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7: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张彤同志在四川省

“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登菊常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德阳召开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目的是全面总结近年来我省各级团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省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登菊常委在百忙中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登菊常委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和深化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下面,我就我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参与,关爱工作成效明显

自去年以来,由团省委牵头、联合相关厅局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该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各级党政重视,关爱工作形成合力。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农村留守学生十分关心,高度重视。省委青林书记在今年3月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5月又在省委工青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开展好该项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并多次深入基层看望慰问农村留守学生,对关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巨峰省长高度重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对关爱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亲自关心留守学生爱心基金募集事宜。登菊常委等省领导先后多次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还多次专程看望慰问留守学生,调研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对关爱工作进行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3家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工作职能,积极主动开展关爱工作。各级公安部门将留守学生权益保护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探索形成了“三查四有五定期”留守学生管理办法;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文化部门开展了“送电影进留守学生之家”活动;劳务管理部门和劳务培训机构将家庭教育纳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内容;妇联组织广泛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关工委开展了万名“五老”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全省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由党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工作议事机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关爱工作深入开展。成都、泸州、内江等地将关爱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评估体系;德阳、绵阳、达州、巴中、乐山、雅安、资阳等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关爱工作作出批示并参加相关活动;巴中、遂宁等地明确要求各级机关干部带头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德阳、遂宁、广安、眉山、南充等地切实落实人员、经费、措施保障;绵阳、内江、宜宾等地还制定了考核激励办法,专门成立督查组进行检查落实。成都市建立起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工作责任制,将留守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德阳市委、市政府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留守学生之家”的建设及对关爱留守学生的教职工的相关费用。遂宁市专门从市财政划拨2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关爱工作。全省初步建立了“党政主导、团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活跃的工作格局。

(二)实施项目运作,爱心基金不断壮大。团省委按照“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思路,创新活动方式,打造活动品牌,增强工作实效。针对留守学生现实需求,精心策划“因为您,灯亮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向社会公开推出了“留守学生流动爱心书屋”、“看看父母打工的地方”、“留守单亲母亲培训基地”、“留守学生体育活动中心”、“留守学生奥运行”等11个公益项目。以公益活动项目为统揽,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社会募集关爱资金,整合关爱资源,拓展关爱项目。今年9月,全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再获900余万元捐赠,其中省电力公司捐赠的400万元和蓝光集团捐赠的400万元将全部用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省体育局捐赠的体彩基金100万元将建设留守学生体育中心。另外,四川出版集团向21个市(州)各捐建了一个留守学生流动爱心书屋。截至目前,四川省留守学生爱心基金已累计募集达2700万元。全省各市(州)也不断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为关爱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1个市(州)共筹资1.15亿元,用于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三)加强阵地建设,活动平台有效搭建。团省委及时出台《全省留守学生之家建设标准》,对各种设施、项目和指标进行了细化明确。全省各市(州)按照社会化招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思路,切实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搭建关爱工作平台。绵阳市募集资金20万元,通过依托学校建家、依托城镇单位建家、依托社会组织建家、依托村支两委建家、依托代理家庭建家等五种模式,建成“留守学生之家”112个。遂宁市下发了《全市“留守学生之家”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采取部门联建、社会援建等方式,在学校、乡镇、社区、村建立“留守学生之家”示范点151个。巴中市要求市级各部门分别在扶贫联系村建一所“留守学生之家”,并达到有一台电视机、一台电脑等“六个一”标准。中国移动四川德阳分公司为全市55个“留守学生之家”示范点,分别赠送了一部IP商务电话,而且专门制定了话费优惠政策,保证留守学生能够定期与父母打通亲情电话。截至目前,全省“留守学生之家”达到1700余所。

(四)强化队伍培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各级团组织结合实际,相应建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按照思想品质好、综合素质高、热心关爱工作的标准,采取公开招募、项目招标等方式,以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机关干部、教师、医生、法律工作者为重点,在全省招募了近11万名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关爱队伍。各级各类志愿者针对留守学生在心理、学习、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结对帮扶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学习辅导、法制宣传、健康体检等活动,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使他们“幸福留守、快乐成长”。为进一步扩大关爱队伍,提升关爱工作水平,团省委在省关爱行动领导小组13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又积极吸纳省青联、省青企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省电力公司、蓝光集团、成都传媒等60余家社会团体、企业及媒体,组建了“四川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爱心联盟”,全面整合社会服务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为该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五)加大宣传力度,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加大工作宣传,选树关爱典型,是营造关爱农村留守学生良好社会环境的有效方法。全省各级团组织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紧密合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团省委组织专门力量,以创作留守学生主题曲、制播公益宣传片、刊登公益广告、发送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宣传工作交叉覆盖。通过宣传“香港华人置业留守学生之家”公益项目招标、“因为您,灯亮了”——致全社会的公开信、“与爱同行”——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系列主题活动、“快乐暑期,幸福留守”等活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亮点。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开展了“留守学生自强之星”、“留守学生关爱之星”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反响。

