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共5篇)

时间:2019-05-12 01:2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

第一篇: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

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

一、2012年泰安中考历史材料题考点分布:

61题:地方管理,维护统一

1、中国古代史地方制度(分封制及目的)2分

2.中国古代史地方管理措施(秦、唐、元、明地方措施)4分

3.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地方管理(邓小平、一国两制)2分

62题:中国屈辱史----探索史----复兴史

1.近代史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近代史各阶级探索救国道路活动4分

3.近代史共产党探索道路(农村包围城市)1分

4.现代史社会主义探索(三大改造、基本路线)2分

63题:古今中外政治建设

1.世界古代史古代政治制度(汉谟拉比法典、伯利克里)2分

2.世界近代史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文件制度比较表6分

3.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64题: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

1. 世界现代史资本主义制度创新(罗斯福新政措施及作用)2分

2.世界现代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2分

3.世界现代史科技创新(三次科技革命成就)3分

4.世界现代史科技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

5.世界现代史中国科技创新载人航天(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2分

二、2011年泰安中考历史材料题考点分布:

61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中国古代史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秦朝经济、文化、思想措施)3分

2.中国古代史清朝巩固统一措施(台湾、抗沙俄,管辖西藏、新疆)5分

3.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巩固统一(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3分 62题:共产党发展探索史

1.中国近现代史 中共发展与探索(一大、七大、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共革命和经济探索(南昌起义、井冈山、三大改造、小平理论)4分

世界现代史苏联经济探索(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2分

3.中国现代史中共探索经验1分 63题:思想解放运动

1.世界古代史文艺复兴1分

世界近代史启蒙运动及性质2分

2.世界近代史马克思主义诞生1分

3.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影响2分

4.思想解放运动共同影响2分

64题:世界经济的区域化与全球化

1.中国古代史丝绸之路开通(张骞使西域)1分

2.中国古代史宋代海外贸易繁荣表现2分

3.世界古代史新航路开辟及作用3分

4.世界现代史经济全球化及促成因素3分

5.世界现代史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措施 1分

(因为篇幅关系,2010年考点在此不再列举,可参考2010泰安中考题)

三、2012与2011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重合点统计:

1.都在61题中,考到秦朝措施、一国两制

2.都在62题中,考到三大改造

3.2012年64题,2011年62题,都出现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四、2012与2010年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重合点统计:

1.2010年31题:中国古代秦、元、明措施7分

2012年61题:中国古代秦、元、明地方措施4分

2.2010年32题: 三次科技革命带入的时代3分

2012年64题: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及带入时代5分

3.2010年33题: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不平等条约4分

2012年62题: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2分

4.2010年33题:探索救国道路活动填表4分

2012年62题:学习西方救国的四次活动4分

5.2010年34题: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5分

2012年63题: 英法美民主政治进程表6分

由以上三年来中考材料题考点的重合统计可以看到,2012与2011年重合点极少,占的分值也很小,但是2012与2010年则重合点很多,且分值很大,甚至英法美革命表格几乎是原题。这说明2012对2011年的考点进行了有意的回避,对2010就不存在回避问题。所以,2012年的考点到2013年重复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涉及一定会改变方式而且分值也不会大。但是2012年中考没涉及的“盲点”,应该是重点复习准备的内容。

五、2012年泰安中考材料题没有考到的“盲点”(皆以专题形式呈现,重点复习):

1.日本史,中日关系史,。(中日关系与当今现实紧密联系,应该高度关注)

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台湾)-----全面侵华战争-----战后日本经济-----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平外交)-----钓鱼岛问题-----对中日关系看法------日本如何看待历史

2.美国史(2012年中考资本主义发展史中英法美革命、罗斯福新政已经考过,但是历次考试资本主义发展史是绕不过去的坎,最有可能以美国史代替,而且中美关系也与现实联系紧密)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二三次科技革命----罗斯福新政----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美苏争霸----冷战政策----一超多强----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看法

3.思想文化史,思想解放运动。(考察2012历史中考材料题可以发现,几乎没有思想文

化方面的内容)

