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镇政发〔2004〕66号,200410月9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镇政发〔2004〕66号
(2004年10月9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十月九日
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个人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下同)的集体所有土地。本办法所称的户,是指按规定符合宅基地审批条件的人员组合的家庭。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的宅基地管理。
第三条区土地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村村庄规划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村庄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第五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非耕地,限制分散建房,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建造住宅。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当主要通过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旧村改造置换指标解决,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六条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村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实施村庄改造或城市建设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
第七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根据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下同)人员结构,每人控制在20-28平方米。其中3人农户不超过80平方米;4-5人农户不超过120平方米;6人以上农户不超过140平方米,使用耕地的不超过125平方米。不得变相分户,不足户型的按每人24平方米内审批。农村村民宅基地面积按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垂直投影占地面积计算。
第八条在审批用地面积标准时,对已领独生子女证的农户可增加20平方米以内的用地面积,其中双农独女农户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平方米用地面积,但最高不得超过第七条所规定6人以上农户的上限面积。
第九条有两个以上儿子未分户的农户,如果其中一个已满法定婚龄的,允许单独立户 1
申请使用宅基地,按3人农户用地面积计算。入赘女婿(以户口迁入为准,并有原所在村和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未享受宅基地证明),参照儿子标准对待。
第十条“农嫁非”结婚后长期(3年以上)并持续居住在本村的农村村民,居民方未享受住房政策,农民方未享受过宅基地政策的,其在册农业人口建房用地面积按每人24平方米内审批。
第十一条以下人员可作为享受宅基地的照顾对象:
(一)原户口在农村的现役军人(包括义务兵和未在异地安家落户的志愿兵);
(二)劳教劳改在服刑期间离开本地区,并已注销户口的;
(三)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人口。
第十二条户口和生活基础都在农村的常住非农村民(非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因居住的房产质量、安全等原因(另有房产的除外)需要重建的,在符合村庄、城市规划前提下,按人均20平方米占地面积计算,每户最高不超过80平方米。
第十三条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已有宅基地并达到规定面积标准90%的;
(二)出租、出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者将住宅改作他用的;
(三)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达到宅基地面积标准,不具备分户条件的;
(四)夫妻双方因离婚或自行分户等原因,而使原宅基地以放弃、赠与、转让等形式失去的;
(五)列入城市建设规划控制范围内的;
(六)已享受过国家住房政策的农业人口;
(七)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第十四条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村民建房应向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户籍证明、原住宅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其他证明材料,并填写《农村个人建房申请表》。
(二)村民委员会接到建房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进行集体讨论,符合条件的,将建房申请的户主姓名、在册人口情况、原有房屋和宅基地面积(包括有证面积和无证面积,下同)、建房占地面积、位置等张榜公布,公布10日后无异议的,签署意见后上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
(三)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宅基地申请后,会同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踏勘,审查建房设计图和建设用地是否符合村庄或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符合规定的,签署意见后上报区人民政府审批,不符合规定的,将申报材料退回村民委员会,并说明理由。
(四)建房申请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村民委员会公布批准结果。
第十五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开工10日前报告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严格按照批准的宅基地面积、坐落界址、设计层数、高度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开工日期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派员到现场进行查验。住宅竣工后,应当会同基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联合检查,并出具验收意见。
竣工后住宅经验收符合要求的,凭验收合格意见书及相关材料向区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宅基地登记,领取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十六条对合法的宅基地,按第十四条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可在本村范围内按宅基地面积标准进行余缺调剂,调剂双方应当在合同生效后30天内向区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为保障农村村民建房权益,农村村民在宅基地调剂时,应先报土地管理部门核准,再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第十七条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自批准建房之日起满2年未动工兴建的;
(二)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的;
(三)以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
第十八条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对下列宅基地可注销其土地使用证,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新批宅基地时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承诺建新拆旧,新建房屋竣工后3个月内不拆除旧房的原宅基地;
(二)实施旧村改造、统一建造新村后,已迁入新村居住的村民原宅基地;
(三)因实施旧村改造涉及的非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且长期不在本村居住人员原在本村的宅基地。
第十九条异地迁建住房的农村村民建房户,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书面承诺新建住宅后拆除原有住宅,并按规定缴纳拆除旧房保证金。
村民在新建房屋竣工后3个月内,应当拆除原有住宅,退还原宅基地。
村民按规定退还原宅基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在退还原宅基地之日起5日内将拆除旧房保证金本息一并退回。
拆除旧房保证金收取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集体决定。
第二十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动工之日起1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经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
