能的降低,决策 /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中心下达的指令每经过一个层级的转达,必然会产生一次效能衰减(时延或失真),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反馈存在同样的问题。而在投递网络方面,邮政的硬件配备水平普遍高于民营快递公司,不足之处在于传统国有企业用工及管理方面的弊端,在用工制度多元化日趋主流的形势下,责任、权利相统一的速递专业经营部门应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邮政EMS提升终端网络速度,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使衔接环节高效畅通运行,只有这样,邮政EMS专业化经营才能发挥出更强的合力。

3.3 利用网络优势,大力发展物流行业

前文已论及,邮政的配送网络优势在国内尚无其他速递公司能比,然而,传统的速递业务量不断下降,邮政速递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经济维持高速发展,许多传统的物流供应商的速度和后续服务已不能满足物流市场的要求,而速递公司在效率与服务方面的优势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邮政利用其“三网合一”的优势,进入物流行业成为EMS多元化发展的第一选择。

(1)邮政可以利用现有网络优势发展物流行业。邮政将新的物流网络归并入现有的EMS网络当中,只加入中间库存管理环节,为物流客户提供与EMS近似的服务。采用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不需要追加太多的投资。缺点是物流客户的需求与EMS客户的需求存在差异,利用现有网络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运行成本也比较高。

(2)建立新型的物流网络。根据物流市场的需求,对目前的EMS网络进行重组,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重建全新的物流网络。采用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对未来的发展比较有利。缺点是重建网络需要大量的资金,可能会引起资金周转的困难。

进入物流市场是中国邮政EMS的长期发展方向,在物流市场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非常重要。因此,我认为,采用第二种方法对中国邮政速递的长期发展更为有利。至于资金上困难,可以通过分步进入或是采用其他的融资手段加以解决。

3.4 加强整体品牌的建设,建成完善的品牌体系

中国邮政企业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培育和提升中国邮政的品牌形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树立起强烈的品牌意识,做好中国邮政的统一品牌战略规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品牌、各个子公司品牌以及各个产品品牌必须统一规划,明确每一个品牌的品牌定位,以及各个品牌拥有的品牌资源,然后统一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其次是中国邮政需要集体转变心态,实施“全员品牌管理”。员工集体参与品牌意识的确立、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选择、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传播等工作。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育品牌忠诚度。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维系顾客的忠诚度,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国邮政在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加快改革,必将树立起其应有的邮政行业大品牌形象。

3.5 调整价格体系,灵活定价

长期以来,中国邮政速递在国内市场一直采用统一定价策略,即不管速递服务的距离长短和中转环节的多少均采用同一价格。这一定价方式在过去垄断的条件下使邮政速递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统一定价策略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根据目前的市场竞争状况,中国邮政速递有必要对现有的定价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区域速递市场,中国邮政速递应当采用竞争性的定价方式。由于拥有最发达的汽车配送网络,邮政速递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来获得比竞争对更低的成本,从而在竞争性的定价方式下取得竞争优势;对于全网的快件,国邮政速递则应当采用分区定价方式制定价格。对各省主要城市市区部分的快件继续采用竞争性的定价方式以取得市场均衡,而对小城市和郊县地区的件,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参与竞争,则能够索取更高的价格。采用这种定价方式,中国邮政速递能够依靠小城市和郊县快件的高利润来弥补区域速递成本上的劣势,更重要的是,国内的私营快递公司由于网络上的劣势没有办法采取有力的反击手段。

目前EMS承揽着众多企业的全部国内快递业务,但无论业务量的多少,EMS均不给予资费上的优惠。实行价格改革,应该对大客户给予特殊资费优惠,对其交寄的国内EMS邮件,下调续重费(以不低于国内普通包裹资费标准为下限),并为其提供仓储、配送、物流等综合服务,以稳定和扩展客户群,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3.6 抓住发展电子商务的契机实行改革

