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

时间:2019-05-15 11:0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

第一篇: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 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一、二、立意:

刑罚制度的演变绵延数千年,发端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西周三代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奴隶制五刑,又经过秦和两汉的发展演变,特别是西汉文景帝废肉刑和汉武帝时开始的法律儒家化进程,紧接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曲折发展,到隋唐时期臻于完善,最终确立了一直为后世沿用的封建制五刑,又经过宋、元、明、清四代的不断损益、蜕变,形成了独具中华法系特色的中国古代刑罚制度。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发展。随着时代演进,法律儒家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刑罚制度逐渐摆脱野蛮残酷的外衣,开始向更具人道精神、更加文明的近代刑罚制度变革。

二、阶段发展

1.奴隶制五刑

刑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战争导致“刑始于兵”,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和演化为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也称为“正刑”,其中既有生命刑,也有身体刑。奴隶制五刑是夏、商两代的主要刑罚。

西周延续了前代的奴隶制五刑,据《尚书吕刑》记载:“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可见当时刑罚的处罚范围之广,处罚之严苛。另外,还继承和发展了徒刑、拘役、赎刑、流刑、没为官奴婢等刑罚。

2.秦朝“缘法而治”、秦朝以“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峻法的法家理念为其立法和治国的指导思想。所以在其刑罚制度上的体现,就特别残酷和严苛。《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的相关秦朝刑罚制度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死刑、肉刑、笞刑、徒刑、羞辱刑、财产刑等数类。具体细分,(1)死刑含:戮刑、磔刑、弃市、腰斩、枭首、定杀、坑、具五刑、族刑、车裂;(2)肉刑含:黥、劓、斩左趾、宫刑;(3)徒刑包括: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隶妾、司寇、候;(4)羞辱刑包括:髡刑和耐刑;(5)财产刑主要指赀刑和赎刑等等不一而足。

3.两汉刑罚制度趋向文明化及其儒家化

随着西汉社会民本观念的加强和统治者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汉文帝在少女缇萦上书的感悟和推动下,终于采取果断措施废除了肉刑,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刑制由野蛮趋向文明。此后尽管在司法实践中新的刑制出现了种种问题,一度遭到了“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这样的非议,但由于废除肉刑是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民心的善政,所以到景帝时期,又对具体刑具进行的改革,直至后世西晋彻底废除了肉刑。

汉武帝时期,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接推动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开始。儒家化在律法上的首要体现是以礼入法。诸如汉律中首创的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春秋决狱原则和秋冬行刑原则等都是儒家道德规范的直接体现。在刑罚方面,法律儒家化使刑罚更加人性化,推动着肉刑等暴刑的改革,推动司法官员守法慎刑,推动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由野蛮走向文明

4.魏晋南北朝时期刑罚的进一步儒家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刑罚的发展总的趋势是逐渐宽缓,并进一步渗入了儒家思想,如“重罪十条”制度、“准五服以制罪”制度、“八议” 制度“存留养亲”制度、官当制度入律。因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刑罚执行方面也更加人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废肉刑,北齐天统五年,后主诏:“应宫刑者,普免刑为官口。”从此肉刑正式退出了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历史舞台。其次,族刑连坐范围缩小,曹魏律“不及祖父母、孙”和出嫁女“从夫家之罚”到晋律“除谋反适养母出嫁女皆不复还坐父母弃市”再到南梁律中“母妻姊妹及应从坐弃市者,妻子女妾同补奚官为奴婢”。可见株连范围的限缩。尽管连坐之刑并未彻底废除,但连坐范围逐步缩小,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定流刑为减死之刑,北魏、北周历代流刑成为法定刑,逐步作为一些犯罪死刑的替代刑。流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隋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

5.隋唐时期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和法律儒家化的形成

在中华法制文明史上,隋朝《开皇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承前启后,对唐及唐以后的法制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确立的封建五刑制度继往开来,趋于定型:

法定刑由死、流、徒、杖、笞五种,二十等组成。死刑分绞、斩两种;流刑分为三等: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徒刑分为五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杖刑由六十至一百分为五等;笞刑自十至五十,也分为五等。

唐朝立法者因循隋《开皇律》而制定《武德律》、《贞观律》,及至高宗时修编的《永徽律疏》集前代立法之大成,确立了十二篇,五百零二条的结构并且它以“礼”为立法标准,礼与法的结合臻于成熟和定型,“一准乎礼”成为了对唐律的评价。唐律具有高度的完备性,不仅调整范围广泛,而且内容丰富,逻辑严谨,高度概括,所创设的多项刑罚原则也影响深远。故为后世延用及日本、朝鲜、越南各国效仿。

