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促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促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王 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虎溪大学城,401331)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并分析其特点,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
关键词: 就业信息化;大学生就业;就业平台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2005年毕业生人数是338万,初次就业率72.6%;2006年413万,初次就业率71.8%;2007年495万,初次就业率71%;2008年559万,初次就业率70% ;
①2009年611万,初次就业率6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
人,增量压力基本上得到缓解,但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仍很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并提出了八项要求。
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已经不再取决于建筑面积、摊位数量、人员规模,而将与人才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连。在“人际市场”与“载体市场”并存的同时,传统粗放型的有形市场正在向增加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的无形市场过渡,最终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社会趋势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实现就业信息化,为毕业生就业助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01年有近10%的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模式建设各自的就业信息网。在信息化手段用于就业的起初阶段,高校逐渐树立了信息化的意识。
从2002年至今,是一个政府重视,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的阶段。如就业中的 “一把手工程”,“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准则。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开通,要求各地方、各高校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2004年国办35号文要求:“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 2006年11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启动,是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五部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建的网络平台。2008年教育部和网络联盟组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教育部着力打造的立体化平台,2008年大学生就业工①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第24期《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一文:截至9月1日,教育部公布的比例为74%
作的“一号工程”,它标志着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频道,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这些举措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就业服务网开始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也预示着就业指导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大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某学校就业信息网读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毕业生信息,毕业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处理后找出合适职位,降低求职成本,加强求职成功率。
2.信息化就业平台的现状
信息化就业主要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低成本大范围地收集和使用信息,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实时双选平台,实现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动态信息交换,以及对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分析和效果监控等)。纵观当前形形色色的网上就业平台,呈现如下特点:
(1)由各自为战,到成立联盟,逐步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以及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三网”互连互通,达到降低研发与运营成本、信息共享目的。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由于在建设之初缺乏持续发展的思考,基本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资源有效整合操作方案,更难达到良好的运作效果。
(2)就业信息脱离毕业生的个性需求。目前区域性、行业性的就业网站不下数百,但真正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全过程服务的比较少,特别是优质就业岗位少。网上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包括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资料审核、信息发布、视频洽谈、诚信认证、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它摆脱了信息式人才网站的框架,真正达到了网上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从而保证求职与应聘的成功对接。
(3)信息冗沉,信息可信度不高、针对性不强。非本校的网上就业市场仅掌握招聘求职的信息资源,而不具备用人单位的客户资源或毕业生的实际人力资源,单位与求职者对接的成功率、资料的可信度、实地见面的安排等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所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此类网上就业市场的要求仅仅是就业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需要,只能以信息发布为主,基本上不能提供全过程就业服务。
3.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的特色。
就业管理平台是将本校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让本校学生、用人单位可以快速地建立个人资料、浏览招聘信息以及内部管理员修改信息,发布消息等,学校能随时统计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于平台的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和整体的信息维护都采用“适用,简单,智能”的原则,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发布,对于平台的管理员来说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信息的审核、发布、删除、回复等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私密性。私密是把双刃剑,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客观上增加了门槛,限制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人才市场竞争大,为保障学校的联系的招聘单位不被
外校学生竞争走,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系统只对本校学生公开招聘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每年都可以主动出击联系用人单位并发动全校师生提供用人信息,并实现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发布信息的审核、使用分析、统计。
(2)共享与整合特色。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完善平台各个模块的功能,优化平台运行和软硬件系统,统一各外来平台的数据信息。开发整合全国、省级高校联盟、校际内部的资源,采取网上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开展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增强平台的吸引力。
(3)自助性与互动性。平台具备发布留言及回复功能;开展就业指导咨询,网上答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逐步引入专业化服务,借助就业管理平台逐步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择业观、个人素质提高等多项服务,改变不适应用人单位期待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毕业生并经培训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工程单位等优质就业单位,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4)信息权威、针对性强、可信度高。由于平台的“非职业中介”式特征,就业平台的动态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与甄别,又能涵盖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薪酬等重要信息,能满足毕业生的多样性就业信息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指导模块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公务员考试、征兵等信息。
