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时间:2019-05-13 05: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第一篇: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中山市志愿服务起源于1987年的“敬老万人行活动”,特别是1996年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后,我市志愿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保持着平稳前进的势头,展现出勃勃的生机。截至目前,协会下辖服务总队50余支,278个志愿者(义工)服务站覆盖了全市所有的社区(农村),全市注册志愿者约14万人,并实现“五个率先”:全省率先推动镇(区)服务总队落实专职人员、专用场地、专项经费等“三专”问题;全省率先成立中山市社区(农村)志愿事业发展基金;全省率先实现志愿者服务站在农村和社区的全覆盖;全省率先在小学建立亲子义工队;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办开放式运作的中山市慈善爱心店。我们不仅服务本地群众,还主动承接任务,服务国家大型活动和援外服务。如组织志愿者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选派12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塞舌尔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让中山成为全国首个单独承办援外志愿服务的地级市,有力地宣传了城市形象。十多年来,中山志愿服务向社会化、事业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党政重视、团青推动、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志愿服务体系格局。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日益迫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

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的因素。”明确指出了社会管理的目的是要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合力。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主要进行了一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网络。

志愿服务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完善志愿者协会的组织机制是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多年来,协会不断完善组织架构,目前,形成会长、副会长把握发展脉络,秘书处协调工作排布,基层总队负责项目开展,特色总队提供专业服务的整体运作模式。

(一)推进镇(区)服务总队建设。团市委利用团组织架构完善、覆盖面广的特点,依托基层团委成立志愿者组织。通过抓“三专”(专职人员、专项经费、专用场地),重点推动镇(区)建设志愿者(义工)服务总队的工作。协会一方面在行政经费中划拨经费为服务总队专职秘书解决部分工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承办的方式为总队提供资源支撑。

(二)推进社区(农村)志愿服务站建设。近年来,协会结合建设“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契机,大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2006年11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协会成立中山市社区(农村)志愿事业发展基金,由市财政每年向基金注资30万。目前,志愿服务站实现了对我市社区(农村)的全面覆盖;举办了10期社区(农村)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和分期分批组织到香港进行志愿服务的学习和实习;同时,举行了19期社区(农村)基金竞标会,共有252个社区(农村)参与过竞标,向近

381个中标项目投放超过85万元,拉动社会资源近210万元,服务群众达24万人次。

(三)推进特色志愿服务队建设。以亲子义工队伍建设为尝试,取得成功经验后,应用到其他队伍的建设。2005年9月,东区雍景园小学成立了首支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队。亲子志愿者(义工)服务队以“以爱育爱,让孩子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下,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为宗旨,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志愿活动的亲子理念,结合中山实际,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建立亲子义工队的学校180余间,实现对公立小学的全覆盖,亲子义工总人数逾2万人,开展了敬老、助学、环保等一系列志愿活动。

二、推动社会运作,引导志愿者骨干参与协会管理。

中山志愿服务事业十余年的发展,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志愿者骨干。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通过摸索和实践,不仅充分发挥志愿者骨干在项目策划运作方面的能力,还挖掘菁英份子,参与协会管理。

(一)形成“实验——推广——总结——普及”的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机制。协会充分发挥资深志愿者的经验与带动作用,对新的志愿服务项目由直属总队进行探索试验,逐渐成熟之后向镇(区)、社区(农村)推广。同时,志愿者骨干前往社区(农村)总结分析服务项目实施的经验教训,调整完善之后进行普及,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十多年来,中山志愿服务的项目从单一到丰富、从传统到新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涌现出十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励志会、心声热线、晨曦行动、绿色

中秋、同一蓝天、爱心出动、亲子义工、慈善爱心店、社会探热针、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

(二)不断探索志愿者的参与机制。早期的志愿服务从项目策划、到工作实施,从一线服务到后勤保障,都是以团干参与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化的志愿者在整个志愿服务环节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山志愿服务发展的龙头部队,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直属总队除了总队长由协会专职人员担任,副总队长、秘书长、部门负责人等均由社会志愿者担任。这种模式也推广到各基层总队,6月18日,协会提拔两名优秀的社会志愿者担任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的副秘书长,更标志着我市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市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广大志愿者的智慧聚集,推动着我市志愿服务工作膨胀式、跨越式的发展。

三、丰富服务项目,全力协助好政府开展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把握党政中心,结合志愿者的兴趣,探索志愿服务的新路径。

(一)帮助困难群体

志愿者针对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调查与分析,采取一对

一、多对一的方式给予帮助,逐渐改善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体的做法,从1996年创办“心声咨询服务中心”的时候就坚持下来。志愿者在接听热线,进行

心理辅导的同时,就建立助残、助学、助老等专门服务队伍,从资助生活物资到开展心理辅导,取得很好的成效,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协会十余年共筹集社会资金近1200万,支持了1.2万名大、中、小学生。市慈善爱心店、协会直属总队长期跟进重度贫困家庭、残疾人等个案200余户。随着镇(区)、社区(农村)志愿者(义工)服务站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帮扶项目下放到社区,志愿者就近为困难居民提供服务,效果更加明显。