(1)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魏源、严复

4.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及实践史。

(1)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解体

(2)新文化运动---中共一大----农村包围城市---中共七大---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3)中国、苏联道路的对比和看法

5.祖国统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央地方管理每年都有涉及,但会变换方式,2012中考对边疆的管辖没考,所以2013年考的可能性极大)

秦朝疆域南到南海---汉朝西域都护(新疆)---元朝西藏、琉球---清朝西藏、新疆、台湾府---《马关条约》割台湾---抗战胜利台湾回归---一国两制----港澳回归----看法:统一是大趋势

6.经济全球化。

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表现及因素----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关系

7.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看法

六、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需要注意的一些特点及启示:

1.材料题的专题化。

每个材料题都是串点成线,涉及古今中外,但都互相联系,每个题都是一个跨度很大的专题。所以有针对性地做好专题复习,就显得极其重要。

2.答案的名词化、概念化。

我查了一下,2012年中考历史题答案名词、概念竟然占了25分。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因为一共材料题才40分。所以在今后复习中,每一课的名词、概念要高度重视,要把每一课的关键词罗列出来,抓好落实。这样既能使全课知识点简要清晰,也减轻了学生负担。

3.考察点的简洁和要点化。

看看2012历史中考题的答案,简洁,明了,要点化,绝不拖泥带水。而且考察点侧重于意义、影响、地位、措施等,都是控制在两句话以内,大多一句话。所以,带领学生复习时,要注重抓关键词、关键句,答题时也要要点化,答关键词、关键句。好比射箭要射靶心,一针见血,一箭中的。抓住关键句,既好记,还能有效得分。

4.最后一个问题的小结化、联系现实化。

2012历史中考材料题皆是一题多问,环环相扣,题与题之间联系紧密,尤其是最后一问,往往是整道题的小结,或者是联系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学生对总结问题、发表看法往往有点发怵,所以在复习中,要对此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题型训练,把各种类型小结类、看法类的题目归纳出来,让学生集中掌握,比如:对祖国统一的看法、对日本对待历史的看法、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建议、科技发展的认识、对中苏改革不同结果的认识。。等等。

第二篇: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乔元正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现代大学的创生、发展与改革深受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大学观的影响。人文主义大学观主张充分发展人的个性,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崇尚学术自由与科学探索;功利主义大学观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实用技术人才。通过对德国现代大学改革、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大学改革进行历史考察与比较,现代大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种大学观的相互协调,不可偏废。两种大学观的考察与比较,对发展我国现代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 键 词】大学观,人文主义,功利主义,历史考察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它是现实和理想的有机结合体。所谓大学的理想是指大学相对地超脱于社会现实,崇尚学术自由,潜心传播知识、研究学问,关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生活。正如洪堡所言:“现实任何时候也不会成熟到使人类最高和最美的精神之果得到理解的地步,理想将永远作为不可企及的榜样存在于创造者内心”[1]89~941,大学的理想是人文主义大学观的集中阐释;大学的现实则是指大学肩负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使命,它体现功利主义的大学观。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现代大学的创生、发展与改革无不受到这两种大学观的影响。

一 德国实现民族振兴:两种大学观和谐共生之成就

18世纪末的德国大学深陷严重的危机之中,学界展开了有关大学改革的讨论,启蒙主义者认为大学变得僵化保守,作为中世纪的残留已落后于时代。1797年,旨在取消传统大学、推行全面教育改革的普鲁士教育大臣马索夫坦言道:“大学这种源于古代的机构不仅无法满足未来理论型学者在道德、科学和实际教育上的需求,也不适于培养对个人和社会生活具有用处的国家公民„„”。[2]22因此,改革传统大学,兴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此时,处于深刻变革期的德国大学存在着彼此对峙的两种大学观:功利主义大学观强调大学应满足社会需求,使学生具备从事社会职业的高级技能,认为大学就是公务员、牧师和医生的摇篮;人文主义大学观则主张大学应促使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要求提高哲学科学在大学中的地位,开展以数理为基础的新哲学研究,倡导新科学。[3]244

