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馆实施大流通服务模式的利弊及对策分析
图书馆实施大流通服务模式的利弊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从大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的概念开始,分析了大流通服务模式的优势及可能带来的弊端,并提出推进大流通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大流通 优势 弊端 对策
“大流通”是以馆藏文献充分开架为基础,有效集成图书藏、借、阅、检索功能,合理布局空间,设立统一借还书处,实现各种载体资源和服务区域的合并。其基本形态是读者凭本人借阅证刷卡人馆后,不用存包,即可进入各阅览室,并利用室内文献资源的一种流通管理方式。“大流通”服务模式是现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服务模式最大限度的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发挥馆藏资源的整体效益,提高服务质量。
一、大流通服务模式的优势
(一)人性化,给读者提供便利。“大流通”施行后,各分室管理取消了,读者可以把书拿到各个地方阅读,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更加自由,并且有更加个性化的空间。这种服务模式省去了繁琐的手续,节省了读者的时间,给读者提供了选择的便利。
(二)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往有些书刊没有完全开放,这也就导致很多好的,新的文献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这些资料充分开放,就使各类文献全部并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各类文献的利用率。提高书刊利用率,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真正做到让读者以馆为家。
(三)提升图书馆形象。全面提升图书馆形象,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与图书馆员既热情周到又有深度的信息服务,使广大读者深深感受到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和快捷。同时,也会对图书馆这样的服务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
(四)提高工作效率。将工作人员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能,图书馆取消了各室押证,取证等登记手续,各室也不用设立监视仪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作人员可以专门从事图书整架,巡视,咨询等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
二、大流通服务模式的弊端
(一)图书错架,乱架现象严重。阅后随意乱放,造成图书乱架、错架率高,影响了其他读者对文献的查找利用,增加了图书馆职员的劳动强度。
(二)图书破损、污损程度加大。由于文献流通率明显提高,图书借阅、抽插频繁,使得封面和书页严重损坏,造成文献的自然破损。个别读者人为破坏,如撕页、挖剪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增加图书丢失率。个别读者遇到自己想要的图书资料时,或将书扔出窗外,或抠掉书内磁条,或偷梁换柱,或心存侥幸不办理借书手续就将书带出去,造成图书丢失。
(四)保持??库卫生环境难度加大。“大流通”服务模式使读者出入书库便捷,个别读者打手机、吃零食、喝饮料、随地吐痰、随地乱扔纸屑、乱丢废弃物等不良行为屡禁不止,破坏了书库的宁静和整洁,增加了馆员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
三、推进大流通服务的对策
一是引入先进技术。当前图书馆营运期间技术条件充足、软硬件设备先进,这些将不断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改造进程。新型图书馆的建设必须以高科技为支撑,大流通服务是信息科技利用的成果,其对管内日常运作的技术条件要求较高,为了适应大流通服务模式的要求,学校图书馆需采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技术,形成高科技文献资料管理体系。
二是调整制度。新服务模式思想下,图书馆要及时调整开放使用制度,尽可能提高文献资料的可利用价值。在大流通服务体制下,需适当控制图书馆开放使用时间,例如,高校图书馆全天候为广大师生开放,所有服务部门实现每周七天,每天14小时以上不间断开放,并为读者营造和谐人性化的阅读环境。
三是革新标准。图书馆设立大流通服务方便了高校师生查阅文献资料,形成了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中心的数据搜索模式。另外,大流通服务对图书馆常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现有标准与大流通改造是不相配套的。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图书馆服务管理标准,为管内日常操作提供科学参考,形成与大流通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四是系统升级。随着大流通服务在高校建设中的普及应用,图书馆应该调整过去的管理模式,坚持管理体制创新以改进文献资料分配体系,从而实现管理结构的综合升级。大流通服务管理创新可从技术、制度、设备等方面开展,不仅要强化馆内资源的利用体制,也要促进管理系统的升级,为大流通服务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五是综合运营。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典藏各类文献资源的机构,为人们获取文献资料信息提供广泛平台,对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也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条件下,大流通服务开始呈现多样化运营模式,建立藏、借、阅、流、咨等综合运营管理体系,向借阅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开文献:
[1]罗侃强.论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的服务功能与管理理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7(3):30-32;
[2]杨凡.浅谈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的管理与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0(19):7-9;
[3]王亚莉.图书馆大流通服务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5(25):44-45。
第二篇: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初探
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初探
摘要:本文介绍图书馆中大流通的概念,对高校图书馆采用大流通服务模式的优点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流通;读者服务;服务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做了种种限制,读者满意率不高,其管理常把书架的整齐度,乱架情况,图书丢失率等作为衡量管理质量的标准 ,却忽视了文献的开架率,文献的使用效益和读者利用书籍的满意程度。“大流通,大阅览”服务方式是指在实现馆藏文献100%开架的基础上,打破借阅分离,实现“流阅一体”,即一个馆一个服务窗口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读者只需在进口处出示本人借书证,或以刷卡的形式进入图书馆,便可在馆内各室自主使用各类文献。“大流通”是一切以节约读者时间,方便读者利用为目的,旨在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充分了解读者需求,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发挥馆藏资源的整体效益,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1、采用大流通模式的优点
1.1 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
大流通实行后,那种分室管理取消了,读者可以把书带到图书馆内任何一个地方进行阅览;同时也延长开放的时间,以我校图书馆为例,大流通实行后,每周7天开放,没有节假日,开放时间为早上8时10分到晚上10时30分,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并且有更充分的个性化服务空间。这种服务方式省去了无谓的手续,节省了读者的时间,给读者提供了选择的便利,人人都能自由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在最短的时间内驶向理想的彼岸;让人人能大胆地拥抱自然,呼吸最为新鲜的信息,唾手可得任意的知识给养。
1.2 文献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以往资料室的书没有开放,这也就导致很多好的、新的文献资料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大流通后,这些资料全开放,就使各类文献全部并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各类文献的可获取率,文献的利用度也大大提高。
1.3 全面提高图书馆的形象
图书馆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和采用大流通服务模式与图书馆员所提供的既热情周到又有深度的信息服务,使广大师生亲身感受到获取信息资料的便利和快捷性。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图书馆采用这种服务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形象。
