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空间句法对古街区空间改造的意义
四、空间句法对古街区空间改造的意义
空问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古街区的空间改造,空间句法得出的结论有助干预测空间未来的使用模式且使古街区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本文以书院门传统街区为例对书院门传统街区进行了空间句法分析,并以句法分析结果为依据,参照书院门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书院门地区的发展轴线,中心等都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通过空问句法的定量分析,清楚明确地表达出了书院门传统街区的空间结构,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空间对发展中心以及对于轴线的选择具有非常强有力的作用。
经由分析得知,书院门传统街区具有较强的“可意象性”。历史街区不仅仅是自身存在的事物,更是由游客感受到的区域。历史街区在物质空间形态上表现出与现代城市建筑截然相反的风貌,并且,由于集中保留了传统的地域文化,历史街区也成为承载城市传统记忆的重要区域,如何更好的在保留书院门传统街区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新旧城区的共同合作,这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改造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此,对书院门古街区空间改造提出以下建议:
1)拓展历史街区意象空间范围,大力整合周边环境。游客对书院门传统街区的意象,源于街区本身与城市其他区域的相异的文化氛围,应当突出历史街区文化意象元素,挖掘深厚文化内涵,当代的历史街区需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借助于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文化旅游的内涵,满足不同群体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
2)针对意象空间感知差异特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研究表明,在非物质文化感知方面,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表现出更大的兴趣,针对女性旅游者喜爱小型工艺品、美食及传统文艺表演的特性,书院门传统街区应遵照国内外“原址开张”的传统商业业态准则,修复一批老字号商场商行。并结合传统节庆,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民俗及曲艺表演,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识。同时,这种非物质文化的深度开发,也能够提高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针对不同职业的旅游者,可开展不同主题的特种旅游产品。例如,结合书院门传统街区精美的古建筑,针对青年旅游者,可推出古建筑摄影节、书院门传统街区建筑大讲堂等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商务旅游者对休闲环境要求较高,可结合历史文化价值不高的建筑,开发成商务会所。满足商务旅游者会客、休闲的需要。
3)明确街区功能:历史文化街区除原有的功能之外,应增加公共活动、商贸旅游甚至是行政办公的功能,减少其与城市新建区域的断层现象,承担相应的城市功能。明确空间划分:历史文化街区本是私密性较强的居住空间,为了维持居民的生活习俗,也为了降低游客的不安全感,应明确划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并增加它们之间的过渡,减少旅客误入私密的居住区的可能性。增加节点空间:节点空间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够增强游客使用空间的渗透性,降低历史文化街区深度多大的问题。在重要的街巷交叉口和断裂的公共空间中营造空间节点,与小规模的景观节点联系起来形成节点网络体系,使整个区域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指标性,增强可视性与可达性,降低游客自主选择的可能性,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划与引导。
第二篇:餐饮空间人性化改造调研报告
餐 饮 空 间 班级:姓名:人 性 化 改 造 调 研 报 告
10建室1班
餐饮空间人性化改造调研报告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上网、文字资料
考察内容:餐厅内的分区布局和室内格局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和改造设计,加深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将人体工程学更好地运用的实际生活案例中。
这次我们调研的地点是位于江汉区的简朴寨取水楼店。周围有小型的商业圈,人流量密集。
简朴寨餐饮是一家以湖北菜为主,以古色古香的格调风格,乡土情趣的农家风味,在鄂菜基础上选料天然,原汁原味,真材实料打造精品农家菜的酒店。因其宣扬的是自然、朴实、健康的主旋律,营造绿色美食大环境,所以室内的装修也以亲切自然,朴实随和为基调。
这是餐厅的入口处,门口摆放着绿色盆栽植物和中国风的陶器,一进门正对着餐厅的收银台,收银台立面、后面的柜子都是露出木纹的原木打造。室内的柱子也用原木包裹,显得自然、亲切。
进门右转,如图,用地面的高低落差和半围合的栏杆分隔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餐饮空间。但是地面落差太小,目测只有10cm左右,若不注意走过去很容易被绊倒,虽然在入口处贴有警示的红色标语,但是只有低头才能注意到,人们走路不会时时刻刻盯着脚下看标语,一般看到的时候,你已经摔倒了。
改造方案:将入口处的台阶改为缓坡,坡上的瓷砖进行横向磨砂,增加摩擦系数,防止行人滑倒。