虽然 中国邮政现已具有十分有利的从事物流服务的条件,但是,现有的邮政网络与现今电子商务的物流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国邮政速递想要成为一流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提供商,要在大中城市进行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组建邮政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应配备必要的运输仓储设施、先进的通信工具和高素质的人才,并设置若干个配送中心,真正做到全天候、门对门、低价格的服务。同时,中国邮政速递要借助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技术优势加深互信合作,加快推进网络建设,加强与电子商务运营商的信息对接,提供包括代收货款等多种增值服务,不断提高邮件追踪查询能力和企业的服务质量。

3.7 尝试新型服务方式

面对邮政腹背受敌的严峻形势,中国提出了投递体制改革、发展社区服务等战略构想,但如何把设想具体化是邮政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建立邮政便利连锁店是邮政强化物流配送终端优势,进入新的利润领域的一种可能和可行的途径。

邮政连锁便利店就是由邮政企业通过投资、收购、控股和特许等方式建立的便利店连锁系统,它利用邮政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以邮政物流配送体系、综合计算机网和金融网为依托,把商业经营和传统邮政业务(如报刊零售,信函、包裹揽收,送货上门等)有机的整合为一体。

建立邮政连锁店是强化竞争优势的需要。目前邮政企业一般通过增加投递段道和投递频次来应付包裹投递到户和送奶、送水带来的业务量增加,一方面成本增加大,另一方面投递队伍不稳定带来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且竞争对手容易模仿。便利店靠近居民区,因此可以作为函件、包裹、特快的投递点,承担邮件最后一公里投递到户的任务;营业时间长,因此可以在晚间进行投递,改变目前居民在家邮政下班的现状,且无需额外增加晚上投递人员;更重要的是依靠便利店的商品销售就能补偿人员和场地支出,从事邮政类业务几乎没有额外的投入。以遍布城区(至少主要是居民区)的便利店为基点,把虚拟的投递网(投递段道)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投递市场的进入壁垒,邮政企业可以获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

建立邮政便利店除了强化和完善城区投递网的作用外,还是邮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利探索,它通过与传统邮政业务的衔接,实现了传统邮政业务向商品销售领域的自然延伸,/ 9

2013111134 白玉凤 物流工程

也为邮政寻找到新的利润源泉和业务增长点。

3.8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现在EMS对快件的技术管理手段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近年已开始建立网络查询系统,但对邮件的监控程度仍比较差。仍有邮件丢失的现象,应用全球跟踪查询系统,从接收到投递全部实现信息上网。真正让客户感觉到EMS的方便和安全。

建议EMS扩大服务范围,狠抓服务质量,如:提供门到门服务,精确运送时间表,多种付费方式(预付、到付、第三方付款)等。同时,要加大投资,提高速递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网络、加快传递速度,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的监控管理和查询能力。关键的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定期培训,笑脸迎接客户。

4.总结

虽然中国邮政速递业务正承受着民营快递和国外速递巨头的两面夹击,但是分析清楚自身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并看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把握时机,完成战略布局,中国邮政速递业务一定会占据快递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中国邮政EMS要敢于面对竞争,加快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在战略发展、品牌管理、市场和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其次,EMS要抓住机遇,继续发挥长处,充分利用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制定有效的策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快递企业应当整合资源,谋求战略联盟和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最后,政府要加快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递监管体制,正确引导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帮助中国邮政EMS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组织结构,缩短与国际快递企业的发展差距。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邮政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动态分析市场,从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时刻追踪需求的变化,创新业务流程,加强人员培养,改善管理方法,探索品牌的新定位,以提高EMS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入世给我国快递业带来的机遇,真正转变为振兴民族快递业的发展契机,推动我国快递业更好的发展。EMS也才能真正迎头赶上,重重挑战中取胜,再现当年中国邮政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吴文峰.中国邮政EMS品牌战略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 郑文超.中国邮政速递业务(EMS)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3] 张振旺.中国邮政快递(EMS)市场分析及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06 [4] 薛蓉娜,赵会娟.中国邮政快递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6(02)[5] 荀细文.YZ市邮政快递业务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08 [6] 汪志中.邮政快递的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9)[7] 旷健玲,谭新明.中国邮政快递(EMS)与国际快递业四巨头存在的差距及发展对策研究——《物流市场营销》精品课程专题三[J].网络财富.2010(21)[8] 姜珊珊.中国邮政快递(EMS)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9] 郑学文,张海英.浅议邮政快递员工应具备的素质[J].邮政研究.2013(02)[10] 马福建.邮政快递行业市场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策略[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3(04)[11] 陈争辉,王倩,朴明燮.邮政快递服务质量要素与品牌忠诚研究[J].商业研究.2011(11)/ 9

