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8:5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

第一篇: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

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摘要:

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证明,开发区的成立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方。随着开发区由起步阶段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其发展方式已由单纯追求总量的扩张到更为注重质量的提升,内涵的丰富,可持续性的发展。开发区工业经济的转型期恰恰是经济调整的机遇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更新观念、改革制度、创新管理,从技术改造、产业集群、增强服务、塑造环境等诸多方面入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西安经济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其对西安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利弊,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开发区经济活力利弊解决对策

引言

20世纪中叶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竞相建立了包括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开发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批准设立经济特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后,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建立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在于,通过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的良好环境,来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出口创汇,推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为了促进这些开发区的发展,引进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国家对这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赋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20年来,这些国家级开发区在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从体制创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真正体现了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排头兵”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不同程度地走上以发展现代工业、吸收利用外资、拓展外资出口为主的道路。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开发区的创建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之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开放、发挥创新的重要窗口。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凸显,土地、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明显加大。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我国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经济开发区的演进历程、发展特征、动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张晓平,2002;王慧,2003等),对于我们科学认识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特点和运作机制并指导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对经济开发区包容性增长诉求的进一步提升,如何解决经济开发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开发区规模偏大、经济效益低下(王兴平、崔功豪,2003)、土地利用效率过低(朱传军、卢新海,2009)、国内经济开发区发展不平衡(王宗赐等,2010)等问题,需认真加以研究。

2基本概念

2.1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的范围包括: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

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高新技术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和修订。

2.2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指为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中划出的实行一系列类似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所谓“开发区”,中国人并不陌生。通常而言,它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等。在中国,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动力,已经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开发区城市”概念也由此而生。

按照学者的观点,开发区发展进程可划分为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后成熟期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发区有着不同的增长机制,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空间特征,因而与依托城市(母城)和地区的相应关系也有所不同。

开发区发展对城市的空间规模、形态以及空间增长方式、产业空间结构、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各功能区段之间的关系、城市化与郊区化进程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从而可催化带动都市区域的空间重构。

为什么开发区能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如此大的推动力?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伟林称,说到底,还是集聚经济的作用。

在周伟林看来,一方面,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投资环境条件不均一,采用开发区模式,便于集中公共资源,快速有效地营造起有利于企业选址的特殊空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都很重视搞开发区,招商引资,这对于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当地就业、税收、GDP增长、城市发展等都有益处。

工业区是大多数中国地区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以北京为例,为了促进北京空间重构,为北京城市化道路提供了一种新选择,有力推动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在北京的周边,顺义、通州、亦庄等工业区的设立,起到了经济集聚、人口集聚的作用,而成为北京新“增长极”的作用。

而随着“大北京”规划的出台,北京的这种城市化进程已经辐射到了与北京邻近的河北的县市。在北京南部的河北固安县,固安工业园区作为固安工业化和城市化梦想的载体,已成为典型的开发区城市,被官方称为是河北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区域,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的样本之一。

固安工业园区的建设者集全球城市经验,建中国未来梦想。他们走访新加坡、德国等先进开发区,提出了“公园城市、产业聚集、休闲街区”的规划理念。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居环境优化等内容融合到城市的空间规划当中。

他们也考虑了工业园区的发展同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新规划了新城核心区、工业聚集区等功能区域。运动公园、自行车慢跑系统、工业区邻里中心等前瞻性规划在周边区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工业园区系统规划了区域内生活安置、免费职业培训等方案,在改善区域内居民生活硬件设施的同时,对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提高区域内居民收入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开发区对中国城市影响贡献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54西安市开发区发展现状

4.1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现状

吸引外来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西安高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进入二次创业期以来,西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取得巨大进步,主要表现为:

一是引进外资的增幅较大。2004年,西安高新区实现合同外资3.099亿美元,占全市的39%;实际引进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的37%;实际引进内资47.2亿元,实际引资占全市的37%;实现全口径出口创汇3.5亿美元,占全市的34%。2006年,西安高新区实现合同外资6.21亿美元,同比增长49.3%,占西安市合同外资总额的34%;实际利用外资

