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与新加坡历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中国与新加坡历史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摘要: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南洋理工大学自2006年正式成为自主大学后,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国际化重构。通过比较南洋理工大学与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学位制度的异同,从而借鉴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新加坡;历史学;课程体系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急需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此,从2006年开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国际化重构,提倡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方式,增设大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本文将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中国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例以比较两国高校的异同。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生大学四年需要修读总计至少126个学分的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程57学分和专业课程69学分两大类。因此,它的人才培养,从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南洋理工大学为本科生提供的通识选修课程共有160多门,包括通识核心课程、通识限定选修课程、通识自由选修课程三类。“通识核心课程”是全体本科学生必修课程,由“沟通与交际能力”(6学分)、“新加坡研究”(3学分)、“环境可持续发展”(1学分)、“伦理学”(1学分)、“创新创业教育”(1学分)五类课程组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人际交往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和全球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对新加坡国家问题、政府决策的理解力和对新加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等核心素养。“通识限定选修课程”包括“商业与管理”“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类课程。学生在第2、3学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每一领域至少选择一门课程,共需选修5门课程,15学分。如“人文科学”类提供了多达113门课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类提供了59门课程;“商业与管理”类提供了24门课程等。“通识自由选修课程”几乎涵盖校内各学院所有课程领域,不仅包括通识限定选修课三大领域的课程,也可选择现代语言、企业家精神、音乐与戏剧等课程,还可以是一些诸如国际合作项目,如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全球教育计划、海外实习计划、全球暑期学习计划等。学生至少要选修5~10门课程,共需15~30学分。
南洋理工大学通识教育的组织管理主要由“学术服务部”负责。从学科整合的层面而言,通识课程并非依据某一个或某一些具体专业进行设置,往往需要某几个学院联合负责。如“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模块需由文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传播与信息学院五个学院共同承担。这种“学校行政部门兼管”与“各学院共同承担”的通识课程管理模式既可保障通识教育在综合性组织机构管理下规范合理地运行,又可在各个学院的指导下保证课程的专业水平。
南洋理工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的69学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历史核心课程(21学分)、历史规定性选修课(40学分)、毕业设计(8学分)。历史核心课程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历史是什么、亚太地区在全球历史:pre-1800年、亚太地区在全球历史:从1800年、科技历史观点、新加坡:一个国际性城市国际的建立、史学理论和方法、科学技术和医学在现代东亚等7门共21学分。历史规定性选修课共分全球亚洲、跨学科历史、世界历史三大类。学生必须从每一类中选择至少1门课程,并且必须完成12学分规定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的设计都非常新颖,如全球亚洲开设了现代东南亚的出现、东亚传统与现代、中国从革命到改革等24门课程;跨学科历史中开设了健康和疾病史、食品和饮料史、生物政治学和东亚历史等23门课程;世界历史包括文明的产生、全球死亡历史等21门课程。
毕业设计主要训练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但只有学生平均绩点为3.90及以上的学生才可以正常进行毕业设计;对于那些学分绩点在3.75~3.90的学生,学院有权对其是否可以进行毕业设计做出裁决;而低于3.75学分绩点的学生是不允许进行毕业设计的,但可以修读两门课程获得8学分来代替毕业设计。只有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才能获得荣誉学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修完必要的学分,获得规定的学分绩点,以取得毕业设计的资格,最终获得荣誉学位。
二、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
黑龙江大学在2015年完成了新版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按照规定,每个专业都要制订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于“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扎实历史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博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策划公关、文化交流、宣传教育、编辑出版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是: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了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五种主要的类型,共153.5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34学分)主要包括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与训练及系列思政课程六大类;通识选修课(15学分)主要包括文史?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价值观念、世界文化与国际视野、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类、技术进步与科学精神、艺术鉴赏与审美情操、国学教育与立德修身、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共八大类,目前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库共有488门课程。这两类由学校来统一设置。
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类则由历史学专业设置。学科基础课共10门,35.5学分,要求全部修完;专业必修课16门,39学分,要求全部修完;专业选修课要求完整修读“中国史专题”模块或“世界史专题”模块,14学分。“通用模块”中须选修16学分,其中“创业实践(专业)”(2学分)、“口述史学与影像史学”(2学分)和“历史学入门导论”(2学分)为指导性选修课。
黑龙江大学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模式。通过压缩必修课、扩展选修课、丰富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等方式而构建的合理课程结构体系。
三、南洋理工大学与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异同分析
在课程设置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和黑龙江大学都设有通识课程,但新加坡更加注重学生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对社会的关注等方面的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全球视野以及对国家问题、政府决策的理解力和对本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等核心素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和黑龙江大学均以模块的形式来进行,但南洋理工大学课程设置更为灵活、新颖,符合现实需求。在课程分配及学时方面,南洋理工大学所采取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它们是按学期开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调整,更具有自主性。
在学时方面,南洋理工大学每年2个学期,8月份开学第一周为迎新周,全校学生都没课,第2到第8周为教学周,第9周为休息周,因为新加坡人认为干满8周后,所有的人都需要休假,包括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休息之后他们才更有精力进行随后的工作与学习,第10周到第15周为教学周,第16到18周为复习与考试周。然后有5周假期。同比黑龙江大学也是每年2个学期,一学期为18教学周,3周为考试周。另外,南洋理工大学每门课平均为3学分,1学分要上12小时课,126学分相当于1512小时,1512/(4 年 x 2)= 189小时,也就是说,学生每学期只须上满189小时的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黑龙江大学的学生需要修完2654学时,1学时50分钟,共需要2212小时,2212/(4 年 x 2)= 276小时,也就是说,黑龙江大学的学生每学期须要上满276小时的课程才可以顺利毕业。两相比较,我们的学生学习压力要大很多,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大。
分级学位制度方面,黑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位证书的授予要求,采取的是学分制。只要不存在挂科情况,无论成绩如何学生们都可以顺利拿到学位证书,且没有区别。而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则根据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被分为不同等级,相应的,获得的学位证书也将有所不同。所以,要拿到更好等级的学位证书,学生就需要在学习、实践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这对于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用国际视野来审视和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邱锡光,林銮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化办学经验与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5(01):6-9.[2]?R早明,陈晓菲.东南亚国家科技大学通识课程模式探析――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4(11):74-78.[3]李友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加坡经验――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2(01):87-91.编辑/岳 凤