《永徽律疏》中所规定的刑罚制度大体与《开皇律》相当,只是局部略有调整:

其一,是笞刑自太宗时,不得拷打背部,从此以后笞刑只以臀部和腿部分受。

其二,唐代流刑根据刑罚轻重分为两种:(1)普通流刑,其内容一是从流放二千里始,以五百里为等差,到三千里为止共三等。二是三等流刑都服苦役一年。(2)加役流,即流三千里服苦役三年。

6.宋元时期刑罚的嬗变

《宋刑统》承袭唐律在《名例律》中规定了笞、杖、徒、流、死五种法定的刑罚,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有做了或多或少的变通。并且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刑罚制度。

首先:

折杖法:宋承唐末五代,因有感于刑罚的苛酷,曾实行折杖法,进行了一次改革刑罚的尝试,总的趋向 是从轻的。具体是将笞、杖、徒、流等刑罚折成杖刑的代用制度。其次: 刺配刑:宋真宗时,刺配刑被引入编敕,使之上升为普遍使用的刑罚与法定的刑罚。这种刑罚甚至比唐朝的加役流还要严酷,即不仅要杖脊、刺面,还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苦役。

再次

:凌迟刑:北宋仁宗时期开始使用凌迟刑,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刑考》载宋朝凌迟刑“先断其支体,次绝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凌迟刑是中国古代最为严酷的生命刑元、明、清三代一直沿用,直至清末变法方告废除。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且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其刑罚制度显现出多民族性和包容性以及对前代刑罚制度的继承性。部分肉刑如黥刑和劓刑死灰复燃,重新适用。

7.明清时期刑罚的保守性

明朝法定刑沿袭唐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但徒、流均附加杖责。充军刑在明代得到广泛的使用。明代充军的地点分极远、烟瘴、边远、边卫、沿海和附近五等。刑期分为终身和永远两种。充军的适用对象从军人犯罪,后来扩大到普通百姓、贩卖私盐、搅扰商税,甚至放牧牲畜践踏庄田的,都以充军发落。明朝还创设了“廷杖”及其他极端残酷的法外刑,表现了前所未有的专制皇帝的淫威。清朝刑罚制度较之前朝并无太大变化,主要有两点变化:

其一、清朝在保留明朝的充军刑的同时,还创设了“发遣”,即将罪犯发往边疆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较充军刑为重,但亦有发遣至边疆地区当差。其

二、死刑手段于斩绞之外,还有非法之刑,如凌迟、枭首、戮尸等残酷刑罚。

明、清两朝从维护和强化封建专制皇权的角度出发,先后采取了“废宰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治事”和设立军机处架空内阁等措施。由是,皇权得到空前加强。与此同时,因为西方殖民者东来和沿海倭寇等因素,两朝统治者先后采取了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步孤立于世界。另外,对于社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也由于封建制度的压制纷纷夭折。

就明、清两朝的立法思想而言,也是趋向于保守的:都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到清朝时还有维护满洲权贵特权的需求。因而,明、清两朝的刑罚相较于前朝更加严酷,不仅非法定刑的肉刑在一定程度上适用,而且死刑的严酷程度也令人难以想象,不仅保留了宋以来的凌迟,还有枭首、弃市、戮尸等,严重压抑着中华民族性的觉醒,还严重阻挠了中国法律制度的民主化、近代化。

三.知识链接:

“刑始于兵而终于礼”,是对中国古代法独特发生路径的经典概括。在部族战争中产生的暴力行为方式作为刑罚,规范己方的军事行为,维护己方的军事利益,是为军事刑法。而这种暴力方式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即通过刑罚惩罚犯罪确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是为刑法。西周时期,在“宗法结合封建”的“维新”制度下,“礼”从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发展为国家法度,对违礼而致犯罪行为的惩罚方式有战争与刑罚两种。基于此,战争开始从单纯的弱肉强食演进为具有政治和道德属性,并形成以礼来规范军事事项的军事法——军礼。同时,中国古代的刑法也开始具有了“明德慎罚”的基本精神。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律外,可以用《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中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

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最早始于隋朝,又一说是唐代,在金朝与元朝普遍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建筑论文

探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4-03-17 来源: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 传统文化 历史内涵

论文摘要: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凝固的历史”,是包罗万象的空间艺术。透过那斑斑驳驳的一砖一石,人们能够从中解读出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是华夏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中的礼制,宗族家庭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都影响着建筑的布局,建筑环境设计和装饰风格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

