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02:0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信息窗一:

课题:科技小组活动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4、5页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教学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 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

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

说出发现“太阳”、“树”、“飞机”、“小朋友”„„

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如:“天上有几架飞机„„ 提出问题,并交流 天上有几架飞机? 天上有几个太阳? 天上有几个火箭? 天上有几个小朋友?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注意有顺序的数数。

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用数字5表示

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4、1、2、3„„除了表示1个太阳、2个火箭、3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什么? 说出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

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求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3、自主练习第3题。根据水果图写数字。

学生独立写数,并交流谁写的漂亮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自主回顾,说说自己的收获及其表现

板书设计: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一 科技小组活动 1辆坦克 2个火箭 3辆汽车 4棵大树 5架飞机

教学反思:

第二篇: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准备课 海底世界

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教学目标:

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具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观察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师板书问题。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中的位置。

四,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

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海底世界,不仅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美丽,而且学会了怎样数数。

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生数数。

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课堂达标: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

设有四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自主练习中数“天上大约有几只小鸟”渗透初步的估计意识。第二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在自主练习中,借助“饭前准备”的画面,学习2个2个数的方法,初步渗透按群计数的方法。在“贴一贴”练习中培养学生简单找规律的意识。第三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四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温度计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自主练习中又设计了“按顺序连线”的内容,进一步熟悉0—10各数的顺序。

四、教学措施:

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8课时。

第一课时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认识1-5 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5、6题。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呈现信息

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

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

四、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1、2、3„„除了表示1个太阳、2个火箭、3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什么?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

五、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3、自主练习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数一数,涂一涂。

4、自主练习第5题,说一说,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说一句话。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七、板书设计

认识数字1-5

课堂达标: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快乐的校园

1—5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3、4、7、8题。教学目的:

1、会写1-5各数。学习2、3、4、5的分成。

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师:我们学会了数数,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今天就来和它们做好朋友,学会写这些数(师板书1-5各数字),好吗?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观察字型,学习书写

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

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书空,记笔顺。

4、描红,并尝试书写

“1”这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写就行了。“2”和“3”先让学生观察观察数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师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学生描红。最后在空格中再书写两个。“4”、“5”这两个数字先让学生观察,再书空练习,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比一比,同位互相纠正。

三、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写数。

2、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说,再进行数珠子,画点子,写数字练习。

3、自主练习4题,让学生用学具代替碗和帽子摆一摆,同时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先从左往右说,再从右往左说,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4、自主练习第7题,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一填,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先从左往右说,再从右往左说,几和几合起来是几。

四、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第8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再进行数数和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

1—5的写法

课堂达标: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1、4、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呈现信息

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二、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1)独立看图(2)汇报观察结果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

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教师随机板书问题)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自己数一数,同位交流,再全班展示。

引导学生明白从前面数和从后面数分别排第几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序数和基数的区别。

四、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戴蓝帽子的男孩排第几„„ 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

五、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

2、自主练习1题

生自己动手连,全班订正。

3、自主练习第4题

谜语导入:你猜猜谜底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

4、自主练习第6题

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绿色的小鸟排第几?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

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五、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认识6-10及其组成

教科书第9页6—10的写法及自主练习2、3、5、7、8题。教学目标:

1、学写6—10各数。

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简单的找规律。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呈现信息

师:数学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数字娃娃在开会,6、7、8、9、10 五个数字有意见,因为1-5五个数早和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家都会写这五个数了,可6-10 还没机会和大家作好朋友,它们都等不及了,你看它们来了。(板书:6、7、8、9、1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师:今天,如果你仔细观察,学会写这些数字,把它们写得很美,它们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2、学习6的写法

(1)看字型:你看小6先来了,出示6(在田字格中的写法)。看看它象什么?(生说,表扬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写法:看一看、说一说它在格中的位置和布局(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说)。

(3)写一写,自己试书空,师指导书写。

3、学习7、8、9、10的写法

(1)师:7、8、9、10也等不及了,它们在书上第9页等着你哪。(2)看书自学:学生自己观察字型,他们分别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充分交流。