2、存在问题
2.1 做好永久性磁条图书向复合性磁条转换的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图书馆图书是永久性磁条,在展开大流通工作前需实现永久性磁条向复合性磁条的转换。做好新书磁条更换的工作,在流通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图书不要很直白的告诉读者,更要避免在读者面前从事这部分图书的加工整理工作,从而给我们图书的安全问题带来隐患。在书库的管理过程中,很遗憾地发现有被读者挖掉的磁条丢弃在书库角落。当然,这是开架书库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个别现象,但也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某些工作不应该不适当地组织学生参与加工。
2.2 关于乱架问题
大流通后,读者进馆可以随意查阅,频繁地抽取、翻阅图书,阅后不借的书未按规定放回原处,甚至有的读者搬好几本图书到阅览桌上,面对严重的乱架,乱库问题,我们库内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巡库、整架工作,做好劳动同学的监督管理工作,及时纠错,最大限度地保证架位准确,减少读者明明检索到有书,却在库内相应的位置找不到书,针对乱架问题建议读者将阅毕的图书放到桌面上由我们的专职人员准确归架。既方便了读者又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乱架。
2.3 大流通引发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思考
因为开放管理,读者可以带包进馆,就会发生个别读者撕毁图书标志、撕掉复合磁条把自己喜欢的图书放进包里试图带出图书馆等问题。有的同学故意藏书;还有读者甚至会把书带入厕所,之后又不带出来,图书到处乱扔。以上现象暴露了个别学生素质问题,是个别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表现。科学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就需要在生活中磨练。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图书馆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当引起图书馆人的思考。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重要课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在图书馆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开办大学生素质教育。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分强调服务而忽略了教育,图书馆不是超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是保姆,教育与服务并不矛盾,是统一的。图书馆应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寓教于管,加强读者管理。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不良现象大胆批评教育,但要注意态度。弘扬好的行为,批评坏的行为,久而久之,素质教育成果就会体现,良好风气就会形成。
3、改进措施
3.1 大流通对工作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流通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馆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具有爱岗敬业、甘愿奉献的精神。新的服务模式需要复合性人才,既要懂业务,又要懂管理。因此图书馆应经常组织馆员进行业务学习,加强对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 ,实行大流通服务,既方便了读者,又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体现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育人 ”的办馆宗旨,真正“把方便留给读者”。我们的目标就是给读者提供更加自由的阅读空间 ,这是顺应现代图书馆服务的新潮流,也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服务品位,“读者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3.2 加强书库管理工作
实行大流通后,读者利用文献和书刊的自由度与书刊流动性空前加大,造成错架,乱架现象更加严重,妨碍了广大读者对开放文献的正常查找和利用,限制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有效发挥,我院图书馆采用读者阅后图书统一放在阅览桌上,由书库工作人员统一上架,以确保图书排架的准确,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巡库,整架遇到破损的图书要及时修补,特别严重的予以剔除,此外,还有藏书的污损,破坏条码和磁条甚至失窃等负面问题,这就要求书库人员要加强巡架,有效引导读者,加强读者行为规范教育。
3.3 要有建全的规章制度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大流通的管理方式要科学化、规范化,为保证图书馆大流通系统正常、安全高效运行,应逐步健全一套管理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和制度控制。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用于规范图书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行为,责任要明确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要培养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无论图书馆管理系统本身提供了如何完善的安全保护,最终需要人来执行,安全系统需要由人来计划和管理,任何系统安全也不能完全由计算机安全设施独立承担。应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从事图书馆大流通安全建设和管理,并在建设和维护上为领导决策提供安全方面的参考。图书馆的大流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图书馆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通力配合,从安全制度建设和技术手段方面着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才能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燕.高校图书馆采用“大流通”服务模式的尝试.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4)
[2]朱晓宁.对我院开放式“大流通”服务模式的思考.情报探索,2008(3)
第三篇:新就业模式利弊分析
中职教育新就业模式的利弊及特色实践研究
赵春山
【内容摘要】 自2003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了订单就业模式、半工半读就业模式、公司、技术坊式自主创业、劳务派遣就业等模式,本文对各种就业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总结分析,试图找出一种适合中职教育的一种新型就业模式。【主题词】 中职教育 就业模式利弊 实践研究
【正 文】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是市直属的一所普通中专学校,是秦皇岛市花园式学校和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市职教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市职教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德育工作示范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是河北省职业学校学分制试点校,是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家合作校》实验校,是国家《创建学习型学校》实验基地,是全国“十佳职业教育创新单位”,是全国半工半读试点校。
2003年以来,学校 “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订单做招生”。学校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签订用工订单,使学生在入校之前就有了就业合同,学校按照订单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设置专业,为企业“量身订造”,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和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全方位地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了“三个零距离”(追求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追求学生培养质量与企业要求零距离,追求一切理念与最前沿理念零距离)的办学目标,这样改变了原来毕业后再安排就业的局面,使被动就业模式变为主动就业的就业模式。