(5)更新及时、便捷。有效的就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公平分享,实现了信息快递,信息来源广,并进行分级分类;还可实行“一对一”帮扶措施,捆绑就业推荐;根据以往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跟踪实现就业反馈;还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监测进而达到对就业市场的预测。
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使用,除了节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外,还能促进高校优化管理机制,为招生的专业、地区分布提供参考,为课程设置优化提供参考,减轻就业工作人员事务性劳动,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我们自主开发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做到了四个满意: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院系就业管理工作人员满意,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满意。毕业生用户可以实现修改口令、发布留言、查看专业以及非专业的招聘信息、修改个人资料、查看重要通知、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查询用人单位录用信息、查询所报单位统计、查询面试时间地点、查询近期单位面试报名情况、参与职业测评等功能;用人单位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修正用人信息,查看学生报名情况,公布学生录用情况等;院系管理员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查询学生信息,实现各种统计目的等;学院管理员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发布招聘及面试信息,就业录用登记,用人单位信息审核,查询报名录用情况,学院专业介绍,各种数据查询统计等工作。使用两年来,平均每年的点击率接近12万人次。毕业生、用人单位、院系工作人员和就业中心管理员都已经非常喜欢使用平台开展就业活动。
为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自主开发了职业测评系统,选取目前最科学、最实用、最准确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性格、基本素质、心理特征、职业性格、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六大方面42个项目的测评,能准确记录学生测评结果,能详细统计分析学生测评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
2008年教育部明令就业指导课为必修必选课,通过建立职业发展教学体系、就业讲座体系、就业座谈体系和学生组织体系,提高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研究水平,加大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力度。推进就业指导的制度化、专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社会化、个性化、分类化以及互助化建设。正视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解决求职难、招聘难、信息不对称的矛
盾,努力建成集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 监测评估为一体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化系统。
总之,中国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发展迅速,但信息化就业水平偏低,要想达到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还需要依托网络技术,找出现有就业网络的缺陷,克服自身困难,消除“信息孤岛”,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就业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测,完善职前就业技能的网络培训功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就业,进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对“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 2006,(3)
2.刘大为.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努力开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3.孙长林,刘锐.大学生就业信息集成管理网络平台系统建设思路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6)
4.杨雨龙,徐文.网上教育人才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2)
5.张凤有.提高就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创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作者简介]王文(1968-),男,汉,四川西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招生就业信息化研究。
详细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文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招生就业处 邮编:401331 电话:***
邮件:27764428@qq.com
第二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人力资源公共服务职能,打造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宋小强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西安毕业生市场作为西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服务平台,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就业服务方式,有效落实各项就业促进政策,努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一、审时度势,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西安市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域发展的中央核心城市,据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就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将有63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再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将超过700万,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总体上就业压力持续的增加与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将更加突出。西安市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20余万人,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26万,大量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给西安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作为政府的人才公共服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当前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二、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2010年是各项就业促进政策的落实年,为加大力度,进一步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就业政策宣传信息平台,就业政策的充分宣传是促进就业的前提与保障,充分利用西安市人才网、各级媒体、报刊,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宣传国家就业促进政策,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尽快、充分的了解国家相关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设立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就业指导平台。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针对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满意度不高的现状,完善就业指导制度,聘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心理学专家、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就业指导专家信息库,加强就业市场需求调查,设计全面的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就业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实用性。
加强就业见习管理,打造就业实训平台。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在于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积累机会的矛盾,就业见习制度是目前国家出台的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更好适