(二)传播精神文明

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始终牢牢地将志愿工作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让市民通过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或者接受志愿者的帮助,切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同一蓝天”比赛,公开选拨、吸纳社会上的文艺人才参与志愿服务,深入学校、社区、厂企开展“爱心出动”等志愿服务,通过文艺表演、电影播放、知识传授等形式弘扬博爱精神和推广“快乐义工,快乐奉献”、“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做一辈子的义工”等具有特色的志愿文化理念。开展“新马路天使”流动人员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文明行为督导志愿服务等,组织志愿者在交通路口、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劝阻不文明行为,维持城市秩序、派放文明宣传单等,为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为中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

(三)探索社会企业

2007年6月,协会发展社会企业——中山市慈善爱心店,是在市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集货品销售、接受捐赠、志愿服务等多

元化公益服务于一身,是志愿服务深入社区、深入群众的前沿阵地,为广大群众尤其社会弱势群体开通了一个亲切温馨的服务窗口。2007年12月,慈善爱心店荣获“广东志愿服务20周年最具影响十大事件”。目前,全市共开设12家慈善爱心店,并根据自身场地、资源等实际情况,走特色化、本土化经营道路,进一步的传播志愿文化,帮助弱势群体。

(四)倡导环境保护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直属总队就成立了环保环保部,并组建几个环保项目的服务分队,开展的服务活动富有影响力。随着市、镇、社区的环保志愿服务力量联动,各种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例如,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的“绿色中秋——月饼盒回收活动”,就是在志愿者“回收月饼盒”行动的基础上,各社区联合行动、各自创新,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模式。仅仅2010年,就有240多所学校和130多个社区(农村)参与活动参与活动,志愿者超7600043人次,回收月饼盒28万多个,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社会效益。

(五)协助应急救援

中山市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起步较早,在团市委、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的领导推动以及香港拯溺总会等友好团体的热心支持下,隶属于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直属总队的拯溺团于2002年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服务涵盖了急救医疗、拯溺救生、防震减灾(自然灾害)、日常安全等四大类别知识的推广。2007年1月,急救医疗辅助队正式成立,该队由经专业培训、资格考核、掌握一定急救医疗常识及救护技能的志

愿者组成。同年4月,防震减灾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地震前兆观测、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广泛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更好地指导群众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减轻地震灾害的损失。

(六)调查社情民意

从2003年开始,市青志协(市义工联)“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成为市委市政府“社情民意采集点”。志愿者从大量热线电话中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员工权益问题、家庭纠纷问题、贫困学生问题等等,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为党政部门开展民生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联合市政府投诉中心筹划 “社会探热针”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各镇、社区(农村)了解真实情况与群众需求。志愿者根据市政府投诉中心接触的各种热点话题,选择重点问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提供党和政府决策时参考。如志愿者调查队围绕“小区物业管理”、“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热点问题开展的调查,了解实情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减少和化解了不少矛盾冲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天津: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 建设有天津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天津: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 建设有天津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多年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天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

市委、市政府结合天津实际和农业农村特点,把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保障“菜篮子”供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举措。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设施化。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的突破口,推进农业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区域化布局。2008年至2011年,实施了设施农业建设“4412”工程,在全市农村掀起了一个发展设施农业高潮。4年累计建设种植业设施45万亩,总面积达到60万亩。基本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区、55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出现了一批依靠发展设施农业致富的镇村。比如,宁河县小阎村,仅有75户、281人、1450亩耕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全部实现设施化生产。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设施农业建设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应,稳定了物价水平。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量,加强科技服务,深化交流合作,搭建创新平台,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强化管理和资金扶持力度,2011年市财政投入2928万元,支持实施了21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逐步构建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完善市农科院创新核心区、试验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三区”建设。启动天津滨海国际花卉、观赏鱼、耐盐碱植物等8个科技园区和十大种业基地建设。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心陆续开工。重视农业引智工作。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农大、中国海洋大学等“三院两校”和日本等地区的技术合作,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交流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以来,累计签订合作协议专家326人,引进新品种1138个、新技术195项,并启动院士工作站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实施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从2008年到2011年,4年累计培训农民53.9万人,47.9万人取得各类职业资格和学历证书,31.6万人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010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将农民培训制度化。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把加强农业组织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90%以上。加快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大对专业合作社购买服务设施设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技术培训补贴力度。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经济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示范社建设,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14家,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均获得分配收入1566元。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对符合要求的龙头企业给予贴息扶持,龙头企业达到440家。吸引中粮、雨润、温氏等国内大型龙头企业来我市投资。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业品质和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不断强化检测和监管能力。全市目前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40多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962个,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总数达到345个。主要采取:强化日常监测。实行监管网格化管理,提高监督抽检频次和覆盖面。针对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畜产品“瘦肉精”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保障机制。全市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市与区县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各区县层层签订责任状,将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市和区县监管部门采取制度性监督 3 检测与执法联动,收到良好成效。强化质量控制。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园区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引导优质安全农产品实行质量信息贴标上市、专卖和配送入户。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功能化。把拓宽农业功能作为丰富农业内涵的重要渠道。结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把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结合各区县地理位臵和农业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模式。比如,北部山区建设了山水农家乐,中部地区建设特色农业休闲度假、沿海地区建设渔家乐,环城四区建设了集生产、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

