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时间:2019-05-14 21: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第一篇: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 姓名:潘魏灵

2.1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其后,阿尔钦和德姆塞次n“、威廉姆森、张五常瞪副等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该理论主要观点:一是企业的契约性,即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契约有两个含义:交易者拥有明确的产权(财产的所有权);企业是由不同财产所有者组成的。企业的所有权不等同于“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指的是给定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而企业所有权是指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市场是与企业相对应的另一种契约形式。科斯认为,市场与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市场配置资源由非人格化的价格完成,而企业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张五常认为: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企业对市场的替代,仅仅是一种契约取代另一种契约;企业契约是契约选择的结果。二是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完全契约’’是使相关决策取决于所有可证实变量的契约,这些变量包括各方可能的关于他们的价值、成本等的披露。不严格使用术语,如果像最优契约一样使各方产生相同的支付,人们也会将本来不完全的契约称为完全契约。“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契约不可能是完善的。现代契约理论认为所有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三是由此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所有的“收益权“和“控制权”不能全部合同化,必然出现“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问题,即“企业所有权”问题。契约的不完全性意味着存在一系列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布。理解契约的不完全性,是认识公司治理进而财务治理的关键环节。

企业契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分支是:交易费用也称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侧重研究诸如企业存在的原因及企业的边界等企业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产权理论以产权制度为研究重点;代理理论以企业内部结构及企业中的代理关系为研究重点。

2.1.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技术方面、人员方面和行为方面。科斯认为,企业自觉地产生是由于他们代表了一种更有效的组织生产的方式。由于未来的不确定,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来进行交易是需要成本的,企业之所以出现或者说企业对市场的替代,是因为企业可以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即它能节约交易成本他”。威廉姆森等人对交易成本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充实。认为,经济系统的运行是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来维系的,而为了使“交易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交易双方就要建立各种契约关系,而为了确保契约关系的实施必然要发生一系列的活动、产生一系列的费用,这些费用构成了交易成本的主要内容心“。对“契约人”的行为假设是交易费用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对契约人的行为研究中,提出了现实人的有限理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有限理性使决策不可能准确无误;机会主义行为使交易双方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提供虚假信息蒙蔽对方,以对方的损失来谋求自己的利益。资产的专用性也是交易费用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威廉姆森在对契约人的行为假设的前提下,认为在制度确定的条件下影响交易成本的三个主要因素包括:资产的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他把资产的专用性定义为资产在没有价值损失的前提下能够在不同投资用途问的转换能力。资产的专用性分为地点的专用性、物质资产的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特殊资产等四个方面。

2.1.2委托代理理论

由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契约理论演化而来的委托代理理论是20世纪末以来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它是产权应用理论。企业的代理问题涉及所有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工人以及上层经理与下层经理间的委托与代理关系,一般研究较多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制度由古典制度向现代公司转变而形成的心”。委托人是分散的资产所有者一一股东,代理人则是公司的经理人员。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人追求的是企业目标,即股东或企业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只是经营目标,后者往往由于代理人个人效用目标的渗入而使得经营者目标和企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偏离,从而形成公司中的代理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代理人即公司经理会利用委托人对代理人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和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假借经营的名义,以自己支配的企业资产追求自己的货币或非货币效用目标。

为了防止代理人问题发生或降低代理人问题程度,委托人需要通过严密的合同关系和对代理人活动的密切监督来限制代理人行为。这样必然付出监督约束成本。同时,无论代理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代理人的决策与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佳决策之间总是存在某种差距,这种差距会造成委托人的一种效用损失。我们把监督约束成本与这种效用损失的和称为代理成本。显然,这种由代理人问题产生的代理成本是不利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的。为避免代理成本过高,甚至大于其由委托产生的收益,委托人建立对代理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研究委托代理关系的关键。9也就是说,在现代企业中,委托、代理双方由于目标函数不一致,在存在利己动机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必然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委托人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代理人有影响的激励约束机制。诸如通过市场来实现产权的交易就是一种有效的市场激励约束机制。

2.1.3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产权制度是人类社会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生产效率”、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以及产权制度的演进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四大支柱”,已经形成了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张五常为代表的三个分支学派。威廉姆森特别强调交易费用,可称为交易费用学派,德姆塞茨特别强调产权,可称为产权学派;张五常则认为产权与交易费用二者密不可分,可称之为综合学派。该理论的主要思想包括:产权是一种社会制度,体现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产权是一组权能的集合,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多项权能;产权具有排他性,其多项权能是可分离的;“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德姆塞茨Demsetz,1967)。其中,产权对现代社会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权可以明确的界定产权主体之间以及产权主体和非产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从而使人们在交易过程中形成合理的预期;二是产权能够为外部性的内部化提供激励,外部性是指某经济单位的行为结果不经市场交换而直接进入其他经济单位的生产函数;三是产权在明确产权主体权利的同时,也明确了产权主体的责任,从而对产权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产权理论分析企业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将产权结构视为外生变量,主要讨论不同契约安排所产生的后果并借此对企业组织形式选择;二是将产权结构视为内生变量,主要讨论产权结构变迁的原因、动力与方向n”。

超产权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是产权理论经过解释和逻辑演绎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产权转换可以改变企业制度;企业产权改革、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和投入的作用。要使企业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机制,变动产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DOl。明晰有效的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转轨经济国家公司治理改进的重要内容,因而超产权理论也是公司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它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概念,诠释了国际上部分国家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的成功经验,也给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以新的启示:只有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并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确保多方面利益得以有效实现。

