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讨论佛教的治疗作用
试讨论佛教心理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启示
刘甘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09级国防班 提要:治疗的力量不是来自外物,而是出于内心,这是大乘佛教的精义。本文通过引述佛教心理治疗的方法,加之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来说明佛教心理疗法对于解决我们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心理治疗佛教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引言
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心理断奶意味着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以下就列出几个关乎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问题。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心理学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研究和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疗法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一些学者提出了佛教心理疗法。其中,黄国胜先生关于佛教心理疗法的总结和探索,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也为我们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考。我个人认为,结合佛教心理疗法的最新探索(以黄国胜先生的成果为例),就解决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展开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若多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大德指点。
二、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己、对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调查中,36%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7%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45%的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群体性的这种负性情绪还是校园事
端的直接制造者。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而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已。
3.学业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环境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尤其是对于那些中学时的尖子学生其反差更加明显。进大学后,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学生或多或少多有一种失宠感,部分同学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废寝忘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还自学一些社会急需的课程,再加上辅修专业的学习,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的重压,他们处于超负荷的运转中,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下去,神经紧张、失眠、考试怯场等多种焦虑并发症就相继出现了。而部分学生则感到考入大学“如释重负”,认为船已靠近码头,因而即使感受到竞争的危机、就业的压力,也提不起真正努力学习的劲头。
4.恋爱与性的问题
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增强。这时的青年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情。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大学生的性心理障碍问题非常令人担忧,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罪错受处分者占20%,性心理障碍比例正在逐年递增:性恐惧4.8%、性压抑9.8%、性放纵4.1%、自慰焦虑4.8%、同性恋5.1%、窥阴癖4.3%。还有的因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惘、消沉,不能自拔,甚至出现轻生的压力。大学生自杀仅次于事故而成为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其中为情所困而轻生的比例竟高达53.2%。
此外,因就业竞争压力过大、家庭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也很多,有些是因一些突发性的因素造成的,有些则是长期困扰造成的,有些是单一因素的影响的结果,有些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大学生心理问题显然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了。我在引文中说到,我们要重视佛教心理疗法,那么,到底什么是佛教心理疗法呢?
