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5 05:5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龙海燕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其独有的德育内容,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人们特别关注终结性评价,成绩往往是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往往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的开发。面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性评价是笔者重点研究的问题。课改几年了,教师们不能单纯的研读课改理论书籍,而应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实践,不断反思,随时记录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关键词:新课程评价 研究背景

问题的提出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实施效果分析

问题与反思

一、新课程评价的相关理论: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

二、研究背景:

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目前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这套新教材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其主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为宗旨。课程以其独有的德育内容,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成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关注终结性评价,成绩往往是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往往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的开发。笔者所教的是燕山向阳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是课程的第一轮学习与实践者,对课程的内容感到新奇而又彷徨,因为教材的内容就是多幅画面与知识链接,内容涉及的面很广,给教与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品德课程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家长们更关注的是语数英的成绩,对于德育的评价淡然视之,矛盾聚集在一起,教师的引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的提出

教师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入认识,以及主动的反思与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充入了新鲜的气息,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设计《夸夸我自己》这节德育课的过程中,又我陷入了新的思考,使我重新审视教育教学。这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相信我能行》的一个小主题,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过的《会赞美真好》,在赞美他人的基础上,再来夸奖自己。虽然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找找自己的优点,但是却说得那么不自信。并且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轮滑特别好,进过鸟巢表演,可这有什么用,我学习成绩差,总是给班级成绩拉分,现在爸爸妈妈都不让我玩了,这能算是优点吗?我觉得除了轮滑,什么也学不好了。”我当然要肯定他的优点,但是却很难一下解释清楚他面临的疑惑,看来学习成绩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已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并且已经根深蒂固,如何才能改变学生对评价的认识,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呢?

(一)提出假设:

1、学校综合性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2、教师对成绩的过度强调,评价的方式方法单一,使学生逐渐强化成绩的重要性。

3、学生间的攀比,由于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对分数极为敏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获得自豪感。

4、升学评价方式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成绩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家庭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了成绩第一的思想。

(二)前期的调研:

通过与孩子们聊天和个别访谈,一个教学班中有15%的学生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夸奖自己的理由是学习好,特长多;有25%感觉自己还不错,夸奖自己的理由是老师说学习成绩很好;有40%认为没什么优点,评价自己的理由是学习很一般;甚至还有20%的学生自我评价较低,原因是各科成绩都不好,不批评就算不错了,哪还有可夸奖的地方。没想到我一贯认为学习没有激情的孩子们,心里有着这么多的无奈与困惑,而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对学生了解不够,给与学生的评价不到位,作为德育教师对学生自我价值的认识引导不够深入,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所以会产生学生漠然,出现自我认识的偏差,教学的无效,使我坚定了信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反复的实践研究。

(三)重新确认问题: 经过与学生初步的沟通,结果表明笔者的假设基本得到了证实。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有了很大的启示:这种大环境的压力,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孩子们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自信心的丢失使得他们很难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再一次思考,评价成绩唯一的认识,极大的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首先家、校的统一认识极为重要,使家庭这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应成为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顺利进行的一个阵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的研究问题应确定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综合性评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转变家庭对学生的成绩唯一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四、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面对孩子的这种自我认识的情况,我想老师们都曾努力过,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发展,班主任的工作首当其冲,他们与孩子和家长接触比较密切。作为科任教师,也要担起责任,结合自己的教学,走近孩子的心理世界,走进家长们的心中,集合大家的力量,使孩子们在综合性评价中找到自信,健康积极的成长。

(一)开展课堂综合性评价,培养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品德与社会》在孩子和家长看来无足轻重,但是课程作为学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其评价的作用更加重要,评价的内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

1、不同侧面激励语言的及时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需要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态度,针对孩子们表现告诉学生,他们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好,而不是简单的说对与错,甚至没有反馈。例如在学生回答完你的问题时,赞赏的说:“你真善于学习。”“你很善于观察。”“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的回答很精彩,能不能在大声说一遍。”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激励他们,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回答能够得到及时反馈,甚至有的学生回答得不太合理,也可以委婉的说:“这是你的理解,再听听其他人的想法,好吗?”这样的语言比否定更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下,知道自己也是会学习的孩子。

2、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过程评价。例如某些课堂采取的评价表方式。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在每阶段的小结时,评价学生的发言,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表现,分为给以赞赏性评价,肯定性评价,鼓励性评价。