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具备很独特的审美价值。建筑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时代性的差异;从横的方面看,建筑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渊源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土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人民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本文中,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礼制”与中国传统建筑

君主专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政体形式。“礼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很重要的。所谓“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秩序,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等级制度。孔子是“礼制”的忠实维护者,他的“克己复礼”等主张,都反映了礼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同样存在壁垒森严的等级,从建筑的布局、形体、结构到装饰设计,处处皆凝结着强烈的政治伦理规范,以显示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这就是建筑中的“礼”。宫殿建筑中,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为“殿”,与家人生活起居之处为“宫”。故“殿”的面积与构件都以大为美,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来显示皇权至尊。“宫”的建筑规模则据主人的身份而定,皇帝的起居宫最大,其次为皇后及其妃嫔所居之宫。明清故宫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整个建筑群中最雄伟宏大的部分,居中而立,统摄全局,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后宫中皇帝起居的乾清宫规模

最大,其后为皇后起居的坤宁宫,再次为妃嫔所居的东西六宫,皇室家族内部的贵贱尊卑,由此都可见一斑。

民居建筑的等级限制也是极为严密的,各朝统治者甚至以律法的形式来加以规范。各级官员的府邸建筑,都是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建筑装饰的伦序等级十分明显。例如:基座是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装饰手法,一般的民居只能用普通台基,官品较高的府邸可用较高级台基,惟有皇家建筑和佛寺庙宇,才可以用“须弥座”。这种座式原为佛像底座,寓意以须弥山之高显示来佛的崇高和伟大。皇家建筑借用“须弥座”寓意皇权的至高无上。屋顶式样的不同也代表民居的不同等级,四面坡顶多为皇室和庙宇专用,歇山顶多是达官贵人的宅院,普通百姓的居室多为硬山顶。此外室内装饰中常用的天花、彩画等也分不同等级,严禁违礼僭用。

二、“宗族观念”与中国传统建筑

宗法家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儒家所倡导的宗法伦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后,这种观念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中国传统建筑也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宗族观念和思想。

中国传统的居室建筑,是对宗族家庭伦理最形象、最生动的阐述。就平面布局而言,民居的分布多由若干单体建筑来组合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寨。庭院为同祖同宗家庭生活起居之处,村落为同姓同族之人交往活动之处。这种布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强调族群而淡化个体,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传统家族的宗法特质。民居庭院内部的布局也内涵丰富。为了体现父尊子卑,长幼有序,一般皆将家长所居的正室安排在正上方,同时也安排有祭祀祖宗或家庭集会之地。在“堂”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相对于“堂”,房为从属地位,这与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同时,由于堂为家庭居室中最尊贵的地方,代表同宗集会之地,故人们习惯上以“堂”称父系亲属;母系的亲属不是同祖同宗,故而不能算是同“堂”之后,遂以“表”称之。出于室正房偏的观念,人们称结发妻子为“正室”称妾为“偏房”。同时,为了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动自由,妇女的居室一般被安装在幽深、封闭的院落后部,故传统社会习惯称妻为“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人将妇女之居称为“闺房。

三、“天人合一”与中国传统建筑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投入。中国传统建筑绐终讲究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映衬,追求虚实相生,情境相映,曲折尽致,意有回境以达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

分布在祖国各地的民居,其选址、布局、结构、色彩风格皆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各地区自然环境相生相融。西南地区阴热潮湿,蛇虫出没,居室虚空而筑,幢幢竹楼掩隐在片片竹林丛中,拙朴雅致;西

北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黄土漫漫,其居室掘穴为窑,苍茫而古朴;江南水乡地区,湖泊纵横,星罗棋布,故居室傍水而筑,小桥流水,恬静柔美;东北平原地区,原野辽阔,寒冷干燥,故居室雕梁画栋,端庄厚重。在色彩的应用上,北方自然色彩单调,故建筑的装饰色彩浓重热烈,红墙朱门,黄瓦绿窗,色彩热烈鲜明。南方植被丰富,自然色调丰富多彩,故建筑物多采用天然原色,粉墙黛瓦,褐柱青砖,幽雅而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园林建筑,是对自然山水的再现。所谓“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指的就是园林中的建筑设计尽可能排除人工雕琢的痕迹,遵循自然山水风景的规律,效法自然,渲染野趣。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往往不得不改变某些固有的特质。如对线条的处理,建筑作为人工创造物,直线是其人力之美的象征,而自然山水风景却多为柔和、流畅的曲线。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华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些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雅致唯美的建筑装饰,缤纷绚烂的建筑色彩„„无不让人感慨中国传统建筑的极致之美。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引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无限感悟。让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9(9).[3]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2(1).[4]马玉鹏.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与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0,(12).