(3)自己学习各数的写法。先书空练习,再尝试书写。

4、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吗?你觉得哪个数字最难写?请学生当先生进一步指导书写。

三、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2题

指导学生把操作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伸手指,画点子,写数,使学生经历数的抽象过程。

2、自主练习第3题

借练习时,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来理解数的分与合。在此基础上,扩大练习量,教师再自行设计其他数的分与合的练习。

3、自主练习第5题

引导学生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学习单数、双数。

4、自主练习第7题

这是一道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放手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再到附页中找到对应的图来贴一贴,然后同位互相交流排列的规律。

5、自主练习第8题

学生尝试填数,有困难借助学具操作完成。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题。教学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1、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1)数一数(2)排一排(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

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7○4 8○6 5○8 7○10

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

7、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数学朋友?它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快乐的校园 比较大小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14—15页自主练习第3-6题及聪明小屋。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二、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

2、自主练习第4题

涂一涂,比一比。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第一个,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比较的是什么,谁多谁少。前两道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填出不同的答案。

3、自主练习第5题

找规律画一画。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

4、自主练习第6题

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供商 聪明小屋

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信息窗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2、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3、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4、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

(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三、引导建构,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先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1()()()5()()()()8 7()()()()

3、自主练习的第3题。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五、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教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结合教科书第18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

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

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图中有什么?各有多少?)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图中没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数是0只。)

2、比较数的大小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1)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2)补充练习:

5()6 8()5 0()1

3、基数和序数

(1)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花上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

(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四、课堂总结

1、教师: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教学反思

第三篇: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学具准备:

1、积木一套;

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积木)

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喜欢的积木,谁能给大家说说看,你们还认识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生自由回答)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立体图形,其实啊,在立体图形中,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他们的每一个面,都代表着一种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

(1)活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感受一下?选择一个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平平的)。你能想办法,把你摸的面搬到这张白纸上吗?(生,交流方法)

(2)展示:同学们,请你们找出自己书包里的立体图形,把你摸的面搬到这张白纸上。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

(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出示课题:认识图形(板书)(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认识特点

(1)观察交流:刚才小朋友们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请你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图形。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特点?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找一找他的特点,先在小组里说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汇报:A:哪个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B:哪个小朋友选择的图形和他不一样?自由说,适当表扬。(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扁扁的,三角形尖尖的,圆形圆圆的。)(3)比一比:

A:你觉得在这些图形里面,有哪些图形长得比较相似?(长方形和正方形)

B:它俩有什么地方非常相似呢?(4条边和4个角)又有什么不同呢?(4条边相等与否)(4)折纸验证:

A:你真聪明,发现了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那哪个小朋友有好办法来验证XXX的想法?(折纸)B:那我们就用这个小朋友的方法和老师一起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再折一折。(对折)这样折你发现了什么?(变成了长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两条边叠在一起,这两条边相等。)这样折你又发现了什么?(变成三角形,这两条边相等。)C:小结:所以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

D: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来验证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的边相等吗?请你折一折,学生活动。E:抽生上台边折边讲,集体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小结回顾:

小朋友们都能说能找能摆,真厉害!现在请你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共认识了几种图形?是哪几种?

四、深化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练习题

第二课时

活动课:我有一双巧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学具准备: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小房子,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这个小房子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房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房子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做房子要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小结: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教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找到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现在我们用相同的图形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刚才我们是用相同的图形进行拼组,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不同的图形做一个喜欢的东西呢?(全班同学动手做„„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图形?(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三、做一做

1.教材第5页和第6页动手操作。(课后做)

2、练习册第2页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第三课时 七巧板乐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具准备: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 对边相等,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边相等,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看图激趣,认识七巧板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出示整套七巧板)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学生观察七巧板,了解它的构成。

2、动手拼一拼

教师:你们想动手拼一拼吗?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题目要求):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知道了什么,是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提炼,师板书:“一套”、“拼”、“三角形”、“多”。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3、操作讨论,积累经验

教师:在动手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学生独立操作)4.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教师:你使用了几块板?怎样拼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方法 反馈:(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2)用3块图形拼摆 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即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5.教师:现在请大家用一套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的并展示出来。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教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的想法,找到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教材第7页做一做

第四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帮妈妈整理衣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帮妈妈整理衣服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24、25、2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体验同一标准分类的确定性及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生活和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按一定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准备不同类型的本子、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为每一学习小组提供几种不同类型的本子,混放在一起。

1.教师出示一摞各种样式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我吧!”