(六)探索机制创新,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团省委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关爱留守学生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通过建立“留守学生之家”申报制度,推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系列项目,解决阵地、队伍和运行保障等困难,积极探索建立了资源整合长效机制;按照“多重覆盖,交叉重叠”的原则,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培训等制度,加强基层志愿者组织和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了齐抓共管长效机制。各市(州)普遍制定了《“留守学生关爱行动”志愿者招募与管理暂行办法》、《“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条例,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举措。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扎实推进,在全省上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服务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近百万留守学生从中受益;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务工人员得到有效的亲情服务;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了机关干部的作风转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结对帮扶留守学生,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落在了实处;锻炼了团干部队伍,各级团干部服务大局、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提高。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纷纷聚焦我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经济杂志社等多家中央媒体近期赴川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在全社会形成了关爱帮助留守学生、关注支持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是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界更大程度的支持、更大范围的参与。针对各地工作推进尚不平衡,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整合社会资源力度有待加强,长效机制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措施,按照活动阵地广覆盖、关爱活动经常化、关爱工作可持续的目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不断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推向深入。

(一)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留守学生之家是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主要阵地和有效依托。目前,我省虽已建设留守学生之家1700余所,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了集中、安全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场所,但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覆盖不广、建设不规范,功能单一等问题。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的申报建设机制,明确申报主体和申报流程,通过招标、投标、评标等规范环节,合理规划留守学生之家在全省的分布,杜绝资源浪费,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二是要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管理机制,采取统一购买、物流配送的方式,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电视、电脑、DVD、电话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各地要做好“建家”的选址、人员配备、设施配套、健全制度等工作,确保“建家”质量;三是要进一步规范留守学生之家的目标考核机制,各市(州)和县级团委要做好指导、督促工作,有效发挥留守学生之家的阵地依托和辐射作用。团省委每年将评选优秀留守学生之家,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四是要进一步拓展留守学生之家功能。各地要立足实际,摸清本地农村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立足实际需要,发挥各自优势,既切实满足农村留守学生需求,又为留守学生之家日常运营增添部分保障。

(二)加大培训,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地要以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抓手,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有效的亲情关爱。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志愿者队伍,通过宣传发动和典型引领,面向全社会,积极招募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志愿者,特别是要招募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要培育一支志愿者骨干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志愿服务论坛、学习考察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等形式,加强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文化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组成稳定、富有爱心的志愿者骨干队伍。重点要依托四川省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青联委员等,积极开展结对服务、流动服务。三是要加快关爱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主动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关爱志愿服务立法准备工作,规范关爱志愿者的招募流程、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形式,完善志愿服务的接力机制,推进关爱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

(三)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继续加大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项目化、社会化运作力度。一是要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的工作方式。依托专业策划机构,开发新的关爱项目,有针对性的募集社会关爱资金,提高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农村留守学生所需与社会所能的有效对接。二是要积极发挥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爱心联盟的作用。有力整合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等团属资源,积极吸纳各类大中型企业、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新闻媒体、法律服务机构,搭建关爱工作新平台,畅通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协调渠道,增强整合资源的广泛性、实效性,真正实现与社会的“优势互补、互动双赢”。

(四)精心组织,进一步深入开展关爱活动。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立足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农村留守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策划、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关爱活动。一是要实现关爱活动长效性。要广泛开展“温暖的大年三十”、“爱在中秋”、“爱心大接力”、夏令营、冬令营等系列关爱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幸福留守、快乐成长”;二是要提高关爱活动的针对性。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突出关爱重点,明确关爱任务,确保关爱活动取得实效。如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失衡的问题,开展农村留守学生书信大赛,鼓励他们说出心里话,与身边的小伙伴、志愿者交流沟通;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安全失保的问题,开展模拟小法庭、我是小大人等自护体验活动,增强农村留守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能力;针对农村留守学生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广泛开展送电影进留守学生之家、好书好剧伴成长、走进科技馆等活动,开阔的他们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品质。三是要突出关爱活动的经常性。将中长期关爱项目与短期服务、集中行动和分散服务、大型活动和小型服务、即时行动和日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关爱工作经常化,既提高关爱活动的社会影响,又保证农村留守学生切实受益,让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关爱工作取得实效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重在实效。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结合各地实际,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农村留守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农村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农村一代人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各级团组织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我们在解决留守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落实省委领导指示、深入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目标责任管理,要进一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做到领导工作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以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展,推动关爱行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进一步发挥好团组织的宣传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团属宣传阵地,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大力宣传基层团组织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积极协调新闻媒体,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形式,为关爱活动营造强大声势、良好氛围;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的宣传,注重专题策划和深度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学生、关心留守学生、支持留守学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关爱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要坚持“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的理念,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探索各具特色、符合留守学生需要的工作模式,形成推进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整体合力,让广大农村留守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各级团组织要定期向党政领导汇报留守学生工作,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加大活动项目包装策划,细化活动工作方案,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拓宽资源整合渠道,动员和争取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行动中,更好地服务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