第四篇: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采用问卷形式,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在全面深入了解上海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强化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进行探讨。认为高校社团发展在组织机构设置、社团活动定位、团委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快改革、加深修养”的“四加”模式,以期对上海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字

高校学生社团 现状 发展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如今,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参加学生社团,参与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拓宽视野,建立广泛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如何强化学生社团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的运行、管理、发展模式,进而如何引导学生社团向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如何加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运作便成了摆在众多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以问卷形式,对沪上21所高校中的 912名学生以及其中16所高校的团委、463家学生社团进行了调查,在受访者中45.4%为男生,54.6%为女生;就学历分布而言,本科生占68.7%,专科生26.7%,研究生2.3%。在全面深入了解上海高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上海高校社团发展有所裨益。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分析

自从本市最早的全校性学生社团——华东师范大学草木文学社(成立于1978年)成立以来,尤其是在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高校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社团又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这二十四年里,上海市的高校学生社团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质量而言是在不断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在这样一个学生社团大发展的时期,我们有必要小结一下学生社团之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社团的普及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数据:

表1:

是否参加学生社团是否

所占学生比例79.80%20.20%

表2:

身份一般会员社团管理工作者其他学生干部其他

所占学生比例35.70%30.80%21.50%12%

由表1可见,有79.8%的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大大超过了2000年5月统计时的60%。由表2可知,有近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同时还是社团的管理工作者,只有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到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中来,学生社团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学生及学校团委对学生社团之满意程度

表3:

评价很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很差

学生12.10%39.50%40.80%5.50%1.50%

团委6.25%68.75%25%0%0%

表4:

目前社团与想象之差距基本上无差距有一定差距差距较大差距很大

学生17.20%61.80%16.50%4.50%

由表3和表4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团委,对于高校社团是基本满意的,但也不否认社团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那么,究竟学生对于社团的那些方面不太满意呢?

表5:

在社团中未得满足之处所占比例

拓宽知识面14.80%

提高实践能力18.30%

扩大人际交往16.60%

提高发展兴趣15.60%

增强对社会认识23.40%

丰富业余生活11%

其他0.40%

由表5可见,社团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多提供锻炼实践机会。

表6:

方面印象较好印象较差

社团活动质量18.60%19%

社团服务水平12.10%16%

社团对外形象17.30%10.30%

社团管理能力12.10%20.10%

社团收费情况9%14.20%

活动中的合作精神15.60%12.10%

社团工作人员素质14.60%6.10%

其他0.70%2.10%

表6中“社团管理能力”受到了学生们最大的质疑。同时,“社团活动质量”与“社团服务水平”也成为位列其后的不满意因素。

3、社团的功能与主要功能体现

表7:

学校团委对社团的定位所占比例

学生充分享有自由的松散型群众团体0%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47.06%

学校有关部门团结、管理、引导学生群体的一级(类)学生组织35.29%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比较紧密的工作团体17.65%

表8:

学生对社团的定位(可多选)所占比例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21.90%

学校有关部门团结、管理、引导学生群体的一级(类)学生组织6.70%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志愿的学生自发组成的比较紧密的工作团体20.50%

学生充分享有自由的松散型群众团体5.50%

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19.60%

可有可无的学生团体2.20%

充分保障会员利益的团体组织8%

全体学生有参与权的开放组织15.70%

7、表8可见高校学生社团应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群众团体”,而非一个“松散型群众团体”。体现了学生与团委对社团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

