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合声训练
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合声训练
毕业论文 2010-01-10 23:55:19 阅读6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摘要 :真假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它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的感觉,上下声区贯通,是民族声乐教学所追求的,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拓展其音域、音量,美化其音色,大大
增强声音的艺术表现力。
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它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这种声音上下自如统一,音色甜美明亮,给人以亲切真实的美感。它不存在由于换声而出现的音色不统一现象,又克服了真声唱不上去,假声唱不下来的困难,是当今普遍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唱法。
人声本来就有真声(声带的全振)和假声(声带的边缘振动)两个机能的存在,恰恰是这两个机能的混合,我们才获得了宽广的音域,这音域大大地超越了生活语言所需要的范围。
真声和假声两者的混合声音,其发声状态为:从低声区开始就使声带边缘变薄,掺入少量假声,随着声音的上行,假声成分逐渐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声。中声区真假声相伴,混合共鸣较好。混合声的音域统一连贯,无明显的换声区。这种声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混在一起”。一般说来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多些,头腔共鸣就丰富,唱低音时真声成分多些,胸腔共鸣成分就越多。这种混声的发声是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振动变化为依据产生的混合共鸣。
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的语言,容易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较方便,所以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只不过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所使用的真假声比例不同而已。民族唱法的自然混合声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更是初学者所不容易掌握而又必须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耐心来雕琢的。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把混合声的训练作为重点来教授。笔者根据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
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用“哼鸣”唱法训练混合声
哼鸣是初学者乃至学习有成者练声的极好方法,是获得声音高位置的良好手段,有利于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效果。这种训练非常必要又容易掌握,练习闭口哼鸣时要注意:
1.身体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扩张,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保持吸气的姿势,找呼吸支点。
2.嘴唇微闭,舌头自然放平,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下腭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3.哼唱时颌关节向上打开,鼻道打开,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像擤鼻涕时的感觉,找哼鸣焦点,哼在“气上”。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高音开始的下行音阶容易找到头腔、鼻腔的共振感觉,一般说来下行音阶要比上行音阶容易些,气息比较易于控制,声音容易哼得连贯。音阶下行第一个音较高,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随着音高的降低,肌肉随之逐渐放松,而逐渐放松比逐渐紧张要容易控制,初练时在自然声区练习,不要哼高音,因为哼高音对初学者来说极易形成喉头上提,造成声音挤压。哼鸣是哼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声音应无任何振动感。用深的呼吸支点,轻轻推出气息,音量不大但很松弛,很集中。
练习哼鸣时,方法一定要正确,如若不正确,发出的声音又紧又僵,带出来的声音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哼唱正确了,带出来的声音才会好。检验哼鸣的对错,可以在哼鸣时看嘴巴能否随便动作,而不影响声音的进行,如若不影响,就说明方法对了。这样,用哼鸣方法练唱时,嘴巴在做咬字动作和做表情动作时,就不会影响声音。所以哼鸣练习对呼吸支点的体会和真假混合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用打开喉咙喊嗓子的方法训练混合声
喊嗓子本是戏曲演员从祖辈沿袭下来的传统练声方法。它之所以能流传那么久、那么广,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这道理是有其科学性的。多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始终保留了“喊嗓子”的传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喊嗓子决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扯着脖子喊叫”而是科学的训练,它首先强调的是打开喉咙,使其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然后由弱到强,由低到高地“喊”。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打开喉咙喊嗓子”。卡鲁索的夫人在《卡鲁索的一生》的书中写到:“卡鲁索常常对着镜子练声。他把口张得特别大,把舌头伸得很长,像要给医生检查喉咙那样,然后发很尖锐而„位置‟很高的高音来做练习。”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说过:“打开喉咙喊嗓子是最科学的发声方法。”事实证明只有在最佳状态下喊嗓子才能做到如下几点。
1.打开喉咙喊嗓子,使鼻腔张开,口腔中口盖抬起,积极收缩成拱形,咽腔中会厌卷起,咽壁直立,喉头放在深呼吸的自然位置,这样发声通道才能畅通无阻。在这条管道中喊嗓子,才能体会到这个管子不仅仅是一个肌肉组成的管子,它像铜管乐的金属管道一样坚实有力,只有这样才能喊出金属般的穿透力强的铿锵之声。打开喉咙喊嗓子,使口、鼻、咽、喉各器官张开,金属般的通畅管道使歌者能获得人体各个腔体的共鸣,声音上下无阻,高高低低、强强弱弱,使真假声混合得不露痕迹,使假声不虚不空,中低声区胸腔共鸣自然混着高位安放的头腔共鸣,真声区自然混着假声,使真声不白不横,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虚实实、浑然一体。
2.打开喉咙喊嗓子,使所谓“没嗓子的变成好嗓子”。打开喉咙形成“金属管道”使演唱者越喊管道
越通。音质、音量、音色也就会有明显的改变。
三、u母音训练混合声
唱u母音时唇微闭成“撮口”,喉咙打开放松,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口腔形成膛大口小的共鸣箱,呼气出声引起头腔、口腔、咽腔、胸腔的共振,容易找到混合共鸣的感觉。
