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论文
课程名称:海南历史文化研究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 分:
2012年12月
海南多元的宗教文化
摘要:海南的地理空间不大,却呈现出五种宗教信仰文化和谐共存之态势,足见其宽阔与包容的文化空间。本文对比了海南黎、苗族的原始多神信仰、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回答,以及它们的教义与律法,发现这五种宗教在信仰的宗旨、本质以及核心的灵性教义方面有诸多的共性,而它们的不同则体现在婚葬、祈祷方式、斋戒、奖惩等具体的社会教义上,宗教之间的这些非本质差异是宗教的与时俱进之特征所致。既然所有的宗教都旨在促进人类的爱、和谐与团结,使生命不断迈向至善、至美、至真、至纯之境,那么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就没有任何依据与理由,如果所有的宗教信徒都能奉行这些原则,那么世界宗教之和谐就将成为现实。
关键词:宗教和谐,终极问题,宗教演进观,灵性教义,社会教义
引言:我国海南省的面积虽然只有3.39万平方公里,却拥有多种宗教信仰文化,除了黎、苗族的原始多神信仰外,还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道教五种宗教。根据海南省民宗局2006年的统计,“全省现有信教群众约8万人,其中:佛教20000多人,伊斯兰教8000多人,天主教1000多人,基督教40000多人,道教约10000多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22个,其中佛教14个,伊斯兰教7个,天主教8个,基督教92个,道教1个” [1],但是这些统计数据不包括黎、苗族的多神崇拜信仰者的人数。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的地域空间虽然不大,但是它的多种宗教信仰文化之间却呈现出和谐共存之态势,各种宗教的信仰者之间没有冲突与对立,体现了宗教的包容与和谐精神,为世界宗教之间的对话与和谐提供了范例。
一、海南多元宗教文化形成的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宗教就已经存在,它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
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在最原始时代,在阶级分化发生之前,人类就开始了各种宗教活动。这一点在许多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中都可以知道。人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生物,特别在思想和精神方面比自然界其它生物都要复杂;而且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为什么人的思想活动,人对自然力的敬畏,对自然界种种现象的思考等精神活动会变成宗教这种社会性的活动呢?从原始宗教的产生来看,在管理人的集体活动的组织,如国家机器,还没有产生,科学和教育还十分不发达的时代,宗教是限制人的自然属性,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从考古和民间传说我们了解到,原始宗教祭拜的是他们身边的东西,如猎人祭拜的是各种动物、山神;渔民祭拜的是河神、水神;采集人祭拜的可能是各种植物,树神、花神。这些祭拜对象既不是抽象的心灵之神,也不是唯一的主宰天地的神,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之物。而且,祭拜活动都是全体部落成员参加,由部落首领或者由所谓可以和神灵交流的祭师主持。所以,祭拜活动,不仅是一种仪式,而且是作为增强全体人员的集体意识的一种活动。可能后者才是祭拜活动的真正目的。至于,精神寄托、心灵安慰等祭拜和宗教的高级作用只是后来宗教的发展和在社会活动中普及以后带来的次要作用,而不是宗教成为一种非常主要的社会活动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国家这种高级组织形式的出现,宗教祭拜也越来越抽象,死人、鬼魅、幽灵等进入祭拜对象,宗教祭拜仪式越来越恐怖,甚至要用人来做祭拜奉物。这些行为如果说是精神寄托、心灵安慰就不大合理了,而解释为压制人的自然特性,支持加强人的社会性到是更加合理些。特别宗教的强调服从性,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历代都有统治者特别热中于宗教仪式,有些时候他们还会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机器来推行他们看中的某个宗教,甚至于一些统治者把某个宗教定为国教与国家法令一致,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往往也是宗教的最高领袖。也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宗教所具有的保证和培养人的社会性的作用.二、海南多元的宗教文化形成的原因
1)海南省是位于我国最南方的一个省,四周被海洋围绕,因此与大陆几乎隔绝。
但是,当丝绸之路开通时,不仅加强了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加强了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多元的宗教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2)当时海南,民智未开,科技落后,统治者的地位岌岌可危,为了加强统治和维
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统治者决定采取愚民政策,推行宗教文化。由于当时的海南属于蛮荒之地,许多失势的官员被贬谪,并且流放到这里,这在客观上了传播了宗教文化,促进多元宗教文化的形成。
3)自从汉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愈来发展,中国与各国的联系加强,海上交通日
益便捷,更何况海南四周皆是海洋,并且位于中国最南端,接触到得宗教文化更是彬繁多样,这为多元宗教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4)海南地形崎岖,多低小的山脉丘陵,当时交通、通讯皆不发达,并且不同村庄的村民语言不同,更是使得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保存,这其中以宗教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尤为明显。
三、多元的宗教文化的价值
1)在古代,宗教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当时社会和国家政治的组织形式,就是宗
教的组织形式。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宗教,在古代社会,仅仅对于佛教、基督教这些世界宗教或少数类似的状况才是正确的,对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多数国家宗教,是不是不适用的。那些国家宗教仅仅作为一种观念,在指导着社会生活。
2)在近代,在实行政教分离的前提之下,此前存续下来的宗教,才纷纷在国家和
一般社会组织之外,也就是宗教社会学所关注的对象,才不仅仅是宗教观念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关系,而是包括宗教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3)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哲学、科学、文化艺术,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伦理道德。自古以来,道德皆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社会的标准,这足以看出宗教的价值是如何的重大。
4)不仅古代,就算在现代,多元的宗教文化依然可以为海南的发展做出贡献。例
如,发展宗教旅游文化。设计宗教特色旅游产品。宗教的发展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努力开发一些创新性的宗教文化旅游活动。如在贵德举办黄河放生节,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青藏高原黄河源头,在万山之宗江河之源的贵德举办放生活动,可吸引跟多游客参与,激发游客兴致等等。
四、宗教的本质
根据巴哈伊教的宗教同源观,宗教共享同一个基础、来自同一个源头,那就是宇宙的最高存在(上帝/安拉/道/宇宙的规律),而上帝的所有先知降世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把人类从无知的黑暗中解放出来,指引人类走向真正觉悟的光明世界;二是确保人类的和平与安宁,并为人类提供一切建立和平与安宁的手段。” 按照这个观点,宗教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从个体的角度说,宗教的目的是开启人的灵性之眼,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从精神的无知中得以解放,从而行正走直,以免被无知所害。从社会关系的层面看,宗教起着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当所有的人都体现出诚实、宽容、平等、慷慨、公正等品德,都遵循不偷、不抢、不杀生、不邪淫等戒律时,和平与安宁就能得以实现,而宗教的教义正是促进团结与和谐的手段。巴哈伊教认为如果宗教带来的不是爱,而是冲突与战争,那么这样的宗教就不应该存在,因此,建立人类之间的爱、团结、和平与安宁,促进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进步就是宗教的本质与精髓。
