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大全

时间:2019-05-12 12:4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大全》。

第一篇: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大全

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摘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往往会因为就业不理想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学生实际工作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不能设身处地进入到所需工作岗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从主抓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如何为学生走出学校疏通心理问题成为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的增加,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专家指出,高职学生就业难,从很大程度上说,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的就业岗位缺乏,而在于高职学生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一方面,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一部分,从心理上已经把自己纳入到大学生这一层面,希望享受与之相应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又因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在这样的矛盾中,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就业前解决的重要问题所在。

一、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走向社会时间较早,心理成熟度非常低,就业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素质提升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的素质不断提升。那些能给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较高工资待遇的企业往往也是那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几个特点:(1)管理理念比较先进,靠管理出效益;(2)大量采用现代化工具,以适应大规模高质量生产和集成运作的需要;(3)创新能力比较强,以提升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并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此为背景,企业往往要求员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生产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许多高职学生因为专业知识功底不过硬、对于现代化工具操作水平不高或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从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高职教育发展不到位造成了高职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教育发展不到位,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于高职教育投入不够。首先是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不够。在投资结构上,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向本科院校倾斜,对高职教育投资过少,而高职教育的教育成本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有研究者指出,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比重远低于本科院校。有人拿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同地区的本科院校做比较,发现前者的2009年生均教育经费比后者低出很多,最少的低出557元,最多的竟低出2187元,国家示范校尚且如此,普通的高职院校就更不用说。国家对于高职教育

投入不够,使得高职教育办学条件艰苦。基于这个根本原因,高职教育的发展又衍生出许多问

题。这些问题表现在:(1)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课程开发等成问题;(2)学校硬件设施条

件差,学生实训成问题;(3)校企合作难于开展,学校对接产业教学落实不够,高校专业设置

和课程结构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学生顶岗实习困难等。这些衍生问题进而衍生出学生能力发

展上的许多问题,如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限等等。

(三)高职学生自身能力不强、素质不高造成就业困难

高职院校因为办学层次低(只有专科层次)、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小、办学条件差等因

素,使得其生源质量亦成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在中小学阶段成绩不好,受到家庭、学校

和社会的鼓励少而批评多。从生源的角度看,高职学生成绩不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

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许多高职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由这些心

理问题所引发的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些心理问题表现在:(1)厌学情绪:因学习成绩

不好而产生,又影响到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进而造成其理论功底不扎实。(2)缺乏克服困难的心

理素质:怕苦怕累,承受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能力差,遭遇挫折往往容易放弃。(3)不正确的待人

之道:待人过于功利,缺乏真诚、奉献精神、服从意识和机遇意识。(4)缺乏创新意识:对新事物反

应不敏感,缺乏创造性地改进工作的意识。(5)自暴自弃:对自己的要求低,不注意改正自己的不良

生活习惯。这些心理问题组合在一起,一方面造成其缺乏从业明确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也造

成其综合素质差,对高职学生就业和稳定工作岗位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是构成高职学生就业

难的主要因素。

(四企业工作待遇低和环境差使高职学生无法实现其就业理想

高职学生就业难,除了诸多因素造成其自身能力不强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客观原因,即

我国许多企业待遇不高和工作环境差也是客观事实。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一批

实力较强的企业素质提升较快、现代化水平较高,但更多的企业粗放型的特点依然明显,这些

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研究指出,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是:

(1)工资待遇低。月工资的平均水平在800~1200元左右。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珠海、深圳一带稍高,达到2000多元,但消费水平也高,西部地区贵州一带的打工仔甚至只有

300~500元。这相对于各大中城市的高房价而言,根本无法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2)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很多企业来高职院校招收雇员,并没有把高职学生当做“人

才”,而是素质相对较高的“用工”,多是出于节约劳动成本的目的,所以给出的工资也很

低。高职学生到这些企业工作也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被动选择,相对低廉的工资,而学生

作为就业的接受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是“走走看看”,对工作没有太多的热情。

(3)工作不稳定。高职学生一方面因难找工作而不得不被动就业,另一方面又因工作无

法解决生活问题而不得不考虑重新择业,这种两难局面“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一

种飘忽不定的犹豫之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

会考虑换工作或者选择待业,重新深造”,工作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二、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是过高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部分高职生不能客观认识自己,不能摆正

