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以及对策
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以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现实情况入手,阐述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如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公平,不同地区入学机会的不公平,以及农村和城市学生入学机会的不平等。试图通过剖析现状,提出一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教育不公平对策
一、公平的界定
公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有人将其界定在经济领域,有人将其界定在法律领域,有人将其界定在道德领域,而有人又将其界定在政治领域等等。不管将公平界定在何种领域,公平的含义无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作为手段的公平,其二是作为目标的公平。作为手段意义上的公平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出发解决如何公平的问题;作为目标意义上的公平是从人的理性出发解决如何确立一个理想的公平的社会秩序的问题。公平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关于教育公平很多人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是每一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等。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关注。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我国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运行中(主要从入学机会是否均等、受教育者受教育过程是否公平、受教育者教育结果是否公平等三个方面)的是否公平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
二、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
教育起点的公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权利公平,二是教育机会公平。我国于 198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象。
1.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教育起点不公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的文化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儿童在义务教育中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明显低于城市。“从辍学率来看,1998 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 3.23%,167万人;而农村初中生辍学率达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7 个百分点。应当指出,有些地区的农村学生实际辍学率可能比统计数据高得多。”同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起点的公平状况。2001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撰写的《正确认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问题》一文中提到:“京津沪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小学净入学率还徘徊在95%;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约还有2%的地区人口没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另一方面,非义务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存在入学机会上的不公平,比如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虽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按照各地高教资源的状况,以及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原则。许多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同类高校的录取线往往要比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低 80~100分。近年来各省市高校录取线的差距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2.经济收入不同的家庭教育起点不公平。在教育资源还很紧缺的条件下,受教育的机会存在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阶段。公平的竞争应该基于学生智力、能力的竞争,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在不少地方这种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竞争。比如,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重金让孩子到师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择校学习;而经济条件拮据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子女出现了孩子辍学的现象。
3.身份不同的受教育者教育起点不公平。在当前管理制度下,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有很大差别。农业户口子弟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不仅不能享受城市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相关待遇,而且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保证。但另一方面,些学生通过特权进入中小学重点学校、大学或成为研究生,领导干部利用公款读博士,高考中出现的保送生作弊案等行为,这些都是身份差异所带来的教育起点不公平的表现。
(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1.教育条件差距过于悬殊。我国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占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事实上是很不公平的,在受教育条件上相差悬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校舍条件不公平。根据 2001 年的《教育统计报告》的统计: “200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校舍113402 万 m2,其中危房1123万m2,比1999增加了382万m2,危房率比上一年提高了0.29 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城镇学校校舍面积比农村学校学校校舍面积大,危房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另一方面,据1999年统计,我国的中小学生近2/3在农村。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教育在校舍条件上存在不公平现象。其次,师资力量不公平。从数量上看,农村师资状况远不如城市。“1993年城市中小学的师生比,高中为1:11.16,初中为1:13.04,小学为1∶19.83;而在农村,高中为1∶11.18,初中为1∶16.56,小学为1∶23.13。”城乡师资力量的差异还表现在质量上,沿海一些城市己由大专生担任小学教师,本科生担任初中教师,而中西部地区有6个省市初中专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低于50%。
2.学生参与及发展机会不公平。教育歧视主要与学生的考分、性别、家庭出身、社会经济地位、生理条件等劣势有关。目前校园内既存在显性歧视也存在隐形歧视,显性歧视表现为: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漠视不管,使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被边缘化;隐性歧视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潜能被忽视,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殊需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缺乏相应而有效的制度和办法等。而歧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歧视。例如,为了升学率,一些学校按考试成绩分快慢班(或重点班、普通班)。学校安排任课教师优先考虑快班。同时,学校在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是快班优先。
3.教育结果不公平的表现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到结果是否公平这方面。我国教育结果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同地区间教育质量相差较大。虽然同样受教育,但由于教育质量有优劣,导致了教育结果不公平。(2)女生的学业成功机会较少。历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总人口的男女性别结构基本稳定在52∶48,按照理想分布,男女学生的比例也应与性别结构相近。但实际情况是,除小学文化程度的男女生比例较为接近外,其他各种文化程度中,女生所占比例都低于男生,而且层次越高,女生的比例越少。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大大改善,但是与总人口中的男女性别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3)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教育结果不平等。调查表明,不同的家庭背景影响教育结果。据统计,“1990年,北京录取的 17248 名大学新生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占78%,工农子女占21%,而我国的职业结构中工人和农民则占 90% 以上”。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中来自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而在军校、师范、农林、地矿等一些收费相对较低的学校,收入阶层子女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三、解决对策
(一)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因此,各级政府应当真正确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公平理念指导下,才能逐步走向教育公平。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一定要有步骤、有计划地逐年加大对教育的入。
(二)完善教育立法,加快制度创新
加快教育法规建设步伐,用法律法规保障教育公平。种种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本身就是教育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完善、不健全所造成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工作,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已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制定相关的教育规章和教育制度,不断健全教育法规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依法办教是切实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前提,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同时,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通过教育制度创新,形成比较稳定和协调的新型教育体制,避免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失误,保证教育发展的稳定。同时应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
(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实行适当倾斜的投入和资源配置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的对偏远和落后地区拨专款补助的“教育优先区制度,”全面减免贫苦儿童的学杂费,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师岗位上去,并以特别优厚的条件鼓励教师到艰苦的地方和基层去工作。加大城乡教师交流的力度,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建立转移支付教育基金,每年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向贫困地区和农村的中小学拨付一定专款,用于校舍、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建设,以改进学校硬件水平。