●学生自评:在一节课的总结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上的表现和评价量规填图个人表现记录。

●小组长评价:小组长根据组员的整体表现,给予组员客观公正的评价。

表一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评价项目 学生自评 组长评价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资料收集 ☆☆☆ ☆☆☆

观看、倾听 ☆☆☆ ☆☆☆

思考、发言 ☆☆☆ ☆☆☆

合作 ☆☆☆ ☆☆☆ 综合评语 学习全过程

(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的反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针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处理、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度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表二

学生学习情况评价量规 评价项目 ★★★ ★★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资料收集 非常认真 认真 不够认真

观看倾听 非常认真 认真 不够认真

思考与发言 非常积极 积极 不够积极

合作 非常积极 积极 不够积极

表三 教师教学情况评价量规及教学效果表 评价项目 ★★★ ★★ ★

你是否能够理解教师的提问? 能够理解

不太理解

不理解

你是否喜欢教师设计的活动?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你能否接受教师的讲课方式? 能够接受

不太接受

不接受

教师对你的关注度如何? 非常关注

一般

很少

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程度? 非常明确

一般

不太明白

教师对你的评价如何? 非常好

一般

很少评价

让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很重要,我也能给与别人评价,甚至在评价教师的时候,更能激起学生的一种自豪感,我在学习中是有责任的,使他们无形中参与教学活动。

3、展示自我的成果评价。我发现一些特长生在课堂上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寻契机,在很多课堂上给与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珍惜时间》一课,设计一分钟体验活动,组织踢毽子、跳绳、画简笔画、朗诵等活动,尽显他们的才能,进行学生成果评价,在大家的赞美中,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家长参与的公开课,更能转变家长们的认识,感受孩子的可爱之处。

4、各种称号的荣誉评价。“制作小能手”“爱心天使”“小小摄影家”“社区小记者”等,在每个单元都会有很多称号的评选,更增加了不同学生在班级中的作用,每个人都成为班级重要的一份子,孩子们手中的奖状多了,得到的鼓励多了,也更有自信了。

(二)与班主任建立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作为学校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综合性评价是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肯定,在多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而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从而,有助于孩子们逐渐转变旧有的评价意识,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逐渐学会正确而客观的自我评价。

教学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总认为只是班主任的学业评语,因而学科教师的淡化,削弱了教育评价的作用。教师综合性评价方式教育思想统一认识,能够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作为科任教师,我主动地与班主任建立密切的联系,将自己的学科活动和对学生的评价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并且寻求班主任的建议对活动和评价方式进行修改,了解个别孩子的特点以及家长的情况,为其设置特殊的评价内容,给予适当的评价语言,并且班主任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评价中,将品社课的评价内容纳入班级德育评价,班主任也根据科任课教师的意见来全面评价学生,有助学生提高自身价值的认可。

(三)转变家长的评价意识,形成有效的家庭教育基础。

与家长及时的沟通十分必要的,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知道孩子成长与进步,使家长知道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需要被肯定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促进其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不是要他们一定成为谁一样的人。

我们通过家长会不断宣传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教育功能,以及评价的发展趋势,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家校联系短信平台和电话联系,及时传送孩子变化的信息,逐渐淡化家长对分数的过分关注,让家长们感受到充满自信的学习生活能够极大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鼓励与帮助是孩子逐渐走上健康道路的基础。我还结合孩子特点进行各种比赛,发挥孩子们的特长,使他们在不同层面获得成功,进行隆重的颁奖活动,这引起了学生及家长的极大重视,家长对孩子综合评价的关心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六、效果分析

经过了一学期的综合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孩子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能够有意识的转变自己的行为,在遇到家长不理解而发生不高兴的事情时,能够主动的找到我谈心,争取得到我的帮助。同时孩子的学习成绩无形中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我们所预期的,由此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评价在教学中得到了实践,真正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

通过再次的采访与调查,我收到不同以往的结果。学习成绩优异一直很自豪的孩子,现在懂得向别人学习,认识到只有多方面发展,才能获得别人的真诚的赞赏;曾经因过重的学习动机,过度紧张造成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孩子,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因学习成绩差而放弃学习的孩子,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