自己的位置,常常不考虑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高估自己能力,追求超越个人素质的职业。在择业过程中表现为择业期望值过高,急于求成,不愿到基层、农村、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就业,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自己实际情况,所选择的职

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胜任和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高职生往往会给人留下“眼高

手低,不切实际”的不良印象,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况。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形成。产

生这种心理的高职毕业生往往也是因为自我认知偏差,表现为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

过低,总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无法和本科生相比,用人单位要求很高自

己肯定达不到等,形成了对自己一系列的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丧失,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致使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没有信心和勇气

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严重影响了对职业的选择和获得。

(三)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

绪状态。绝大多数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一般来说,适度的暂时的焦虑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缓解,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紧张、身心疲倦、意志消

沉,行为上穷于应付,反应迟钝,无所适从等症状。过度的焦虑心理不但干扰了高职毕业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也影响了求职过程中的正常发挥,从而给顺利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

惑,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四)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这一特

征在目前“90后”学生中较为常见。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择业中不主动去联系单位,不积极参

与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他人来帮自己解决。临近毕业时,一些学生总是喜欢找父母拉关

系,把就业的期望更多地寄托于父母身上,还有些学生找工作时总喜欢有父母、同学相伴,或

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冀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五)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

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心理倾向。部分高职生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面对就业压

力时,很容易接受暗示。这样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脱离自身实际,忽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

点,过分追求实惠,一味跟在别人后面走,这样盲目从众的结果,致使一些毕业生错过了适合自身个性与发展的机会,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重负与压抑,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适应感。

三、梳理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紧缺人才,一方面大量高职生不能理想就业,这种现象与高职生

“好高骛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直接关系。因此,教育者要帮助

高职生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他们要认清就业是一个循

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生有时要学会

“退而求其次”。要有一个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抱着高能低就的心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

门人才不是高职生走出校门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这样,高

职生才能够更踏实更自信地实现就业,找到更理想的岗位。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高职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挫折,而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身边不少朋友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更增加了就业焦虑情绪。

因此,教育者要帮助高职毕业生调整好心态,理性定位,尤其是加强自我情绪控制。当自身心

理平衡难以维持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各种心理调适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如自我激励

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松弛练习法等。自我调适的方法

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乐

观豁达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工作

借助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板报、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介绍一般知识,使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调整,缓解负性情绪。针对毕业生普遍表

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可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

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理,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针

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

导。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梳理应该渗透到毕业生最后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应该作为

毕业生重点工作开展下去,使学生在就业心理准备上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客观现

实,认清就业形势,做到未雨绸缪,从而能以从容、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小清新文章

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高安京,郑碧楠,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

【2】唐明明,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3】李树林,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追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第二篇: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1

中职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摘要】中职院校毕业生在面临毕业、走向社会时,往往会因为就业不理想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学生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源于幼稚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而不能设身处地有效融入到所需工作岗位,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笔者从主抓学生工作的实际出发,探讨如何为学生走出学校疏通心理问题中教育者可以采取的各种积极策略。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的增加,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中职学生作为大中专毕业学生群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问题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有专家指出,中职学生就业难,从很大程度上说,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相关就业岗位缺乏,而在于中职学生较为幼稚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一方面,中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一部分,从心理上已经把自己纳入到大学生这一层面,希望享受与之相对应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又因自身素质、学历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自己的就业理想,在这样的矛盾交杂中,中职院校毕业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就业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造成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中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时间较早,心理成熟度非常低,就业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素质提升对高职学生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且国家化脚步的日益加快,促使我国企业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这一进程中,能给员工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较高工资待遇的企业往往也是那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有几个特点:(1)管理理念比较先进,靠管理出效益;(2)大量采用现代化工具,以适应大规模高质量生产和集成运作的需要;(3)创新能力比较强,以提升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并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出于快速发展的考虑,企业往往要求新员工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生产以及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前景能力,这些方面成为企业遴选新员工的重要因素。但许多中职学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较差、专业知识功底不过硬、对于现代化工具操作水平不高或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而与企业提出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无法快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中职教育发展不到位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还存在严重“失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投入不够。首当其冲,就是国家对于教育综合投入比例较低。在投资结构上,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大幅度向重点本科院校倾斜,而忽略对职业教育投资额的配给,再到中职 1