唱u母音时,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如果拢不住,有的人还会出现上唇抖动,这不但会影响共鸣效果,使声音不能到位,还会造成u母音的发音不纯正。从高音开始的下行音阶练习,比较容易找到高位置,体会到头腔、口腔、咽腔、胸腔形成上下相通的共鸣的感觉。随着音高的变化,要保持声音的上
下一致,做到“松”“通”“空”。
“松”是指声音松弛,不挤不压,喉咙打开,放松,在深深的气息的支持下,将声音推出,圆润、丰满、浑厚。“通”是指声音从下腹部(即丹田)涌出,至胸腔通过喉直达头顶,上下如同一根管状通道,上通下达,声区统一,气息流畅,音量不大却有明显的上下一体的振动感。“空”是指声音的流动的空间感,“四不靠”即不蹭嗓子,没有明显的着力点。总之,练好u母音是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道上下一致,真假混合声的有力手段,是带动其他母音练习的好办法,可以说是发声练习的“敲门砖”。
四、假声位置混合母音训练
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声音要高位置的要求。最能体会高位置的声音是假声,唱假声的时候,喉咙一般都是打开的,松弛的,气息也不僵,上下容易连成一条垂直的气柱,所以声音比较柔和圆润,通畅
统一,演
唱也相当省力。根据假声的特点和音色,可以在保持假声演唱的状态下把声音放出来,以增加声带的张力,并掺入真声成分,就会形成明亮圆润的混合声效果,同时音域也得到了扩展。
也可以这样理解和体会,就是把假声放大,变成明亮有力的声音,但一定要在不改变假声的歌唱状态下发出声音,使所有字都统一在假声的位置上转换。字的转换动作要小,而且每个字都是在相同感觉下转换的。同时也要与气息配合好,保持气息深度,否则声音就会发虚,反而放不出声音。注意假声与呼吸的关系,使用假声位置的练习,一般从上向下练为合适,因为高音容易找到假声位置,从上向下,保持位置来带声音,一直唱到低音时仍然是假声位置的感觉,加上气息的配合,便能得到混合声的效果。
母音是语言和歌唱发音的主要因素,因此,唱好母音对于歌唱来说非常重要。声乐训练的母音是a、e、i、o、u,这些母音的发音有宽有窄,有暗有亮,位置有前有后。为了使歌唱的发音统一,音色统一,符合民族唱法的声音要求,而且便于咬字,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混合母音练声收到明显效果。
混合母音,也叫母音变形唱法,即在一个母音里混入一定量的另一个母音的成分,以达到使口腔内部的调节以适应某种发音的需要,而获得高位置声音的方法。如在a母音里混入适量的o母音,在i母音里混入适量u母音使喉、口、咽等腔体从横转向竖,从窄到内开。把两个母音混为一个音,在发声时,同时吸收了两个母音的优点,弥补了发单个母音的不足,这样可使喉头逐渐放开,发声管道竖起,声音流畅,对真假混合声的训练非常有效。
实践证明,用以上这套教学方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气息畅通,音色明亮、圆润,真假混合声统一。只要不断坚持科学的发声训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有帮助,而且会对以后的歌唱艺术实践大有裨益。真假混合声的训练,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苦而耐心细致的工作,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谨以笔者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就教于同仁,以期引起对此问
题的充分关注和思考。
第二篇:谈民族声乐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训练
摘要: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之中,花腔女高音具有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魅力,但是在对其进行训练时有着一定的难度。加强训练花腔女高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声乐 教学 花腔女高音 训练
女高音作为我国歌唱艺术的形象大使,同时在声乐表演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演唱者通过用自己纯净、平滑的声音将美妙、独特的花腔唱法演唱魅力淋漓尽至地展现出来,所以在众多声部中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味。在我国民族声乐的花腔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所具备的声音上的特点,通过正确的指导,来培养学生对音色、感觉意识以及情感上进行适当的调节,或者可以建立起一个高低频共鸣的概念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调节声音共鸣。
一、我国民族花腔女高音的概念以及主要分类
花腔所指的是对歌曲旋律声部来进行较为生动且精巧的装饰,也就是在唱歌时利用颤音或者其他具有装饰性的唱法来进行演唱。例如,在歌剧《圣洁女神》当中,就含有相对较多的装饰性质的花腔演唱部分。花腔女高音作为女高音中的一种,其主要是指具备花腔演唱技巧的女高音。花腔女高音具有精巧而灵活的特点,且具备跳音速度快以及上下音阶跑动快等技巧。
在我国主要将花腔女高音分为两大类:戏剧花腔、抒情花腔。
其中戏剧花腔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花腔类别,也就是戏剧花腔女高音同时兼备演技与声音技能。戏剧花腔女高音不仅仅应当具有良好的高音区,同时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张力。花腔女高音在角色扮演方面,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演技以及对其所饰演的人物的情绪可以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对该人物的情绪应当有很好的掌握能力。
抒情花腔具有音域宽以及音区高等特点,尽管抒情花腔的音量相对较低,但是其音色能够带给人一种较为灵巧且舒适的感觉,高音部分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所以,无论是戏剧女高音还是抒情女高音均具备一定的特色,想要将其了解得更加深刻,那么便需要爱好音乐的工作者与艺术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发掘出训练花腔的更好的技巧。
二、我国民族花腔女高音的主要表现
花腔的演唱技巧起源于17世纪,那时十分流行阉人歌唱家,由于其声音圆润、甜美,并且在演唱过程中表演的十分灵活,因此得到许多人的喜爱。这些阉人歌手通过对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推进了花腔唱法的进展,并且使得花腔成为歌唱部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现代音乐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花腔女高音,使得我国人民也体会到了花腔唱法的美妙之处。由于国人对花腔唱法的喜爱,使得花腔歌曲逐渐红遍我国乐坛,并不断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音乐歌曲中,由于某些作品只有通过运用花腔表现技巧,才可以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具有灵性、更加的生动,所以花腔女高音成为我国乐坛必不可少的演唱者。
三、我国民族花腔女高音的技巧训练方式与实践总结
(一)如何对柔软性进行训练
作为花腔女高音中最为基础的嗓音训练,声音柔软性是保证花腔女高音的发音质量的关键部分。通过进行有规律的发音训练可以使得歌唱者的生理机能协调运作,从而帮助歌唱者形成一种相对较为良好的状态。为了保证花腔女高音的发音质量,加强对声音的柔软性进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对于柔软性进行训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首先,在演唱者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气息,加强对隔膜的支持,要将咽管紧绷,使得咽腔直立并重点对喉型的发音进行练习,加大对咽壁的训练力度。其次,应当加大平时的训练量,注重每一个训练环节,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
