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

时间:2019-05-15 04: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

第一篇: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

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学科 “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展示课上的评课实录

胡 滨

今天我们上了五节课,作为我们参加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的课。我们高中语文学科借西乡中学这块宝地举行现场观摩活动,上午据统计来了四十多位老师,上午可能受全民选举的影响,但很多学校的老师克服困难也来了。下午我们在座的坚持到现在更是难得。首先要感谢五位老师。这五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为了上好这次展示课,她们从开学初一直准备到现在,不断地钻研教材,撰写教案,然后试讲、修改,包括他们的学科组的老师一起为这个课作了很多贡献。第二就是感谢西乡中学。西乡中学承担本次活动,上上下下,从校领导到教务处领导到语文科组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多劳动。加之上礼拜我又在外地,所有的工作都通过电话联系。西乡中学做的很完满,因此必须感谢。第三要感谢各位捧场的老师,我知道大家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但是能够来参加,当然一方面如刚才讲的客气话,是“来捧场”的,一方面也是我们教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借此机会我点评一下。上午的三节课我已经简单讲了十几分钟,下午的我接着再讲一下。上午讲的有些老师没听到,所以有些话我要重复一下。

其实,我要讲的就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学语文要学语言”。这句话是经常讲的,也是我们“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理念。新课程改革以来,受一些误解或误区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出现架空分析文本,有专家所谓的“泛人文”的现象比较严重。就拿我们这五节课来说,如果是用这种误区来讲的话,那么《宝玉挨打》就要讲成一个封建大家庭,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现在怎么教育子女,原来又是怎么教育子女来大谈特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能更多的就是要大颂特颂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泛人文”的东西。我们说要学语言,看下午的两节课,《宝玉挨打》篇幅很长,就一节课,所以老师抓住王夫人劝架和贾母劝架两个重点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走进人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然是一篇悼词,但是它主要的篇幅是论证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所以,老师抓住议论文的特点,和学生一起学习议论的语言,而把其他关于悼词的一些抒情的、赞扬的语言舍弃了。因为一节课才四十分钟,有舍才能有得。以前我们在文章的前面段落,比如交代逝世的时间,比如为什么不说他死去了,逝世了,而说他“睡着了”,这些地方要花很多时间去讲情感这些东西,当然说这些也可以,不是说不可以,就是要看老师的取舍。“学语言”这个范围很广,包括用词、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表现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谋篇布局等等都属于语言的范围。《宝玉挨打》这节课,皇甫方方老师可以选王夫人劝架这一段作重点,那我们也可以选前面《宝玉挨打》的开端部分:他为什么挨打?那个情节的安排也属于我们学语言的范畴,不是说只能这样或那样教。只要是教语言,我认为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前面那个推波助澜的情节也是很精彩的,贾政的火是一步一步煽起来的,这些都是通过作者曹雪芹的如橼之笔来巧妙安排,环环相扣。这语言也是可以学的。我们现在老师的素质都很高,特别是这几年从大专院校招聘优秀学生进入我们教师队伍,从全国各地招收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还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等,所以我们宝安区的教师队伍应该说素质都是很高的。但是我打个比方,就好比我们开车,你的驾驶技术好,但你没有方向,不知车往哪开,到处乱窜,今天开这里,明天开那里,甚至南辕北辙,这就不行了。正如我们教书,今天这样教,明天那样教,这样就没有效果。所以我们提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就是明确方向,加上我们高超的驾驶技术,加上我们良好的教学设备,软件、硬件都具备了,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提高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句话的内容。