总之,教育公平问题得到所有国家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在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阶级流动的通道,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教育公平,社会才能稳定的发展,阶层之间的矛盾才不会激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由注重满足就学机会到重视就学质量、强调公平和效益的历史阶段。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必须通过教育公平才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龙春阳, 王强.教育公平的主要需求与教育政策的选择重点[J].科技与理,2003(4): [2] 柳爱民, 段丽华.教育公平: 教育发展质与量的双重度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2002(5)[3] 吴海波,李曦.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探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4] 吴启秀.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2006,[5] 刘尧.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归因分析
第二篇:教育不公平思想汇报
对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的思考
文化是人类幸福根基所在。文化公平是人类过上真正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
回望30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条以推进机会均等为主的教育公平主线越来越清晰,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在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历程之后,明确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现实课题、最重要使命。
但是,近10年的“均衡发展”之路,我们走得并不平坦。有探索也有困惑,有思考也有分歧,甚至有人得出“教育均衡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伪命题”的结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未必科学,却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在厘清概念中统一思想,在总结实践中达成共识。记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过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可恨可悲的是,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地方!千千万万本该生而平等的学生正煎熬着教育资源不均
衡分配所带来的不公平待遇。
我们还看到,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咸菜吃着馒头、穿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悠闲地劳逸结合、享受生活着;当一些高校拿着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为国外培养着一批批的“优秀”学子时,更多的高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一些城市投入千万甚至数亿元建设“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有不少孩子却在危房里上课;有的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运动场、健身房等超出当地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却买不起必需的文具,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一些大城市的教师有着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晋级通道,而在一些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顺口溜;
以上各种社会现象都显示着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可能在重点学校就读,毕业后,成为高收入阶层。而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可能始终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教育就发挥了一个不公平社会结构再生产
作用,即教育不公平的“自我复制”,如果政府不积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可想而知,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究中国教育不均衡之原因,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以为,首先,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我国教育不公的现状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率,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有很大差距。其次,“精英教育”导致教育不公平。“精英教育”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所谓重点学校投入多,使之形成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的良性循环;而地方院校则投入少,使之形成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恶性循环。再者,教育产业化思想导致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还没有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形成,教育产业化的思路还有不小的市场。
当代的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这几个统筹,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而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在当前这个教育公平严重缺失的环境下,空谈和谐社会无疑是可笑的,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现有的很多突发事件和群众的呼声可以看出,社会对这种现状的容忍度已经很低,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矛盾。
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不公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制定出一些解决之道。追求教育均衡,我们一直在路上··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
摘 要: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体现在教学公平上。农村中小学较之城市中小学,在教学起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上都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究其原因,既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教育政策方面的。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症下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以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悬殊,城乡中小学在教学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因此,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认识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透视
(一)教学起点不公平
1.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校经费匮乏,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而广大的农村遭到忽视。目前,农村学校经费普遍匮乏,一些学校连正常运转所需的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学校陷入难以为继的危难境地,2.教师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农村教师受农村文化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感到“水土不服”,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二是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教师学历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许多代课教师。
(二)教学过程不公平
1.教学内容存在城市偏向,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悖离。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可是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农村实际。教学内容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2.教学管理失范。一些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作“弃儿”,疏于管理。目前农村中小学内部教学管理不健全,许多学校教学工作处于“烂摊子”状态。
(三)教学结果不公平
目前,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儿童在受教育的“质”和“量”上面临着明显的差距。从“量”的角度看,农村儿童较之城镇儿童在入学率、升学率、受教育年限诸方面都比城市的低。从“质”的方面来看,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手段简陋,儿童信息闭塞,特别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不高,导致农村儿童接受质量差的教育。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条件的客观差异性,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权收到县这一级,由这一级政府对本县的义务教育实行统筹管理,对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统筹安排。“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虽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上看,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县为主”,因为我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担负的责任不相称。因此,“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二)社会根源
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在户籍制度上划成一条鸿沟——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原有户籍制度把人牢牢地束缚于他所在之地,对农村的束缚更甚。这样,人为地造成公民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的不公平。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担,基础教育资源按户籍分配,而且基础教育入学实行“就近原则”,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农村儿童只得在农村就学,接受质量较差的教育。加之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城市,农村教育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流入城市,在农村学校成长的优秀教师又流入城市。而且,城乡二元社会导致农村教学目的错位。升学是农村青年“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受教育者被视为脱离农村艰苦环境和求得城市生活方式的唯一出路,农村青年只有发奋图强,寒窗苦读,参加考试,金榜题名,才能跳出农门,摆脱农村,走向城市。所以,升学主义教育根深蒂固,农村学校教学目的严重错位。