这一层次则少之又少。有统计表明,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与同地区的本科院校做比较,前者

2009年人均教育经费比后者低出近20个百分点,最少的低出600元左右,最多的竟低出2000

元,这仅仅是国家示范类学校的统计结果,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示范校尚且如此,而办

学条件及社会影响力更为普通的中职院校就更不用说,由于国家对于中职教育投入不够,使得

中职教育办学条件艰苦。基于这个根本原因,中职教育的发展又衍生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

现在:(1)师资力量缺乏,教学质量、课程开发等成历史遗留问题;(2)学校硬件设施不达

标,学生参加实践和实验成问题;(3)校企合作难于开展,学校对接产业教学落实不够,高

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学生顶岗实习困难等。这些衍生问题直接影响到

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出现诸如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操作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限等等。

(三)中职学生自身能力不强、素质不高造成就业困难

中职院校因为办学层次低(只有专科层次)、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小、办学条件差等因

素,使得其生源质量亦成问题。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在中小学阶段成绩不好,受到家庭、学校

和社会的鼓励少而批评多。从生源的角度看,中职学生成绩不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

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许多中职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由这些心

理问题所引发的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些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1)厌学情绪:

这不单单是进入中职院校养成的不良习惯,具有一贯性,皆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又影响到

其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进而造成其理论功底不扎实;(2)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生活条

件的过分优越,而导致很多学生怕苦怕累,承受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能力差,遭遇挫折往往

容易放弃;(3)不正确的社交之道:待人过于功利,缺乏真诚、奉献精神、服从意识和机遇

意识;(4)缺乏创新意识:对新事物反应不敏感,缺乏创造性地改进工作的意识;(5)自暴

自弃:自己认为进入到所谓的差学校学习,前途渺茫,就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注意

改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上述这些心理问题组合在一起,一方面造成中职学生缺乏从业明确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也造成其综合素质差,对中职学生就业和稳定工作岗位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是构成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四)企业工作待遇低和环境差使中职学生无法实现其就业理想

中职学生就业难,除了自身诸多因素造成其自身能力不强的主观因素之外,也有客观原

因,即我国许多企业待遇不高和工作环境差也是客观事实。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经济迅速发

展,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素质提升较快、现代化水平较高,但更多的企业粗放型的特点依然明

显,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减少劳动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样的情形

直接导致这些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有材料研究指出,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状

况是:

(1)工资待遇水平低。综合月工资的平均水平在800~1200元左右。其中东南沿海地区

如上海、珠海、深圳一带稍高,达到2000多元,但消费水平也高,西部地区贵州一带的打工

仔甚至只有300~500元,由于当地消费水平高,这些收入根本无法解决学生的基本生活问

题。

(2)被动接受工作岗位。每到毕业时节,社会很多企业来中职院校招收雇员,真正希望

继续培养企业人才的只占到少数,在他们眼中并没有把中职学生当做“人才”,而是素质相对

较高的“廉价劳工”,多是出于节约劳动成本的目的,所以给出的工资也很低。而中职学生到

这些企业工作也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做出的被动选择相对低廉的工资,而学生作为就业的接受

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工作中没有过多热情,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出来。

(3)工作不稳定。中职学生一方面因难找工作而不得不被动就业,另一方面又因工作无

法解决生活问题而不得不考虑重新择业,这种两难局面“使得中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一

种飘忽不定的犹豫之中,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

会考虑换工作或者选择待业,重新深造”,工作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二、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的重要表现是过高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由于从小娇生惯养,相当一部

分中职学生不能客观审视自己,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不考虑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高估自己能力,追求超越个人素质的职业。而在择业过程中表现为择业期望值过高,急于求

成,不愿到基层、农村、小企业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很少考虑到自

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自己实际情况,所选择的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能够胜任和发挥