那么第二句话就是“学语言就是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运用语言之美”。

我把学语言归纳为三个步骤:第一,要发现语言之美。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篇章的教学,每篇课文都是作为经典选入我们教材的,都是言意高度融合的语言精品。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从今天的五节课中,我们看到是这样的。上午的《甘地被刺》,从导语的句式入手:为什么用被动句,而不是主动句?不过年轻老师还是有些遗憾,这两个句子(被动句和主动句)不是说能不能用的问题。课堂上老师问:“(被动句)可不可以换成这个(主动句)?”学生说:“不可以。”老师肯定:“对,不可以。”这里不是说不可以,而是好不好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换一换也好,调一调也好,删一删减一减,不是说这样可不可以,这样是可以的,只是说哪个更好,哪个更恰当,哪个更能准确表达言意。但老师还是发现了语言的美,发现了用长句可以表达更大、更丰富的信息量,用短句更能表现现场感,写出当时的紧迫,所以说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了语言之美。《想北平》发现了老舍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他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写北平的秋,郁达夫的语言和老舍的语言却迥然有别。我们读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抓住“清”、“静”、“悲凉”三个词来概括北平秋的特点,而老舍由于他身在北平,他概括不出,他写不出郁达夫这样的。我们说郁达夫虽然写抒情散文,但他还是有理性的,他能概括这三个点啊。老舍在这里他说不出北平到底有什么特点,总是“说不出”“说不出”,他说出来的也是很没有条理的,如果我们要给它分段,给它理清一下头绪,不可能。就好像屈原写《离骚》那样,他没有头绪,没有条理的。就是今天我们有位学生发言讲到的那样:我很爱我的姐姐,但我真的说不出,我不知我爱她什么。所以老舍把它比作爱母亲。我们谁都爱母亲,我们却从来没对母亲表达过我很爱你,我爱你爱得不得了,爱你的辛劳,爱你的伟大、舍身忘我之类,从来说不出,只是为她做点事,去拉拉她的手,走路时扶她一把,就这样表达的。所以老舍对北平说不出来的情感,就是他文章的特点,这点我们读的时候要领悟。今天第三节课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古人的语言更是如此。王维的语言是诗一般的语言,字字玑珠。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经典的语言。这里补充一点,学文言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不要每一句都要翻译,全部翻译成白话文,一点味道都没有了。文言文本身就是很美的语言形式。

所以第一步要发现,能不能发现就看我们各个老师的语言水平怎么样,你的语言水平怎么样,你的语言敏感度怎么样。为什么要加强集体备课呢?就是要发挥所有老师的智慧,一个人可能能力有限、水平有限,所以要大家一起来备课。所以课上得好不好能看出你这个备课组的水平怎么样。今天这五节课我就看出这五个备课组的老师的水平,像宝安中学有个老师,他读《红楼梦》就读了三四十遍„„读两三遍的大家都有,但他读了无数遍、三四十遍的。有的老师对王维的诗很感兴趣,有研究。于是发挥他的特长,大家各取所长,然后再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带着学生一起来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之美。这五节课、五篇课文,你怎么带学生去发现语言之美?你的任务就是这个。第一个就是要让他们发现好在哪里,这就是把方向搞定了,否则的话你的语文课讲得再天花乱坠都是空的,没有效果的。这是第一要发现语言之美。

第二步就是发现了以后,要品读。你不读等于零。今天上午松岗中学邓雯雯老师的课,带着学生品读老舍的语言,教得很好。她的品读很有感情,触及到灵魂了,触及了内心的情感了,学生读得很好。今天总的来讲,老师“读”的意识是有了,但学生读得还不够。我坐在后面听,总觉得不过瘾。下午两节课,皇甫方方老师,读王夫人那段,老师到位了,但是还没有帮助学生读到位,这是一个遗憾。下午第二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陈欣老师的,让学生把全文的论点背下来、记下来。上午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也读得很好,老师读、学生各自读、学生单独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互相地两个人对读,方法很多、很丰富。但是也有遗憾,那么短的文章,没有背下来。有时候对精美的语言“品”了,却没有接着再“读”。品读品读,品了之后是要读的。比如《甘地被刺》,品了导语,写得很好,却没有让学生把这好的导语背下来,至少要熟读它。我们不是有句话吗?品读,首先第一步把它吞下去,我常说的三句话:把经典的语言,牢记在脑海里,铭刻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中。把经典的语言背下去了,之后再来说一说它的好处,品尝一下到底好在哪里。比如下午,陈欣老师的课中,“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好在哪里?好在用了类比。类比好在哪里?好在它用很熟悉的例子来证明一个不太熟悉的例子,用达尔文来证明马克思,当时的达尔文应该来说比马克思更有名气。虽然我们在座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可能在中国马克思比达尔文更有名气了,但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达尔文更有名气啊!所以用熟悉的达尔文来证明马克思的伟大。这样就说出了它的好处,之后,把它背下来。这是今天五节课唯一让学生背下来的。说出好处是次要的,背下来是主要的。