(四)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要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找对策,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要以实现“广覆盖、经常化、可持续”为目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易于操作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长效机制。要努力解决阵地、队伍和运行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实现阵地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贯穿在关爱留守学生的各项工作始终,努力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同志们,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共青团组织践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参与惠民行动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行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主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推动关爱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第二篇: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周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创业行动

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2003年12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团十五届二中全会后召开的一次全团性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团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总结各地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做法和经验,研究部署如何深入开展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进一步推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作用,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温暖、送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分忧解困,帮助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王兆国同志一直非常重视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并对山东省青春创业行动作出重要批示。这次会议期间,他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全体与会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各级共青团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王兆国同志关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力度,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去年,团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全国促进青年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切实抓好提高素质、鼓励创业、牵线搭桥、政策扶持、强化阵地等关键环节,逐步构建起与国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相衔接、具有共青团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的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体系。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广泛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引导和帮助青年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96个重点联系城市建立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并逐步完善其功能,“中国青年创业网”网站开通并与地方联网,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阵地依托;通过举办座谈会和报告会、树立青年创业典型等方式,深入持久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精神教育,走自主创业之路越来越成为广大青年的共识;大力实施“百万下岗失业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青年进行了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提高了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启动“工岗快递”行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咨询等中介服务。同时,各地团组织在开展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比如,山东省各级团组织实施“3+2”工程,即创业工程、就业工程、培训工程和学士后流动站、青春创业园区;在创业工程中提出要“四轮驱动驾马车”,即政策、资金、培训、服务四个“轮子”和一个大企业这驾“马车”,这都是青春创业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刚才,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姜大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对青春创业行动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代表全体与会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向山东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代表团中央书记处就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谈三点意见。

一、把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近年来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扩大了就业总量,拓宽了就业渠道,改善了就业结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就业形势仍将十分严峻。一是总量矛盾突出。“十五”期间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升至峰值,达到1000万人,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现有经济发展速度,供大于求的数量在1400万左右。此外,农村还有1.5亿富余人员需要转移。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职工,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又供不应求。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不同地区、行业劳动力供求不平衡还会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就业与青年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就业是一个青年问题。劳动力周期更替,决定了青年始终具有广泛的就业需求。在劳动力尤其是新增劳动力中,主要是青年。与当前全国就业总体形势相适应,我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在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青年占30%左右;在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中,青年占绝大多数,今年高校毕业生212万,明年将达到280万;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向非农领域转移和进城务工的主要是青年。面对这一形势,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青年的切身利益。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把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1.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青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实际、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就业和再就业对群众来说是根本大事。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推动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切实代表和维护好青年群众的利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效落到实处的重要任务。还要看到,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能够广泛有效地激发和调动青年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亿万青年立足岗位的劳动,必将化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洪流。

2.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新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分流企业富余人员,部分职工下岗失业难以避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会带来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实施城镇化战略,会加快劳动力自由自主的流动,进一步加大城镇就业的压力;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日益加剧的趋势。我们还要看到,大学毕业生中还包括民办高校的学生,现在有近八百万人。民办高校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青年求学的需求,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前不久,党中央书记处在听取团中央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把高校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来抓。共青团是为党做青年工作的组织,必须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切实协助学校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之,只有切实解决好青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服务青年的必然要求。服务青年成长发展,是共青团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前提,是共青团事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就是抓住了服务青年的关键。从世界范围来看,促进青年就业始终是青年组织的重要职责,青年就业已被确定为世界青年事务发展十大优先领域之一。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能够增进青年对团组织的感情,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把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力度