第三篇:高考英语作文热点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

高考英语作文热点话题丨中国传统文化

(一)假定你是李华,正在教你的英国朋友Leslie学习汉语。请你写封邮件告知下次上课的计划。内容包括:

1.时间和地点;2.内容:学习唐诗;3.课前准备:简要了解唐朝的历史。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Leslie, How are you? Glad to see you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 learning Chinese.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next lesson.The lesson will be given from 3 pm to 5 pm on the afternoon of next Tuesday in classroom 502.In the class, you will mainly be studying Tang Poetry, which reflect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s very important to Chinese people.You can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Chinese by studying Tang Poetry.Make sure to prepare before class and have at least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This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do well in the class.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help you with,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let me know.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Yours sincerely,Li Hua

(二)

假定你是李华,想邀请外教Henry一起参观中国剪纸(paper-cutting)艺术展。请给他写封邮件,内容包括:

1.展览时间、地点; 2.展览内容。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Dear Henry, I'm Li Hua, the head of the paper-cutting club at our school.Last time, you told me you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learning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Well, I'm glad to tell you there will be a Chinese paper-cutting exhibition at our school.I really hope you can set aside some time for the event.The exhibition, the theme of “Which Is the Beauty of China,” will take place in the school hall from 2 to 5 on the afternoon of June 21.Not only will our club's art be displayed, but we also have a valuable set of paper-cuts created by a famous artist in this field.Besides, there will be many useful and interesting activities, from which you can have a clearer picture of Chinese culture.I hope you will accept my invitation.I'm sure the exhibit will leave a wonderful impression on you!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Best wishes!

Yours, Li Hua

(三)假定你是李华,你们学校正举办“校园文化周"活动,请你写一份封电子邮件,邀请Tom去体验编织艺术,内容包括:

1.发出邀请并简述原因; 2.阐述活动的内容(了解编织艺术的历史:1000多年;观看编织艺术的展览;用竹子编椅子,窗帘,装饰品); 3.约定与Tom见面的时间和地点;4.期待对方的回复。

Dear Tom, Here's a piece of good news.The Campus Culture Festival will be this Friday.Since you have a strong passion for Chinese folk art, it's my honor to invite you to join us.The activity is scheduled to last approximately two hours, from 3:30 pm to 5:30 pm in the school hall.It will cover a wide variety of content.We can appreciate beautiful weaving in the many chairs and decorations on show, and we'll watch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history of weaving.In addition, som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will be invited to deliver a lecture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eaving, during which time you will definitely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If you are available, we'll meet at three outside the school gate.I hope you'll accept my invitation!Your timely reply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Yours, Li Hua

(四)假如你叫李华,你的美国笔友Tom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感兴趣。他想请你介绍你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你通常是怎么庆祝的,以及你喜欢这个节日的原因。请你根据他的问题回复邮件。提示词语:eat, get together, share, happy, special Dear Tom, I'm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My favorite festival is the Mid-Autumn Festival.It usually comes in September or October.On that day, our family members usually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nice meal.After that, I always watch the moon and share mooncakes with my family.I love this festival because I like eating mooncakes, which are shaped like the full moon.They represent people's expression of love for their family.In shor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a day of enjoyment and happiness.I hope that my letter will help you appreciate Chinese festivals even more.Yours, Li Hua 必 备 词 汇 传统的:traditional 节日:festival 文化:culture 农业国家:agricultural country 工业国家:industrialized country

茶馆:tea house

京剧:Peking Opera 木偶戏:Puppet Show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prote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第四篇: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检讨与启示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检讨与启示

【摘要】:自三代至明清, 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大致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通过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检讨, 总结其参考价值和历史教训, 对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途中选人用人有所启示。

【关键词】: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参考价值历史教训

选官制度亦曰仕进制度, 乃国家选拔官吏之程序规章。中兴以人才为本, “得人者昌, 失贤者亡” , 故历代对官吏的选拔考核极为重视。自三代至明清, 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检讨审视, 认真总结, 探经验, 寻教训, 悟启示, 当是今人该做的事情。

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概览

选官自有国家始,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概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几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选官制度, 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 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选官制度的发展, 大致可分三个大阶段, 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时代。