二、我市都市型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经过不断努力,我市初步形成了以“设施化、科技化、产业化、标准化、功能化”为特点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主要表现: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冬春季蔬菜生产条件。2011年,种植业设施播种面积达到78万亩,总产275万吨,占全市蔬菜产量近50%。在设施农业的带动下,4年间全市农业土地产出率提高了35%,劳动生产率 提高了49%,资源利用率提高了54%。农业园区综合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左右。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62.7万吨,实现“八连增”。畜产品、水产品生产保持稳步增长。菜、肉、蛋、奶、鱼等主要农副产品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

二是科技研发和推广水平明显提高。我市在黄瓜、花椰菜、专用小麦等农作物育种,生猪育种,动物克隆,农产品保鲜等方面取得了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建设市、区县、乡镇推广机构575个,形成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林业五个专业的三级推广网络,在蔬菜种植、淡水水产品健康养殖、农业抗旱保水技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技术推广领先成果。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定。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市、区县、基层检测点三个层级的建设模式。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畜牧养殖领域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品行为得到基本遏制。连续多年无重大动植物疫情发生,实现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种植业农作物优质率达到90%以上,形成优质粮、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种植优势产业带。畜牧业主要形成了以奶牛、生猪、肉鸡为主的5个优势产业区。渔业建成了由养殖园区相连接的海珍品特色品种养殖产业带。“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127个。打造了一批如“沙窝萝卜”、“七里海河蟹”、“出头岭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市龙头企业和初级农产品有全国驰名商标4个、全国名牌3个。同时,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7个,中国最有魅力乡休闲村2个。全市旅游特色村达到2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2230家,直接收入超过5亿元。

三、天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下一步设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农业部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农业生产工作,在追求发展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实施农业提升工程。以“4412”工程新建的20万亩新型节能日光温室和农业示范园区为提升对象,主要提升装备、技术、组织化、产品结构、质量安全、功能化等6个方面。

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急需人才培养等5个专项工作。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40万亩“放心菜基地”建设,2012年建设10万亩,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我市地产蔬菜的优质化生产和安全准出。加快推行“三品一标”技术规范,实现农 6 产品全程标准化管理,打造天津农产品质量品牌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四是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农业,在税收、信贷、基础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持蔬菜标准园创建,优化设施农业区域布局。加强产销衔接,在企业带动销售以及网上销售方面实现新突破。扩大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专销点建设。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力争到“十二五”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40%以上。完善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好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财政贴息工作。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投放。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认真学习兄弟省市经验,抓好都市型农业建设。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维稳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大维稳格局

李雪荣 中共张北县委书记

构建大维稳格局是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之举,是破解影响和制约维护稳定工作中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的根本办法。今年,全省政法工作会上,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张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构建“大维稳”格局,努力实现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动态平衡。今年以来,张北县按照省委要求,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党政统揽、群众参与协调统一的“大维稳”工作格局,切实解决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加快建设坝上区域性中心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坚持党政统揽,构建大维稳工作新格局。建立“大维稳”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认识定位凸显党政统揽。认识是否到位,站位是否高远,是决定事业成败的重要前提。张北县委、县政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把构建“大维稳”格局纳入全局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以新的理念推动“大维稳”工作,努力把“大维稳”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到更深层次。二是组织领导强化党政统揽。县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大维稳”工作,制定有关工作意见。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单位、部门都成立了“大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强有力的“大维稳”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我们还对村、社区、街道党委书记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三是网络构建坚持党政统揽。在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重点单位、部门建立了“大维稳工作中心”,形成了纵向延伸乡镇、村、街道、社区,横向覆盖各区域、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个方面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全县已基本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大维稳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大维稳工作”。四是工作保障落实党政统揽。张北县委、县政府把“大维稳”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目标管理,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综治、维稳工作的实绩考核,组织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推进“大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大维稳”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县财政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做到了“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力地保障了“大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群众参与,建立“大维稳”工作新机制。我们以群众参与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衔接联动的“大维稳”工作新机制。

一是推动“大维稳”创新发展。只有创新,才有生命。随着维稳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维稳工作只有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发展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深化人民调解,新建了一批劳动争议、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创新行政调解,将行政调解作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设立行政调解室,建立由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新体制。提升司法调解,实行全员、全域、全程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延伸到涉诉信访、申诉再审案件,实现了司法调解的纵深发展。延伸社会调解,将具有调解职能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纳入“大维稳”工作体系,推动了“大维稳”网络的全覆盖。二是强化“大维稳”衔接联动。充分发挥“大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流程、对接程序等制度,既充分发挥了各类调解组织的独特优势,又有效弥补了各类调解组织的自身局限,改变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弹各调、各吹各号”的状况,形成了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提升了维稳工作的整体水平。三是健全“大维稳”运行机制。推行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健全联合排查、综合研判和分流处理、分级化解、督查督办机制,设立维稳工作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

充分发挥“大维稳”工作体系的重要作用,促进了维护稳定工作迈上新台阶。实践表明,“大维稳”工作解决了矛盾,调顺了民心,巩固了根基。

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闸”。通过构建“大维稳”工作体系,实现了矛盾纠纷常态化化解,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2011年以来,全县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55件,多年未解决的32个涉稳突出问题得到稳控化解。

