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5篇

时间:2019-05-12 21:4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第一篇: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冯亚明)

摘要: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导农村致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但是,目前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不能就业时,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要摆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八个方面入手,即走以劳动和智力积累为主的道路;改变财政投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方面的投资;建立各类劳动积累、劳动追加基金制度;引导并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出路

前言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3亿人口中绝大部分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江苏省涟水县这样的百万人口大县,农村人口占到绝大多数,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处于生产要素极少流动的农村,一夜间似乎从地下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当他们在农村被推出土地、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而城市的人口控制政策和政府的清理、遣返等手段又将他们赶回农村。这股剩余劳动力要素的存在及其在国内大口径的无序流动,客观上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

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及其大规模无序流动,是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背景的,具体成因如下:

1.我县地处苏北平原,是革命老区,是一个有着103万人的人口大县,土地资源相对于迅速膨胀的人口而言已极其贫乏,尤其是在大规模占用耕地使土地资源锐减的情况下,土地对劳动力本来有限的“吞吐能力”越来越小,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本来有限以及大幅度绝对减少的耕地资源已吸纳不了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的供给,这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空间,是一切物质生产的首要条件,离开了土地,就无所谓农业。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加,这种人地矛

盾将不断塑造出土地资源压迫人口、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格局,构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推力。

2.大包干责任制的大面积推广,一方面,确定了以家庭为主体的用工方式,土地经营面积细分化,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提高,一家一户式的用工方式,使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法进行,排挤出相当数量的相对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它把劳动者劳动的好坏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生产队方式组织劳动扼杀劳动效率的弊端,大大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大幅度直线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把原来“平均主义”、“大锅饭”劳动方式下所特有的隐蔽了的对劳动力的“虚假”需求量全部排斥出来,使得以往看来是必须的劳动力现在成为多余,形成过剩。

3.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改善了农业劳动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各种农业机械日益代替了以人为动力的劳动方式,相对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现在形成了每村每组都有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农机器械,凡此种种,把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量始终压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因而形成过剩。

4.以家庭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使得在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追加劳动量不足,产生了大批相对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恶化,必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能进行,已建成的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也成了问题,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脆弱性的农业生产条件已成为制约全国农业生产增长的障碍;而现有的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单位又不可能组织起“出钱、出力”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军。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反差明显的两极,一极是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无活可干,流向城市;另一极却是必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无人去干。

5.农村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把大量未成年的学龄青少年推入农村劳动力的行列,使他们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这不仅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而且也扩充了农村过剩劳动力的队伍,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仅仅受到了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教育就被赶出学校大门进入农村生产第一线,也有相当一部分加入过剩劳动力行列而到处奔波寻找就业门路。

6.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再生产过程,它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劳动的转化过程(或物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和松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要量骤增,而农闲时却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这种暂时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加上总体上本身就存在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的来源更加多支。

7.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不合理,弱化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这是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生产和移向城市的重要原因。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失修,农业科技力量薄弱,也降低了农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收能力,限制了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容量;加之城乡之间差别的扩大,比较收益上巨大的“落差”,诱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1.有用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财

富,加重了从业者和社会的负担,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2.这种变相的失业迫使过剩农村劳动力与土地分离,使他们无处“栖身”,加大了精神上的压力。

3.农业上一个人能干的事由几个人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商品生产难以发展。

4.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一个固定的谋生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

5.这些潜在的失业大军,仅能维持生存的低收入,这就使全县农村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6.这些过剩的劳动大军在全国大范围无序的流动和渗透,不仅造成大范围的震荡,影响到社会安定,而且也加重了本来就超负荷运营的交通运输业的压力,对现有的交通运输构成巨大的威胁。

7.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使得城镇原本有限的就业机会更少,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给城镇青年就业带来更大的困难。

我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过剩及其无序的流动尽管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但它毕竟是我县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这种过剩天然地包含着两层内容,即绝对的过剩和相对的过剩。所谓绝对的过剩是指农村劳动力供给总数相对所经营的土地资源及其追加的劳动量而言的过剩,它是农业生产在总体上绝对排斥的劳动力;所谓相对过剩,是指由于农业经济的徘徊萎缩之势以及追加劳动量不足、季节性变化、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原因而使一些本来需用的劳动力被排斥出农业生产过程,这是一种暂时而相对的过剩。用理论界惯用的语言讲,就是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面对庞大的农村过剩劳动力及其流动的现实,深入分析成因,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出路,对于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极其必要的。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及其流动,不仅使得劳动者个人失去了经济来源而难以为生;而且造成农村内部、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面对这种形势,关闭城门,采取遣返等行政措施,只能收到暂时缓冲的短期效应,而不是治本的根本措施。只要有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诱引其向城镇和大中城市转移的因素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流动便不会停止;暂时回落的百万农民大流动今后仍然会有周期性的大迁移。因此,立足现实,探索出路才是正确的态度。