2.92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占西安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35.4%。另外,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2.69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其二是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加大了对高新区的投资力度。2005年,美国美光公司芯片模块组装和封装测试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总投资2.5亿美元;2006年4月,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生产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全球开发中心项目入驻西安高新区,总投资2.55亿美元。这两个项目,先后刷新了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资项目投资纪录。2007年以来,日本东芝株式会社中国第一个火电水利设备生产基地、德国SEW传动装置、美国艾默生科技资源(西安)有限公司、西安瑞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优碧特软件(西安)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也已顺利进入高新区。内资项目中,南京联创科技集团拟投资40亿元人民币,建设软件外包基地和城市信息化项目;上海龙旗集团拟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立移动终端研发生产项目;深圳华为公司拟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全球交换技术支持中心及软件工厂。截止到2007年底,西安高新区累计注册科技企业突破一万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10家,在全国高新区中创办中小科技企业数量排第二位,各类外资企业达到了879家。

4.2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

自1993年建区以来,西安经开区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目前累计入区企业3600余家,外资企业100余家;29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英国BP、罗尔斯·罗伊斯,瑞士ABB,德国西门子、博世,法国阿尔斯通、瓦鲁瑞克、达能,美国可口可乐,日本日立、三菱、朝日,荷兰喜力等;15家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兵器集团、北车集团、中钢集团、中航集团、中交集团等;60余家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台湾顶新、香港金威、江苏雨润、陕重汽、西部超导、金风科技、西部钛业、启源机电等。连续5年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同类开发区,成为全国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成长潜力的区域之一。

2010年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发展加速、质量提高、持续向好的健康局面,主要指标连续保持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长,比“十五”末翻了两番以上。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654.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6.2011年上半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16.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98.4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3亿元,同比增长2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76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实际引进外资2.5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7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机械电子、轻工产品、生物医药、新材料为支柱产业和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四大产业托起西部制造业整合平台

商用汽车——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

机械电力——陕西世界500强投资企业最密集的产业

食品饮料产业——产品齐备、产业链条完整,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6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对策及建议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然要求出台具有相关法律的出台进行规范化定义。

政策的摆动对开发区的经济增长影响极大。目前,开发区依靠国家特殊政策支撑,这种特殊政策一旦实行,对投资者尤其是外商而言,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该进行宏观调控,保留相关优惠政策。

如今,经济开发区作为窗口、示范作用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今后的角色更多的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载体,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国家通过对园区产业的引导实现宏观调控,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调控手段应作适当的保留。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着眼于本身质量的提升,市场机制和由政府主导的即将实施的“退出机制” 将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质量改善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根据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的具体情况,对办得不好和不符合国务院要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黄牌” 警告,甚至撤销。这是对未来开发区的压力同时也是动力。

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级开发区总体上呈现出更加健康喜人的发展态势。现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重大任务。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集约利用、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区域和载体,承担着更加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第二篇:对城市人的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人的发展的影响

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能够促进举办城市树立起对外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回味力、亲情力,对内具有规范力、凝聚力、推动力、自豪感的良好城市形象,促进举办城市的改革 开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提升举办城市政府创新、高效、勤政、廉洁的个性化形象。体育 健儿们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奋勇争先、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全国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提高了我国人民集中力量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1)生活质量

承办一个大型的体育赛事要求举办的城市具有齐全的体育设施,便利的交通,先进的通讯设备,稳定的社会政治,良好的治安秩序,畅通的有序交通,安全的赛场住地,漂亮的 城市建设,清新的空气环境,给运动员提供一个美丽、清洁、舒适的竞赛环境,给城市居民 提供一个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些条件无形中都提高了城市居民的 生活质量。

44.肖锋,黎冬梅,李鸿煊.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大都市的要求和产生的经济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

报,2004,(4).2)人口素质

一个大型赛事能够被批准承办,这是对城市和市民的一份信任。为了这份责任,全市市 民的民心得到进一步集聚,共同的目标使大家拧成一股绳,以最大的热忱办好比赛。每位市 民是城市的灵魂,他们的文明程度、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直接与城市的形象与未来发展紧密 相连。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环保、公益的意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与推崇。市民的社 会责任心得以增强,人们为能给比赛出一份力而感到荣幸。从出租车、商场、酒吧、宾馆到 志愿者、医疗人员等等都希望以高质量的服务来迎接比赛,把自己与城市最美的一面展示给 来宾。

