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19世纪美国小说研究》教学大纲
一、开课时间:硕士生2010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二、适用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三、教学目的:
1. 帮助学生掌握美国19世纪小说的创作特点,通过选择几部有代表性的美国19世纪的小说作品,加深对19世纪美国小说发展的认识以及对重要文学流派、重要作家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文学理论、技巧,提高阅读、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相关论著,为独立撰写学位论文作准备。
四、学分、学时:
2学分、36学时
五、大纲内容:
第一章 小说的分类、小说的构成要素(6学时)第二章 19世纪美国小说的发展(6学时)第三章 霍桑 《红字》6学时 第四章 麦尔维尔 《白鲸》4学时
第五章 马克·吐温 《哈克贝利· 费恩》6学时 第六章 亨利·詹姆斯《贵妇人画像》4学时 第七章 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4学时
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老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结合。要求学生作课堂报告,进行讨论和交流。教材及参考文献:
James Fenimore Cooper: The Prior(The last Mohicans)
Nathaniel Hawthorne:The Scarlet Letter(Young Goodman Brown)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The Confidence-Man)Mark Twain: 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Henry James: A Portrait of a Lady(The Wings of the Dove)
Stephen Cran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参考书目:
刘海平、王守仁 :《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邵锦娣、白锦鹏:《文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Donald Pizer:《美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Jonathan Freedman:《亨利·詹姆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Robert S.Levine:《赫尔曼·麦尔维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克劳迪娅·德斯特·约翰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克劳迪娅·德斯特·约翰逊:《红字》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二篇: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论文
1引言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当代美国小说创作形式。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后现代小说实验风潮急转直下,小说创作面临继续实验和回归传统的选择。在小说创作的十字路口,当代美国小说家纷纷重新关注社会现实,借鉴现实主义创作模式,但不完全照搬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技巧和手段,而是联接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风格与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技巧。一批年轻小说家也积极参与此种创作模式。结果,在后现代主义新阶段形成一种类似传统现实主义风格但又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一一新现实主义小说,也有人称其为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新现实主义小说成为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主要类型。国内外学界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现有研究主要局限于这一小说形式的名称界定和聚焦个别作家小说创作的新现实主义特征。本论文从创作题材、主题、人物塑造、叙事特征以及批评空间和经典构建等方面详细考察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揭示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当代美国小说创作在传统和实验之间的第三条重要路径。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在我国和英美等国的研究现状,述评和归纳国内外己有研究。以此为基础,论文对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界定,指出研究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目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2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刻画研究
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在美国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实验热之后出现的小说样式。在人物刻画上,新现实主义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肯定有众多不同之处。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在人物形象刻画上遵循的原则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反映特定社会环境下特定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变化。那么,新现实主义小说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是否同样遵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原则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刻画在多大程度上回归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刻画模式?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刻画又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人物塑造手段?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到现代主义小说,再到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然后再到新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人物概念历经了“人”、“人格”、“人影”和大写的“人”的转变。