一个“读”字,说来简单,其实里面大有文章可做。读,更主要的是“怎么读”。“读”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品读一定要结合“意”来品读。《宝玉挨打》这个环节我多说几句话。读王夫人那一段,抓住了“有意绝我”、“看在夫妻份上”、“勒死我”等这些话,但没有让学生先去悟意,该讲的内容老师还是要讲。语言是要结合“意”来学的,离开了“意”这语言就没有意思了,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这段话要讲清楚几点:第一,封建思想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打死了宝玉我“没后”了;第二要讲清楚王夫人母凭子贵,没有贾宝玉就没有她的地位了;第三要讲到嫡庶之分,这点皇甫方方老师讲到了,但觉得讲得还不详,有些学生还没搞清楚。如果在理解这几层背景的情况下,再来读那番话,感受就不一样了。她是一个有心计、非常自私的女人。说“母爱”,这是本能,是肯定有的,但除了母爱之外,她是想到自己的。她是借题发挥,借宝玉挨打这件事来贬赵姨娘,到贾政面前来争地位。理解了“意”之后再来读这个文章,我认为学语言才会有实际的效果。

另外,好几位老师还存在一个遗憾。让学生读,太“为读而读”了。你让学生准备一下好不好?这一点陈欣老师做得比较好。学生读,需要让他准备一下,先酝酿一下感情,互相之间先交流一下再来读。马上就叫他们读,太快了,因为教师是先备课了,但学生刚刚接触这个课文。听课中的好几个地方,我都觉得老师太急了,可能是赶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准备,酝酿情感再来读。所以这里有点遗憾,但是瑕不掩瑜。

同时下午的课还有遗憾,就是老师的提问不太明确,太空泛了。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仅如此,还发现了„„,’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好回答。你是要学生讲这是一个过渡句,但是我说这是一个复句不行吗?这样的提法不妥。应该是先讲“不仅如此”,“如此”是什么?指上面(的内容),“还发现了”指什么?指下面(的内容)。这样就能说是过渡句了。另外还有一句话叫做“‘有很多领域„„’是从什么角度来说呢?”这问题就如让学生猜谜语一样,不好。你可以这样引导:“独到的研究”,“独到”是从深度来讲,那么“很多领域”就是从广度上来说的。其实没必要这样提问,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从广度和深度去写,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广度和深度就可以了。设计问题不能太大,太概括,要化成几个小问题,问得具体明确,由浅入深。设计问题的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让学生去读书。设计得好的问题,只要一提出

来学生就读书。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书。

刚刚讲了“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最后讲一点,“运用语言之美”。这一点今天陈欣老师做了一个示范,皇甫方方老师想示范,但时间不够来不及了。她原本计划要学生写一段现代奶奶劝架的话,但是忘记了一件事,可能是太紧张了。你要求写的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奶奶?写一个慈爱的老奶奶,它所用的语言不同;写一个很凶顽的或没文化的老太太,她的劝架又不同;写一个知识女性型的奶奶,就更不同了。所以需要交代清楚。而陈欣老师的两个造句,虽然很简单,但我很推崇这种做法,让学生既明白了两个词的意义,又能运用。但是,我不同意他们两个用“学以致用”这个词,这四个字不能用在语文教学上。学了语文不是来用的,虽说学语文肯定会有用,但我们学语文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我们学了语文之后马上拿来用,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要讲究厚积薄发,我们是培养、熏陶学生的“美”的,是为了提高素养的。一个人的语言素养、语文功底是决定你这个人的气质、品质等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写文章的。所以这方面我们还真的要抬高自己一点,语文教学是培育情感、气质的。语文教学更加不要用“立竿见影”这个词,而是厚积薄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学了一个词,然后造句,说它学以致用,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放之整个语文教学而皆准。并不是说每节课都要运用语言。“运用语言”,我的观点,在经历了“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之后,“运用语言”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并不需要老师去教了。你就是不让学生说、不让他写,还真不行,他就是要写,写日记、写微博等(虽说微博没什么价值。最好让他们写品读随笔)。我先透露一点,品读随笔,哪个学校写得好,这次期末考肯定得分高。关于期末考试的问题,我还会另外召开科组长会,会再讲详细一点。

好,我就讲这两点。学语文就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运用语言之美。另外还有一个附带,语言包括了用词、造句、修辞、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

谢谢大家!

