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实践光谷区交通建设情况调查---以光谷鲁巷为例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 目 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光谷区交通建设情况调查---以光谷鲁巷为例
2015年 12 月 7 日
光谷区交通建设情况调查---以光谷鲁巷为例
摘要: 城市道路交通文明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光谷鲁巷为分析对象,对光谷区的交通建设情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通过分析介绍了光谷区交通建设的现状,了解到光谷区一周不同时期和一天不同时段的拥堵程度不同,阐述了造成该区交通拥堵的各类因素,发现由于道路整修和重建、人流量的聚集以及各种不文明通行方式的存在对交通拥堵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拥堵,并针对交通拥堵情况从公共部门和个人两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要求政府等部门做好自己的监管规划任务,希望个人能遵守交通规则,并从社会实践和对交通建设的认识中总结出建设城市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拥堵因素;解决措施;
一、光谷地区交通建设现状
城市的交通发展状况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其交通发展更能突出武汉的城市品位和城市素质。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在武汉随处可见,但是交通拥堵现象和不文明素质的行为也是司空见惯,虽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成效并不明显。下面就以光谷区鲁巷地段进行分析。
光谷区作为武汉武昌区的重要地段其大量的人流车流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鲁巷又是光谷交通的枢纽,这里有繁杂的交通工具,因此,交通是否顺畅关系到整个光谷地区的出行。通过调查发现光谷区在不同日期和不同时段其拥堵程度不同。
(一)工作日和节假日交通的拥堵程度不同
工作日(周一~周五):公交车作为每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在鲁巷还有个综合的公交起点站鲁磨路光谷广场,在这里有16条路线通往不同的地方,其也是造成道路拥堵的重要因素。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就看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915和913路公交一前一后在道路上行驶,在转弯处时,915路公交司机想借机超过913路公交就一直长按喇叭,但是913路公交迟迟不让道,结果915路公交强行超车两车卡在道路上,两车司机下车理论,留下后面排队的喇叭催促声。像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上演,道理上公交车过多,不超车又担心堵在下一个十字路口,所以就不顾交通文明造成交通拥堵。私家车也是工作日造成拥堵的因素,在我们调查的鲁巷虎泉街段发现私家车私自乱停靠,并且在没有设置红绿灯的路口时就直接插缝转弯或掉头直接造成后面的车辆拥堵。
节假日(周六~周日):周末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可以外出放松聚会的好日子,这就给道路造成严重压力,由于出行人员较多,使每辆公交乘坐人员过多,公交停靠时间就较长,在较窄的路边时,一些大型车辆由于不能并排经过就必须堵在路边。还有就是出租车,在拥堵的道路上,但凡是有人挥手拦车,出租车不管能不能停、会不会造成拥堵都照停不误。
(二)上下班和其他时段交通工具的拥堵程度不同
据调查,公交和私家车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极其拥堵,在7:00--9:00、17:00--20:00段比较拥挤,不仅车上的人多而且车辆的数目也大增。大量的车辆在路上行驶只要有人妄想超车就会造成拥堵但是过了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就没那么拥堵了。而出租车在从18:00开始就是高峰期,由于这段时间车辆比较拥挤,所以这段时间车租车也是随处可见。
二、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因素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然出现一些相应的问题。类似环境破坏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同样,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也给交通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困扰,乃至出现交通拥堵、停滞等现象。现以武汉洪山区光谷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经济繁华路段频繁进行道路整修和重建
在对光谷转盘区域进行数日的实地调查后,我们发现,近年来,仅仅对光谷转盘区域的结构调整及道路整修就进行了多次修建。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如今光谷转盘区域在对地铁出入口进行维修和整改后,又搭建了人行天桥,还对部分公交站点进行了线路整改,中心区域目前还在施工中。虽然,在修建了人行天桥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人流量,缓解了交通压力,但其频繁施工整改给行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拥堵。
如雄楚大道高架桥的修建,该工程工程量巨大、耗时、耗资,显然给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不久前,腾讯新闻报导了一篇有关某一上班人士为了能够准时上班而骑马出行的新闻,此新闻一经播报,并在网上引来了一番热议。而在实际调查与考察中,我们发现,即使在修建了高架桥后,人们并不情愿使用高架桥,其高昂的收费,致使人们依然选择旧路运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并未起到任何积极有效的影响,反而加剧了交通堵塞。
(二)各种不文明通行方式的存在
1、行人交通意识不强
在考察中,我们还发现造成交通拥堵的人为因素很多。例如,不遵守交通规则,部分市民随意横穿马路,结伴而行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呈现出不减反增的趋势。当然,有部分地段没有设置红绿灯标志是应当负起主要责任的。
2、驾驶者个人驾驶陋习的存在
现如今,驾驶者违规行驶的行为层出不穷,譬如,违章非法调头、闯红绿灯、逆行、越道行驶等现象屡禁不止,致使交通事故频发,导致交通路段拥堵。这些都属于驾驶者个人驾驶陋习的存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想我们应该知道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是广大人们群众幸福生活的和谐音符。文明交通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参与者的文明素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交通新风,摒弃不文明交通陋习,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理应成为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三)不同时期、时段人流量的聚集
不同时期即工作日与节假日之分。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一般在工作日里,人们大多上班工作,学生在校学习,出行人数较少。这段期间一般只会出现上下班高峰时期的交通拥堵,也就是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交通堵塞;而在节假日,如双休、圣诞、元旦等节日,光谷转盘区域会出现人流高峰,一眼望去竟成人山人海,人流量聚集较极端,出现人挨人,人挤人状况。这种人流量聚集给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考察中,我们亲身体会到节假日时,光谷转盘区域交通状况为地铁站排成人形长龙,人挤人,地下通道与人行天桥亦是人山人海,公交站点更是人头攒动,公交司机忙得焦头烂额头晕目眩,的哥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三、针对交通拥堵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政府
