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学习感悟和思考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学习感悟和思考
针对目前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存在的部分深层次问题,北京市教委近日正式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有关专家评价,本次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学校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变化。
寒假期间,我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认真学习了《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并且做出了以下思考:
首先,我认为从整体而言,《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可划分为八个方面的内容,即:突显《课标》,加强学段之间衔接;突出教材中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地位;注重实践,提倡在运用中学习语文;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不断开发、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有效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开放学习;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
其次,我认为《意见》重点强调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行随时变,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意见》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和比较阅读,要求学生能读懂一般科技类和说明类文章,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再次,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反映生活;鼓励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年级、跨校常态化开展活动。
再再次,《意见》要求语文教师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此外,还应把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我们要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最后,《意见》要求我们格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其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同等关注。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成果。中学生活动成果记入学业评价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突出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篇: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意在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
第一条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第二条初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
第三条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四条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为学生精选蒙学读物和古诗词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第五条初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条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三、切实加强学科思想、经验培养,在运用中学习语文
第七条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小学低年级通过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
第八条初中要聚焦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掌握随文学习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实际运用效果。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
第九条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课堂上提倡以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为特征的多重对话,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四、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第十条小学1-2年级通过讲故事、游戏、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理解重点内容。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第十一条初中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一般科技类和说明类文章。高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优秀作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倡专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社科类和评论类文章。
五、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
第十二条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
第十三条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
六、有效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第十四条小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第十五条初中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鼓励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反映生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
第十六条高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当面批改学生习作。提倡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实现相互促进。
七、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
第十七条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
第十八条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学校和资源单位合作研发校本课程,走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引进高校及研究机构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多渠道补充教育教学资源。
第十九条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年级、跨校常态化开展活动。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性语文学习模式。
第二十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成果。中学生活动成果记入学业评价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八、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
第二十一条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突出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
第三篇: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全文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全文
根据2014年10月1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中、高考语文试卷将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
意见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将更多地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语文学科还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能力。
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更好地推进全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现就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
第一条 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第二条 初中
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
第三条 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四条 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为学生精选蒙学读物和古诗词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第五条 初中
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条 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三、切实加强学科思想、经验培养,在运用中学习语文
第七条 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小学低年级通过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
第八条 初中
要聚焦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掌握随文学习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实际运用效果。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
第九条 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课堂上提倡以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为特征的多重对话,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四、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第十条 小学1-2年级通过讲故事、游戏、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理解重点内容。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第十一条 初中
