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实施办法》关于基地建设的有关要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应该成为相应学科的“科研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以及“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的示范”,为加强和整合多学科对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进行研究,弘扬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特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关于“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中心”的建设
1.通过整合共建单位的相关文献资源,拟建立“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资料室”,把基地建设成为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权威的资料信息中心。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资料室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内蒙古地区各历史时期的文化传播力建设文献、文化传播力档案、文化传播力作品,内蒙古地区各历史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实物资料、调查报告、考古资料,各历史时期的文化传播力建设史研究著作(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专题研究的、资料选辑的;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法律的、文学艺术的、民情风俗的、建筑艺术的;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方性的)和研究论文;内蒙古地区各历史时期的文化传播力建设人物与文学艺术家的著述、生平事迹资料;各种文化传播力建设的音像、图片资料等文献和研究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文献。同时也要注意收集国外对内蒙古以及中国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的著作、论文以及有关外国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的各种著作、论文和文献资料。
2.建立和维护好研究基地的网站,做好信息中心。
建好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的网站,是将基地建成相关研究的资料信息中心的主要步骤,也是为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及开展广泛地学术交流搭建一个平台。网页上将公布研究基地的研究计划、课题指南、日常学术活动,刊登研究基地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经过授权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的论著,刊登其他经过授权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展相关的学术讨论等。“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数据库”建成之后也将挂在基地网页上,供研究者浏览查阅。目前 “研究基地”专门网站正在建设中。
3.建设“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数据库”,为研究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弘扬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开发内蒙古文化传播力提供翔实的各类文献资料和检索途径。
4.与区内外、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机构、地方档案文献资料管理机构建立和保持学术联系,加强相关学术交流。
基地将与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尤其是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教育厅、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有关科研机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相关研究、主办相关学术会议等。基地将积极同区外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以及港、台及海外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
5.有计划地访问目前还健在的八、九十岁的老文化传播工作者,听他们亲口讲述自己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三亲”资料,获取宝贵的一手资料,包括声音、图象、文字资料等,这对于研究文化传播力是极其重要的。
6.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整理、编辑、翻译、出版“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文献资料丛刊”。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源远流长,文献资料极为丰富,大量的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散见于历代正史、政书、实录、编年史、会典、文集等,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不便。基地将加强文化传播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翻译工作,在适当的时候编辑出版大型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文献资料丛刊”,以满足学者们研究的需要。
二、关于“科研学术中心”的建设
1.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专栏为发表文化传播力研究成果的主要阵地,办好“一刊一栏”;创造条件,力争连续出版《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论丛》,适当的时候创办基地自己的学术刊物。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是一个内容宽泛且底蕴深厚的开放体系,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它广泛地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举凡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教育、民俗、军事、宗教、法律、文学艺术、生态环境、城市发展、旅游、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渗透着浓烈的文化传播力研究。基地立足以内蒙古
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为基础,向其他文化传播方向辐射延伸,注重基础研究、个案研究、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这是研究基地学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为此,基地将进一步办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专栏,并根据基地发展规划和重点研究方向,组织研究成果的发表,根据稿源设立相关栏目。
在条件成熟时,创办研究基地自己的公开学术刊物。
2.拟订“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方向,编制和发布“研究基地”的课题指南。
“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基础理论研究。即多维视野中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理论研究,从文化传播力建设、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内蒙古传媒传播力、内蒙古公关传播力、内蒙古教育传播力等方面,研究文化传播力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关系,包括文化传播力的科学内涵、文化传播现象、文化传播的历史等。
(2)文献典籍研究。即对所有文化传播典籍进行文献学研究,主要包括:整理历代文化传播力建设典籍,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刊布文化传播力建设档案,抢救目前健在的文化传播工作者的“三亲”资料等。
(4)专题研究。文化传播渗透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各个方面,专题研究拟就其大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内蒙古文化传播力研究;内蒙古传媒传播力研究;内蒙古公关传播力研究;内蒙古城市传播力研究;内蒙古政府传播力研究;内蒙古教育传播力研究等。