1、积极履行经济职能,进一步理顺城市交通建设问题;通过优化城市设计减少 交通负荷,光谷中心的大转盘应该加以改造,其严重阻碍了该中心位置的车流通畅。
2、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政府应该多组织交通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引导人们更好的遵守交通秩序。
3、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交通安全与畅通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实行公交优先的战略,政府采用对社会发展有利的经济政策来鼓励人们利用公共交通。
4、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原则,严惩违法、违规事件,维护广大市民的安全和利益,可控制光谷周边的机动车的保有和使用。交通部门
1、实现交通圈的整体规划.对光谷周边的黑车加强管制,严格制止违法车辆的私 自营业,实施公交整合行政部门,破除体制障碍优先的战略。
2、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增加交警现场执法.招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帮助疏散人群拥堵。
3、限制拥堵区域及时段的私人交通出行,提高出租车的使用效率。个人
1、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做有文化的出行者.加强交通道德培养,提高思想觉悟,减少交通拥堵。
2、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原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国家法律、法规。
3、提高执法水平,减少执法矛盾,改变少数民警存在的重处罚,轻疏导的落后管理观念。
四、结论
从现在的一些现实情况来看,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造成交通问题困扰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部分市民随意横穿马路、出租车乱停乱放等等。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很好的去解决像武汉光谷这样一些地方的交通现状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力所能及的的事情去缓解乃至改善一下我们身边的交通状况。
在上面的解决方案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政府及个人在解决城市交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履行自身的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原则。然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个人文明,文明出行,配合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规划。我们就是要让文明出行意识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只要每个人都自觉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做到,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与负责。文明出行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把交通安全观念转化成实际行动,交通安全和交通畅通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就有了保障。才能使政府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实,才能共建文明美好的出行文化。
新社会,新风气;树文明,畅交通。当我们抱怨交通的拥堵时,不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文明建设城市交通贡献一份力。我们提倡文明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实从交通文明里面就能体会到价值观的含义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多体现,交通文明能也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努力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参考文献:[1]曹宝贵.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新华网.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出台
[3]徐东云.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模式及理论研究新进展 [r].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1-10(责任编辑杨永霞)
第二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以“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企业为例》[范文]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以“武汉中
国光谷”高新技企业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作者:袁英梅
项目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项目小类: 管理
二、项目简介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本研究从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入手,探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因素与构成要素,通过设计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框架与方法,以“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测度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分析其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制约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三、详细介绍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自主创新日渐成为决定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入手,探寻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因素与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实证,对“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测度。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自主创新能力三种不同角度的定义,创造性的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定义,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综合运用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技术革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生产制造、营销等各环节的创新行为最终获得市场创新效益、实现创新价值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本研究据此从企业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十四个主要因素。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战略、制度因素、企业家精神、组织形式、研发经费、创新人才、营销能力;外部市场环境主要包括社会需求、消费者偏好、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政策法律环境主要包括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随后,本研究指出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六大构成要素,分别为创新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创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内部创新管理能力和外部创新环境能力。根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本研究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调查与测度框架主要由创新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营销创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内部创新管理