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着眼于县情,我们主要应立足农业走以农业内部消化、农村就地吸收、离乡不离土、区域间相互调剂为主的道路,通过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发展,把农村经济功能发挥到最大程限,实现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化,发展农村工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劳动力转变为农村工业劳动力。这不但可以避免因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引起的大城市人口无限膨胀,而且还因农业内部转移起点低,转移成本小,且转移的容量大,可以人力的大量投入替代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部分短缺资金问题。那种认为把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由大工业吸收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不但是由于目前城市也像农村一样有大量的待业人员;更重要的是目前城市国有企业也有大量工人下岗;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存在着资金和机械化对劳动力就业的排斥,迅

速推进的工业化建设未曾也不可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程度之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相对减少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

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今后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日益减少的趋势给农业的发展构成压挤之势。面对这种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剩余劳动力资源,大规模开展各种农业基本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集结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造低产、劣质土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在国内条件比较有利的地区向沙漠和荒漠宣战,扩大可耕地面积,在“离乡不离土”的模式下吸收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力是我们应采取的正确选择。否则,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最终会导致农村的“空心化”和全面崩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基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最一般的角度考虑,基点应放在农村,而不是把目标转向城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走以劳动和智力积累为主的道路。

劳动积累是以体力劳动形式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后劲而增加的物质收入,它所依托的是劳动力数量扩张和体力总支出的增长,这种积累机制在国家财力拮据、集体资金短缺的状况下,可起到资金积累所起不到的作用,也可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那些劳动力容量大、投入少的行业,如商业、服务业、饮食业、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等,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改变财政投向,加大对农业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方面的投资。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持续和高产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结合目前农业生产上劳动追加不足、基础设施及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薄弱的实际,今后较长时期必须立足农业内部,强化劳动积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如下工作:(1)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尤其是农村乡村级道路以及田间道路建设。(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沟、地的整治和改良工程。(3)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的日益减少难以避免,因此,通过平整和改良低产土壤来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势必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4)农作物、畜禽渔良种繁育基地建设。(5)畜禽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商品粮基地建设。(6)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扩大耕地面积,逐步吞并或减少不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种草种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7)经济作物的种植、管理和初加工。

(三)建立各类劳动积累、劳动追加基金制度。

劳动投入的追加和对农业投资的增加,必须制定一系列劳动追加政策,建立集体劳动积累制度,设立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劳动追加基金”,以保证农业追加劳动的有效进行。对于土地承包经营中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地力或新垦扩大农田面积,扩大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要给予一定的价值补偿或优惠政策上的相对补偿;掠夺经营、弃耕抛荒或者挖土打坯改变地貌、破坏土壤结构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以便调动农户增加有机肥、改良土壤和增加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有用工政策方面,可以制定农业劳动力义务用工法。新建立的“农业劳动追加基金”,必须有稳定的来源和一定的数量,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追加

劳动力方面,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在支出上必须集中倾斜、重点投放,且忌撒胡椒面式的分散使用,避免弱化其作用。

(四)引导并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

调整农产品价格,理顺购销体制,鼓励农民立足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加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不断提价,而粮食价格一直偏低。因此,政府应当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的经验,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给农民必要的补贴。同时,还应当多方面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制定农业投资法规,调节农业投资行为,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惟其如此,农业劳动力才有用武之地。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目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差,大多数农民只掌握粗放型、浅层次的种植业技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经济作物、精养畜牧业等却不太熟悉,特别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发展储存、商业、信息等第二、三产业难以适应,这是造成农业对现有剩余劳动力吸收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源。人口素质的低下,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而且也对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为了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增强农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吞吸能力,必须强化农村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加快农村人才、技术多样化的进程。

(六)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就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向工商业等非农业产业转移。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后阶段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从总体上看,只有工业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发展,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乡镇民营企业地区布局较为分散,无法发挥非农产业的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兴起。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贯彻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推动乡镇民营企业的连片发展、加工业的适当集中,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首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农村劳动力更快地向小城镇转移。其次,要稳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转移。第三,要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即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实现劳务输出,以减轻就业压力。