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了学分银行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学生按规定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就业,2005年开始实行半工半读育人与就业模式,学生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就业或创业阶段可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一定年限内积分达到要求即可获取毕业证书。学校找准了自身优势与企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贴紧经济,服务企业,培养实用技能人才,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的“半工半读”育人与就业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培养对象的欢迎,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006年,学校成立了德创电器公司,在校园内成立了各种技术坊,学校成立了“电器维修技术坊”、“冰箱维修技术坊”、“电工技术坊”、“PLC技术坊”、“手机技术坊”等技术坊。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任师傅,在各专业班中选拔尖子学生作为学徒,由师傅言传身教专业实用技术,并由师傅带领承担一些本专业的社会工作。这样依托学校的公司、技术坊,可以自己开办公司,为学生自主就业、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广泛的空间,弥补了订单就业模式的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减负经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组织生产,在固定一定比例正式员工的基础上,科学机动配置员工,实现以低成本获取高利润的企业经营原则;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行业、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这又迫使企业要不断借助外脑外力;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尤其是年强学生追求个性解放,已不愿终生“充分就业”,被固定的工作所束缚,他们希望间歇性地短期就业,拥有一定的自由时间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由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波动,失业问题突出,一些市场竞争就业能力弱的劳动者因较难觅到长期、稳定的工作,不得不选择临时或短期就业。在这种社会经济大背景下,学校拟成立劳务派遣公司(正在筹备之中),以便顺应市场的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服务。
自2003年以来,学校采取了订单就业模式、半工半读就业模式、公司、技术坊式自主创业、劳务派遣就业模式等等,众观学校学生的就业模式,现做分析如下:
一、订单就业模式:
订单培养就业模式根据社会工作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等三大体系设置课程,强调应用性,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计划中,重视实践教学,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在学生中推行“双证制”,毕业生获得双证在95%以上。学校与40余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协议,实践表明: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中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以下优点:
(一)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客观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定位要科学而准确,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受制于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随着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贴近市场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实际,在培养过程中,应使教学与生产、服务紧密结合,学校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我校自2003年以来就业率已连续5年接近100%。如此高的就业率,主要归功于学校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与就业的办学的模式。学校针对订单设专业,每个专业设置不同的就业方向,每个方向都有“订单”。让学生“入学就有工作、实习就有岗位、毕业即能就业”,变原来的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学生只有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得到企业认同和参与,才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围绕社会需要进行,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内容更具先进性和鲜明性,确保教学紧跟最新技术潮流。
(二)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利于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
1、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是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以及专业素质获得全面提高,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2、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利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
学校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过程中,以订单位需求导向,按企业生产的自身规律来研究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块。在专业设置上体现职业能力本位观念,成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新专业、课程的论证,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人手,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相关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与课程、教材的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3、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助于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创新
实行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与企业合作办学,更能感受到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对教学方式的有较大影响,促使职业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使企业生产现场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反映,有利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能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技术应用、创新的能力。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分阶段的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在反复训练的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做到教、学、做合一,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助于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良好的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保证。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将企业定点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并组织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操作,使学生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实训,走出学校就能直接上岗,切实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现场的机会增多,有助于学生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影响,并乐于从事一线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正确的就业定位打下基础。