能力和外部创新环境能力6个主因素指标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费用等22个子指标构成;并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模型。最后,本研究选取20家“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查与测度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自主创新能力水平与单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认为今后“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从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转移机制、建立企业市场信息监控与反馈系统、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前沿性:努力实现以创新为基础,深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从理论上丰富当前研究热点——自主创新,揭示其本质。2.急需性:“武汉•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位置,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3.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明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汉• 中国光谷”的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
五、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自主创新理论。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有竞争优势的战略高新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当前实现结构调整、优化,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3.提升“武汉•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篇:关于农村经济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以某某村经济状况调查为例
关于农村经济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以******经济状况调查为例
化学化工学院2010131152李平
调查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调查时间:8月2日——8月8日
调查对象:勐统镇勐统村
调查目的:通过对勐统镇勐统村经济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农产品商品率低下,产供销体系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此次暑假期间,我们勐统镇对整个镇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作为家乡勐统村的一名村民,我积极地参与到了这次调查工作当中,并且还协助村干部做了一些相关工作。在这次调查过程中,通过较深入的调查,然后经过细致整理,将自己在这次调查工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想较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进行总结。现在根据这些事实和客观数据对家乡勐统村的经济状况调查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经济发展
一、村落基本概况:
勐统镇勐统村,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0.50公里,国土面积29.06平方公里,海拔1118.00米,年平均气温19.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粮、烟、蔗、茶等农作物。有耕地4054.45亩,其中人均耕地0.83亩;有林地12472.97亩。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83户,有乡村人口4920人,其中农业人口4788人,劳动力29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778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9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5.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二、村民基本情况:
1.村民住房主要有三种:两层的新式小楼房、老式的古青砖楼和一般的木质、土著结构的平房。沿街新盖了不少的铺面房,商主两用,但都还在空置中。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冰箱、彩电、VCD等现代家电都已配备齐全,许多的家庭还购置了电脑。不少的年轻人都用上了等离子液晶设备,几乎家家至少都有一辆摩托车,有的一家二三辆。个别先富起来的家庭还有了私家小轿车,有的跑货运的大卡车也是自己买的。.一般的家里有4--7口人,多为:“2-2”、“2-3-2”、“2-2-2”结构。不少的家庭因子女外出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等实际家中的人数较少。
3.村民的收支明细。村民多数是在市里、镇上村里干活或者在全国各地跑货运,农忙时间回到地里劳动。村中的主要产业为:粮、烟、蔗、茶。水稻种植主要在水田开展,一年一季。村中的水稻种植范围广,但相对分散。
三、勐统村的现经济收入状况
2011年4月——2012年5月,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896.5万元,同比增长807万元,增合8.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404元,同比增272元,增合12.8%。
粮食产业:完成小春粮食播种面积0.65万亩,完成大春粮食栽种2.71万亩,其中水稻1.03万亩、包谷1.16万亩、其它作物0.52万亩,预计可实现粮食总产1109.56万公斤,占镇政府下达任务1070万公斤的103.7%。
香料烟产业:2011,完成种植面积10106.6亩,实现“万亩香料烟基地” 建设目标,完成产量1538.9吨,占镇政府下达考核指标1650吨的93.27%,同比增209.1吨、增合15.7%;实现烟农收入2121万元,同比增623.7万元、增合41.7%。2012,镇政府下达我镇指令性收购产量1650吨,我村计划种植面积11270亩、实现产量1668吨,截止目前,全村共落实种植面积11138.5亩(其中田烟8362.5亩、地烟2776亩)、占计划的98.3%,完成育苗655.6亩、占计划的107.7%。
甘蔗产业:2011榨季入榨甘蔗7.03万吨,占镇政府下达考核指标7万吨的100.4%,实现蔗农收入1800万元。完成新植蔗2960.7亩,占镇政府下达考核指标4500亩的65.8%,总面积达到2.02万亩。2012榨季预计可实现农业产量7.5万吨、入榨7万吨、蔗农收入1800多万元。
茶叶产业:完成新植803.8亩,茶叶总面积12354.8亩,完成干茶产量805吨,占镇政府下达任务820吨的98.2%,同比增103吨、增合14.7%。
畜牧产业:完成大牲畜存栏9003头、生猪存栏44563头、山羊存栏7474头、禽类存栏77681羽,完成肥猪出栏数37636头、实现肉类总产2965吨,畜牧收入1850万元;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达85%。
