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 ———以杭州市典型社区为例
2011年第10期No.10,2011浙 江 社 会 科 学ZHEJIANG SOCIAL SCIENCES2011年10月Oct.,2011 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 ———以杭州市典型社区为例 □ 朱胜进
内容提要 浙江省杭州市按照中央关于完善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的要求,在社区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今社区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成为现代社会建设新型社区的关键所在。本调研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杭州市的三个典型社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了调研,展现了杭州市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城市社区工作者 杭州市 上羊市街 王马社区 小营巷 典型社区作者朱胜进,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杭州 310027)
一、引言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在缓解社会压力,保障社会稳定,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社区工作者作为一支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兴工作团队,已然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其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从60年前的居委会演变至今,社区工作者已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直接承担者、社区服务直接提供者、社区矛盾协调者、社区文化组织者、文明行为引导者、居民心理疏导者、居民就业指导者和居民生活的关心者。政府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社区和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多数居民因生活诉求在社区帮助下解决,也逐渐提升了对社区的信任。近些年,国家已经相继出台法律法规保障社区工作者的权益。按照中央要求,围绕“全国领先,全省示范”目标,扎实推进社区党组织为龙头的社区建设工作,杭州市近几年在社区建设方面实现了四个“全国第一”。2008年出台了“ 1+4 ”文件,深入推进“三位一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第一个实现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化,制定《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等政策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为杭州市的社区建设及社区工作者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使杭州市的社区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就目前来看,社区工作者队伍仍存在诸如工作任务繁重、职业身份不明、承受较大压力等问题。
二、研究评述社区工作即运用专业知识,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组织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协调利用社区资源,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的自治水平和管理水平,增进社区福利,促进社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① 《社区建设》一书认为:“社区工作者是以社区及居民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或1 4 1 朱胜进: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以杭州市典型社区为例 “以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的社会工作人员”。② 但目前中国的行业和职业分类中,尚未将“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者”列入其中,专业社区工作者的身份还处于辩识之中。国内关于社区工作者的研究,主要有 ③④⑤⑥ :1.社区工作者素质研究;2.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研究,如钱兆永的《规范化: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道路》;3.社区工作者管理的研究;4.社区建设模式中涉及的社区工作者管理研究,等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在杭州市选择社区建设极具代表性的上羊市街、王马社区和小营巷三个典型社区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整个调研过程主要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获取相关资料,共针对社区工作者发放问卷55份(回收100%)以及社区居民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93%)。充分考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内容、工作时间等因素后,选择社区工作者10人,对涉及工作压力、职业身份、福利待遇、激励措施、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基本现状1.性别构成在被访的三个社区共55名社区工作者中,男性20名,女性35名,与其它地方及全国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性别结构情况 ⑦ 比较,性别比例仍是女性占大多数,但该地区比例并没有过大的失衡。(如图1)图1 社区工作者队伍性别构成2.年龄结构截止到2011年,杭州地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点,除去1人未做填写,54名社区工作者中,30岁及以下的人员比例占到了56.4%,累计到50岁已经达到了92.7%。(如表1)表1 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年龄结构年龄 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30岁及以下 31
56.4
56.431-40岁 11
20.0
76.441-50岁 9
16.4
92.750岁以上 3
5.5
98.2总体 55
100.0
100.0
3.政治面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社区工作的关键。在调查的55名社区工作者中,党员人数达到26人,占47.3%,团员15人,占27.3%,民主党派1人,无党派13人。4.文化程度在调查的55名社区工作者中,文化程度主要以大学本科居多,有28人,占50.9%;大专文化水平的18人,占32.7%;只有两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加入到社区工作者队伍(见图2)。相比全国及其它地区的社区居委会成员,该地区社区工作者的文化水平整体相对较高,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其中系统学过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等课程的专业人员还是很少,只有10.9%。(如表2)因此,社区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图2 社区工作者文化程度层次比例表2 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情况社会工作者专业 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是 6
10.9
10.9否 48
87.3
98.2未填 1
1.8
100.0总数 55
100.0
100.0
5.工作年限2 4 1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社区工作者中有1-3年工作经验以及刚进入该工作岗位的人员较多25人,占45.5%;4-6年工作经验的13人,占23.%;7-9年工作经验的8人,占13.5%;10年及以上的9人,占16.4%。表3 工作年限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1-3年及以下 25
45.5
45.54-6年 13
23.6
69.17-9年 8
14.5
83.610年及以上 9
16.4
100.0Total
55
100.0
100.0
6.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社区工作者的角度,调查了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问卷分析显示:社会认同度低、身份地位不明成为了队伍建设的最主要问题。表4 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频数 选择百分比 百分比人数少 18
32.7% 18.2%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6
10.9%
6.1%年龄结构不合理 5
9.1% 5.1%身份地位不明 33
60.0% 33.3%社会认同度低 37
67.3% 37.4%其他 0 0 0
表5 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频数 选择百分比 百分比人数少 34
37.4% 23.1%整体技能水平不高 24
26.4% 16.3%年龄结构不合理 21