(二)如何对跳音进行训练
跳音也被称之为顿音,其是指起音与声门闭合后发出来的较为干净的音质,这种动作是演唱者需要重视的一部分。在进行跳音训练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训练的规律性以及节奏性,从而使得演唱者的生理机能更加的协调,并形成较好的歌唱状态。在高音演唱部分,需要深厚的气息来对高音进行支持。通过跳音技巧的支持,可以使得观众有一种愉悦、积极向上的感觉。
在跳音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横膈膜与腹肌进行扩张、收缩,然后声音在头腔的共鸣处发出,从而形成一种较强的穿透力的声音。因此,在进行跳音训练中,教师通常让学生在大笑中去深刻感受跳音的感觉。学生在进行跳音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琶音分解等练习曲,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跳音技巧。在刚刚进行跳音练习时,可以选择相对较慢的速度进行训练,在技艺较为熟练之后,再进行加速训练。通过长时间的联系,可以有效的提升歌唱者的花腔技巧。
(三)怎样加强演唱者对节奏与力度的控制能力
音乐的好与坏,旋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且旋律与节奏又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进行花腔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应当重点注重对节奏的掌握。特别值得演唱者注意的是应当熟练的掌握切分节奏,从而可以充分的将歌曲的愉悦情感以及充满朝气的气质展现出来。利用连续的八分音符以及切分的节奏音符,将整个歌曲的魅力尽情的展现,并使得整个歌曲在结构上更加的完善。
(四)怎样对装饰音进行训练
从最为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向着变化的发声技巧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直到演唱者能够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演唱水平。装饰音在整个演唱的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装饰音不但可以为声音增添色彩,同时还可以让音乐演唱更加的充满激情与活力。装饰音作为花腔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该技巧的表现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着不同的唱法。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持在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并且放松身心,在练习起音时一定要适当,不宜过强,所以应当保持相对较慢的训练速度。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掌握好训练的节奏,确保训练者所学的每一项技巧的熟练性。除此之外,每一种装饰音都具备其自身的特性,所以,应当针对每种装饰音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从而全面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
(五)加强气息的训练
正确的呼吸对于歌唱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花腔女高音来讲更为重要。歌唱的呼吸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及胸腹式联合呼吸。
在花腔唱法中,主要倾向于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在演唱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吸气的状态,由于花腔女高音的通常会在高音区,所以只有在深呼吸的状态下,才可以将花腔演唱更好的完成。
四、结语
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当中,花腔女高音需要具备一定的唱歌技巧,因此在进行声乐训练的过程当中,要重点注重对花腔的训练,这同时对表演者自身的条件与发声的方式有着一定的要求。花腔部分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因此,其不是单单凭借着反复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在训练过程中,应当充分对表演者的嗓音条件进行深刻的了解,并且应当充分认识花腔女高音的表演要求及其概念。在对这些有了科学的认识之后,便是要求表演者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以及可以深刻理解艺术作品的能力,这样才会保证有一个较为好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2]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美]约翰·阿多因.卡拉斯在美国茉莉亚音乐学院讲学集[m].程淑安译.常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4]石惟正.歌思乐想:石惟正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1]冯子勤:广西艺术学院,声乐副教授。
第三篇: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内容摘要 :歌唱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还要处理好声、情、表演技巧之间的矛盾,以及上课与上台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与声乐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关 键 词 :声乐教学 歌唱 表演 训练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们的歌唱与表演、形体的有机结合的教育,使学生们获得声、情、形并美的新境界。要想达到此境界,就需要教师平时严格要求与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表演艺术中有更大的作为,使他们逐渐地达到声情并茂“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然而那种认为只要掌握了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发声技巧或具有一副好嗓子,就什么都有了的想法,是不足取的。因而,表演艺术是声乐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