第二十一条农村村民已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需要重建(翻建)、扩建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城市规划、村庄规划,并按以上第十四条规定程序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二条对未经批准或超过批准面积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对其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或城市规划,同时又符合建房审批条件的,经依法处罚后予以补办用地手续。
第二十三条对违法占地等行为,由区土地管理部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会同土地管理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强制拆除违法建(构)筑物的具体工作。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区土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2日起施行,原镇政〔2000〕40号《镇海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规定》、镇政〔2001〕78号《关于<镇海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规定>的补充规定》、镇政发〔2003〕111号《关于印发镇海区规划控制区宅基地管理补充
规定的通知》同时废止。
第二篇:关于《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补充意见
关于《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补充意见
镇政发〔2007〕1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浙土资发〔2005〕94号)和《宁波市镇海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镇政发〔2004〕66号)文件精神,现对我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农村宅基地保障的重点
农村私人建房用地保障的重点是农村住房困难户建房用地。住房困难户指农户现行住宅人均占地面积不足18平方米。
二、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1、常住农业户口在本村的村民。虽有常住户口,但系寄居、寄养、寄读的人员除外。
2、用地选址符合村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可计入申请宅基地的人口
1、原常住户口在本村的现役军人(包括义务兵和未在异地安家落户的志愿兵)。
2、原常住户口在本村的尚在劳教劳改的服刑人员。
3、失地农民参保农转非、撤村建居农转非和小城镇户籍改革就地农转非人员。
4、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人口。
四、计户标准
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农户,计户标准为:
1、全为农业户口的户,若有两个以上儿子且未分户的,其中一个已满法定婚龄的,允许分户,但父母亲必须与其中一个儿子合户计算;入赘女婿(以户口迁入为准,并有原所在村和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未享受宅基地证明)参照儿子标准对待。
2、既有农业户口又有非农业户口的户,按一户计算。但该户若有两个以上儿子且未分户的,父母亲必须与其中一个农业户口的儿子合户计算,非农业户口的儿子也必须与父母亲挂靠。若无农业户口的儿子,仍按一户计算。
父母亲将原有房屋继承、分户析产给非农业户口子女的,在今后拆迁、建房时必须按继承、分户析产前的原有宅基地面积合并计算。房屋继承、分户析产应办理公证。
3、户口和生活基础都在农村的且原有宅基地房屋的本村非农村民,按一户计算。
4、有两个以上“农嫁非”女儿的,其中一个女儿必须与父母合户计算。未婚女儿必须与父母亲合户计算。
5、夫妻双方离婚后三年内,一方尚未再婚的,必须与原家庭成员合户计算。
五、宅基地面积标准
符合计户标准的农户,宅基地面积标准为:
1、全为农业户口的户,1-3人农户用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4-5人农户用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6人以上(含6人)农户用地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使用耕地的用地面积不超过125平方米。
对已领独生子女证的,可增加20平方米以内的用地面积,其中双农独女户在此基础上再增加5平方米用地面积,但最高不得超过6人以上户的用地面积。
2、既有农业户口又有非农业户口的户,农业户口人员按每人24平方米计算用地面积,非农业户口人员(迁入农村的非农业户口除外)按每人20平方米计算用地面积,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户型农户的用地面积。
3、户口和生活基础都在农村的且原有宅基地房屋的本村非农村民,按每人20平方米计算用地面积,每户最高不得超过80平方米。
4、农村宅基地面积按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垂直投影占地面积计算。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宅基地申请不予批准
1、已有宅基地并达到规定面积标准90%的。
2、出租、出卖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者将住宅改作他用的。
3、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达到宅基地面积标准,不具备分户条件的。
4、在原批准的宅基地以外尚有违法建筑的。
5、以户为单位家庭成员中已享受过住房优惠政策的。
6、在拆迁中已实行货币方式或调产方式安置住宅的。
7、已享受过联建多层住宅的或住房困难家庭安置政策的。
8、列入城市建设规划控制范围内的。
9、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七、本意见由区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八、本意见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本意见与镇政发〔2004〕66号文件规定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
(第93号)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6月15日市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张蔚文
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个人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下同)的集体所有土地。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的宅基地管理。
第四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各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 农村集镇、村庄规划必须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编制。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鼓励统建、联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村周边的丘陵坡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建造住宅。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当主要通过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旧村改造置换指标解决。
第七条 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村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镇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
第八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为:使用耕地的,最高不超过一百二十五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超过一百四十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超过一百六十平方米。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在前款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的上限内,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农村村民宅基地面积的具体标准。
第九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将申请宅基地的户主名单、占地面积、位置等张榜公布,并将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有关材料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结果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予以公布。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使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十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其除宅基地外的规划用地应当作为公共用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报批申请。经批准的公共用地,不得占作建房或作庭院等个人用地。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村民,可以申请宅基地:
(一)因国家建设、垦区移民、灾毁等需要搬迁的;
(二)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镇改造,必须调整搬迁的;
(三)常住人口中已领取结婚证书且原有的宅基地面积低于分户后可达到规定面积90%的;
(四)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确需在农村安家落户的;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申请建房的其他情形。
国家干部、职工的配偶是农村户口且干部、职工本人长期与其一起居住的,经其所在单位批准,可随其配偶申请宅基地。
第十二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已有宅基地并达到规定面积标准90%的;
(二)出租、出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者将住宅改作他用的;
(三)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并被批准后,不具备分户条件的;
(四)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第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合理配置农村宅基地提出指导意见。
村经济合作社或村民委员会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村民合理使用宅基地。
第十四条 经批准回乡落户的城镇干部、职工、军人和其他人员申请建造住宅的,应当持有原所在单位或者原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无住房证明材料办理有关手续,其宅基地面积标准适用落户地的标准。
回乡定居的华侨、台湾和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烈士家属申请建造住宅的,其宅基地面积参照当地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 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村村民,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同意,可以购买本村或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他人多余的房屋。买卖双方应当在合同生效后六十天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自批准建房之日起满二年未动工兴建的;
(二)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的。
第十七条 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下列宅基地可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新批宅基地时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承诺建新拆旧,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不拆旧房的原宅基地;
(二)实施旧村改造,统一建造新村后,已迁入新村居住村民的原宅基地;
(三)因实施旧村改造涉及的非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且长期不在本村居住人员原在本村的宅基地。
第十八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开工十天前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宅基地面积、设计层数、高度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乡(镇)人民政府接到开工日期报告后,应当派员到现场进行查验。住房竣工后经检查符合标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办理宅基地登记,核发土地使用权证。
第十九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第二十条 异地迁建住房的农村村民建房户,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书面承诺新建住宅后拆除原有住宅,并按规定缴纳拆除旧房保证金。
村民在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应当拆除原有住宅,退还原宅基地。
村民按规定退还原宅基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在退还原宅基地之日起五天内将拆除旧房保证金本息一并退回。
拆除旧房保证金收取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决定,经村民代表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通过,最高不超过每平方米100元。
第二十一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动工之日起一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二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非法占用土地或者超过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造住宅的,应当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拒不停止、继续施工的,经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查封、暂扣用于施工的工具、设备、建筑材料等。
第二十三条 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对其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同时又符合建房条件的,经处罚后予以补办用地手续。
第二十四条 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交还宅基地使用权,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新房竣工后,不按规定拆除原有住房并退还宅基地的,按非法占地处理,其保证金用于拆除旧房,多余部分专户储存,用于本村土地开发整理或旧村改造。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房未按期竣工的,由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拒绝、阻碍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农村村民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合法取得宅基地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应当按照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二00一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地方法规
发布日期:2001年06月25日实施日期:2001年07月01日
第四篇: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宁波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作者:宁波市人民政府日期:01-06-2
5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个人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下同)的集体所有土地。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的宅基地管理。
第四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各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 农村集镇、村庄规划必须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编制。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鼓励统建、联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
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村周边的丘陵坡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造住宅,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建造住宅。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当主要通过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和旧村改造置换指标解决。
第七条 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村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镇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
第八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为:使用耕地的,最高不超过一百二十五平方米;使用其他土地的,最高不超过一百四十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超过一百六十平方米。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在前款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的上限内,根据当