通过观看比赛使人们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使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同时 也推动了城市居民群众体育的开展。通过媒体对赛事的宣传,能更好地引起群众对体育的关 注,激发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使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为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锻炼 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举办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对于扩大体育赛事所在地的公众效应,加强东道主国家市

民的凝聚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城市形象还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 信任,政府形象本身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勤政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府,通 过良好的城市形象,又可以进一步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任,这对改善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最 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市民维护城市形象和建设发展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

第三篇: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影响-以张家界为例

一、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分析

(一)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功能

旅游业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岗位的最活跃力量,而交通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交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旅游功能结构系统包括三部分:旅游客源地,主要是现有及潜在的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主要是旅游直接服务商;旅游交通,主要是交通设施及服务等。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旅游交通作为旅游通道的物质主体,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重要纽带,是完成游客、信息在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间的流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旅游交通对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及旅游客流的实现与促进等,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

旅游交通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主要时间和费用消耗,并与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共同组成了狭义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交通耗时是旅游的主要时间消耗。交通耗时虽与所选交通方式及其交通条件的质量及服务水平的高低有关,也因旅游线路和内容不同而异,但占旅游总耗时比例相当大。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交通设施不发达,游客到达这些地区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交通费用是旅游的主要费用消耗。尽管交通支出由于所选交通方式不同、服务水平高低等原因会有差异,但对长途游客来说仍然是所有食、宿、行、游四大项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旅游交通业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据相关统计资料,近年来旅游交通收入在旅游外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以上。以张家界为例,旅游外汇总收入中交通收入的比例一直在27%以上,最高年份甚至达到了40%以上。(三)交通对旅游业的促进与制约

交通作为旅游活动中时间和费用消耗最大的一项,是消费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中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而会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日程的安排,道路质量的优劣更关系到游客的旅游经历和心情,极大地影响旅游者整个旅行的质量和满意度。旅游资源潜力的开发,必须以快捷便利的交通做后盾。由于旅游资源依赖旅游者光顾而产生效益,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规模化和长期发展的旅游经济,所以,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旅游活动一般是以景点为节点,以交通线路为连线而形成闭合系统,区域旅游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将对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交通条件将直接影响旅游的客源、收入及其可持续发展。

(二)张家界交通改善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

张家界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交通业的发展对当地旅游的影响更为明显。张家界以旅游立市,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展。和全国一样,除了在2003年因为“非典”的影响而导致旅游业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年份旅游业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07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基本都已达到2000年的4倍以上,其中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甚至达到2000年的7倍以上。受山地地形影响,张家界市政府在努力做好铁路与航空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山地公路的修建与维护。“两路”开通,更是给张家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生机。“两路”是指横穿武陵山区的沪渝高速宜昌至恩施段和沪汉蓉高铁宜昌至万州段。其中,沪渝高速宜昌至恩施段已于2009年全线通车;宜万铁路已被铁道部批准开“和谐号”动车组,已于2010年底通车。“两路”作为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骨架,其开通将会为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旅游交通的改善对张家界市旅游业到底有什么样的具体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一)“两路”的开通,改变了张家界的交通区位,极大提高张家界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张家界市处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心脏位置,具有承东启西接南势,理论上是东中部与西部地区以及珠三角经济圈与成渝都市圈直线交通的必经之地。但这里崇山峻岭、峰峦叠嶂,加上湘鄂渝黔四省边区行政分割,很多高速公路与铁路在这里成了断头路,无法直通。比如上海与成都之间的快车,要绕道安康或西安;上海与重庆间的列车则需绕道湖南怀化。“两路”的开通则大:大提高了张家界市的可进入性,使其区位优势得到发挥。首先,“两路”是我国重要的东西主干线,它使得东中部与西部地区真正高速直达,使武陵山区东进西出变得畅通无阻。其次,“两路”的开通标志着在该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所面临的一系列技术性难题迎刃而解,这为已经纳入规划的安张常、黔张常铁路项目及其它高速公路项目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基础。安张常铁路是西部地区通往华南地区的南北通道;黔张常铁路是连接长株潭城市群与成渝都市圈的直线通道。“两路”等系列项目的开通,将使武陵山区形成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二)“两路”的开通,大大拓展了客源市场,有利于张家界旅游业融入全国市场。