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一般科技类和说明类文章。高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优秀作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倡专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社科类和评论类文章。
五、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
第十二条 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
第十三条 初中
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
六、有效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第十四条 小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第十五条 初中
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鼓励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反映生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第十六条 高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当面批改学生习作。提倡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实现相互促进。
七、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
第十七条 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
第十八条 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学校和资源单位合作研发校本课程,走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引进高校及研究机构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多渠道补充教育教学资源。
第十九条 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年级、跨校常态化开展活动。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性语文学习模式。
第二十条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成果。中学生活动成果记入学业评价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八、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
第二十一条 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
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突出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中、高考[微博]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
第四篇: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ⅩⅩ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更好地推进全市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现就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加强学段间衔接
第一条 小学1-2年级重点关注学生正确掌握拼音、笔顺、握笔姿势等基础内容。3-4年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会默读、略读,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5-6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第二条 初中加强词句的理解和使用,强化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高中突出基础性和选择性,全面提高读写能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点评: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综合性教学,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有层级梯度的。这2条集中提到几点要求,课标中也是有要求的,但是教学中贯彻不好,“意见”有所强调。各地各校的学情不一,但都应当按照课标来组织实施教学。我注意到虽然经过“国培”等培训,仍然有很多老师未曾研读过课标。所以我赞成“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这一提法。“意见”突出学段之间的衔接,很有针对性。现在的问题就是各管一段,备课往往都是现炒现卖,或者就在课件设计上下功夫,缺少总体视野。)
二、传承经典,把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
第三条 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四条 小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事迹。为学生精选蒙学读物和古诗词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熟读成诵,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第五条 初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条 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点评:这4条都在强化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但“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这个提法,仍需斟酌。另外,不宜提“国学经典文化”。“国学”这个词现在用得很滥,其实含义不清。第4条“精选蒙学读物”给学生熟读成诵,这“蒙学读物”的提法也欠妥。不能把“三百千”等当作经典,也不宜在中小学生中盲目提倡“读经”。对于古代文化传统,一是要继承,二是有批判有选择的继承,目的是古为今用,面向未来。现在这方面有点乱。基本的价值标准不能丢。)
三、切实加强学科思想、经验培养,在运用中学习语文
第七条 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小学低年级通过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中、高年级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
第八条 初中要聚焦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掌握随文学习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实际运用效果。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
第九条 高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批判的习惯,课堂上提倡以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为特征的多重对话,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点评:三条要求都符合课标,也比较具体。但“聚焦语言运用”不只是初中的任务,应当贯彻到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课标中曾提出“随文学习”,主要是针对那种把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方法“扣”得太细、反复操练的办法。虽然不宜做应试式的反复操练,但总还是要有一个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训
练,每个学段、单元,或者每一课到底要学到哪些语文知识、进行哪些能力训练,老师必须心中有数。“随文学习”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小学阶段,可以多用。但“随文学习”不等于放弃教学系统,讲到哪算哪。现在一线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比较混乱,需要有所整理和澄清。这并非走回头路。过去太死板,后来又太随意,现在需要略加调整,多注意语文教学的规律。)
四、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第十条 小学1-2年级通过讲故事、游戏、诵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3-4年级指导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理解重点内容。5-6年级注意篇章整体阅读,品读重点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内涵。
第十一条 初中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倡整体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一般科技类和说明类文章。高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优秀作品,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倡专题阅读、比较阅读,读懂社科类和评论类文章。
(评点:第11条很好,但要有措施来拓展阅读面,保证最基本的课外阅读。课内教学要重视指导课外阅读,往课外延伸。几种读书形式中,尤其要强调读整本的书。)
五、不断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
第十二条 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进行学习。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小学阶段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独立阅读,着力培养阅读习惯。
第十三条 初中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经典文学名著,高中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
(点评:注意到分级阅读的要求,很好,有些量化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名著的阅读范围可以宽一点,不宜死板规定全市学生都只读哪几种。学生最好能在一个建议的书目范围中有自己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教学是要加强的,现在常见那种精读精解授课方式,不能取代阅读方法。建议分清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种课型,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读书少的现象也堪忧。如果语文老师自己
不是读书种子,他的学生就很少可能会喜欢读书。)