结论:虽然海南多元的宗教文化呈现衰落的趋势,但是仍然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宗教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但是宗教文化中依然存在着糟粕,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贯彻执行国家的宗教政策。
参考书籍:<<宗教论>>(李申著)
参考网站:
http://kwhyj.syxyhn.com/E_ReadNews.asp?NewsId=255
第二篇:古村落历史文化研究
二.根据综合特色分类法划分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类型和特征?
1.建筑遗产型 特征:典型运用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论并形成一定规模格局,较完整地保留了一个或几个时期积淀下来的传统建筑群的村镇实例:同里镇、周庄镇、乌镇
2.民族特色型 特征: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民族特色和风情的传统建筑的村镇 实例:田螺坑村、肇兴侗寨
3.革命历史型 特征:在历史上因发生过重大政治事件或战役的村镇实例:古田镇
4.传统文化型 特征: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地域传统文化或在历史上曾以文化教育著称的村镇实例:宏村、张谷英村
5.环境景观型 特征: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或改变对村镇特色起决定性作用的村镇实例:西湾村、俞源村
6.商贸交通型特征:历史上曾以商贸交通作为主要职能,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村镇实例:爨底下村、鸡鸣驿
第三篇:旅游与历史文化论文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界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我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__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 18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1400年的历史,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所以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径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此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奇迹,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诚然,也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还不清楚其科学原理,需要我们去探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旅游资源,除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更离不开人文旅游资源。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着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及众多明清皇家陵寝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小小的周庄,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可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客体就会存在。
(2)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人类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人文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保护好这部分旅游资源,能更快地发展旅游经济。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提升旅游资产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资产价值。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供世人观赏、研究与利用,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得好的地方,旅游业就发展得好,旅游资产价值提升得多;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其旅游资产价值提升的快,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带动本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品
位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和持久发展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激励力,中国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O项,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留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全球《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被重视。在多年的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很多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上世纪几次大规模建设,使许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摧残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也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不利,存在很多问题。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虽然社会总体上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3.“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只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堪忧。尤其在一些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城市要发展,旧城要更新,势必要拆迁一些民宅民居和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时下古老的北京也遇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古老的胡同四合院要不要留存,怎样协调好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开发商的需要,为了出卖土地,筹集资金,把一些古建筑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遗迹毁掉。
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
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后又制造出了乃至异地开发出一系列替代品,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沦为“假古董”。
4.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为什么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区领导,甚至最基层的领导一句话就能化为乌有。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管理,而是权大于法。
5.保护资金的匮乏,专业人才、技术的匮缺,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尤其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护人才队伍,同时缺少过硬的保护技术,何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呢?