1、三代: 世卿世禄制。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 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 均是“ 世及以为礼”, 即实行世卿世禄制, 又名世官制。在这种制度下, 公门有公, 卿门有卿, 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 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西周时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受封的各级封君按嫡长子继承制原则代代相袭, 既占有封地, 也世袭官职。这种世卿世禄制, 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本质上的差别。尽管当时也有选贤任能的现象, 比如商汤重用伊尹、文王起用姜尚等等, 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世卿世禄制的基本原则,仅是个别“破格”现象而已。

2、春秋: 选贤任能渐成风尚。春秋时, 社会开始大变革, 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 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重用贤能。如齐桓公重用与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 秦穆公重用五张羊皮换来的百里奚,楚庄王任用“ 鄙人”孙叔敖, 吴王阖闾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 越王勾践重用范蠡文种等等。整个春秋时期, 选贤任能不绝于书。但仍属“ 伯乐相马”式的人治方式, 仅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一些冲击,并未规范化、制度化。

3、战国: 广泛推行军功制和养士制。战国乃“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 社会变革剧烈, 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 唯功唯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因军功授和“ 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

军功制是以功选官。魏李悝变法, 规定“ 食有劳而禄有功”。秦商鞅设二十等爵以赏军功, 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 论不得为属籍” , “利禄官爵未出于兵, 无有异施也。”

养士制即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 以为己用。“士”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和作为的社会群体, 是当时新型职业官员的重要来源。“齐有孟尝, 赵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

忠信, 宽厚而爱人, 尊贤而重士”, 即属个人养士。亦有政府直接建立的养士机构, 如齐之稷下学宫即为一例。

4、汉代: 察举制。从汉文帝到汉武帝, 建立了察举制, 此后, 察举制就成为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国家的不同需要, 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就两汉来看, 察举有两大类: 一是定期常举, 一般每年一次, 在年终随着“上计”进行, 具体科目有孝廉、茂才等;一是不定期特举, 由皇帝根据实际需要随时下诏指定科目和人选要求, 具体科目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两汉之察举, 以孝廉最多, 故亦有以“举孝廉”指代整个察举制之说。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 一是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 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 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 才干出众。凡是地方举荐上来的孝廉, 一般先在中央担任郎官, 经过官场上的见习和初步锻炼, 再根据对其实际能力的考察任命实职。

5、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东汉末, 由于天下丧乱, 人士流移, 考详无地, 魏王曹丕纳陈群之谏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它规定在地方州郡分别设立大小中正, 负责以九个等级品评本地区的士人, 依此授官、升降。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 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和才能并重, 但自曹魏末年之后, 中正官一般由士族出身的官员担任, 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门第和家世,以至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现象。因其堕落为世家大族垄断官吏选拔、培养私家势力、维系政治特权的工具, 故必然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衰落而消亡。

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始创于隋, 完善于唐, 发展于北宋, 衰落于明清。

隋唐之际科举制创立完善, 意义非凡。一是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权力下移之弊, 适应中央集权需要, 把官吏选拔彻底收归中央。所以唐太宗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之说。二是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 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的途径。“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的希望, 吸引了莘莘学子的毕生精力, 使之“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三是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 从文化层次上保证了社会思想与统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四是促进了文学特别是唐诗的繁荣。

世官制是奴隶社会具有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和科举制分别是封建社会前期和中后期具有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当然, 标志意义的选官制度并不等于唯一的选官制度, 特别是随着国家机器的日益复杂, 官僚机构的日益完善, 统治者总是采取多种途径来选用官吏, 以达到政治上的平衡。在世官制时代, 大夫以上的高级官员实行世族世官, 而大夫以下的低级官吏皆出自“乡举里选”。在察举制时代, 察举固然是选官制度的主体, 但除此之外, 比较典型的仕途还有征辟、太学生、任子等。科举制时代, 科举无疑是最重要的选官途径, 但科举之外, 还有学校试、封荫、吏道、荐擢等多种选官途径。

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启示与参考价值

回溯可知, 自三代到明清, 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显然独具特色, 其系统、完整、严密与历史悠久, 堪称世界之最, 有很多启示和参考价值可供今人借鉴,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考选。“ 考选”即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这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