5、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助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就业率是衡量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深化教育改革,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等更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学校自2003年开始尝试人才的“订单”培养,还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对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等作出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由于学校坚持以市场为依托,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重视专业建设,学生技能扎实,供不应求,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连续几年100%。
6、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过去,学校教师往往更偏重于对理论的掌握,对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弱。通过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让教师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及时了解行业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等的情况,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同时,还可以积极引进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能使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不断改进教学,使教育与社会实践贴近,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形成了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虽然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重视。
1、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最大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经济利润,它需要学校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人才,然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没有责任与义务。
2、学校以教学为教师工作的第一位,教学成果及工作量等仍是评价教师的标准。
3、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4、学校、企业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这些都使得校企合作难以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成熟合作机制,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浅层次的、松散型的状态。
要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对学校来说,需要大力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封闭式教育方式,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及企业需要的开放式教育观。其次,要改革教育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中职教育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做好社会服务。再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体系,调整中职办学结构,实施多元化模式。第四,改变现有单一的、以产业部门作为实习分配场所的传统毕业生推荐模式。
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的成败和实际效果的关键是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而企业的动力和责任感来自于社会的共识和制度,因此要努力争取建立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办学制度的相关优惠税法和激励政策,为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奠定经济基础。同时,要争取政府和各行政主管的支持,形成订单式培养就业模式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
二、半工半读培养与就业模式
“半工半读”,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解决职业教育学费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半工半读”,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关系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战略举措。半工半读的培养就业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技能考核与企业认证的融合,具有较强的优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紧贴企业发展,设置专业。学校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始终紧盯经济发展的走向,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充实新工艺、新技术。因此,学生适应企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普通提高。
2、站在专业前沿、建设教材。学校依托企业,按照行业标准积极参与校本教材建设。日前,共编写了2O多本校本教材,取得了明显效果。
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
3、“订单式”培养方式下,入学的学生实际就是招录的员工。企业提供的设备和设置的课程,进一步增强了这一培养方式的实效性。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能力。学校为了使学生形成适应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学生职业岗位适用能力大大加强。
5、突出了教学的互动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进入现场接触实际,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与师傅教师互动,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半工半读”培养与就业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共享;在办学过程中促进了职教理念和企业理念的趋同;在人才的供求上关系上完成了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相互渗透,推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融。2007年年的船舶首届毕业生都已登上了冷热加工、自动焊工、装配工、起重工、维修电工、气焊工、电焊工、放样、高效焊工、电工、钳工、铜工等工作岗位,多数学生受到企业重用,得到企业社会的一致好评。
我们认为,这种校企合作办学,将“半工半读”走进企业的模式,解决了学校自己办厂的困难,比那种“前校后厂”的半工半读更具优越性。
但是,当前由于学校和企业对“半工半读”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1、企业方面
(1)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档次不高、合作难以深入、难以持久
首先,难以找到合作伙伴。目前相当多企业缺乏接受学生实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与学校合作,企业不仅要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还需要派出有技术、有能力的员工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由于学生对生产工序不是很了解,操作也不熟练,企业担心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管理,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其次,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档次不高。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档次整体上不是很高,都是一些同行业的二、三流企业,企业信誉不高,生产技术也没有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这不利于学生学到先进技术,为其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与企业的合作难以深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仅仅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内容,并且只是在简单的技术层面上来进行,达不到工学结合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第四,合作难以持久。目前,职校与企业的合作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的、单方面的。合作时间到期,双方合作关系解除,这样,由于缺乏长久的合作,学生才刚开始步入工作状态就必须离开岗位,企业无法看到学生的工作为企业所带来的优势,学生自身也因为合作时间短,没有对工作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学校也因此必须再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新的合作企业,这对企业、学生、学校而言都是不利的。
