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25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课时 西营 崔殿柱)12周3总58课时

时间:2019-05-15 09:5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下25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课时 西营 崔殿柱)12周3总58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下25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课时 西营 崔殿柱)12周3总58课时》。

第一篇:七下25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课时 西营 崔殿柱)12周3总58课时

七、下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12周3总58课时

西营中学

主备:崔殿柱

复备: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3、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品味能力。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教学重、难点】

1、教材分析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2、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3、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关键的实词和虚词,疏通文意,每班班的大约10名左右学困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学习的自觉性差,在文言词汇的积累、重点句子的理解存在认知和记忆上的障碍,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对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发挥小组学习的帮扶作用。在课堂记诵环节,可降低目标,采用填空式背诵,加强知识的落实。要多鼓励、引导他们主动发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字词读音和句子停顿。

2、利用课文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读译结合小组合作,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4、通过学合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人执着探索的精神和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和夸父的形象。【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谈话引入

1.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吗?你们都听过那些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要阅读一篇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夸父追日。(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A夸父为什么要追日?B夸父是怎么追日的? C夸父追日结果如何?)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逐走:竞跑,赛跑。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大泽:大湖。邓林:桃林。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字词读音和句子停顿。2利用课文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读译结合小组合作,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3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三、交流探究。

【活动二】思维碰撞,探究问题。

1、教师投影问题。

2、自主思考后,组内交流理解。

3、选择性代表回答全班交流。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4、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

4、通过学合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人执着探索的精神和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和夸父的形象。【活动三】拓展延伸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 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结束,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

4、通过学合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古人执着探索的精神和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和夸父的形象。

四、构建动场。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从夸父身上感受到了他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他的这些精神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继承并发扬下去。【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喜欢光明

目标

追赶太阳

决心

追寻光明

信念 【当堂训练】

1、背诵。

2、成语是()含义()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②河渭不足()③北饮大泽()④弃其杖()4.翻译下列句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作业设计】

A层:.把《夸父追日》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b层:课后收集、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第二篇:3、《望洞庭》教学设计(1课时)

3、《望洞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难点

:品读诗句,体会意境 学讲 过 程

一、预习指导或检查 师生共同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句

3、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二、自主学习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

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四、交流展示

(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2)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指导朗读: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指导朗读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五、检测反馈

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清螺。

“遥望”的意思是(),“银盘”的意思是(),“青螺”在这里指()。

2、遥望洞庭湖与近看洞庭湖有什么区别? 主题阅读:

阅读《历史的天空》中《王安石与<泊船瓜洲>》和《孤寂的异乡客王维》两篇文章。任选自己喜欢的一篇进行阅读,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在班内交流。

六、小结反思 背过《望洞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3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5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

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形的运动

(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

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

(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

(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三)联系生活,完善认知。1.出示:

2.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3.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平移和对称现象,发现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之处,沟通其与对称之间的联系,最后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沟通图形的变换与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的关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你们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现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现象,还有的找到了旋转现象,以你们记录的第一条为准做一项调查。

(一)收集整理数据

可以怎样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举手、画正字等)

(二)记录分析数据

1.根据上面调查的结果设计统计表,记录数据。

现象

对称

平移

旋转

人数

2.分析数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过这次调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统计本班学生在生活中找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一方面复习巩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巩固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2.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巩固复习近平移、旋转现象。

3.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巩固数据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以及整理分析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的运动与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小小设计师(机动)。

要求:

①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基本图形。

②根据你画的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③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④集体交流,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说说设计过程。(实物投影)

【设计意图:复习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在交流收获中自我评价。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创造美丽的图案,在创造中感受图形的变换之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第四篇: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能在读中感悟理解,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教学准备: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质疑问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

(一)齐读课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二)注意“神圣”的读音,再读课题

(三)再读课题,你的脑海中产生什么疑问呢?