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过构建“大维稳”工作体系,为张北打造坝上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了良好环境。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7%,截止6月10日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6%。

夯实执政根基的“加固件”。通过构建“大维稳”工作体系,全面加强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将乡镇(街道)综治办作为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副主任和综治专职干部,增设党(工)委副书记专门负责综治维稳工作。在此基础上,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维稳、综治和信访等力量,形成了大维稳工作大平台,夯实了执政根基。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通过构建“大维稳”工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各乡镇、单位、部门把开展维稳工作的过程,作为体察民情、维护民利、促进民和的有效途径,把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开通了“直通车”,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了实处,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深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篇:市委关于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情况汇报(模版)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情况汇报

中共诸城市委 诸城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根本,适应基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立足实际,创新体制机制,以社区化为核心,以网格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统筹整合资源,加大科学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了社会和谐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创新社区化服务新机制,搭建社会管理新平台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社会管理服务的标准要求更高,内容更为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特征,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亟待加强。而不同利益主体相互碰撞,各种矛盾相互叠加、相互作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过去在基层主要以分散的村庄为单元的社会管理服务方式难以适应这种新变化,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为此,我们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转变社会

管理服务理念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创新实施了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农村社区化建设与服务机制。

(一)推进社区建设,搭建基层管理服务新平台。从2007年开始,我们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在全市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就是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把相邻的几个村庄和相关单位规划建设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位置比较适中的村庄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打造管理服务平台,将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近距离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性服务,有效解决了过去以村为管理服务单元,点多面广、布局分散、设施滞后,管理服务成本高、效能低、资源难以整合,造成城乡管理服务二元化的结构性矛盾。每个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以内,涵盖5个左右村庄、1500户左右。在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建设208个社区。到2008年6月,208个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形成了“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2008年12月,民政部在诸城召开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推广这一模式,命名我市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我市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农村社区化发

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市;潍坊市委以正式文件推广我市这一做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诸城视察,对我市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殷切期望。

(二)扩镇赋权,增强管理服务功能。为有效整合社会管理服务资源,依法进行乡镇撤并、区划调整,将全市23处乡镇(街道)调整为13处,扩大了镇街规模,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资源整合,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强了管理效能。探索实施扩权强镇,将108项原来由市里审批或管理的权限下放到镇街和社区,赋予镇街更多的管理职权和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在镇街设立了社会事务发展办公室,作为区域社会管理服务的龙头,对各类管理服务统一调度,协调各专业管理服务机构配套联动,形成由社会事务发展办公室协调指挥,以治安维稳、安全生产、质量监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为主要内容,以社区为支撑,权责相称、职权明确、配合有力的八位一体管理服务新机制。

(三)实行网格化管理,创建管理服务新模式。将社区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全面推进管理服务资源下沉,将每个社区确定为一个管理网格,有效整合网格内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将各类管理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化监管范围,探索建立起“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的网

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无缝隙、全覆盖,条块融合服务基层。目前,全市构建起233个网格,从市直职能部门、镇街下沉管理人员2400多名,夯实了管理服务基层基础工作。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服务效能。加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中国诸城”门户网站群,建成了全国首个农村社区服务网站群,开通了社区综合服务网、农业信息网、社区教育网、远程教育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设立了网上警务室,建立了社区视频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借阅一卡通,社区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了全覆盖。通过整合信息管理服务资源,建立起城乡之间、社区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实现了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行政审批受理窗口,与市行政审批中心、镇街审批中心联网对接,形成了全域一体的网上审批服务机制。完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数据维护、系统安全、科学使用等工作制度,实现了数据统一收集、资源多方共享。

二、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构建社会管理服务新体系

我们在搭建平台、强镇赋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方式、新内容、新体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管理服务新体系。

(一)创新组织体系。针对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管理服务不到底、不到边的

问题,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无缝隙、全覆盖城乡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全部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管理服务格局。一是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随着农村社区化服务的不断深化,过去主要依托自然村设置行政村、以行政村为单元设置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中表现出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影响了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市承担着国家、省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试点市的任务,从2010年6月份开始,立足社区化管理服务的新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撤销社区范围内的行政村,创新完善社区党组织设置,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重新选举产生了208个农村社区的党委(党总支),将社区党委的职能定位为“农村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保留社区内“两新”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基础上,设立了社会事业发展、调解维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业和老党员等服务型党支部,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今年结合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产生了社区党委(党总支)和所属服务型党支部,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推行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组织社区服务型党支部与城区居、企业、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成立联建党组织

228个,促进了城乡管理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开展镇域党建,打破条块分割,突破行业界限,设立镇直机关党委、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委、个体工商业党委,健全完善镇域党建工作机制,增强了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二是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全省农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统一安排,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居(村)委会和居(村)务监督机构,推选产生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社会发展等下属委员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全面实现由以行政村为管理服务单元向以社区为管理服务单元的嬗变。三是完善社区配套组织建设。积极发展青妇武等社区群团组织,健全完善工作平台和活动阵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组织社区内的青年、妇女、民兵参与社区化服务,协同做好基层管理服务工作。加快发展社区其他组织,引导鼓励社区单位和群众成立经济联合社、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等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目前,全市依法登记成立经济联合社928个、行业协会137个、中介组织9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40个、志愿者服务团队1700多支3.6万人,形成了与党委、政府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四是创新社区组织运行机制。围绕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大力推行党委(党总支)初议制、联席议事制、决策听证制、6