表9:

社团存在价值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利益功能娱乐功能无价值

学生意见26.60%27.80%3.30%40.60%1.60%

团委意见44.44%50%5.56%0%0%

表10:

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多选)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19.60%75%

提高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26.40%93.75%

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20.20%100%

拓展课堂学习的知识13.50%87.50%

使具有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19.80%62.50%

其他0.70%18.75%

在表

9、表10中所作的关于社团存在价值以及社团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学生与团委两方面有了很大分歧。就社团存在价值而言,双方对于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则是这种价值取向错位的又一具体表现。

4、对社团进一步发展方向的期望

表11:

社团进一步拓展空间的可能性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有很大发展潜力,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85.50%100%

目前状态正合适,没有拓展必要12%0%

目前发展过快,应缩小规模2.50%0%

表12:

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可多选)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社团的管理体制不顺16.40%43.75%

社团服务意识淡薄12.20%25%

社团活动缺乏新意,质量有待提高23.20%68.75%

社团没有形成自身的风格15.40%62.50%

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经费、场地等)25.30%75%

社团干部素质不高6.60%--

其他0.90%18.75%

表13:

当前改善社团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学生意见团委意见

社团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公开化37.70%68.75%

社团收费的合理化、透明化11%0%

着力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活动要经常化39.30%37.50%

社团干部素质的提高10.50%--

其他1.40%6.25%

表12中,学校团委与学生同时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经费、场地等)”作为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原因。表13可见,学校团委作为社团的管理者,更希望社团向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公开化发展,而更多地作为参与者的学生们则更注重于社团本身活动的质量。

(二)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

由本次调查可见,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机构不健全

学生社团的维持与发展远比创立来得复杂和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众多学生社团在创立伊始就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完备的弊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弊病将成为桎梏学生社团成长的最主要因素。

2、各种外在因素的冲击

这里的外在因素包括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和来自社会经济利益的诱惑两方面。对于这样的种种因素我们并不能置若罔闻。一方面,这要求我们去思考如何将这种压力引向正面的方向去,同时也要求我们如何将社团培育成能缓解这种压力的场所。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经济利益的诱惑,高校学生社团首先应当摆正位置,调整状态,使自己能继续保持对广大同学的吸引力,还是应努力保持学生社团的纯洁性,不使自己成为商家在高校中的代理人。

3、共青团在学生社团运作中的作用,尤其是权威性没有体现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向团委反映社团问题的学生只占10.6%,学生对于在社团运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中缺乏对共青团组织的信任,4、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关注不够,管理方式方法不恰当

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对学生社团控制多于引导、管理多于服务、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

5、活动开展不理想,社团定位不明确

调研中我们发现,70%的学生每月参加社团活动次数低于3次,并且有78%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高校学生社团同理想中的有一定差距或差距比较大。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社团对会员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1、遵循“高度规范、充分自由”的原则,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对于学生社团必须有管理。这种管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社团登记管理机构的校团委的制度管理和宏观引导,利用自身在制度建设上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社团中的权威地位。二是培养一支政治过硬、工作干练、在学生中有威信的社团学生干部队伍。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的核心,是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充分认识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投入。

调查显示,虽然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的比重不大,但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社团对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彻底改变学生社团只是“大学生玩玩、闹闹的东西”的看法,把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作为学校整体建设的一部分来考虑,加大对大学生社团的投入和支持。尤其是在经费上和制度上,要解决学生社团的经费短缺、场地缺乏问题以及指导教师不到位的问题。