23.1% 14.3%身份地位不明 25
27.5% 17.0%社会认同度低 37
40.7% 25.2%其他 6
6.6% 4.1%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对于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认同度低,人数少是最大问题,其次身份地位不明,整体技能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也是不可小视的问题。针对社区工作者的认知程度在社会公众中开展调查,有52.7%的公众选择了“熟悉”,41.9%的公众选择“听说过,但具体不清楚”,另5.4%的公众则完全没听说过。从社区工作者对自身的认知程度来看,访谈中发现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普遍是把社区工作当做一种职业,而非事业在做,问卷分析显示现在社区工作者从事社区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就业、养家糊口和补贴家用,而实现个人价值、助人自助为动机的则较少,甚至有18.2%的人根本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如图3)图3 从事目前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工作分析1.岗位设置和选聘杭州市的社区工作者在岗位设置上实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社区管理体制。具体岗位设置包括:社区党委(总支、支部)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站长、社区党委(总支、支部)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副站长、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社区福利保障委员、社区治安调解委员、社区宣教文体委员、社区公共卫生委员、社区环境保卫委员、社区专职劳动保障(再就业、退管)管理员、社区专职帮扶救助管理员、社区专职外来人口管理员等。同时社区工作者的录用采取选任和招聘两种方式。选任是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参加选举并当选,或者被任命担任社区党组织职务的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参加选举,当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副3 4 1 朱胜进: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以杭州市典型社区为例主任和委员的。招聘是指按照《杭州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工作者。⑧ 在调查的三个社区55名社区工作者中,从事社会工作管理职能的14人,占25.5%,社会工作服务职能的41人,占74.5%。其中通过选任的9人,占16.4%,招聘的46人,占83.6%。2.工作责任目前,杭州市社区工作人员主要向社区居民提供计生、民政、劳保、退管、综治、帮扶救助等公共服务。具体面对的服务人群见表6。3.工作条件在调查中,接受访谈的社区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满意,主要认为硬件设施上配套较为完善,并能够感受到社区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尊重,但普遍认为社区工作者由于权力受限,服务人群的不理解等原因,往往得不到居民的尊重和认可,而且社区工作者们普遍认为自身所承担的工作强度大,压力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关于社区工作者的压力来源(如图4),87%的人选择了b2:工作任务量大,事务繁多,其次是b8社会地位低下(40.7%),其他压力来源降次依次为b3发展前途渺茫(11.8%),b5考核压力(11.2%),b4服务面对对象落差较大(10.5%),b7缺乏工作管理自主表6 工作服务对象频数 选择百分比 百分比老年人 22
40.0% 15.7%低保户 13
23.6% 9.3%妇女 16
29.1% 11.4%残疾人 10
18.2% 7.1%计生对象 10
18.2% 7.1%下岗失业人员 11
20.0% 7.9%社区矫正对象 12
21.8% 8.6%吸毒人员 11
20.0% 7.9%优抚对象 8
14.5% 5.7%其他 27
49.1% 19.3%表7 工作强度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较小 1
1.8
1.8比较适中 6
10.9
12.7偏大 33
60.0
72.7太大,难以应付 15
27.3
100.0总体 55
100.0
100.0
表8 工作压力 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较小 2
3.6
3.6适中 5
9.1
12.7较大 30
54.5
67.3很大 18
32.7
100.0总体 55
100.0
100.0
表9 工作条件满意度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满意 4
7.3
7.3比较满意 5
9.1
16.4一般 33
60.0
76.4不太满意 11
20.0
96.4很不满意 2
3.6
100.0总体 55
100.0
100.0权(8.6%),b6个人安全保障问题(6.6%),b1工作所需技能要求太高(3.9%),b9其他压力(2.0%)。图4 压力来源分布4 4 1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在当前工作中,社区工作者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问卷中多项选择的结果分析显示,55名社区工作者中,63.6%的人都选择了社会认可度太低是其开展工作的最大困难,其次为报酬太低(49.1%),工作难度太大(29.1%),工作经费不足(23.6%),其他(7.3)。图5 开展工作的最大困难表10 月收入情况(人民币)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900元及以下 2
3.6
3.6900-1400元 5
9.1
12.71400-2000元 28
50.9
63.62000元以上 20
36.4
100.0Total
55
100.0
100.0
表11 报酬满意度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满意 2
3.6
3.6比较满意 2
3.6
7.3一般 21
38.2
45.5不太满意 25
45.5
90.9很不满意 5
9.1
100.0总体 55
100.0
100.0
4.薪酬福利经调查,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在全国范围来看,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五险一金基本普及了所有社区工作者,但相对于他们的付出以及相比较其它行业,仍属于低收入水平群体。现今,基于杭州市平均工资水平,社区工作者初入职的扣除所要缴纳的各种费险等,每月最终到手不到1700元,具体工资收入情况见表10。对于自己的付出和工资报酬,随着物价房价的上涨,社区工作者的生活基本保障亦存在困难,在报酬上整体满意度偏低,访谈中有社工称他们是“干公务员的事,拿清洁工的工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成为了社区工作者口中的高频语句。5.教育培训社区工作者的能力高低决定着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杭州市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对社区工作者开展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及知识更新等,类别也分为了任职培训、岗位变动培训和年度培训。⑨ 调查显示,55人中有32人在能力素质的提升上主要渠道还是通过“单位组织培训”,占到了58.2%,另34.5%的人选择“自学”作为自己主要的提升渠道,访谈中当问及“认为参加培训是否有很大帮助,您平时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时,部分人表示:虽然针对各种服务组织了培训,但相对来说多流于形式,真正帮助并不大,如果想更好的开展工作,必须更多的借助书籍、政策文件、新闻、报纸、专业网站、参加职称考试等其它途径进行自学。另有7.3%的人选择了自费参加培训。表12 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频数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有 45
81.8
81.8没有 8
14.5
96.4未填 2
3.6
100.0总体 55
100.0
100.0
四、调研结论
(一)杭州市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文件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管理进行规范。如今杭州市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上性别较为均衡,且已呈现年轻化,政治文化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可见近些年的政策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杭州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状况。