公开办理制、定期评议制“五制”工作法,提高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二)创新政策体系。针对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把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作为政府履行管理服务职能的重点,探索形成完备的社会管理服务政策体系。一是完善规范性政策。围绕治安防控、信访民调、安全生产、社会救助、生态环保、网络舆情等重点方面,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管理服务规范。2007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规范126个。二是完善投入性政策。逐年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资金保障标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提高了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10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18.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48.8%。三是完善激励性政策。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纳入镇街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及市直部门单位创先争优目标责任书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调动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民生保障体系。我们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核心内容,构建起城乡一体的民生保障体系。一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健全市、镇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创建互联共享的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实现了“一点录入、全市共享、网上求职、网上匹配”的目标;建立以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诸城高级技校为龙头的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就业培训模式,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每年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1万多名。三是城乡教育培训一体化。依托工商职业学院建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社区学院,在镇街设立分院,在社区建立了教学站,形成了以社区学院、镇街分院、社区教学站为架构,以培养实用型人才、普及科学技术、增强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网络。统筹城乡学校规划布局,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由市级财政统一发放,健全完善优秀教师向农村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动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城乡学校结对互助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在增强市人民医院龙头地位、提升镇街卫生院功能的基础上,在每个社区建设高标准的卫生室,加强城乡医疗卫生队伍交流培训,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城乡人口计生一体化。建成以市人口计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为主导、镇街计生服务中心为骨干、农村社区计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城乡计生服务网络,创新社区

“三四三”管理服务模式,即构建社区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计生办公室、网格管理办公室“三级组织网络”,完善社区服务大厅、服务站、会员之家、人口学校“四个服务阵地”,落实督查考核、群众自治、宣传教育“三项保障措施”,夯实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根基。

(四)创新公共安全体系。维护公共安全,重点在基层。当前在发展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维护基层公共安全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坚持标本兼治,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同时,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应急处置能力,构建起高效有序的公共安全体系。一是建立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民情台帐制度,规范提升市长热线、行风在线、3.15申诉举报网络、信访举报电话等信息平台,创新开展党员干部包社区联农户促和谐谋发展主题活动,深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完善市、镇街、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整合审判、检察、司法、行政等资源,联合开展司法调解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构筑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补充的大调解格局。三是建立综治维稳机制。探索建立市、镇街、社区、自然村四级综治维稳组织网络,落实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提升了综治维稳水平。四是建立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健全完善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镇街派出所—

—农村社区警务室——治安联防队员四级治安防范网络,下沉警力、警务前移。在搞好城区重点部位和公共场所治安监控系统建设的同时,所有农村社区都安装了治安监控系统,形成了市、镇、社区、自然村四级联网、覆盖城乡的智能化治安监控网络。五是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监管机制。在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建筑、交通、消防、特种行业、山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开展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的安全生产达标升级活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提高企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监督,构建市、职能部门、镇街、社区齐抓共管、条块结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六是建立城乡环境管理机制。建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和镇街执法中队,镇街城管中队以市城管局的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权,城管中队实行双重领导、以属地管理为主的体制,市城管局负责业务指导,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整合职能部门、镇街城镇管理资源,加强联合执法,对国省道、县乡道、居民区、公共场所等强化监管,联合拆违、联防控线、联动治超、联手预防,营造了整洁有序、运行顺畅的城乡环境。

(五)创新思想文化体系。针对群众思想文化方面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生活为重点,以强化

先进文化阵地为基础,不断创新思想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以中心城区带镇街驻地、镇街驻地带社区、社区带居民的精神文明“三带联创”工程,形成了以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为目标,以“知荣辱、重品行、讲文明、我行动”为主要内容,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镇街、文明社区、文明村庄、文明行业为主体的文明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创建思想文化工作载体。2007年以来,先后投资10多亿元用于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在城区建设博物馆、名人馆、超然台、体育馆、游泳馆等重点工程,在镇街驻地全部建起了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在社区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设施,健全了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综合文化站为骨干、社区文化服务阵地为支撑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此为载体,大力弘扬具有诸城特色的孝德文化、超然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和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三是创建信息网络监管模式。成立网络文化办公室,严格落实互联网、通信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和公安机关备案制度,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及时跟踪、研判、引导网络舆情,保持了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四是创建文化市场监管模式。成立文化市场综合管理执法局,建立了市、镇街、社区三级文化市场监管网络,创建信息化办公平台,组建了1200余名文化市场协管员队伍,形成了

以文化执法队伍为主体,协管员队伍为基础、技术监控为补充的城乡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实现了文化市场监管全覆盖。

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主要成效

我们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各类管理服务资源,增强管理服务功能,全面提高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