(2)学生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强
部分企业钻空子,大量招进“半工半读”学生,让他们按成人工作量进行工作,而只付给他们较低的报酬。调查中,老师、学生们反映很多到工厂工作的学生每天工作10个小时,部分甚至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这样高强度,大工作量的工作对这些仅16、17岁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大影响。
(3)“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中学生所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工作层次低 学校“半工半读”班学生,所从事的“工”与所学专业的“读”存在不对口情况。学校只是把半工半读作为学生获取经济利益、缓解学费困难的一种勤工俭学途径,造成学生半工半读期间 “工”与“读”并无联系,甚至毫不相干,这样的做法有违职业教育提倡“半工半读”的初衷。
(4)学生在企业缺乏系统学习的时间
学生到企业工作后一般无法坚持学习,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无法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以至于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的都是没有用,还不如直接去打工,以至于对学校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这非但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也不利于学校对半工半读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2、学校方面
(1)学校没有尽到应负责任,学生在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关怀
学生在企业进行“半工”并没有得到企业和学校很好的照顾,相反,学生工作中的很多困惑学校都没有进行解答,学校也没有尽到“确保学生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等等,未能确保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身心健康。
(2)学校管理不足
学校教师没有按照规定全程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帮助,学生碰到问题的时候无法直接找到教师帮忙解决。此外,由于教师管理不周,学生较容易对学校产生不满。工作单位的条件差以及教师的不负责导致学生、家长对学校不满。这些负面消息不但影响着中等职业学校顺利开展半工半读,学校还可能因此失去一批潜在的生源。(3)学生收支情况解释不明
“半工半读”学生对经费的收支问题比较敏感。学校就业中心为学生“半工半读”进行联系单位以及对该部分学生进行管理,服务中心的责任在于保障学生能在工作期间获得足够的学费。但是在收支的环节上给学生的解释不明,导致了学生对服务中心的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因为是合作关系,学校方面不直接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无法给学生提供明朗的收支情况,学校在这方面的不作为也导致学生对学校不满。
因此中职学校在推进“半工半读”培养与就业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为“半工半读”培养与就业模式建立合理的社会环境;制定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针对学生在“工”和在“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保障学生“半工半读”的顺利进行。
三、学生自主创业就业
2006年,学校成立了德创电器公司,在校园内成立了各种技术坊,学校成立了“电器维修技术坊”、“冰箱维修技术坊”、“电工技术坊”、“PLC技术坊”、“手机技术坊”等技术坊。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任师傅,在各专业班中选拔尖子学生作为学徒,由师傅言传身教专业实用技术,并由师傅带领承担一些本专业的社会工作。这样依托学校的公司、技术坊,可以自己开办公司,为学生自主就业、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广泛的空间,弥补了订单就业模式的不足。两年来在各县区学生创办了30多个公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劳务派遣就业。
劳务派遣,就是指劳务派遣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招募员工培训后派往用人单位工作,所派员工为劳务派遣机构的雇员,劳务派遣机构给员工发放工资以及承当《劳动法》规定的一切雇主责任,用人单位和租用的员工无人事关系。
学校拟成立劳务派遣公司(正在筹备),将学校学生纳入公司,成为公司的雇员。采取劳务派遣用人模式,向企业提供人才。由于用人单位“只用人,不雇人”,大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派遣机构承担,因此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多方便和好处。
首先,劳务派遣有利于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可节省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各项费用。再次,劳务派遣有利于改善企业灵活的用工机制,有利于用人单位用人的灵活性,可节省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和管理成本。
最后,由于劳务派遣机构在“三方”关系中,“一手托两家”,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是劳务协作关系,与被派遣人员是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与被派遣人员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比较规范、合法,三者的权利、义务比较明确。对学校而言,通过劳务派遣,保证了学生的终身就业,对学生负责一生。
劳务派遣虽然有优点,但也仍有弊端:
1、同工不同酬,劳动者易受盘剥。一般来说派遣员工的薪资水平比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的薪资水平低20%至30%左右,这主要是用人单位由于要支付给劳务派遣机构除 规定工资待遇(如基本工资、津贴、加班费等)、社保公积金以及奖金福利待遇外,每月还要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用人单位为了压缩成本,不额外增加负担,通过压低薪资水平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2、派遣员工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由于派遣就业,劳动者不直接为雇主提供劳动,而是为雇主的客户提供服务,出现了“第三者”,形成了三角形关系。这就会产生劳动者安全易被忽视等弊端,而且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有毒、有害、有辐射的工种产生的职业病在短期内(如半年、一年)不易被发现,给派遣员工的身体健康留下了安全隐患,等到发病时,已找不到下家。
3、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无发展。派遣员工由于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即使工作能力强、表现好也没有晋升机会,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4、用人单位的某些福利派遣员工享受不到。如产假、特休假、补充保险等。由于派遣员工不是用人单位的正式职工,所以用人单位不愿为他们额外投保补充保险,而劳务派遣机构更拿不出这笔钱为派遣员工参加补充保险。
5、派遣员工没有组织归属感,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由于派遣员工在用人单位是“二等公民”,处处受到歧视,容易造成职工的自卑心理,就会频繁离职(如苏州某一外资企业派遣员工离职率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对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加上每年新成长的城乡劳动力,使得我国就业形式严峻,并且这种局面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开就业渠道,而大力发展劳务派遣业即是扩大就业的有效办法之一。