102.2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是现代公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产生的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财务治理虽然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但是总体上仍然是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而且是公司

治理结构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因此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将有效促进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早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他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随着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延伸,出现了关注股东利益保护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且合约的不完备;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高级管理层、股东、董事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谁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当在“是什么“和“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一个公司的治理问题就出现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对企业所有权的一整套制度性安排,其目的是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化。通过这种制度,能合理的配置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而产生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产生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效率最大化要求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要对应。在企业里,由于契约是不完备的,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外部性,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一般不等于企业总价值考虑的最优选择。一个企业最大化企业总价值的所有权安排一定是使“加总“的每个参与人的行动的外部效应最小化的所有权安排。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一种与股东利益至上论针锋相对的公司控制权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核心观点是把公司视为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公司的经济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专用性投资缔结的合约网络”、“一个难以被市场复制的专用性的网络’’、“公司治理的定义是各种约束手段的复杂集合,这些约束手段塑造了当事人对公司所创造准租金的事后谈判力’’;认为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剩余”做出贡献,都有平等机会享有公司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才是公司的经营目标,这不仅公平且具有社会效率;强调经营者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根据这一理论,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而不仅仅是股东的责任和权利。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是企业各个契约主体形成的一个合作性组织。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各个契约主体相互合作能够创造大于要素市场价格的合作剩余,因此,合作剩余的创造和分配是企业的核心内容。企业合作剩余的创造是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不同要素的所有者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但这些要素所有者往往都存在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的动机,这就需要恰当的财务治理机制来规范这些行为。

4.1企业的契约性质与企业契约的主体

科斯以前的新古典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是一个主要由技术决定的生产函数,而完全不涉及企业的内部激励和内部组织问题。奈特则在强调不确定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看成一个分摊风险的装置。科斯的著名论文发表后,企业越来越多地被看作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的行为被看作是各个利益主体相互博弈而产生的一种均衡结果。

4.1.1企业的契约性质及其主要特征

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等许多经济学家都对企业问题进行过深入的阐述。亚当·斯密提出了组织通过分工能够增进效率的假说;马歇尔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组织。在马歇尔看来,企业组织演化的动力有两个:一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二是来自内部的利益冲突。因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组织内部的摩擦性,组织的选择必然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而且可能存在多种次优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某种最优的组织形式。奈特通过对不确定性的引入开始探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问题。他认为当经济生活中每个当事人面对不确定性的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有不同的判断时,重新设计分配契约是有效的:一般而言,由于经营结果的波动引起的利润和损失由愿意冒险的人来承担,他们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一一管理者,并按契约向不愿意冒险的人支付相对固定的工资,同时作为交换获得对后者的指挥权;而不愿意冒险的人作为不愿冒险的代价,必须同意将自己置于所有者一一管理者的指挥之下,从而使自己成为企业雇员。奈特将这种契约关系称为双重契约。它实际上从不确定性推导出企业的契约性质。在科斯看来,企业就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由于把要素组合起来投入企业的期限通常很长,由于这个过程中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不可能在缔约前把买卖双方的一切权利和义务全部规定清楚,许多细节只能留待签约以后由要素购买者来决定,因此,企业契约是很不完全的。权威和命令在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每一个生产要素所有者都只需要与这个权威签订契约,并接受权威的指挥和协调。通常,权威的确立与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势力有关,在古典企业中,权威的角色是由所有者一一管理者来承担的。科斯以后,现代企业理论已经演化为几个大的分支:以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森和克莱因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以克劳福德和克莱因为代表的团队生产理论;詹森和麦克林为代表的委托代理理论;以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为代表的不完全契约和产权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但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承认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

企业是各个不同要素所有者进行产权交易的产物,是以要素所有者对各自拥有的要素的排他性产权为基础的。“当企业家或代理人依据契约赋予的有限的要素使用权直接指挥生产,而不是依据瞬时的价格变化来组织生产并向市场出售产品”时,企业就产生了。但把企业看成一组契约只是反映了企业与市场的共性,并没有说明企业契约与市场契约的差异。任何契约本身存在多个不同的维度,根据克劳德·梅纳尔的分析,契约的维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契约的持续时间;二是契约的完全程度;三是契约的激励机制:四是契约的实施程序。企业作为一组契约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具有不同于市场契约的特殊性。这也主要体现在契约维度的四个方面:一是与市场契约相比,企业契约通常持续更长的时间;二是与市场 契约相比,企业契约更加不完全;三是企业契约提供了一种弱激励机制,而市场契约提供了一种强激励机制;四是企业契约的履行主要依靠其自我履行机制。在这四个维度当中,契约的持续时间和契约的完全程度具有根本的性质,契约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完全,强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就越差,契约的履行也就越依赖于自我履行机制;相反,越是即时的、完全的契约,强激励机制就越有效,契约的履行就更多地依赖强制性机制。横向地看,各种企业契约包括股权契约、债权契约、报酬契约和社会契约都包含了上述四个维度。通常,与企业生存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契约,上述四个特征就越明显,契约关系的治理就更多地依靠信任导向的合作机制;而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联系越松散,契约越接近于标准的市场契约,契约关系越依赖于市场治理。