这是门厅里入口到收银台之间的走道,看上去很美很华丽,却感觉与室内的整体风格不太相符,且钢化玻璃的铺陈总会让踏上去的人小心翼翼,怕它承载不了自己的重量而破裂,很没有安全感。地面是对人体活动的支撑面,首要一点是安全不滑,而玻璃材料摩擦系数小,若打滑跌倒,容易摔着头部。
门厅是顾客进入餐饮空间的入口,也是组织进入餐饮空间的顾客人流集散的交通枢纽,此处地板的设计对人来说是不舒适的触觉环境,若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防止摔跤上,腿的肌肉相当紧张,容易引起疲劳,且分散注意力,可能造成人流疏散不够快速及时。
改造方案:改为铺设鹅卵石纹样防滑地板砖,保证行人安全,且符合整体乡土情趣的装饰风格。
由上图可看出,相邻两桌之间的距离很小,推开椅子坐下就餐时可能会相互碰到,且再没有多余空间共行人通过,在传菜是若不注意可能会不小心被椅子阻碍而发生危险。此餐饮空间应属于舒适型消费空间,而由图片看来显然不够舒适,相邻而坐的两桌人太过靠近而不符合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使两桌陌生人显得太过亲密。
另外这个空间的高度大约在2.8m上下,最多不超过3.2m,本来就不怎么高,一般来说不宜在楼板下再做降低室内净空的吊顶。净空降低实质上是降低了空气质量,容纳的清洁空气少了空气污染的密度增大。必需吊顶时,应尽量减小被吊的空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室内卫生。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从美观的角度考虑的比较多,对顶棚的照明方式的设计,对照度的合理利用考虑得不足。如筒灯,光源都含在顶棚里,有效利用的光不足1/5,很多的灯光被吊顶吃掉了。灯具多、耗电量大,不仅照明效果受损失,而且大大增加了热量的散发,使室内过热,增加了空调的负荷,增加耗电量。
改造方案: ①适当减少一至两桌,增加桌与桌之间的间隔,方便就餐及上菜等活动,且符合人与人之间的领域距离。
②直接用同色系同种类的原木做美式乡村风格的吊顶,营造一种中西结合的风格,提升了空间高度,增加了清洁空气的容纳度,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和室内卫生。外露式的筒灯让光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电力消耗。
窗户的性能历来只考虑采光和换气,但是由于近年来建筑跨度的增加、人工照明技术的发展和空调设备的普及,为了采光而设计的窗户的意义已经降低,采光已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了。
这种结果,并不是说已经不需要窗户了,眺望风景、变换室内气氛、歇息眼睛、获取外界信息等等,窗户的功能逐渐演变成重视视觉功能。因此,窗户存在的意义变得更大。而且通过调整窗户可以改变室内空间的开放性。开放感与舒适感有很大的关联,一般来说开放感大一些的房间,其舒适满意度也要大一些。
上图落地窗的存在没有发挥其真正地作用,让整个空间没有可看性,显得单调无聊。改造方案:去除户外视线的阻隔,让空间变得更开阔,如马卡斯窗口景观论所述,景观的构成有天空、大自然和城市的横向远眺、地表面及在地表面的活动等。在获得户外的信息时,最好三个信息都能看到。改变餐桌布局,在窗边设置就餐桌椅,让就餐者可以获得窗外信息,增加就餐情趣。
另外,细节之处,点菜牌与背景区分不大,辨别值不高,容易让人看花眼,建议用色彩区分,提高辨识度。
总结: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个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设计是否美观,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空间使用者在这个空间内的感受,以他的舒适感受为基本标准,要考虑到人体尺寸、作业环境中的人体因素、家具设计中的人体因素、以及人的知觉、感觉、心理学等等。
我们要学好和运用好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在以后的设计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三篇: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
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
在过往的发展中,建筑设计在中国也有了跨越。建筑在中国由木到拱再到钢筋混凝土到现在的钢结构。建筑结构不断发展时,建筑的对美的追求不仅在于外表。雅典宪章提出空间应该是三度空间的科学要开发新空间形成新结构。内部空间的表达影响身在其中人的心理。建筑的美直受空间感受的影响。
人类对空间的认识其实不过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场所,不是一种物质。在其中的人们在空间中茫然和无力是他们的感受。人们在空间里一无所获。没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活的印象。而作为艺术品的建筑,它却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美。
内部空间的感受
如地下空间是十分宝贵的馈赠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地球。下水道在古代罗马的运用到地下铁道在欧洲近代城市的发展以及现代我们生活中心的地下购物街等等,都是地下空间被人们运用特别出彩的方式。但是由于地下空间有它的特殊性。我们都了解,一个封闭的空间是地下的必然,人们在地下活动时,由于与外界不接触,空气不流通,湿气憋闷在空间里等,地下建筑空间通常造成人们有心理的恐惧,压抑感会幽然的产生当人们进入地下空间的时候。
地下空间的特殊使阳光和水无法进入,人们不知道时间观念是不安的原因之一。外界人们熟知的环境声在这里鸟无声息,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枯燥发味的心理就这样产生了。在地下的人们很大的可能产生幽闭恐惧,时时有种恐惧的心理,是因为会潜意识的担心水灾,火灾等因素。传统的心理的偏见,不容易接受地下潮湿黑暗的空间。