三、佛教心理疗法的介绍(黄国胜先生的研究成果)
佛教把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苦就是不安,集是引起痛苦和不安的原因,灭是最后的解脱,道是解脱的方法。道有八种,称为“八正道”,归为三学,即戒、定、慧。戒是纯洁行为,庄严操守,为定慧打下基础,再通过定即调练心意的工夫,而生起智慧。黄国胜先生强调:“三学之中,慧是根本,戒定为方便。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苦理解为心理障碍,戒定慧便是一种三合一的心理疗法。”
黄国胜先生提出了三种疗法:“
一、戒与作业疗法;
二、定与放松疗法;
三、慧与领悟疗法。”
“戒与作业疗法”。戒又称戒律,是佛教为信徒制定的行为规范。严格地讲,戒和律是有区别的。戒是止持,从反面限制人们做某些事;律是作持,从正面规定应该做什么事。佛教心理治疗把戒作为一种作业疗法保留下来,通过家庭作业,使病人把注意力从症状上移开,以降低对身心不适的敏感性。佛教比较重视止持,而佛教作业疗法把重点放在作持上,设计了一整套涉及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使病人在治疗期间不脱离现实,同时也使病人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病症。
“定与放松疗法”。定即禅定。其实,禅和定也有区别。禅是专心地想一件事,定是什么都不想。佛教心理疗法把禅定作为一种放松疗法保留下来,通过打坐、冥想、意守和放松训练消除心理障碍。
“慧与领悟疗法”。慧即智慧,佛教心理疗法重视启迪病人自己的思考,并通过讲解佛教教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理论,来使病人认识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强调只有打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放弃无谓的努力,才能彻底消除心理障碍。
四、佛教心理疗法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启示
我们都知道,心理问题的产生和暴发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当今心理治疗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局限,便是心理治疗的“滞后性”。我们解决心理问题,都是等其显现之后,我们再来想办法解决。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可是有时,我们亦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个人认为,佛教心理治疗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戒与作业疗法”启示我们:“解决心理问题就要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在我们具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定与放松疗法”和“慧与领悟疗法”也给予了我们启示:“努力使学生放松,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
“戒与作业疗法”,重点在“作业”——执行每日规定的行为规范。而在佛教信徒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每日必须完成的“作业”,实际上起到的是一种解决其心理问题的作用:信徒在默默念诵经义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转移了自己心中烦忧,让自己的心回归宁静和平和。这样,信徒可能出现的一些需要有积累过程的心理问题,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了。我个人认为,我们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缺的就是及早发现。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把大学生的潜在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我称之为“心理问题的预警制度”。首先,学校可依托已成立的学生心理问题工作室,以学校的心理工作室为核心,向全校推广,每个学院可成立一个下一级的心理工作室,并派专人负责各个年级的分工。接下来,充分利用心理系的专业力量,对每个学院的心理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及各班班长与团支书进行专业的培训,班长和团支书对每个年级的联系人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班长和团支书要以班会和单独交流等形式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情况,并注意观察同学,及时汇报工作,力图使那些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接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