根据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共青团的特点和实际,深化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青年就业为目标,以扶持青年创业为主线,以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观念引导为主要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努力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为此,要集中力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为青年开发就业岗位。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基础。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仅靠现有岗位的调剂是远远不够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一件大事认真抓好。在开发就业岗位方面,各级团组织做了积极的探索。当前的关键在于从共青团的实际出发,创新思路,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可以通过鼓励青年创业来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引导青年投身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发展这些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来吸纳更多的青年就业。条件具备的团组织可以建设一些项目直接安置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比如,山西太原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参股成立了“青创田园果蔬有限公司”,在社区开设直销网点、综合市场183个,提供了3千多个就业岗位;山东成立了“学士后流动站”,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探索“青年就业见习制度”,开发农村卫生、社区治安、城市帮教等公益项目,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可以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组织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工作,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培养人才,并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高校毕业生中倡导、鼓励青年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不到一周时间报名就达4万多人,这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中蕴藏着到基层、到西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精神。同时也说明,在一些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还比较难,特别是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更难。明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力度,把项目做大做实,鼓励大学生不等不靠、自主创业。要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吸收大学毕业生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当志愿者,延缓他们的就业时间,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总之,我们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为青年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2.大力开展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党在新中国历史上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人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强调要培养大批高精尖专业人才,也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这次会议以及去年七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反复强调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当前,我们国家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很大,出现了高薪难聘高级技工的现象。从国际范围看,德国长期重视职业教育,有些经济学家把职业教育称之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对我国来讲,加强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这是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基本条件;二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来解决就业问题,不能仅是被动地安置现有劳动人口。各级团组织要着眼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大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要坚持培训的市场导向,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和结构变化确定培训内容和组织教学,努力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我们就培训什么样的劳动力。要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与劳动用工单位的联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积极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争取政策,争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授予权。总之,要通过这些措施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社会化水平,为青年的长期就业奠定基础。

3.强化对青年创业的扶持。自主创业是青年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创业需要积累,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对许多创业青年而言,他们对团组织是有感情、有所期待的,渴望团组织对他们进行创业扶持。作为青年人自己的组织,共青团理应自觉肩负起这一重要责任,切实做好扶持青年创业工作,唱响创业的主旋律。要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帮助青年学习工商登记、项目选择、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引导青年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要针对青年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积极探索成立青年创业专家指导团、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帮扶措施。比如,团山东省委设立了6000多万元的青年创业基金,部分团市委联合金融部门设立了1.13亿元的银行贷款,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有效降低了青年创业的成本。要在充分挖掘国内资源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扶持青年创业的经验,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国外青年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服务青年创业。比如,上个月我们在北京与英国查尔斯王子基金会联合启动了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既吸纳了国际资源,又借鉴了外国青年组织在扶持青年创业方面的一些做法、模式。

4.提高对青年就业服务的质量。就业服务是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怀着对青年的深厚感情来开展工作,动实情,办实事,见实效,改善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要为青年提供政策方面的服务,争取鼓励青年就业创业的区域性政策,帮助青年用足用好有关政策。要开展“工岗快递”、供需见面及网上招聘等多种形式的中介服务,促进青年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牵线搭桥。要针对不同青年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跟踪式服务,尽可能为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特别是各级团组织的青工部门要发挥广泛联系青年企业家的优势,加强与劳动保障部门培训机构和社会培训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做好牵线搭桥服务。要通过送信息、送岗位、送政策等方式,对下岗失业青年这一特殊困难青年群体提供更好的就业援助和服务。要加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青年创业网”,搭建起有形和无形的工作平台,为服务提供依托。

5.加强对青年就业观念的引导。观念对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就业供需脱节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就业观念相对滞后。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教育,树立职业平等、劳动光荣的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都是就业的观念。要积极培育青年创业典型,大力表彰宣传青年创业典型,创造有利于青年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带动更多的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共青团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要坚持以创业为主题。就业问题的最大矛盾是总量问题,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新的岗位。青年思维敏捷,风华正茂,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要将服务青年就业与帮助青年创业结合起来,推动青年把就业的过程当作创业的过程,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是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方针。其中,市场调节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紧扣市场需求,跟踪市场变化,不断强化工作的市场导向。三是要坚持以品牌为牵动。培育工作品牌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牵动社会、影响青年的重要途径。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涉及观念引导、技能培训、中介服务等多个环节。只有选好突破口,集中力量,培育品牌,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三、努力把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的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全团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团组织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的工作成效作为我们衡量团干部工作是否务实、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我们经常讲,帮助青年就业和再就业不在于提多少动人的口号,多大动人的指标。即使只帮助了一个青年就业,也是工作做实了,如果没有真正帮助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就是工作漂浮,作风不实。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工作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关键在于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团的整体工作规划,把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团组织和团的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地市级以上团组织要成立中国青年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委要成立中国青年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工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共青团全国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