被称作德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哈勒大学首次全面推行人文主义思想,倡导独立探索的批判个性与自由精神,充分表达了大学改革的时代呼声和崇尚智慧的新风;继哈勒大学之后,哥廷根大学也将思想宽容和研究自由视作大学的根本原则,并以大学章程的形式加以确立,哥廷根大学的学术探索活动在自由的氛围中盛极一时,哲学和自然科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两所大学不仅关照知识本身的理性价值,而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工具性;不仅传授有用的知识,培养实用性的政府官员,而且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哲学院在大学四院(神、法、医、哲)中的地位得以抬升,同时以数理为基础的新科学课程也作者简介:乔元正(1983-),男,山东泰安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得以建立,经世致用的商业和政治学科一如既往地受到重视。这些都表明18世纪德国大学的现代化气息初露端倪,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大学观和谐共生,体现了时代发展对大学的要求。

1806年,德国在耶拿战争中惨败于法国,哈勒大学等一批大学毁于一旦,德国人认定法国是用教育、自由人格和科学技术战胜自己的,因此,要拯救民族的危亡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德皇威廉三世发出了“国家应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上损失”的感慨,决心建立一所全面表达德意志帝国的新大学,来替代哈勒大学体现德国的新大学观,柏林大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创办的。柏林大学校长洪堡指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认为科学不追求任何自身之外的目的,只进行纯知识和纯学理的探求,科学研究只探求真理和纯粹学问,而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正如他所言:“当科学似乎多少忘记生活时,它常常才会为生活带来至善的福祉”;修养是新人文主义的重要概念,洪堡认为道德和人格上的境界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与专门的技能无关,任何专业性和实用性学习会使人偏离通向修养的正途。洪堡的言论似乎并不关心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漠视国家的利益,但作为政府的教育主管者,他的终极目的仍在于拯救德意志的民族危亡,因为只有大学的发达、科学的发展和民族良好的道德精神修养才能够确保实现国家的振兴。洪堡的柏林大学超越了启蒙思想影响下的功利主义大学观,更多地体现了理想的人文主义大学观,从而“开启了普鲁士和德国,甚至于可以说整个欧洲高等教育的新时代。”[2]26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在19世纪的崛起除了得益于柏林大学的教育改革外,迅速兴起的多科技术学校和工科大学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因为,柏林大学侧重纯理论研究和人文学科,注重人格修养,注重自由文雅教育而排斥专业教育,与社会发展仍有很大的脱节,而多科技术学校和工科大学的出现恰好补充了大学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空隙,搭起了纯理论研究与社会需要之间的桥梁。与柏林大学的建立几乎同时,德国的工程教育兴起并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每个区或市都拥有一所多科技术研究所和多科技术学校,后来德国政府又新建或将多科技术学校改建为具有大学地位的“工业大学”,它们在法律上和质量上与大学处于相同的地位。[4]289~290多科技术学校和工业大学的发展,为德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也为德国经济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德国高等教育是重学术精神的文理大学和重专业训练的工科大学以及多科技术学院的综合体,体现了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的和谐共生,它们各自承担着社会发展的任务,这种互相促进和配合往往是间接和无意识的,但它们确实促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振兴。

二 民国初年大学改革:两种大学观并行不悖之促成德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柏林大学的改革对世界各国大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蔡元培先生曾两度负笈德国,其在北京大学的改革理念可溯源于德国的大学观念。蔡元培上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时,正值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时期,陈腐的封建文化传统在北大文科占据了统治地位。教师顽固守旧,固步自封;学生则“有做官发财思想,致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5]22蔡元培抱着“整理古都之学府”的信念,针对当时盛行的功利主义大学观,或他所说的“重术轻学”的倾向,着手改造北京大学。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核心观念就是学术兴国和学术研究至上。所谓学术兴国,就是将大学和科学视为国家振兴的根本力量,他曾多次提及学术乃是民族生存的基础,将发展学术和高等教育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蔡元培之所以笃信于此,显然与他对德国大学的理解有关,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将学术和大学在德国的地位作为参照系,希冀通过北京大学的改革促进学术和民族的振兴。