在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后,我们最重要的是了解该学生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定与放松疗法”,关键在“放松”。当我们面对前来咨询或是寻求帮助的学生时,学生往往是很紧张的,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并不能描述得很清楚,有时候他们甚至对自己的问题感到难以启齿。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便是尽力让他们放松下来。一旦他们感到放松了,他们对我们的心理障碍就很快能消除了,我们也就能更快更好的了解该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及该学生的情况。在掌握了情况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了。“慧与领悟疗法”强调“悟”。我们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永远是次要的,因为学生是主体,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分析其问题的根源,并指出其问题的实质,以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因此,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意激发学生自己的思考,引导学生去“悟”。学生自己“悟”到了自己的问题,比我们告诉他们要怎样去克服问题要有用得多。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了解其情况——使其放松——激发其思考——使其领悟——解决其问题。”
注:“四圣谛”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黄国强:著《佛教与心理治疗》
第二篇:解读佛教的开光及其作用
第一:开光就是把一个看似无生命的东西给他赋予生命的一个过程的称呼,不管是哪一个教派给无生命的东西开光都是一件很庄严很肃穆很神圣的事情,佛教认为,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众生内具的智慧。也是同时开发众生的自性光明的一个过程。
第二:很多人不明白开光到底是什么意思.开光的原理,简明的说,就是修证达到与佛心相应者,祈请诸佛菩萨驾临,对他们的应身像作以印证,注入特殊的内涵,即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五眼六通。用现在科学的词语讲,就是对应身塑像注入了全息信息,构成一个如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灵体,从而使被开光的载体具有特殊的灵力。同时也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核心、精华除佛像外,一切物品均可开光加持。普通物品一经开光,就带有佛菩萨的全息信息,同样可起到助缘加持,防止邪祟作怪,消灾祛病,趋吉避凶之奇效。貔貅也是如此!第三:貔貅开光一直是网络上一个争议的话题,究竟怎么开光后,而且还有的一年规定那些日子开光。开光这个词,在佛教,道教中都有,看看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开光只有佛家,道家才有,而现在,人们又强硬的搬出自己开光的说法,又有其他言论,自己开光不是开光,是叫醒貔貅。貔貅与龙,凤凰,麒麟,金蝉,龙龟等等都属一类,神物,神兽。那试问,貔貅为龙子,龙开光,也是要自己叫醒吗?金蝉,麒麟等,都是要自己叫醒吗?荒谬之极啊。自己开光,自己尚未修正,世俗之气满身,缘何去给貔貅开光,缘何去叫醒貔貅,神物难道是说叫醒就能叫醒的?由此可见,自己开光,叫醒等说法,完全是人为编造出来的。前面我已经讲过,什么是开光,开光的原理。持五戒乃修行之根本,而五戒又有几种说法,(杀,盗,淫,妄,酒)(贪,嗔,淫,妄,酒)
总体来说,五戒就是自身修行的规范,与世俗不混合,不掺杂。持五戒的法师自身光明,才可为神佛,神物,神兽开光。另外网络上还盛传,开光需要自己的生辰八字,生肖,等等,佛家宗旨是随缘,随喜,随性。而道家一般才用生辰八字等。所以说,到寺庙开光需要什么生辰八字的说法,完全是人为的为了增加开光的神秘感,貔貅的神秘感而编造出的。一件事物从开始的简单,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被人为的复杂化,而让人们糊涂着
第三篇:发挥佛教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文章标题:发挥佛教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祖国的生日和传统的中秋佳节,非常感谢县委和统战部领导给我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心里话。
我们在**,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尊重和关怀,尤其是统战部和民宗局领导经常到文殊院来和我们谈心,帮助我们
解决各种困难,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相互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我想到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作为有着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缓和因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佛陀曾经教导我们要报四恩。报国土恩,就是要爱祖国;报众生恩,就是要爱人民;报父母恩,就是要尊敬老人;报佛恩,就是要依教奉行,要为人类作出贡献来,达到爱教的目的。
要报恩就要修好供养。我们佛教很着重园林供,我们要很好地爱护森林与流水,以及能维护生态平衡的野生动物,以此来促进我们的祖[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国在快速发展中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要做到以美好的园林和爱护生命来为祖国为众生作贡献的思想。
佛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主张要和合,佛教的六和生活就是缓和和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和合团结,就离不开我们佛教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思想和慈悲的胸怀。