歌唱是音响艺术,但不是歌唱者随心所欲制造出来的,是作曲家们善于运用音乐的多种素材(节奏、节拍、调式、和声、对位、速度、力度……)精心设计出来的,用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旋律。可以说,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善的歌唱艺术,在艺术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反过来讲,脱离了歌唱的艺术表演,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声乐的情感体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正是以情作为声的体现基础。如果我们掌握了各种声乐技巧,而缺乏情感的准确性和生动的表达,只知唱,而不知或不善唱情,同样不可能完成艺术的创造任务。“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恶不分。悲喜无别,即便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悖,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故作为一位歌唱家或声乐教育家,仅精通发声是不够的,还必须是位相当出色的音乐家,并有运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能力。因此,声乐艺术如失去了情感的动作性和其表情力量,那么歌唱就失去了灵魂的光芒。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如地表达歌曲内容的内在美,使其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高超艺术境界。而那种认为可以以声带情,或是只要有了一副珠圆玉润的好嗓子,依词曲就能唱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歌唱的方法是不实际而片面的。歌唱演员的舞台动作和表演的协调,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歌唱者利用嗓音、控制和使用表演构成了统一的舞台形象,以取得声情并茂、拟形传神、慑服人心的艺术效果。所以用训练有素的歌喉,出色地表达歌曲的音乐词汇,调动自身表现自如的机体,有力地辅以表演动作,是声乐演员肩负的双重任务。就一般歌唱演员来说,表演训练与歌唱训练相比,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像重视歌唱那样来重视表演的训练。这就造成了舞台动作的表演规律的缺乏,对于如何创造一个深刻而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更缺乏自觉的追求和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
古今中外一切卓有成就的音乐表演艺术家,无一不具有高超与独特的表演技巧以及渊博的知识,因为艺术表演是来源于生活的,它是生活中人类各种感情的集中、提炼、美化、再现和升华。从事这项工作的歌唱者和教师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比如:音乐基础理论、和声、曲式、复调、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美学、政治、表演理论、语言学、音韵学等。总之,歌唱者应具备或超过常人所了解的知识范围和文学修养,才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音乐作品的时代风貌,使其在歌唱时掌握好以往各个时代的音乐作品,并反映其实质。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之所以能在声乐与歌剧表演艺术中取得举世无双的卓越成就,就是与她掌握了非凡的歌唱技巧、表演技巧以及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分不开的。由此可知,对歌曲内容理解得越深刻,越能获得丰富的内在思想感情,就越能增强歌唱的表现力。然而演唱这优美的歌声和内蕴的激情又必将有外在的形态动作美,使歌声伴随演唱者的丰富内涵及舞姿,更深刻、更突出、更鲜明地增强声乐的表现力。由此可见,声乐表演艺术是声乐语言、舞蹈动作相互关联、相互扶助的血肉关系。
所谓内在实质是人的内心、思想、心境、理想、道德、性格及对外界的各种矛盾现象的情感反应成理性上的分析、判断。所谓外在是指这种思想情感对内心活动的表达,即通过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其应有的艺术效果。内在是外在的源泉,内在是外在的依据,外在是歌唱者恳切的流露与表达。否则他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舞台上就会出现做作,没有真正的感染力,只能符合生活中的特殊需要,不符合艺术的表现需要。对于上述情况,只有教师平时严格要求,时时注意,才能不断地提高、丰富自己的审美境界。从内心理解、分析作品的思想情感,提高歌唱与表演艺术的能力,使艺术在时空感方面得到声情并茂的构思、布局和变化,并设计其蓝图,使台上的表演与台下的观、听众融为一体。
三
脸和眼是人之心境和窗户,这是众所周知的,每个学习音乐艺术的人都应恰到好处地掌握它。音乐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厌、恶等,都是用这两部分来表现的。表现得越淋漓尽致,出神入化,愈是让人赞叹。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耐心地去训练、去引导。然而学生在平时更要重视对社会的观察、分析、研究、体验,去丰富生活,这样才能使其表演的歌曲内容不干枯、造作、虚假而浮浅,把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创造得丰润充实,生动自然,深切。常有“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①“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动人要先动情,所以作为一个歌唱者首先要有饱满的歌唱热情,即“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绪。也就是说,一首歌曲的感情体验,是从歌曲的局部分析和理解中入手的,如果只注意一些发声技巧问题,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歌曲中去,这就很难表达歌曲的感情了。
总之,歌唱中的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的集中,声乐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勤勤恳恳地去训练、培养我们的学生,尽量使他们在校期间多学到些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此我们应恳切地说:“这是我们教师的一种责任、法则和规律,也同样是职业道德。”如不了解这一点,而只是在声乐教学中一味强调发声技巧、节拍、节奏、吐词、咬字等,就像只教其磨刀,而不管其砍柴一样顾此失彼,以致我们的教学走向无法完美、难尽人意的地步。因而,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好声、情、表演技巧之间的矛盾,以及上课与上台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第四篇:民族声乐教学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 07级音乐学本科1班
李文祥
【提要】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理论方面着重论述了民族声乐发声方法的教学,让所学中华民族声乐唱法的人士认真做好自己的歌唱能力,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发扬光大。
【关 键 词】民族声乐、教学、科学、训练、气息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是艺术百花园里的馨香四溢,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绚丽花朵。民族声乐实是对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唱法和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的各种唱法的总称,它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是长期待的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音为基础,以科学的发声为原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作为声乐专业的学者,从本人的所学知识方面来浅谈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