自己的才能。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形成。产

生这种心理的中职毕业生往往也是因为自我认知偏差,表现为对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

过低,总认为自己学校差一些,自己的水平就比别人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无法和本科生相

比,用人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等,形成了对自己一系列的消极“暗示”。反复的消极

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丧失,造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反反复复强调不能胜任任何工作,致使中

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

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严重影响了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位的有效获得。

(三)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

绪状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尽头在很多年轻人就业中普遍存在,但是竞争能力的不足,让

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一般来说,适度的暂时的焦虑

是有好处的,但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缓解,严重时会出现精神紧张、身心疲倦、意志消沉,行

为上穷于应付,反应迟钝,无所适从等症状。如果出现过度的焦虑心理,不但干扰了毕业生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也影响了求职过程中的正常发挥,从而给顺利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

惑,甚至造成择业上屡次失败。

(四)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这一特

征在目前“90后”学生中较为常见。在求职过程中,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中不主动去联

系单位,不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他人来帮自己解决。临近毕业时,一些学生总

是喜欢找父母拉关系,把就业的期望更多地寄托于父母身上,还有些学生找工作时总喜欢有父

母、同学相伴,或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冀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

位抛弃。

(五)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是指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

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心理倾向。部分中职生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面对就业压

力时,很容易接受暗示。这样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脱离自身实际,忽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

点,过分追求实惠,一味跟在别人后面走,这样盲目从众的结果,致使一些毕业生错过了适合自身个性与发展的机会,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重负与压抑,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适应感。

三、梳理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紧缺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大量中职生不能理想就业,这种

矛盾现象与中职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直接关系。因此,学生工作者

者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他们要认清就业是

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向高的过程,不能好高骛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学习时

间较短,但是自己具备过硬的技术,适应社会需求从而学会“退而求其次”;同时,要有一个

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抱着高能低就的心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是中职生走出校门

时的能力定位,而是多年后理论与实践经验积淀的升华,这样,中职生才能够更踏实更自信地

实现就业,找到更理想的岗位。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中职应届毕业生虽然有一定实践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没有工作经验等原因,在就

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而来自家庭的压力,加上身边不少朋友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更增加了就业焦虑情绪。因此,教育者要帮助高职毕业生调整好心态,理性定位,尤其是加强

自我情绪控制。当自身心理平衡难以维持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各种心理调适方法来进行

自我调节,如自我激励法、注意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合理情绪疗法、松弛练习

法等。自我调适的方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

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

态和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平台, 做好就业心理疏导工作

借助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心理疏导,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板报、报纸、广播、网络等形式宣传介绍一般知识,使学生学会通过自我调整,缓解负性情绪。针对毕业生普遍表

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可通过讲座、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

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理,引导他们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针

对个别因就业压力过大引起的严重心理问题,要及时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对其进行系统的指

导。

总之,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梳理应该渗透到毕业生最后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应该作为

毕业生重点工作开展下去,使学生在就业心理准备上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客观现

实,认清就业形势,做到未雨绸缪,从而能以从容、积极的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小清新文章

来源——海内论坛: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高安京,郑碧楠,职业院校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

【2】唐明明,高职院校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3】李树林,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追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第三篇: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是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工作已经不再是毕业生离校前的阶段性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通过就业指导课这一有效载体,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应全面修订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一年级开展专业思想、国情、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年级开展择业心理、择业观和成才教育、三年级开展择业技巧、法律常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四年级开展就业政策、创业教育。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对本科生的培养向复合型、宽口径、厚基础方向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实效性。

大学校园内形成了从校领导、院(系)领导、职能部门,到专任教师、学生辅导员人人关心就业工作、人人参与毕业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高校成立了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院系也相应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院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初步建立,形成了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工作针对性,将就业指导满意率、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率纳入到相应的考评体系,作为考核各级队伍成绩的重要指标。

高校开发、完善了校园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技巧指导、就业政策发布、信息查询、网上招聘等服务;高校努力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的网络信息平台,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初步实现与各级政府就业服务网、各人才服务网络之间的互联,加强了自身建设,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第四篇: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