(5)比较研究。以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为基础进行相互间的比较研究;与西方国家文化传播力建设进行比较研究等。
(6)综合研究。主要进行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及其研究成果的综合利用,包括:编撰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的辞书;各种编年;专题资料;当代文化传播力建设等。
(7)应用开发研究。主要是对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市场、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在改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自身品质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系列产品。如,编著《内蒙古文化旅游地标》系列丛书并拍摄相应的系列电视专题片。
3.组织、策划、出版“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文献资料丛刊”和“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系列丛书”。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开放的系统工程,研究基地将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支持下,在共建单位的密切合作中,逐步建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在充分发挥基地研究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调动区内其他高校的相关研究力量,甚至国内相关研究力量,就有关的研究方向、专题进行有计划的、深入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策划、出版“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文献资料丛刊”和“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系列丛书”。丛刊、丛书为多卷本、多年度完成的可持续进行的大项目,分若干批次完成撰写、出版工作。丛刊、丛书可以有计划地邀请区内外相关研究的专家撰写,也可以由研究基地发布相关研究课题,由研究基地的专兼职研究人员逐步完成。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文献资料丛刊”和“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系列丛书”的编撰、出版可以申报自治区、国家相关课题,也将向自治区党委、区政府,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申请支持和寻求其他途径的资助。
4.主办和承办各种相关学术会议。
为推进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基地”每年都将主办或者承办相关学术会议。“基地”将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小型学术研讨会。
“基地”还将积极参加国内各种相关学术会议,可能的情况下,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会议。
5.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基地讲学和从事访问研究。
“基地”将在已经建立的学术联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往和联系:积极接受和邀请希望或者正在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到“基地”从事访问研究或者客座研究;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相关专家来“基地”举办专题讲座。
三、关于“人才培训中心”的建设
1.通过对内蒙古文化传播力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以研究课题凝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2.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关注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举办学术报告会,适当的时候在相关专业开设“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课程,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以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吸收优秀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文化传播力课题研究。按照将基地建成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人才培养中心的目标,研究基地将充分利用自身特点与优势,调动在校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的兴趣,吸收有志从事相关研究和活动且素质良好的的学生进基地做“助理研究员”,跟随基地老师进行相关研究工作。
4.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研究基地将和相关院系联合申报相关专业的硕士培养点。
5.面向社会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展以传播、弘扬内蒙古文化传播力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和讲座。
四、“关于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
1.为充分发挥研究基地咨询服务功能,“基地”将积极主动承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委托研究课题并与之通力合作开展研究;推荐研究人员担任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地方的顾问,为推动地方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为了全方位推动研究基地的各项研究工作,实现研究基地的社会价值,研究基地将紧密地与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地方政府合作,积极推进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2.以保护和开发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为前提,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各文化传播相关文化产业和地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内蒙古东西各区域的文化遗址众多,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极高。充分利用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旅游大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包括呼和浩特市在内的自治区各盟市地区地方政府寻求发展的共识。基地将与各盟市地方政府、有关企业密切合作,为创建内蒙古文化传播主题公园、创建内蒙古文化传播仿古街以及相关文化传播产业开发等提供咨询和服务。
总之,我们希望争取用5—10年时间,把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的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并奠定在全国文化传播学科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
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
二0一四年六月
第二篇:实习基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实习基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撰稿人:叶茜茜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坚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既能在一线顶岗上岗,又有较高综合素质,能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实用人才。
二、规划原则
1、现实性原则
在学院现有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扩展性,要积极创造必要的实现条件。
2、体现特色原则