在声乐的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所持的观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谁,在演唱实践中受到观众的欢迎和承认,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或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只要能培养出好的声乐人才,在演唱实践中收到观众的欢迎和承认,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证明教学办法是对的,根据这个时间所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就是可靠的。在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时,也应当通过自己的时间去体会和验证,经过反复的理解和消化后,才有可能取之精华、为己所用。任何声乐理论(包括自己总结的经验)无不例外的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之中,有所调整和充实。正确的声乐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的,使我们少走弯路。反过来,实践又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以验证声乐理论是否正确和实用。因此,应当说检验声乐教学和声乐理论的标准是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或经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好的经验,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在明确声乐教学方向,标准和目的的前提下,思想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观、保守、缺乏一分为二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不虚心去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声乐艺术以及同行们的宝贵经验,不重视实践对教学的检验,这样必然照成艺术视野狭窄。因为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别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辩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如果在训练中,过分强调了声乐的高位置而忽视了气息的深度,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容易尖、挤、卡、虚的现象,这样不但不能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和头腔共鸣,反而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当提示声音要高位置时,要注意与它反向的气息深度,反过来,当提示气息深下来时,要注意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提示喉咙打开时,应注意声音的集中;提示声音靠前时、要注意声音的垂直当提示字的清晰时,要注意它的科学性;窄母音宽唱,管母音窄唱;歌唱姿势要放松也要积极;歌唱中的每一个字要统一在科学唱法的共性之中,而科学唱法中的每一个字又是它本身个性的体现等等。
在声乐作品演唱上的处理,也应体现这一原则音乐上的起伏变化、为了更加生动的表现作品的内容,例如:快、慢、强、弱、高、低、连、断等,在演唱中,充分利用对比的作用。在我国京剧演唱中,常提及的“欲快先慢”、“欲强先弱”等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对比就没有起伏,就会将作品演唱的平淡无味。因此,每位声音教师,都应该在声乐的训练当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学习声音,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新的科学自然阶段。
很多青年歌手和声乐爱好者,在未经正式学习声乐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演唱时信心十足,敢于表现,没有框框,有的还颇有名气很有名气很受观众欢迎。他们靠自己的自然嗓音条件和乐感或模仿某个他们喜欢的歌唱家去练习歌唱时,往往都属于自然阶段。当考进了音乐学院或找到了声乐老师,开始学习声乐之后,老师就会指出他们在自然练声阶段演唱中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有些人还要从基本的训练着手,这就必然打破原来的演唱习惯和自然平衡,需要用新的歌唱方法加以调整,逐渐找到比较科学的平和。在打破原有的自然唱歌阶段平衡之后,还没建立新的科学平衡之前,就是不自然阶段。在这阶段中,唱起歌来往往感觉别扭,原来唱得很顺的歌,似乎也觉得吃力,声音里出外进,连一首比较简单的歌也难以胜任。嗓子容易疲劳和嘶哑,有时音准都无法控制,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个别人还会对唱歌产生恐惧感,也有的对自己声乐指导教师所训练的方法产生怀疑和动摇。作为声乐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胸有成竹,满怀信心,具体分析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有效 解决办法,同时,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正视这段时间的不平衡现实是许下声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告诉学生每个歌唱家在他们学习声乐时都是如此,必须要经过不自然阶段。只是根据原来基础和条件以及学习勤奋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所需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问题看得准,提示方法对,解决的快,不自然阶段的时间就可以缩短,或者没有明显的痕迹。当然还有个师生配合的问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有的学生或歌手长期处于不自然阶段,而无法得到解决,就会因不能胜任专业演唱工作而改行。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可以使不自然的歌唱阶段缩短,尽快达到新的歌唱平衡。
经过严格的全面训练,逐步熟练掌握各种演唱技巧,自如、熟练、灵活地运用科学唱法随心所欲、毫无顾虑的尽情歌唱,科学的发声方法已经成为下意识的习惯动作和感觉,不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如何运用声音问题,科学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已经完全溶化在表现声乐作品内容之中,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作为【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时,它即是科学的、又是自然的,这就是新的科学自然阶段。
三、歌唱的呼吸
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呼吸”。有人讲“歌唱就是呼吸”,古人也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在歌唱艺术中,它更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歌唱需要气息歌唱者要求有意识地去吸气,保持把所吸入的气息分配在要发出的一定数量的声音上,而每个音都要有特定的高度、长度、强度。唱一首歌曲时,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时候和歌词、乐句等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换气,总之,是有意识,有准备,有计划的。歌唱呼吸是一个兴奋而放松的循环过程,在我国悠久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就非常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之大,下面有几种吸气方法的学习,可体会正确的歌唱吸气:
(1)叹气式呼吸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叹气是下行、放松的,所叹的部位又是在腹部周围,所以要先叹后吸,即叹到那从那吸,在唱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叹气状态,不论高音、低音、强音、弱音或所有的字和声都要始终保持这种感觉来歌唱,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环,这样就不会在歌唱中出现气僵或气浅的问题了。
(2)下支点吸气法
下支点吸气法,也就是腹式呼吸的位置,“下支点”在中山装的第四个扣子处,找到“支点”让学生假设为声带和嘴巴的位置,在那里做为唱歌的交点来吐字或发声,并有震动感。要让学生感觉气息在“下支点”处吸,好像没有通过鼻、口、气管似的,每次呼吸都要这样做,就可以达到腹式呼吸的作用了。
(3)高位置吸气法
在歌唱中,气息时似乎气从鼻子和上牙缝、上腭、通过气管到横膈膜处的,这与歌唱的高位置是一致的。保持使用高位置的吸气方法,再从原路出去,正体现吸与呼的统一性。这种呼吸没有声音,吸得深、容易保持,正好与歌唱形成一个整体,声与气息不至脱节和分离。如果吸气没有抛物线角度,气息从下牙,舌面吸进来的,必然浅而僵,声音放紧肯定是白、紧、挤、压,高音吃力,音域狭窄、不持久、音色干散,失去光彩。因此,高位置呼吸正是这些毛病的克星。
(4)闻花式吸气 这种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而且没有叹气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快,在辨别花香时又特别要求认真和用心,上身完全放松又兴奋的感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歌唱的呼吸与气息控制的正确运用,是多方面的,它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它涉及到全部发声器官的机能状态和全部的歌唱技巧。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决不能把呼吸孤立起来练习,我们对呼吸的要求,最终是把呼吸、发声、气息的保持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尽善尽美的歌唱这一目的,在具体的学习达程中,根据每个人各方面的差异,需要做更具体,细致的工作,勤奋努力,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声乐道路。
结论
目前,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很快,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要建立民族声乐的教学体系,不只是唱几首歌剧选段,创作歌曲就能解决问题了。还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水平、有层次、有质量、有相当数量的声乐教材以及与专业课有关的全面音乐基础,艺术修养的学校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档次的民族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王次火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金铁霖漫谈名族声乐教学》音乐周报,1992年 【3】《歌唱的艺术》著 赵梅伯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Concerning ethnic vocal music teaching(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07 undergraduate class 1 grade musicology
LiWenXi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inese ethnic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thnic vocal music voice, let what the person of China national vocality earnestly their singing ability and train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country.key words:shut ethnic vocal music teaching, scientific, training, and breath
第五篇: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摘要
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声乐呼吸在满足呼吸的生理功能之外,要服从于声乐演唱的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分出强、弱、急、缓,使演唱时的气息更饱满、更舒畅,使歌声更具有表现力。本论文首先对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常用分类进行了说明,表明我国声乐教学的呼吸现状,然后分别从姿势、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气息控制、感情投入等角度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声乐教学;呼吸;训练
Breath training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Abstract
Respi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inging,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power of singing, vocal respiration in addition to meet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breathing, to obey to the vocal music,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identified strong, weak, quick, slow, the singing breath more full, more comfortable, so that the song is more expressive.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commonly used classification breathing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suggest that the respiratory status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and then from the posture, breathing the concrete training method, breath control, emotional involvement of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breathing training were analyzed,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words: vocal music teaching;respiration;training 0 引言