3、广泛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社团的整体运作。

学生社团的影响几乎渗透学校的各个方面:不仅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教学系统,而且渗透到行政和后勤系统,渗透于德、智、体、美等各项教育内容中。在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上,要形成“校院系共管、党政团一起抓”的氛围。校级部门主要抓好学生社团的管理,院系具体负责在专业上指导各学生社团;党团组织负责社团的管理和组织活动,教学行政部门则应在硬件设施、经费上予以支持。在社团干部队伍的建设方面,校团委、党委组织部和各院系之间要积极配合,以选拔出最合适、优秀的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社团的骨干,通过学生党员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在指导教师的待遇方面,校人事部门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待遇,以激发指导教师指导社团工作的积极性。在校团委的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院系的专业指导下,使学生社团在校、院、系各级层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学校资金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校还应广开渠道,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化的运作模式,解决学生社团经费紧缺的问题。

4、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社团在自身建设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如,社团主要干部和工作人员组织管理水平不高,活动准备不充分、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差;通知、宣传渠道不畅通;账务不公开,管理混乱;缺乏民主,“任人唯亲”;对社团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活动低水平重复;宗旨不明确,定位不准,难以满足会员的普遍需求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学生社团要从“以会员的需要为本,为广大会员服务”的宗旨出发,在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的领导和指导下,坚持自主性、突出主旋律、注重多样化、讲求高品位。在内部建设方面,要制定规范的内部管理条例,加强民主建设。通过定期召开会员大会等形式,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充分调动广大会员参与社团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会员的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同时接受会员监督,对那些不称职的社团干部和不适当的活动予以及时调整。在活动的组织上,各社团要根据本社团的宗旨,开拓思路,准确定位,围绕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整合广大会员的共同目标,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社团活动的品位。同时,要注意做好每次活动的计划、宣传、组织和总结工作,保证每次活动都能按计划有序的进行;学生社团干部要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增强责任心,加强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学生社团还应注意社团资料的收集和本社团的形象宣传,注意本社团经验的积累,通过设计会标、会徽,制作社团网页,编印社团会刊、树立社团品牌活动等形式,加强社团的传承性、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形象。只有这样,社团才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社团才有生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社团才能彻底改变“玩、闹”的形象,真正成为大学生拓展素质的舞台。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五篇: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研究及发展对策

梁永明 刘风芝 罗铭俊 黄晓璐

2012-6-29 10:28:34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于农业受到风险影响程度调查以及 相关数据的统计,加上中国农保现状的剖析,查证保险企业内部对于农业保险的问题和企业外部环境关于消费者和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对于农保的法制建设等问题,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的认识,为未来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保险,农保政策

引言

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促使了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中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频率以及带来的损害对于中国农业方面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的道路频频受阻,前景亦不容乐观,但是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的发展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支柱,和实现国家富强和保证民生之根本。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现状的农业保险是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中国农业风险现状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之大是其他行业不可比的[1]。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变化莫测,人类在自然的面前给予现在的科学实力来讲还是很渺小的。我们对自然缺乏了解,无法提前预知和勘测自然气候的动向,也无法控制灾害。特别是中国地缘辽阔,且各地区间气候千差万别,使得农业风险更加复杂。中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中国的自然灾害不仅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而且还具有时空分布广,地域组合明显,受损面广,损害严重等特征。据国家部门统计,尤其最近三年,中国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发生明显性的变化,农业的自然风险有日趋增强的趋势。

2.市场风险。除了自然性的危害之外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风险,既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2]。一般发生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资本市场态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其中,价格波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可能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也可能是农业所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农产品的价格易发生较大的变动。

二、中国农业保险现状

1.中国保险企业经营现况。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广阔,农业风险有较强的分散

特点:农业经营多以家庭经营为主,不可能制定统一的衡量风险的标准和操作规范[3]。而且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风险管理措施需要有效协调。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主要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风险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这就加大了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茫然和不确定,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灾害高发提高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同时高赔付率使得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经常面临亏损,这使得保险公司对其设计较高的保险费率,而农民的收入有限,高费率使得大部分农民无法承担,所以企业又无法制定高费率。高风险,低费率是的农保的发展步伐举步维艰。

2.中国农民投保现状。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中国又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上农民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保险来分散风险,对农业保险的自然需求是相当大的。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意识落后,保险经营主体少,对农业保险的宣传也不到位,现实的保险需求非常低,现实的保险需求是不足的[4]。