(八)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项目应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要而开展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立足当地资源,认清产业的优势及劣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

化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当坚决控制农村人口,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堵塞剩余劳动力的来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无序流动问题。

参考文献:

[1]谢香.明天,谁来种地[N],文摘报,1998-10-04.[2]满立业等.中国的成功 世界的奇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评述(摘要)[N],新华社北京,1998-11-22.[3]龚子同.中国土地利用及其治理前景[J],农业现代化,1990,(3).[4]李瑞环.关于农用土地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1994-07-01.致谢:

第二篇: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摘 要】:中国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之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约束性,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又有许多新特点,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呢?现实的做法是在继续发挥农业部门对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就业 【目 录】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新 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通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中国农村的人地矛盾得到了缓解,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整个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建设的步伐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关于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的基础只能是有限扩展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农业社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和隐蔽性失业状态,农民收入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而工业部门的扩张又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无限供给保障的可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

后来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和拉尼斯,二人提出了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一拉尼斯二元机构”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等在1907年发表的《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一文中创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论’,模型认为: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和基本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成本与受益的比值、心理因素、预期城乡工资差异、城市就业概率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我国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

由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15~19岁年龄组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 农村也遵循这一规律正在发生变化。据有关学者预测,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之势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方有下降之势,但总量的增加仍将持续到2025年。显然,这种年龄结构将使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日趋增大。另外,考虑出生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制度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发展对耕地占用和沙漠化对耕地的吞食等因素,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农村适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造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超过了城市劳动密集型工业所能吸收量。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2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了其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

托达罗认为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和基本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成本与受益的比值。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制约了其预期收入的增加。200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大多属于现代经济部门,对人力资本要求较高。我国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均相当落后,受到专门技能训练的劳动力比重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边际收益率决定的,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只可能保持农村劳动力只能朝建筑、运输等行业转移。

3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

由于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导致农村剩余劳动累获取就业信息的通道不畅,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大都是自发的,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工作的很少。

现行的户籍及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

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

(2)土地承包流转制度也是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农民承包土地的耕种,经营权转包或出租、互换,宅基地置换,成为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后顾之忧,致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承包土地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不利于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造成某些地块种植粗放,甚至撂荒,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牵扯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精力,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一 继续贯彻计划生育,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由于人口基数大,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多时导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好转移的因素,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继续大力紧抓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减轻人口压力。

二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是弄个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到 1999 年底,全国乡镇企业7071万多家,创造增加值24883 亿

元,比上年增长12.2%,出口商品交易值7744亿元,增长13%利润额5985亿元增长17% ;上缴国家税金1789亿元增长13%。目前农村社会增加值近2/

3、国内生产总值近1/

3、农民收入的1/

3、工业增加值的1/

2、出口创汇的2/5都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有一个重大的贡献就是转移了农村1亿多的富余劳动力。1978~1999年平均每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万人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得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三 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由于农民对于土地具有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不利于农村的土地流转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产业的转移。因此应当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具体来说,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修订土地政策,允许耕地的市场化流动,促进耕地的规模化经营。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转移意愿的农民,应该允许他们依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等多种形式,把承包期内的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民或企业从事农业生产,从而获得他们离土离乡、在城镇生活所必须的基本保证金和经营资本;对那些有一定耕作经验和经营能力、而又不愿离开农村的种田能手,应该向他们提供资金帮助,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和大型农业机械,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

(二)改革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还农民平等的公民权。

改革现有户籍制度,逐步使户籍与劳动者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脱钩,使户籍成为纯粹的登记制度,仅用于统计人口分布状况,为人口的合理流动创造基础性条件。逐步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以及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城乡人口的流动健康有序。这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有效转移的重要保证和长远之计。

四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继续推进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近几年,尽管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并逐渐免去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但由于二元教育体制的存在,农村得到的教育投资仍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应继续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此外要唤起广大农民对教育投人的重视,造成国家、企业、集体、农民个体和社会筹资办教育的多元投资机制。鼓励海外侨胞、城乡经济大户,自办联办或捐资发展农村教育。

(二)改革农村基础教育(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把目前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把学生升学作为唯一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只重视知识教育,其结果是为农村培养厂一批批一心“跳农门”的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素质教育,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技术,为农村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