地实际确定农村村民宅基地面积的具体标准。
第九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讨论通过。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将申请宅基地的户主名单、占地面积、位置等张榜公布,并将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有关材料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结果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予以公布。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使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十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其除宅基地外的规划用地应当作为公共用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报批申请。经批准的公共用地,不得占作建房或作庭院等个人用地。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村民,可以申请宅基地:
(一)因国家建设、垦区移民、灾毁等需要搬迁的;
(二)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镇改造,必须调整搬迁的;
(三)常住人口中已领取结婚证书且原有的宅基地面积低于分户后可达到规定面积90%的;
(四)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确需在农村安家落户的;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申请建房的其他情形。
国家干部、职工的配偶是农村户口且干部、职工本人长期与其一起居住的,经其所在单位批准,可随其配偶申请宅基地。
第十二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已有宅基地并达到规定面积标准90%的;
(二)出租、出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或者将住宅改作他用的;
(三)以所有家庭成员作为一户申请并被批准后,不具备分户条件的;
(四)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第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合理配置农村宅基地提出指导意见。
村经济合作社或村民委员会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村民合理使用宅基地。
第十四条 经批准回乡落户的城镇干部、职工、军人和其他人员申请建造住宅的,应当持有原所在单位或者原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无住房证明材料办理有关手续,其宅基地面积标准适用落户地的标准。
回乡定居的华侨、台湾和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烈士家属申请建造住宅的,其宅基地面积参照当地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 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村村民,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同意,可以购买本村或本集体经济组织内他人多余的房屋。买卖双方应当在合同生效后六十天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自批准建房之日起满二年未动工兴建的;
(二)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的。
第十七条 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下列宅基地可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新批宅基地时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承诺建新拆旧,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不拆除旧房的原宅基地;
(二)实施旧村改造,统一建造新村后,已迁入新村居住村民的原宅基地;
(三)因实施旧村改造涉及的非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且长期不在本村居住人员原在本村的宅基地。
第十八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开工十天前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宅基地面积、设计层数、高度及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乡(镇)人民政府接到开工日期报告后,应当派员到现场进行查验。住房竣工后经检查符合标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办理宅基地登记,核发土地使用权证。
第十九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
第二十条 异地迁建住房的农村村民建房户,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书面承诺新建住宅后拆除原有住宅,并按规定缴纳拆除旧房保证金。
村民在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应当拆除原有住宅,退还原宅基地。
村民按规定退还原宅基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在退还原宅基地之日起五天内将拆除旧房保证金本息一并退回。
拆除旧房保证金收取标准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决定,经村民代表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通过,最高不超过每平方米100元。
第二十一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动工之日起一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二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非法占用土地或者超过批准的面积多占土地建造住宅的,应当责令其停止建设;对拒不停止、继续施工的,经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查封、暂扣用于施工的工具、设备、建筑材料等。
第二十三条 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对其中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同时又符合建房条件的,经处罚后予以补办用地手续。
第二十四条 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依法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交还宅基地使用权,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新房竣工后,不按规定拆除原有住房并退还宅基地的,按非法占地处理,其保证金用于拆除旧房,多余部分专户储存,用于本村土地开发整理或旧村改造。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房未按期竣工的,由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拒绝、阻碍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农村村民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合法取得宅基地但尚未办理权属登记的,应当按照县(市)、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宅基地权属登记。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宁波市鄞州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宁波市鄞州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色调调节: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布日期:2009-03-18浏览次数: 29
5信息来源:新城区拆迁办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不断改善农村村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经依法批准,用于建造住宅(包括房屋、附属用房和庭院等,下同)的集体所有土地。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农村村民的宅基地管理。
第四条 区土地行政机关主管本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监督工作。
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 农村集镇、村庄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符合集镇、村庄规划。应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鼓励统建、联建和建造公寓式住宅。
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集中兴建村民住宅小区。
在规划拆迁的村庄范围内和人口在300人以下的规划撤并的自然村内,除危房修造外,停止审批新建、扩建、重建住宅。