三、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效益没保障。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保险自1990年以来有些大型的保险公司逐渐向商业保险转换,成为了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由原来的政策性,服务型的保险转变成了为追求商业利益的商业保险业务。同时,中国是自然灾难高发地段,自然灾害是一种覆盖面大,影响面广,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和测量,发生的概率又特别的大。加上原本是政策性的保险业务在商业化的趋势下,使中国的农业可保性降低了很多,导致了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此方面的业务。

2.农民支付保险乏力,政府保险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但是,农业保险的收费很高,因为农业的风险较大。所以农民对于高费率着实负担不起。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扶持农民的方式都是通过财政部直接拨款,以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的形式来补助农民,一旦发生农业灾害,政府也只是直接拨款赈济灾民,很少有补贴农业保险这一块。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性支持缺乏法律制度的保证。

3.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自1982年起中国的保险业回复运转,作为政策保险的农业保险一直没有相关另行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他们的业务开展起驾保航。因此,农业保险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的建设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正常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成为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国农保的正常运转的最大环境因素。

四、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1.着力提高农保企业的水平。农业保险公司的自身因素,是提高农业保险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优化整个业务过程的程序,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操作的成本,控制农业保险的风险,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起到一个自身主动性的作用。除此,还应加大设备的提升,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的农业保险这一方面中所增加的投入和应用的高科技设备,在于农业保险的初期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在全国的范围内加强调查取证,应用访查,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测量。同时加大财力投入,引进精算师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强化统计。于此排清了和划分了一些高风险的农业区进行特殊的监控和保护。降低了预期的误差,减少了支出。同时引进部分的现在高新技术设备,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灾害发生的观察站,在灾害实况的全程观测跟踪,以资料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和预报警装置从而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水平。在与监测和划分出的低风险,灾害的发生频率较低的地区,应当制定一些低档的保险费率来降低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在农业保险上的的保险率。拓宽公司保险的业务,促进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

2.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特点,使得单纯靠商业性的运作很难发展。农业保险是商业化业务,它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与中国政府提出为农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性援助的初衷存在着深深的矛盾。这其实就需要国家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对这方面的补贴。对于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要和效力选择向经营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生产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贴,从生产方和消费方的两方面同时对农保实行补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5]。所以,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加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对国家的稳定带来好处。

3.加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农业保险法规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农业保险的当务之急,建设法规,应当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和约束,把农业保险的发展轨道正常化。首先要确立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的地位,将他与商业性保险的业务划分开来。从而促进农业保险在与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得到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险政策性的确立。逐步完成对于农民补贴机制。构建农保的法制建设,从而巩固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兆基,冯子恩,叶柱均,等.农林经济管理概论[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309.[2]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3]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J].会计论坛,2011,(10):1.[4]何爽,王道龙,李茂松,王春艳.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J].自然灾害学报,2006,(12).[5]陈璐.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下载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哈尔滨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张秀巍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7期 摘要:食品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快速成长的一个工业体系,也是完全竞争性......

    某县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十一五”以来,全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合集五篇)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以浏阳市永安镇的幼儿园为个案 摘要:越来越多的幼儿进入幼儿园接受学龄前的教育,幼儿园的发展对孩子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的......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情况

    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摘要] 在欧美发达国家,型连锁酒店是一种得相当成熟且非常成功的酒店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经济......

    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五篇]

    浙江省中小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大纲09012643 鲍文祺 一. 理论概述以及发展背景 (1) 物流的起源 (2) 物流的定义 (3) 发展物流企业的意义 (4) 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其中钢铁工业消耗2.99亿吨标准煤(含矿山、铁合金、焦化、耐材等行业),占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15.18%。2007年......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建设现代畜牧业。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建设四川省现代畜牧业,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西部乃......

    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及其营销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从1995年广发银行发行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开始,中国信用卡市场进入了初步启动阶段,但是却一直发展缓慢。到了2002年9月,尽管银行卡发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