2.攥紧拳头,形成合力。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是全团的任务,需要团的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共同努力。要集中全团力量,坚持上下联动,塑造整体工作形象。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发挥优势,形成推动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合力。要逐步实现工作的平衡发展,工作先进的地区要再接再厉,工作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加大工作力度。

3.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实施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本着对共青团事业负责、对青年负责的态度,动真情,办实事,做实功,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要主动协助党和政府开展工作,不贪大,不贪多,一点一滴地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努力做出成效。要深入青年,了解青年,把握青年的愿望,满足青年的需求。要坚持项目化运作,把工作细化成若干项目,依托项目抓落实。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推进工作的动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尊重基层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鼓励基层大胆去闯、大胆去试。要及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和青年的新变化作出科学分析和理论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指导工作开展,推动工作思路的创新。要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工作方式的创新。

同志们,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不断开创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杨东平同志在统筹城乡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杨东平同志的讲话

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移民搬迁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工作。省、市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今年也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我到志丹工作以来,已召开过四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但我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度依然缓慢,特别是这三项重点工作进度比较慢。为了查找进度缓慢的真正原因,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现场观摩会。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利用一天半的时间,现场观摩了各乡镇(管理区)的进展情况,我们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好,谁的差,相信大家都有了清晰的认识。目前,重点镇建设做的最好的是永宁镇,社区建设做的最好的是金丁镇胡兴庄社区,侯市管理区虽然和别的乡镇模式不一样,但这项工作推进的很扎实。刚才,5个工作落后的乡镇作了表态发言,落后的原因在政策方面、在县委和县政府部门配合方面不存在问题,主要是落后乡镇的领导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进虎、步亮、凤山三位副县长和燕书记分别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落实好现场会的精神,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是硬任务。重点镇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扶贫移民-1-

搬迁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程、省长工程。省、市、县对这三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在全省扶贫移民搬迁会议上,有三位省长专门出席指导,赵正永省长强调他将紧盯移民搬迁不放松。在黄陵召开的重点镇建设现场会上,工作进展较好的作了经验交流,工作较差的作了表态发言,子长县杨家园子镇作了表态发言。现在,全市重点镇建设实行“一月一点评,一月一通报”。保障性住房建设省上也专门召开了会议,对各县区要求十分严格。从省、市、县对三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要求来看,这三项工作确实是硬任务。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确保三项工作顺利完成的要求上来,任何人不得有其他想法,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是硬要求。如何要求三项工作,我讲六点意见。一是搬迁户要落实。为什么把搬迁户要落实提到第一点?我们看了自建房能建起来的,可以说是落实的好的。单元房即使能站起来,但搬迁户没落实,以后不仅修不起来,将来还可能给政府带来麻烦和包袱。现在,一些乡镇的单元房建设迟迟没开工的根本原因就是搬迁户没落实。为什么一些乡镇能落实,而一些乡镇不能落实,这说明工作发动不充分,乡镇领导没有足够重视,没做大量工作,没深入动员宣传。要做好

这项工作,就要尽快落实搬迁对象。昨晚,我和徐县长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了今年移民搬迁的标准问题、考核问题,如果各乡镇只是把房屋建起来,但没有落实搬迁户,还将视为今年任务没完成。二是产业配套要落实。观摩之后,真正让人心里踏实的社区是金丁镇胡兴庄,只有这里可能是让老百姓住得稳的搬迁点。如果产业配套没跟上,让老百姓来干什么,如何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即使老百姓搬过来,也住不稳。所以,我们要按照扶贫工作的思路,结合各乡镇的实际,尽快落实移民搬迁户的产业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年考核的重要内容。如果人搬进来,但产业配套没完成,也视为今年任务没完成。三是开工时限要落实。无论是单元房还是自建房,开工时间都要落实,省、市对我们10个没开工的县区的要求是9月15日前开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明确要求没开工的乡镇要在9月10日前开工。在这次现场会召开之前,各乡镇报的全是开工,可我们现场看后,很多还没开工,有的撒上白灰线就说是开工。现在已经9月了,10月底就不能施工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的任务能不能完成?一些乡镇现在还没招标,为什么有的招标了有的还没有,要多从自身找原因,9月10日前开工的时限要求不变,有关部门要跟踪落实。四是调查摸底责任要落实。省上对我县“十二五”移民搬迁下达的任务是3.2万人,按照刚才徐