第二篇:廉政建设论文: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廉政建设论文: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如何将腐败尽可能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其不至于危害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廉政建设,使国家政治体系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新加坡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努力,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廉政体系,它在廉政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与新加坡的廉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两国的经验,从中找出差异和共同点,并为中国廉政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单介绍本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中国和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正文分为五章,分别对中国与新加坡的廉政预防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和教育机制进行具体的比较,评析它们的运行效能,在评析对照中找出中国廉政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最后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在合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文化和公民社会四个维度,提出加强中国廉政建设的总体思路。本文认为,中国的廉政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健全廉政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培育社会廉政文化,构建廉洁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促进社会自治自律。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展望中国廉政建设的未来。
【英文摘要】How to contain corruption to a minimum extent
as much as possible, to the manner as not to endanger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rough honest politics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all complex and profound issues.After decades of exploration and efforts,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a clean and efficient governance system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China and Singapore have simila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China can learn from Singapor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and efficient government.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this paper will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two country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nd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clean government for China.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preface、text and conclusion in this paper.In the preface, the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were introduced briefly, China and Singapore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ean government in China and Singapore will be summarized、introduced and analyzed, and describe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arrangements of this study.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It conducts specific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on following aspects, lik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supervision mechanism, punishment mechanism and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clean governanc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ir operating performance, to find out the experience and lack of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Based on China’s social reality, the last chapter tries to sum Singapore’s experience up in a reasonable manner through the dimension of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civil society, and propose to strengthen the general concept of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ina’s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must tak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hile maintaining command of the rol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improve the integrity and legal system, promote polit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cultiv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grity, build clean value system;to develop civil society and promote social self discipline.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whole text will be summarize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关键词】廉政建设 预防机制 监督机制 惩处机制 教育机制
【英文关键词】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preventive mechanismsupervision mechanismpunishment mechanismeducation mechanism
【目录】中国与新加坡廉政建设比较研究
3-4ABSTRACT4-5摘要1.1 选题
1.3 第1章 引言9-15依据和意义9-10
研究内容及结构14-15
较15-26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0-14第2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比2.1.1 2.1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15-18
严格的公务员选拔和录用制度15-16
廉政义务规范16-17
17-182.1.2 周密的公职人员2.1.3 实行政务公开,减少腐败机会2.2.1 不2.2 中国廉政建设的预防机制18-23
断完善的公务员廉政勤政保障机制19-20
廉政规范立法建设20-212.2.2 深入推进的2.2.3 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加强廉
2.2.4 对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逐步改
第政预防组织建设21-22革22-232.3 中-新廉政预防机制的比较分析23-26
3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比较26-34
设的监督机制26-29
26-273.1 新加坡廉政建3.1.1 独立权威的反贪机构27-293.2 中国廉3.1.2 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
29-31政建设的监督机制
制29-30
30-313.2.1 反腐职能机构的制度约束机3.2.2 多重监督形式构成的责任约束机制3.3 中-新廉政监督机制的比较分析31-34第4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比较34-42
设的惩处机制34-374.1 新加坡廉政建4.1.1 完备严密的廉政立法
34-364.1.2 及时严厉的腐败行为查处36-374.2 中国廉政建设的惩处机制37-39
律法规37-38
38-394.2.1 不断完善的反腐肃贪法4.2.2 在腐败案件查处上的不懈努力第54.3 中-新廉政惩处机制的比较分析39-42
章 中-新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比较42-49
设的教育机制42-45
42-43
43-44
44-455.1 新加坡廉政建5.1.1 最高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5.1.2 加强对公职人员”心治”教育,倡导奉献精神5.1.3 倡导儒家价值观,培养社会廉政文化5.2 中国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45-47
45-465.2.1 重5.2.2 坚持以