4.1.2企业契约的主体

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企业契约主体首先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有明确的产权。明确的要素所有权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没有个人对于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企业的形成不仅需要物质资本的投入,也需要人力资本的投入。物质资本要素包括金融资本(股权资本债权资本)和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要素包括管理、技术和劳动等等。相应地,物质资本所有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和实物资本投资者;人力资本所有者至少包括创业型和领导型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家和管理者)、专业型人力资本所有者(技术人员)和生产型入力资本所有者。这些要素所有者都是独立的产权主体,因此,企业的契约主体是多元的。企业所有权是多元产权主体在产权交易中平等博弈的结果。尽管在契约达成之前,参与博弈的各个契约主体的机会是平等的,但由于制度环境、要素相对重要性以及缔约各谈判势力对比的差异,无论是在古典企业中还是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每个要素所有者在企业契约中地位是很不相同的,企业家通常都是处于中心合约人地位。在古典企业时期,企业家通常也是资本所有者,由于资本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社会上通行的是资本逻辑,更准确地说是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的逻辑,资本所有者是理所当然的企业的主人,他们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从制度设计到企业的决策、指挥,都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企业家有权作为中心合约方与所有投入要素订立合约,也有权单方面终止其他成员的资格而不必解散企业团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谈判势力也不断增强。在大多数现代股份制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由于其人力资本的相对重要性实际上掌握着企业主要的控制权,在股权高度分散的企业中更是如此。上面所说的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所有者都是实际对企业进行了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契约主体,企业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没有实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但可能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契约主体,包括客户、关联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等等,我们把前者称为企业真实的利益相关者,把后者称为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在某些情况下,潜在利益相关者也可能进行专用性投资从而转化为真实利益相关者。

4.1.3企业契约的分类

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以及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利益关系。分析公司财务应该从公司本身开始,了解公司内部组成和机制,各组成部分是如何协调运作的,资金在公司中是如何运动的,以及在资金的运动过程中又将形成何种资金关系等,“企业契约理论"能够很好解释这些问题。这一理论源于赛特和马其,他们把企业看作是运用标准的规则和程序,融合多方的冲突的利益联合体。认为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利益分歧的主体,这些利益冲突的主体根据一组契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企业。各个主体是理性的,都拥有各自的专有资源,如资产、技能、信息等,向企业提供自己的资源以便这些资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增值,从而产生了剩余的分配问题。当主体提供自己的资源后,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由谁来控制和支配这些资源也就成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产生了控制权的问题。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和治理也就主要体现在剩余的索取权和资源的控制权方面。除少数特殊企业外,参与公司契约组合的主体一般包括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审计人员和政府阳”。

首先,各股东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章制度、契约的规定,组建企业或者创建新项目。各股东将其所拥有的资源或资本,投入到公司中形成原始资金。股东设立公司后,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委托管理者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管理者就有了原始资金的控制权,运用管理技能、知识等,组织员工进行基建、采购、生产、销售等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时员工的技能、供应商的原材料、客户的资金都是企业资源。资金从原始的积累开始,通过供、产、销进入到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去,一部分作为资源提供者的回报如工资薪酬、股利等退出循环,一部分以实物或货币资金的形式存在企业,继续参与循环。当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时,就使得债权人以提供资金的形式加入到公司中来,公司的资金得到了补充,通过供、产、销进入到日常生产经营中去。

其次,为了保证各主体遵守契约而不违约,外部监督主体就会加入到公司中来,其拥有的资源就是意见、认证等,其回报是审计费用、行政收费、税收等,使资金退出公司。契约也称合同或合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企业契约也是公司各利益相关主体在参与到公司时,所承担的付出自己专有资源的义务和应享有的回报。企业契约包括公司章程、法律法规、合同、票据等,只要涉及到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都可视作企业契约。大致可以包括: 一是股权契约。股权契约是股东之间就投资设立公司或新项目的相关问题所签订的契约,是用以协调股东内部利益关系,规定股东内部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证券法以及其他契约中。

二是债权契约。债权契约是债权人与公司管理者之间就债务融资的相关问题所签订的契约。主要是以债券、票据、合同的形式存在。

三是报酬契约。报酬契约是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于管理者和员工付出人力资本与得到回报的权利和义务的契约。这些契约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各种劳动合同、公司的各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

四是政府社会隐性契约。主要是企业与各外部监督或管理机构以及社会所达成的契约。政府部门的义务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行监督和管理,保护社会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利益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得到的回报是企业所缴纳的各种税收。而审计机构的主要义务是出具审计意见,对管理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检查,而其权利主要是在检查时得到相应的报酬,即获得审计费用。各类外部市场(如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等)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明确的契约形式来相互监控激励,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与它们密切联系。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效应研究 姓名:李粟

4.3.1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问题及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Lambert(1986)的模型中,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冲突产生的起因。传统的代理理论中所强调的股东与经营者的代理冲突起源于代理人行为的不可观察性。由于股东无法精确的观察到经营者的行为或努力程度,因此经营者就产生了“偷懒”的动机。而在Lambert(1986)的模型中,代理冲突产生于对风险项目与无风险项目的选择。这里并不是因为股东无法观察到经营者最终所选择的项目,而是因为股东无法知道经营者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比如,当经营者选择的是一个安全的项目,股东即使知道这个选择也无法区分下面的三种可能性:第一,这个项目是在经营者充分搜集相关信息以后,根据这些相关信息判断出选择安全项目对股东是有利的;第二,决策虽然也是依据相关信息进行的,但是却是从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出发,认为选择安全项目对自己更有利。即便是在风险项目对股东来说更为有利的情况下;第三,经营者根本就不进行相关信息搜集的行动,不管情况如何只选 择安全项目或风险项目。