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声乐呼吸在满足呼吸的生理功能之外,要服从于声乐演唱的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分出强、弱、急、缓,使演唱时的气息更饱满、更舒畅,使歌声更具有表现力。许多声乐大师对呼吸的重要性都有明确的指示,伊丽莎白•舒曼说:“歌唱就是呼吸。”因此,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本论文首先对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常用分类进行了说明,表明我国声乐教学的呼吸现状,然后分别从姿势、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气息控制、感情投入等角度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常用分类
在进行声乐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教我们一下几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
1.1 胸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法在18和19世纪的欧洲西部被广泛采用,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在我国被广泛采用,胸式呼吸法能够在进行声乐的过程中比较自然的进行呼吸,这种呼吸法重点在于通过胸腔来调整自身的呼吸,这种呼吸法具有吸气少,吸入的空气少等缺点,比较易于诱发喉咙生硬不放松,造成声音软弱无力,没有特色,无法有效利用呼吸器官来进行声乐表演,无法有效拓展音域以及推动声区之间的统一。所以,这种呼吸方法无法完全发挥声乐家自身的具体实力,无法进行完美的演出。
1.2 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法主要是利用拓展胸廓下方气体容量来帮助声乐家进行呼吸,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充足的向喉部供应足够的气体,即使能够吸入的气体较多。不过因为胸腔无法有效的对呼吸进行调整,所以声乐家发出的声音通常没有太大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声乐家无法有效对自身声音的大小进行有效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无法符合声乐家表演的需要,所以,在声乐表演中采用的较少。
1.3 胸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法能够帮助声乐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关键在于利用调整模膈膜高度来使腰围增加,小腹收缩的方法来帮助声乐家对自身呼吸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控制”呼吸。所以,这种呼吸方法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呼吸方法,在平时的声乐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被采用的最多。2 声乐教学中呼吸的训练方法
本论文对声乐教学中呼吸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整理与总结,以期能够对教学中的呼吸训练做出系统性的训练,具体如下:
2.1 保持正确的姿势
如果想要比较好的控制调整自身的呼吸,首先应摆正自身姿势,不管是在声乐学习过程还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均需要调整好自身心态,保持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能够毫不认真或者太过于紧张,要将自己的状态保持在松紧有度的状态。在呼入空气时腹腔要扩张,小腹进行收拢动作。同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口和鼻同时呼入空气.头部的位置同前颈、下巴、喉结等部位的肌肉组织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头部位置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摆正良好的头部位置。声乐家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口型应当根据具有差异性的母音来进行调整,对角度进行实时调整,提升笑肌高度,上唇升高显示牙齿,下唇不可覆盖齿。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加大关节张开角度,尤其是演唱的高音部分,特别要加大槽牙之间的张开角度,同时保持下巴不过于紧张。通过这种方式,在后颈部的推动下,嘴的张开角度增加了,不过完全没有皮肤紧绷的影响;在演唱者保持站立姿势时,演唱者的双腿应保持一定的角度和距离,有明显的前后区别,将身体的重要主要集中在前脚上。在开始演唱之后,马上收拢小腹提臀,利用骨盆肌进行收缩运动来帮助自己有效进行深呼吸。
2.2 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
2.2.1 吸气训练
小腹朝内也就是朝着丹田进行收缩,同这一活动不同的是,大腹、胸、腰部需要一起朝外进行拓展,通过上述活动能够清楚的收缩腰围,前腹和后腰同时利用向各方向分散的力量来进行活动。同时利用鼻进行呼吸,严格按照快、静、深的要求进行呼吸。(1)闻花式吸气训练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这种吸气训练方式通常都会被广泛采用,每个老师提出的标准基本相似,不过通常会有学生不能利用这种吸气训练,不能吸入足够的空气,无法有效调整模膈肌的高度,有的学生会出现吸气的过程中肚子同样向里缩,同时肩膀和胸腔高度上升的情况,这样使得无法吸入足够的空气,无法满足进行歌唱表演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给学生以下几点建议:挺起胸膛,保持放松状态,双肩尽量放松,保持自然状态,腰腹不要过度用力,在做完调整工作之后进行吸气,重点在于吸气时胸腔和双肩要保持准备时的放松状态,不能胡乱摆动,尤其是不可以随意调整高度,所以在进行吸气的过程中,假如胸腔和双肩的高度不能有效保持将会导致吸入的空气仅仅能运动到胸腔和肺部,无法更加有效的进入,同时横膈膜无法通过空气形成的压力来调整自身高度,不能有效的进行转移,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自主的调整胸腔和肩膀的高度,通常需要老师利用措施来帮助学生进行掌握。(2)平躺吸气训练
当人保持着最轻松的身体状况时来进行呼吸的身体部位就是在进行表演时进行呼吸的身体部位。通常人们在身体平躺休息时进行呼吸通常也相当于表演时进行呼吸,即使休息时进行的呼吸同表演时进行呼吸之间在呼吸的程度和容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过进行呼吸的身体部位却是一致的,都集中在身体上腹部。(3)惊讶吸气训练
当人受到意外刺激时,胸腔容量快速增加,呼吸受到一定的抑制。这同呼入空气后进行闭气是一样的原理。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首先摸索这种“惊讶”的经验,随之对这种经验不断进行积累,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使自己适应这种状态,不断保持闭气的状态,不过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还要存在不断进行呼吸和胸腔空气容量增加的感觉。不然的话身体会产生疲劳感,不利于自身调整呼吸。通过这种联系能够有效对横膈膜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支持意义,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控制横膈膜。另外,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调整自身呼吸。(4)打“嘟噜”吸气训练
这种呼吸方法需要学生保持身体保持正立姿势,同时尽可能放松自己的肩膀和胸腔,像平时呼吸一样进行深呼吸,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拓展横膈膜。在学生呼出空气的过程中,要能够有节奏的发出“嘟噜”声。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横膈膜在进行声乐表演过程中的作用。