更加令我欣喜的是,那个曾经告诉我自己除了轮滑,什么都学不会的孩子找到我欣喜的说:“老师,我的妈妈允许我玩轮滑了,没想到我能有那么大的进步,她说我虽然与别人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只要能超过自己就行。”紧接着他又迟疑的说:“老师,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是我太喜欢轮滑了,你说我学习还能进步吗?对于他的回答,我肯定的告诉他:“孩子,你的行动已经告诉我,你很了不起,相信你能行!”听了我的话,他再一次笑了,从他脸上露出的自信和幸福我已经知道,家长们开始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认识到全面的关注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快乐童年,健康向上的发展。

七、主要问题及思考

教育教学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与配合,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在倡导综合素质评价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主动携手家长共同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成长。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的实践与思考,也感觉到了教学中这种评价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侧重点,教学中教师及时评价语言的科学性、学生互评的可靠性的把握,总结评价的提升是否到位,评价统计时如何节约时间,作为品社学科的教师,需要广泛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完善教学。深刻反思后也要懂得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光是为了上好课,完善教学过程,更多的是要看到我们的教学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是否为了孩子进入社会做铺垫,那么更为科学的综合性评价,将会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劳凯声

《中国教师》,中国教师杂志社,2006年第12期。[4]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4(2001.1重印)。[5]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二篇:学生作品评价在品社课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作品评价在品社课教学中的应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中,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新修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对课程性质的描述中也提出了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并在评价建议中倡导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为此,笔者在品社课教学中就作品评价的有效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实践发现,作品评价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显著的效果。

一、开展作品评价的意义

在品社课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创作过程及其作品的评价,使教学评价的对象、内容、方式开始向多元转化,既能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对新信息的重新认识、重组与意义建构的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观察、判断学生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因此,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作品评价及其应用原则

作品评价通常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作品,或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成果以多样化作品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并根据作品通过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对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在认识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存在差距的同时,以体验促发现、理解和内化,从而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体和知识建构的主体。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作品评价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可行性。可行性是作品评价的前提。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可以运用作品评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教师制定作品评价量规时也要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标准要具有简易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体现全面性。作品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上,而是要侧重于对学生道德行为、社会认知、合作意识、学习意识、个性品质以及综合能力等全方面的考察与评价。

三是尊重差异性。运用作品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作品评价规则可由师生共同商定,避免采用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统一标准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立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尊重每一个学生已有的学习认知、发展需求和个性特长,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每一名学生在体验学习之乐的过程中,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和发展。

三、作品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作品评价注重认知和操行相统一,有助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注重学情分析,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品德与社会课在课程内容上设计了历史与文化、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知识,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因此,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进行作品评价的教学设计,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认知作为教学资源,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及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关注学生的作品评价入手,积极主动地将课程理念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其次,尊重学生差异,科学制定评价标准。由于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作品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作品评价时,要全面关注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学习态度与积极参与的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依此来制定既面向学习过程,又体现学习结果的评价指标。

最后,关注评价过程,有效实施多元评价。开展作品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由于学生在作品创作与设计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与作品成果,因此在评价时也不能采取同一种方式进行片面评价。为更好地促进每一名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在作品评价时,要提倡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评价内容多元化。美国心理学家加纳德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人有7种智能,即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在这7种智能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技能的高低,而应综合各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评价内容应关注到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尽量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等多个层面,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评价方式多元化。在使用作品评价法时,可以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既注重客观量化的评价,也注重认知情感态度的考察,从而使评价更具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生动,也可以防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不认真和太笼统,使评价能够切实落到实处,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

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作品评价中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让评价成为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针对学生完成的作品,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评,然后在班级展示后进行对比和瓦评,最后推选出优秀作品由教师做点评和补充。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使评价更全面、更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在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

四、问题与思考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开展作品评价,以“评”为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语言表达、小组合作等多个方面获得提升与发展,有效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教学目的。

此外,运用作品评价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评价标准一定要简单易行,避免繁琐复杂的评价给师生增加额外的负担;二是在进行作品评价之前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只有充分的实践才能有效地开展评价,学习才会更深刻;三是要注重作品评价后学生的改进和学习的延续性。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初步实践与思考。在品社课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每位教师认真从学牛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勇于尝试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努力探索出适合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好途径、好方法。

(责任编辑 肖松)