学术至上是蔡元培北大改革的核心观念,他在北京大学就职演说时讲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强调学术的非功利性,强调大学是“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学生在研究学问之外,别无何等之目的”。他认为学术不应以实用为目的,应是纯粹的学问,大学要具备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大学与学术应当守持自身的独立价值,不应成为官场和职业的附庸,或者获取职业资格的手段。大学应当超然于社会实际需要,专注于纯粹学问,他主张“学、术分校”,重视大学的学理性质,注重基础学科的独特作用。他提出:“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运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6]42“蔡元培对北大的第一项改革就是将北大工科并入北

[7]415洋大学,把商科并入法科(还曾试图将法科从北大分出去,未果),这样在经费和人力投入上突出文理两科,使北大成为文理两科为主的大学。”蔡元培的北大改革基于两点考虑: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文理大学;二是裁撤工商法律等最易取功名、干利禄的科目,整饬学风。在实用人才培养方面,蔡元培深知现代社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他主张把这种“术”科归之“高等专门学校”。这些措施与德国“洪堡模式”一脉相承,是蔡元培追求自由文雅教育,学术研究至上的人文主义大学观的集中表现。

如果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遵循德国“洪堡模式”,尤其体现了人文主义大学观的话,那么郭秉文在东南大学的办学则提出了“文理并重,学术并举”的办学理念,它体现了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的联袂。郭秉文早年留学美国,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在东南大学的办学以美国大学教育制度为蓝本,其办学理念带有明显的美国实用功利主义特征。

与蔡元培的“学、术分途”大学理念不同,郭秉文“认为作为综合大学,既可有偏重学理的学科,也可有偏重应用的学科,以收相得益彰之效。”[7]418东南大学当时设文理、工、农、商、教育五科,学科之多位居全国之首,这种组合为当时国内大学所罕见。他认为举办综合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社会科学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之发展亦有赖于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应相互交叉渗透。东南大学秉持人文与科学平衡、文理并重的大学理念,郭秉文认为在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当肩负推动国家走向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之路,这是他平衡、协调发展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文、理并重的认识和思想基础。

由此可见,不论是蔡元培北京大学的“学、术分校”改革,或是郭秉文东南大学的“文理并重、学术并举”改革,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两种大学观并行不悖,它们都将崇尚学术自由,发展科学研究的人文主义大学观奉为圭皋,同时又关照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力培养高级技术专门人才。“20年代的中国,北有北大,南有东大。一个枯木逢春,枝繁叶茂;一个破土而出,活力四射。蔡元培和郭秉文,一个志在破旧立新,最终使北大脱胎换骨;一个旨在开拓创新,希望东大跟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7]139民国初期这种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先进理念,大力批判落后教育思想,探索高等教育制度本土化的改革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三 1952年院系调整:唯功利主义大学观之使然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等教育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与经济建设密切关联的工程与科学技术教育上。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此次会议奠定了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基调,会议提出要改变旧高等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建设服务,适应国家建设,首先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在系统理论知识上的适当专门化的教育。既反对理论脱离实际,又要防止狭隘的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旧教育中所谓“通才教育”和“大学管理论,专科管实际”的主张,大量举办专科学校,来满足当前的需要。1950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反应了国家对科技专门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功利主义的大学观开始占据了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理念的中心。

在确立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后,1951年教育部更进一步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就包括院系调整在内的诸多制度层面的改革任务。关于院系调整的指导思想,《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旧中国的院校设置是盲目和严重脱离实际的,只能培养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所谓“通才”,这种“通才”教育的结果,在旧中国就表现在“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为适应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需要培养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1952年到1953年高等学校开展了院系调整工作,将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旧大学改组成为培养目标明确的新制大学。全国的高等本科院校划分为三类:即文理科性质的综合大学、多科性理工学院和单科性的专门学院,“全国综合型大学从55所减至14所,除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8所综合型大学保有工、农、医学院及财经系科外,其余综合大学中的上述系科均分别并入其他专科学院或独立设校。工科院校由28所增至38所,师范类院校则从12所增至33所,体现了加强工科及师范院校为重点的精神。”[3]136以清华大学为例,院系调整前拥有理、工、文、法、医五个学院,调整后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都并入北京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的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工科院校。与工科的迅速发展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则由于其“资产阶级性质”而遭到否定,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作为人文学科的哲学系也失去了存在的余地。