(三)文化根源
作为农村教学特定生态环境的农村文化,对农村教学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是安土重迁、农恒为农、世不徙业、不思变革的自然经济状态的农耕社会,农村社会具有自然性。第二,在我国传统农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村落是其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加之我国地形的复杂,交通落后,农民几乎没有社会流动。因此,在这种闭塞的社会土壤中培植起来的农村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第三,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沿袭乡土传统的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在地理纬度上相互隔离、时间纬度上同时并存。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形成了城乡不同的文化特质。由于现代文化是以城市价值趋向为中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文化的侵袭使农村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第四,由于农村文化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缺乏创新,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使农村文化难免带有很强的落后性。农村文化的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文化建设,使农村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相应的文化困境。
(四)教育政策的偏差
造成城乡教学不公平,除了上述因素使然外,还有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二是课程编制和课程内容奉行“城市中心主义”,导致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有意制造与拉大城乡校际差距,造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些市县政府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大搞特搞“形象工程”,对“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过分投入,目前一些城镇学校建设标准过高是不争的事实,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显得更加不合理,致使农村薄弱学校长期存在。
三、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的基本对策
(一)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一要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我国义务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公共服务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占全国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然而,从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的结构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太低。因此国家应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要重心下移,把财力更多地投到基础教育上,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在城市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要重心外移,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上。二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全国逐渐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在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县级财政不足以支持庞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开支,中央和省、地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调整不同地区的政策,从富裕地区转移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三要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为城市教育的付出。在都市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一般都流向了城市,回农村的很少,而农村基础教育由当地乡镇或县级政府负担。可以说,城市人才资源富集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成果,而城市没有为此支付任何教育成本,这对农村地区来说是不公平的。为减少这种不公平,城市应该向农村支付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才的部分教育成本,这符合教育成本分担的利益获得原则。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面对近一二十年来悄然兴起、不断升温的所谓“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作理性分析,而不能作不恰当的宣传和推崇。当务之急是取消在公办学校中的所谓“重点”、“示范”的冠名。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没有必要再把眼光盯在少数“窗口”、“示范”和“重点”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取消了“重点”、“示范”学校,执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配置诸方面与城市学校并无多大二致,以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适文化冲突:改变教学观念,重建教师精神文化
农村教师自身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头脑,努力调适新课改中的文化冲突。一方面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首先从“重教”向“重学”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课堂上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评判学生的优劣,甄别学生,评价指标应多元化。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是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探究、实践、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要重建教师精神文化。建设良性的创新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追求稳妥、疏于学习的传统,给农村教师群体注入鲜活的学习动力,改变呆板机械的生活方式,建设研究型教师文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村教师参与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科研中去。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接受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加强师资建设: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
针对农村教师待遇低,国家要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所谓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即在现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对农村的从教人员实行大幅度的工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别,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针对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国家应该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具体做法有:一是建立“国家教师培养奖学金”,实施“师范毕业生支持农村教育志愿者行动计划”,吸收经济困难或者有志从教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并进入农村教师队伍行列,为农村输入优质师源。二是重点师范大学中成立农村教师培训机构,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课程设置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优秀教师或贫困地区的教师应实行免费培训。近阶段特别要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实施“城乡、东西部帮扶工程”。凡是师资力量强,办学水平高的城市学校、东部学校,都应采用“手拉手”的形式支援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学校。这种帮扶可以采用优势学校派遣优秀教师赴农村或西部薄弱学校进行一定时间的支教,薄弱学校也可以派出教师到优势学校“拜师学艺”。这样,农村教师有专家引领,促使专业成长。
(四)回归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时期,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亟需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内容。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是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与工业生产所需的知识、技术以及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有机结合。二要突破课程设置的单一性,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劳动课”、“职业技术课”,组织学生学习与掌握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各种劳动生产技能。三要确立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争取各方的支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管理就范:加强对农村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力度
管理可以出效率,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可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人、财、物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既能减少消耗,又能增加产出。针对目前一些农村教学管理非常松散的现状,学校内部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常规为出发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各类教学规章制度,严格循章治校。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使之走上正规发展的路子;教研室要加大调研力度,对农村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微观诊断,宏观把握,提出合理的建议;督导室启动督导评估机制对之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督导评估。参考文献:
[1]肖川.更多地关注农村教育[A].瞿葆奎等编.解读中国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庞守兴.农村教育的症结与出路[A].瞿葆奎等编.解读中国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周宏.关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4]肖正德.公平与均衡: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建设的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
[5]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
[6]何岸,斯孝金.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城乡教育公平[J].中国农业教育,2004,(6).