-其次,风险在薪酬激励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在传统代理理论中,将风险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进行分担,可以激励经营者提高努力程度。(当然,股东需要为此而对经营者进行补偿)而在Lambert(1986)的模型中,风险不仅起着激励作用,而且会影响经营者为如何选择项目而制定的战略。这些战略包括:不提供努力水平,总是选择风险项目或者总是选择无风险项目;提供搜集信息的努力水平,然后根据决策标准进行项目选择。.而这些战略之间无法在一阶随机占优意义上进行排序,因此,即便是通过承担部分风险而对经营者产生了提高努力程度的激励,但是项目的最终选择结果并一定是对股东最为有利的。另外,如果对经营者附加了过多风险,其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代理理论中,如果给经营者附加过多的风险将会减少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因此,为了提高薪酬的激励效果,需要通过某些措施来将那些过多风险过滤掉。但是,在Lambert(1986)的模型中,薪酬合同中所附加给经营者的风险却使得委托代理双方有时候无法在项目选择问题上达成一致。因为股东只知道选择的结果,而只有经营者才知道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以及进行投资决策的标准。

第三,经营者的决策内容。在传统的代理理论中,经营者所作的决策是确定在给定的薪酬合同条件下,确定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努力程度。这个努力程度是一个关于薪酬的函数。而在Lambert(1986)的模型中,经营者的决策是在给定的薪酬合同条件下,确定一个选择项目的标准。即在什么条件下选择风险项目,在什么条件下选择安全项目。这个选择项目的标准是经营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关于风险项目的信息确定的(精确的表述我们下面再表述)。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无法被股东直接观察到类似,股东即无法知道经营者是否努力搜集信息,也无法知道经营者所确定的决策标准。

第四,薪酬激励机制对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的代理理论中,薪酬激励的结果是促使经营者提高努力程度,从而提高经营业绩。之所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努力程度的提高将在一阶随机占优的意义上增加企业业绩的分布函数。因此,股东可以根据企业的业绩来对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进行排序,而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无关。但是,在Lambert(1986)的模型中,股东是无法在一阶随机占优意义上对不同项目进行排序,而经营者必须在风险项目与无风险项目之间进行选择。这样,项目选择的结果并不一定对股东最为有利。因此,该模型表明:站在股东的角度来看,经营者的薪酬合同的激励效果是不确定的,在某些条件下经营者会对风险项目进行过度投资,而在另外一些条件下,则会出现对风险项目的投资不足。但是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保证总是选择对股东最为有利的选择。在 Lambert(1986)的模型中,薪酬合同的设计不仅需要激励经营者努力搜集有关风险项目获利概率的更多的信息,而且要能够协调两者对于项目选择的目标一致性。

总之,我们从Lambert(1986)的模型中看出,在投资问题上,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也是存在代理问题的,一般称之为权益代理成本。但是由于股东与经营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使得经营者薪酬所产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它即可能导致对风险项目的过度投资,也可能导致投资不足。因此,以业绩为基础的薪酬合同可以减弱这种代理冲突对投资的影响。

第二篇: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契约理论角度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契约理论角度

摘要: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有关的契约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这三个理论分支,本文将基于契约理论角度,从这三个理论分支分别剖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点、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 治理模式 契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是指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实现完全的分离,企业和家族合一,企业的主要控制权在家族成员中配置的一种治理模式。但是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却没有产生或者形成一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族企业,这与中国以独立的契约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公民社会尚未形成密切相关。

一、契约治理模式特点

家族企业是企业因素和家族因素的统一体,家族企业的契约框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契约框架,非正式契约如血缘关系、社会关系与企业中的正式关系混杂在一起,这在家族企业的创始初期起到重要作用。家族企业以关系契约治理的主要特点是:

(一)两权统一,委托代理成本低

家族企业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统一,企业主兼备股东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作为主要利益获得者和企业经营风险主要承担者,他们有充分的积极性和高度的责任感来经营管理企业。家族成员之间对称的利他主义,有利于培育彼此的忠诚并对企业长期目标作出承诺,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二)关系契约激励,效果持久而固定

在家族企业里,经营者和所有者大多以关系契约建立起联系,企业目标趋同。用泛家族化的规则吸纳和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本,特别是管理资源,将特殊主义的用人规则与普遍主义的用人规则结合起来,将亲情、信任和能力融合连接起来,基于血缘共同体、姻缘共同体、亲缘共同体和情缘共同体组成的家族网络圈基础上的治理模式,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而产生有利的激励效果。

(三)关系契约的约束,交易成本低

交易成本可以表示为签约双方在交易双方建立并维系契约关系所发生的成本。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简化了代理关系,因此减少了由经营者和所有者利益上的冲突所产生的费用,其次私有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为私有化能够有效遏制经理人通过低效效用与浪费资源造成成本上升,此外家族成员之间由关系契约所形成的的制约、监督和自我管理机制也使交易成本降低。

二、契约治理模式发展瓶颈

家族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的拓展,家族企业必然需要优化管理资源,与家族外成员分享企业控制权,因此初创期基于关系契约所形成的优势逐渐消失,关系契约治理模式下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利他主义带来的代理成本上升

利他主义尽管能激发一定程度的家族特殊信任,但是在企业度过初创期以后,利他主义会产生家族代理人搭便车、“自我控制”等代理问题,并且与所有者控制和经营者经营相互作用,会导致一系列的代理问题,由此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会抵消甚至超过利他主义所节省的费用。不对称的利他行为会引发家族代理人道德危机,家族代理人觉得自己不付出努力就可以分享企业利润成果,而且会越来越严重不对称于自身对企业的贡献,这种矛盾的加剧会更加模糊企业所有权,导致家族成员的混乱和冲突。