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将高等教育纳入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计划,使我国高等工科教育拥有了比较齐备的体系,对恢复和发展我国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忽视了大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对“通才”教育加以全盘否定、对综合大学面目全非的改造肢解,只重大学教育的功用性和科技专门人才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和高深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抛弃大学自由博雅教育传统的急功近利思想,造成了两种大学观的人为割裂,这种唯功利主义的大学观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补救,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

结构长期不合理的状况,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大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 结语

历史事实证明,当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和谐共生、并行不悖的时候,无论是国家民族振兴,抑或高等教育改革都能取得成功。德国洪堡模式的现代大学改革,以对科学的自由探求和个性与道德的培养为大学之任务,形成了超越启蒙功利主义原则,体现人文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现代大学观念,开辟了欧洲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洪堡的大学改革促进了大学与科学研究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与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的利益所在,这样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观便协调起来了。

蔡元培的北京大学改革与洪堡的柏林大学改革,其大学观念一脉相承。蔡元培的北大改革亦是针对当时盛行的功利主义大学观,主张“学术研究至上”、“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通过发达的科学来实现“学术兴国”的理想。蔡元培并没有否定大学的功利性,他主张“学、术分校”,通过高等专门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应时需;郭秉文在东南大学“文理并重、学术并举”的改革将崇尚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的人文主义大学观奉为圭皋,同时又关照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力培养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可见,在蔡元培和郭秉文的大学改革理念中,人文主义大学观与功利主义大学观并行不悖,两所大学的成功改革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急需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体现在教育方针上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建设,首先是经济建设的需要,实行在系统理论知识上的适当专门化的教育。1952年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基础和理论研究在大学中失去了原有的位置,综合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被迁出甚至停办,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工科院校数量大增。在唯功利主义大学观的指导下,不仅大学文、理、工等学科交叉渗透的原则遭到破坏,崇尚学术自由和科学研究的大学精神更是损失殆尽。

现代大学需要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大学观的和谐共处,相辅相成。人文主义大学观注重基础与理论研究、崇尚学术自由、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保障大学和科学的发达,从而实现国家的根本利益;大学改革切不可持唯功利主义的态度,只重视实用专门人才培养虽然时效性强,短期内就可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忽略个人的道德修养,国家和民族难以兴旺发达,离开了学术和科学探索,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就失去了不竭的科学动力。现代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学只有坚持基础科学的探索,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富有创造力的一流学生,才能既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有效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张慧明.中外高等教育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4]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高平叔著.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7]田正平,商丽浩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三篇: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作 者】陈述

【作者简介】陈述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栏自2010年第8期起陆续推出围绕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历次中央全会关注的党建焦点问题,约请相关专家笔谈。党的作风建设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考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此,本期遴选推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价值”主题,约请专家就党的作风建设的历程、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问题展开研讨。【摘 要 题】党建纵横·综合论坛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的向背,关系一个党的生死存亡。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党的作风(党风)概念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过程。最早在党的生活和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概念的是恩格斯。十月革命后,列宁也多次使用作风一词,批评苏维埃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列宁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已经有了广泛含义,不仅指党员个人的工作作风,也包含了整个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作风。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进一步提出列宁主义的工作作风,并把列宁主义工作作风概括为俄国人的革命胆略和美国人的求实精神的结合[1]。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作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党风。