在人物概念看似回归现实主义小说人物概念的过程中,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实现了超越,主要表现在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兼收并蓄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一些人物刻画手段,最终塑造了内在性和外在性特征同时兼具的小说人物,凸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美国小说的创作走向。本章研究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人物概念的擅变,论述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概念和人物刻画艺术,然后通过细读两部新现实主义小说作品《大教堂》和《灵魂之湾》理解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
3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题材研究
1971年,英国学院派作家、批评家戴维.洛奇在《处于十字路口的小说家》(The Novelist at the Crossroads)一书的同名论文中指出,从美国评论家罗伯特·斯科尔斯和罗伯特·凯洛格所著的有关论述小说通用史的作品《叙事的本质》出现开始,当代小说家面临四种选择: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寓言小说、非小说和问题小说(或元小说。这一论述在揭示20世纪60年代英语小说家面临多种创作选择的同时,实质上影射了小说创作陷入的困境。当时,摆在小说家面前的传统现实主义已被多数批评家和作家宣称为死路一条,而寓言小说和非小说成为小说家们热衷的创作样式。
然而,小说创作样式的多元化并没有为小说持续赢得广大读者市场,读者群的丢失使得部分作家开始关注小说创作本身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小说创作的主题,于是也就出现了问题小说(即元小说)的创作。洛奇敏锐地感到,在英语小说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英国,当代作家都处于创作的十字路口—传统现实主义被公认为小说家面前的一条死胡同,但实验主义小说样式似乎也不能为小说创作带来更多希望。
其实,早在四年前,美国作家兼评论家约翰·巴思就在《枯竭的文学》)一文中指出当代美国作家己经面临创作样式的危机,必须放弃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模式,重新评价小说叙事。1990年,洛奇在东安吉利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一个研讨班上的讲话在他那篇《处于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一文出版二十年后,他在文中给小说家们归纳的四种选择仍然成立,但让他震惊的是传统现实主义竟然在斯科尔斯以及加世纪60, 70年代的许多作家和评论家们一致宣布其死亡的葬礼声中顽强地存续下来,并明显成为当今小说家的严肃选择。我国学者杨仁敬在《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一书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在题材和写作技巧上大大不同于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这个时期的后现代派作家更关心政治,关注意识形态和现实生活,尊重历史,揭露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后现代主义极端的创作方法开始被一种较为传统、更接近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所取代。
社会现实重新回到众多作家的视野,小说创作题材重新丰富,现实主义成为作家创作的选择,或者至少可以说现实主义成为作家考虑的重要因素。“跨界”小说(“crossover” fiction)的出现就是一个重要证明。洛奇提出,当今很少会有作家完全倾注于寓言小说、非小说,或是元小说的创作。
4结语
毫无疑问,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第三条路径选择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70年代的水门事件使得美国民众对后现代的美国政治又多了一个层面的认识,不过,70年代之后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众带来舒适的生活,美国社会逐渐转向稳定,现实变得比以往可以接近,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脉络变得比以往更加清晰,消费主义意识迅速抬升,读者市场需要表现现实生活的小说出现,所以,有关美国社会政治、女性问题、种族生活与文化的能够注重主题表现和人物刻画的小说更受欢迎。美国社会的急剧转变已经决定了小说创作不能沿实验主义方向走得过远,但同时又不可能完全回归传统的现实主义轨道,结果,综合实验派小说和传统派小说特征的第三条路径成为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最佳选择。
第三篇: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美国文学史上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家的创作倾向、思想方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以及对本国文学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等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一些名家的代表作品的思想意义、文学价值、写作手法、语言技巧等,提高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鉴赏水平。为学生毕业后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美国各历史段代背景和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其创作特点。通过文本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并且通过大量阅读与讨论加强学生对文学本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人文素质,增强他们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
三、学时分配 章次
内容
学时数
课堂讲授学时
一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文学 6
二
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6
三
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 6 6
四