应市场需求,是解决毕业生无工作经验的一项有效办法,通过参加就业见习,毕业生能够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弥补缺乏工作经验的不足,提高职业竞争力。并且绝大多数完成见习的毕业生及时实现了就业。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完善与发展,目前已建立了206家就业见习基地(单位),先后组织了五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供需见面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近6000个见习岗位。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尽量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组织各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带企业进校园,促进毕业生就业。继续推进区域人才合作,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亮出特色。
三、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多措并举促进就业
创建西安市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信息交流平台,为毕业生创业者提供了交流互助服务平台。以配合西安市政府创建创业型城市为目标,更好的为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提供服务,建立创业咨询登记和大学生创业QQ群,让创业人员有了一个交流心得的平台,分享创业体会,定期回访帮创业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召开了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交流会,诚邀了在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申请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通过座谈会详细了解大家创业状况和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难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学习了解的机会。同时对部分创业成功人员进行了跟踪专访,树立了创业成功的典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续组织西安高校赴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推介活动。在总结首次赴宁波推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西安高校毕业生信息资源,以品牌联盟优势,以名校带动二三类院校,以重点学科带动一般学科。同时,深入挖掘活动效能,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就业服务。
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拓展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第三篇: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就业平台建设计划书
搭建目的:建设和拓展大学生就业平台,促进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实现我校大学生就
业良好就业机会
搭建方式:利用校资料室和现有的一切资源
实施步骤:
1.建立资料库(整理和添加资料库)。
a.专业信息:以各专业分门别类的整理一下。例如;物流(物流 港口 报关
与国际货运........)汽车(汽车维修 汽车检验......)计算机(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程序设
计......)等等。
b.就业动态信息资料库:收集一些企业(公司)的资料。例如:企业相关
介绍企业招聘信息等等。(定期举办大学生招聘会,收集一些企业公司的资料)去一
些网上人才市场看看搜集资料。
2.建立就业咨询平台:
a.求职登记:进行对求职者进行登记(登记表格由部门人员另行制作)b.求职咨询平台:
网上资讯平台(由于资金等各方面问题,这个暂定。若资金允许,再
另行策划)
就业服务平台:校就业服务中心成员安排服务咨询。
c.求职测试:
利用网络或者纸制问答形式提问(包括 求职意向 求职企
愿 求职鉴定)最好要有求职信。
3.进行人工交流(服务人员和求职人员一种互问互答的方式了解求职方面的资料)指导求职方法:
职业测评
人格测评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一种习惯化行为系统。人格测
评可以明确受测者稳定的行为特征。可以对个人生涯领域定位、发展路径选择、团队互动模
式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对团队可以测知其团队特征与有效互动模式。是经常使用的职业测试类型。
能力评估能力是人可以改变外在世界的可执行行为,它不是一种潜力,而是一种外显的行为系统。通过本部分的测评,可以了解你的能力结构,明确胜任特征。加德纳最新的能力理论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核心能力。在本部分测评中,主要涵盖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能力的评估。是按照使用者自身能力判定的职业测试类型。
价值倾向价值在内在的认为某事、态度、观念重要,并认同之、践行之的内在动力。比如著名的职业锚理论,即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Schein通过对一群MBA学生从事职业的走向做长期追踪而产生。即为们可能改变工作,但在改变的多个工作中却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特征,此即职业锚。职业锚只是价值倾向中一种分类方法。价值倾向是职业测试的一个重要分支。
4.求职综合鉴定:以书面的形式提供就业指导方案
预期成果:创造我校大学生合理 科学 有效的就业平台
所需经费:待定。
策划部门:校就服
第四篇: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
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结合襄州区目前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我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我区城乡就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统筹城乡就业、全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新形势下,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就业与创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机构建设方面的现状
目前,全区各乡镇都已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按照规定配备了工作人员,基本达到了“六落实”的要求,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不平衡,在全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基本上都有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
1.2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管理问题
目前我区所有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双重身份,隶属所辖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工资没有着落,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不能做到专职专用,精力容易分散,对劳动就业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影响,也不利于基层工作人员成长进步和发展。
1.3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经费问题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承担着辖区内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担,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没有工作经费,没有收费项目,也没有预算外收入,由于人员没有编制,工资没有着落,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4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素质问题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由于不固定,所从事的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只能满足于上级交办的工作,对于一些需要前瞻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思考不够,把握不清,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1.5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建设问题
我区人口密度大,外出务工人员多,经济还不够发达,在短时间内还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完全实现“金保工作”的各项指标要求。这样,大量的工作就必须在区劳动保障局办理,造成了很多困扰。
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按照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要求,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让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认识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了解政府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加强社区公共就业平台建设对于加快城乡统筹,改善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作为考核乡镇和提拔使用干部的一项硬性指标,促使乡镇政府和党组成员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这项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二)建议规范公益性岗位,合理配置与管理