在规划中强化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技能教育,积极将相应学科的较新技术引入到实验实习课程中,保持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
3、重点发展原则
专业实习基地发展应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与先进技术接轨、与企业生产发展实际接轨的发展方向,促进实习基地建设。
4、与先进技术发展协同的原则
实习基地建设的本质是课程建设,在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上,专业课程需紧跟市场脉搏,及时捕捉技术革新动态,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软技术,与时俱进,把较先进的专业技术教授给学生。
三、实习基地建设发展思路
根据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经济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3年规划,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需求”的时代精神。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学科平台,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实现建设“品牌基地、一流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建立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从而建设稳定、多元化的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从而使基地成为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纽带。基地建设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建设重点实习基地3个以上,再以此为基础向外幅射,构建实习基地网络;综合基地为主,专业基地为辅:综合基地要求该基地所依托的单位规模较大、业务较多、员工业务水平较高。例如,上海浦发银行温州分行既作为经济学本科生(金融方向)的实习基地,也可作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业务等)、还可作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与证券、投资与理财、财务会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本专科生的实习基地。
2、设计实习企业资格审查制度和选择标准。实习企业的资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习质量,所以,学院要挑选管理规范、适应学科特点的企业建设实习基地。重视质量,严格把关。作为固定实习基地的单位,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管理规范,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示范行为;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能够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有着较完善的实习生的培训体制,能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10人以上),配备足够的指导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为实习生提供就业岗位。
3、建立一套评价实习质量的指标体系。学院要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实习过程,提高实习质量。
四、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第一阶段(2008.1---2008.12),充分使用现有经济类实习基地,提高专任教师的实习指导能力;进行扩建经济类专业实习基地的可行性调研,完成校内实习基地扩建的调研报告。具体包括:
(1)文献研究。贯穿整个研究过程(2008.01---2008.5),通过文献跟踪国内外研究动态,吸收最新成果。
(2)实证调查(2008.4---2008.6):走访有关大学、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并发放问卷,收集有关实习基地的调查数据和资料。
(3)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008.7---2008.10):根据调查的数据、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并征求反馈意见。
第二阶段(2008.7---2009.9),加紧实习培训项目的开发与充实;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做好关于扩建经济类专业实习基地的设备采购的市场调研。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学院的实习基地进行试点,并进行跟踪调查,从中来发现问题,提出完善方法。
(1)开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分行实习建设基地项目
(2)开展温州农业银行城东支行实习基地建设项目
(3)开展LBAA路邦实践/就业/创业学习班项目
(4)开展信诚人寿实习基地建设项目
第三阶段(2009.9---2009.12),与更多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施并完成经济类实习基地扩建项目,完成实习培训项目的开发。
(1)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分行的联系,强化“农行班”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分行的联系,完善“浦发班”实习基地建设。
(2)与更多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兴业银行温州分行、方正证券温州营业部、中大期货、浙商银行温州分行、民生银行温州分行、中国人寿保险温州分公司、温州市港务集团、银泰百货等。
第四阶段(2010.7---2010.12)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文献和数据资料、专题调查、试点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方案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报告。
五、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一)发展思想
城市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创新型应用人才,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和实践环节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实验、实习室,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场所,构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成为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
(二)建设目标
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完善、提高原有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并规划建立若干新专业所需的实验实习室,使其满足专业教学、科研开发的要求。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经济实践教学建设小组,负责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规划与实施。
2、完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做到自行设计、安装与调试,以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项目开发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一)发展思路
加强师德教育,对教师提出“三高”要求: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技能。一支强有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1、3年内所有经济专业专任教师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的比例达100%,高级职称40%以上,中级职称占55%左右。
2、技能方面:专职实习教师既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其中聘请实习基地单位取得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2-3名,经济师(高级工)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6-7名。
3、逐步建立一支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实施措施:
1、积极引进40岁左右的具有博士或者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和专业课教师,抓好新教师的补充工作,引入竞争机制。
2、不间断地派遣教师参加各种新技术进修培训,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才干提供有利的环境,从而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科研工作,承接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及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4、聘请各高校、企业和科研校所的教授、高级工程师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实行专兼结合。
七、实习基地教学与管理
(一)发展思想
根据学院管理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理顺、平稳操作、渐进完善”的原则,科学定编,合理设岗;按照“绩效优先、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
(二)建设目标
1.公正、公平原则
2.以考促改,以考促建,考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3.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在考核过程中,按照考核标准,做到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以提高考核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三)实施措施
1、学院成立实习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领导及部分专业技能突出的教师组成。
2、考核方式:
(1)教师工作量 40%
(2)教师自评(实习指导老师、实验员)10%
(3)专业教研组测评(经济类专业教研组组长)10%
(4)学生评教 20%
(5)实习单位对学生技能测评20%
3、制定实验员自评考核评分标准、实习指导教师测评考核评分标准、学院测评评分标准等一系列考核评分标准,按章办事。
八、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发展思想
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跟踪国内先进水平,探索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建设的新思路,建立一支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重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并将教科研新成果充实进教学内容,以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建设目标
每年在省市级学报和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或省市级获奖论文)3篇以上,争取3年内获得5项以上省市级科研项目或课题。专职教师参加科研工作的比例达100%。
(三)主要措施
1、由经济系负责本专业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主要进行承接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教科研课题、开发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参与。
2、制定科研考核指标可行办法,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发。
3、完善科研工作机制,加强科研与教学结合,以科研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4、加强与其他院校、相关企业、相关科研机构的交流,定期召开科研经验交流和研讨会议,及时捕捉市场科技动态,保持知识更新和升级。
5、鼓励每位教师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习型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研究。
6、鼓励教师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争取科研项目成果的推广实施。鼓励青年教师掌握先进科研开发技术和理念,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形成一种“走出去,请进来,留得住,保持队伍稳定,团体充满活力”的科研开发队伍。
第三篇:建设强大传播力的企业文化
建设强大传播力的企业文化
建设不好企业文化,谈品牌是奢侈行为
现在有很多知名的营销专家、品牌专家包括企业老板在内,张口闭口都在谈品牌。的确,品牌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资产,没有品牌的建设、营销和推广,企业就没有发展。但要知道,建设不好企业文化,企业就有可能没有活路,更不要谈什么品牌,谈什么发展了。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塑造企业精神。市场如同战场,在市场上有强大战斗力的企业组织一定有强大战斗力的企业精神,华为和世界上很多通信巨头相比,有很多弱势的地方,比如技术和人才,但为什么华为可以抢占很大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增长速度那么快?华为人执着、专
一、团结的狼性企业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狼性文化中的群体作战精神是最重要的核心思想。任正非在《致新员工书》中是这样写道:“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国家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黏合全体员工团结合作,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有了这个平台,你的聪明才智方能很好发挥,并有所成就。没有责任心,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强大的企业精神力量鼓舞着每一位企业员工,去竞争对手那里夺取每一块市场份额。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组织的润滑剂。当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必然是企业组织发展壮大之时,如何让企业里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制度、每一个流程顺利的工作?就如同一艘轮船如何安全、快速的在海上航行?每一个部件和齿轮会不会产生摩擦、甚至卡壳?企业文化在企业组织里的润滑剂作用就非常重要,王石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说到:“一种清晰的企业文化,可以聚集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它的凝聚力、执行力、工作效率、创新能力都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是企业建立强大品牌的基石,如果连企业文化都建设不好,再强势的品牌推广,就如同在沙丘上建造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到的例子是:华为每年花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费用都要比在品牌推广上花的费用要大的多。建设不好企业文化,谈品牌就是奢侈行为。
企业文化应该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里
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在1960年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提到“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的概念,是指员工与组织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之外,还存在比正式雇佣契约更重要的心理契约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组织的工作效能,心理契约关系是建立在企业文化之上,是对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组织承诺的认同和维护。
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价值不是一堆纸,更不是停留在墙上的标语和口号,而更应该是一个企业文化行为的过程,应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血液里,甚至渗透到每一个利害关系者的血液中去。19岁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学生安德鲁•希契科克(Andrew Hitchcock)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一条消息,该消息称,在通过搜索引擎连接到该网站的微软IP中,80%使用的是Google 搜索引擎,而只有20%使用微软的MSN或Live.com。希契科克在网站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连微软员工都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看看这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虽然这并不能说明Google比MSN或Live.com产品好多少,而重要的是说明Google企业文化的强大,更是微软企业文化的悲哀。