现实主义文学 8
五
二十世纪文学 6
总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课后延伸阅读、观赏有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取“平时考核”(占40%)与“闭卷考试”(占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生作业和读书报告,主要考察学生查资料、归纳总结、比较评价等能力。“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测评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能力。考试时间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
六、参考文献: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
张儒林,《美国文学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7《美国文学阅读教程》程爱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8《美国文学教程》胡荫桐、刘树森,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七、教学基本内容 美国殖民时期的文学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是学生掌握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特征,理解清教的历史渊源及思想内容和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2.教学具体内容: ⑴新大陆的发现。
⑵本土文学(印第安人的文学)
⑶清教的历史渊源,思想内容及对文学的影响。
⑷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总体特点,代表作家及艺术特色。
重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早期新英格兰文学及其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影响。难点: 熟练掌握殖民时期的美国文学的总体特点,代表作家及艺术特色。第二章
理性和革命时期文学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十八世纪美国文学历史上的两个代表作家的创作生涯,人生观及价值观和他们的历史地位。掌握代表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同时结合注释,读懂选读作品,并掌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教学具体内容: ⑴背景简介
a.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b.美国这一时期的变化 ⑵乔纳森·爱德华滋 a.生平简介
b.宗教思想及贡献 c.主要作品简介
⑶本杰明·富兰克林 a.生平简介
b.人生观及价值观。c.主要作品简介 ⑷选读作品讨论 a.主题
b.艺术特色
c.富兰克林的《自传》 d.节选部分内容概要 e.主题 f.艺术特色
重点:掌握美国革命时期美国文学的特征,理解启蒙运动对美国文学的影响。难点:运用所学的背景知识和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分析两个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美国的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基本特点和主要作家的文学主张和特点,理解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爱默生的《论自然》、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爱伦·坡的《乌鸦》、梭罗《沃尔登》、惠特曼及狄金生诗歌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在于掌握这些作品的主题、写作手法和浪漫主义特色。2.教学具体内容: ⑴美国浪漫主义概述
a.产生的背景:国外/国内 b.特点
⑵华盛顿·欧文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d.代表作简介 ⑶詹姆斯·库伯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d.代表作简介
⑷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a.生平
b.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哲学观及自然观 c.主要作品简介
d.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 ⑸亨利·大卫·梭罗 a.生平
b.梭罗瓦尔登经历及意义
c.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哲学观,人生观及自然观 d.主要作品简介
e.创作思想及艺术风格 f.历史地位
⑹瓦尔特·惠特曼 a.生平
b.创作生涯
c.他的思想特点:民主思想,个人主义
d.他的诗作创作意图,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e.代表作简介 ⑺爱伦·坡
a.坡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b.坡的短篇小说理论及其作品特点 c.坡的诗歌理论及其作品特点 d.坡在文学上开辟的新疆域 e评价
重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艾伦·坡, 爱默生,梭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作家及其作品。
难点:掌握浪漫主义的文学观,浪漫主义的重要分支---超验主义,以及“天人合一”论并运用所学的超验主义产生的背景和主要思想,分析选读作品的思想及艺术特色。第四章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掌握它的主要特点,意义。重点掌握本章所列的两个代表作家的创作思想,代表作品及其艺术风格。同时结合注释,读懂选读作品,并掌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教学具体内容: ⑴美国现实主义概述 a.产生的背景:
b.美国的南北战争及战后美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c.特点
⑵威廉·豪威尔斯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重要性(文学批评思想和小说创作思想)d.代表作简介 ⑶亨利·詹姆斯 a.生平
b.创作生涯:早期/中期/晚期 c.小说的主题 d.小说艺术特色:“视角”与心理分析 e.文艺理论著作:《小说的艺术》 f.詹姆斯的“现实主义” ⑷马克·吐温 a.生平
b.创作生涯 c.代表作简介
d.他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的异同 e.作品中的地方色彩 f.马克·吐温的语言特色