(二)缺少有效激励,人才流失严重

尽管经营权由家族核心成员拥有,但是除此之外,企业中还普遍存在这雇佣的中级和基

层管理人员和员工,家族企业多采用提高月工资等短期激励、物质激励来提高人才积极性。然而,不公平的选拔机制、机会不均等,缺乏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却往往是家族企业的治理过程中的弊端,任人唯亲、排除异己、人才流失、人才匮乏、经营不善、家族危机,如此家族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尽失。

(三)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损失

家族企业基于私人关系形成的关系契约虽然降低了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但封闭的家族网络是的企业决策增加了一定的代价和机会成本,在这个小群体内,信息闭塞,失去了获得更大范围的外部资源和机会。信息在家族内部流动,加大了企业内外交流的成本,不利于外部人力、物力、财力的整合。

三、契约治理模式对策研究

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利他主义带来的代理成本上升,缺少有效激励,人才流失严重,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损失等诸多问题,选择和完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明晰产权,采取家族股份制

当家族公司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转变了治理模式之后,家族企业成员间之间的利他主义被削弱。但是现阶段不宜过分强调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职业化公司治理改革。家族企业的家族股份制改造是从单一产权转化为股份制产权,形成具有家族特点的产权制度。家族股份制改造可以考虑在企业高管团队中引入少量非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弥补家族企业在管理资源或者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瓶颈约束,同时对于家族成员,以明确的契约关系逐渐代替家族亲情,实行契约式的治理。

(二)完善经理人选拔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职业经理人的选聘应客观公正,家族企业要通过全方面包括年龄、资历、学历、性格、忠诚度、个人能力等的测评来选拔适应企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不仅仅任人唯亲。职业经理人作为经营者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缺少家族成员之间所具有的的内在激励动因,为确保以股东为代表的利益主体的权益的侵害损失最小,不仅要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约束和监督,更重要的是让其分享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剩余索取权。激励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回报可以包括股票期权、虚拟股票、丰厚的福利与津贴、内部创业机制。

(三)提升信息透明度,构建开放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随着规模和实力的不断扩大,需要逐步转变为“公众观念”,将企业由隐蔽的家族私密的属性转变为公开透明的公众属性,并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提升企业的透明度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会计和其他重大信息披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企业的信息不仅对投资者,也要对供应商、消费者等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披露。尽管提升企业信息的透明度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这种成本是企业的一种长期投资,可以获取长久的回报,这种信息的开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石其.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

3[2]林波.中国家族企业管理层持股、代理成本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M].东北财经出版社,2013

[3]王明琳,金波.利他行为与家族企业代理关系效率研究[J].财经论丛,2010.1

第三篇: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治理是以公司治理为前提和基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思考财务治理的问题。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综合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基础。中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和我国财务实践的推动下进行了独立的财务治理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本文通过对财务治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展示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过程。

关键字:财务治理;公司治理;财务治理研究;财务治理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萌芽与发展——西方财务界初步探索

(一)财务治理两大理论:公司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西方理论界与实务界并未专门研究财务治理问题。西方有关财务治理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企业财务和公司治理等研究中。西方财务界对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15、16世纪时期。1900年法国学者贝奇里尔(Bachelier,L)发表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开始将财务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

现代西方财务理论发展,是以马科维兹(M ark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1952)、莫迪格利尼(Modigliani)和米勒(M iller)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两大理论加之以后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而正式展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发表的经典论文《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经过60年代前后鲍莫尔(Baumol)、马瑞斯(Marris)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近些年企业理论的发展、成熟,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二)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融合性研究

随着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为解决日趋复杂的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仅仅从各自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或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经济实践的需要了。理论研究需要拓展视野,进行交叉性学科研究。

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资本结构的代理理论,该理论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股权和债券的财务治理作用。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股权和债权两种融资方式的编辑代理成本相等,从而实现总代理成本的最小化。他们还认为,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所有者必须合理设置激励与监督机制,只有当经营者的薪酬与监管成本之和小于代理成本时,治理结构才有效。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8)在《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一文中明确指出:应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如负债与股权融资,不仅仅是可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更是可相互替代的治理结构。文章在比较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与“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阐释了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受交易费用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特性。此外,该文还就其他一些相关治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综合研究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992年12月,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Cadbury)报告在英国产生。该报告由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起草并发布。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报告注重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尤其注重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建立与发展,影响深远。

二、财务治理理论形成与建立——国内财务界深入研究

(一)国内财务治理体系的初步探索和形成

郭复初(1993)出版了著作《国家财务论》,初步形成了国家财务理论框架,提出了国家财务独立论等五大理论,对我国财务理论全面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设等财务实践工作,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刘贵生(1994)指出财务本质上是拥有分配权的所有者对财务资源的一种分配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反映着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强调财务分配权在财务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国内对财务治理研究的开创性探索。

干胜道(1995)结合经营权泛滥而所有权弱化这一问题,从所有权的角度研究财务,提出了所有者财务论。所有者财务论阐明了所有者在公司财务中的地位,指出了公司财务治理中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强调了所有者财务的治理作用,对认识和发展财务治理理论意义重大。

李心合(1996)开创性地提出了财会治理结构的概念,提出财会治理结构是以财、会、审分离为基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为保证,通过增设财务委员会,理顺上下级财务部门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汤谷良、谢志华、王斌(1997)系统地提出了在财务理论界影响广泛的“财务分层理论”。将企业产权机制引入到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充分揭示、论证了公司财务层次性,提出了现代企业分层管理架构,对现代财务理论发展意义重大。

