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眼强基固本破解七大难题创新社会管理实现长治久安
着眼强基固本破解七大难题创新社会管理实现长治久安
(2011年11月8日)
xx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街道,455个行政村(其中:中心村147个),常住总人口118万,是河南省直管试点市、对外开放重点市、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市。2010年,GDP完成25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6亿元,今年前9个月,GDP完成20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39亿元,增长3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23亿元,增长26.3%,全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xx市在全国2001个县市中排第140位,在中部百强县市中排第15位,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排第6位,分别比上届上升14个、3个、3个位次。
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政法委关于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在xxx市委和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社会治安和稳定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处理当前的社会问题,注重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在基层基础上下力气,变被动救火为主动预防,在147个中心村(社区)建立警务室,组建了1000人的专职社会治安防范队伍,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治安防控网络。自2010年7月份治安防范队员入村以来,全市城乡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以及“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案件大幅度下降,刑事案件立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9%,“两抢一盗”案件下降35.5%;特别是现行命案发案数大幅下降,同比下降58.3%,侦破率实现100%,同比提升15.4%;追
逃指标同比提升13%,创历史新高;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在2010年下半年的全省公众安全感指数排名中位次前移40位,进入全省前90名,2010年先后我市被xxx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市”、被省政法委、省综治委授予“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更新理念,理清思路,破解了观念滞后的难题。近年来,xx市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社会管理也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加之进入了社会矛盾集中暴露的多发期,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由于社会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的严重滞后,造成我市刑事治安案件高发、信访问题突出、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偏低,严重影响了xx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形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管理严重滞后的问题,xx市委、市政府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xx百姓平安幸福生活、确保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对辖区社会大局有效掌控的角度出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精心谋划,科学决策,把警务室和治安防范队伍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在人员招录、资金保障、队伍管理、工作运行等方面突出xx特色,力求实现“作用明显、保障有力、可持续、无后遗症”,切实解决好全市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安全问题。2010年3月份,xx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强化平安建设基层工作的意见》的1号文件,从组织体系建设、防范队伍建设、技防设施建设等角度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首先以警务室建设为抓手,由市财政出资2000万元,高标准建成147个中心村(社
区)警务室,组建一支1000人规模的专职社会治安防范队伍,以加强社会面控制,提高群众见警率,有效遏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高发态势,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
(二)建立专职巡防队伍,破解了基层治安力量薄弱的难题。警力严重不足,是近年来严重困扰我市平安建设的头疼问题。按省公安厅要求,至2008年底警力配备比例要达到一个地区总人口的万分之十点七以上。按此比例,我市正式民警应达到1027人。而我市截止2009年底,正式民警仅为349人,警民比例仅为万分之三点六五,警力缺口达678人。人员缺编,使政法干警超负荷运转,工作压力巨大,没有节假日,疲劳厌战,不愿接案,不敢办案,办不起案。公安干警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出警,不能有效控制,不能做深入细致的后续工作,办案质量低,导致刑事治安案件破案率低,打击犯罪的效果不能使群众满意,甚至一些治安案件无时间和精力办理,群众反应强烈,干警们也有怨言。而我市这次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录的1000名社会治安防范队员,虽然不能完全弥补政法干警缺编的缺口,但壮大充实了基层治安防范力量,承担了大量以前想干而无力完成的任务。减少了发案量,极大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矛盾,受到了各级组织的一致欢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拥护。
(三)创新保障机制,破解了经费投入不足的难题。多年前,我市在平安建设工作上历史欠账过重,每年市财政拨付的综治工作专项经费不足30万元,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投入年均不足100万元,工作起来捉襟见肘,步履维艰。201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先期投入2000