(三)要在农村推行就业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建立就业培训网络,根据市场和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建立长年性、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举办行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和

谋职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夜校、短训班、电视教学等,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的需要。五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一)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就业机会和就业管理的均等。建立和健全劳动就业市场的法律规范,保护劳动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的就业竞争,增加就业市场的透明度,约束用工和劳动中介组织行为,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获得就业参与的机会,消除农村劳动力在获得教育、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上的巨大差别,对城乡劳动力一视同仁;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在企业中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输出的集中地区。要建立、健全企业用工信息网络,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公布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降低农民工的信息搜寻成本。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就业、居住和流动的良好环境,降低迁移成本,逐步消除因城乡户籍而割裂的劳动力市场。

六 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数大,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会根本改变,仅仅全部依靠国内吸收有一定的局限性。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劳务输出对缓解一国就业压力大有益处。目前,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马来西亚以及中东地区则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要输入一部分外来劳动力,这使得我国的劳务输出有很大的市场。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国际劳务市场的发展需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选择和培训以及有效的组织,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七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市场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明白,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卖不出好价钱,必须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才能增值增收。因此,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势在必行。而农产品加工,如蔬菜加工、果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等,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都需要吸入大量人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在转移劳动力方面同样具有很大潜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流通滞后,农业服务的中间环节不健全,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信息不灵。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农民不得不走一步看三步,十分被动。解决这一难题,有赖于农村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流通领域中来,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使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形成大产业,大流通,获得大效益。

八 高城市化水平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

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现象,从一个侧面表明,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模式,已无法解决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出路。

(一)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

通过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小城镇,使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既可使大量的农民迅速非农化,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以提高我国城市化程度,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要做好小城镇发展的规划有重点大发展一批小城镇,不能选择“遍地开花建小城镇”的非农化和城镇化道路。因为小城镇遍地开花,分散发展,规模过小,形不成相应的城市功能,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也不利于保护土地和环境资源。应在统一规划下,以现有的县城为骨干,同时选择部分条件好的建制镇重点加以发展。

(二)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上,还表现在城镇的层级结构不够合理上。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数量的构成是1:1.1:5.0:10.7。特大城市与大城市数量相近,中等城市与小城市相差一倍,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却相差4倍。小城市与建制镇的比例是1:44,与一般集镇的比例是镇的比例为1:109。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小城镇,使其中一部分升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我国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跃升的空间还相当大。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以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上来。

【参考文献】

[1]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2] 李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3] 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03月第1版。[4] 郭庆:《现代化中的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5] 李玉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6] 杨柳青:《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四川科技报》,2000年/11月/15日/第002版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论文)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是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是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

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

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3)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首先,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再次,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同时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

(4)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要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抢占国际劳务市场,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放宽劳务输出的领域,增大就业的空间;其次,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并建立完善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

2、逐步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1)素质教育保障。要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4、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要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切实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和跟踪服务;

(4)知识培训;

(5)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6)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第四篇:当前农村消防工作浅析以某县为例

【摘要】本文结合镇雄县实际情况,分析讨论了消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四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成因对策

镇雄县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地跨东经104°18′至105°19′,北纬27°17′至27°50′。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四川叙永相邻,南连贵州毕节、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县境从东至西99公里,从南到北54公里,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街道)254个村(社区)5283个村(居)民小组,有彝、苗、白、回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16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43万,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5%。2018年,镇雄县全县农村火灾18起,占全年总火灾起数的46%,再加上农村火灾漏报现象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峻。镇雄县农村火灾频发是由其特殊的生产生活习惯、居住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日益严峻的农村火灾形势与老百姓不断增强的消防安全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抓好农村消防工作事关百姓生命财产和农村稳定,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农村火灾成因

(一)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多教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往往只注重本村经济的发展,缺乏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注重消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更不去制定什么合理的消防规划,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衣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农村防火、灭火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水源匮乏的观象十分严重,遇上火灾,消防车到达现场后,在给消防车加水时,常常无水可取或者有水取不着,延误了灭火时机。由于近年来道路改、扩建,造成道路标识等严重缺失,给消防出警迅速找到起火地点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虽然近几年实施“村村通”工程,某些村的交通状况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大多数村庄的水泥柏油路往往只能通到村头,村庄入口处多设里有防止大车进入的石墩等障碍物;

村内主要道路达不到4米的消防车道宽度;