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有强大传播力
开放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除了受创始人影响深刻外,本身需要由整个企业组织成员不断的来创造和丰富,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通过团队成员的不断创造和挖掘,让开放的企业文化更有传播力,这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轻松、平等、尊重和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工作,开放的企业文化需要创造很多开发、有效的沟通渠道,而这些沟通渠道往往成为企业文化的开发传播渠道。例如《万科周刊》亦或是《SOHO小报》,已经超越了企业文化的范畴,受众超越了企业员工,成为与利害关系者互动的的传播平台。
创新的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证竞争的优势地位,当今时代,只有创新者才能生存,创新的企业文化不仅让整个企业组织充满活力和激情,更赋予了企业更多的个性,例如Google一向标榜自己是一间别具一格的公司。在位于美国加州Mountain View 的Google总部里,Google公司除了24小时向所有员工提供各式各样的美食,还提供儿童日间托儿服务,医疗服务,衣服干洗等服务,甚至公司还设有健身院,篮球场和排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这不仅为员工找到了归属感,更赢得很多传播价值,数以万计的新闻争先报道这些图片和消息,让Google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就职企业,更赢得他们成为Gfans。
竞争的企业文化。创造公平、平等的内部竞争平台和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让每位员工都充满了竞争意识,与时间竞争、与竞争对手竞争,才能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或是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Intel葛鲁夫写了一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偏执狂”意思其实就是充满竞争的危机感,就是要天天想到你的竞争对手,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瞄准你,想着要
超越你。“竞争”是Intel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成就了Intel在芯片市场的霸主地位。社会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当“责任”、“诚信”、“公益”、“绿色”等词汇成为社会文化主流趋势时,企业文化的社会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是壳牌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提供清洁能源,壳牌集团率先承诺不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勘探和钻井,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和健康环保的风险管理体系等措施,使得壳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社会化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永续经营,成为优秀的社会公民,更能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传播力。
故事化的企业文化。故事是最容易被传播的形式之一,空洞的、理论化的企业文化是得不到有效传播的,只有故事化的企业文化才能获得传播力。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强调竞争,他们通过非洲大草原上“狮子与羚羊”的故事,将企业文化生动活泼地体现出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榜样的故事和日常经营中的感动故事,通过企业文化故事分享和路演,使得企业文化更加饱满,更具有影响力,通过互联网、电视、出版发行等现代传播手段传播企业故事,使得更多的利害关系者认同企业文化。
像传教士一样传播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传播过程是企业文化实践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当每一位企业员工认同了企业文化,就应该鼓励员工像传教士一样传播企业文化,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周围的人。要相信口碑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传播企业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真正做到的结果是企业文化将坚不可摧,成为企业永续经营和品牌建设的强大基石。
第四篇: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省《教育规划纲要》),根据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研究基地建设回顾
自2002年启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以来,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已发展到了36个,基本覆盖了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与领域。研究基地建设汇聚了一批学术精英、培育了一批学术骨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我省文化繁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已成为产出丰硕成果的学术平台。形成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545篇,被SSCI、A&HCI和CSSCI收录发表论文779;出版学术专著304部;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已成为高端人才培养的摇篮。形成了一支学历高、职称高的专兼职研究队伍,成为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平台,大批课题负责人正成长为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一批中青年教师在基地中成长为业务精湛的学术骨干,若干特色鲜明的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在基地中锤炼造就。全省基地有科研人员共539名,其中专职研究人员322名、兼职研究人员217名,具有教授职称的占62.7%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9.5%以上。
(三)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已成为党政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基地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的产生明显经济效益,有的转化为国家政策法规,有的成为政府决策参考,切实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先后向中央、省部级和地市级党政部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300余份,其中有159份直接被采纳,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的占20.8%,有12份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基地先后承担实际工作部门应用研究课题200多项,有50多名学术骨干成为实际工作部门的顾问,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咨询服务。不少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在为党和政府提供政策参考、决策咨询服务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四)科研体制进一步创新,已成为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点。