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积极宣传,更新观念,加强全民保护意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各级政府和每个市民的神圣职责。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让每个公民都能自觉珍惜爱护文物,并且要加强舆论监督,有了群众支持和舆论支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有了强大的依靠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2.提高全民素质与法律保护并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城旅游刚刚兴起时,各个长城景区普遍遭遇了一次“毁容”高峰。从八达岭瓮城西门登上长城,分别沿南北两侧依山而上的长城边走边观察,看到这段3000多米的长城上,凡游人伸手能及之处,几乎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有地名、人名、“到此一游”,有中文、日文、朝鲜文,以及难以辨认的字词,刻得密密麻麻。这些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有的字深达半厘米,已伤及墙体。长城乃中华民族的象征,此举严重破坏了民族形象。所以才有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去除长城墙体字迹方案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献计献策。近十多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行为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文化遗产不仅要由一系列行政法规来保护,而且要用刑法等法律来保护。对于严重损毁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应规定为犯罪,应给予刑事处理。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是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资源开发,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离不开的客体。一旦被破坏便永久消失了,也就谈不上长远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绝不能对开发急功近利。在保护方法上,除了要依照国家相应的保护法规之外,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与自身环境、条件相符合的办法。多借鉴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八卦村)的做法。还可以对实物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限人限时地开放参观,西藏布达拉宫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不对外开放,只对学者和相关研究人
员开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会日益增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要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潜在的、不断升值的资本,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即使当下受条件所限无法立即进行开发,也要积极予以保护,可利用其他产业先行发展,待时机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予以转换。
4.摸清家底,搞好保护规划。去中原地区旅游,当地人会自豪的对你说:“你拿把锹,随意挖几下,就有可能发现宝贝”。虽然是笑谈,但还能反映出因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引以为豪的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示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心中有数,搞好勘探、摸清家底,以便于规划和保护。
前面提到北京胡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积极修整并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但要处理好个性文化与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关系。现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而文化氛围却日益淡化。丽江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保护得不错,但古城内一个商店接一个商店,文化氛围不浓,不能充分反映古城的特色,这是令人遗憾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不是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与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细致确定。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平遥地方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制定古城保护规划;第二,实施古城居民搬迁工程;第三,全面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借鉴国外先进保护经验,加强保护进程。借鉴国外“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成功经验,把有价值的传统街、巷和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再另外开发新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建设性的破坏”。对该保护的传统街区则进行环境整治,保持立面原貌,更新室内配套设施,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需求。
6.加强资金投入。国家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中名城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遭受地震时,国际上也给了相当数量的捐助。全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金是缺口,国际、国家支援能力势必有限,这就要求各地充分利用好遗产本身,从旅游收入中拿出相当部分,加强自养,争取良性循环。
第四篇:研究综述 -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附件:研究综述、基本史料、前期准备工作的详细情况