县长讲的政策,究竟能落实多少?上次会议已经研究决定,关于中低收入户调查摸底由陈县长负责,关于移民搬迁户调查摸底由徐县长负责,凡是乡镇报的意见,乡镇书记必须签字,否则县老区办不予接收,不能指使文书、副职随便报送,要严格报送责任。9月20日前,县老区办要将调查摸底情况报送徐县长同意后,送我和白书记审定。五是补助资金要落实。要严格执行中省市补助资金标准,对于县上的补助政策,昨晚我们已研究确定,自建房主体建起来的补助60%,单元房按照3:3:4的比例补助。按照这一标准,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由徐县长审核后,县财政局负责兑付。如果是单元房,老百姓没合同没交押金,即使建起来,县上也不予兑付。六是推进措施要落实。自建房的问题不大,胡兴庄、永宁、侯市的问题不大,老百姓自己修起来的,一是把老百姓落实了,二是老百姓自己拿钱了,所以问题不大。现在张渠、杏河、双河、旦

八、顺宁的单元房还没落实,单元房户型、结构、标准都没给老百姓说清楚,要和老百姓就户型、结构等问题进行座谈和征求意见,老百姓签字同意后,即使以后出现问题,也受法律保护。因此,在整个移民搬迁推进的过程中,乡镇书记都要认真研究,如果工作不认真、不细致、不深入,以后肯定出问题,希望大家在各个环节上都能考虑的细一些,不能大而化之,不把这项工作当回事。

三是硬考核。县委、县政府将这三项工作纳入了今年的目标考核内容,涉及的乡镇如果完成不好,不但影响县上的目标考核,而且还影响乡镇部门的工作。今天会议之后,各有关乡镇要倒排时间表、倒排工期,由县住建局、县老区办牵头,相关部门单位配合,对扶贫移民搬迁、重点镇建设以及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每十天检查一次,每十天排名一次,排名出来后,在政府政务公开栏上公示、在《志丹通讯》上公布、在电视上曝光,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排名后三位的,建议县纪委、县监察局严格实行“三问”。如果这三项工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现在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会影响全年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这三项工作,影响我县的目标考核和对外形象。

希望大家能真正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好,把这次会议提出的任务落实好,真正在思想上、认识上、工作措施上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我县今年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第四篇:刘县长在营山县关爱“留守学生”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营山县关爱“留守学生”现场会上的讲话

县长刘永尧

(2008年9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关爱留守学生现场会。刚才,绿水镇、茶盘乡和两所学校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团县委、教育局分别就相关工作发了言。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务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留守学生”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将年迈的双亲和幼小的孩子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留守学生群体。作为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第一,关爱留守学生是各级党政的应尽职责。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未来,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许许多多留守学生父母,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牺牲。关 1

爱留守学生,就是要让他们安心踏实地在异乡工作,就是要让他们的子女和城里孩子享受同一片蓝天,这既是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必然要求。中央、省、市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连续颁发多个文件,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级党政要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专门机构,推进工作落实。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上级要求,全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二,关爱“留守学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留守学生”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他们中有的缺乏学习自觉性,成绩下降,厌学情绪严重;有的行为习惯较差,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自控能力严重不足;有的心理不健康,性认识模糊,亲情关系淡漠,人际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被社会闲杂人员利用,年纪轻轻就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能不能把他们教育、塑造好,直接决定他们个人素质,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第三,关爱留守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必须以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为基础。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是维护农村家庭及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代又一代新型农民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农村留守学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

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留守学生”数量正逐渐增加。据初步统计,我县农村“留守学生”已达4.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6.2%。在他们的身上,已不同程度存在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失缺的“三失”问题。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县关工委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县团委、妇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县希望小学、绿水中学等创立“留守学生自治管理和教育”模式、“四大亲情”模式,把学校建成了“留守学生之家”。这些好的办法和措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共同营造“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务必要突出重点,切实增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一项现实的﹑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一要积极探索关爱模式。积极建立“党委重视、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关爱、家长履职、干部参与”的关爱模式。针对关爱缺失、心理失衡的留守学生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等牵手帮扶活动,实行“手拉手”结对沟通,纠正留守学生中精神抑郁、心理敏感、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的毛病;针对生活失助、安全失保的留守学生,要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有效救助形式和办法,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帮助他们战胜生活困难;针对学业偏差、道德失范的留守学生,要通过留守学生志愿服务者,采取辅