(二)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5 4 1 朱胜进: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以杭州市典型社区为例第一,职业身份模糊,社会地位低下。目前国家颁布的职业分类还没有将社区工作者列入其中,没有明确社区工作是一门职业,社会认同度也低。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类别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他们在填写各类表格时遇到职业类别这一栏,仍然不知道该填什么。其直接后果是社区工作者工作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难于解决,晋升机制缺失,对所从事的工作无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难以将其视为一项事业,更无法从中得到自我的肯定。这直接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从业热情和动机以及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加之各种原因致使工作开展效果无法使社区服务对象满意,而居民又不了解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定位、责权范围,很难做到对社区工作者的理解,从而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各界不接受不认可,认同度低下的现象。第二,劳动关系不明,基本权益无法落实。社区工作者大部分是由社区街道办事处面向社会招聘,按理社区专职工作者与街道办事处应该是形成一种劳动合同关系,而杭州市在2003年、2005年以及2009年都是与不同的机构组织签订合约,如今合同签订方是社工协会。此外由于劳动关系不明,社区专职工作者本应享有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但事实上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工资及其劳保、医保、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工资待遇的调整等等,以及规定的两年一次的体检,三年一次的旅游,都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在贯彻执行时难免会打折扣。第三,职责范围不清,工作压力过大。随着社区服务的重要性被不断的提及,大量的公共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与老百姓直接面对面,提供第一手的公共政策和讯息。不论是人口普查、车位调查、经济普查、文明城市的创建等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在社区。社区工作者在一时间成了最基层的公务员,一定意义上他们为上级某些机关单位的公务员分担了大部分的工作,诸如信访慰问、费用的收取、垃圾分类、社区泊车、无证摊贩的治理等非本职的工作,行政负担过重。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名目繁多,事务繁杂,社区工作者却在很多事务上无权也无力解决,最终无法得到社区居民的理解和认同,成了居民怒气的转嫁者,名副其实的“夹心层”,工作开展困难,个人成就感无从获得,加之考核内容和形式不够灵活,更让社区工作者倍感压力。第四,工资收入偏低,发展前途渺茫。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社区干部普遍反映社区工作者收入水平太低,自己承担的实际工作量与实际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过大,很难留住和吸引人才,在深层次上影响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在调查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工资收入并不满意,尤其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拿到每月1000来元的工资已无法满足现在生活的基本需求,现今社区工作者队伍正在逐渐的年轻化,这更将严重影响到队伍的稳定性。而实践也证明了这支队伍的流动性太大,不仅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同样也不利于这些年轻人的发展。
五、对策与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全国,如北京、上海、南京、宁波、重庆等地在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于其它地市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管理的加强和现代新型社区的建设,关键在于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第一,从法律上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实行分类,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社工在香港等地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而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社区建设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社区工作者的身份、角色定位与所承担的实际任务不相一致,责权不相称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社区工作者身份地位不清,界定不明,没有正式编制,既不是公务员,又不是企事业单位,身份地位极其尴尬。因此,从法律上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逐级解决社区工作者的编制问题,迫在眉睫。同时,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规范标准,各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保障社区工作者各项权益。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负担。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量大,事务繁杂,而大量的任务来自于行政工作的下放。因此,要减轻社区工作者的负担,就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部门、街道与社区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社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制定6 4 1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社区自治法》,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范围、权利、职责等。制定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对参与社区建设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所属地位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界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断层、空白点和交叉点,以便各个主体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互为支持,通力合作,减轻社区工作者的负担,同时淡化社区工作的行政色彩,减少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感,使社区建设朝着有序协调的方向良性发展。此外可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志愿者等来协助开展社区工作,以有效减轻社区工作者的事务性负担。第三,制定工资福利标准,提高收入水平;完善晋升机制,点亮发展前景。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队伍的年轻化,离不开那些具有青春活力,创新精神,充满热情的年轻大学生的加入。但现实情况是社区往往很难留住他们。主观原因固然存在,但社区工作任务繁重工资待遇水平低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杭州市的社区工作者在招聘时面向杭州市本地人员,但是这些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房价的攀高,对于二、三十岁面临着成家立业的一代人来说,这点工资根本无法承担。因此,政府应合理调整社区工作者的收入,制定人性化的工资福利制度,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建议明确规定工资增长的标准,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加入到社区队伍中来,确保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第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大环境。社区工作者难以获得居民的理解和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区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不够。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让全社会了解社区工作、重视社区工作是目前急需开展的工作之一。社区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将社区和社区工作者介绍给社会大众,不但能给社区工作者带来荣誉感,也可以增加他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多多开展与社区工作相关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社区,了解社区工作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使社区工作者感受到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此外,通过举办社区知识竞赛、先进社区工作者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推动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内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内资源共享,从而合力建设新型特色社区。