(一)促进了城乡社会和谐稳定。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创新,进一步畅通了民意渠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维护了群众基本权益。近年来,全市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30多万条,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实际问题9万多个。通过创新公共安全体系,建立矛盾排查调处和治安防控网络,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解决在了基层和萌芽状态,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化解社会矛盾纠纷5300多起,刑事案件发案在连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比上年下降5.6%、可防性案件下降14.3%。城乡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3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7:1,远远低于全国3.23:1的比例。我市在潍坊市县市区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蝉联第一名。

(二)有力地保障改善了民本民生。近年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市财政先后投入

20多亿元开工建设了一大批社会事业项目,为改善民生搭建了有效载体。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以来,市财政投入7.7亿元,用于养老保险、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救助。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财政资金9960多万元,为15.1万名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加快。13处镇街卫生院和208处农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达到省规范化标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累计报销医药费3.6亿元,先后有763万人次受益。人口计生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85‰,自然增长率为1.84‰,合法生育率为97.6%。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 6.5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校舍135所、幼儿园101所。生态环保能力持续增强。在全市建设了2大城区污水处理厂、12处镇街污水处理厂和208处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7.4万吨,垃圾处理做到社区集、镇运输、市处理,实现了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一体化。

(三)有效地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开展文明创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发展理念、思想理念逐步融入到群众生产

生活中,提升了城乡居民素质,加快了城乡文明进程。推进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积极的文化氛围。全市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体活动广场达到190处,233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标准化电子阅览室,社区图书室藏书140万册,成立了21家文化社团、1500多支民间文艺团队,每年组织文体活动1万多场次。我市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

(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依托农村社区平台,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促进了居住形态的变革,农民居住加快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农民聚合区。目前,全市农村社区已开工建设集中居住区58个,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完善路、水、电、暖、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所有社区开通了公交车,实现了主要道路硬化、高标准绿化和管网配套化。实施农村社区节能环保集中供暖工程,全市已有130个农村社区建成启用节能环保集中供暖设施。投资6亿多元实施点线面结合的城乡造林绿化工程,优化了城乡绿色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5%。

(五)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创新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社区范围内整合社区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资源,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搭建起各类组

织创先争优、发挥作用的平台。城乡党组织联建,实现了组织联体、城乡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在社区范围内整合党员干部和人才资源,解决了原来一些村级组织“选人难”、“用人难”的问题,拓宽了选人用人空间。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找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切入点,改进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工作作风,以服务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我市连续两次被省委表彰为“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连续四年获得潍坊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第一名。

(六)切实转变了政府工作职能。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整合了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为政府职能转变搭建了载体,推动了政府服务职能向基层延伸,实现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开展建立民情台帐工作,转变了政府执政理念,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在与群众面对面的接触中,实现了群众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规范了政府职能行为,提高了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了法治政府、效率政府、廉洁政府建设。

(七)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市、镇街、社区一体的行政审批体系,实施“开放式、一站式”服务,先后将承诺件的32%调整为即办件,使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由8天压缩到5天,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深入开展企业“双评”、“行风在线”、挂钩帮扶企业等活动,严查“三乱”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有效地增强了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7亿元,财政总收入5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县域综合竞争力列全国县级市第35位,地方财政收入位列全省前五强,在潍坊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全市现已发展起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新兴产业五大支柱产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利税123亿元、利润88亿元;拥有3家上市公司;国家级品牌达到44件,省级品牌101件,品牌拥有量位居全省县级市之首;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城市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以来,全市房地产开发面积达862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高层楼宇616栋,建筑面积680万平方米。服务经济繁荣发展。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建设了国家恐龙地质公园、刘墉栗园、潍河公园、常山民间艺术博物苑等旅游开发项目,全市国家级旅游景区达到5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0多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88.3万亩。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境内所有河流水质保持优良,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6吨标准煤、水耗51.39立方米、电耗543千 16

瓦时,大大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完成了COD、SO2净削减量等刚性指标。

四、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几点体会和打算

(一)推行社区化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总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只有在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上取得突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获得成效。下步,我们将深入推进社区化建设,强化社区的自治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承载功能,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创造社会管理服务的新鲜经验。

(二)实施网格化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措施。网格化的管理服务模式,是以社区为平台的管理方式创新,有利于统筹整合执法管理服务资源,形成齐抓共管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服务的实效性。下步,我们将在规范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下沉工作力量,扩大管理权限,落实相关责任,统筹整合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是共享资源、加强协作、提高效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适应管理服务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的同时,同步推进各级平台信息化建设,构建起了城乡信息共享体系。

下步,我们将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入实施“数字诸城”工程,统筹整合各类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和信息平台,着力打造统一维护、互联共享、内容全面的社会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一个网”、“一张卡”信息管理服务格局,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效率。

(四)坚持民主化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前提。民主是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生命线。创新社会管理服务,要牢牢坚持民主化原则,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吸引群众参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下步,我们将在健全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上下工夫,建立公平公正的回复、办理、公示及监督问责机制,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培育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规范参与行为,调动和保护群众参与积极性,扩大公众参与率,集中民智、问政于民、群策群力,激发社会管理服务的强大动力。

(五)推进民生一体化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根本要求。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惠民政策体系,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大幅度地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良好社会秩序。