同时还存在严重的乱堆、乱放、挤占消防车通道的观象,导致消防车到达后,不能直接顺利地到达火灾第一现场,给救援行动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农村发生火灾的因素増多。目前,导致农村发生火灾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农村大型机械设备和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用油、用电增加,因私存油料、给电池充电和对机械使用、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频频出现;

二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冰箱、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大功率家用电器的使用相当普遍,而农村原有的供电负荷安全等级不高,线路铺设不规范,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是对于柴草的堆放没有形成细致的规定,屋前屋后堆放柴草、防火间距不够的现象非常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十分严重;

四是在冬季取暖季节,农村房屋因通风排烟不畅通,取暖炉、电热炉周围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发生频繁,村民缺乏防火常识,对房屋通风排烟是否畅通,电热炉、电热毯是否老化不能及时检查和处理。五是过失引发的火灾事故增多。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农村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这些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行动不便,往往因取火,用电不慎发生火灾,并且不能得到及时报警和扑救,常常导致小火酿成大火。

(三)农村灭火力量薄弱。县城距离一些村庄的路途较远,很多情况下依赖消防队灭火不切实际,可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及时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农村灭火工作应主要立足于自防自救、但是我市农村的基层灭火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村庄和家庭缺少必要的简易灭火工具。发生火灾时,只能用脸盘,水桶等原始工具灭火。此外,目前绝大多数村庄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灭火组织,发生火灾时,往往出现慌乱,人员组织无序的现象,不能有效地调动和发挥村民自身的力量。

(四)农村消防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管。根据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农村消防工作主要由派出所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导。然而,由于体制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村消防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管,失控漏管现象严重,许多农村甚至处于消防监管的真空。近几年开展的农村消防工作也主要由各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深入农村开展,都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唱“独角戏”。但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不能解决农村消防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五)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漠、消防知识和技能匮乏。绝大多数农村火灾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由于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加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常识,普遍存在乱倒炉灰,随意烧荒草,小孩玩火,迷信活动中烧香烧纸,乱接电器线路和保险丝等现象,甚至一些村民无视法律法规,报复性放火现象也很突出。

二、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要改善农村消防现在不太理想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各项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对于各级政府的责任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消防的规划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各地要由政府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大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让群众参与其中,要通过开展轰轰烈烈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形成农村人人“关心消防、支持消防、知晓消防、服务消防”的良好氛围。

(二)基础设施和公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程度,是体现农村现代化、城镇总体功能和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标志。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规章,落实群防群治措施充全发挥基层派出所和消防机构的作用。各责能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对严重违反《消防法》和有关防火条例的人和事进行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扩大影响面。要依托乡镇政府、行政村、公安派出所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组建义务消防队,每个村委会、村民小组确定一名日常消防安全捡查监督责任人员,负责日常的消防安全工作。消防机构在防火技能和初起火灾扑救等技术上要给予指导,定期、不定期对义务消防队员和消防责任人进行培训。同时要把农村治安联防和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农村群防群治工作态势。要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加速引导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减少“三合一”企业,保障农村消防安全。同时,要不断完善各乡镇的消防组织建设,不断建立各类乡镇专职(义务)消防队和农村义务消防队组织,配备必要的器材、装备,以扑救初起火灾。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网格化”管理建设,强化自查、互查。加强和推进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要紧紧围绕农民的安全需求来推进新农村消防建设。通过建立三级网格,落实“领导定点,全员定责,监管定位,排查定量,培训定期、信息定时”的要求,建立“层级明晰、条块结合、全面覆盖、机制健全”的网格化隐患排查模式,努力实现“四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即网格化“十个一”工作标准落实率100%、社会单位排查率100%、火灾隐患整改率100%、宣传教育培训率100%。强化对派出所民警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适度拓宽派出所业务范围,大力改进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赋予基层派出所更多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向农村各私企业及村、组、户延伸,减少失控漏管。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消防建设上的统领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不断推进。

(四)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开辟消防安全宣传专栏、专版,并印发制作防火宣传小册子到企业职工、农户和中小学生手中,扩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面,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纳入农民素质培训计划,定期派专人对各乡镇专兼职消防员和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有效提升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和业务水平的提升。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指导农民群众如何识别假冒伪劣的电器设备、如何正确安全地用火用电、在发生火灾时如何进行自救或第一时间控制火情,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些都应该列入政府的工作议程内。只有农民的认识提高了,消防意识增强了才能从源头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的不利现状。[3]