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是排除人们心理恐惧最好表现,也是人们对建筑的认知美的一个方面。为了消除对地下建筑的偏见,空间入手是第一位的,精心设计建筑入口是很重要的。假如入口相接壤是一种看起来很自然的进入地下空间的承接。使人们被自然的被带入。也可以采用一个下沉式的广场,因为下沉是在室外地带逐渐进行的,人们先步入低位的庭院,在平行进入地下空间来消除人们进入地下的感觉。入口的地方明亮的设计如果同自然光一样或者相近。改变空间的感觉,例如把某一部位的标高提高使它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或者降低某一部分的标高,同样的道理。使棚顶的高度变高,使在其中的人心理上有一定的空间感。这些都是空间手法的利用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空间的美对建筑影响。
环境空间的感受
例如环境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而是多个建筑单元与周围环境的组合,环境空间造型的塑造就是这样的产生的。材料本身的形态、色彩、质感、肌理等外在的形式构成不同的空间的表达,光线的变化,也使得形态、色彩、质感等元素也相随移动,使人们的空间感受有所不同。
1.形态
形态是空间与建筑的融入,也是把形状和姿势相互摄取。环境空间是本身及所处的空间环境营造一个重要的方面的特点,造型、尺度、比例是主要的,涉及空间环境的层次关系,对人心理产生的很大的影响,例如产生区域感,亲切感,以及对环境气氛产生愉悦,惬意等不同的心理情绪。
例如,建筑外形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线,而平衡性和纯粹性是直线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所以以线构成的空间设计是最基本的,所以它在设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曲线可以有人工曲线和自然曲线之分,曲线不像直线那样容易运用,它方向性不强,当曲线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其表现出来分散性。环境的设计成败在于能否引人注意,使人参与到空间环境中来。
2.色彩
所有建筑元素中,只有色彩能够迅速的表达人对感觉的强烈。它是传达内心的波动也象征着情感,作画可以自由的选择色块,而建筑设计的色彩不同于画画。空间的大环境的基本色调是它所必须理解以及进入的,然后通过各方面的协调,把它带入到整体的环境美的协调中去。
3.材质
质感和肌理的传递就是通过材质来体现出来的。材质对于人们的心理影响更直接些,艺术表现形式在于质感的感觉。使建筑设计用最简约的方式表达到更好的艺术表现力是通过好的材质完成的。
4.光线
形态、色彩、材质是建筑环境的实体要素,那么光线作为影响形态、色彩、材质这些实体的要素的介质,是不是会同样的也是基本的要素之一呢?光是最自然的东西,大自然最美的馈赠,人们心理变化最基本、最本质的因素就是来源于光给我们的感受。不同的光环境的心理体验引起不同的反应,流动的的光环境和温和的光环境哪个能使人们引起共鸣对整个空间环境呢?答案是恰到好处的光。
所以一个好的环境空间的设计不能缺少形态、色彩、材质和光的总合运用。好的环境空间的感受也使得人们在所处环境的建筑中感受到建筑的美。例陆家嘴中心商务区。其设计特点是:区的中心是16公顷的中央绿地,囊括着三栋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中心地标级建筑,和“东方明珠”电视塔遥相呼应,沿着黄浦江的建筑高度与江面的比例关系,使得3个建筑的包围呈逐渐递减的形式。色彩与材质充分的协调,在光影的作用下尽显上海的大气。
结语
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内部的空间形态,也体现在建筑之间的融合对整个大环境的美的影响。好的心理感受可以让建筑使人印象深刻,而好的环境的融合又可以使建筑更加的生动、深入人心。无论是建筑内部的空间还是建筑所营造的大环境的空间,可以使人们对建筑美更加印象深刻,使人置身于其中流连忘返。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第四篇:小额信贷空间广 积极作为意义大
小额信贷空间广
积极作为意义大
小额信贷是针对无力提供有效担保的客户提供的贷款,探讨小额信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作为贫困地区基层央行负责人,多年传导货币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使我对小额信贷的推进有三点认识。
一、小额信贷是弱小市场经济主体发展起步阶段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弱小市场经济主体普遍存在。即便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弱小市场经济主体也将客观存在。而满足一切市场经济主体合理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只要这个市场主体是守法、诚信、其从事的经济活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信贷需求我们就不能回避,而市场经济主体中的弱小市场主体多处于县域,如农户、个体工商户、县域小企业等,这类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是绕不开的难题。它们总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向前发展的,当竞争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最终只剩下劳动力时,他们才会放弃创业。否则都希望以借贷的方式去继续从事他们认为最可行的生产经营。怎样从外界取得资金,以及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资金,是制约这类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的主要瓶颈。从金融机构不能获取支持,它们就转向民间借贷;而且金融机构获取越难,民间借贷成本就越高,它们创业成本就越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其实,它们的资金需求一般几千到数万元即可,即使是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一般也就几十万,小额信贷是满足它们需求的最佳的、必然的选择。小平同志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利用金融借贷,特别是小额信贷是先富带动后富一种重要方式。中央提出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开展专业生产合作社的信用合作、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微型金融组织,提供微型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等都是针对县域弱小市场经济主体而言的,这同时也是小额信贷的政策指向,为的就是包括县域弱小市场经济主体在内的市场主体的发展,也就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贷款人多元化建设是增加弱小市场经济主体融资渠道的根本途径