第四篇: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及对策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结果,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必然。它有利有弊,人们习惯将其比为“双刃剑”。它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认清形式,分清利弊,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受益于经济全球化。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双刃剑;机遇;挑战;对策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福是祸,是利是弊?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分析。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学术界的观点不尽一致。国际基本认可的“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不断走向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利益相互交错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种趋势。其总体特征是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一把双刃剑
对整个世界经济而言,全球化的利主要表现在:第一,全球化完善和稳固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第二,全球化为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和全球扩张开辟了广阔空间,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经济品位,孕育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期,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为每一个国家增进国家利益带来了机遇。第三,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增加了人类的全球意识,合作、对话、和平、发展,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从而有利于国际社会稳定的长期化,有利于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全球化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第一,全球化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为国际投机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大量 “热钱”用于炒汇投机谋利,一旦信用出现危机,就会引发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危机。第二,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
(二)发达国家的一只掺了黄沙的香馍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直接推动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因而发达国家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第一,全球化扩大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空间和势力范围,增加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而且每到一处,他们都能凭借自身优势和经济实力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获取最大利润。第二,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扫除了许多贸易障碍,为发达国家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第三,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廉价制成品供给来源,为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创造了条件,提升了产业结构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全球化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形成了全球经济垄断优势,为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垄断收益。目前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80%以上属于发达国家,它们在全球生产、贸易、科技开发、国际投资中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
当然,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并非都是福音。境外投资增加和国外廉价制成品输入的增加,对发达国家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国内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技术输出加速了国际竞争对手的成长;境外投资增加导致税源转移境外并增大了政府福利开支压力。刘胜湘博士在论及美国所受全球化影响时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提出了三大挑战:一是对美国模式的挑战,二是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挑战,三是对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挑战(刘胜湘,2000)。的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过去由美国单极称雄的格局变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加之亚太经济圈的兴起,美国的国际地位已受到冲击。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解体,美元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美国对外贸易收支开始由顺差变成逆差。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由国际最大的债权国变成最大债务国。但总体说来,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远大于负面影响,他们所受影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国内失业增加,工资和收入水平下降,并不主要因全球化而起。据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表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仅使美国国内制造业对非熟练工人的需求下降6%,远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严重。
(三)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人们议论最多、意见差异最大的话题。原因是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差异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十分明显,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已不可概而论之。少数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中受益较大,已是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者;发展较快的国家,虽然收入水平还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强,但已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已在较大程度上卷入全球化;低收入或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只是正在扩大对外开放,部分参与全球化。不同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受损程度不同,反映自然也不同。但不管如何,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只有积极应对,抓住机遇,才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并减少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近年来,中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发展。联合国《全球工业发展报告1996》指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总体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匪浅,中国的成功证明了全球化可以给低收入国家带来益处。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可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资金短缺问题。(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3)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创造了契机,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4)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投,发展跨国公司,更多地占有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并使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和平发展环境,为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这一切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谁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谁就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推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远逊于发达国家,因此,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竣的挑战和冲击。主要表现在:(1)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大规模扩张,使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增强,国家主权受到威胁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被发达国家和