5.3 中视公仆意识教育和实践,倡导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工作方法教育,密切干群关系46-47
-新廉政教育机制的比较分析47-49
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49-65
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廉政建设50-54
指导,在发展中推动廉政建设50-51第6章 合理借鉴新加坡6.1 以经济建设为中6.1.1 以科学发展观为6.1.2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6.1.3 完善社会主义
6.2 健全廉政法制
6.2.1 健全反腐肃贪立为廉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51-52市场经济体制,减少寻租和腐败机会52-54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54-58
法,违法必究惩处必严
权力制约机制55-57
职人员财产透明度
值体系58-6157-5854-556.2.2 科学配置公共权力,完善6.2.3 推行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增强公6.3 培育社会廉政文化,构建廉洁价6.3.1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将廉洁纳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廉洁从政观念
价值体系的社会基础
自治自律61-65
设61-6258-5959-6060-616.3.2 强化公职人员廉政教育,牢固6.3.3 注重公民廉洁教育,夯实廉洁6.4 大力发展公民社会,促进社会6.4.1 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推进公民社会建6.4.2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参与
结论与展望65-66致谢和监督效用62-65
66-67
参考文献67-69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历史学专业本科必读书(共30部)
历史学专业本科必读书(共30部)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2、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3、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
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韩儒林:《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
8、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
9、金毓黼:《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英)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胡适:《胡适文存》,黄山书社,1996年
13、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
1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近代、现代),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5、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16、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17、(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20、(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21、(法)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1998年
22、(英)《新编剑桥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
2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北大出版社,2006年
25、(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
26、(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7、(英)艾瑞克·霍布斯保姆:《资本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9、(美)布尔斯廷:《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3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浅析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浅析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
论文摘要:本文在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和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对应的知识点,设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供相关单位借鉴和参考。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并且这种应用趋势还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于是,包括政府、军队、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急剧增长,作为高等院校,如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成为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
目前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技术人才呢?而国内的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呢?为此,我们一方面调查并分析了多个典型行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要求,另一方面跟踪分析了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美国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点军校、CC2005、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国立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当前网络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及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制定覆盖各知识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
我们对国内外从事网络设备设计、生产的科研院所和厂家的技术人员、从事网络组网工程的系统集成公司的工程师、从事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军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等典型单位及相关工作岗位进行了关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要求的现状和和发展方向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围绕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目前及未来五到十年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科研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且应具有以下五方面的技能。
(1)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掌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存储、网闸、网关等网络设备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硬件工程师岗位,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的工作。
(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掌握包括局域网协议、广域网协议、TCP/I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网络管理协议及其他网络新应用协议等的工作原理、协议标准描述、协议分析与设计、协议实现、协议测试与验证等相关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的网络系统软件工程师岗位,与网络硬件工程师一起从事网络新技术、新设备、新协议的研发、设计与实现等工作。
(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掌握包括C/S模式和B/S模式的网络编程技术、基于网络的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
术、Web系统与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分布处理技术、网格计算与云计算技术、网络备份与恢复技术、P2P网络技术、.NET技术、J2EE技术等在内的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公司的网络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与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4)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路由的设计、网络服务的部署、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子网与IP地址的规划、综合布线方案、网络施工方案以及网络测试与验收方案设计、论证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岗位,从事各行业网络组网工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工程实施与系统集成等工作。
(5)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掌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网络性能评价与优化、网络安全防范等技术,将来主要就业于军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与维护岗位,从事各单位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其中(1)、(2)属于科学研究型人才,(3)、(4)属于工程型人才,(5)属于应用型人才。