贷款人作为小额信贷的组织者和运作者,对小额信用贷款规模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切实加强贷款人多元化建设,打实基础,才能不断拓展小额信贷业务,弱小市场经济主体才能多渠道获取信贷服务。对贷款人多元化建设,我以为要多方谋划,形成合力:一是现有金融机构围绕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服务必须加强,要从立法上、道义上、政策激励上加以促进。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发挥其贷款决策自主性强、网点布局贴近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经验丰富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对小额信用贷款重要性的认识,摈弃“小而不为、利薄不为”思想,继续扩大小额信贷规模,优化贷款管理,增加贷款投入;小额信贷是邮储银行组建的政策要求,也是其拓宽贷款业务的最佳突破口,要切实加快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农业银行要进一步提升惠农卡的管理水平,突出其小额信贷的功能,只要用卡客户的用途合理、风险可控,就应该积极扩大授信面,增加授信金额;其他商业银行要主动介入,积极作为,通过金融创新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积极开办小额信贷业务。二是要加快建立县域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小额信贷放贷主体。现有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高度谨慎,从当前情况看,我州1家村镇银行、13家小额贷款公司,现有贷款余额近5个亿,没有一分不良,它们的贷款主要是面向各金融机构不愿放款的弱小的市场经济主体。这类金融组织是弱小的市场经济主体的福音。三是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在涉及弱小市场经济主体服务方面也可采取小额信贷方式实施。利用金融手段帮助和扶持弱小市场经济主体,如扶贫、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扶持资金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小额信贷等形式发挥其资金的周转循环使用,提升扶持效果,切实增强弱小市场经济主体借贷意识、商品意识,并能与此激励它们利用金融手段实现经营目标。四是在政策上鼓励、支持民间小额信贷,通过政策倾斜、降低门槛为小额信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启动民间资金参与小额信贷,抑制高利贷,为弱小市场经济主体降低融资成本创造条件。五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的捐助可以尝试支助资金集中管理使用,用于小额信贷,提高捐助资金使用效益,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长久化。总之,只有贷款人的多元化,才能使小额信贷多样化、规模化。
三、加强借款人组织化建设,是小额贷款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保证
城市金融面对的是完善组织形式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市场主体,小额信贷面对的则是分散的弱小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低,组织化程度低,阻碍了金融的进入。解决这种阻碍的办法之一,就是开展借款人组织化建设,这应成为小额信贷业务稳健开展的制度安排。
简单来说,借款人组织化就是将分散的市场风险,经过利益捆绑,形成风险共担的格局,将原先由个体承担的风险分散到组织内的各个个体身上,在使风险得到释放的同时,促进弱小市场经济主体的互助与联合,也增强各组织成员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单个借款人的风险经过社会或组织的分散,成为信贷机构可承受的微小风险,而风险的分散也并不影响各个个体生存状态,不仅满足了贷款人资产保全的要求,也实现了各个弱小市场经济主体扩大生产的需要。实际上,借款人组织化建设主要是明确银行(贷款人)、组织与借款人三者间的信息沟通和职责目标等,形成相关组织关心、支持小额信贷的良好氛围,最终保持了借款人与贷款目标的一致性。
尤努斯是2006年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我们在考察尤努斯的教授的成功经验的时候,可以清晰看到他对孟加拉传统社会、乡村文化和穷人心理的深刻把握。作为一个面向穷人提供信贷扶持的非慈善性组织,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为确保其信贷资金的安全,建立了一套通过组织化满足其降低信贷风险的评价体系。按照格莱珉银行的做法,每个借款人都必须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和社会背景的人组成的支持小组,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小组成员之间树立良好的相互支持与保护关系,并由此产生来自平等成员的直接的压力、约束与竞争,将外部的监管转化为来自成员间的内部的监督,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放贷收贷效率,增强贷款了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最终使每一个贷款成员保持与借贷款目标的一致性。