“两路”开通大大降低了旅游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旅游的舒适度,增强了张家界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两路”开通后,上海到重庆全程只需1O个小时,沿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通过“两路”进入张家界武陵山区所需要时间不到5个小时,这些地区将成为张家界旅游业巨大的客源市场。特别是“两路”把武汉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成渝都市圈等重要区域串联起来了,大大充实了张家界旅游业的主体客源市场。武汉城市圈本身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且又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是张家界旅游的重要客源地。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高,购买力强,是全国最大、最有实力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成渝都市圈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在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此外,“两路”的开通还加强了张家界与三峡、等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客源联系。总.之,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两路”的开通使得张家界市与上述地区实现了旅游区位、客源市场的直接对接,客源市场得到了大大拓展,张家界旅游业将可以成功融人到全国乃至国际旅游市场中。

(三)“两路”的开通,有利于张家界市及其与周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增强了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资源具有原生态自然山水、原创性民族文化、原本性古城古寨、原真性民族风情的特点,发展潜力巨大。但由四省区统辖,必须整合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旅游市场。“两路”的开通极大地强化了区域之间的的交通联系,促进了整个张家界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使其旅游吸引力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两路”的开通把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三峡旅游、三国文化旅游等著名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了,为合作提供了现实条件。它们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此外,“两路”使张家界以高速和高铁直线连通武汉这个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将有力地吸引全国各地的客源流向武陵山区,极大地促进张家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合,也必将推动张家界市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两路”的开通,有利于张家界市改善旅游形象和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国家东西交通主干线,现代化“两路”从武陵山区横穿而过,将极大地改变武陵山区山高路险、老少边穷的落后形象。“两路”每天承载着大量的旅客东进西出,通过流动的客流,通过口碑相传,可极大地提升了张家界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大大提升了区域旅游形象。另外,“两路”的开通,必将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迅速增加,有利于张家界吸引各种发展要素的聚集。首先,旅游区位的改善会直接吸引更多更好的旅游项目与发展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升级。其次,“两路”的开通为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布局带来机遇,有利于张家界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两路”开通产生的强大网络效应,会直接辐射张家界各县镇,促使其旅游业与特色产业经营的时间与空间都得到拓展,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之,“两路”的开通,为张家界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了极好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政府及旅游从业人员应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促进旅游业超速发展。

三、张家界地区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交通业发展严重滞后于旅游发展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张家界地区的交通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二)交通设施建设规划欠科学

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张家界地区旅游交通开发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缩短空间距离、节约直接成本,而忽视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造成旅游交通建设中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景区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在旅游景区交通建设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景区内交通线路规划往往为方便游人行走与车辆通行而造成对景观整体美和环境和谐的毁灭性破坏,如炸毁山体、毁坏植被、硬化路面,允许车辆大量进入,盲目修建索道,旅游交通标识设计与设置不合理、交通线路设计不符合旅游活动规律等,如张家界的观光电梯就是因为破坏了自然风貌的完整与和谐而遭到了旅游专家的批评。(三)交通设施质量较差

张家界地区不少景点专用交通道路质量差,使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较低,尤其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期间,旅游交通运力不能满足需求,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主要是因为:(1)旅游交通主骨架已基本形成,但交通密度不高,特别是高等级公路严重偏少,通达深度低,路网整体服务功能低下。张家界高等级公路比例一直偏低,即使是四级以上公路的比例也较低,高速公路更是直到2007年底才有87公里,第七次铁路大提速后经过张家界的列车速度也没有多少改善。(2)公路抗灾能力弱,失养严重,通行能力差。同时旅游交通形式往往比较单一,交通体系不完善、不合理、不健全,急需全方位的提升。(四)旅游交通建设资金严重匮乏旅游交通的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较大,发展资金不足己成为制约旅游交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张家界地区财政比较困难,交通设施的投入比较少其次,社会资金对交通建设缺乏积极性,由于追逐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造成张家界地区交通设施建设难以募集到社会资金,旅游交通资金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张家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五)交通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虽然旅游交通的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但张家界地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如不少景区出租车行业存在的宰客、拒载等情况,长途车普遍存在着诸如经常不能准时客运、不能向旅游者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不能向旅游者提供优质旅游项目服务等。交通服务问题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忙于应付服务纠纷,无法感受到旅游的愉悦,严重影响游客得满意度,损害了旅游运营商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并最终影响到张家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六)交通管理水平较低