(六)实现经济一体化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服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建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城乡经济实力,社会管理方面的投入才会有保障,管理服务的水平才会有较大提升;同时,社会管理服务的改善,必将优化服务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下步,我们将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发展工业经济、城市经济、服务经济、镇域经济、社区经济,着力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011年4月

第五篇:打造水务特色文化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水务特色文化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巨大压力,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政、工三位一体,把构建绍兴水务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研究探索对职工管理、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塑造“和”文化,凝心聚力敬业奉献。

绍兴水务特色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和”文化,从水务岗位的特点特性出发,将对职工的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营造平安和谐、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使职工团结一致,恪尽职守,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放心水、安全水”。

1、忠诚岗位创造和谐。集团确立了“团结、敬业、高效、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辅以“六讲六比”(讲大局比团结、讲科学比能力、讲文明比诚信、讲奉献比业绩、讲务实比效率、讲守法比廉洁)为核心内容的职工行为价值规范。通过编印宣贯《绍兴水务员工手册》,规范职工言行、倡导良好氛围。近年来,结合深化作风年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系列教育,评比集团“企业忠诚敬业标兵”和“模范职工”并给予奖励,引导职工凝心聚力、忠于职守。汤浦水库男职工连续十年在森林防火第一线度过春节,守护了6万亩山林安全;在2008年初的一场特大冰雪中,制水公司一名普通的运行值班长脚底磨出血泡,提前徒步一天到达车辆无法通行的水厂,准时上岗巡查,保证了运行安全。

2、致力平安保障和谐。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平安水务建设及廉政安全等多方面手,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了和谐。集团所属10家基层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实现全覆盖和全达标的目标,集团“绍兴市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先进集体”称号,通过创建实现企业和职工“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的目标。树立“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建立健全全员生产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分析每个岗位的安全生产特征,制定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开展安全生产软硬件全面排查,提升了职工安全素养,有效掌控安全隐患,确保城市供排水安全。2011年,集团开展了“岗位廉政责任风险”排查,以“查、防、控”三个环节为重点,排查职工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制定相应预警防控措施。在增强职工风险意识、自律意识、防范意识的同时,从制度上保护干部职工,从源头上预防各类腐败行为的发生。

3、文体活动增强和谐。集团合唱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等一支支活跃的文体“轻骑兵”,多次参加企业之歌献演、红色经典歌曲比赛、职工健身排舞赛等市及省各类文体表演和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增进职工间交流协作,展示了“水务大家庭”团结奋发的精神风貌。集团各级工会定期开展运动会、趣味健身赛、登山、棋牌比赛等多彩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在文体活动中紧扣“水”的品质内涵,唤发职工内心深处对水务工作的激情和共鸣,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如举办庆“五一”环湖跑比赛、“我的水务情结—纪念集团成立十周年”征文摄影书画赛,以“甜水谣”为主题的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晚会,以“水之恋”为主题的庆祝绍兴城市水业发展五十周年文艺演出,表达水务儿女爱国爱家,立足岗位作贡献,尽心竭力为用户提供优质水,放心水的壮志豪情。

二、形成“推”文化,引导职工创业创新。

绍兴水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文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面对企业发展的困境,将对职工的培育引导作为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使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创业创新,为社会和用户提供“优质水、健康水”。

1、带动职工创优争先。大力营造 “人人都可以成才”、“适用就是人才”的岗位成才氛围,搭建各种制度和实践平台,培育壮大了一支以全国劳模、市首届道德模范徐海根,建设部劳模沈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市级劳模冯志琴以及市十佳企业忠诚敬业标兵李福峡等为代表的先进劳模团队。深入推进“151”人才工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从“单轨制”转变到行政、技术干部培养“双轨制”涌现出了省职业技术能手周亮、市职业技术能手阮建昌

等高级能人才。充分利用集团先进人物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通过举办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召开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总结表彰会,举行绍兴市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水务系统报告会,评选表彰十大“水务创业功臣”与十大“水务模范先锋”人物等形式,感召激励职工攻坚克难,争当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广大干部职工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保障了城市供排水安全和广大用户的利益。2009年春节,面对突袭的低温冰冻天气,供水职工主动请缨参战,连续三天三夜奋战在抗冰抢修一线,确保城市正常供水,由于长时间带水作业,很多抢修工冻伤。

2、促进职工善学创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压力,坚定职工信心,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挖掘职工学习、创新等内在潜力,创业创新,推动企业有效控制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集团统一开展了各种“大课堂”培训,与浙工大等高校联合举办给排水学历班, 与清华、同济等知名院校开展技术交流,承办全国城镇给(污)水处理及饮用水保障技术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培训班,举办绍兴地区供水营销员培训和检漏技术研讨,教授探讨业内前沿知识,提高职工专业理论水平。各单位开展应急抢修、管网检漏等形式多样的“小课堂”教育和培训比武,系统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把“挖潜增效,增收节支”的意识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发动职工献计献策,与企业同舟共济,调动职工科技创新热情,争做“技术、创新能手”,努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仅2009年集团在电耗、药耗、物耗及管网水漏损率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节约管理费用100多万元。2011年,集团共有五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3、关怀职工精神鼓舞。建立党员干部“双结对”联系制度,集团每位领导与一名困难党员及一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结对,通过面对面谈心、电话、书面、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联系。集团工会推行领导调研和谈心制度,躬听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的意见建议。集团一些单位还建立“干群沟通日”、“领导干部恳谈会”等,倾听职工诉求,及时疏导职工情绪,化解潜在的矛盾和危机。集团还根据各类别职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关怀方式。根据各类别职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关怀方式。召开青年职工座谈会,与青年员工代表亲切交谈,听取他们畅谈工作心得,勉励他们学做人、学做事、为未婚青年牵线联姻;举办劳模座