林业产业:完成核桃种植2000亩,占镇政府下达任务8000亩的25%,核桃总面积达44519亩;新植竹子5740亩,总面积38340亩,其中甜龙竹23240亩。实现林业收入1200万元。
蚕桑产业:2008/2009,完成新植桑园3500亩,总面积达6187亩。目前全镇共饲养蚕种514.28张,交售鲜茧19.34吨、张产量37.6公斤,产值40.04万元、张产值785.6元,综合均价20.9元/公斤;全村现正在饲养晚秋蚕164.66张,预计全年可养蚕678.94张、完成蚕茧总产量25.93吨。
2012年外来投资810万元,同比增180万元,增长28.6%,占年初计划1500万元的54%。农业经济开局良好。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出新,小春生产实现增产增收,高效农业规模化初见成效,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又有新的重大进展,有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五是二、三产业形势平稳。第二产业收入完成140万元,同比减21万元、减13%;第三产业收入完成420.7万元,同比增52.7万元,增长14.3%。
四、村民生活情况具体调查
勐统村农村农户的生活水平,近几年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农户住上了楼房,家中添置了现代化的设备。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表
一、农户家庭住房情况(样本容量:155)
表
二、农户家庭现代化设备购置情况(样本容量:155)
表
三、农户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样本容量:155)
表
四、农户家庭年经济收入情况(样本容量:155)
表
五、家庭支出中最大的项目(样本容量:155)
从上面的一些数据可看出大多数家庭基本生活费占总收入比例中的最大部分,说明农民离小康生活确有很大的距离。虽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经济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生活条件差。多年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以几近成倍的速度增长,但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加之村财力紧张、前期成本过高,全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尽管实施了山区微水治旱、人畜饮水工程,广修水利,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田地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二是道路交通困难。自实施“交通大会战”、“公路村村通”以来,农村交通得到较大改善,但道路交通网络还未真正形成,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资料运输和农副产品对外销售。三是住房条件差。虽然大部分农户建起了楼房,改善了居住条件。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高山、深山区农户,因经济困难,至今还居住在破败的土墙房里,居住条件较为恶劣,甚至有的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四是就医条件差。随着镇卫生院的改造升级及村级卫生站的成立,一般的感冒等小微病症可就近医疗外,但稍有些难度的病症还得到县级医院就医。
2.农民创收增收机制缺乏。经过近几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及不懈地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收入得到稳步提高,但农民创收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真正建立。主要原因有:一是增收方式单一。除了农业生产和部分从事经营服务、外出务工收入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渠道。二是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由于受生产条件的制约,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农业产出效益低。三是农技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上级相关部门也到镇村举办一些如科技赶场、结带帮扶等形式的培训活动,但缺少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和配套政策,尤其是山区农业,更加需要加强示范带动。四是农副产品市场商品性差。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农副产品产销不对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五是农业资金贫乏。在村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有的群众逐步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和发展意识,也寻找到了一些致富项目,但就是手头缺乏资金,无法实施发展规划,失去了致富先机。
3.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固体垃圾、气体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民生存环境恶劣。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因垃圾污染造成农业生产用水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山区水源匮乏、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种植业产量存在下降的隐患,家禽和牲畜死亡率明显增高,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品质低劣,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对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1.政府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支持力度,对乡镇的农业型小城镇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在实地查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予立项和建设资金扶持。
2.政府在下达产业发展任务目标时,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合理下达各项产业发展考核指标及任务。
3.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4.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
5、积极创办乡镇企业,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加农民工业化收入。
6.针对农民普遍科技素质较差的特点,强化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7.政府应筹措资金,重点解决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的问题。
第四篇:主持人全方位比较(以陈鲁豫与奥普拉为例)
作为直接以主持人品牌冠名的名人访谈类节目,陈鲁豫的《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与奥普拉·温弗瑞的《奥普拉脱口秀》一直倍受关注,受到不同阶层观众的喜爱。
一.人生经历(要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的童年,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是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
奥普拉出生在一个贫穷破碎的家庭,幼年时曾遭受很多虐待,作为黑人她还要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奥普拉早期的苦难经历使她对美国底层社会生活有了深刻了解,对女性、儿童、同性恋者等弱势群体给以真切的关怀。