(一)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长期探索才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风建设实际上就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强调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3]“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4]这标志着党的三大作风的萌芽已经出现。但是,毛泽东主张的这些党的作风,当时并没有得到全党的公认。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这种情况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5],标志着党的建设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使党成为一个伟大的群众性的党”[6]的号召。1939年,毛泽东又正式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强调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7]。由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战略高度采取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共产党的人数由抗日战争初期的4万人迅速增长到1940年时的80多万人,增长20倍。但党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也为党的建设带来了新课题。正如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中所说:“还是有问题的,而且就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还相当严重”[8]。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最困难的阶段。为了实现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同心同德地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毛泽东总结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党风”建设的概念,并深刻论述了党风建设的重要性。这些创造性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等文章中。这些文章不仅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杰出贡献。经过延安整风这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的充分准备,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概括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并鲜明地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总结出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优良作风并要求全党继续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对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索。他提出要通过整党整风提高党员质量,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强调了党的团结的重要性,提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的论断;提出要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等,反复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搞好我们的党风、军风、民风,关键是要搞好党风。”“把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和党的一整套作风恢复起来,发扬起来,那么,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就一定会达到。有了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我们什么风险也能够经受得住。”[9]这期间,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这篇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中,邓小平提出要清除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家长制作风”,并郑重地提出要纠正党内存在的“任人唯亲、任人唯派的恶劣作风”等[10]。1980年11月,陈云郑重地提出一个鲜明的论断:“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并强调“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11]。从1984年到1986年,我们党进行了一次全党范围的整党整风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大政方针,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又给党的作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同广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三)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上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主要任务

1990年3月,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全会向全党郑重提出密切党同群众联系的要求,并专门作出决定。1994年9月,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2001年9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全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全会强调,把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全会要求必须把总体要求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任务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这“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到了新的水平。

(四)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提出坚持“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大兴党的“四大作风”

2002年12月,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成员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党的作风纳入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2007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要坚持“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即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2009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要大兴党的四大作风,即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的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二、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启示

从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历史来看,党风建设是成功的,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高度重视并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近90年党风建设的历史启示我们:

第一,要把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党风建设要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要从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抓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是党的宗旨和先进性,是党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也是党成熟的重要体现,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人心的向背、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要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坚决地同党内历史上存在的“地方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恶劣作风,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恶劣作风,多报功绩少报(甚至不报)错误缺点的恶劣作风,对于原则性问题粗枝大叶缺乏反复考虑慎重处置态度的恶劣作风,不愿精心研究中央文件以致往往直接违反这些文件中的某些规定的恶劣作风”[12]作斗争。特别是要同官僚主义、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腐朽、奢侈腐败作风作斗争。

第三,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党的长期艰巨的任务。党的作风的好坏,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自己,关键在各级领导核心。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13]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14]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防止党员干部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面前栽跟头、吃败仗,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

第四,党的作风建设要与时俱进。党的作风建设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完成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肩负的重大任务。《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泽民在《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的讲话中指出:“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许多问题没有本本可找,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分析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中求得解答。”[16]这要求党的作风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参考文献】

[1]《斯大林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62页

[2][3][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136、90页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集》(第九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第622页

[6][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3~524、602页

[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1页

[9][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335页

[11]《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12]《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13][14][15][1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4、324、327、327页

第四篇: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期中考点

一、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书本P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过渡。1、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但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

2、德国和英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激烈性的增加: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武器研制上,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的新式武器不断被发明出来

3、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①同盟国: 德国(核心),奥匈帝国(后分裂),意大利(后倒戈)②协约国: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书本P5——7)

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场:大战以欧洲为主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⑴西线是以英国、法国与德国交战的战场⑵东线是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交战的战场⑶南线是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交战的战场。其中西线和东线是大战的主要战场。

根本原因:抢占殖民地。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著名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16年)。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⑴1917年,交战双方已消耗殆尽,无力继续战争⑵战争的惨烈也击碎了人们参战的狂热,各国纷纷出现反战浪潮。⑶一直采取中立政策的美国对德宣战,中国、巴西等国家也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⑷1918年,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德国国内发生起义。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捞取战利品,为使本国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处在有利地位。

性质: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

特点:战场主要在欧洲,耗时较长,损失惨重,伤亡严重,武器新。

危害:这次大战在欧洲爆发,迅速扩展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争规模空前,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战争双方竞相使用新式武器,共有3000多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亿美元。

总体影响:①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②造成欧洲的衰落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③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如俄国十月革命④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启示:人类应尽量不要将科学技术运用到战争中。战争会给人类社会 带来巨大灾难。