第三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实践研究

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实践研究

作者:谢碧强

单位: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

通讯地址: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

邮政编码:51145

5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铺开,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新的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初中地理评价模式可以促进现行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最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激励学生自觉高效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评价方式;新课标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即“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以及在随后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文件中都提出了新的地理课程评价建议。可以说,地理课程评价在地理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评价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它直接影响地方、学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对新课改的态度以及新课改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1、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现状

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目的是要求我们“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发展。

传统的课题教学中,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等。这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严重影响了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所培养出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

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生地理学业评价作了新的要求。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的地理学业评价过多地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强调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此次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还存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评价的目的单一

目前的地理课程评价方式比较简略,尤其缺乏对促进学生学业评价的明确指导和依据。新课程改革以后出台了相关的中考改革方案或说明,其中涉及一些地理学业评价的建议,但大体上还是笼统的,缺乏指导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这种评价没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关注的是评价的甄别功能,忽视的是学生的情感及态度,结果挫伤了许多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和自信心。只有研究开发出与地理课程标准相配套的学业评价方式,才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学生地理学业评价的困境。从学生评价的需要出发,具体说明学生在不同关键阶段应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证明学生达到了目标,说明如何测量到学生在地理学科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2)、评价的方式、主体单一

评价的方式主要是笔纸测验,关注的是终结性结果,对知识与能力的过程的形成不太关注;评价的主体是单向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能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

(3)、评价结果没有很好的起到促进学生学习作用

评价时只看到学会的、没有掌握的内容,而不关注已学会、已掌握的内容。评价的结果主要对学生进行分数排队、比较,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关注不到。

(4)、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单一

评价的结果大多只有单一的百分制的分数量化呈现形式,没有指出不同差异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发展,不能切实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未能很好体现学习水平及能力。

2、有效促进初中地理学习的评价方式

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使学生改进学习,促进其发展。而建立的新的教学评价方式不是完全推翻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而是在过去基础上的一种完善和提高。本研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理论与实践上,提出了一套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评价构想。

(1)、设计专门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地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通过7-9年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页]这与其他学科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只有针对地理课堂的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才符合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评价是自上而下的,评价者主要是:校领导、专家。这种评价的目的是把教师作为鉴定和管理的对象,不利于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提倡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方式,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乃至学校及社区的相关人员也要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评价作为促进和激励教师发展的手段,新的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力求多元化,既包括自上而下的校领导、专家的评价,也要包括自下而上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自评等。

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是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评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多主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学生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多主体参与还有助于调动和整合教育合力,使学生地理学习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系统,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多主体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家长评价。①学生自评,生自评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在反思、教育、发展中,让学生学有所获。②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就是在不忽略教师的作用下,让学生对对方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是同桌互评、小组评价、组与组之间评价、班与班之间评价等等,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同学中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鉴别、判断能力,以此相互认识。相互激励。相互提高。在学生之间互评阶段,教师并不是完全置身于外,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教师应引导学生彼此多进行鼓励性评价,用赞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位同学,多给对方赞美—即使有时同学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能一味讽刺和挖苦,而是要对其积极参与予以肯定,真正帮助对方认识到错误而不伤害其积极性。③家长评价,家长评价也是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因为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如请家长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评语。吸收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家长通过参与评价,能更清楚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所以必须把家长和与学生地理学习相关的人员也吸收到评价中来。

(4)、重视评价的激励性、发展性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特别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地理新课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即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长期不断进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要达到教学相长,就必须使教学评价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的反馈环节,使教师了解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鉴别教学上可能存在的缺陷,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评价功能就必须落实在激励性方面,而不是甄别性、选拔性方面。

(5)、建立评价记录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中小学评价改革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质性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努力、进步的状况或成就。评价只有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才能对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有效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否则只能更多的起到甄别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及时性和延时性,应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因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发展、主体发展,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分数定优劣的评价体制,建立了以“成长档案袋”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体制。

3、新课标下初中地理学习有效评价方式的实践体会

根据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通过学生的反思和改进取得更高的成就,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本研究以南沙区黄阁中学7-9年级初中地理课题教学为例,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进行应用。

在附录问卷结果中,“你校地理课的考查方式是”中的选项“既考试也采用其它方式考查”占81.2%,“其他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性作品评价成绩和平时表现评价,学业考试成绩、开放性作品评价成绩及平时表现评价的比例由原先的8:1:1上升至6:2:2。在教学评价上,改变了过去重视结果,重视基本知识,忽视过程、忽视方法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评价进行积极的探索,加强了学生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加大了开放性考试的力度,重视学生作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评价。学生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了解度占到87.4%,有49.7%的学生对“学生成长记录袋”重视并认真完成。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评价机制对教师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必须在突出导向功能,在评价教师“教”的同时,更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还要统筹考虑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从评价的维度上来看,从关注知识的本位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