伍中信(1998)在《财政研究》第 2 期发表了“财权流:财务本质理论的恰当表述”一文,初步提出了“财权流理论”,并在专著《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中,对财权性质、内涵、特点及财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提出了“财权流”概念,并将其作为财务本质一般表述——“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现代财务本质特点的特殊表述。同时,进一步阐明了财权作为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以及其在企业财务中处于核心地位,从而将财权配置等相关问题研究提高到了另一个理论高度。

这个阶段处于财务治理的探索阶段,学者们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有关财务治理的观点。但在这一时期,财务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尚未明确的提出。

(二)我国国内财务治理理论研究

1、财务治理主体主要观点述评。

关于财务治理主体的内涵,目前我国财务理论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冯建(1999)认为,财务主体是指“独立进行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通常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

油晓峰(2005)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认为参与财务治理的主体不可能太多,因为太多的主体容易使交易成本上升。因此,财务治理主体是在企业中投入专用性资产的(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符合这类定义的只有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因为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者具有高的资产专用性。

杨淑娥、金帆(2002)将财务治理利益主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大股东和董事会及经理层,一般都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在财务治理中居于相对主动地位;第二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主要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其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难度大于第一类主体,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的主体,即谁参加财务治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的主体就是“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其主体是代表企业利益相关者、具有财务专业知识人员所组成的集团,如股东等出资者的财务总监、代表经营者的财务经理及财务人员、债权人或其委托的专业人员、职工代表等。

章铁生、林钟高(2005)认为,财务治理行为主体是指拥有特定财权并参与财务治理的自然人和法人,包括直接行为主体和间接行为主体,确定财务治理行为主体的核心问题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力。一般来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构成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即治理行为主体也主要为以上四者。

衣龙新(2004)认为,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参与公司财务活动,并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内部权力机构、个体与法人。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债权人。在规范的治理结构中,政府等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务直接影响不大,其主体资格很难得到体现,并且公司员工乃至财务人员直接参与财务活动的机会很少,即使有资格在重大治理问题方面有一定影响,也大多通过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等机构中的代理人行使权力,因而不应列为财务治理主体。

2、财务治理客体主要观点述评

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客体的研究很少。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是张敦力博士和杨淑娥教授的论述。

李维安(2002)认为,公司治理客体是指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公司治理主体发展一样,在企业演进过程中,公司治理客体也从如何保护股东利益,演变到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机制设计、机构设置,维护企业内部成员、外部成员的合法权益。

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的客体,即财务治理对象,取决于财务治理的属性。财务治理的核心在于明确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财权体现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称分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成为财务治理的现实内容。因此,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合理分配是财务治理的客体,具体表现为筹资、投资、资本运营收益及分配等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

杨淑娥(2004)首先将财务治理的客体定位于财务信息的治理,具体应该包括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呈报和披露。第一类利益主体治理的任务是保证信息生成、呈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类利益主体应该将信息的监督、检查以及披露的治理作为自己的任务,从而以保证上市公司所披露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此同时,将财务治理的客体定位在财权的合理配置上。其实,公司治理的实质就是一种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问题,在公司中谁掌握了财权,谁就在很大程度上占了主动、占了上风,所以争夺财权的斗争历来是公司各种权力斗争的核心。财权具体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三权”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制衡,使所有者的“剩余控制权”得到落实,其“剩余索取权”也就能有效保证。最后,研究财务治理的客体还应该与治理的目标相联系,即财务治理的最终理想是使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证,而财权配置的“动态均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正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基础。

3、财务治理目标主要观点的述评

财务目标是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关于财务治理目标,目前并没有达成一个普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主要有“经济效益最大化” 张先治,1997)、“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王庆成,1999),“企业价值最大化”(王化成,2000)等。

郑红亮(1998)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给经营者以充分的自由去管理好企业,股东不能对其作过多的干预;另一方面,要保证经营者以股东的利益为准绳运用这些自由去管理企业,即企业经营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李维安(2002)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是要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公司各方面的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公司治理的目的不是相互制衡,至少最终目的不是制衡,而是保证公司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

张敦力(2002)认为,“考察财务治理的对象,不难发现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

李秉祥、曹艳玲(2002)指出,考察财务治理的对象,不难发现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

姚晓民、何存华(2003)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司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他认为,财权的合理配置对实现公司治理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运用其财权的基本途径是编制、呈报或审阅财务报表,因此,财务治理的实质就是对财务信息生成程序、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等的规范,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配置与再配置等。

衣龙新(2004)认为,财务治理目标最终从属于财务总体目标,也是公司治理目标的具体财务表述。依据财务治理自身的特点,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些治理体制、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直接约束,是财务治理体系要取得的最终运作成果,也是财务决策科学以及本金增值的根本保证。

4、财务治理内容主要观点述评

黄菊波(2002)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个权利的配置问题,而财务治理的内容包括:投融资、股利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财务报告的及时、准确与充分。

张敦力(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关系,促使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的公司治理。

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财务治理主体对企业财力的统治和支配,即关于企业财权的安排,它决定财务运营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财务政策。

姚晓民(2003)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制度安排。

林钟高、叶德刚(2003)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饶晓秋(2003)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程宏伟,《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一个财务治理的分析性框架》,《经济师》第6期,2002年

[2]冯建,《财务理论结构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4]干胜道,《所有者财务:一个全新的领域》,《会计研究》第6期,1995年 [5]郭复初,《国家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6]李秉祥,曹艳玲,《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财务治理》,《西部财会》第2期,2003年,(2)[7]李连华,《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会计研究》第10期,2002年