3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2002年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开设网络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两百多所,即使未开设的院校在其计算机专业中也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网络工程专业定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在各个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之时,正是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人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侧重组网工程的建设者、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单位对组网的需求增速放慢,同时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逐渐被一些大专、职高的学生占据,从而导致按上述定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找工作困难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定位太低,网络工程专业只关注了组网工程的建设环节,没有涵盖网络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全部环节,因而导致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窄、参与技术研发的后劲不足,进而使用人单位甚至院校本身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力乃至网络工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建议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学科地位,从原来隶属于系统结构下的三级学科提升为计算机科学技术下的二级学科,并更名为网络技术(NI),然后对网络工程专业(或更名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使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覆盖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并根据新的定位,研究并制定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指导、规范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高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4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图1所示的网络工程生命周期和行业用户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要求,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包括以下五个目标或专业方向:(1)网络硬件设备的设计与开发;(2)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3)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网络工程设计、规划与实施;(5)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与评估。
5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
为了达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教学计划中除了数学、物理等公共学科领域外,还需要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各领域涉及到的知识点由于篇幅关系,在此未列出):(1)电子科学与技术;(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4)信息安全技术。
6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围绕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五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实践模块。首先通过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然后根据专业方向或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工作岗位选修相应的课程;最后通过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起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作用。具体来讲,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电工与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接口与控制、VLSI技术及应用、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制造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硬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计算机网络、Internet协议分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的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3)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分布式系统导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4)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工程、信息系统集成、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程控数字交换原理、接入网技术、网络性能评价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5)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方面的能力培养
通过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性能评价、网站设计与维护、计算机故障诊断与维护、信息安全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7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计划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依赖关系、各学期课时量平衡关系等问题。同时,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秋。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我们建议第四学年春不安排课程教学,如果需要可以适当安排2~3次专业讲座。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学分、总课时、实验课时、考试课时及教学安排。
8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正在不断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要求发展,用人单位对网络技术各方面的人才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作为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修正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实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培出养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科课程体系研究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科课程体系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五篇: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新加坡在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教育事业不仅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国民素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应当看到新加坡政府过分的强调教育投入存在的弊端。
新加坡采取大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在于其本国的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而人力资源就是唯一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唯一资源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投资教育的主要目的,强调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这样就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简单化。它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导致了人看不到教育在促进人的感情、意志、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片面。过于追求高学历、重视科学,忽视了人文,结果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单一认识与崇拜,弱化了教育的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必然扭曲教育的本质,其结果可想而知。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对国外学生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这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不少新加坡学生前往共度学位,但是学成归国的新加坡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有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前往更好国家发展。由此可知,新加坡政府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得学生普遍只关心自己的前途,他们缺乏共同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够懂得如何理解帮助他人,促进人的共同进步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更多地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价值。我国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以便更好的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富国强国的梦想。虽然我国与新加坡在投资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原因有一定差距,但是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是彼此共同关注的。这点启示了我国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发展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爱国思想,公德意识,通过教育对人们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