做出的最佳选择。考选制度, 应该是也必须是包含着这几种基本精神: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量才使用、内行管理。我国科举时代的考试, 基本上体现了这些原则——尽管存在着极大的不彻底性。由此带来的重大社会效应之一, 便是产生了所谓的社会流动——主要指社会下层人物进入统治阶层。这种社会流动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同时, 科举制时代的考试又是多层次的, 这不仅对于保证选取人才的可靠性、正确性与客观性起着积极作用, 而且对于“ 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也有一种抑制作用。此外, 实行考选, 对提高封建官员的素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多途选拔。我国古代选拔官吏, 无论察举、科举, 其选用人才的途径都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在世官制时代, 亦有“ 乡举里选”作为世官的补充。古代选官之所以要多渠道, 目的在于保持社会各种势力的政治平衡。每一个时代的各种仕途, 又有主次之分, 有一种仕途居主导地位, 其它多种仕途与主导仕途共同构成该时代选官制度的总体。具体地说, 世官制时代, 主导仕途为世官, 其它仕途主要是乡举里选;察举制时代, 主导仕途为察举, 其它仕途有任子、军功、辟除、荐举、征召、太学生、吏道等;科举制时代, 主导仕途为科举, 其它仕途有学校试、荐举、补荫、吏道等。这种多渠道、分主次的选官模式, 有利于调动社会各层次的积极性, 做到多方参与、人尽其才。

3、德才兼备。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存在各种选用人才的标准—— 或以血统、或以军功、或以赀财、或以德行、或以才干, 但其总趋势则是倾向于德才兼备。仅以表面上看起来纯粹以才学取人的科举而言, 实际上德行的因素无处不有,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科举制度对应试人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凡娼、优、隶皂、罪户子弟, 均不得参加考试。换言之, 只有封建统治者认为符合德行条件的人才能应试。二是科举考试全被封建道德说教所充斥, 它制约应试者不能不就范于封建统治者的德行要求。尽管“德才兼备”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 与当今所讲的德才兼备有本质区别。但从原则上着眼, 古今之理是相通的。

4、保密。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保密制度的全面建立, 始于北宋。具体做法有三: 一是锁院制度。即一经任命为知贡举(即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 在大约五十天左右的锁院期间, 不得回家, 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后来, 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需与知贡举一样锁宿。这实际是采用隔离法达到保密的目的。二是封弥制度。“ 封弥”又作“ 弥封”, 亦称“ 糊名”, 即把试卷封起来,糊去举子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以及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大凡封弥官不评卷, 评卷官不知姓名。三是誉录制度。所谓“誊录”, 就是抄写试卷。举子的亲笔试卷称真卷, 誉录后送归封弥官存档;誉录的卷子称草卷, 送给考官评阅。誊录与封弥合称弥封誊录制。这些保密制度在后世的科举考试中, 一直沿用下来, 至今有些重要考试中仍予采用。

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应汲取的历史教训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不仅有着许多宝贵的参考价值, 而且从中亦可吸取不少有益的历史教训。

1、要扭转读书做官论的一元价值观。选官制度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 莫过于由它所造成的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论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我国历史上, 把读书和做官相连结的思想出现很早。“ 学古入官, 议事以制, 政乃不迷”, “学而优则仕”是这方面的集大成性的总结。世官制以后的各种占主导地位的选官制度,基本上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定, 并为实现这一思想而服务,而科举制对这一思想的贯彻是最全面最彻底的。科举制下读书的目的更加一元化,那就是做官。社会上一切以官为中心, 以官为转移, 有官便有一切, 失官便失一切。随着科举制向成熟阶段的发展, 读书做官的道路日益凝固, 与之同时俱来的官本位思想也日益严重化。这是一条沉重的历史教训。

2、要克服知行不

一、学用脱节的弊端。中国古代的统治者, 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 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 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 而儒家的经典, 则是实施这种教育的基本教材。诚然, 在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为适应不同的政治需要, 治才教育的重点有所变化, 内容也有所增益, 但不管如何变化、增益, 这种教育总体上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知行不

一、学用脱节, 重才学轻实际能力。由于治才教育与选官制度紧密相关, 所以古代的官吏选拔也就不能不具有这一弱点。明清两代, 由于科举制、八股文的强化, 知行不

一、学用脱节的距离被扩展到了极致, 轻视实际能力的弊端, 亦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历史教训, 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3、要建立既重选拔更重管理的规范化机制。古代中国不惟重选官, 在官吏管理上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如夏时“三载考功, 五年政定” , 商汤创设“三有宅考绩法”, 西周“以八法治官府”、“以六计课群吏”, 周王采取巡守、述职、派员监督、不定期派员到地方巡访等, 战国实行“ 上计”制度, 汉代进行考课, 唐朝制定考课法对各级官吏实行全面考课, 宋代有磨戡、历纸、京察、大计, 明清有考满、考察制度, 等等。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重选拔轻管理的流弊, 以致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弄虚作假之风盛行, 科场舞弊、请托监临、官场腐败现象日益滋生, 吟诗作文尚可、为民解忧乏才的庸官、懒官史不绝书。因此, 建立一种既重选拔更重管理的规范化机制乃吏治建设中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大课题!