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中秋佳节,使我想起中国诗人写过的一句话:“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最明亮的时候,就是十五圆满的月亮,我们在中秋佳节欣赏明月的时候,应该希望我们自己和每一个中国人民在不同的岗位上要为祖国为人民做好每一件该做的工作,以圆满的成绩来使我们的祖国发挥出更美好更明亮的光辉。
明亮的光辉来自我们每个人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作风正派、光明正大的人。这样一定会使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美满幸福、一片光明。
在佛法里,月表示悲心,佛陀教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慈悲的胸怀。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做到把我们自己的快乐贡献给广大人民,同时我们更能做到尽一切努力去解除人世间的一切苦难,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在追求人生价值上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出贡献。
这就是我在这次茶话会上想到的话,祝愿祖国昌盛,祝大家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发挥佛教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发挥佛教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篇:试谈佛教与基督教的信仰区别
当代我国为何还有群众信仰宗教
——从人生观浅谈群众的宗教信仰
每一个人从会思考起,对自己活着、存在着的生命,其目的、意义等人生观,或多或少都做过思考与评估。这个思考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加深而有所改变或趋于丰富。而宗教信仰更把人生观延长至未来,乃至企盼永恒的生命。例如佛教,以其救主释迦摩尼教义为中心思想,佛为最高目的。基督教的信仰是上帝、耶稣基督、圣灵三一真神,是要人从新建立人与神的关系。即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万物;唯有相信圣灵来到我们当中,我们才能与神和好,保守在神的爱中;唯有相信主——耶稣的救赎,人才能重生,且有永生。
一、佛教的人生观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换句话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乃是说世人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人生意义不外乎以下几点。吃喝、玩乐、追求智慧知识、为名、为财、为健康长寿。当人遇到患难或生死的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人生虚空、苦难、无常?佛教人生观可包括在无常、苦、空、允我、不净几个字里面。佛教看人生是苦,苦是从业来,业足由无明来。无明是因,业与苦是果。无明是无始以来,即在人心中,由罪才生出多样痛苦与死亡。
1.虚空的看法
佛教对世界的看法是“空”的。他们说:“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于中,妻也空,儿也空„„。”佛教的人生观是悲观的,他们是厌世的,因而他们要上出修道,看破红尘脱离凡间,他们认为人生就是痛苦——生、老、病、死。富贵的、做了王的、也要经受生、老、病、死。他们承认世界上一切皆空,但他们没有一个办法来弥补这个“空”。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呢?佛教看人生是空的,所谓“四大皆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指为天地间一切物质的因素,天地万物是四大和合而成,人身亦是四大和合而成。四大皆空,就是一切皆空,一切皆虚幻如泡影,《四十二章经》上有云: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1。
2.苦难的看法
佛教把人的感受分为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切感受都是:苦2。他们认为人死了就要投胎,按我们今生的善恶决定做人的等级或做王、或做乞丐,甚或做禽兽,这就是轮回。来世做贫贱者固然痛苦,就算投了王胎,当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一个字,就是“苦”。社会人生原是一大苦聚,全无幸福欢乐可言。生命满了苦难,重要的有四:生、老、病、死;受苦是人生一个无了期的循环,而轮回就是一个咒诅3。以人生为苦的判断,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厌世思想,从消极方面反映了佛教“苦”具有普遍的性格。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苦”就是必然的。所以遭遇人生痛苦的悲观者,都易走向皈依佛门,看空世界,以求解脱生死,进入涅盘,所以佛门不能解决人生苦难。
3.得救的看法
佛教因性善论的丰张,而以为人虽然被无明遮蔽、牵引,而流转于虚妄幻灭的不觉之中,迷失在污浊不实的大千世界里面,但囚本性清明,佛性本具,佛性本身具有去幺呈真,破迷除妄的觉知能力,因此在悟与修的不断进程中,可以靠着内在力量使白己超脱蔽障。虽然佛教徒也礼佛拜菩萨,但佛、菩萨的护持只是助缘,人解脱之所以可能,乃因内具自我救拔的佛性,因此,佛教是一个自力宗教,主张人不需要外力的救赎。佛教从佛性论主张人性本善,可以靠自己得救。但在古今中外的实证中,人根本不可能靠己达到完全、完美的地步。承认 1 王景庆:《佛耶和参》 杜继文:《佛教史》 南京人民出版礼,2008 赵建明:《佛教与基督教比较》 人自我本质的不完美性,并不会损及人的价值和尊严,真止的勇者能勇敢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信仰不必是虚假的完美理论,信仰必须是可以体证的生命之道。