4、结语

广州市南沙区黄阁中学是一所公立初级完全中学,现有来在校学生2000人左右。近几年来,我校在市、区教育局及教科所领导的全力帮助和指导下,在教育科研方面有长足进展,是南沙区一所真正开展起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校。但是,由于该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学生基础等方面与城区重点中学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紧紧跟上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彻底转变观念,加强对课程改革方面的更多有益的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该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3].孙帝.课堂教学评价修养[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2004: 57-59.[4].刘志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论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5].王影.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9).[6].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成长记录袋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3,(12)

[7].郑耀星.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四篇:多元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施

多元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施

白山市外国语学校 张春伟 学号:2191038 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实质是全面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一、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和逐渐被接受,“多元评价”也进入了课堂教学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策略、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以及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的运用能力都将得到评价。为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应当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没有多元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程评价核心的学生也是如此。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是多元评价。

二、构建和谐的评价环境

营造一个优化的评价环境,保证学生之间的评价真实、公平,让人人都有评价的机会及评价的权力。教师必须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充分体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理念。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请一个学生随意说几个数,然后我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让学生评价教师的答案,此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教师太神了!”有的说:“教师的本领真大!”还有的说:“教师肯定有窍门。”还有的学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行。”教师说几个数,让他来判断,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评价。这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同学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氯围,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创造合理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理念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指出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可以时刻了解自己,改进自我,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评价实质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并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一定的标准,掌握一些评价活动 的形式和方法。学生的自主评价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形式。自评,即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完善,从而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中去。互评,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

在综合评价中,要将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划等号占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说有一位同学平时课堂表现不错,作业质量也很高,单元测验成绩也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不理想,这就要参照他的日常表现给出较高的评价,相反,如果平时这位学生调皮捣蛋,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即使期末测验考到了满分,也要在总体评价中作出相应的扣分。

四、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下进行;教师应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多元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既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学生获得个人的最大发展。

在评价功能上,应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应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才能的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鉴定和分析,从而判断出评价对象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掘适合评价象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帮助学生发展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评价的内客上.应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查。传统的课程评价的范围过于狭窄,过于集中在对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发展情况的考查,无法反映出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课程评价应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成功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评价方法方面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内容趋于多元化,改变过去单一的定量评价方法,适当引入学习过程档案、评价日程表、反思日记、成果展示等定性评价方法,使二者有效地进行整合,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在评价的对象上,应由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过程,它不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而且也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应更多地关注评价对象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和进步状况,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

在评价的主体上,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这种转变有利于改变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各类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可以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也有利于促进被评价者自我发展能力和个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多元评价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而且促进了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相长,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的发展。

第五篇:在品社学科中让学生探究

在品社学科中让学生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有了过程性的目标,对改变课程功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存疑、探究、创造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应该给他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给他们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在问题情境中能动地探索与发现。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自主创新的人格。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

探究学习是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进行探究学习时,要注重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调查研究,丰富感知:

探究教学是较高层面的素质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通过让学生人人动手调查、归纳、整 理、观察、实践、体验等,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使他们的 搜集与加工信息的能力、获取直接经验并加工提炼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实际 操作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及合作能力得以全面提高。探究教学强调以 学生自主性探究为基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确定选题、自主选择调查 内容、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探究。通过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 择,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形成都具 有积极的意义。

品德的形成需要自我感悟基础上的内化。要懂得一个概念,明白一个道理,仅靠课堂教学35分钟是很实现的,需要课外个体活动来增强感知,开拓视野,强化认识。案例1中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收集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探究。通过收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为课堂上同学们相互交流、展示信息、提高道德认识奠定基础。这样既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活动体验,内化行为 :

探究教学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它通过启发、诱导学生的教育需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理交融的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提高认知、陶冶情操、实践体验、内化行为的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最终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活动的主体。

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可根据思品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激情。案例2中,我注重激发学生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被别人帮助时的幸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体验到快乐。通过创造道德实践机会,不断激发他们爱护人、关心人,富有同情心、友谊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品社课探究式教学不仅能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还能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载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