六、有效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第十四条 小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社会生活、乐于表达内心思想。1-2年级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意思清楚、通顺规范。3-4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积累的语言素材,注重写作的条理性。5-6年级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构建文章框架,做到较为熟练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第十五条 初中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鼓励以日记、随笔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反映生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适应现实生活需要的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能力。
第十六条 高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微写作”等形式反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当面批改学生习作。提倡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实现相互促进。
(点评:这3条都是关于写作教学的,大致上都是课标的要求。问题是现在的写作教学普遍不受重视,认为不需要教,也很难教。加上教材的写作教学内容缺少系统,缺少方法,老师教写作也心中没有底。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级可能好一点,到了初三和整个高中,很多就是满足于应试式的考场作文技巧训练。这3条都很好,但需要有个东西把它“托”起来。我在最后一方面的点评中将有建议。)
七、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
第十七条 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
第十八条 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学校和资源单位合作研发校本课程,走进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引进高校及研究机构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多渠道补充教育教学资源。
第十九条 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跨年级、跨校常态化开展活动。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性语文学习
模式。
第二十条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各类语文主题俱乐部开展网上交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俱乐部活动过程、积累活动成果。中学生活动成果记入学业评价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点评:这4条都是在具体落实课标的精神,实践开放的语文学习。第18条要求“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这就给出一个课量比重的要求了。但恐怕仍然难于落实。小学可能好一点,高中基本上做不到。而所谓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果设计不好,往往流于形式。这也是至今没有解决好的难题。第19、20条建议支持“语文社团”,以及语文活动成果计入综合素质评价,都是很好的主意。至于鼓励社会资源参与语文教育教学,需要有更具体的措施。)
八、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
第二十一条 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突出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
(点评:最后一条是关键。阅读也好、写作也好,课外读书也好,都必然受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所以要想办法利用好“指挥棒”,让它反过来,尽量朝正面去“指挥”。办法就是中、高考增大阅读题的量,题量可以增加50%甚至80%,有10%到15%的考生做不完试题,那也正常,因为是选拔性考试,需要拉开分距。有些题就是考阅读面和课外名著阅读的,还可以多来些“非连续文本”的考题,文言文则不只是考读懂,还要考文化的思考,等等。这样,高考语文难度系数上去了,就会“指挥”整个阅读教学受到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效能也就提高,改变语文教学被边缘化的颓势。作文设置“可选择性”命题是可行的,可以给学生更多空间。但这不一定能改变作文教学程式化的弊病。关键还是要让中、高考作文的阅卷评分拉开分差,对高分、满分作文不必控制过严,而所谓“保险分”,也就是二等分,不能过分集中。现在有些省市高考作文的二等分达到75%左右,属于畸高,不正常。这样,再努力也难得高分,马马虎虎就是二等,谁还会在作文教学上花气力?当然,也要有一套办法来控制评分的科学性与公平
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前面要求的写作教学诸多要求,也才会在教学中得到重视和落实。所以第21条是最重要的,希望能有具体的办法跟上。)
第五篇:北京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14条改进意见
北京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14条改进意见
为更好地推进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有效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各学段教学衔接不够紧密、评价方式单一等深层次问题,现就改进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
第一条 小学阶段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一级、二级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六年级毕业达到二级目标的要求,禁止统考统测。初中阶段严格按照三级、四级、五级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九年级毕业时达到五级目标的要求。普通高中按照六级、七级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高中阶段各类测试不得超过七级目标要求。
二、有效落实各学段教学重点
第二条 小学英语教学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和大胆开口说话的习惯。小学低年级侧重听说训练,能看懂简单教学节目、进行简单交际。小学中高年级适当增加读写训练,能读懂简单故事、短文,能写出简短语句。
第三条 初中英语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小学基础上巩固辨音能力、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和语言基础知识,发展语言基本技能,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注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培养,把握教学难度和进度,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第四条 高中英语教学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交流表达、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英语进行思维,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三、积极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 第五条 小学阶段要引导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参与等活动感知语言、内化语言,发展学生听说技能。小学毕业时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会唱英语儿童歌谣。
第六条 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运用等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关注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保证一定的英语课外阅读量。
第七条 高中阶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围绕熟悉话题进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实践能力,使其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英语用户手册等,能写通知、邀请函等应用文。
四、切实转变学科教与学方式
第八条 加强英语学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将学科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学生走进社会。利用网络向学生推送趣味英语学习资源。鼓励学生通过模仿、体验、实践、探究等活动提高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要用好广播电视、有声读物、英文歌曲、影视作品、网络等英语学习资源,特别为农村学校补充绘本故事、有声读物、歌曲童谣、影视作品等形式的英语学习资源。
第九条 小学阶段要设计贴近生活、时代的教学方式,广泛开展讲故事、课本剧、观看英语节目、英语文化节、歌曲演唱等活动,鼓励学校引进外籍教师教学、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第十条 初中阶段要广泛开展英语角、英语阅读活动、听说园地、戏剧表演、英语演讲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一步拓宽语言应用实践渠道。学校增加图书馆英语图书报刊数量,丰富英语学习资源。
第十一条 高中阶段要用好外籍教师和国际学校资源,广泛开展英文校园电台、歌曲演唱、英语辩论、英语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与英语相关的志愿者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参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五、科学设计个性化作业
第十二条 要为学生科学设计个性化作业。可以采用涂色、配图、歌曲演唱、对话表演、海报制作等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应用性。作业形式兼顾口头与书面,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形式的空间。教师要适当增加作业面批次数,及时批改作业、反馈作业情况。
六、积极推进学习评价改革
第十三条 要围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建立学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学习档案机制,小学以激励学习兴趣和信心为主,全面记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第十四条 中考[微博]按照课程标准五级目标的要求命题,高中毕业考试不超过课程标准七级目标的要求命题。中高考[微博]强化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不过分强调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考察学生通过“泛读”、“速读”,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分析信息答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英语实用写作能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老师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