基地建设将个体、分散的科研力量集合为团队的、综合的力量,推动了高校科研组织形式从分散走向整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定走向流动,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传统 组织形式向现代组织形式转变,引领了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新形式。研究基地建设展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价值,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尽管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基地研究整体力量还比较薄弱,研究水平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标志性成果不多,创新能力不强,高、精、尖人才偏少,服务社会意识偏弱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地位还不够,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以及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我省高校基地建设应牢牢抓住这个重要发展机遇期,以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科学谋划“十二五”基地发展大计,使基地成为探索我省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改革实验区”,为建设适合江西省情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为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全过程。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智力保证。
(二)总体目标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江西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重点研究基地体系。根据突出重点,分类管理,整体推进,实施高水平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简称“123”计划),即在“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总量控制在60个以内,按照三个层次来规划和建设。
具体目标是:第一层次是重点培育10个左右的高水平创新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整体水平力争在全国同类学科和研究中处于先进和领先水平,部分基地冲击和进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第二个层次是积极建设20个左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省级高水平特色基地;第三个层次是继续建设好30个左右的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通过现有基地建设的提高和吸收新增基地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123”计划。
通过实施建设计划,整个基地布局能够覆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具体来讲,各基地要产出一批有自己的研究特色、研究品牌、研究优势、研究个性的优秀科研成 果,形成一批符合自身研究方向的,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和代表性成果;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数据中心和文献资料中心,加快建设一批社会调查、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加快高水平学术网站建设,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力争在国家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上有新的进展和提高,重点和一般项目立项数增幅明显,全省基地招标课题导向作用显著,课题经费增长明显。
三、主要任务
(一)凝炼学科方向。根据研究基地的总体目标和自身特点,着眼于基地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科学合理进行规划。始终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发展方向上的指引作用,紧密围绕基地的学科方向,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瞄准对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长远战略性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开展研究。
(二)强化内涵建设。围绕激发科研活力,创新运行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形成监督指导有力、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关系明晰、组织运行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健全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纽带、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充满活力的科研组织,建立研究人员流动和固定相结合的体制模式。建立跨学科、院系、学校、地区、部门的开放型科研组织形式,营造既有效促进协同攻关,又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的科研氛围,形成团队合作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机制、基地内外合作、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研究体系。
(三)增强研究实力。练好内功,依托基地科研力量,增进学术研究创新力,提高研究成果质量,提升学术影响力。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抓住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重要史料整理和历史文化研究问题、以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学术研讨。课题选定和研究要注重前沿性、创新性、学术性、理论性,突出学术特色、提升学术优势、拓展研究领域、打造学术品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有影响的学术高地,增强学术话语权。创建科研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成果形式。
(四)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培养管理,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培育学术梯队,造就一批国内外有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人才。按照梯队结构和学科发展需求,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人才,提升科研队伍的素质,加大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着力培养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促进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平台。要从基地建设的整体目标考察和引进新人,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建设创新团队。把握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按照“出精品、出人才、带队伍”的规律,通过课题研究汇聚、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设学术科研创新团队。从凸显“区域、水平、应用、跨学科”特色等方面,建设一批引领作用显著、团队效应突出、攻关能力较强的优势学科创新团队。