三、结论

农村防火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国农村火灾的频繁发生,证明农村防火工作任重而道远,消防部门必须秉承“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公安消防精神为宗旨,切实加大农村防火救灾工作的力度,同时也要努力提高乡镇,村基层领导,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的防火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防火意识,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杜绝农村火灾事故频发的态势,还农村一个勤劳、和谐、稳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消防法》为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针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方法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乡镇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村民委员会以及农村广大群众应积极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靠法律、依靠科学降低农村火灾危险、减少农村火灾危害,整体提高农村防灾抗灾能力,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高卫东.《消防法》与农村消防工作[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8-31.【2】张添翼.浅析璧山县农村消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6)

【3】王宏斌.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0(5)

【4】杜峻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浅谈[j].山东消防,2009(11)

第五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湖南省为例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

(罗嘉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长沙)

摘要:党和国家,十分关注“三农”问题,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新时期信息行大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符合时代要求。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迫切需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化的建设,为建设农业大省、农业强省注入生机。

本文以农村电子商务为研究主题,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了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以及可能釆取的对策。指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和农户个人不断的努力,本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多样化、分层次的原则不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地位一直都没有动摇过。然并不容乐观的是,“三农”问题仍十分突出,特别是中国加入参与国际竞争后,使得“三农”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三农”问题不仅是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科学发展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依赖新的生产力,来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来改变农业管理生产方式的不足,以达到帮助农民增收,焕发农业新活力的目标。中央政府连续年发布的中央号文件及年颁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渐消除现存的“三农”问题。在“宽带中国工程”、“金农工程”、“数字农业”、“电脑农业”等一系列科技项目实施推动下,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基层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然而制约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薄弱、缺乏多样性;农业信息技术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农民整体信息素养偏低,总而言之,农村信息化是一个长期历史的过程,需不断探索、研究、分析和实践。

湖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知识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湖南省农业转型升级,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大创新推动力。年屮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屮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的发展。而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农村信息化农业商业方面的体现之一,它构建起一座联通农业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将小规模和大市场连接起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另外,农村电子商务的营销数据,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的农民带来弓导效果,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2.1 研究意义

一般来说,电子商务是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相对落后。对于湖南来说,在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到底能为湖南的经济腾飞插上翅膀,湖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有其必要性、紧迫性,而且还会产生出巨大的的经济效益。农村发展需要电子商务,湖南农业的腾飞更需要电子商务。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是落后粗放的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时空限制的需要、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需要、是创新交易方式和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需要,为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农村电子商务概述

2.1 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随着淘宝、京东、易趣等的发展和繁荣而深入民心。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形式幵展的商务活动。具体来说,商品供应商、客户、管理者(政府、行业协会等)通过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交流,共享各种商务信息,并用电子工具管理和完成交易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基于因特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而广义上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方式,在买卖双方不谋面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商务和贸易活动”。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因特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我国是农业大国,推进电子商务向农村地区发展,已成为实现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助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2.2 基本模式

电子商务按参加的主体划分,可将之分为五种主要类型:

2.2.1 B2C(Business to costomer,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就是企业通过网上商店实现商品零售和为消费者提供所需服务的商务活动。2.2.2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是指米购商使用互联网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电子合同签订和支付等环节,实现商务活动的过程。

2.2.3 C2C(Consumer to Consumer,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的电子商务)是第三方利用搭建的在线交易商务网站为各种消费杏提供买、卖信息发布与交易撮合,般来说,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买方可以自由竞价。2.2.4 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屯了商务)。它涵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各项事务,包括政府采购、税收、商检、管理条例发布、法规政策颁布等。对企业而亩,政府既是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乂是观符理者,对电子商务起扶持和规范作用。

2.2.5 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上到线下)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线上揽客,线下服务,消费者线上蹄选服务,在线结算,达到规模效用。2.3 发展要素

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必须考虑其依托的地理、社会、人文环境,考虑产品的特殊性,目标人群的特殊性。综合分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如下几个条件:(1)完善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提。(2)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是扫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障碍的有效途径(3)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离不开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4)畅通的物流服务体系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关键素之一。(5)健全支付体系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辅助条件。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3.1 湖南农业现状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有耕地378.7万公顷,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万人。湖南农业品种资源丰富。全省现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七分之一强,其中木本植物2380多种,国家列为一、二、三级重点保护的植物45种,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湖南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农产品品类十分丰富。粮食、油料、棉花、牲猪等主要农产品享誉全国。湖南还是有名的茶乡、桔乡、蚕乡、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之乡。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100多万吨,棉花28.7万吨,油料203.6万吨,甘蔗166.8万吨,烤烟18.5万吨,蔬菜2996万吨,水果1003万吨,肉类720多万吨,水产品320.4万吨。粮食、棉花、油料、芒麻、茶叶、柑桔、生猪、淡水产品产量都处于全国前列。湖南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蜂蜜及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5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农产品的丰收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3.2 湖南农村信息化现状