佛教并没有专文讨论人性的问题,但“佛性”论,却是佛教理论的中心议题。佛教以为,一切众生佛性本具,而佛性是清净无染、光明无垢。虽然无始之初,佛性为无明客尘所覆,而起惑造业,但这无损于本性之圆善,人内具的本性仍是全善光明的,且其自主能力并不会因无明的缘故,而折损、缺陷或死亡。意思是说,人性不只是纯善的,且有去恶还善的自救能力。
二、基督教的人生观
基督教则不同,认为人生是有价值的,在世上做上帝的儿女,赋有上帝的形像,高过万物,上帝儿女受命管理世界万物,为世界主人翁,有权利用万物,创作生产,与上帝同工。虽然人类妄用自由,离开上帝,生出种种罪恶痛苦,然而上帝仍是管理世界,差遣救主,使人胜过罪恶,胜过痛苦。
1.虚空的看法
基督徒看世界也是虚空、痛苦。但我们不是厌世派。我们的人生观是乐观的,因为我们找到了至宝——基督,一个人没有神,离开神,是何等的空!正如初生的婴儿没有父母是何等的痛苦一样。在日光之下,一切只是捉影捕风,“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虚空”和“空虚”是一样的意思。捕者捉也,我们一切所作的,有如“捉风”,风怎能捉住呢?捉来捉去,还是一个空。一个得永生的人就不悲观了。他的人生观是欢乐的。他虽然看万事如粪土,但他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表现良好,既殷勤又忠诚,不贪利也不迟到早退。他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已经得着永生的盼望。他清楚知道人生的意义,做人不单要为别人得今生的好处,主要还是要叫人得永远的生命,他能有好的袁现,是要荣耀神!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并不枉然。盼望你也能做这样的人!由悲观失望转向基督,成为一个满有喜乐平安,为要叫人同得福音好处的人,这才是人生在世上最大的目的意义。
2.苦难的看法
人世问有许多苦难,大致可分为两类:天灾和人祸。天灾:如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给人带米许多苦难。当面对这些天灾时,人不能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人的力量可以避免、预防天灾,但不能抗拒天灾。人祸:则出自人为,人对事情处理不当就有灾祸。现代战争,车祸、死亡等等都构成人祸。当苦难临头的时候,我们要不是想躲避它,就是想找人帮助,靠人力来解决,而对人生到最后没有办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但对基督徒来讲,就不这样。基督徒面对苦难,要依靠耶稣基督,把苦难当作福份。当应对信仰所遇的困难时,会有圣灵帮助你去应对。在经受苦难之后,就有祝福来自上帝。在罗马书中有一个十分奇妙的应许,说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这节经文没有应许我们生活从此没有痛苦和困难,而是告诉我们,上帝将在我们生活中允许所有的事情发生,包括不幸的事,泛难和试炼,并使我们从中得到益处。基督徒对世界、生活、苦难„„等所有属世事物观察的视角应当是俯瞰式而不是平行式。是在基督里以属天的眼光透视这一切。因为他的生命既不属这世界,就应当不被苦难所侵扰,而是因苦难变得更坚强,因苦难更加认识他的主、他的神。苦难只能使基督徒越来越爱主,越来越小爱世界;苦难越来越造就我们,使我们的心归向他;苦难也试验我们的心,发现在神面前的不足。
没有苦难,能认谀我们神的崇高和荣耀吗?大卫说:“神阿,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为什么?无限崇高、无限荣耀的神,难道还要让人来祝愿?可是,若不经历苦难,我们能深切认识他的崇高与荣耀吗?没有苦难,能知道我们的神的全能吗?没有:苦难,能体验我们的神的无限大爱吗?没有苦难,我们能了解白己向着神的心是多么少,又是何等亏缺他的荣耀吗?苦难使我们学习顺服。耶稣基督“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可见苦难是学列顺服的唯一途径。除了我们更认识神以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我们面对:苦难的时候,心里有力量、有平安。我们越多认识神,从圣灵和真道里赐下的能力就越多;我们与神相交越深,他的爱对我们的吸引就越大。当苦难迫近时,就会一直扑到我主的怀里。主啊,救我!主啊,我在这里。
3.得救的看法
佛教认为他们的得救,是凭着他们的行为和行善就都可以得救。却往往忽略他们的得救不是靠他们的行为或行善,这一切都是神免费送给人的礼物。圣经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由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所以我们得救不是靠行为或行善,换的救恩,这样人的自夸、骄傲、自高的心。就此应验了圣经所说:“神为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福音的第一声,就是“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得救的根据是恩典,得救的心是相信。神经指示了我们得救的途径。人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揣摩。因为神极爱世人,爱到一个程度,甚至把他的独生爱子也赐给了我们。无论是婴孩,或是成人,若无基督的恩典都不能得蒙拯救。那赐给我们的恩典,不是因我们有任何功德,乃是白白的因此可称为白白的恩典4。神的话清楚地告诉我们:神的恩典预备了救恩,人的相信体验了救恩,人不能自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谁都盼望早日得救!得救的信心是什么!