陈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从小对语言非常敏感,1988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英语系国际新闻专业,五年的专业学习,为她今后的主持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形象塑造
奥普拉展示的是一位真诚敏锐的女性形象,她与被访者一样具有成熟的思想和相同的经历。她与被访者平等对话并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恰当的问题,进行交锋和碰撞以求能够挖掘出被访者最真实而深刻的思想。
鲁豫则因其独具的敏捷机智和沉稳淡定的气质而被塑造成一位邻家女孩的形象。在节目中她邀请受众和她一起聆听客人讲故事。无论曾经拥有多么辉煌丰富的人生,到了这里,被访者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说故事的人”。三.控场能力
奥普拉总是给人以积极的乐观的甚至是有些奔放的感觉,可以轻易的调动观众的积极性,非常的大气,控场能力很强,即使有一些“意外惊喜”时也能压住全场的感觉。
鲁豫则是给观众营造一个知性、理性、感性的形象,温柔如水一般,但水却是最为坚固的物质之一,她可以用她的智慧或是安静的感觉来控制这个节目以及话题的走向。四.沟通技巧
奥普拉不仅能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苦乐,还敞开自己的心扉,真诚地与观众进行感情交流。在一次讨论有关于乱伦问题的节目现场,一位嘉宾含泪诉说了自己被亲生父亲强暴后,生下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奥普拉在听完了她的故事后,触景生情,泪流满面,并和这位嘉宾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人们在面对摄像机时往往不能像在通常情况下放松自然地进行沟通或交流。有的人也许还要刻意地维护自身的形象,这些都会使他们在表述观点时词不达意或避重就轻。鲁豫就在节目中努力营造“很宽松很真实、没有被侵犯的氛围”。五.访谈风格
一般来说,广播电视的访谈者只是提出问题,却并不认真回答,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普拉仔细倾听嘉宾的谈话,并且利用谈话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由于对观众和嘉宾的谈话进程充满关注,由于能和他们进行交流,这种风格大获成功。
陈鲁豫的采访对象主体部分为艺术家,在他们身上撰写着充满传奇色彩与人生悲欢离合的往事情感,但他们因年龄的原因走下历史舞台,从幕前走向幕后,消失在时间的视线里。从这个角度看,陈鲁豫是一种“挖掘式采访”,通过名人访谈的形式,运用最新的电视手段,再次纪录与挖掘历史尘埃下的感动与故事,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六.影响价值
作为两档不同风格的人物访谈节目,《奥普拉脱口秀》与《鲁豫有约》各有千秋:一个是解惑助人,探讨生活方式;一个是叙事省人,分享生命体验。一个是知性的情感诉说,一个是感性的人性探索,奥普拉·温弗瑞和陈鲁豫引领我们在节目中获得了不同的精神享受。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XX县为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XX县为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国家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标本兼治的重大决策。然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各基层市县如何在实践中推进新农村建设,仍有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通过对XX县几个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抽样调查,本文发现在基层干部和农民空前的积极参与和建设下,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其成效仍然与农民的诉求有一定的差距。
一、调查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摸清家底,基本完成村庄规划工作。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新农村建设实施的总体方案和规划。村庄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先行环节,初步实施村庄规划编制。以“新村建设 ,规划先行”为前提,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等要素,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长远目标,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按照“一村一规”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全县部分村庄已完成村庄规划工作,计划3-4年完成全县所有新农村建设村的规划工作。
2、“三清四改”和道路硬化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经过新农村建设的几年,一是着手进行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了“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和“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宣传和建设,部分村庄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以农村公路为突破口,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各个乡村进行农村公路通达和畅通工程,作好乡村道路硬化。通过调查表明,在各个县领导挂点的示范村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农民积极性很高,而贫困的村庄实施力度较弱。三是继续进行人畜饮水工程、堤防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四是加快第三期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村电网,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目标,同时进行通信建设,电视入户数占总户数的98.9 %,现代生活气息日益浓厚,信息渠道日益畅通。五是加强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和农村通信设施建设。调查发现有些村庄生活能源中沼气的使用率达到14.3 %。
3、发展特色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XX县抓优势资源开发,发展了一批精品农业。近年来,XX县通过深入调研,把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聚集到优势产业和有利区域上,重点培育远山农业、汀东片区米粉产业、以板栗为主的水果业、无公害蔬菜等许多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并通过组织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培育了远山农业、三洲杨梅、“马老七”米粉、XX豆腐干等品牌农产品。可以说,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典型,既为农民增收开源,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
通过对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的调查,基本反映调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的情况。统计发现,调查对象超过40岁的占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为73%、;农业劳动力年龄明显偏大,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制约着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在调查区之间农业劳动力年龄和素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提高收益和致富的路径选择中,越是贫困和资源禀赋差的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部转移的“拉力” 和