4、要建立科学、民主、严格的选官监督机制。没有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很有可能为“合法”滥用权力创造条件和依据。所以, 尽管古代选官有较为完善的防弊措施, 但还是出现了相当多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贪污贿赂等现象,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民主、严格的监督机制。为公平、公正、合理计, 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计, 科学、民主、严格的选官监督制约机制必须建立, 否则很可能再次步入历史上人治的窠臼。

【参考文献】

[1]李观.李元宾文集项籍故里碑铭序[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2]王夫之.读通鉴论[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3]张廷玉, 等.明史 选举志[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第五篇:古代中国婚姻解除制度探析2009级艺术学研

古代中国婚姻解除制度探析

2009级艺术学研李磊1045809012

摘要:婚姻制度是古代中国家庭伦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而婚姻解除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逐渐发展的过程,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婚姻解除制度,可以对今天我们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婚姻解除 强制离婚 合意离婚 “七出” “三不去”

一、古代中国婚姻解除的形式

婚姻解除是指婚姻关系的消灭,从各国现状来看,婚姻关系的终止可能有两个原因:

1、是配偶一方死亡或宣告死亡;

2、是因双方的离婚行为。第一种原因是婚姻终止的自然原因。离婚,是生存的配偶运用法律手段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这是由双方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中国古代规定的离婚形式分为强制离婚和合意离婚两种,具体而言包括“七出”、“义绝”、“和离”。强制离婚包括法定强制离婚和片意离婚。法定强制离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婚姻违反法律规定,即当事人在身份上属于法律所禁止为婚的范围,构成“违律为婚”。违律为婚者,所缔结的婚姻关系属于无效婚姻,不受法律保护,并须强制离婚。主婚者还将受到刑事处罚。另外一种情况被称为“义绝”,所缔结的婚姻关系本身合法有效,但由于夫妻一方对于对方的亲属实施了侵害行为,或者夫妻双方亲属之间发生侵害行为,符合法定“义绝”条件者,即必须离异。唐律规定:“夫妻义合,义绝则离”,必须离异,违者处徒刑一年。片意离婚是指配偶一方提出的离婚,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丈夫一方掌握离婚的主动权。所谓“七出”,七出在西周时原来是礼制,唐朝时定为法律条文:妻有“七出”之一者,丈夫有权解除婚姻关系,唐《户令》中的规定十分具体:“诸弃妻须有七出之状,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男女双方都可以呈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此即呈诉离婚制度。唐朝称合意离婚为“和离”,唐《户令》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疏议:“夫妻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此后,明清各代均有此项规定。中国古代,离婚的主动权始终掌控在丈夫手中,妻子则从未获得过相应的权利。如果妻子擅自离夫出走,即构成犯罪。《唐律·户婚》规定:“妻妾擅去者,徒二年。”

二、古代中国婚姻解除的条件与理由

唐朝规定了七种“违律为婚”情形:同姓不结婚;亲属不婚(五服内);良贱之间不婚;不得娶逃亡妇女;不得娶下属女儿;不得隐瞒事情结婚(身份、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得恐吓、强娶。义绝是指一方对另一方亲属和双方亲属间有殴打、通奸、杀伤等行为,证明两个家族间的道义已断绝,官府判决离婚。唐开元二十五年《户令》具体规定了“义绝”的条件:“诸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妻外祖父母、伯叔

父母、兄弟姑姊妹,若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姊妹自相杀,及妻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与夫之缌麻以上亲若妻母奸,及欲害夫者,虽会赦,皆为义绝。”与有以上七种情况,都属于义绝。违律为婚及义绝均构成了强制离婚的法定理由,若有犯,婚姻关系必须解除,夫妻双方本人的感情及意愿则不予考虑。违者,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七出”可以作为丈夫要求离婚的理由,并非必然导致婚姻关系解除,其主动权在男方。但是从“七出”的具体条件来看,除了盗窃一项关乎个人道德外,其他条件无一不与家族有关。因此,与其说是丈夫掌握离婚的主动权,“妻受夫的支配,离合听夫,不如说夫妻皆受家族主义或父母意志的支配。任意出妻和犯了家族规律而出妻是两回事。”

为维护封建道德,古代婚姻制度又规定了三种丈夫不得休妻的法定事由,客观上取得了保护女性权利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三不去”,即使妻子有“七出”的理由,丈夫也不得将其休弃。其内容,按照《大戴礼》所记载为:“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无所依附的,不能休;和丈夫一起为公婆服过三年丧的,不能休;结婚时夫家贫贱,曾与夫同甘共苦,后来富贵了,不能休。