谈会,党政工等主要领导参加座谈并向劳模送上慰问金;每年“重阳节”为退休职工送上慰问品,举办健康讲座,组织他们到市内景区游览,参观集团和城市发展新面貌,让老职工感受组织的关爱。

三、构建“爱”文化,竭力履行社会责任。

绍兴水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内容是“爱”文化,作为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落脚点,将对职工的关爱与对社会大众和用户的热爱有机结合,用“爱”感染职工感化社会,为社会和用户提供“爱心水”。

1、促进帮扶,真诚关爱。对内,集团建造人才公寓;修缮食堂宿舍;精心配置营养饭菜;改善集体宿舍环境;为各基层班组配备“小药箱”;设立“职工爱心互助基金”组织职工互助互济。集团从点滴小事关爱员工,近三年共出资22万余元为在职正式职工参保、续保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帮助患病职工抵御因病致困的风险;职工爱心互助基金为近十名身患重疾、遭受意外事故的职工送上帮扶金17.1万元,缓解职工经济负担。连续多年对困难职工子女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还通过推荐和考试录用的方式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就业脱贫。对外,深化结对村、社区和福利机构等帮扶,与贫困学子、失爱儿童、空巢老人结对,将关爱的触角广泛延伸到社会弱势群体。十年来,每年帮扶结对村资金数十万元,为结对村援建村民饮水工程、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厕等实事工程。“三八”节,女职工带着鲜花、礼品去看望市区灵芝镇敬老院老人,为该院修复破损的供水设施; “六一”,开展“点滴捐助爱心永驻”活动,捐款为育才小学残障儿童购买了空调、玩具和食品等节日礼物,她们以独特的方式欢度节日、诠释母爱。

2、坚守责任,奉献大爱。在大灾面前奉献大爱,面对汶川特大地震,集团火速组成12人供水抢修突击队奔赴都江堰开展供水抢修,经受多次余震和严峻防疫形势,克服诸多困难,通过短短10余天使都江堰市区供水压力基本恢复正常,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抢修现场授予突击队“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集团全体职工为汶川灾区捐款50万元,捐赠500多件(条)衣被,并组建后续队员援建青川县关庄镇和骑马乡场镇两项

饮水工程。多年来,集团倡导仁爱慈善,与公益合力:2010年集团组织职工为玉树地震捐款10余万元;投身“有难大家帮——我为环卫职工送保障”活动,为全市700名环卫工人捐款;出资赞助2500年城庆、第六届世合赛等重大活动;积极参加义务献血。2011年,结合公用服务型企业特性, 集团上下深入开展“绍兴水务建设社会责任型企业”大讨论,更加明确绍兴水务应履行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职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大爱意识。

3、同行志愿,播撒友爱。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集团志愿服务大队人数达到671人,占职工总数的65%以上,按照“发挥行业优势,服务社会群众”的原则,启动“水润万家,情系你我”主题志愿活动。各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城乡、社区、企业和学校开展供排水服务等各项服务活动,年服务对象达到5000余人次。在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期间,集团志愿者在市区20 个服务点免费提供纯净水,顶着炎炎烈日对合唱村、世合赛场馆等所在供水主管和室内集中用水龙头进行水质免费检测,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提供最优质的水务志愿服务。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水务人”活动,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交通协管、治安维护等行动。投身“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和文明劝导活动,进行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维护。

四、几点认识和体会

1、内外结合、有效激发、实现双赢。集团上下的共同认可,是企业文化达到内增凝聚力,外树形象的基础,绍兴水务集团正是通过特色企业文化对职工产生激励和吸引,通过外力的推动和内力的驱动相结合,有效激发职工成长动力,使职工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双赢。

2、注重内涵,积极引导、规范约束。实践中,集团围绕“水”这一企业生产产品和向大众提供“水务”服务等特质出发,从确立并倡导“团结、敬业、高效、创新、奉献”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入手,把“让政府放心、让用户满意、让员工自豪”的企业宗旨渗透到职工的思想,引导职工的日常举止,规范约束职工行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3、丰富关爱、提升境界,促进和谐。职工关爱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创新社会管理,以文化人,引导社会各界扩大关爱的范畴,丰富关爱的层次,将“爱”的触角延伸到职工家庭再广泛触及到社会大众,才能更多地化解各种潜在的矛盾和危机,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水务企业是公用服务行业,作为绍兴水务集团工会组织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职工活力、最大限度增加企业和谐因素、以维护职工和社会大众利益为根本,围绕集团“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绍兴水务特色文化建设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满足职工和社会大众对“绍兴水务”的新期待、新需求,提高职工和社会大众对“绍兴水务”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开创企业社会管理新局面。

下载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融入社会管理创新格局,建设有中山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