跨国公司所控制。(2)金融全球化加大了全球金融风险,国际投机资本猖獗,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实力弱,很容易成为发达国家资本投机财团的牺牲品,时刻笼罩在金融危机阴影中,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1994年和1997年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已为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3)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竞争实力弱,很容易因国际市场不良因素引发国内经济波动。
三、中国的对策
由前已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本性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任何国家,想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置身其外就会被“边缘化”。因此,面对全球化,中国的惟一选择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和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其利大于弊,中国要积极、主动地融人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当今世界曾出现一种反经济全球化的倾向,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盘剥。国内也有相应的反经济全球化的言论。可是纵观日本、韩国等以出口导向为基础而迅速壮大的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敢于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个国家才能不断强大。中印两国刚开始现代化时,贫困程度都差不多,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极为相近。但自此后,印度被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阿马提亚?森(印度经济学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经济上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趋利避害,与全球化潮流齐头并进。历史昭示未来,中国过去的和平崛起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中国只有继续融人全球化,才能不断前进。
2、实施双向开放,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就“引进来”战略而言,我国要继续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使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我国的资源和某些控制权,如果国家政策对某些外来投资不加限制,外来投资就很容易形成垄断,影响甚至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政策及税收优惠是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而过度的优惠政策将导致明显的市场扭曲和寻租,不利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幅度调整,但是外资政策仍然存在某些问题和缺陷,一些外资政策
仍然与WTO规则不相符,特别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严重影响了对外资的引进。因此,我国应该按照自由化原则继续加速国内外资立法的修改,消除仍然存在的黑箱操作,确保外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同时,我国还应加强对外资活动的监管,完善税收政策,加强对外资企业纳税的管理,防止税收流失。
就“走出去”战略而言,政府部门要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优质服务,尽量简化审批手续,继续与其他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降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风险和成本。国内企业应该进一步树立全球化经营的理念。目前中国的经济,放在世界范围内定位,还是一个“制造大国,品牌小国”。所以,企业要不断提高品牌意识,提高中国产品的知名度。国内企业还应该申请国际认证及贸易对象国的认证,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以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竞争中加强收集和研究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技术法规、标准、检验与认证制度,把与企业出口商品相关的内容加以吸收,并制定到自己的产品标准中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具有了穿透对方技术壁垒的能力。
3、我国政府应该大幅度增加对教育科研投资,加大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的优惠政策,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给企业一个良好的环境。
企业自身也应该不断地改善内部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待遇,以公正合理的薪金,完善优厚的福利留住关键人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着力塑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能令人心情舒畅的、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和成就寄托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加强对跨国人才的培养,重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为跨国经营打基础。除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外,企业还应致力于开发和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终身学习、永恒成长的能力提高机制。跨国企业更应该利用国外当地的人才资源,实行人员本地化这一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4、我国应有步骤地开放证券市场,积极地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加大对短期国际游资的监管,对快速进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游资征收惩罚性税收,鼓励长期的投资,强化对商业银行放贷的责任制约束,扩大内需,培育国内市场;鼓励银行实行混业经营,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加强货币的区域合作,增强共同应对大规模金融危机的能力。
5、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提高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政府要朝廉洁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方向改进。中央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风格,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权,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政府还必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电子政府和实现网上办公,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
【参考文献】:
(1)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
(2)张家哲(译).全球化和发展问题——第二次国际经济学家哈瓦那会议纪要
(3)唐任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中国的对策
姓名:颜士叶
作者简介:临沂大学商学院2009级工商管理五班