总结:同学们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词“神圣”,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带着崇高而庄严的感觉再读读课题。

二、诵读课文,感悟“神圣” 的确是这样啊,土地就是神,印第安人热爱这世世世代代生养他们的土地。同学们,请用心默读课文,想想在印第安人的心目中这片土地是怎么样的?用你们的笔画出他们热爱土地的语句。

(一)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二)汇报(读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预设)“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1、过度:我从“圣洁”一词想到土地在印第安人的心目中是神圣而纯洁的,从而想到印第安人无比热爱自己的土地。

2、3、到底怎样的美是一种圣洁的美,让我们通过图片来理解(播配乐幻灯片)

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美,谁来说说?(预设:自然的美、纯净的美、没有人工修饰和破坏的美,就是文中所说的“圣洁”的美)

4、如此神圣的美会让人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把你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之中吧

(1)配乐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你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朗读的(喜爱、热爱)板书:热爱

(3)让我们带着热爱的感情来赞美这圣洁的大自然吧(齐读)

过渡:如此美丽圣洁的土地将永远不再属于印第安人了,因为从15世纪起白人就开始疯狂地虐夺印第安人的土地,他们廉价购买印第安人的土地,使印第安人过上流离失所的生活,甚至用武力虐夺,抑制血流成河。现在本文的作者西雅图部落的领地也被白人购买了,他们被迫离开这圣洁的土地,搬到偏远的地方去了。你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内心该有多么的痛苦、不舍、难受,因为这里有过许多难忘的回忆。

5、要离开亲爱的土地了,留下的只有眷恋

板书:眷恋(指导写“眷”,下面是个目字)

6、把你的伤心、痛苦、悲哀、对白人的痛恨、难过、悲痛、眷恋融入到朗读之中表现出来呢?(1)指名比赛朗读(2)配乐范读

(3)全部齐读:在离开之际在一次深情地凝望这片神圣的土地吧(配乐)

※预设:“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和大地大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1、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了印第安人热爱自己的土地,找出来自由读读

2、谁来讲讲你有什么体会(先读句子再谈体会)

(师点拨:是啊,印第安人和大地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幸福,和谐的大家园啊!)

3、他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的土地,为什么他们不去跟白人浴血奋战呢?(预设:不想让战争玷污这片神圣的土地,只要能保住这片神圣的土地,让给谁也没所谓,所以他们选择了放弃,这就是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土地最深沉的爱)板书:放弃

(三)那么,现在他们还能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4——8自然段,想想西雅图告诫白人怎么做? 板书:善待

1、善待是怎样地对待?(预设:是很友善的对待、友好的对待、呵护的对待、像亲人一样的对待)

2、西雅图为什么要告诫白人善待这片土地的一切,请你用心默读4—8自然段,用笔划出能说明原因的,并在旁边写写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最后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感情朗读之中(预设:善待河水:河水滋润万物,养育了子子孙孙,对人类有着养育之恩。

溪流河水就像人类的血液,没有了他们人类就灭亡。

河水就是印第安人的亲人,没有了河水就像失去了亲人。

善待空气: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空气,世界万物都需要空气。

善待动物:动物死去,人类也会灭亡„„,动物与人类之间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板书: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要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因为大自然一切都是休戚与共的,就像一家人一样,让我们用告诫的语气朗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最能体现西雅图的心声,是沁入人心的叮嘱。

(学生汇报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时随机指导感情朗读,加深对该句的理解)

3、练笔

是啊,这片土地上的河水、空气、动物我们都要善待,难道我们要善待的仅仅是这些吗?还要善待什么呢?请你把告诫写下来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

预设:(山脉),因为()

(蓝天),因为()

(树木),因为(树木为我们遮风挡雨„)(耕地),因为(耕地长出了累累的硕果„)

(1)学生发挥想象,完成告诫,教师随机指导(2)学生汇报

三、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世界万物我们都必须善待他们,如果不善待,结果会怎样,文中有句话告诉了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的身上。”

(一)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二)朗读后汇报

(预设:要善待神圣的土地就是要保护大自然,否则会导致灾难的发生。西雅图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一次有一次地告诫白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三)难道只有这片土地才是神圣的吗?

(预设: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

让我们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你们读懂了什么?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预设:“不属于”看出大地不受人类控制的,大地不仅仅属于人类的,还属于植物、动物,就是世界万物。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该照顾好大地。齐读最后一句

(四)总结: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印第安人热爱他、眷恋他,也因为他的神圣,印第安人放弃他,告诫白人要善待他,西雅图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类作为大地的孩子,应该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珍爱大地,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句话:“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因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五)拓展阅读:其实,每一个地方的人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土地,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同步阅读中《泥土最珍贵》一文,思考、交流为什么埃塞俄比亚人民认为泥土最珍贵?