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

登封市直一初中 张晓明

班级由学生组成,研究学生是管理班级的重点。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支点,班主任只有利用好这个支点,才能使班级管理的杠杆更加有力可使,班级管理的杠杆才会平衡。研究学生,做好学生思想的疏导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

⑴观察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对其思想进行了解和研究。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时时在关心自己,令学生更尊敬老师,更向往上进,让学生觉得只有自己不断上进,才能对得起老师那期待前进的目光。但观察法比较被动,班主任必须客观公正地对待观察情况以免错怪了学生。

⑵调查法。进行多侧面,多渠道调查。调查法必须注意被调查者与调查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便使调查情况更全面具体。

⑶谈话法。就是直接与学生进行交谈,这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环节。俗语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这种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拉家常法。用拉家常逐渐引出所要谈的话题,这样可以缓和气氛,缩短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使谈话法犹如水到渠成一样。

②暗示谈话法。这种方法不开门见山,学生能平静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并通过教师的暗示,让学生自己找到缺点,自然地改正缺点。

③宽容谈话法。荀子曰:“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用宽容的方式,使学生不记恨教师,反而让学生有愧疚之感。也使学生有了改正的机会和余地,这样会使事情迎刃而解。

④逐级谈话法。人们常说:欲速则不达。分几次进行谈话,逐级提高,把学生的缺点加以分解,并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觉得教师能理解自己,在潜意识 中有了承认错误的勇气,为今后的转变埋下了伏笔。在这时班主任要抓住有利的时机,推波助澜,那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已为期不远了。

同时要引导学 生增强竞争意识。当今的时代是不断竞争的时代,俗话说:适者生存。只有不断地竞争,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作为学生,就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 上学习上展开竞争,比谁进步最快,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用良好的竞争心理去迎接竞争社会对学生的挑战。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要培养好这些学生,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 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类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班主任,作出长期的努力和实践,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通过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才能在现代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灿烂的前景。

第五篇: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4班孙雷***

关键词:90后性格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摘要:面对90后这个个性鲜明、勇于表现自我,知识丰富,思想独立,喜欢理性,但又有缺乏合作、对网络过分依赖、心理较为脆弱等特点的这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师生关系、教育理念、教学环境等方面都应有所创新,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1)个性鲜明,敢于表现自我,但缺乏团队精神

90后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喜欢彰显个人特色,标新立异,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从衣着外表、兴趣爱好都追求独树一帜,喜欢标新立异,比其他年代的年轻人更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也正是因为对个人的过分关注,导致对集体的冷漠,集体归属感不强,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2)知识丰富,求知欲强,但对网络过分依赖

由于网络的普及,90后大学生群体较早的接受了这一信息交流平台,及早掌握了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在网络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网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并且乐于善于借助网络寻求新的知识,获取问题的答案。但是由于网络所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消极的积极的思想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出现,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的难度,无疑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点产生影响,网络的虚拟性更使不少大学生沉迷其中[1],丧失现实感,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使他们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部分出现了交流困难等问题。

(3)思想独立,但心理缺乏依靠,较为空虚

90后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比较抢眼,但是他们的内心却不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那样个性鲜明。大多数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很难轻易对人敞开心扉。

他们追求独立、自由、渴望有成人感,甚至故意装成熟装老成,但事实是表面上的成熟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幼稚。处于从幼稚到成熟转折点的90后大学生,其实远没有走出他们的心理断乳期,长期以来家庭对他们过度的关心、保护,促成了高度自我关注的心理,依赖心理严重,缺乏独立性,社会经验的贫乏,生活阅历的肤浅,使他们对当代多元社会的各种嬗变和冲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在遭遇挫或遇事不利的时候往往自信心受挫,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心理极为脆弱,容易走向极端。

(4)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成为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变革的潮流和由此导致的社会震荡必然经过学校、家庭等各种途径对他们产生影响,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但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大学生注重个人与社会并重,奉献和索取统一,事业与利益并取,愿意他人和社会服务,同时注重社会的最终和他人的回报。