邮编:276000
电话:***
QQ:1402172546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双岭路中段临沂大学商学院
第五篇:公车改革模式之比较及利弊分析
公车改革模式之比较及利弊、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杭州市和遼阳市的公车改革再次刺激了公众的神经,成为媒体特别是网络议论的热点、焦点之一。其实,“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可以说已成共识,大家争论的焦点并非“要不要进行公车改革”,而是“应该如何进行公车改革”。其中争议最大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化“车改”模式和补贴标准是否合理上面。
目前,各地进行“车改”的主要做法,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货币化”改革模式,即取消公车(执法执勤车除外),向全体或部分工作人员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二是“半货币化”改革模式,即保留部分公车,由政府行政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向各级工作人员发给数额不等的乘车卡,实行公车有偿使用,以进行结算,超支自负,节余结转下年使用;也有的地方按节余额的30%-50%以现金形式奖励本人。三是“加强管理”改革模式,即各单位继续保留公车,取消事实上的“领导专车”,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达到克服公车私用、浪费及舞弊行为的目的。严格来说,加强公车管理并不属于用车制度改革,但相对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也算是一种改革或改进。
以上三种“车改”模式各有长短。本来,针对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及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切实加强管理,杜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及贪污舞弊行为,是行政管理和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参见《为什么说“公车改革势在必行”》一文)。究其原因,一是没有触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未能从根本上克服源于供给制模式带来的种种弊端。二是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已成常态,可以说见怪不怪、积重难返,非有特殊的决心、特殊的手段难以见效。三是我国现阶段法制化水平不高,“禁止公车私用”仅是廉洁自律的一项要求或号召,并未真正成为一条具有阻遏作用的“高压线”。试问,如能真的做到像意大利那样,对墨西拿市市长因一次公车私用便告上法庭并判处6个月监禁,那么还有人敢公车私用么?四是领导干部普遍对公车私用的性质和严重性认识不足,未能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而公车管理部门对此也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于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便毫不足怪了。五是传统的管理方法有些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如有的地方为了防止公车私用,规定下班后公车必须停放在单位停车场。对于小城市来说,做到这一点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在大城市,由于居住分散,路途较远,加上交通拥堵,从住地到办公地点,乘车往往需要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若以一小时车程为例:下午6时散会,司机送领导回家后,把车开回单位停放,然后乘公共汽车回家,总共需要3个小时。司机回到家里,已是晚上9时左右。第二天上午为了保证领导8时到达会场,司机必须在清晨5时前离家前往单位取车。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规定很难长期坚持下去,而且对司机来说,也不够公平。正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希望通过加强管理而不进行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要达到克服公务用车上各种弊病的目的,的确难度很大,而且行政管理成本很高。因此,除个别地方和特殊单位外,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
就全国而言,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目前普遍采取货币化的“车改”模式。现实的选择说明这一模式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生命力。其一,货币化改革的方向符合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要求,把原来公务用车上的暗补变成明补,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其二,货币化“车改”模式虽然没有先例可循,但是前些年进行的货币化“房改”及通讯工具改革,还是提供了可贵的改革经验。其三,货币化“车革”模式顺应了经济较发达地区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发展潮流,减轻了公车改革的阻力。对于当地生活水平达到每百户小汽车拥有量20-30辆,多数公务员具有购车欲望而经济上仍有一定压力的地区来说,“货币化”改革模式无疑是一种双赢的选择。通过“民办公助”解决公务交通工具,即私人买车,公私兼用,公家发给适当的交通补贴,使许多公务员拥有自己一辆车。既方便了工作,又提升了家庭生活质量,受到了多数家庭的欢迎。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通过“车改”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解决了公车私用等老大难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四,货币化“车改”模式相对其他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行政管理成本较低;同时由于“车改”后取消了公车,等于釜底抽薪,比较彻底,不易反复。但是,货币化“车改”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对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目前还缺乏进行货币化“车改”的思想准备和物质支撑,短期内无法广泛推行。二是“车改”后补贴范围和标准的确定,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科学准确,实属不易。补贴范围过窄、标准过低不能满足公务需求,范围过宽、标准过高则成了新的福利,二者均对“车改”的成败产生严重影响。三是鉴于全国尚未对公车改革进行统一部署,“车改”试点单位多属自发行为,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边试边行。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争取单位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车改”的支持,地方政府和单位领导在制定“车改”方案和补贴标准时,容易出现政策“赎买”的倾向。如果上级监督不力或群众监督失效,货币化改革确实有沦为福利化的危险。典型例子就是区委领导“车改”后每年补贴标准高达80000元,成为全国之最,招来大江南北一片骂声,而且令公车改革蒙羞,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而“半货币化”改革模式,是在总结了上述两种模式的利弊得失之后,扬长避短提出来的。相比货币化“车改”模式,其特点是保留了部分公车和司机;而且交通补贴只定数额不发现金,避免了“变相加薪”之嫌。因此对社会各界的冲击较小,有利于平稳过渡。而与“加强管理”模式相比,则加强了政府集中监管的力度,克服了原先各单位对公车实行分散、独立管理的局限性,有利于减少监管的阻力和成本,提高公车使用的效率。其缺点是改革不够彻底,同时监管的成本较高,执行中存在走样变味的风险。此外,有的地方为了鼓励节约,对节余额按30-50%的比例以现金形式奖励本人,笔者亦认为不妥。既然“车补”额度是按公务需要的原则确定的,节余部分按理应该上交或结转下一使用。而按比例以现金形式奖励本人,显然有违专款专用的原则,并且背离了“半货币化”改革的初衷。
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和条件不同,很难笼统说哪种“车改”模式就是最佳选择。关键是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进行改革。但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我认为当前普遍采取“半货币化”改革模式比较可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宜过于超前强推货币化改革模式。就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货币化改革的环境和条件比较成熟,也要注意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精心处理好改革中的各个细节,务必使“车改”做到“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节约、有利于廉政、有利于稳定”(参见《衡量公车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一文)。为了加强对公车改革的指导和监督,一般而言,应以地级市为单位,统一制定“车改”方案,并报省政府备案同意后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