张家界地区交通部门的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下,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管理还相对滞后,客观上限制了旅游者及时、有序的出游活动;旅游交通建设中,各旅游交通、旅游部门各自为政,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旅游区管理体制导致交通管理障碍,张家界地区不少景点因为多头管理的问题而相互扯皮,严重地制约了交通服务质量的提高,给广大游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都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四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的血管·排水设施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加快了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更美好、更快捷方便的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随着中小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看到城市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与现阶段对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仍然还存在着差距,城市基础设施还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城市内涝”“城中看海”的现象,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发展。回顾最近几年,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损失。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这种严重危害人身安全财产损失的事件呢?为什么大量雨水会囤积在市区排不出去?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字】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城市内涝排水设施

一.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不仅北京,近年来,长沙、武汉、杭州、西安等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对暴雨我们已能提前预报、提前准备,为何还会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城市内涝是否成了大城市的通病?我们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造成了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频次、强度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城市干岛、湿岛、热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关联。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容易引发暴雨。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使现在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好,原来的土路都变成了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水泥路面,每当遇到暴雨,整个城市的渗透性也就变差了,雨水无法渗透下去,雨水大量在道路聚集,形成局部内涝。加上城市绿地的面积被住宅用地占据而越来越少,导致绿地所具备的滞水作用也减弱了,所以城市内涝变得更加严重。

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量人口的聚集肯定会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城市又是工业聚集区,同时也会带来大量工业垃圾,不管是生活垃圾还是工业垃圾如果管理不善,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造成垃圾乱丢,遇到下雨,随水流动,飘到雨水出水口堵塞,造成排水不畅。有时雨水排泄口被当作为垃圾口,有的居民将垃圾杂物倒入雨水排泄口,因为管理不善,雨水口内的杂物得不到及时清理,遇到雨势较大的天气,雨水不能正常泄入排水管沟,由此造成地面局部积水,慢慢发展成全城内涝。所以在城市发展中,不能仅仅只把经济发展作为唯一指标,还要努力去教育提高普通百姓的文化精神素质,是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身边的环境,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成为发展最快、经济增长最迅速、最美丽的家园。

二城市内涝造成的严重后果

7月21日,北京发生的特大暴雨,降雨总量之多、强降雨历时之长、局部雨势之强大都是历史罕见,成为北京市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暴雨过程导致北京受灾面积16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90万人,1万多辆汽车受损,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1]。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资产和人口高度集中,在基础设施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承受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也在不断增大,也就是说,同样的暴雨天气,在今天造成的影响可能要比10年前更广泛。因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发展迅速,市区规模巨大,人口超过2000万的国际大都市,人口大量聚集,市区基础设施严重超负荷,在面临自然灾害的时候,排水设施承载力超过上限,所以在同样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现在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肯定弱于10年以前。城市内涝不止只发生在北京,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国内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2]。经过这一场暴雨也让我们看到北京城市建设中让人尴尬的一面,地面上的现代化设施让人目不暇接,而地下保障的基础设施却脆弱得不堪一击。当一个个下水井盖被雨水顶起来,甚至形成喷泉奇观时,我们知道,北京的排水系统已经严重和城市发展脱节了。事实上,最近几年北京几乎年年都会出现内涝。当然,对北京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改进绝非一日之功,但是要有关部门重视,只要下决心尽快去做,很多问题是可以得到改进的。