见风使舵的意大利:意大利原为同盟国一方,但它见风使舵,从自身利益出发,后来加入协约国一方。

一战对世界的影响: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②战胜国召开了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③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世界。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却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受挫,引发“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在战场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类应如何更好地运用科技?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发展本身无害,关键在于把科技用在哪里。我们应该利用科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如利用科技提高人类的防灾能力、生产效率、生活水平等。

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 巴黎和会(书本P8——10)

1.时间:1919年1月——8月 2.地点:法国凡尔赛宫。

3.目的:建立世界新秩序,惩罚德国等战败国。

成员:战胜国代表,德奥等战败国和新生的苏俄被排斥在外。操纵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地位: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约会议

参会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美英法意日五国“享有整体利益”,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享有局部利益”的大多数国家,只能参加讨论与其中有关问题的会议

各国观点:

美国:利用德国制衡法国和英国,削弱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

法国:以最严厉的手段处置德国,尽可能肢解这一强大邻国。

英国:让法国和德国互相牵制,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和平"的理解:

在这个体系下,欧洲取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了协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这只是表面的,列强之间的矛盾还是非常大的,这在列强之间,埋下了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凡尔赛合约》的实质与影响

实质: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一系列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依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过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

影响:⑴积极影响:①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②欧洲获得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得到协调③根据民族自决原则确立了波兰等国家独立④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⑵消极影响:①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难以维持长久的和平。②宰割德国,种下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

不能维持长久和平的原因:没有从根本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而且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提示: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绝不是绝对的和平,而是相对和平,它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牺牲小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书本P11——13)

清朝新政和立宪失败的原因:“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㈠列强对中国的控制:

1、政治上:控制清政府

2、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列强通过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控制筑路大权。

民族工艺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国内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

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最终完全控制中国。

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你有何看法?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辨证地来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列强的经济掠夺对中国的危害,也要看到它在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如近代技术和创新精神等。

兴中会的成立 性质: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时间、地点:1894年11月,夏威夷檀香山 创始人:孙中山 口号:振兴中华

中国同盟会成立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总理:孙中山 性质: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书本P13 作用: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4月,革命党人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试图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局限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从政治方面,经济领域,思想文化领域分析):政治方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主危机 经济领域: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矿产等自然资源,倾销产品等。思想领域: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传播,一些革命组织建立等。

面对当时中国的局势,也有革命者发出“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就没有命了”的呐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呐喊?在辛亥革命前短短几十年内,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开战,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痛感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革命者ZZ的呐喊是为了唤醒中国民众起来革命,救亡图存,因此“救亡”成为当时千百万中国人最强烈的要求。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书本P14——1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成为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直接成果是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成功的因素:经济基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群众基础:民众反抗不断高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一、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的结局(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积极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思想方面)

消极影响: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脱离了中国国情

2、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3、革命力量较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4、没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书本P17——19)

袁世凯揽权的措施有哪些?

1、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

2、改组内阁

3、想办法削弱革命派的力量

4、扩张武力

5、镇压革命党人

6、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7、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是一部丧权辱国的条约 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显著特点:

1、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2、国家处于四分无裂的状态。

3、政局动荡不安。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的一片混乱,人们生活困苦不堪。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 大旗:“民主”“科学”

背景(原因):封建统治思想根深蒂固,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改变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②政治:⑴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⑵军阀统治日趋黑暗,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③思想:⑴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深入人心⑵北洋政府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学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受挫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以学生为先锋,中心在北京: 第二阶段:以工人为主力,中心在上海。

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原因: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性质: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史实:“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史实:①李大钊、毛泽东等宣传《共产党宣言》②1920,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的建立(史实: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人们称之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中共“一大”:时间地点:1921年7月,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在上海法租界(后改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新的 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的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的 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 革命结果革命:取得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二大”

会议内容:提出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反封建)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反帝)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会议意义: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第一次国共合作

背景:①国内外局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和侵略。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遭到严重障碍。“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统一成为人们普遍的愿望。②共产党方面:在军阀的的镇压下,工人运动陷入了低谷。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胜利,不能只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③国民党方面: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的道路上也屡遭挫折。他逐渐认识到:要完成革命事业,不仅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在共产国际的促成下,孙中山决定外与苏俄联合,内与共产党合作。