2011.12.16西乡中学

(西乡中学纪瑾文、黄瑜丹整理)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例析

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例析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这几年越来越感觉“语文被边缘化”,为此我特意向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一个原因与其有很大关系,那就是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总是强调字词句的理解,尤其是在讲解古诗文时学生颇感枯燥。

其实,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通过课文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营养智慧,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新课标》里把“语文能力”变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更加要求教师注意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把课教活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那么如何把课教活呢?教师应该多思考如何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这种传统的单一的“你问我答”“你讲我记”的教学模式。本人结合几年来课堂实际的教学经验,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则是大量地背诵。不少学生产生一种“语文只需死记硬背”的观念。那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老师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下面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

首先,我问什么时候会下雪?那种冷你能感受得到吗?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其他科目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谈对雪的感受。

然后,我再让他们了解艾青笔下的这场雪是什么时候下的,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可能那个时代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感触不深,于是我用了几张图片,几个数字(日本侵华的相关资料)来激发他们的感情。于是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开始阅读这首诗歌,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抓住了“中国农夫”、“中国少妇”、“年老母亲”、“土地的垦殖者”等人物形象,深刻地了解到当时的中国是遭受了怎样的侵略蹂躏,对于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便能够感同身受了。然后作为老师的我不必多发一句议论,他们自己便谈论起这首诗歌是怎样来表现这场“雪”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分析得非常到位。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教师讲学生学,而是教师引着学生走,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而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不容小觑。

二、跳跃式教学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学生已经厌弃,而跳跃的思维则能触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觉得非常新鲜,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我在讲白居易的《轻肥》时,便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其他人都是从开头开起,而我偏偏从后面开始。我一开始便发问:这首诗歌讲了几种现象?学生读了这首诗之后会回答两种。那最明显的就是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那我再问“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社会还有另一种现象是怎样的呢?这是什么手法?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便明白作者是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来表现对当时宦官专权的社会的不满和对老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在这节课当中我只是问了这两次问题,而接下来学生则非常有兴趣地品读诗歌,这比起常规的一字一句的讲解要事半功倍。

又如咏物诗《赏牡丹》,我让他们读了之后,按惯例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明白作者咏叹对象是“牡丹”。于是我便让学生寻找作者在哪里咏叹牡丹花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是三四句。那再问“前两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它们呢?”这样子学生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纷纷回答写它们是为了烘托牡丹的美丽。大概用了十分钟我便解决了这首诗歌,而且学生能很快理解,并把它背诵下来。下课后学生还跟我说原来诗歌是这么简单易懂的呀!听了之后我觉得很开心,这样的讲解方式学生不但能接受,而且非常欣赏。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刘国正先生的话,“语文教学要追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三、比较阅读式教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探究,总结规律。它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例如:讲杜甫的《蜀相》时,我便把它和陆游的《书愤》联系起来,进行比 较阅读。因为它们都涉及到一个历史人物——诸葛亮。通过比较,学生便发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居然有着相似的情怀,但又因为时代不同,而各有侧重。还有,把王维早期作品和晚期作品拿来比较,会发现时代环境、人生经历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还发现同样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诗歌当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也有不同„„

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 学生会自主收集,整理资料,在比较探究质疑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而且还能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辨能力。

四、开放式教学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完全摈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设计。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不拘一格,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从中获益,那就是成功的。

例如平常讲《一个文官之死》这一课时,大都是按照文段来理解分析人物形象和造成他死亡的原因,可以说就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课文看起来是与现实脱节的,而且显得枯燥无味。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能将课文与现实联系起来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排练成课本剧,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人物思想感情的挣扎变化。

这一形式,让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不仅能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态,给剧中人物配上相对应的对白、动作等,还能根据自己的揣摩加上一些人物神态和舞台布景,来表现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尤其表演完了之后,他们意犹未尽,还围绕在“这个文官是自杀还是他杀”展开了激烈讨论。我趁机把它当成一个刑事案件来处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来破案,找出真凶。学生一听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个个都想要亲手逮住那个凶徒,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其死亡的原因。

在这个破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开发,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自觉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得到挖掘,能透过表面现象去深究隐藏在背后的深层社会背景这个本质原因。正因为这样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探索答案,所以之后的考试作文中多次出现学生以这篇文章为论据的情况,如果当初循规蹈矩地先疏通字词,然后梳理文段,再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死因,或许就不是这种结果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学生不是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被我们教师忽视了,我们一厢情愿地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慢慢地他们的这种能力就消失殆尽了,对语文的兴趣也不复存在。