3.2.1 基础设施多元化。截至 2012 年 7 月,电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网络实现村村通,其中100%乡(镇)和70%行政村通宽带;全省14个市州全部建立了“12396 科技服务指挥中心”,122 个县市区中 72个县市区设立了服务工作站,实现了全地域、全网络覆盖;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建立 5 万多个站点,覆盖全省 100%的乡镇、94.6%的行政村;“农信通”覆盖了100%的乡村,用户数超过300万;气象12121、农业 12316、卫生 12320 等涉农服务呼叫热线实现全覆盖;湖南 CA 中心建成后信息安全设施基本完全;天河一号为支撑的全国第三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落户长沙并运行。

3.2.2 信息资源和服务网络多样化。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了通信一体化;软件产业连续 7 年领先中部 6省,原创动漫全国领先,数字文化资源居全国前列;网上供销社、中南传媒、马王堆农产品信息网等在全国极具影响力;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基础库建设已经启动;“金”字工程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以“三库一网一平台”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成效明显,应急指挥省级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完成。

3.2.3 信息服务体系多角化。大学推广模式逐步发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不断深化,“七站八所”服务模式日趋多样,产业技术联盟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等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基本建成新农村商网、供销通、气象为农信息服务体系、减灾防灾信息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实现全程计算机管理,新农保工作实现全程信息化,社保“一卡通”已经起步;横向连接各级党政部门,纵向覆盖省、市(州)、县(市、区)的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建设格局初步形成。而且,湖南列为全国唯一的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省,分别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签署了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十大信息化工程”战略合作协议;长株潭作为唯一城市群被纳入国家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长沙市已成为国家广电总局NBG无线传输试点地区。

3.3 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条件 3.3.1 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同时湖南省政府各级领导正积极地推进以政府上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工程,并努力通过信息手段的应用实现管理经济和规范市场、加强公共管理、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及服务环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也给湖南省农业实施电子商务指明了方向。

3.3.2 面临难得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中央政策不断向农业行业倾斜。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各种农业补贴,再加上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稳步得到改善,为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3.3.3 良好的农业发展态势

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强势产业发展格局己经定型;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3.3.4 农业外贸的前景看好

农业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设计农业发展策略和对策的重要依据。农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又直接体现为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也就是说,一国农业的生产效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则该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越强。从这一角度分析,湖南省粮食、大豆、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将湖南省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借农村电子商务助力将大有可为。3.3.5 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湖南省围绕“农业信息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这个中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网络延伸,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己初步形成。目前全省绝大多数县(市、区)农业部门都成立了主持和推动农业信息工作的行政科室,13个市(州)建立了动态农业信息网站,58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694个乡镇分别依托乡镇农技站、经管站、乡镇政府或财政所建立了乡镇信息服务站。通过实施“金农”工程和网络计算机示范项目,全省部分村、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的信息服务网络也在不断完善,从事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己经基本夯实。

3.4 湖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农民信息素养问题

电子商务对交易主体的要求较高,除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求对市场营销、管理、物流、法律等知识有所涉及。传统农业中低下的生产力和粗放经营方式,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农民就能完成农业生产全过程;其次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负担过重,收入水平低,难以承担更高层的教育费用,客观上造成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信息技能缺少。另一方面,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村培训体系不健全,农民学习条件严重缺乏,致使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素养偏低,对农业新产品新成果新信息新技术反应迟钝,接受消化能力不高。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是对传统交易方式的变更,大多数农民害怕风险不愿尝试,有想法的也遭遇操作难问题,难以享受新方式变更带来的实惠和方便。3.4.2 农产品信息流通难问题

农产品信息流通难,网络涉农信息脱离农民实际需求,是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难题。当前,农民信息传播依赖于传统方式,最主要的两种方式,人际传播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新闻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栏目内容成了几乎所有涉农网站的通用模块,内容重复,实用性不足,脱离农民真正的需求,不能解决当前农产品信息流通问题。3.4.3 物流配送难问题