中国国民党“一大”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成果:建立了黄埔军校(1924年),北伐战争的胜利。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1928年。

原因: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3.主要对象: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结果:蒋介石发动4.12政变,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又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工农武装割据

1927年8月1日,发动了南昌起义。2.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月7日,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4.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意义: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战争新起的历史性转变。

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于是转战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中国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中共领导的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根据基本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

启示: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农村转向城市,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背景:1933年,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的第五次"围剿"中,由于博古和李德的"左"倾错误主张,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根据地,开始长征。结果:1936年10月,长征胜利。

4.长征精神:敢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人民,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五篇:赴福建省考察启示

通过几天紧张而有序地对福建的考察,看到了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福建省,厦门等地区正扬鞭策马,昂首飞奔,确实是深受教育,大开眼界,激人奋进。

一、先进的思维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福建厦门地区的人们都能眼睛盯在发展上,凡是有利于发展的就想,就闯,就干。他们想的是发展大计,讲的是发展速度,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闯的是发展目标,干的是发展的事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尤其是那种工作上的现代管理,思想上的大解放,发展上的高速度,思维上的高层次,建设上的高起点,引导着他们向大流通、大产业、大效益、高起点方向发展。相比之下,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扩大开放,加大投入,突击推进“三化”进程,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和发展民营经济三个重点是完全正确的,应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但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思想还被小生产者的意识束缚,还被计划经济思维禁锢,还被传统观念所左右。一部分同志唯书不唯实,或小胜则骄,小富则满;或小挫则卑,小进则稳,主观唯心主义盛行。我们要把经济搞上去,关键在于洗刷唯心主义,克服陈旧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时不我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灌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大力除旧破新,冲关撤卡,使全乡上下形成一个想发展、重发展、促发展的浓烈氛围。

二、完善的基础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到之处的大小公路贯穿于大小城市之间,车辆

如行云流水,通讯设施完备,多维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名符其实,快捷方便,所有的经济开发区都是九通一平,这一切都为经济发展引来八方宾客,引来拨尖人才和高新技术。回首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确实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无论是公路还是通讯、电力等都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相比之下,我市的基础建设还存在起步慢、起点不高、构建不新、质量不好等方面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高起点、高质量、大手笔、快速度搞好我市各项建设,为的经济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过硬的机关作风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这次考察所接触的是厦门市有关人大机关,并听取了他们工作的汇报、经验与作法,总的体会是,人员精简高效,思想上开拓创新,真正做到了服务于民,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他们的实干意识强,服务意识浓,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只干不争论,成败分是非,效益论英雄,干好再前进。那种服务求真,真抓实干,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风扑面而来。近几年来之所以能吹响“进百强,冠三湘”的伟大号角,就在于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心一意想发展,一心一意闹经济,一心一意干大事。然而我们有一些干部中依然存在着想得多,干得少;议得多,落实得少的不良现象。要推动的发展就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扭转我们这种不良现象,大肆倡导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志在必得,奋勇争先的浓烈氛围。

《赴福建省考察启示》

下载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2012泰安历史中考材料题考点的比较考察与启示(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精)

    中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 开展巡视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积累了治国安邦的丰富经验,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巡......

    芬兰养老保障制度的考察与启示范文合集

    芬兰养老保障制度的考察与启示 马亚西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芬兰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启示.(共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历史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作者:《政治学…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点击数:8481 更新时间:2006-5-18 17:33:29 政府职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建国以来,为适应客观环境的......

    对西方国家德育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西方国家德育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作者:刘永春 郑亚男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06期 [摘要]文章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所......

    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历史考察与思考[大全]

    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徐 鹏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710062) 摘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理论的突出特点,这一理论经历了萌芽、产生、形成和成熟的四......

    华东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察印象与启示

    华东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察印象与启示龙山县CDC张建斌 2007.11.0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带着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在县卫......

    对英国大学校长角色和职能的考察与启示

    对英国大学校长角色和职能的考察与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吴志功[摘要]大学校长的角色和职能对于整个大学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呈现和分析了英国剑桥大学、里丁大学等著名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