卢梭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开放式教学这一途径,不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不受制于课堂教学形式,真正追求课堂实效性。这样,语文教学才可以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展现出语文学科应有的魅力,恢复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新课标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除了以上提出的这几种教学方式外,还有许多许多,这里就不一一提及,但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我们的目的都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课堂不仅老师轻松,学生还能学有所成。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语文课堂想要“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地处理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悟作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使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至于被淹没在一堆书籍当中。

作者:蔡凌

语文教研组长签名:

第三篇: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内容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谓“高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高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读书找难点——合作解疑惑”的“讨论课”方彰显其对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似乎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热烈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更应以学习上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角色进行课堂点拨和调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而必须确保对文本衍义的主线明晰,决不能让语文课堂衍变成自由沙龙,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教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诺诺,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过“全”的现象,40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涉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到,俨然一桌“满汉全席”,教师的“苦口婆心”越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其实,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之间、增删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学过程的高效性,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结果是目标有了,过程有了,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围绕的只是课本,面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

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性的。

二、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1、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一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由其贯穿全课,如教《祝福》可抓住“眼睛”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形、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行踪为突破口,拎起全文。再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确是一篇情辞慷慨的至情文字,文中表达其发愤著书观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亮点”,我尝试以此“亮点”贯穿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二作思维迁移:有许多封建文人在屡遭贬官后创造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许多文人在官场站得很低时,在文场就站得很高,对于这种“贬官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写作短评,并将探究学习的结果整理成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三是写作视角的延伸: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在作文中至少可论证哪些观点,凡此总总设疑,找准切入点,教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即止地抛给学生一条条的“钥匙”,就能让学生在求知索道上轻松地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远远要比教师包揽一切的整堂翻译要生动得多。

2、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依始就高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导入《陈情表》一课时,我注意以疑促思: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应召,除了因“孝顺祖母,暂不出仕”之外,还要对侍奉晋武帝的顾忌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这番“衷情、孝情、忠情”他该如何“表白”呢?开讲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3、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例如在讲授《宝玉挨打》时,我本怀着一股教学的激情想与学生交流一下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没想到反应者寥寥,这是教者“预设”所未及的,我也正懊恼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情况,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我决定改变一下教法,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作为老祖宗眼里的“命根子”,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着课本。更有甚者是有几个“捣蛋鬼”故意“找茬”:老师,金钏是谁?她为何“含羞赌气自尽”?她跟宝玉有什么关系?我一阵欣喜:有问题就有“戏”了,面对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眼光,我灵机一动,又写下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从而让其相互烘托与对比来凸现人物性格。那宝玉这次挨打事件,都把哪些人卷了进来?问题一出,同学们果然来了精神,课堂上探究的气氛开始形成了。教材拟定的学习重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不攻自破。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突变”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只有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4、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当问到学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评价和体会时,却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方持欣赏的态度,一方对此却嗤之以鼻。对此,如果任由学生争论得“不亦乐乎”,那只会让讨论变成“打嘴仗”的肤浅的“热闹”,教师就要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主动亮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和初衷是什么?如果今天给“精神胜利法”作新的诠释,它将会有什么内涵?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导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在学生领略“酒仙”的豪放与不羁的同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仕途失意说,有内心平衡说,有自我麻痹说,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质疑探究、争议不一时,教师不能避重就轻或匆匆带过,也不能任其发展而不作引导。亮点探究的最终指向应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三、挖掘拓展点(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积极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如何延展

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点灯„„语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和学生一起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拾一块女娲补天的彩石,借一弯汉宫的冷月,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如通过要求学生将老舍的《茶馆》某段改为四川方言版,并当堂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川方言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编演了《守财奴》《药》《套中人》等剧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广泛的拓展文本,以文化充实课堂,我们的课堂便不会再沉闷,不会再枯燥,而是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特色彰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策略, 充满挑战, 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参考文献: ①注:转引自陈琳老师的《用思考垂钓思想》(《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2005年第二期)