独立完成或小组内完成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一边动手分,一边讨论方法。

2.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分类整理,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

展示方法,交流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出示课题:分类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呢!表示有兴趣愿意帮助妈妈

独立思考帮助妈妈的方法,集体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帮助妈妈。你认为他们的方法怎样?”“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各抒意见

总结:我们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理解用了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分出的结果就不一样

2、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妈妈整理衣服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②按上衣和下衣分;

③按颜色不同分;

„„

教师板书:

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②按上衣和下衣分;

③按颜色不同分;

„„

并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得结果就不一样。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学生可能想到的: ①、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

②、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

③、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

④、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

体会数学知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板书:

①、帮助妈妈整理背包(或者自己的书包);

②、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

③、帮助妈妈整理客厅的里的物品;

④、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

五、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1,想一想,分一分: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圈的,并说理由,与其同学进行评价。

(2)分一分,说一说。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二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完成。完成后请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自己小组分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教师巡视指导。

请有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

代表性的组派代表介绍分法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六、完善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用到分类的知识吗?”

自主评价

谈各自收获及其这节课的表现

板书设计:

信息窗一:帮妈妈整理衣服

方法:①、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②、按上衣和下衣分;

③、按颜色不同分分。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陈静

第五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二:0的认识教学设计

信息窗二:

课题:快乐的课堂(0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

2、借助生活经验。从学生感兴的生活、问题情景入手。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0,0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表示起点和分界线。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苹果树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表示愿意去,兴趣高涨

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10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看苹果模型,观察模型上面有什么 1、2、3、4、5、6、7、8、9、10十个数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

“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 “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

“谁能摘下比6大比8小的苹果?”

“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 指名让学生提要求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以积极地热情投入数学游戏中去 进行摘苹果

摘大的,摘小的…….最后 树上没有了

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

投入问题思考中去……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究表示方法

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交流想法: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像这种一个也没有,我们用数字0 表示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交流想法: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0的其他含义

(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表示?“你在哪儿看到0?”

(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说出哪些地方见到过0 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 并说出格表示什么意思 2、0与其他数的比较。

“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 按顺序排队:1、2、3、4、5、6、7、8、9、10 并读一读 3、0的写法

(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 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2)0的形状像什么?

(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

观察0的字形,在田字格练习写0 写完后交流订正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五、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个题主要是巩固0——10的数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按顺序连线,再看像什么。

2、补充按顺序填数。进一步巩固0——10的数序。()1()()()5()()()()8 7()()()()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1题:1、2、3、4、5、6、7 2题:10、9、8、7、6、5、4、3

3、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充分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4、自主练习的第3题。

这是一道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在明确题意后。

让学生独立完成明确题意后。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 自主评价

谈各自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

信息窗四:快乐课堂

——0的认识

0 表示没有

表示从0开始 表示刻度

写法: 教学反思:

下载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科技小组活动:1-5的认识(第一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数学上册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一教案 青岛版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的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 经历探索20......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加法运算律》教案

    《加法运算律》教案 教案基本属性: 教案名称:《加法运算律》教案 教案信息: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加法运算律》 文/段庆娟 教材分析: 在游览了黄河小浪底的美丽......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

    第二课时 比多少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第6―8页 【课程标准描述】:初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学习目标】: 1.在比较物品多少......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依据具体......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1课题 变花---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2011-08-28 23:07:08| 分类: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通过让学生感受生......

    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又换牙了 信息窗一教案 青岛版

    我又换牙了 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 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第1—4小题每空2分,第5小题8分,共46分)1、找出最大的数,填在□内①7、5、9、4、3、8 ②6、5、2、8、72、找出最小的数,填在□内①1、4、2、10、9 ②3、2、9、4、03、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