认真落实对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规定政策,真正做到机构、场地、人员、制度、经费、工作“六落实”。确保每个乡镇配备2—3名专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每个村配备1个公益性岗位(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逐步形成村镇一体、信息贯通、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村级协管员这一点带动各个自然村这个面,实现网络的全覆盖,为深入开展职业介绍、培训就业及其他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保证。
要充分发挥行政村、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发挥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加大劳动保障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各项就业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真正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劳动就业和劳动保障业务政策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对基层工作人员及各村级协管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建设成有文化、素质高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队伍,逐步以专职取代兼职,以稳定的队伍为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建立《公益性岗位作风和目标考评制度》,根据制度规范工作作风、设立年终考评标准,对考评不合格的协管员矛以解聘,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设置与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资金投入
要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的认识,在政策、资金、物质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建议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公共就业信息的覆盖面,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及时拨付劳务工作经费,确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以便正常开展工作。
(四)加快“金保工程”的推进速度
建立局域网,实现“五险合一”以及网上查询、网上传输、网上审批业务。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全覆盖、资源共享,上通下达,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效能,及时为群众提供所需要的周到服务;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力度,拓展就业信息覆盖面,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五)加大培训基础建设
要加大培训基础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教师及实训基地。不断扩大培训及鉴定科目,满足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能学有一技之长,提高成功就业率,并做好培训服务跟踪服务工作。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利益,通过整合公共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等各项服务资源,基本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使乡镇、农村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第五篇: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
前言 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时期,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高校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一直在扩大,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同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择业变得更高效、快捷、形式多样。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已经不再取决于建筑面积、摊位数量、人员规模,而将与人才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连。在“人际市场”与“载体市场”并存的同时,传统粗放型的有形市场正在向增加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的无形市场过渡,最终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社会趋势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后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真正实现就业信息化,为毕业生就业助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开发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处在时代前沿的中国高校来说,如何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便利,高质量、高效率搞好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让大学生就业不再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信息化的背景
(一)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于1963年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提出来的。1976年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研究团体首次给信息化下了定义:指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信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并逐步取得支配地位的一种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实践的不断演进与深入,人们对信息化这一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2005年底,我国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高校就业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就业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高校就业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大学生、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高校就业信息化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第二,高校就业信息建设的是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公开事务,除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与指导以外,还应包括市场建设、无纸办公、远程面试、课程网络管理、网络咨询互动、人机职业测评等管理事务;第三,就业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行政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二)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99.2001年)。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少数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派遣工作效率和加快对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而开始建立就业工作网站,如清华大学。2001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要根据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充实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无形市场建设,用信息化带动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由此开始在高校中逐步推行。这一阶段可看作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