[8]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0]林钟高,叶德刚,《财务治理结构:框架、核心和实现路径》,《财务与会计》第4期,2003年

[11]林钟高,章铁生,《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12]刘贵生,《论产权结构与财务主体》,《会计研究》第6期,1995年 [13]饶晓秋,《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当代财经》第5期,2003年

[14]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会计研究》第5期,1997年

[15]汤谷良,《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会计研究》第5期,1994年 [16]王庆成,《财务管理理论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7]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8]伍中信,《财权流:财务本质理论的恰当表述》,《财政研究》第2期,1998年

[19]伍中信,《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研究评述》,《财会通讯》第2期,2006年

[20]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21]杨淑娥,《公司财务治理要素,框架及治理效果评价》,《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财务学科建设暨理论研究会大会会议简报》第2期,2004年

[22]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会计研究》第1期,2002年

[23]姚晓民,何存华,《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对称和利益制衡》,《财贸经济》第2期,2003年

[24]衣龙新,《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4 [25]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6]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7]于东智、王化成,《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会计研究》第8期,2003年

[28]张敦力,《公司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中国审计》第4期,2002年 [29]章铁生,林钟高等《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0]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第10期,1998年

[31]Jenson,M.C.and Meckling,W.(1976),“Theory of Firm : Managerial Behavior , Agency Costs ,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305-360 [32]Modigliani,Franco and Miller,Merton(1958),“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8, 261-297 [33]Williamson,O.E.(1988),“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 Journal of Finance , 43 , 567-591

第四篇:财务内控机制研究文章

关于国有股份制企业财务内控

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梁涌涛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许昌首山化工科技公司平顶山市 河南)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的方式推进产业升级或转型,实现多元化经营,达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但是,“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相当一部分国有股份企业并没有为主体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成为“鸡肋”或“包袱”。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因素,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由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国有股份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漏洞。企业预算管理没有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存在重编制、轻执行,为预算而预算的现象。项目资金随意挪用,投资与成本随意调节,造成预算与实际结果偏差很大,超预算或无预算的项目因缺少相应的制衡机制而照样开展,失去了预算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缺少内控管理的基本制度、控制节点、基本流程和工作标准,随意简化会计手续,缺少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风险意识普遍不高,部分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对财务收 支监督不力,对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活动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如:资金管理过程中,缺少合理的计划,使资金管理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一些资产长时间被闲置,降低了资金利用的效率,无法形成经济效益,应收账款金额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监督体系作用微弱,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内控职责不清晰。在决策层面,未能做到权、责清晰。部分企业存在着董事长一言堂、决策随意,在企业的投资计划、财务预、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等重大事项上,不经股东会批准即予以实施,股东会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部分企业股东任意干预企业日常决策或插手项目、资金支出、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造成令出多门、无所适从;部分企业监事会形同虚设,在其位不谋其政,整个企业的运营不再是围绕着整个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来进行,而是围绕着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来进行。在执行层面,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内控流于形式,把会计报表作为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工具。对内、对外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等,有的甚至编造多套各不相同的会计报表,向不同的部门报送,虚报浮夸或瞒报截留,掩盖真实情况。

(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国有股份制企业内控制度通常沿袭、照搬于原国有主体企业,未能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工作流程和监管制度。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企业决策层、执行层对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财务管理从属于经营管理,被认为是财 务部门的事,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能只是记账、算账、报账等事后反映,甚至是根据领导的指示或授意做账、报账,忽视了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结果造成了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资本运作严重脱节,财务人员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等关键环节失控,财务管理混乱,资金流失严重,企业负债经营。

(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由于企业领导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以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国有股份制企业的从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市场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使现有的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二是个别会计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职业准则,甚至一些会计工作人员为了迎合领导或谋取一己私利,随意改写会计报表和财务账目,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企业财务内控监督机制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和完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健全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财务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要突出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两个关键环节的财务管理活动,把握人员、资产、职责分工三个控制要点,完善工作制度,明晰职责分工、理顺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标准,实 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内部管控制度,要紧紧围绕内控体系的运行,定期组织开展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运行评价,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确保内控体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基础工作。强化预算管理,以“以收定支、量入而出”的原则科学编制预算,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合理规划预算,并强化预算执行和考核,彻底改变那种“下面写不完的报告,上面批不完条子”现象,让管理由传统走向科学,真正地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加强财务分析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自身管理需要出发,运用互联网+财务管理的思维,充分利用各类财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运行质量及经营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济运行特点,评估经营风险,找出影响经营成果的关键因素及管理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建议、出台管理措施,提升经营业绩。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内容、发展方向和计划,制定科学、严谨、可靠的财务分配使用制度,对企业各项活动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使企业的每一项资产都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每一笔财务支出、资金流向都合规有据,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三)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监督体系建设。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厘清、明晰公司管理层即董事会、监事会、股东等的权力、职责,并纳入内控管理体系,对各类决策实施全过程监督。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科学严谨地划分,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引入第三方审计,可以定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重点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审查和评价,提出问题,给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的完善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强化有关财务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等方面学习,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提升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其次,要强化专业技能学习,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定期组织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强化技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三是要建立完善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激励机制,择优选拔任用财务工作人员,定期组织考核,奖优罚差,激发工作热情,激励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德华.股份制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经 济效益.[2] 付梅娟.股份制企业的财务管理.[3] 王安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4] 吴建茹.试论股份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5] 唐春华.企业内控制度设计缺陷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