导学习、引导思想、管教行为、照应生活、抚慰心灵等措施,克服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的毛病,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生活之路。各乡镇、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督促家长履行职责,定期与留守学生通电话、拉家常,关心留守子女。二要努力加强阵地建设。按照“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适合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阵地。一是大力推进“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要采取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上级补一点的办法,利用学校闲置的教室,抽调部分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建设“留守学生之家”。也可以利用乡镇闲置的办公室、集体住房、群众闲置住房,招募有文化、明事理、热心公益事业的在职干部、关工委老同志担任“代理家长”,建设“留守学生之家”。县财政要积极支持“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县级各部门要对口帮扶所联系乡镇建立1所“留守学生之家”;其它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各乡镇要创造条件,多方筹措资金,会同团委、教育、民政等部门,依托中小学校和村社,建立相对规范的符合省定标准的“留守学生之家”。今年,每个中心乡镇和其它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起1所“留守学生之家”。力争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每个乡镇逐步建立1所以上“留守学生之家”。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托管服务中心。要在政府主导下,鼓励民间资本直接投资,支持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其他有愿望有能力的下岗职工或在职职工以独资经营、合股经营等方式,建立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实行有偿服务。三是建立社区家教活动中心。以家教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力量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在有条件的社区家教中心建立留守学生

活动中心,负责留守学生课外时间的教育和管理。三要大力招募志愿人员。要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大学生“村官”和各界爱心人士中选拔品德高尚、文化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留守学生志愿服务人员,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后,组织他们开展留守学生“一助一”、“一助多”、“多助一”结对帮扶活动。今年,每个县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至少要有1名志愿者,每个乡镇志愿者要达到100名以上,力争到2010年每个留守学生都有志愿者帮扶。四要尽力保障合法权益。司法部门要加大对侵害留守学生合法权益典型案件的打击力度;文体部门要加强对网吧和音像图书市场的监督管理,净化留守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积极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五要探索建立专项基金。按照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营山县关爱留守学生基金,努力发挥基金在建设留守学生之家、解决留守学生特殊困难、开展大型关爱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三、务必要落实责任,全力提高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职尽责,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制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考核奖惩办法等,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县上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全县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出发,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工作方案,督促村(社区)制定乡(村)规民约,扎实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二要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留守学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法定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各乡镇、学校要督促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子女代理监护人,妥善安置子女学习与生活,关心、关爱留守在家的孩子,要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三要强化社会的关爱责任。加强留守学生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构建全社会工共同关心、关爱、监护、教育“留守学生”的工作网络。一是以父母亲及其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责任;二是以基层党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村(社区)管护网络,把加强留守学生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作为基层政权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三是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和对口帮助;四是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发动社会热心人士为留守学生送温暖、献爱心;五是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学生合法权利的犯罪行为。

同志们: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关爱“留守学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一个留守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每一个外出务工家庭都能安心地创业立业,为加快营山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营山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李鸿忠同志在全省城乡一体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李 鸿 忠 同 志 在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5月13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总结推广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经验,对下一阶段全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昨天下午,与会同志参观了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现场,刚才,鄂州、洪湖等地作了交流发言,现场很好,交流发言也很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罗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亲自主持并将做重要讲话。罗书记的重要讲话,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决策、我省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背景下召开的,既是一个现场经验交流会,更是一个加快推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动员会。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根据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就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设将提高到很高的水平,而且还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具有鄂州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罗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借鉴鄂州试点宝贵经验,加快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工作。下面,我从这个角度先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增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由点到面的发展新阶段,全省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总体进入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崛起的新阶段,‚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新时期。2008年,全省GDP首次过万亿元,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实现了生活水平大提高。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农村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可持续发展的后工业化命题又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只有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思维定式,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融合、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促,才能实现城镇和乡村全面发展,力拉动投资需求。湖北作为中部省份和后发地区,将成为国家下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我们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牢牢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推进我省城乡统筹发展、快速发展。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巩固和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在学习借鉴鄂州经验上下功夫,进一步理清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思路

鄂州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先导,探索了一条全域规划的路子。鄂州市坚持‚全域鄂州‛的理念,面向国际国内借脑借智,对全市进行高水平设计、高标准规划,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全市按照‚1311‛ 四位一体的城乡空间格局(1个主城区、3个新城区、10个特色镇、106个中心村),构建现代化、网络型的市、区、镇、村建设体系,构筑起城乡互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层次分明、对接无缝、覆盖全市、互联互通、有机融合的规划网络体系初步形成。这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和突破。