三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1)近年来城市内涝呈现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滞水时间长的特点,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设施排涝能力偏低等问题。北京市近10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一倍,但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排水管网系统早已不堪重负,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排水管道系统成为衡量城市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指标。我国在建国初期,城市的排水系统,大都沿用苏联的理念,与欧美和日本的地下廊道式不同,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设计注重节约,旨在解决眼前的问题。而苏联地处高寒地区、降水量小,俄联邦的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山地的降水量一般比平原多,降水量最充沛的北高加索地区高达2500毫米。从俄罗斯平原到东西伯利亚,年降水量从500-700毫米降到200-300毫米。平原的中部地带,以北纬60°附近降水量为最大,往南降水量逐渐递减。冬季,俄罗斯全境普遍降雪,积雪期和积雪的厚度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在西伯利亚苔原北部,全年有260天积雪。根据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为东南多、西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巴山和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北方仅长白山局部地区可达到1000毫米左右)其中华南沿海、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东南丘陵许多地区还可超过1500-2000毫米。我国最多雨的地方是台湾基隆南侧的火烧寮其年平均降水量高达6558毫米。东超大兴安岭西到中尼边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把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年降水量均小于400毫米其中内蒙古、宁夏及其以西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均在200毫以下柴达木、吐鲁番和塔果木等盆地年降水量均在25-50毫米以下吐鲁番分地中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对于我国来说,东南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城市规模较大、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面向海洋容易接受境外的信息、技术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素质高,科技水平高,市场广阔。对于这样身处如此优势的地区,城市的发展必定一日千里,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此密集的降水对于排水设施的要求势必更高。大部分老城区建设初期都采用前苏联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时没有认识到中国和前苏联的气候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的不同点,没有因地制宜的建设适合中国城市的排水基础设施,当时是全盘仿照前苏联的排水设计,以至于在现在每逢雨势较大或者较集中时,城市内涝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以前设计建造的排水设施已经不符合现在城市发展要求,甚至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沿用的苏联的排水设计理念,给我们国家遗留下严重的祸根,这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排水设施系统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2)其次,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地面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竖立起来,城市中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少,房屋、水泥道路与日俱增,硬化地区面积大量增加,但是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却因建设经费等原因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节奏。城市建设档次提高了,排水设施还依然沿用几十年一贯制的标准和做法;有的城市道路建成了,而排水设施还未配套;有的城市排水设施已列入建设规划,但很不受重视,项目经常受到排挤,久久不能实施;有的城市降低规划排水系统标准,仅解决当下面临的短期问题,不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不适应现在的排水设施程度。导致排水系统滞后于城市发展,不匹配城市建设水平,不适应特殊气象条件,已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城市发生的内涝中,老城区往往是受涝的重灾区。由于大部分城市的老城区仍在使用早年建设的排水管道系统,这些管道当年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都比较低,管沟规格小、雨水口少、管道破损淤塞严重,排水能力大打折扣,在遭遇强降雨时就不堪重负,再加上地面坑洼,雨水泄流路径不畅,很容易形成成片积水。让没有看过大海的人体验了一把在城市中看海的乐趣,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如果让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让城市排水设施发展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我们或许以后就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所以建设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排水设施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这是导致排水设施滞后的又一因素。

(3)再次,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的头脑,在城市建设中要发挥积极作用,正确引导和规划建设,不能只打造面子工程,而在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3]我们的北京城不可谓不迅速,它正以“摊大饼”的方式向郊区快速扩张,宽阔的环路、立交桥和巨型社区出现在曾经的远郊区,但城市规划者并未提供有效配套的基础设施,更不用说规划建设超前于城市化的地下排水管网,往往把城市中必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基础设施工程做的完美无缺,对于人们看不到的地下工程一般都不按照正确规定来完成,老管网更新不及时,新管网铺设时被“瘦身”,在铺设排水管道时不按规定建设,由于资金有限,有时明知道该区域汇水面积大,应该安装600毫米管径的管线,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安装了400毫米的管径管线[4],由此导致城市排水不畅,积水路难行,这就成为城市中的顽疾,所以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无比重要。政府这个大脑在城市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仅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结构布局,还要有预见性,能在城市建设中将可能遇到的所有极端的因素考虑进去,尤其是在建设排水设施时,能够从气候、地形、地貌等多方面考虑,确保做到所有设施在投入使用时能禁得起严峻考验,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把好这关。对于现在来说,目前建设好的硬件设施现在更换已经来不及了,但是我们可以记住眼前的经验和教训,在未来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中,确保做到按照规定合理建设。