注释: ① 向征:《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调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第17页。② 于雷、史铁尔:《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③ 吴帅:《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基于苏州市古城区的调查》,硕士论文,2010年4月份。④ 王柱国:《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⑤ 张纪、刘淡:《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⑥ 刘江红:《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模式研究———以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街道为例》,国防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⑦⑨ 郑权:《中国社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社区》2005年第11期。⑧ 《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杭社建〔2009〕7号,2009年12月。责任编辑 徐东涛(见习)7 4 1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社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纪律严明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巩固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城市基层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形势下,社区承担了许多过去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办理的事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受助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 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是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的需要。
社区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而且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社区是人们集中居住的社会共同体,居民来源分散、结构复杂、素质不一,他们的思想意识、利益诉求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就使社区党组织宣传、教育、联系、组织、团结群众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对社区党务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社会的文明进步使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参加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科普活动的空前高涨,各种群众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大量涌现,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干部,才能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
二、桥西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邢台市桥西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桥西”的总体要求,按照改善结构、提升素质、强化服务、夯实基础、促进和谐的要求,以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完善选聘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健全考核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全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桥西区53个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312名,平均年龄38 岁,其中31岁—45岁的有175名,占56%;文化程度全部为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4人,占42%。
客观分析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现状,应该肯定社区工作者主体是好的,大部分社区工作者珍惜岗位、热爱社区工作,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心系社区、情系居民,作风踏实、群众满意,为稳定社会、满足居民需求、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对照社区工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照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对照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工作者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是少数,甚至是个别现象,但在潜移默化中会挫伤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性,影响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削弱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合力,淡化社区工作者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目前,社区居委会普遍承担了街道相关科室对应职责,如安全稳定、社区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流动人口管理、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再就业等,街道办事处大量的统计(如经济普查)、调查(如低保调查)、检查、活动等任务都通过居委会来落实,使居委会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完成指标、应付检查、参加各种活动等工作上来,成为了准基层政府。其“准行政组织”的地位及其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希望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难以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二)社区服务领域狭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居民对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细致的服务。但全区各个社区工作的开展更多趋向于行政化,还停留在协助上级开展抚平济困、慰问帮扶的地步。社区组织志愿者或开展各类服务,更多的是以组织低保人员参与为主要形式,在服务项目不够的同时,文化活动开展单一,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同感差。
(三)队伍建设后劲不足。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在于社区工作者素质的高低。而社区工作者中高素质人才及其引进机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快速发展。一是部分社区工作者素质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年初,社区“两委会”换届后,社区工作者年轻化、知识化、党员化的倾向进一步明显。但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想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总体年龄虽有所下降,但不少年轻人由于缺少工作经验或协调沟通经验,明显感觉工作力不从心;文化上总体有提升,但更多的社区工作者是通过函授等获得文凭,含金量不高,且所学专业也多与社区建设无关,无法将所学与服务社区建设直接联系起来;“两委”班子结构不优,特别体现在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男性很少,如泉西街道5个社区公园社区工作者71人,男性只有区区7人,显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二是社区工作缺乏对人才吸引力。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尽管有所提高,每月平均达到了1300元,但仍然远远低于市场经济下地区的物价指数,从而使社区工作对有知识、有技能、有理想的年轻人才难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偏低,且无任何奖金,导致社区工作者工作的主动性不足,更有甚者将社区工作作为考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跳板,工作 一段时间后就辞职,时常出现工作脱节、断档现象,为社区建设持续有效的发展带来了人员问题。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为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新时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适应社区居民服务日益多样化和规范化的需求,必须适应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工作重心下移的新挑战,紧紧围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目标和“服务为本、创新为先、特色为重、和谐为基”的工作要求,突出机制创新、规范管理、完善结构、优化环境、深化培训等重点,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扎实的基层基础。