第六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非耕地,从严控制占用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第七条 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村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旧镇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
第八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面积标准根据农村村民在册家庭人员和使用土地情况,分三类:使用耕地的,3人以下户不超过90平方米;4-5人户不超过110平方米;6人以上户不超过125平方米。使用非耕地的,3人以下户不超过100平方米;4-5人户不超过120平方米;6人以上户不超过140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建房的最高不超过160平方米。
除宅基地外的规划用地应当作为公共用地,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报批申请。经批准的公共用地,不得占作建房或作庭院等个人用地。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村民,可以以户为单位申请宅基地:
(一)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合作社社员和户籍关系在我区十年以上的农村村民中已领取结婚证书或已到晚婚年龄,且原有宅基地面积低于分户后可达到规定面积90%的;
(二)因国家建设、垦区移民、灾毁等原因需要搬迁和重建的;
(三)实施村镇规划或旧村改造必须调整搬迁的;
(四)国家干部、职工的配偶是农村户口,干部、职工本人长期与其一起居住,且从未享受房改政策的;
(五)经批准回乡落户的城镇干部、职工、军人无住房,且未享受房改政策的;
(六)回乡定居的华侨、台湾和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烈士家属申请利用宅基地建造住宅的;
(七)夫妻离婚超过三年,且尚未与他人结婚的一方因住房困难或以无房户申请宅基地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请宅基地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计入申请建房人口:
(一)原户口在本村的现役军人(不含已转干部军人);
(二)原户口在本村,现户口在大中专院校的在校学生;
(三)原户口在本村,现在监狱服刑、劳动教养的人员;
(四)原户口在本村,因为入学入托原因,户口迁至他处的申请宅基地村民的18周岁以下子女;
(五)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其独生子女可按2人计算;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计入建房人口的其他人员。
第十一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
(一)常住户口在本村的村民,虽有常住户口,但系寄居、寄养、寄读的;
(二)已有宅基地并达到规定面积标准90%的;
(三)将宅基地出租、出卖、赠与他人,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
(四)以所有家庭人员作为一户申请、批准使用宅基地后,不具备分户条件的;
(五)已享受房改房、集资房或其它福利分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六)夫妻离婚时一方或双方以放弃、赠与、转让等形式失去原宅基地且离婚时间未超过三年的;
(七)在房屋拆迁中已以货币安置或调产安置形式予以补偿安置或已享受住房困难家庭安置政策的农村村民,再申请宅基地的;
(八)农村村民之间调剂住房,接受调剂的农村村民必须符合宅基地审批条件,接受调剂者或未经批准调剂出部分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九)农村村民在原批准的宅基地以外有违章建筑而尚未拆除,再申请宅基地的;
(十)户口迁入我区农村不足十年的村民;
(十一)其他不符合申请建房条件的。
第十二条 农村村民申请宅基地,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讨论通过。
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村中符合本办法第九条情形的农村村民,可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提出要求参与新村建设解决宅基地的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讨论通过。
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应当将申请宅基地或要求列入新村建设的户主名单、原有宅基地使用情况、申请要求等情况张榜公布。如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且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通过的宅基地申请面积超过村可提供的宅基地面积的,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还应张榜公布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公正、公平的宅基地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案。
公布无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将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送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结果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予以公布。
第十三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其建筑间距、建筑层数及高度必须符合区建设、规划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建造者应当在开工前十日报告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由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会同基层国土、规划部门实地查验后,严格按照批准的宅基地面积、坐落界址、设计层数、高度等要求进行施工。
住宅竣工后,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会同基层国土、规划部门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并出具验收意见。经验收合格凭相关材料向区国土资源分局申请宅基地登记,领取集体土地使用证。
第十四条 农村村民建造住宅应当在批准之日起一年内竣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竣工的,报经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同意,可延长竣工日期,但延长日期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五条 异地迁建住房的农村村民,应当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书面承诺新建住宅后拆除原有住宅,并按规定缴纳拆除旧房保证金。村民在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应当拆除原有住宅,退还原宅基地。
第十六条 农村村民已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需要重建、扩建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按规定程序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村村民,经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同意(已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可以购买他人多余的宅基地及房屋。买卖双方应当在合同生效后及时报区国土资源分局核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的宅基地发放土地使用证。
第十八条 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或有关批准文件,由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一)自批准用地之日起满二年未动工兴建的;
(二)非法转让宅基地或住房的;
(三)以欺骗手段骗取批准的;
(四)新批宅基地时向村民委员会或村经济合作社书面承诺建新拆旧,新建房屋竣工后三个月内不拆除旧房的原宅基地;
(五)实施旧村改造、统一建造新村后,已迁入新村居住的村民原宅基地;
(六)因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涉及的非本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且长期不在本村居住人员原在本村的宅基地;
(七)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进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需要调整的宅基地;
(八)为进行镇(乡、街道)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占用的宅基地;
(九)农村“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
(十)市、区人民政府规定应当收回的其他宅基地。
第十九条 对在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取贿赂行为者,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区原有文件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