力推进一乡一业、区域发展,破解支柱产业培植的难题;运用市场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商家投资,破解项目招商的难题;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破解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难题;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城乡公交联运、城乡供水体制、城乡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等十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难题,初步建立起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基础,探索了一条工农一体、城乡互促的产业发展路子。鄂州市按照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布局要求,推动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产业相互融合,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在工业发展上,充分挖掘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生物医学、电子信息、冶金能源、建材、模具材料、纺织服装等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农业发展上,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等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特色鲜明的城乡产业布局互融互补的路子。

五是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探索了一条城乡基础

要,也是《城乡规划法》提出的基本要求。要改变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规划管理体制,规划局不是只管城市的‚半个规划局‛,必须是完整的‚城乡规划局‛。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按照城镇群发展格局,多中心布局结构,进行中心城—小城镇—中心村三级规划。要以城乡发展战略为导向,区域总体规划为核心,控制性详规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纽带,构建覆盖城乡、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要从战略高度描绘远景发展蓝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突破时空、地域和产业限制,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来谋篇布局;要在宏观大局中把握好局部发展的各种优势和特色,较好地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确定科学的发展思路。

二是要突出统筹兼顾。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又要考虑民生需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既要考虑产业发展,又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考虑城乡供水、城乡电网、城乡路网、城乡供气网络等四个‚一体化‛的统筹安排。既要考虑人的需求,又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既要考虑近期,又要考虑长远。要充分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发展的规划。建设可以分步进行,但是规划目标和层次一定不能降低。

整振兴实施方案,推动钢铁、汽车、装备制造、船舶、有色、纺织、石化、轻工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加快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臵效率。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消费类电子和环保等五大产业,打造湖北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要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城乡产业发展。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明显、潜力巨大。要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围绕粮食、棉花、油料、畜禽、水产、饲料、蔬菜、烟草、果茶、药材十大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把农产品加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适应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现实要求,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三是要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城乡产业发展。我省现代

1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让农民和小城镇居民逐步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成果。

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以城带乡,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稳步发展,2009年城镇化率达45.2%。但总的来看,我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要明确城镇化发展目标。实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想人口分布比例,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是否应该是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在大中城市、三分之一在小城镇、三分之一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要促进人口向县城、重点镇和中心村集聚。对一个100万左右人口的中等县市,要把县城人口发展到30万人左右,建设3-5个中心镇,每个达到8-10万人。建设一批能集聚2000-3000人的中心村。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乡镇村的数量,集中力量加强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全省城镇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第二,要着力提升城镇功能。加强城镇功能分区,按照人口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科学规划好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等城镇功能分区,提升城镇产业、资源和人口的聚集功能。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多发展好的城镇,大都因产业而兴。如鄂州燕叽镇的金刚

3保护机制。成都市在全国率先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为有效保护耕地的农户每年分别按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耕地300元/亩的标准发放耕保金,用于补贴农民购买养老保险,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这方面的经验,有条件的县市可以学习借鉴。

第二,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经济学有一条基本原理:再好的东西不流动,不进入市场,也是没有价值的。大冶农民侯安杰租赁土地近2万亩,年生产粮食突破1万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襄阳区的双沟镇,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21%,这一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多个百分点,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各地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当前,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制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和办法,及时抓好土地流转的监督、协调及服务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及合同,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和纠纷调解仲裁制度,确保流转合同有效履行。三是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2009年,武汉市挂牌成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运行一年多来,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交易,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

5第一,要着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我们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举措就是办好职业教育。要加强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星火科技培训等,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预备制的培训,继续推进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到2012年,全省重点办好100所左右办学条件好、设施设备基本配套的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要着力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各地要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解决好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促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减少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当前要将农民工最需要解决的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作为重点保障。扩大城镇社会救助体系,使农民工失业后遇到特殊困难能获得及时救助。

第三,要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工就业、居住、就医等条件,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这一突出问题,促进农民工与当地城镇居民同工同酬、同城同权。改善服务环境,坚决消除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通过大力建设以县(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为支撑、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点的三级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一体化;通过大力建设就业信息网络,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信息一体化。

7和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服务、项目等资源流向农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都提出,‚企业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这一政策很优惠,各地要用足用好。

第三,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近年来,国家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政策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要继续抓好贯彻落实,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三农‛贷款难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难问题较为突出。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扩大抵押范围,积极发展水面经营权抵押贷款、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我们要大胆创新,狠抓落实,力争在破解‚三农‛贷款难题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九、要在加大试点示范力度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突破

第一,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用这些理念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穿各项工作始终。要把农业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统筹考虑、统筹安排,920-

下载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彤同志在四川省“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