2.2.2 呼气训练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小腹要始终保持紧缩状态,不能放松小腹,通过对胸、腹的合理调整,将吸入的空气有节奏的缓慢释放。呼气的过程中要注意嘴的要求,要达到均、慢、稳等要求。在进行呼气训练时,声音应当具有连续性,能够产生一定的韵律,富有动感。
通过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拓展小腹和丹田的空气含量,能够为进行声乐学习准备足够的“气”。另外,因为小腹始终保持紧缩状态,胸腔气体含量增加,通过几个基准点,能够有效位发音准备足够的“气”。“气”和“力”达到完美的结合,将为优秀的声乐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1)断音训练
在一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调整呼吸的基准集中在某个确定的点上,直到许多个断音进行完毕以后,方可进行调整呼吸空气。部分接受者通常在训练的过程中完成第一个断音之后,就无法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呼吸了,这种状态时不正常的。断音训练能够通过“嘟”来完成,也能通过其他的音来进行,或者将几种音同时进行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呼气肌突然的爆发力和冲击力,能够快速提升空气形成的压力,同时能够保证调整呼吸和声带之间的有机统一,能够有效提升声带自身机能,帮助学习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日后追求更高的目标奠定良好的根基。(2)s音吹气训练
牙齿保持微触状态,张开嘴,将舌尖放置在牙齿后方位置,通过小腹收缩来大量吸入空气,使空气能够从牙齿间隙中缓慢流出,理解空气发生作用的感觉。摸索出呼吸产生的反作用,就能够有效的调整呼吸从身体深处有节奏的、慢慢的释放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联系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调整自己声音的高低,从而获得更优秀的表演效果。(3)数数训练
不断的在1到10之间进行重复数数,之间不能进行呼吸运动,能够数几遍就数几遍;还能够有节奏的进行这一训练。在数数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声音,仅仅要求能够保持自身的韵律,尽量不要考虑呼吸,在每个数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重点关注身体的动作上,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有效进行呼吸了。(4)叹气训练
首先,在吸入大量空气后保持一定时间的闭气状态,随之在“嗓子眼儿”(第二个纽扣的高度)的高度,通过叹气的形式来不真正发生声音的说“哎”字,将胸腔中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通过这种叹气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同胸腔呼出体外所经历的一系列器官,即声音进行传递的“声道”。另外,能够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呼气时的容量和速度,呼气的感觉同闭气的感觉之间清楚的差异。通过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喉咙,从而使发生更加流利,使发声器官能够保持更加自然的状态,这样才能坚持长时间的训练。
2.2.3 呼吸结合
(1)缓吸缓呼
在身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端正的基础之上,由口鼻缓缓吸入空气,要求学生双手放在腰部,理解吸入气体的量和所在位置,直至无法吸入结束。随后慢慢收缩小腹,根据一定的节奏缓缓将胸腔中的空气呼出,持续的时间尽量长。(2)快吸缓呼
通过口鼻快速吸入空气,然后通过小腹的慢慢收缩缓慢释放空气,这种方式是在表演中经常采用的方法。通常会有以下几点要求,吸气讲究快、多、深,呼气讲究慢、匀、连、长。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能够有效调整自身呼吸。
2.3 做好气息控制
对自身呼吸进行调整同样是对呼吸的程度进行调整,需要根据一定的节奏。在吸气时用力过猛容易削弱呼气的力度,造成声带作用不明显,无法使声音连贯。如果呼气的力度过猛,将会造成声音的破裂,给声乐表演者的器官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呼吸的力度,通常呼气的强度应稍稍大于吸气的强度,可能进行的调整需根据具体去那个框而定。通过长时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一种身体机能反应。
2.4 循序渐进的练习呼吸
进行呼吸训练首先应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保持良好的积极地心态,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实施。呼入的空气量不宜太大,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学生应重点关注如何才能有效减少用气。
2.5 歌唱中投入感情
面带微笑的声乐练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练习的时候颧骨的肌肉是处于一种的紧张的状态,发出的声音音色就会更加具有色彩,更有感染力,能更加容易和头腔产生共鸣。“当一场戏快结束时,只感参涵部肌肉疲劳,那说明你唱得非常好,如果唱变成弧形,那证明你用力过度了”意大利著名声乐大师和教育家巴拉用这句话对歌唱要有饱满的感情诠释的淋漓尽致。总结
总之呼吸是唱歌的基础是唱歌的动力,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也与呼吸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正确的把握住呼吸的方法才能使歌唱更轻松,同时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声音使歌唱更富有感染力。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毕业论文小组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参考文献
[1]何玉.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基本技术训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94-97.[2]文小珍.浅谈声乐教学中胸腹式呼吸法的训练[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1:63-65.[3] 段继敏.试论声乐教学中的呼吸方法及训练[J].音乐创作.2009(02)[4] 李赞宗.试论声乐训练中的气息[J].科技资讯.2010(16)[5] 种浩.声乐教学中巧用“哭与笑”[J].大家.2010(06)[6] 沙欣.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4)[7] 王红英.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J].黄河之声.2010(06)[8] 刘云松.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之我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06)[9] 彭素琴.论歌唱的呼吸与训练[J].艺术教育.2009(05)[10] 苗辉.呼吸——声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J].大舞台.2010(09)[11] 罗国玲.浅谈歌唱的气息[J].云岭歌声.2003(07)[12] 顾万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与训练[J].科学版).1993(04)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