[7]魏俊彪.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析因及其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科版),2000,(5).
[8]陈占江,王悦.略论我国农村文化转型的困境和突围[J].中国农业教育,2005,(5).
[9]朱永新.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研究,2006,(5).
第四篇: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作者:侯嘉伟 性别:男
出生:1986年9月5日 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 民族: 汉
身份: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方向:社会哲学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地址: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邮编:066004 电话: 信箱:
完稿日期:2011年5月20日
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侯嘉伟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内容提要: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伴随着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程度向前发展的。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现象。我们应立足现实,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我国教育公平的进程。关键词: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对策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应切实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其实,追求教育公平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体现了他的教育公平思想,是一种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句话道出了公平的原则——“公平地对待公平的,不公平地对待不公平的”;对罗尔斯来说,实现教育机会公平,需要为所有儿童提供公平的机会,因而政府公立的和免费的教育机构就是必须的,这样的教育机构保障了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下层人士的教育机会。马克思在1866年就提出一个基本观念: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和体现。它是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已成为当代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出发点。但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一、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不公平既有受教育者起点的不公平,也有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还有学业成就上的不公平。我国教育的不公平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主要一下几个方面: 1.教育性别不公平。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女孩子就学率低,辍学率高。“女童就学难——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教育公平,特别是教育性别公平即男女公平,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沉重话题。全球尚有1.04亿失学儿童,其
[1]中大多数为女童;有8.06亿成人文盲,其中近2/3是妇女。
2.高等教育的招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每年高校入学的录取明显有利于居住在首都、省会等大中城市的社会成员的子女,并严重偏向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权势阶层。“上线”人数高于最终录取数的恒定比例产生的“灵活性”,使具有特殊背景的社会成员(包括各高校教职工,他们的子女一般总会得到所在学校的“行业性福利”)的子女优先进入;而具有明确指向的“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的流向,也不是一般的平民子女所能享受到的。如湖南省隆回一中的“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不慎泄漏的“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的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事件,都说明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1998年进行的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大专除外)1994级和1997级学生近7万人的调查,则给出了一幅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画面。在城乡之间,教育机会获得的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最低层次的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名义差距(2.8倍)。在重点大学中,这种不公平则远远超过城乡之间经济收入的实质差距(6倍)。
各职业阶层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农民子女与工人、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可能性之比为1:2.5:17.8:12.8:9.4,其中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1:4:31.7:22.6:17.4,农民阶层与整个非农阶层的整体差距是5.6倍,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9.2倍,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在清华 大学1990—1992年招收的三届本科生中,来自全国农村的学生为433人、385人和381人,而
[1]出自北京市的竞分别达到437人、410人和481人,1992年整个高出100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阶段,城乡之间和社会各职业阶层之间都呈现一种金字塔状的不公平格局:院校层次越高,不公平现象也越严重。
3.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教育不公平。城市教育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农村教育则步履艰难,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
首先是学校之间的不公平。农村与城市学校,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实验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多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处于劣势的普通学校、农村学校根本无法公平地参与竞争,有些逐渐成为教学质量差、校风不好、学生不愿意去的薄弱校。
[2]其次是校园内学生的待遇不公平。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也为了谋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学校按考分将学生分为快慢班,并收取择班费,骨干教师也多配置到快班任教。学校将本应公平的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人为造成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
最后是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少数学生还不能实现入校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的教育不一样;残疾
[3]儿童受教育的条件与正常儿童不一样等等。
二、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当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呢? 1.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2.教育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3.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在教育投入总量小、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中小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产生积极作用。而重点学校制度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4.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等,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5.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化,人们都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三、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教育改革是全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素质与追求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也不例外。我们在追求教育公平方面,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教育公平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现状,选择可行性策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1.发展是硬道理,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提高推进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水平。研究表明,经济越发展,教育水平就越高;经济越落后,教育水平就越低。要推进教育公平,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才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推进我国教育公平事业。
2.通过立法,用法律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以确保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在现代,普及教育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内涵,普及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世界各国都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颁布义务教育法作为保证。教育立法是现代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法律成为保证、巩固、促进和发展教育的坚强后盾。国家要重视全面立法,认真实行以法治教,坚持外治社会、内治自己,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根据法律法规来处理事务,为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显著发展。实践证明,一个法制完备的教育体系才是富有效率、充满活[4]力的教育体系;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强化教育法规职能和执法力度,才能有力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