重点:了解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作家,以及必然发展至自然主义文学的趋势。难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及《加拉维斯县臭名昭著的跳蛙》中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掌握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主题思想。美国二十世纪文学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代诗歌的兴起,重点理解意象派的主张和代表作,庞德的《在地铁站》、《艺术》。掌握一战对美国的深刻影响,还要了解“喧嚣的二十年代”“迷惘一代”主要作家作品,阅读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品。难点在于理解美国南部的神话和南部作家的作品,掌握福克纳的《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所表现的神话对人的影响及引起的幻灭感。2.教学具体内容:
⑴
美国二十世纪背景简介
a.两次世界大战及美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c.“爵士乐时代”与“迷惘的一代” d.时代特点 ⑵意象主义概述 a.特点
b.代表诗人
⑶爱兹拉·庞德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庞德的诗歌理论艺术特色 d.代表作简介及艺术特色 e.影响
⑷ F·斯各特·菲茨杰拉德 a.生平简介
b.作品主题与艺术风格 c.主要作品简介
⑸欧内斯特·海明威 a.生平简介
b.作品主题与艺术风格。c.主要作品简介 ⑹威廉姆·福克纳 a.生平
b.创作生涯
c.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 d.技巧方面的创新 e.代表作简介
重点: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一战对美国的深刻影响,重点了解“喧嚣的二十年代”“迷惘一代”主要作家作品,阅读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品。难点: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现代派诗歌隐藏在形形色色形式下的共同点。并且理解美国南部的神话和南部作家的作品,掌握福克纳的《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所表现的神话对人的影响及引起的幻灭感。
第四篇:萧红小说研究
萧红小说研究
乡土文学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出现、发展、和流变,构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第一次正式把20年代台静农、许杰等人的创作称为“乡土文学”,并作了理论阐释,从此,“乡土文学”的理论观点被广泛接受,乡土文学作品被视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以自己常青的生命之树不断发展衍变,[1]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萧红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这位被鲁迅称为“最又前途的女作家”,以本人在个性上的质朴和真诚,以饱蘸感情的笔墨,用心灵的巧手绘织出一幅幅乡村场景的瑰丽图画,展示出东北乡村独有的地域风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鲁迅《〈生死场〉序》),[2]以及更广阔的世事人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乡村风貌和乡村内在神韵与魂魄的重要载体。
萧红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这块质朴淳厚又充满苦难的土地,给了她一双灵秀敏感的眼睛河一颗聪慧多情、热爱生命的心灵,也给了她文学创作无尽的源泉与灵感。萧红虽然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可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给她提供一个响应的精神家园。[3]生母的早逝,继母的难容,复杂的家庭关系,使萧红有效的心灵滋生了忧伤和多愁善感,冷酷的生存环境使萧红的内心点燃了反抗的火种,邻居们的悲惨命运和不幸遭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萧红文学作品的题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呼兰这个北国小城的生活,[4]充满了北方乡村所独有的乡风乡俗。
《呼兰河传》是萧红萧小说创作的颠峰,这部诗化小说充分体现出东北农村的自然风光、北国田园的村野风情,意境自然、疏淡,火烧云的描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她对严寒的北国冬天的描写也又独特之处。作品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现出一派北国严冬大地强烈、粗犷的乡味儿,字里行间,饱含着萧红对东北大地的深切体验,带给曾经历过东北严寒的人一种真实感,带给外乡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的北方世界的新鲜感。[5]
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还突出的体现再对黑土地民风民俗的详实记述。翻开萧红的作品,带着黑土气息和东北人生活习俗的画面迎面而来:日夜不息祈求治病除灾的大神鼓;每年阴历四月十八人山人海的姑娘庙会;热闹非常的野台子戏;走街串巷的货郎挑子、凉粉担子麻花箱子、豆腐盘子„„萧红笔下对东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描摹是毫无雕饰原汁原味的,是黑土地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于再现。[6] 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也用大部分的笔墨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乡村一群旷夫愚妇的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7]以及这种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文化性格”,表现了对人类生存意义层面上的文化关照,以及对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探讨于思考。[8]
萧红善于使用东北方言俗语,如“隔长不短”、“小灵花”、“胡家”、“出马”等,这使她的作品洋溢着醉人的乡土气息,除此之外,她还在《呼兰河传》中对北方老百姓的饮食文化作了渲染,如黄米年糕:“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塘的加红塘,愿意加白糖的加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9]
萧红对故乡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深情的怀恋,也有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及落后生活的厌倦。鲁迅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味别国过注意。”这地方色彩就是地域文化底色,包括地理风貌、民俗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衣着、房屋建筑、语言符号、心理定势等。现代不少作家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鲁迅之于浙东社会文化,矛盾之于沿海畸形都市文化,老舍之于北京市民文化,巴金之于四川封建家庭文化,沈从文之于湖南土著文化一样,萧红那充满乡土风情、蕴含着浓重文化意识的作品,填补了北大荒地