四、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发现和感受。

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

张绮咏

蔡俊辉

第五篇:第3周第2课时总第12课时九上第2单元 第8课《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课时)西营李家森(范文)

第3周第2课时总第12课时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8课 课题:致女儿的信 主备人:李家森 复备人:

【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的自读课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和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深奥又简单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并没有选择回避,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采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信中主要谈了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从中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知道的: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个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学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

2、学生想知道的:由于中学生“涉世未深”,对爱情的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所以很想了解爱情的真谛。另外,学生对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较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书信的写法,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

4、学困生的分析:课后第三题,根据理解,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这里对学困生来说比较有难度,要逐层分析,化难为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信的写法,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过程与方法

(1)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2)复述文中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泰坦尼克号》的经典画面,然后讲述:

男主人公杰克为爱罗斯而放弃求生的最后一块浮木的那种超越生死的伟大爱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爱情就是灾难日子里的共同承受和分担。“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但你懂得爱情的真谛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读一读他给自己14岁女儿的一封信,它会给你智慧的启迪!(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你了解苏霍姆林斯基吗?交流后多媒体展示: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和教师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去写作,奇迹般写出40部土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其中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义》等等。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建义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他的著作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三、对话文本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积累(多媒体辅助教学)(1)、读准字音:

繁衍 yǎn 忐忑 tǎn tè 一抔黄土 pōu 伫立 zhù 一幢 zhuàng 怒不可遏 è(2)、解释词语: 忐忑:心神不定

繁衍:逐渐增多或南增广 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 无比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抵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激情

3、小组讨论问题后抢答(1)读完文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2)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爱情的? 提示:由于女儿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女,作者没有用那种讲道理的方法,而是采取寓言故事的形式,借生动有趣的故事启发女儿正确对待爱情。

(3)上帝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4)故事中为何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历程中去表现?这是说明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

(6)课文最后一段,作者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忠诚” “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这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板书:爱情高于生理需要,充满人性的光辉)

四.拓展延伸

(1)某中学一女孩收到男孩的一封信,眼前立刻浮现男孩的笑容、眼神,还有男孩运动时矫健的身姿„„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她陶醉,其实,就像她关注他一样,他早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她了„„

请问:他们可以进一步发展吗?为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后,教师总结。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保护自己,那就让我们学会用平静坦然的态度对待异性朋友,因为花季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过早的摘取恋爱的果实,品尝到的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酸涩,就象文中所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人的时候,让我们在青春的旅途中珍藏这份粉红色的记忆,在学业有成的明天收获一份成熟的甜美的人生之果。(2)爱情是人类文化永恒的主题,爱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爱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爱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关于爱情的经典名歌,动人故事,诗词佳作,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下面请同学搜索自己的记忆,列举出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一份爱情大套餐,让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1)演唱描写爱情的经典情歌

2)赏析描写爱情的诗词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在天愿作比翼鸟,入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榛《离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两情入是久长时,又且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振,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

五、创新支点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男女同学的交往异常频繁,你认为怎样进行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方可避免“早恋”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关心、帮助、爱慕、赞叹等不是爱情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对于“什么是爱情”这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其实爱情很简单,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平淡岁月中的相互扶持和依靠,爱情就是灾难日子的共同承受和分担。爱情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爱情就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不离不弃,真的爱情其实很简单,这正如一着歌里所唱的,爱一个人就应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一起来欣赏经典老歌《牵手》

七、布置作业

1.搜集还有哪些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和讲述描写爱情的经典故事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什么是爱情——

一 年 后: 爱情是美和力量 五十年后: 美和力量、忠诚

三 年 后: 美和力量、忠诚、心头的追忆 爱情高于生理需要

充满人性的光辉

祖母说:赋予生命、永不衰退、世代相传。父亲说:明智生活、懂爱、人性美。

【教学反思】

(主备: 西营中学 李家森)

下载七下25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课时 西营 崔殿柱)12周3总58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下25课《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课时 西营 崔殿柱)12周3总58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