2.第二阶段(2002.2006年)。2002年以后,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信息化的重点是指就业工作的信息化,主要依托互联网实现人才信息、岗位信息、在线指导、岗前培训等最快速度的交流和传递。2003年,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并在开通仪式上指出,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她号召各地方、各高校要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服务网要在服务功能、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要与传统的招聘形式相结合,将就业服务提高到新水平。2004年,国办发
[20041 35号]文件要求,要“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进程,2004年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要开通就业信息服务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消息资源,2006年11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 启动,是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五部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建的网络平台。全国普通高校基本全部建立了就业信息网。这一阶段可看作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使毕业生网上求职招聘逐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随着全国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立,各高校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化服务的内容、功能和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进入科学发展阶段。2008年教育部和网络联盟组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教育部着力打造的立体化平台,2008年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号工程”。周济部长在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依托网络,加大力度,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在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I
频道,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等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各地及高校也在积极建设各自的就业服务网并不断进行探索,从就业服务网开始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各省和90%的高校就业信息网都建立了起来。
“就业信息网”建设大大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某学校就业信息网读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毕业生信息,毕业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处理后找出合适职位,降低求职成本,加强求职成功率。信息网络的建设使全国范围内网上招聘十分活跃,就业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带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促进了毕业生服务与指导工作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二、信息化建设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意义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大幅扩大,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独特社会群体若不能顺利和及时就业,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供需总量不平衡的问题,也有供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有盲目设置专业的原因,也有忽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原因。笔者认为,就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强化就业信息化建设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水平
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水平提供契机。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给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积极推进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把利器。实现了就业管理信息化,日常就业管理工作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纸和笔、嘴和腿,也不只局限于传统的书信和电话沟通与交流。就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极大提升和拓展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提供了便利。如统计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层次、制作本校“就业情况白皮书”,按传统的方法必须通过对大量纸质资料进行手工计算和统计分析,费时费力,且差错难免。分析结果若有偏差,会导致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失误,后果严重。而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向系统输入原始数据,利用计算机后台程序进行处理、运算,就可以实时得出使用者需要的数据结果,也可以自动生成所需要的统计报表,进而快速制作出“就业工作白皮书”。这样既可以将就业部门工作人员从浩如烟海的文字、数据资料中解放出来,又可以避免上述手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二)促进供需双方沟通交流
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可以为促进供需双方沟通交流打造利器。据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网上应聘谋求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具体比例为27.8,其次才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具体比例为18.9 和17.4。尤其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降低就业成本,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求职应聘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以往获取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往往要奔波于宿舍与院系、课堂与就业办公室之间,获取一条招聘信息往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有了较发达的信息化平台,大学生可以坐在教室、图书馆里,打开电脑登陆信息平台或就业网站,就可以轻松获取所需要的资讯信息和招聘动态,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筛选出有用的内容,从容不迫地获取就业信息和掌握就业动态。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否及时掌握人才供给情况并及时与人才供应方进行信息交流,直接决定着用人单位能否保质保量引进人才,而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搭建的信息化平台为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了这个平台,用人单位不仅可以高效、便捷招贤纳才,而且还有利于用人单位减少开支、降低成本,因为有了这个平台,用人单位可以和毕业生一样足不出户,通过网络、网站、电子邮箱、远程视频等方式,公布招聘信息、接受学生的简历投递、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因来往各城市、参加各高校招聘会及人才市场活动所发生的各项差旅费等招聘支出,这是用人单位非常乐意接受的方式与途径。因此,就业信息化平台不但让大学生求职应聘不再难,也让用人单位招贤纳才不再难。
(三)从传统有纸化到现代无纸化办公
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从传统有纸化到现代无纸化办公的革命性转变。在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就业工作中,就业部门通过黑板报、书面通知、下发文件、海报宣传张贴等形式向二级院系、毕业生传递各类信息,既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常常就业活动结束了,还有很多老师、同学不知道有此活动的发生。此外,印制大量的纸质文件资料,既不易保存,也有悖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节约能源的国际性环保主题。而通过信息化、无纸化管理后,大量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既方便快捷,又环保节约,每位就业工作参与者、每位学生,每天打开电脑登陆信息平台,就能接收到来自学校发送的各项通知、活动和招聘信息等资讯,并且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迅速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毕业生可以点击网页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并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个人资料充实、维护,供用人单位查看;用人单位也可自行登陆上传招聘信息,供需双方选择十分方便。除电子版资料外,学校可将多方收集到的需求信息及单位资料整理后陈列到就业大厅,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并为毕业生求职制作“电子名片”,简明地写有个人简历、特长优势和就业意向等,放在就业信息网上的“人才库”和“英才库”中。一些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可以直接筛选毕业生,快捷而简便。信息化管理提供的资讯内容规范、格式统一、传递及时、目标受众群准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就业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也无形中可以促进就业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集约化和科学化运作,切实提高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四)从单一信息化到全程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从单一信息化到全程信息化管理的全局性转变。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初期,信息化管理也许只是单一的搞搞就业网站,挂挂招聘信息,教师、学生可获取的信息量很少,感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捷也很粗浅。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信息化建设已逐步从单一的信息化管理向全程的信息化管理转变,从仅对大四毕业生进行的信息