(5)关注社会思潮,价值观更加务实

处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个大环境中,信息出现开放和透明化,使得90后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认知更加趋于理性,但也更加趋于功利,更加务实,讲究实用,追求实惠,例如在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的活动中,他们大部分人更加趋向于入党能给个人带来好处和实惠。

(6)人生态度与目标设计更加理性

由于社会开放带来的信息通畅,网络交往的社会性,青年群体往往能更早地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各种样态、规则和潜规则,加上当今社会竞争日益烈,生存发展压力逐渐增大,催生了他们更加清晰、理性、务实的人发展意识和生涯规划设计。

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如下:

一.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手段

(1)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层面的灌输,体现为一种“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积极性没有被很好的调动。同时,我国的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具有强调政治性,注重规范性和系统统一性的结合。在这种教育中,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学习,而学生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的正面的理论灌输转变为一种体验式的、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到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学习并内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时代,网络这一信息传媒工具毫无疑问的获得了90后大学生青睐,所有这些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主题单方面向教育客体输出教育信息的方式,主客体之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对话,网络平台具有信息传递量大、传递速度快、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使教育主体更乐于接受教育,网络的灵活性还可以使教育主体游刃有余的针对教育客体的具体情况立即做出判断和调整,因此,应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速度。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心理咨询和指导,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90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脆弱、敏感的心理特质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应进一步拓展高

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渠道,开展多样化的有效的心理咨询指导,并适

时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调适,以健康阳光的心态积极面

对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 教学理念上

(1)坚持目标引导与层次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积极动力,高校应给大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引导,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积极努力实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之骄子”,都需要努力奋斗,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层次化教育,注重90后群体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谈心、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面对90后这样一个个性多样的群体,只有了解他们的思想才能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生活更近,要围绕他们在学习、生活、健康、交友、求职、恋爱等各个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才能更加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

(3)针对90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过于 “理性” 的思考模式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信仰缺失,出现了所谓的 “信仰危机”,这使他们很难凝聚在一起,并可能在一些重大人生点上出现动力不足、惘然彷徨的情况;自我意识的过分膨胀,造成其团队协作意识薄弱,也使他们过于注重实效,蔑视形式和口号,大学生喜欢挑战权威,民主意识强烈,希望听从自己的想法[3],另外,由于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和受教育机会增加,很有可能会出现他们对知识信息的把握在量上及质上超过教育者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者的权威性。

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心理和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和谐是指两者在言谈举止、思想观念、个性特征等方面能互相接受、认同或肯定,相互尊重而不抵触,如果能做到这点的话,那么教育者所做的努力常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吸引 相互支持,有利于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实效性,注重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不应回避反应现实的东西,而是加强引导,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成为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学业监督者、心理疏导者、日常管理者、职业规划者等。

三.教育环境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大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一个更好的人文环境,使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学习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参考文献:

[1]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8(9).[2]高中建,孟利艳“90”后现象的归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3 ] 张耀灿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M ].北京:人民

出版社 , 2006: 386-390.

下载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院校就业思想的疏导工作的特点与对策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余姚市就业促进工作现状与对策2013

    余姚市就业促进工作现状与对策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魏利民 就业为民生之本,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论文(合集五篇)

    摘 要:本文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和就业取向方面分析,得出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较为灵活的特点出发,探讨基于高校层面艺术类高校应注重......

    职业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和原因分析及对策[最终版]

    职业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和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考试作弊在职业院校长期存在,期末考试尤甚。这种不良现象破坏了考试的公平,践踏了考试记录,败坏了职业院校的学风。职业教育......

    新时期企业女职工工作特点与对策(精选5篇)

    新时期企业女职工工作特点与对策女职工是企业人员配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女职工的工作,对于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新形势下,抓好女职工工作,确......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就业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应用英语方向) 年级: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就业成绩:旅游学院蔚文琴201125053101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因 9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在改革开放中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所以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

    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关对策研究.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关对策研究 作者:韦文荣 韦乔元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2期 [摘要]高职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

    浅析残疾人就业对策与思路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桐乡市凤鸣街道现有持证残疾人856人,涉及全街道近1/5的家庭。近年来,残疾人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