四 城市内涝整治方法及排水设施建设意见 城市内涝虽然主要由气候系统主导,人力是无法做出完全有效的改变,但是当雨水落在地面上我们就可以很多方法来处理,我国虽然是一个幅员辽阔、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但是我国水资源确是十分缺乏,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这些降水,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的缓解。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法国巴黎在整治城市内涝的经验,巴黎的雨水和废水通过净化站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河流或直接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水资源水质达标的水还可以用于娱乐设施,像水上乐园,游泳池。上天赐予我们的水资源我们决不能浪费,尽管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只要我们能够合理的利用,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排水系统已经难以承受现代城市发展的节奏,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北京市有的地区依然沿用明代修建的排水设施,年代久远,排水能力落后,导致在7月21日,发生了61年以来特大暴雨灾害,形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北京城市排水能力是按照一年到三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建设。面对公众压力,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方面对城市排水设施系统进行了调研、追踪、讨论,意识到城市内涝,不仅是城市排水系统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规划、建设、运营等层面以及应急各项保障制度方面,互相衔接,多种措施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希望将最低排水标准从最低一年提高到最低三年,达到三到五年一遇的标准。这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实践[6]。现在已经不可能拆除以前的旧的排水设施,重新设计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新的排水设施,但是我相信只要政府能下得了决心想解决排水设施的问题,我们城市内涝的情况一定就能得到实际有效的解决。

尽管彻底的设计修建新的适合现代城市发展节奏的排水设施在短期内是无法完成的,但是在灾害来临之前,我们可以在软件方面做得更好,比如及时预警,比如在积水较多的路段暂停收费而让车辆行驶更畅通,比如开放公共避难场所帮助回不了家的人,或者延长公共交通的服务时间等等。

五 总结

每遇暴雨袭城,人们喜欢引用法国伟大的文学家雨果那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在此,我也引用一下这句名言,下水道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自有城市以来,就受到城市规划者的重视,人们愿意把智慧和资金优先投入到城市下水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之中,但中国地方政府似乎并没有动力在“良心工程”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这导致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严重滞后的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之间巨大的反差。即使是北京这样的首都城市,虽然排水管网的建设力度号称位居全国前列,成绩显著,但是糟糕的下水道状况在遇到类似去年和今年这样的暴雨天气时,依然会备受打击。在我国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资金压力,而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地下空间更多的留给了电力、电信、以及地铁等直接关系到GDP的公共设施,留给下水道的空间很狭小[7]。但是在一个发展的城市中,GDP是提高上去了,但是如果想到每当有大雨来临之时,我们就要生活在被水淹没得城市时,谁还愿意在这里居住。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能够做到平衡发展,合理建设,让市民住在一个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城市,对于中国城市的管理者们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治理方案,更需要对城市负责任的态度。别让我们历史悠久的北京古城,败在一场场大雨中。

参考文献:

[1]唐黎明《从北京内涝看城市系统的危机》 战略观察 第310期 [2]朱思诚任希岩《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思考》2011年11月17日 [3]张鸿《必须改变整体思路“重地上、轻地下”是城市建设通病》 《今日观察》评论员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5]《国外治理城市内涝的一些好方法》来源:百度文库 [6]张际达《排水官网进入全升级时代》 [7]王强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第五篇: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国家对流动人口控制政策的放松,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流动人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意义。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成为城市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化形成原因利弊分析建议与对策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非城市常住户口而暂住或滞留在城市的人口。近二三十年以来,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些人中有学生群体,工人群体,可更多的是一类被我们成为“农民工”的群体,他们是现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因素。最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农民工群体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情况:第一,流动人口规模大,一些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常往人口;第二,经济性流动人口比重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大规模的“民工湖”;第三,人口流动周期长,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滞留时间普遍加长;第四,经济发达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且流动人口的构成日趋多样化。

二、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形成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形成原因有多种理论视角,如二元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供需理论同化理论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推拉理论”。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当然,以往的研究也提出,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此外,在流入地和流出地之间还有中间障碍因素,比如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对流动产生影响。

三、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涌入对城市以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的积极影响。