化管理拓展到全部大学生。大一新生一进校,就为他们建立个人信息平台和个人信息仓库;并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评和职业规划,根据各人的测评结果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因材施教,这样就可极大地避免到了大四才开展就业指导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作用,利用网络资源将就业工作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和学生活动中去,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在大学四年里的专业素质,也可培养学生毕业就业所必须具备的各项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时,可利用信息化平台跟踪学生四年的各项成绩数据、获奖情况、社会工作,从而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每个学生大学期间的一套完整的个人综合评价报表,这样既可供毕业生自我对照,回顾自己四年大学生涯,也可供用人单位参考分析、研究比较。
三、目前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不明确
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甚明确,简单认为只要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建设舍得投入,就业工作就一定能搞上去,学校就业率就一定能提高,却忽视了就业工作相关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信息化“软环境”的建设,高校有了美丽的校园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一定就能荣登国内乃至世界名校的行列。另一方面,还有一些高校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只是为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好面子,走形式,一味跟别的学校攀比,而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建设,盲目求大、求新、求全,有的甚至就是“政绩工程”,为增添政治资本服务。这样,就业信息化建设就未必能搞好,就算搞好了,也未必能用好,未必能发挥它应有的职能。
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目前,许多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各自规划、重复投入、分散建设,使现有的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工作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难以形成效益。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巩固学校已有的社会资源,开发新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管理理念和技术上都实现信息化,尤其是要保证信息使用的标准化。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开发信息管理软件工具,实现便捷的操作流程,形成规模效益,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节约人财物投入,提高就业工作效益。
(二)两极分化与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
很多高校尤其是自身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非常巨大,丝毫不吝惜财力和物力,但只是一味追求硬件设备的高投入、高配置,动辄花费十几万、几十万购买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语音设备,并花重金装修打造各类多媒体机房、信息化教室,这一切虽无可厚非,但资金投入了,设备配置了,场地建成了,就要扎扎实实地用起来,切实为提高就业工作效果和效率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硬件设备建好后,使用却很少,很多漂亮的场地和先进的设备常年闲置,很少有人问津,或即使偶尔使用,产出和效率也非常低,利用先进的设备只做了很浅显、很初级的一些工作,“大马拉了小车”,没有能够物尽其用。探究造成高投入低产出这一局面的原因,有的是缺乏懂技术、懂就业的专门人才去运作它;有的是缺乏配套的软件和系统,大量资金投入了硬件却没有舍得花钱或已经无力再投入开发合适的软件和系统,导致硬件资源白白浪费,信息系统平台常处于闲置状态,设计能力利用率很低,资源严重浪费。同时,很多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系统和平台为自己求职增添砝码、提高就业成功几率的毕业生却无法有效利用它。这一切严重违背了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服务、为就业管理服务的初始愿望。
与此相反的就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很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化建设,在设备投入上非常有限。由于就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硬软件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加之许多高校就业工作经费本身投入不足,导致许多高校没有能力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研发一套远程面试系统需要上千万的投入,单个学校去开发不现实也不可行。
(三)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导致信息不对称、矛盾突出
由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其建设模式往往是各高校根据自身业务提出需求,建设带有浓重的自我封闭性,产生大量的信息孤岛。如远程面试系统,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不能通过系统进行共赢,信息化的便利性就不能够体现,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一些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职能业务系统并存,既有独立的就业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又有独立的教务管理系统等其它系统,各系统信息数据不能相互兼容。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业务系统数据管理难度非常大,不同的系统需要维护各自独立的主数据,而各系统的数据一致性是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
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后,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引导,造成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系统闲置“吃不饱”,设计能力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许多想利用信息化管理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成果和效率的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校就业部门的这些设备和条件缺乏了解,同时,很多迫切想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为自己就业求职增添砝码和成功几率的广大毕业生也因不了解而无法有效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平台。因此,信息不对称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违背了信息化建设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就业工作服务的初衷。
(四)信息审核机制尚需完善
在就业信息化的实际运营中,高校往往扮演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角色,必须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一方面,要加强对毕业生的信息审核。毕业生登陆信息平台后,为了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以求应聘成功,必然会填写、刊登和发布自己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息,但大部分信息是由毕业生本人填写,若审核机制不完善,必然会有一些毕业生为了吸引用人单位注意,获得用人单位青睐,夸大事实,填写不真实的信息,比如虚构自己的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奖学金、社会工作经历等,这样就会引起用人单位的误判断,造成不公平竞争,甚至在被单位识破后,对毕业生乃至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信息审核。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本是好事,但还是