第四篇:121课堂教学模式展示点评实施规范

121”课堂教学模式展示点评实施规范

皇甫中心小学

皇甫中心小学121课堂教学模式展示点评实施规范

一、学生活动规范

(一)口头展示

1、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发音干脆响亮,做到“不含糊、不吞吐、不拉音”。

2、在口头展示的过程中学会随时注意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切不可唱独角戏。

3、当口头展示同学答案错误或不完整、不科学时,其他同学主动进行纠正、补充和完善。

4、当有新思路、新方法时,要积极说出与大家分享,直接起立节约时间(注意:不能破坏课堂秩序)。

(二)书面展示

1、书写工整、有条理、体现答题的思路,板书规范,合理使用彩色粉笔,不要写得太密,尽可能留出老师或同学订正的地方。

2、要合理利用黑板。

3、未到黑板展示的同学要认真修订导学案。

(三)点评要求

1、点评前要自行检查黑板展示情况,确保上黑板不耽误时间。

2、上黑板动作迅速,讲题时面向同学,用手作必要指示。

3、点评同学尽量脱稿,声音洪亮、速度适中、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红笔纠正,点评重在点评他人的书写、解题思路、方法、规律,能进行知识拓展或举一反三或归纳总结而不是仅仅判断对错;点评同学需要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

4、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时大胆的提出,并且对关键内容做好笔记。

皇甫中心小学121课堂教学模式展示点评实施规范

一、教师活动规范

1、根据展示点评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让哪个层次的学生展示,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

2、对于模糊或者是错误的思考结果一定要指出纠正,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答案。

3、对点评过程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其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归纳方法、规律;对各小组的展示点评做出客观科学的即时性评价。

4、教师的点评需注意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即使学生的观点错了,也要运用语言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5、学生的展示点评必须遵守班级规则和组内规则,如果不遵守课堂规则,破坏规则,教师点评时直接指出,必要时作扣分处理,以规范制约。

6、展示点评完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提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美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美育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这门学科中的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1]中学语文的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美文,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美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也为中学语文美育指明了方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把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结合起来,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渗透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渗透美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三: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尤其是语文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进行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去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对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中的月色”两节,不单要求学生会背诵,更关键的是要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这种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审美对象,很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特别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尤其要让学生感受那些文质兼备的千古美文。古人读书讲求激情抑扬地诵读,就是要大声的朗读,其目的就在于如叶圣陶所说的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朱熹也说:“须要读得字字响亮,……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味到抑扬顿挫的节律美与起伏曲折的情感美。所以,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朗读,去感受。不然,教师的讲解就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达不到教学的效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那么课堂上对学生诵读感知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想象能力是指“把从感知所得到的表象加以改进并进行重新组合,构成全新的意象。” [2]无论是鉴赏美还是创造美,都离不开审美想象的参与。学习《兰亭集序》,便可以凭着王羲之形象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曲水流觞、群贤毕集、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课文中那些精彩的描写,大都来源于想象,作家凭借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老山界》有这样的描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这就是作家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结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种丰富的想象,看作家是怎样运用联想与想象来表情达意的。如巴金的《灯》一文,作者由眼前的灯光联想到欧洲的两个关于灯的传说故事,这时就要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这样的联想与文章的主旨有何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写作实践中怎样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作家运用丰富想象力的结果,还要求他们在实际写作时也要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没有想象,就很难有所创新。黑格尔曾说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可见想象力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以往的考查的记叙文、议论文都有所不同,面对一个话题,能够打开思路,不拘

泥于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气,才会有创新。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就是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但也要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就是“真”与“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讲过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可以说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也要求“真”求“善”,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有一定的导向性,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要言之有物,发自真情,自然成文。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能抓住重点。美学家黑格尔说:“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语文学科选编了大量文质兼备的美文,但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学习的结果而轻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重知识的讲解而轻学生情感的体验,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所以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语文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具有的人文性决定了在学生人格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等教育新观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如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要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在当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之美,在当时乃至当今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文言文方面,选编入课本的几乎都是既有文学性又有教育意义,它们言辞简练,意蕴深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对廉、蔺二人形象的分析,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宽容大度与知错能改,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自古及今都推崇的。语文教育追求知、行合一,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如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美的鉴赏和感悟,学生逐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连在一起。当然,情感是一个方面,道德也很重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些高尚的节操,都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好的引导。综上所述,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力求做到知行合一。可见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作好美育这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让语文课堂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下载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