农村幅员江阔、人口分散、交通相对落后,商品统一配送运输成本高、经营风险高。而农产品的价值在于其“鲜活性”,而鲜活农产品,保质期短,易腐烂,对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包装以及储运条件都提出了特殊的的要求,而且不同的农产品对物流相关设备和运输工具也有不同要求。过高的物流中间成本,成了农户和消费者在实施电子商务过程中的栏路虎。3.4.4 交易支付问题

一是农民信息素养偏低,大部分农民不知道如何利用手机办理银行业务,对电子交易的具体流程操作、支付结算功能及其便捷性认知不足,二是安全顾虑难以消除,移动支付中用户信息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其加密手段相对简单,通信内容容易被窃取或篡改,用户重要信息可能会被泄露,人们普遍存在安全性担忧三是加盟移动支付的商家还比较少,现有的商家也缺少针对农民的专业性服务,难以吸引用户,整个产业链还有待完善,总而言之,在目前环境的制约下,仅靠移动支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探索多种途径共同解决农民电子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4.1 加强农民电子商务培训

加强农民电子商务培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农民培训中,要积极树立典型,抓好示范带头作用。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农民円常生活和交易习惯有较大的区别,消除农民对新方式的质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树立致富典范,好的典范如一面镜子,让农民看到先进技术和方式带来的实惠和效益,以此提高农民的培训兴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渴求心人,是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基本具备实践操作条件,信息接收能力强,做好这部分人的培训,扶持他们幵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让农民亲眼目睹电子商务带来的实在的效益,激励带动农民学习相关的电子商务知识,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4.2 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农产品走品牌化标准化之路。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民作社数量达91.1万家,湖南省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435个,全省累计有合作社成员173.2万人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农村合作社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主体,农村合作社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的核心力量。合作社统一采购,需求量较大,可以在农资购买中占有主导地位,对于价格洽谈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合作社统一采购,有利于控制农资来源,避免质量低劣、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农户,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一定作用。在推广农产品标准和品牌之路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执行和推广力度远远大于单个农户,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强化标准述设,引导农村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积极的意义。4.3 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政府应该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生猪、粮食、水产品、土特产等农产品聚集地带,重点建设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地批发市场,加强流转中心、农产品现代化仓储中心的建设,加快农产品运输设备的改造,积极发展直销配送,生鲜连锁超市等多种新型流通组织,鼓励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的发展;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流通过程改造,农产品的特殊自然属性要求实行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中规模最大,协调能力最好的主体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以他们牵头组织农产品生产者产前的信息指导,产中技术培训,产后的流通、冷藏、运输、包装、等服务,整合各方物流资源,追求供应链管理的最大价值,实现用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的农产品;将物联网、移动通讯、信息、网络等技术引入农产品物流、中,改造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实现农产品的直接交易,拓展农产品物流配送范園,在大型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设置信息采集中心,负责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信息的采集,并通过统一的农产品价格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对外发布,利用,实时定位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实时跟踪,按照统一的标准监控管理,保证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安全性。

4.4 打造符合农村需求的电子商务平台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与城市相比,虽然前还比较落后,但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就像块待挖掘的宝藏,吸引着很多商家的关注,但肝发农村市场成本高,见效慢,很多商家望而却步,“投资”不足成为了制约各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要想破解这一难题,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支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农村屯—商务建设屮来,鼓励多方投资运共同打造符合农村需求的屯子商务平台,通过平台汇聚农业龙头企业、通讯和电子商务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的力量,依托平台探索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多方共赢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总结

在信息知识时代,农村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对解决 “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升级转型、加快城镇化步伐起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湖南农业现状、农村信息化现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开始论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定自己的建议。本文缺少相应的统计数据作定量分析,缺少成功的案例分析,加上本人相关知识水平的欠缺,论文较大的缺陷性,望见谅。

参考文献:

[1] 国家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6-7.[2] 湖南农村农业信息化“分区建设”路径探析.谭艺平.湖南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湖南 长沙 410001 [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杜文宏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广西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刘 茜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院 广西数字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4]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 康春鹏 农业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732 [5] 中国电子商务实践 关翔,秦琼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想经济纵横.王海龙,司爱丽

[7] 湖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邓松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

[8] 湖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方 芳,黄 菁 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系 湖 南 永州 425199 [9]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骆巧巧.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 [10] 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喜才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北京 101149

下载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