(六)推行科学的评价导向。确立以成果质量和创新程度为标准的评价导向,以服务国家和江西发展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核心尺度,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改变简单以数量评价业绩、评价人才的做法。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评价标准,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监督机制。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当前评价与长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七)注重社会服务。采取措施,促进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鼓励产学研用结合,创新成果转化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公众人文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管理责职。省教育厅主管部门负责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负责本规划实施细则制定,组织重点研究基地申报、专家评审和检查评估,指导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并提供经费支持;高校要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的领导,建立对基地主任考核制度,认真落实《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确保措施到位、管理到位、防止出现“重申报、轻建设”的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基地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制定本校重点研究基地具体建设计划和实施细则,对基地进行跟踪管理。
(二)加大资助力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费以高校投入为主,每年投入不少于10万元,列入经费预算。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将结合我省实际,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按三个层次的类别对基地分别投入,高校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研究基地要建立经费账目管理制度,加强经费管理。积极探索与社会各方开展合作的途径,拓宽建设经费和研究经费的筹措渠道,并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利用和转化,实现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机制。
(三)实施分类管理。按基地的建设水平,划分基地类别,建立基地分类评估标准体系,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严格新增基地审批程序,严把新增基地入口关。大力支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大对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
(四)实行以评促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基地中期检查制度,加强对基地的全程管理。评估不达标的重点研究基地将进入预备期或给予警告、暂停拨款、限期整改等处理;再次评估不达标的,取消重点研究基地资格。
第五篇: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成立深圳分部
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成立深圳分部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发言双方领导签署协议
2012年12月18日,深圳市华侨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与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战略合作签约,暨“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深圳分部”授牌仪式在深圳华侨城OCT-LOFT创意文化园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文化整合传播一线公司与城市品牌研究顶级智库的强强联手,双方将在城市形象研究、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整合传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中国城市文化解读与品牌传播的全新发展。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岳川江、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斯远,总裁助理曾辉、栾倩,华侨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树森,总经理李姝,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副主任文春英,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秘书长张婷婷,以及双方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本次仪式。文春英、林树森代表双方进行“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深圳分部”授牌,吴斯远、丁俊杰代表双方签订协议。
强大智库 洞悉城市品牌深度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丁俊杰在18号的签约仪式上说:“ ‘美丽中国’不仅仅是指山川秀美,山河美好,更重要的是应该追求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的内涵包括品味、个性和主张,是城市彼此之间一致又别致的表现形式。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与国内外的学界、政府在城市形象研究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需要接更多的地气。和华侨城的合作就是“接地气”,这样的研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确实能够为社会、城市居民还有城市的管理者提供好的思路和借鉴。相信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跟华侨城广告公司的合作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期待未来的合作能够结出美丽的花朵和美好的果实。”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作为亚洲唯一以传媒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机构,拥有丰富的世界级学术资源网络和思想库,代表着亚洲传媒研究的最高水准,其旗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是专注于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营销的专业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最可信赖的城市营销咨询专家。
一线传媒 引领城市品牌整合传播
华侨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树森在致辞中予以激励:“本次的战略合作是一个起点,希望今后在这个平台之上,双方统一姿态,携手并进,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创造新机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整体协作,实现长期共赢,推动中国城市文化与传播的全新发展。”
华侨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姝在致辞中进一步揭开战略合作的细节蓝图。以此次战略合作为起步,未来双方将在优化资源的基础上,把中国更好的与城市相关的社会资源、专家资源、作业资源都纳入到这个平台上。2013年初,预计将推出针对城市形象的产品推广手册;5月将举办第五届亚洲城市论坛,并在前几届的基础上创新论坛内容,优化论坛模式,扩充专家规模,扩大论坛影响力;同时,在2013年还将在传媒大学优秀学术资源、媒体资源的整合背景下,着手孵化权威性特色性的城市排行榜,为城市的形象定位、形象宣传找到权威标杆;并计划携手整合国内外的专业团队,在新技术应用、新媒体推广方面,共同打造掌上“智慧城市”。除此之外,2013年还将深入演艺文化、旅游度假等领域,举办各种发布会、论坛等,多维度解读、构筑城市文化的传播体系……
华侨城传媒广告有限公司隶属华侨城集团,旅游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推广是其主要业务板块,公司长期服务于华侨城和华润等全国一线企业,经过近十年发展,在文化、地产、酒店等诸多领域均卓有建树,是集品牌管理、整合传播顾问、视觉形象管理、企业文化顾问、公关活动全程策划执行等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机构。
在国家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此次双方战略合作,将得以推动优势资源的多方融合,促进强势平台的密切互动,进一步深化城市营销及传播的实践,以统一的姿态,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创造新机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整体协作,实现长期共赢,共同实现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传播的全新发展,创想中国城市营销新纪元。(编辑:S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