XX在借款人组织化建设中也有值得借鉴的案例。XX州砚山县维摩乡信用社通过发展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的模式,6个职工每年办理近万笔贷款,满足全乡11300户农户的金融服务和信贷需求,并实现了贷款不良率1.06%、农户联保贷款不良率0.16%的成绩。维摩信用社采取加强联保小组建设这种借款人组织化形式,明确联保小组及其成员、村民小组、村民委等的权利与义务,以此推进借款人的信用意识、责任意识、资金周转意识和互助意识来确保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农户通过自愿组成联保小组,集中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各成员按照签订的联保合同承担相互监督和保证的责任,到期统一还贷,有效地防范了信用违约风险。
不管是格莱珉银行的做法,还是维摩信用社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借款人组织化显现的独特优势。以联保小组的形式开展借款人组织化是一个成熟可借鉴的模式。同时,在我国日益兴起的各种农民组织形式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种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等,也为借款人组织化建设提供了多种选择。由于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本身拥有成熟度较高的社员、农户,因此,以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其成员为一体的借款人组织体系的规范,也是借款人组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将农户、经济组织与金融组织围绕信贷责任紧密联系起来,仍然可以增强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借款人组织化建设是满足弱小市场主体信贷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当我们把某一特定区域作为小额信贷服务区域时,村乡政府、村民委、村民小组以及县属的有关部门也应纳入借款人组织化建设的范围,促使这些组织与金融组织一道关心弱小市场经济主体的小额信贷的安全、效益。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央关于县域金融服务政策将逐步落到实处,小额信贷将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篇: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意义的认识
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意义的认识
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为此,在教学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空间与图形”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我收集了许多漂亮的图片,有小动物,有生活中的物品,有数字卡片,有几何图形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孩子们在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特点,随着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随着“对折”的验证,孩子们轻松地知道了什么是对称,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并且还能找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二、创造机会捕捉“空间与图形”的素材。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的数学表象,教学中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做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在身边所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习数学的欲望。如学生认识完图形之后,让学生随即观察教室、看看哪些物体上的面是我们今天学的?学生马上兴趣来潮,找出很多。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察,又让学生想一想家中、马路上见到过这些图形吗?学生想象之后,举例了很多物体。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形的世界中,“图形”在我们身边随处都能找到。
三、开放拓展的“空间与图形”素材。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学校给学生太多的好胜心,却很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奥秘。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呈现用这些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孩子们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所学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让孩子们用学过的图形画物体,有的画出一列小火车,有的画出一艘轮船,有的画出机器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