万元巨资,在我市建成147个高标准的村级警务室,成立千人社会治安防范队伍,而且还将这支1000人组成的队伍每年近1500万元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后勤保障经费列入市财政年度预算,纳入到全市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杜绝了短期行为,彻底解决了平安建设工作的资金保障问题,解决了以前乡村两级无力负担巡防综治经费的难题。另外,xx市投资500万元的乡镇监控技防设施项目正在实施;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的建立标准化社会法庭,公开招聘专职社会法官150名,380万元的资金投入已纳入市财政预算;全市5个乡镇基层检察室的每年50万元的办公经费也已纳入财政预算,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我市政法工作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四)以公安警务室建设为抓手,破解了工作平台的难题。我市将警务室设在中心村(社区)并将其作为治安防范队员的工作平台。实际工作中以公安警务室建设为抓手,有机的将综治工作和公安工作这两条主线交织在了最基层的村级警务室这一个点上。市编办专门下文将中心村警务室确定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二级机构,规格为副股级,警务室主任由公安派出所正式民警担任。社会治安防范队伍不但承担治安巡防任务,而且也承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收集、法律知识宣传、服从服务乡村中心工作等职能,社会治安防范队员不但是治安巡防员,同时也是基层矛盾的化解员、公安机关的情报员和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村级综治工作站也以警务室为平台,实现了二者合一。真正实现了中心村警务室有编制、有规格、有职能、有人员、有保障,改变了以往治安防范力量有形无实,组织松散,防范不力的局面。
(五)创新用人机制,破解了治安巡防队员的身份难题。我市在社会治安防范队伍管理上采取“保安公司招队员,政府买单购服务”的形式,即:市公安局与保安公司签订人事代理协议,保安公司与治安防范队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市公安局与治安防范队员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队员身份为市保安公司的签约队员,无执法权限,只能作为辅助力量在正式公安民警带领下围绕“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十项工作任务”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创新人员使用机制,实现了治安防范力量由业余到正规、由兼职到专职的根本转变。队员的权益通过劳动合同来依法界定,既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不会给公安机关造成劳务纠纷“后遗症”。
(六)创新工作运行机制,破解了治安防范队伍管理的难题。在巡防队伍管理上,我们采取“综治牵头、保安参与、公安管理、乡村监督、群众受益”的模式。市公安机关专门成立社会治安防范队员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社会治安防范队伍的领导、管理、监督、保障工作。市保安公司负责队员的招录、岗前教育培训、劳动关系的签订、解除及劳动纠纷的处理;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所负责对各警务室治安防范队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各警务室主任领导治安防范队员按照工作职责开展治安巡防等工作,行使指挥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乡镇党委、政府通过各公安派出所行使领导权、指挥权,通过乡镇综治办行使监督管理权。同时,建立健全了奖惩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人员和优秀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梯次竞争,真正实现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领导监督,破解了公安机关与村级党组织对接的难题。村级组织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赋予基层党组织必要的管控社会的手段和资源,对于确保党在基层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和稳定,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科学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我市通过采取任命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兼任警务室党支部书记、聘任大学生村官任警务室指导员的组织措施以及聘请基层优秀党员干部作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监督员等形式来实现村级党组织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和监督,实现了公安机关与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对接,既方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又能真正体现党的领导和群众监督、参与、互动与支持,进一步拓宽了群众了解、监督、评价公安工作的渠道,搭建警民沟通交流平台,使群众对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不但有知情权、评判权、而且还有建议权、监督权。这是我们在创新管理方式、密切联系群众、和谐警民关系、巩固群众路线方面的一种探索尝试。
二、几点成效
中心村(社区)警务室的建成运行,不仅整合了警力资源,壮大了基层治安力量,而且把警力摆在打防犯罪、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推动了警力下沉,更重要的是让警务效能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实现了社会治安防范触角的纵横延伸。
(一)形成了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随着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全市逐渐形成了点线面相呼应,执勤点纵横交织的治安
大防控格局。一旦发生重大警情或突发性案事件,指挥中心统一调动,最近区域的巡逻防控力量可在第一时间先期到达,妥善处臵,对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精确打击。各种治安信息能够发现得了、控制得住、上报得快,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持续平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尤其是2010年我市发生的“8.11”、“8.18”、“12.10” 和今年突发的“3.18”等数起现行命案,警务室作为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依托地域工作优势,闻警而动,快速反应,辖区民警带领治安队员在短时间内迅速抓获犯罪嫌疑人,为案件的成功侦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10.12.26”绑架杀人案发生后,全市所有社区和农村警务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设卡、堵截、围捕,瞬间撒下“天罗地网”,犯罪嫌疑人最终无路可逃,撞车自杀。
(二)使公安机关基本掌握了辖区社情。千名治安队员分批入驻警务室以后,在很短时间内将责任村组的基础资料统计录入电脑(如:该村组的总人口、总户数、每户家庭人员构成、财产情况、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刑释解教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以及发案等情况),彻底摸清了辖区基本情况,并对重点人员实施了有效动态监控,进一步明确了治安防范重点。