呈诉离婚,是指依封建法律规定,如果“妻背夫在逃”、“夫逃亡三年”、“夫逼妻为娼”、“翁欺奸男妇”等特定事由发生时,夫妻双方都可以要求由官司处断离婚。“和离”乃双方自愿离婚,因而基本没有条件上的限制。中国古代的离婚条件也是逐步完善起来的,但是这种完善主要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完善,与家族主义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不是古罗马那种不断革新的完善。

三、古代中国婚姻解除的程序

中国古代的离婚程序分为两类,即离和断离。离又可以分成“出妻”及“和离”两种,出妻即俗称的休妻、弃妻,合称休弃。出妻由男方做主,公婆也可以提出,简而言之,以“七出”为理由提出休妻者,可以不经官府,但是必须履行较为严格的法定程序。第一,必须由丈夫本人亲作书面“出妻书”,即所谓“休书”;第二,休书必须经夫妻双方的有关亲属联名签署,包括夫的父、母、伯、姨、舅,妻的父、母、伯、姨、舅,及左邻右舍等。如妻子再嫁,须持前夫书写的休书到官府请求公牍,然后再嫁。和离就是双方合意离婚,同样必须由丈夫亲手书写“离婚书”,这些书面凭据,可以用于注销户口和再嫁时的结婚凭证。断离是官府判决强制离婚,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违律为婚,二是义绝。

四、古代中国婚姻解除的法律后果

从财产安排上来看,在古代中国,离婚之后的妻子可以带走从娘家带来的陪嫁,除此之外不能再分得任何财物。“根据《礼记·杂记下》郑玄注引“律:弃妻畀所赍”,即归还其从娘家带来的嫁妆。唐代沿用了汉代的规定,据日本《令解集》卷10“七出”条云:“凡弃妻,先由祖父母父母,若无祖父母父母,夫得自由。皆还其所赍见在之财;若将婢有子亦还之。”即离婚后归还妻子从娘家带来的财产。

从子女抚养上来看,按照中国古代的婚姻习惯,夫妻离婚后,子女原则上归丈夫抚养,但如丈夫去世,则允许妻子携子女改嫁。离婚后,妻子与所生子女的法律关系不变。据《仪礼·丧服》记载:“出妻之子为母期,”也就是说,如父母离异被出,母亲去世,则子女须为母服期年之丧。如果父母离异后母亲犯罪,也可用子之官阴请求减免罪责。

五、古代中国婚姻解除制度特征

中国古代婚姻解除制度特征首先表现在,中国古代有关离婚制度的规定一直是比较稳定并逐步完善的,其核心的特质几乎贯穿始终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与中国古代波澜不惊,陈陈相因的文化风貌一脉相承;其二,中国古代离婚制度的特征受到家族主义的强烈影响,因而时时处处关乎家族利益,婚姻乃“合二姓之好”,结婚被看作是两个家族的结合,离婚自然也被看作是两个家族的决裂,因此离婚的条件、理由乃至程序都与家族密切相关,夫妻个人的意愿及情感都需要服从家族的利益,特别是行经3000多年从未间断的“出妻”制度,丈夫“出妻”的条件无不与家族相关,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家族利益和个人意志的统一。其三,中国古代离婚制度鲜明的体现出服务于家族伦理和家族利益的特征,中国古代虽然也为“七出”设计了“三不去”,体现了对妻子权利的一定保障,但是“三不去”的首要出发点及其内容仍然服务于家族伦理和家族利益,并非出于维护公正的目的。其四,就中国古代的“和离”而言,从外在形式上看与当今社会的协议离婚别无二致,但是结合中国古代的社会背景来看,单纯的法律条文可能无法说明其本质。毫无疑问,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和夫权统治不可能允许女子真正享有独立的权利,包括与丈夫“平等”地协议离婚的权利,再者,一项婚姻的解除绝不仅仅关乎夫妻两人,而是影响着整个家族的体面和利益,因此,即使婚姻关系必须解除,一方面不得不顾及家族的关系,给对方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也需维护自己的声誉,以免“家丑外扬”。这样一来,选择“和离”的途径,自可以做到“两全”。因此,“和离”制度的产生及持续,并不在于它本身蕴含的意义,而不过是“出妻”的一种变通而已。参考书目:

1、《唐律·户婚》“义绝离之”。

2、郑显文著:《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杨大文主编:《亲属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张维青 高毅青著:《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下载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能力提速 中国传统文化 2.1 古代刑罚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