第一,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增 加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他们参与到城市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第三产业等经济领域的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以这些流动人口为媒介,先进的知识技术工具,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良的工作制度传入城市,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涌入使深圳一夜崛起并不断发展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流动人口本身构成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形成庞大的购买力.在城市中生活,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无疑都要依靠城市供给.这必将有效拉动内需,促进城市相关行业的发 展,进而带动城市经济腾飞.第二,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化效益.城市是文化的大熔炉,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的同时,也将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带入城市.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 不同地域的习俗,方言,文艺形式等在城市中相互交织,汇聚,使城市的文化氛围更趋多元, 自由, 为新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广阔深厚的土壤.同时,流动人口所具有的流动性,还使其在离开城市之后,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天然使者,不断扩大城市的文化影响.第三,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社会效益.显然可见,没有稳定的 社会环境,就没有城市的健康发展.统计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达2.5亿之巨,不计其数的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得不到稳定的保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而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增加在满足了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农村待业人口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的增加在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家庭收入等方面, 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社会效益, 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流动人口的消极影响

第一, 给城市当中的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之处。大量的人口意味着大量的生活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需要很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以及管理人员,目前很多城市还不具备这一条件。另外,由于与城市中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不能很好的适应,随地吐痰,乱仍纸屑的现象都是屡禁不止,给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第二, 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对农村地区造成了农村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它使中国农村人口的老化速度快于城市.虽然由 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这一老化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并不表现在农 村男性年轻劳动力的短缺上,但会较突出地表现在农村老年人的供养问题上.另一方面, 有些地方大量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特别是举家流动,造成了农村土地抛荒的现象.这些流出的农民既不愿割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纽带,又无力从事生产经营, 从而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 流动人口包括他们中的学龄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进一步加重了城市住房和交通, 电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和卫生设施的负担, 如不能逐步加以解决, 水, 不仅流动人口衣,食,住,行,医疗以及他们的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和合理要求不能得到维护和满足,而且还会形成私搭乱建的“棚户区”, 加剧交通堵 塞和水电供应紧张,破坏环境卫生, 形成新的文盲, 从而造成流动人口与常住 人口之间的矛盾,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第四, 少数的城市流动人口特别是一些无固定工作,无固定收入,无固定住 所的流动人口, 给城市的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带来一定的问题和隐患.今天不少城市的流动人口犯罪比重逐年上升, 计划外生育时有发现.考虑到流动人口男性多,年轻人多,育龄者多的特点, 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防止其犯罪和超计划生育的问题。

四、建议与对策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条件, 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明确合理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积极解决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要意义, 将这项工作切实列入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需要改变迄今在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中缺乏这方面要求的不合理状况.应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确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目标和速度, 转移的渠道和措施以及实现转移的支撑条件.第二, 积极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并将其与有条件, 有潜力的小城镇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外部的劳动力转移统一 起来, 使之成为今后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迁移流动的主渠道.第三,合理引导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合理调节人口流动的总量,结构和速度,组织好流动前,流动中和流动后的全程服务,降低流动成本,维护流动人口的正当权益,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第四, 深化城乡改革, 进行制度创新, 主动适应未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下载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发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范文大全

    论文题目: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一、绪论:一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对这个城市方方面面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引起一系列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的本质,会对城市......

    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古典文学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全文5篇]

    摘要 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古典文学是世界文化遗产流传数千年最为珍贵的宝藏。作为古典文学的源泉,希腊神话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与诗人,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学特性和影响力,在......

    天津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学 号:09150206 城市地理学 天津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日期: 2013 年4 月3 日 学班成指 生姓名 级 绩 王晨 09城市规划二班 李雪梅 导教师 建筑学院 2013年4 月3日......

    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20100512129 10资源(1)班 路邯淞 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城市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分析高铁系......

    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0 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 报告.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调查报告作者 系别电气与自动......

    青岛宗教对青岛城市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青岛宗教与青岛城市文化发展的研究 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座经济比较发达的海滨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青岛的旅游业也迅速发......

    北京发展要正确认识政治对城市的影响

    【北京发展要正确认识政治对城市的影响】 北京这座城市按照有迹可循的标准去追寻,大约已经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了,作为一个都城,北京也已经存在了800多年。这也就是说,当上海在东......

    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调查报告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已经一年多了,广州亚运会是我国继举办北京奥运会后的又一大型国际赛事。举办大型赛事是提高城市形象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