域文化的空白,[10]其作品也具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质。[11]
参考文献:
1. 孙丽玲.萧红迟子建创作中的乡土意识比较.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5)
2.艺丹.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
3.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李君玲.论萧红乡土小说的深刻意蕴.郑州: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6)
5.任金凤.萧红对北方乡村的客观再现与主观沉思.黑龙江: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0)
6.艺丹.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
7.张玉秀.萧红的小说世界.齐鲁学刊.2004,(2)
8.闫秋红.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重读《生死场》.学术论坛.2005,(4)
9.金鑫.批判与眷恋——萧红笔下的人与自然.辽宁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10.郭玉斌.《呼兰河传》:纯美的大荒诗魂.学术交流.2005,(3)
11.陈文育.我读《呼兰河传》.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报
第五篇: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 恰如(故事新编· 序言》所说明的, 大多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以至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也大胆地引入历史, 突出其针贬流俗的意义。《故事新编》的这种没有“将古人写更死” 〔2 〕, 而是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既不违背故事木身的真实性, 又从中照见了“ 五四” 以后, 别是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人灵魂的创作方法, 使得《故事新编》显示出了一种历史小说创作中前无古人的新貌。所谓的油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时,“便陷入了油滑的开端”。具体的说,就是在作品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身上出现了现代生活的情节,而且这种现代生活的情节并不局限某部作品而是从第一篇小说作品贯穿于全部作品。《故事新编》的这种表现方法同现代美学范畴中的“怪诞” 的表现已无二趣了。(《故事新编》中的古代人物使用现代语言, 古人生活中出现现代生活的因素, 这对于描绘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来说, 显然是历史生活中“ 自然所没有” 的情形。这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夸大, 甚至变形了原来生活中的人或事。这种重新创造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艺术效果, 这就是古今重叠, 作品中出现了漫画般夸张或变形, 甚至有些幻想色彩的古代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那些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畸形混乱和荒唐却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持征和生活心态。这就达到了艺术芙的要求: 形式是光怪陆离, 违反常态的, 但它却是寓真于怪, 以扭曲的形态, 曲折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要求, 因而它是可以达到艺术美的。细节的怪诞,《故事新编》中的怪诞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家的主观愿望, 而更多的则取决于生活本身。社会是人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这当中也许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 超出人们意愿和理智范围的奇特现象。文学中的怪诞是揭示这种社会生活的奥秘。1.深层文化心理语境中的“ 一” 对“ 多”的外结构模式A.行动元的价值指向向深层掘进所谓行动元, 就是推动故事向前进发的内在驱动力。一个角色可以成为一个行动元,也可以成为多个行动元, 而多个角色有时也只能构成一个行动元。º 对立的行动元之间构成矛盾冲突。然而《呐喊)(仿徨》却显现 出另一种截然不同景观。这里没有剑拔弩张的外在紧张, 亦没有柳暗花明的曲折, 散漫的日常生活场景流淌着浓郁的原汁气息展现于我们面前。只有细细地品尝, 我们才能感受到故事深处的内在紧张, 这是一种灵魂的无意识的角逐。
B
.“ 一”对“ 多” 的外部结构模式出于消遣的目的和其它种种原因, 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行动元往往被构筑为单一对立的矛盾冲突, 因而其结构大多便呈现为“一”对“ 一”的线性平面构架。《呐喊》《仿徨》的故事行动元采取的则是一种“ 一”对“ 多”的结构形态。先觉者的现代意识及其存在权利、弱小者的奴隶资格和封建传统文化的体现者和维护者的正常人性是“ 一” , 封建传统文化是“ 多”。1叙述者主体意识支配下的 内部结构方式在《呐喊》《仿徨》中, 由于故事的“ 一”对“ 多” 的向心立体架构, 多种矛盾都失去了延展的势能, 矛盾之间的并列互补关系使之无法构成自身运转的具有强烈消遣功能的故事链, 这意味着故事自足性的极大消解, 叙述者的结构功能因而也便显得意义非凡。第一, 这种内部结构方式使小说在故事层面上以更为经济的篇幅容纳了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容, 同时也使“ 一”对“ 多” 的外部结构也难以实现。第二, 这种内部结构方式也为对故事价值蕴含的发掘、提升进而构筑一个更富于主体独创性的意蕴空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难看出, 由于外结构模式的变革, 内结构方式的引进及其强化内外结构的相互叠印使《呐喊})(仿徨》的意蕴空间获得了古典小说无法比拟的深广度, 创作主体精神结构的渗入更是古典小说中见所未见。正由于此, 当代研究者们对《呐喊》《仿徨》主题学层面的研究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向度: 一是王富仁先生的“ 镜子”论;一是汪晖先生的历史“ 中间物”意识论。前者侧重于文本的外部结构研究, 后者侧重于文本的内部结构研究。综合这两种研究成果亦可证明叙事结构的内外变革大大地拓展了《呐喊)(仿徨》的意蕴空间, 从而从一个方面为《呐喊)(仿徨》的现代艺术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