(一)优化社区工作者配置
按照整合资源、一岗多责、效能优先的原则,对社区各类工作人员进行整合。提倡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
(二)扩大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
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版主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原退伍军人等社区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实现每个城镇社区有一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管理
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培训计划。逐步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序列,实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鼓励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自学成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对在岗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书的,适当给予学费补助。坚持面向基层、关于一线的选人和用人原则,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采取上挂、轮岗等方式,加大社区工作者培养、使用力度、大力宣传、及时表彰奖励 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积极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党员,推选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四)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工作者办公环境
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管理体系,按照权责一致、责任清晰的要求,健全块为主、条强化的管理体制,扩大社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的权限,真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完善属地管理体系;按照“小机构、大服务”,顺应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深化街道机构改革,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政府与居委会的职责,理清“指导与协调、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完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和社区服务代理制,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强化共驻共建、结对共建考核机制,努力优化社区工作环境。
(五)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专职成员、社区其他专职工作人员的报酬,由桥西区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统筹解决,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对返聘到社区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六)激励方式人性化
首先是建立科学的岗位目标管理机制。按社区职务和分工的不同,科学设立岗位,在此基础上制订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奖惩办法,细化考核方案,对每个岗位上的社区工作者实行目标考核,量化管理。各镇(街道)也成立社区检查综合考评领导小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定期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并于年终开展评优活动。其次是建立群众民主评议机制。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述职报告、接受居民评议监督等制度,每年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对本社区工作者进行民主评议一次,把干部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社区工作者考核、聘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将民主评议结构和社区“十佳”工作者的评选表彰结合起来。最后是建立奖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把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同工作完成质量挂钩,实行工资 和工作质量、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一年一聘的用人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
(七)健全和规范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工作水平
一是加大宣传和投入。广泛宣传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让人们对社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区工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建设的经济投入,让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支持社区建设,通过财政拨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社会力量支持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区,以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的水平。
二是规范社区工作。通过建立社区工作者政治学习制度、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约束社区工作者的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减少社区工作的行政内容,强化社区的自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行社区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时间。
三是加强监督。实行居务公开,将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向社区居民公开,对凡涉及本社区内重大事项、财务收支、各种评比结果等情况,必须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强化群众监督,建立居民议事会,定期听取居委会和居委会党组织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实行由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工作者,将社区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之下,增强他们为民服务的意识。
四是制定和规范管理考核办法,激发工作者工作热情。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实行职业化管理,对其他社区工作者也要进行科学的定编、定员、定工资。制定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年终奖金挂钩,每年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进行典型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邢台泉西街道党工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泉西党字【2011】6号 2011年
(2)桥西区民政局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转发中办发[2000]23号 2000年
(3)徐昌洪 湖北省推进社区建设的七个措施 《社区工作》 2011年10月(4)胡锦涛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网 2007年6月