“推力”的作用越强 ,粮食主产区由于“五补一免”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对劳动力回迁的拉动在增强,而城郊等较发达的农村从事农业和农闲非农产业的兼业劳动力相对较多,从而使得大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山区的特种种养业的现实和预期利润吸引了部分高中以上毕业创业者的视觉,而粮食主产区的大田生产对技术和文化的要求相对较低,缺少对具有较高文化人力资源的吸引。
2、基层干部和农民缺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层次理解。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普遍选择,主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结合“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的目的。在调查中,100 %的基层干部和90 %以上的农民都知道新农村建设,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农业县、粮食主产区和较发达的农村,为什么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条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性,大部分的干部和农民并不清楚和缺乏理解。因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习惯于上级的指示,没有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千村千面。
3、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建设优先序。
基础设施的薄弱表现在“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通讯)的不通畅:一是8%的村没有通公路,40%以上的村没有实现公路村组通,12%以上的村没有实现乡村道路硬化,造成农村农产品和城市工业品交换的交易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脱贫的步伐。二是人畜饮水和山区灌溉存在较严重的季节性缺水。在较长期的农业增产不增收和农业税费取消带来基层财政更加困境的情况下,80%左右的山塘和小型水库以及渠道多年失修,抗旱功能大为弱化,一遇区域性干旱,缺水问题随之发生。三是电视和通讯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到调查日为止,贫困山区60 %的村组没有数字电视,10 %的村组存在通讯“盲区”,45%以上的村组没有网络等现代信息服务。此外,在调查和座谈中,大部分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对如何进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形成清晰的优先序,以致在建设中点与点没有有效衔接,缺乏系统的规划。
4、贫困地区整体表现出市场意识缺乏,主导产业供应链条不长。大部分种植区地处较偏远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经济和管理营销理念,更没有注意到产业供应链的延长是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因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县却很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绝大多数都只能以农产品原形的形式对外进行营销。使得“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主体,主导产业的供应链条不长。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滞后,农民缺乏与市场和政府的对话权 转型时期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基础弱化和可信赖地方精英的流失,调查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在与市场和政府的交易中成本高昂,而且在诸如农业科技服务等公共产品中失去了与各服务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的权利,因而也就不存在博弈均衡。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能为农民真正提供各种话语权的组织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制约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滞缓了农民的致富进程。
三、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明确各个行为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对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等的制约,加之农产品更多的表现出公共产品的特征,因而,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主导,最大可能利用财政资金弥补资金缺口,避免因为新农村建设而加重农民的负担,农民因致富而返贫。但也要防止农民因为政府的主导而变得对政府更加依赖,忘记了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政府一
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切不可大包大揽,好心办坏事,浪费宝贵的财政资金。还应该注意的是,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建设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关键是要进行配套改革,不能一轰而上搞运动,搞政绩工程。
2、创新激励机制,使基层政府更加“有为”。政府集体行动的“有为”行为根源于对“政府人”的激励程度,而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职位升迁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由于职位升迁的考核主要在上级部门,加上社会评价机制的缺失,必然造成基层政府行为脱离农民的诉求和期盼。因此,要使政府服务合乎农民的意愿,需要改变“政府人”的考核主体(比如农民或者农民代表可采用无记名投票公开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提升工资相结合,将使政府在主导新农村建设中产生最大的“有为”行为。
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产业是农民的产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培养农民的企业家精神,充分调动农村经济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以促进公平和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的是机会的均等,而农民素质的提高是获得这一机会的前提和关键。
4、尊重农民诉求,推动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靠政策,农民靠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极大地节约了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的交易成本,恢复和提高了农民在社会中的“话语权”。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供金融服务,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业,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农村资源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农村产业的收益为农民享用,使农村经济主体在与其他主体的博弈中,能分享更多收益,维护现实权利,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5、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通过减免税减轻企业负担,培育市场主体;通过财政贴息、补贴、奖励等,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