第五篇: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征

1.严格的行业管制和监管。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和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使银行系统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同时,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银行系统危机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效应。正因为如此,银行业是市场经济中受到最为严格管制的行业之一。现实中,对银行业的管制和监管表现在多个方面:①银行业的市场准入较一般企业更为严格;②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银行业的经营受到内容繁多的管制约束;③银行业的监管程序较其他行业复杂;④银行业的行业监管者众多。

2.资本结构。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本金很少,按照对商业银行实行监管的国际清算银行,以及该机构的核心协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达到8%就可以了,其余的运作资本是主要依靠分散的公众储蓄存款来形成的,而每个储户其存款额只占银行存款总额的很小比例。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分散的储户没有积极性对国有银行的经营履行市场监督的职责,而且由于缺乏独立的、有信誉的市场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存款人很难得到相对有效的信息,很难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判断,因此也就无法对银行施加控制。

3.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银行资产主要由期限不同的贷款构成。与一般企业产品的市场化交易不同,银行贷款采用的是非市场化的一对一的合同交易方式。针对不同借款对象的信用状况,银行每一笔贷款的交易条件(利率、期限和偿还方式等)均有所不同。因此,银行贷款资产的交易是非标准化的合同交易,在合同期间内,银行贷款难以在二级市场转让,缺乏必要的流动性。

4.市场及竞争程度。与一般公司赖以生存的产品市场不同,商业银行所在的银行业市场由于多种原因很难达到产品市场的规范和公平竞争的要求,自然垄断倾向是银行业基本特征。

5.存款保险制度的负激励。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同时也为了维护存款人对存款机构的信心,防止因公众挤兑而引发存款机构的流动性危机,商业银行一般均建有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在个别商业银行遭遇风险事故时能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并尽量减小金融风险的波及范围和破坏力。但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存款保险制度会诱发道德风险,产生两方面的负面效果:

①存款保险制度使银行的股东和经营者有更大的动机去从事更高风险的项目,这种道德风险行为将一个银行的风险转嫁给整个存款保险体系,最终到纳税人身上。

②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下,存款人会非常关心存款银行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效果,因为一旦存款银行倒闭就会给存款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此时存款人存在监督商业银行管理者和日常经营的激励。在存款保险制度存在情况下,存款人的这种监督激励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即使存款银行倒闭,也不会给存款人带来损失。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

林毅夫等学者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是通过竞争的市场所实现的间接控制或外部治理,而公司的直接控制或内部治理虽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相比,只是派生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借助于各种可供利用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保护所有者利益。

总之,外部治理机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让经理人员感受到持续的、无处不在的压力和威胁。众多的经济学家强调外部市场环境对公司治理的作用,认为一个竞争性较强的接管市场将给经理人为股东利益而努力工作的动力;产品市场竞争是提高经济效率最有效的手段,在竞争程度较高的产品市场上,公司治理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有效竞争的经理人市场将有利于企业经理层激励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同时,企业现任经营管理者将随时受到来自于潜在竞争者的竞争压力。但是,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各种要素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对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环境的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具有较强的作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市场上,外部治理机制将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就外部治理机制而言,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弱化了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控制权竞争机制对内部经理层的压力;非市场化的资产交易降低了银行业之间资产产品的竞争性;同时,为克服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的长期客户关系本身就成为借贷市场上同业之间竞争的壁垒;由于银行资产缺乏透明性,在银行业的代理权争夺和并购过程中,目标银行的资产定价将比其他行业资产定价更为困难,这将增加并购的不确定性,降低并购的成功概率,并阻止收购者对目标银行的收购;商业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所导致的债权人监督的缺位,也使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无从发挥;同样地,银行业的行业监管极大地降低了外部要素市场竞争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多数国家的监管部门对银行业投资领域和产品创新的严格规制降低了产品市场的竞争对经理层的压力;严格的行业准入和参股限制、复杂的核准程序提高了银行业的并购成本、降低了并购成功的概率,使接管和并购机制在银行业外部治理中的作用大大降低;另外,各国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也有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经理人市场在银行外部治理中的作用。

三、结论

行业特征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具有明显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因其特殊的行业特征,其公司治理机制具有明显不同于一般行业企业的特征。有效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必须遵循银行业的行业特征。外部治理机制构建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点,这一点对转轨期我国正在实施的银行业改革尤为重要。(编辑/刘佳)

下载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契约理论基础上的财务治理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问题研究0701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问题研究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改革开放以......

    农村新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

    农村新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 作者: 中共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委组织部 时间: 2007-7-4 来源: 农村党建 阅读量: 73次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城市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

    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探讨

    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探讨 一、企业财务激励一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基础——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财务活动及其管理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背景下展开的,对企业财务激励......

    财务理论

    财务战略管理摘要:本文介绍了财务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及观念,阐述了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以及方法之间的整合,以便对财务战略管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实......

    治理理论

    陈振明版《公共管理学》之治理理论 第一节 治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及善治概念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治理理论是在西方学术界日渐崛起的显学,而合作网络途径则是......

    财务治理

    一个成功的公司与财务治理水平密切相关,而公司财务治理水平又与一名出色的财务经理人休戚相关。公司越成熟,其财务经理愈受到重视。一名优秀的财务经理应具有哪些品质呢?我认为......

    基层上访治理机制的法制化研究

    基层上访治理机制的法制化研究 ----妥善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长效机制研究 基层涉法上访,是指上访人应走司法渠道而未走司法渠道所实施的上访或违法越级上访活动。法院多年被大......

    公司治理中代理人约束机制研究

    摘要:在现代公司管理体制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人控制行为,从而导致公司拥有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如何加强对代理人的约束,成为公司治理中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