有一些单位出于恶意目的,采用欺骗手段在乎台上刊登虚假招聘信息,蓄意夸大企业规模和薪资待遇,甚至诱骗学生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或协议,若无相应的信息审核机制,就会让这些单位钻了空子,侵害毕业生的权益。因此,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关系到供需双方的利益。
四、进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推进和完善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扎实、稳步、健康地推进高校就业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理念化、全局化、纵深化发展已是形势所迫。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大力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重要保障,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地方、各高校必须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尽快实现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相互贯通。就业服务网要在服务功能、空间和领域方面不断拓展,要与传统的招聘形式相结合,将就业服务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软件开发与硬件投入双管齐下
软件和硬件对信息化功能的发挥都十分重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就是这个道理。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硬件设备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急需的是合适的、能满足各主体需求的软件和系统。软件开发、系统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讲比硬件建设复杂得多,国家应出台统一标准.学校与技术人员应加强沟通,定制符合就业工作要求且能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建设、系统构建在某种程度上讲,比硬件建设复杂和困难得多,而且构建适合本校发展需要的软件系统环境,必须依靠技术开发人员和学校就业部门不断加强沟通、交流与探讨,定制出符合就业工作要求且能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所以软件投入丝毫不可怠慢。
(二)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教育部对建设毕业生就业网的目标是要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努力引导毕业生通过信息化手段促成就业。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按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要求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的就业工作和就业市场进行“仿真”。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学校的网络也相互提供了网上的链接。但由于相互之间数据格式及服务标准的不同,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无法完全链接,满足不了网络就业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准确性、时效性、多样性的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就业网不能完全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就在于数据技术格式和就业服务的不规范,同类的数据格式五花八门,同类的就业服务千差万别,导致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学校与学校、网与网之间不能进行快速地信息交流。这种状况成为我国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瓶颈”,妨碍了网上就业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工作、毕业生择业及单位用人的成本。因此,全国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中必须采用统一的工作、服务和技术规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防止错误的产生,降低工作成本。
(三)建设信息一体化大平台
管理部门在校内要统一协调相关部门.信息相互贯通,实现资源共享,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招生部门每年招新生后及时创建新生的信息数据库,准确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从源头上实现与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是专门为毕业生就业的服务性平台。要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通过信息平台建设,使学校巩固已有的社会资源,开发新的社会资源和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公众对信息手段的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就业信息网络将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高校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就业网的服务功能,及时更新网上信息,为毕业生提供真实、有效、方便、快捷的信息。
(四)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
从组织领导、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将毕业生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建设整体规划,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状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作为毕业生就业表彰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前,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将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学校当年的经费预算予以重点保证和落实,做到专款专用。二是要加强硬件建设,添置和更新必要的网络设备,提供专用场地。三是要切实加强就业信息化队伍建设,精心挑选网络技术强、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就业工作队伍中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四是要加强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学校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明确工作责任,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有效整合校内网络资源。五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研究并出台相关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标准和评估制度,规范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的建设行为。
总体来说,当前我校就业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当前就业网站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就业管理效率和更好的服务学生花更多的功夫。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当前的就业服务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发展道路仍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要花功夫实现“质”的飞跃:在大力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基本下,进一步丰富网站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网上求职、远程面试、指导服务”五元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要依托网络技术。找出现有就业网络的缺陷,克服自身困难.在各级教育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消除“信息孤岛”。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实现就业资源共享。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就业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测,完善职前就业技能的网络培训功能。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力量和温暖。不断调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态.扫清了毕业生在求职方面的心理障碍与信息障碍,使他们在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中寻找信心.在竞争中做到从容不追,尽情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发挥出自己的专长。真正实现信息化就业。进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