第三篇:城市社区工作者的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工作者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组织部有关要求,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推进城市社区“三有一化”建设,使城市社区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和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XX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这次调研,组成了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调研小组,采取了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街道下辖X个城市社区,共有社区工作人员近XX人,大体分为行政管理人员,保卫、物业人员,卫生人员三大类,社区工作人员工资都做到了按月足额发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在社区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普遍在1100元左右,保卫、物业人员在700元左右,卫生人员550元左右(卫生人员的工作时间多为5小时),低于全市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大部分的社区工作者年龄都在30-50岁间,上有老,下有小,即要承担烦重的社区工作任务,又面临着巨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压力,低工资很难满足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了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部分工作
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年轻社区工作人员,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另谋职业,造成了社区人才的大量流失。
2、是补贴标准低,个人开销大。
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可以享受到的部分补贴,诸如、防暑防寒、女职工卫生费等补助及第13个月工资等。而他们个人实际用于工作的开支却不小,因经常要上传下达,联系和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仅手机话费开支一项,开支多的每人每月要超过150元,开支少的每人每月也要100元,若再加上上下班车费、中餐费等,每月所发工资所剩无几。
3、没有缴纳社会保险。
XX街道的社区工作者大部分是社区内居民,享受的是社区内部的福利,如养老金约为每月500元(按年龄和在社区的工作年限略有增加)。社区外的工作人员没有缴纳和会保险,对此,社区工作人员反响很大,工作有了后顾之忧。
三、解决办法
1、建议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社区居委会经费来源比较单一,除了政府拨款外,自身创收能力与筹款能力比较弱,只有不断加大政府拨款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低和“无钱办事”的问题。
2、建议减轻社区经济负担。
一要规定社区一律取消“招待费”。区直部门和街道到社区检查考核工作不得到社区就餐,不得增加社区负担。二要减少办各类培训班。以后举办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要按照“谁主办,谁出钱”的原则,严禁向社区收取培训费。三要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以后区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要求下社区,就要给社区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以保证所下达的工作正常开展。
3、强化社区服务,不断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社区党员服务站为依托,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推行有偿服务。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创办社区服务实体,从而增强社区造血功能,以弥补经费不足。
4、建议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和补贴标准。
现行的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相对固定,发放标准低,且缺乏正常晋薪机制,既不科学又不合理,不利于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参照差额事业单位职工的做法,让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可以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适当提高。允许社区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发放防暑防寒、女职工卫生费、等补助。经考核合格后,可以发放第13个月工资。
5、建议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社保征缴机制。
建议区政府、街道、社区、个人共同出资来办理社区工
作人员的社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6、建议齐抓共管,在全区形成高度关心重视社区工作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劳动合同(官方范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定本劳动合同。
甲方: ______(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 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劳动合同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其中试用期为___个月,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二条:工作岗位及要求:甲方安排乙方在_____社区从事社区_____工作.乙方必须根据工作职责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工作和任务.第三条: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的工作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保护条件,应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等规定.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第四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按照社区工作的特点,实行综合计时工作和休息制.第五条:劳动报酬:乙方试用期间的工资为每月_____元.试用期满后乙方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区有关文件执行,遇到工资政策调整,按新政策执行.甲方不得无故拖欠乙方工资.第六条: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乙方的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由甲方委托 劳动事务代理服务中心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办理.第七条:劳动纪律:甲乙双方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乙方必须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日常管理,并接受区,街道(镇)民政部门监督及所在社区的领导.第八条: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1)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2)乙方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的.2,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职责调整造成岗位取消的;(5)考评不合格的;(6)泄露工作机密的;(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8)被依法罢免的;(9)依法不再担任社区相关职务的.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到协议的.4,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条第3款的规定解除本合同:(1)患职业病或因工(公)负伤被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甲方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4)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低于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5)甲方未按政策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6,除本条第5款规定的情形外,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7,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8,本合同期满或者甲乙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应当即终止.由于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定劳动合同.第九条: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甲乙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后果和责任大小,向对方支付赔偿金.2,乙方违反本合同中约定的行业秘密的,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3,因不可抗力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4,乙方未满约定服务年限解除本合同时,其在职期间参加的由甲方或乙方所工作社区出资进行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甲方可以按照实际支付的培训费(包括培训期间的工资)计收赔偿金,其标准为每服务一年递减实际支付的培训费总额的33.3%.第十条:其它:
1,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所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或区民政局申请调解,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本合同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3,本合同条款如与国家下达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的新法律法规为准.4,本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5,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存档一份,鉴证机关(乡镇,街道)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签约日期: 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__
鉴证机关(盖章):___ 鉴证人员:__________
鉴证编号:_________ 鉴证日期:__________
第五篇: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酒仙桥街道 王铁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在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和谐社区建设摆上了重要议程,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更成为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社区工作者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大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就我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社区工作者在建设和谐社区、星级社区,社区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因此,社区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战略性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具有处理日常琐碎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兼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过于松散,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兼职社区工作者人才济济,资源丰富,但是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将之合理地整合,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现代都市人行为的功利性倾向导致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公益工作热情不高。
(二)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工作任务过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相当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收入拮据,且正处中年,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目前,社区居委会为自治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还只能以补贴的形式出现,其收入水平虽然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横向相比收入仍然偏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大家形象地比喻:“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区服务站功能的发挥,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良性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做好社区工作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组织领导、干部素质等诸多方面,但关键在人,关键在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首先要稳定队伍、稳定人心。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营造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环境,使他们安心本职,乐于奉献。
1、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事业留人。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弘扬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及其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并注重及时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为其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2、以人为本,社区工作者得到关爱。试行以“五必访”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制度,即社区工作者生病、丧事、家庭出现重
3、依托社区(含社区共建单位)各类资源,广泛建立服务基地。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统一协调下,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市民学校、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定为社区志愿者的教育、娱乐、服务、宣传基地,由志愿者进行统一管理。积极协调社区内的单位将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对外开放,广泛建立小型分散的活动阵地,形成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管的工作机制,极大地促进和活跃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
(三)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完善相关法规,科学分类管理。
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是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可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纳入城市社区建设规划之中,以保证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结合朝阳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借鉴国内外经验,我认为未来社区工作者队伍分成三类人员:一是社区居委会成员,一般经过社区范围调整后依据居委会组织法选举产生,必须是本社区居民,凡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被选举权。二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从社会公开招聘产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没有地域限制,人数根据工作的需要而定。三是社区志愿者,自愿从事社区某一方面工作的人,人数不限。应根据三支队伍各自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管理。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法规滞后,应完善居委会成员的选举、考核等办法;尽快制定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社区工作者上岗标准,形成社区工作的行业自律,为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培养提供标准。加强关于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相关制度法规建设,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来规范志愿者培训、选聘及其服务内容,合理利用志愿者资源,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实施对社区工作者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优势和整体合力。
(四)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加强绩效考核。
1、加强培训,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建立了长效的培训机制,完善了社区工作者学习制度。采取专家辅导、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