3.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改善教育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家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行业的平衡发展,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更多的投资,从而与教育快速发展形成矛盾,资金缺口较大,因此,我们要继续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鼓励社会、集[5]体以及个人集资办学。
我国的义务教育并非免费教育,为早日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应先从初等教育开始,实行免费制度,分步到位,从全社会范围来统筹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国家应增加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学生具有获得学业成功的公平起点,为所有适龄青少年提供同等的入学受教育的机会。
4.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益结合,增加中学生就业的机会。随着双轨制的消除,中等教育具有了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在普通学校,坚持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为学生提供多种社会选择的渠道,开设多种职业选修课,避免由学校制度本身强加给学生的分化。
目前,教育还是一种择业手段,择业需求将是学生发展个性特点谋求社会位置的强大动力。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缺乏实质的内容,培养目标笼统,这给中等义务教育的普及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此,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指发展专业、职业技术性学校,而且还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渗透。
5.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自费制度、招生制度,以及与此配套的奖学、助学、贷款制度。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承担学费是国际一贯的做法。但在招生环节上,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向全社会公示招生过程。但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且不平衡,我们在实施自费制度的同时,一定要进一步完善与收费制度、人才培养计划相配套的奖学金及贷款制度,[6]保证使贫困地区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保证就学、就业机会的均等。6.加强特殊教育,改善不利群体受教育处境,并对他们实行教育优先制度。不同种族,不同性别,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都应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处境不利群体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各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如对偏远和不发达地区筹拨专款补助的“教育优先区制度”,以及对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足够维持其学习的奖学金等,努力克服种族之间、男女之间、贫富之问、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不公平因素。我国也通过“希望工程”、助学金、奖学金、贷款等制度,改
善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处境;面对贫困地区师资普遍缺乏,采取了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增加女教师人数等。发展特殊教育是教育公平所必需的,完善其人格,使其自食其力,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保证。
7.对边、老、少、贫等地区实行倾斜政策。根据各地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全国分为三类地区,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农村教育所占比重较大,无论是正规的中小学教育,还是成人教育;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无论在入学机会上,还是教育条件和学生学习的成功率上,农村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在我国是个薄弱环节。国家应对边远地区和落后地区拨出按人均计算比发达地区多得多的教育经费,使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较发达地区更大的加速度,才有望缩短不同地区在教育上的差距,求得地区间的教育条件公平。另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集资办学,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
注释:
[1]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蓝皮书[J].中国改革,2005(5):9一14.
[2]许庆豫.试论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23—31.
[3]张天蔚.教育平等是社会平等的基础[N].北京青年报,2004一11一10(2). [4]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念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6):82—87.
[5]许庆豫.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25—33. [6]老谷.公平: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N].忻州日报(教育周刊),2005—10一24(3).
Education unfair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probing
Li Jingchun HouJiaWei(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ontent abstract: education fair education democracy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 society, is accompanied by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degree of forward development.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vigorously develop at the same time, also exist education unfair phenomena.We should be based on reality, absorbing foreign beneficial experience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fairness in China.Keywords: education;Education justice;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侯嘉伟(1986-),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2009年毕业于河北邢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现于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攻读哲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性格开朗,爱好广泛,真诚,自信,做事踏实,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努力进取,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人生格言:有志者事竟成。
第五篇:所谓教育不公平
所谓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原因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使教育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当前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三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随着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四是教育政策不尽合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平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区域差距。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专升本”等,也是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头。
五是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现在的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寄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上好学”,这就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在深入分析这五个方面原因基础上,《七个“怎么看”》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思路与对策:
一是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印发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
二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2001年至今,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下发文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有些地方仍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尽可能多地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在经费和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办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三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采取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自助标准、落实资金保障、动员社会力量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