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界对于天地会以及清代社会控制问题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丰硕,经过对学界现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现将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部分即原始史料汇编、国内近现代学术专著、论文以及国外学者的专著与论文进行综述。
第一部分,原始史料汇编。民国时期萧一山依据大英博物馆内天地会相关资料编成《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罗尔纲编著《天地会文献录》,收录了《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守先阁本天地会文件》、《陶成章教会源流考》、《水浒与天地会》、《论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的本子》五篇文献,这是对天地会史料汇编的早期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庾裕良、陈仁华等编著了《广西会党资料汇编》,反映了广西地区近代以来的秘密会党发展情况,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七卷本则是天地会相关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史料集刊,台湾学者李振华主编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是台湾近年来相关史料汇编的重要成果。
第二部分,国内近现代学术专著、论文。天地会相关研究成果,包括秦宝琦的《清前期天地会研究》、《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中国洪门史》,蔡少卿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及其主编的《中国秘密社会概观》,郝治清的《天地会起源研究》,徐舸的《清末广西天地会风云录》,胡珠生的《清代洪门史》以及雷冬文的《近代广东会党:关于其在近代广东社会变迁中的作用》等,刘平的《文化与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阐述了秘密社会存在的文化环境与内涵,朱俊强的《秘密结社与社会控制:广西天地会研究(1794-1921)》将广西天地会作为一个整体,较系统地探讨了其从嘉庆到民国早期的发展状况,谭松林主编的《中国秘密社会》七卷本论述了中国古代秘密结社从出现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性质与意义,将秘密社会作为社会问题来研究,台湾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陆宝千的《论晚清两广的天地会政权》以及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2-教乱与民变》等。清代社会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赵秀玲的《中国乡里制度研究》,闻均天的《中国保甲制度》,沈大明的《<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孙海泉的《清代地方组织研究》,冯贤亮的《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在第八章探究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盗匪活动与地方防护的关系。论文方面有秦宝琦《从档案史料看嘉道年间天地会组织与传会手段的演变》,来新夏《关于近代秘密社会史的研究》,周蓓、张研《清代基层社会聚众案件的量化分析》等。
第三部分,国外学者的专著与论文。关于天地会的相关专著,包括日本学者平山周的《中国秘密社会史》,荷兰学者施列特的《天地会研究》,法国学者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法国学者谢诺的《中国历史上的秘密社会》等,英国学者弗里德曼在《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中探究了宗族与天地会产生发展的关系,美国学者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论述了叫魂案产生、发展以及平息过程中各层权力机制的运作情况。论文方面有前苏联学者诺维科夫《试论“天地会”秘密社团的组织性质》以及加拿大学者王大为的《一个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的看法》等。
基本史料
原始史料方面包括:
一、清代档案,包括罗尔纲编著的《天地会文献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七卷本等;
二、官修史书《清实录》、赵尔巽的《清史稿》;
三、当时地方官员的从政杂记,如《越中从政录》、《牧令书》等;
四、相关官员文集和奏折汇编。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团队还将根据需要对乾嘉年间东南地区的地方志进行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期取得更佳的研究效果。
前期准备工作
1.原始史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搜集工作
本项目团队在申报前便已收集整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资料。
原始史料方面包括清代档案,官修史书《清实录》、赵尔巽的《清史稿》,当时地方官员的从政杂记,如《越中从政录》、《牧令书》等,以及相关官员文集和奏折汇编。
原始史料汇编方面包括罗尔纲编著的《天地会文献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清史资料丛刊《天地会》七卷本。
国内外相关专著方面,我们掌握了蔡少卿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及其主编的《中国秘密社会概观》,朱俊强的《秘密结社与社会控制:广西天地会研究(1794-1921)》,冯尔康、常建华的《清人社会生活》,孟超的《明清秘密教门滋蔓研究》,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2-教乱与民变》,沈大明的《<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荷兰学者施列特的《天地会研究》,英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美国学者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论文则包括秦宝琦《从档案史料看嘉道年间天地会组织与传会手段的演变》,来新夏《关于近代秘密社会史的研究》,周蓓、张研《清代基层社会聚众案件的量化分析》,以及前苏联学者诺维科夫《试论“天地会”秘密社团的组织性质》、加拿大学者王大为《一个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的看法》等。
2.项目整体构思工作 项目内容构思如下:
一、林爽文起义前清政府已有的社会管控体系以及对民间结社、异姓结拜等现象的处理措施。