(三)使党委政府掌控了一支机动治安力量。治安巡防队员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化解矛盾、抢险救灾、处臵突发性案事件等方面也发挥出了积极作用,逐渐成为一支危急关头能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的“拳头”力量、精锐之师。2010年6月1日,正在xxx市集训的第一批406名治安队员奉命参加了处臵围堵xxx棉纺厂事件,出色地
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得到了xxx市领导的一致好评。xx市“2010.6•15夏店爆炸案”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200多名治安队员接到指令,迅速赶赴案发现场抢险救援、值勤警戒,第一时间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发挥了关键作用。同年7月19日,由于连续几天的强降雨,我市蟒川镇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的滕口水库出现溃堤险情,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迅速组织90名治安队员奋勇抢险,经过两天两夜连续作战,21日凌晨,威胁下游数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险情被彻底排除,展现了治安队员召之能来、来之能战的优良作风,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四)将民间的矛盾纠纷发现和化解在了基层。强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不仅破解了当前公安工作中一系列的难题,而且在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6月25日第一批治安巡防队员入驻中心村(社区)警务室以来,全市治安队员共协助公安民警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460余人,追缴被盗车辆58辆,配合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660起,解决邻里矛盾纠纷4240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3866件,向群众发放打击和防范宣传单10万份、资料15000册,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社会各界群众纷纷通过写感谢信和向市委、市政府及公安局主要领导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表达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
三、存在问题
一是一些政策上的规定难以跨越。治安队员承担了大量应该由警察承担的防范违法犯罪、服务群众的工作,但由于身份属于保安队员,不具备警察法律上赋予的职能,在工作时,手段不好掌握,影响了作用发挥。同时,根据公安部警车管理的相关规定,治安巡防队伍的交通工具不能统一使用警用标志,大大降低了治安巡防工作的威慑效果,一定程度上乡镇党委政府支持综治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经费保障问题。我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每年近20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亟待作为社会管理创新项目由上级财政予以资金支持。三是在队伍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成立千人治安防范队伍,是xx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形势新变化,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xx市委、市政府在新形势下结合xx实际,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在社会管理上的一次大胆探索。但由于时间尚短,许多方面尤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也殷切期望今天莅临xx的各位领导站在更高的角度,不吝赐教,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使这项工作能真正体现中央精神,真正惠及基层百姓,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创新载体强基固本
创新载体 强基固本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中共湟中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线,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强化领导抓落实,突出特色求实效,努力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格局。
一、抓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县委十分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从加强领导力量入手,调整充实了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组织部门全面抓,成员单位分工抓,结对帮扶单位协同抓,各级党组织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研究下发了《关于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在全县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实施“十项工程”、明确50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层层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动员会,具体安排部署。抽调12名党务干部,充实党建工作办公室、督查组、调研组和指导组 “一室三组”工作机构,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综合协调、督查指导和调查研究。建立了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制度,选派23名组工干部联乡包村,指导党建工作。严格实行党建目标责任制,各级党组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盯着目标任务抓落实。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月汇报、季通报、半年考核和定期督查制度,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任务的落实。坚持把宣传引导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建立了湟中党建网,在县电视台和《新湟中》期刊开辟“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专题栏目,广泛宣传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开展情况和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班子,增强工作活力