第一、信心不是迷信。常人往往把信心和迷信混作一谈。第二、信心不是眼见。就是“先给我看,我就相信。第三、信心不是行为,信心也不是感觉。那正确的信心: 第一、信是实化,“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第二、信是接受,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第二、所以我们是凭着信心接受神所预备的救恩,得救的信是得生命的信,是有权柄作 神儿女的信,是得重生、受圣灵的信,是借圣父的洗而成为基督身体一部分的信,是一次入门而永远成为神家人的信。5也就是人得救的确据。
结论
基督徒的人生,不是出家逃避痛苦,耶稣不躲避十字架而迎接它,使痛苦变为人的喜乐。他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又向父说:我不求您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您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基督徒以爱在人类中服务,愈做愈有味。虽然人生短暂,在世界是客旅,是寄居的。世途行完毕时,就毫无畏惧的,返回天家,与父上帝同在。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消极的,乃是积极的,不是逃避的,乃是向前的。人若认为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应当努力向前奋斗,创造,与上帝同工,就必赞成耶稣式的人生;人若以为人生是苦空、无常、虚幻,就必跟随释迦。这两种人生观分别是很大的。接受佛道者,看人生不过泡影,瞬息幻灭,他的人生观是否定的,势必逃避现实,进入虚空寂灭之境。接受耶稣的人,看人生是有使命的,充满着生机活力,我们的人生观是肯定,虽遇苦难,有耶稣同行,能努力奋斗,追求上帝指示的目标,做有益身心,服社会的事业。这是主耶稣的应许:我来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奥古斯丁:《恩典与自由》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陈终道:《万世救恩》吉林新闻出版局,1992
第五篇:试说比喻的多种作用
试说比喻的多种表达效果
胡文彬
比喻,像那满天的星斗,在言语运用的长空,处处闪烁异彩,耀眼夺目,应接不暇,仿佛似曾相识之燕翩然而归,啄开心扉。
比喻,如那满天星斗,在言语的长空随处可见,这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无限的能量,稍加择用,即可化重为轻,化劣为优,点石成金。本文拟就此简略剖析如下。
“修辞原本就不仅涉及字、词、句,而且也涉及篇章,范围很大,于是文章的章法技巧与修辞就出现了相互渗透甚至有时不分彼此的情况。”(邓惠兰《写作技巧与修辞方式辨析》,1983.3《修辞学习》)
笼而言之,其作用有三: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浅显。详而细之,则在不同文体里会有不同的作用。
一、述事类文体中——绘形、绘声、绘色、动态、感觉。
1.写景状物。以物(包括人和其他动物)喻物,描状绘貌。如: 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李键吾《雨中登泰山》)⑵那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碧野〈天山景物记〉)
(绘物之光泽)
⑶在轻轻荡漾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碧野〈天山景物记〉)
(绘物之众多、醒目、艳丽)
⑷天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碧野〈天山景物记〉)
(绘物之宽阔)
⑸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⑹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碧野〈天山景物记〉)
(绘物之形状、数量、颜色)
以上都是写静态中事物之例,写动态中事物之例的如: ⑺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筠均〈与朱元思书〉)⑻水从悬崖上像飞练似的泻下。(李键吾《雨中登泰山》)⑼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碧野〈天山景物记〉)⑽船如离弦之箭。(刘白羽〈长江三峡〉)2写人状貌。如:
(11)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鲁迅〈祝福〉)(12)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宋玉〈登徒子赋〉)
(13)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鲁迅〈药〉)(14)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5)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
以上是写人的外貌,一下是写人的 3写人的动作行为。
(16)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章,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盛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王愿坚〈七根火柴〉)
(17)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8)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彭荆风〈驿路梨花〉)(19)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司马迁〈史记鸿门宴〉)(20)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叶君健〈看戏〉)4.写人的内心状态、感受。(21)她(母亲)回过头来一看,只见那人正用一只浅色的眼睛从衣领后面对她望着.这种注意的眼光好像针一样刺着她。(高尔基<母亲>)(22)这些想法……好像一根根燃烧着的绳子抽打着她的心。(高尔基<母亲>)(23)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鲁迅〈药〉)
(24)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鲁迅〈药〉)
(25)怎么说洞里的草灰能到锅台上来呢?突然,她的心怦怦跳了两下,啊!就在这一刹那间,像戳破了一层封窗纸似的,她的心豁然开朗,什么都明白了,似乎是看透了老赵的心。(峻青《党员登记表》)(26)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们心里就像翻到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张洁《挖荠菜》)5.非视觉器官的感受。如写听觉(声音):
(27)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28)忽翔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刘鄂《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29)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如写嗅觉:
(30)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31)山色逐渐变得柔软,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碧野〈天山景物记〉)
二、介绍说明类文体中
即为一种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以介绍清楚、突出事物外在特征为目的。以熟悉的来比喻陌生的。如:
(32)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茅以升《中国石拱桥》)(33)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南州六月荔枝丹》)
(34)(这道巨流)在沟道较直的地方,好像火车奔驰;在沟道弯曲的地方,又宛如巨龙游动。(《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35)坑里的大石块在滚滚倾泻的急流中互相撞击,发出砰啪的声响,冒出丝丝白汽。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大锅粘粥翻腾。(《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三、说理类文体中
即为一种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的论证方法。阐明主观态度,见解。
(36)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那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37)《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以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而皆以为“我”美之事,喻齐国之政,指出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有似于此,齐王受蒙蔽有似于“我”,从而令齐王如梦初醒,茅塞顿开,大彻大悟。
(38)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亦。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也。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吕不韦《察今》》
(39)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荀子的《劝学》、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鲁迅的《拿来主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文章全文都是比喻论证方法。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还运用在民歌中。如:(40)东山再高,/挡不住日月的旋转;/爸妈再严,/挡不住儿女爱情之花的开放。(拉萨河谷民歌)
(41)山不在高,/只要有草就行了;/水不在深,/只要清洁就行了;/姑娘不在穷富,/只要心地善良就行了。(哈萨克族民歌《只要心地善良》)
还运用在熟语(俗语、格言、警句、歇后语、谚语)中。如:(42)站在哪个山头,唱哪个山头的歌。(4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4)筷子穿针眼——难
(45)自恨无媒出嫁迟,老来方始遇佳期。满头白发为新妇,笑杀豪家年少儿。(曹衍《贫女》)
(46)黡子在颊则好,在颡则丑。
(4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还运用在诗论中,“因为要正面描述各家诗的修辞技巧,确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自来评诗者都喜欢用譬喻的手法,所谓‘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比较容易使人明白。”(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如:
(48)永叔之诗如春服乍成,醅乍熟,登山临水,竟日忘归。王介甫之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人皆闻之,难可著摸。石延年之诗如饥鹰夜归,岩木春拆。苏东坡之诗如武库初开,矛戟森然,一一求之,不无利钝。(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还在寓言中运用。“庄子书有《寓言》篇,‘寓者,寄也,所以寄意也。’”(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郑子瑜先生在《中国修辞学史稿》一书中指出:“王焕镳氏著《先秦寓言研究》„„他历述由比喻发展成为寓言的过程,以为寓言有阐明事理、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有讽刺的作用,有说教的作用,有隐晦的作用„„”
另外,蒋祖怡认为:“古代善辩之士,往往用寓言来作他们论辩的根据。„„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大而无当’‘刻舟求剑’‘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蒋祖怡《文章学纂要》)郑子瑜先生进一步说:“他(蒋祖怡)把寓言看作是比喻的一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辞格。” 如:
(49)《庖丁解牛》通过解牛数千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高速了梁惠王一个养生道理: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50)《愚公移山》,通过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的愚公,率子孙叩石垦壤,搬走屋前大山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勇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要有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
借物抒怀,借物寓意,借物寄情。
其实,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艺术手法,即所谓的象征。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舒婷的《致橡树》、高尔基地《海燕》,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在这里,有喻体,而没有出现本体,但读者自明,既含蓄,又能让“心有灵犀”者产生共鸣,“神远而含藏不尽”(刘大木魁《论文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