二、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五十年,天地会在林爽文起义前得以产生、发展的原因及这一时期清政府社会管控体系的实际效用。
三、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清政府对林爽文起义事件的镇压及总结。
四、乾隆五十四年至乾隆六十年,林爽文起义被镇压后,天地会在被严厉打击的情况下的发展情况与原因,以及这一时期针对天地会,清政府社会管控体系的加强与实际效用。
五、从对天地会的防治方面对乾隆年间福建省社会管控体系作出评价。其中,整个项目拟以一、二两部分为基础,特别是第二部分作为项目的主体,第三部分中对林爽文起义事件的论述主要起到一个时间分界点的作用,而第四部分无论是清政府的防控还是天地会的发展,大都还是以一、二部分中已有方式为基础来进行的,也就是说,项目以第二部分为主体,第一部分作为一个背景来阐述,三、四两部分作为第二部分的延伸补充,第五部分作为论文总结。
第五篇:关于邵阳历史文化的研究调查
邵阳位于湘西南,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从隋朝文帝开皇十年时(590年)起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邵阳一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天下第一县。
1.意义:邵阳是雪峰山下的一座有着两千五百年多年的历史古城。但对于邵阳是历史古城之事,一直不受关注。身为邵阳人也有很多对此不了解。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我们更了解邵阳的历史文化。
2.目的: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邵阳历史,更好的向人们介绍邵阳历史,更好的宣传我们城市形象。
查阅有关书籍,有关资料整理出邵阳历史的纲要。通过走访采访老人,询问邵阳的变迁,再寻找仅存的历史景点,拍下照片。最后进行总结,整理出邵阳的历史文化。
邵阳境内系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南岭山脉绵亘南境,雪峰山脉耸峙西北,衡邵丘陵盆地展布中、东部。境内溪河密布,有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595条,分属资江‘沅江、湘江、西江四大水系。全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水雨丰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少酷睿‘冬少严寒。境内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各类地形具有,大体是:‚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如此好的地形和资源使邵阳的经济作物和传统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另外,邵阳位居湘西南,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又因邵阳交通相对闭塞,致使境内社会生活长期处于亚稳定状态。所以,古老的民风民俗在邵阳保存得较完好。还有邵阳有很多旅游景观。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部分为大家介绍邵阳历史。
1.邵阳名称的演变
邵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期正式建城称白宫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之十六个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年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郡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武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为
邵陵。唐代设邵州南宋宝庆元年升邵州为宝庆府。元代设宝庆、武冈两府。明初设宝庆、武冈两府后降武冈为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民国17年改为邵阳县,1949年10月建立邵阳市,隶属邵阳县。
2.邵阳文化遗产
邵阳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从隋朝文帝开皇十年时(590年)起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邵阳一直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天下第一县。
‚衣冠王化染,耕凿古风同。‛生长、生存与湘西这一篇居之地的人们,尚武崇文,文明绵远,代有才人。唐代曾著有《咏史诗》3卷。自宋到明代数百年中,为最具有影响的启蒙读物。在宋治平四年,中国理学创始人湖湘文化的最早代表——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权知邵州。邵阳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梅山文化,梅山文化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习俗、三是反映梅山峒民的劳动、生活及表达思想的方式。
3.邵阳著名景点
双清亭 位于邵水东面,资水南岸的砥柱矶上。因位居资水、邵水汇合,故以‚双清亭‛命名。双清亭则吸引历代墨客骚人揽胜抒情。元贞元年郡守之不都书‚天开图画‛,明湖广巡抚赵贤
书‚双清揽胜‛,明刑部尚书顾璘亲题‚砥柱矶‛三字。亭外亭上有一楹对联:‚云带钟声穿树区,月移塔影过江来‛。‚屿扼双流和,江涵一流烟‛是出自魏源之手。
东塔 始建于南宋,清道光年间重建,至同治元年竣工。清代诗人登临塔顶,曾写下‚塔开玛瑙叶。山挂水晶盘‛的诗句。水府庙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为宝庆城内居民和资水、邵水船民合建而成的。现存建筑为清道光21年(1841年)重建。
新宁崀山 是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近年掘出土有古生物化石、新石器大量石刀、石斧及2000多年前的陶桐文物。
4.邵阳饮食文化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拒细。‛孟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邵阳虽没有成都那样的小吃街,也没有像模像样的百年老店,跟未见报刊上追捧。邵阳馆子虽多,但出了‚盟华园‛的包子,‚周复盛‛的米粉,回民食堂的糖粑粑,下河街的水饺外没有其他的名店了。邵阳的日常家庭菜系和家常小菜,是家家户户会做的大众菜,也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从邵阳的名称演变、文化遗产、旅游景点、饮食文化等方面可
以看出邵阳是一历史古城,有丰富的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身为邵阳人,我们要维护邵阳是历史古城的城市形象,保护邵阳文化遗产、旅游景点。
宝庆名篇之宝庆城
曾娇慧、石睿、袁紫馨、戴安琪、贺睿菡、郑文峰、邓盼、黄钰容、徐玉艾、李乐宁、柏青青、陈玉琪、夏婕、黄露、朱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