一是配齐配强乡村班子。制定了《湟中县民主推荐县乡党政机关科级正职领导拟任人选办法(试行)》,建立了县委议定选配方案,县委委员、县级干部和科级干部三个层面推荐初步人选,综合看实绩的“一议三推一看”选任机制,着重把一批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了领导岗位上。今年以来,先后提任乡镇科级领导15名,调整交流16名,转岗3名,增补乡镇党委委员5名。采取下派一批、兼任一批、竞选一批、挂职一批的“四 个一批”办法,选派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问题村、重点村兼任村党支部书记;选派25名机关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挂职;通过“公推直选”、“两推一选”,选举16名办事公道、群众公认,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选聘110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进一步配齐配强了村级班子。同时,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和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全县科级干部推荐、组织部门考察的形式,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后备队伍36名。采取党员和村民代表民主推荐的形式,按照1:2的比例,推选1580名致富能手、回乡青年、优秀党员建立农村干部后备队伍。
二是集中整顿后进村班子。结合下乡宣讲活动,采取乡镇领导联点、下派工作组等形式,对全县确定的14个后进村班子进行了集中蹲点整顿,有效解决了村“两委”班子不和、发展思路不清、工作动力不足、推动工作不力等问题。积极协助省委组织部下乡干部,对2008年村“两委”换届中存在突出问题的甘河滩镇黄
二、西堡镇佐署等4个村进行了专项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财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列入整顿的后进村班子已全部得到转化,工作明显好转。三是创新基层党组织组建形式。在社区、企业实行了党组织书记兼任制,由乡镇党委成员兼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由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成员兼任企业党组织书记。在教育、政法等条块管理部门实行以主管部门重点管、乡镇党委配合管的双重党组织管理体制,有效解决了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合力不强的问题。按照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的形式,在双寨村的汽车运输协会、苏尔吉、班仲营等村的农副产品营销协会以及土地流转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四是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全面推行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认真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有效落实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民主提案、“两委”立案、党员议案、村民评案、民主定案、村委办案、群众督案的村级重大事务“七步民主管理办法”和村务公开向全过程公开、点题公开、“明白卡”公开、不定期公开延伸的“村务公开四延伸”,促进了村级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严格实行村级财务支出由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理财小组组长“四人会签”制度,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发生,促进了农 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五是扎实开展下乡宣讲1号文件和结对帮扶活动。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抽调799名干部与省、市下派的329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全县393个村,通过采取集中宣传、分散宣传、阵地宣传、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选择、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结对帮扶对象和帮扶方向重新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一帮一、一帮多”的帮扶工作机制。各帮扶单位党组织结合下乡宣讲1号文件活动,深入开展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期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2期,联系输出剩余劳力365人,排查调处邻里、土地矛盾纠纷31起,协调解决农贷资金508万元,配备办公用品、电教设备和帮扶物资折合现金34万元,逐步形成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三、抓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建立了发展党员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千人以上村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2-3名,千人以下村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1-2名,对出现连续2年不发展党员村的乡镇,年终党建目标考核“一票否决”。采取党员推、群众推、群团组织推和党组织重点培养、指派专人联系培养的“三推两培”措施,着力培养 发展党员。今年以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40名,新发展党员536名。
二是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在27个党(工)委建立了党员信息库,将全县1.5万余名机关、农村党员全部纳入信息库,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了覆盖全县的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并进行挂牌和规范布置,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严格落实党员外出请销假制度,建立了流动党员定期排查和登记制度,坚持每半月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活动,实行“一人一卡、一委一联、一月一访、一年一评”的四个一跟踪式管理,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去向,强化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三是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广泛开展了公开承诺活动,全县1.1万余名农村党员结合各自实际,承诺办实事项目18900件,目前,已落实13740件。深入开展了“党员奉献岗”活动,全县393个农村党支部都设置了服务类、示范类、监督类“奉献岗”,选派8900多名无职党员在“奉献岗”当先锋、做奉献。认真开展“三培双带”活动,培育致富能手党员542名,培育“双带型”村干部351名、“双带示范户”1200户。全面落实“农村党员一线通”制度,健全完善了“12345”维稳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党员在维护稳定中发挥“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作用,为 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良好平台。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庆祝建党八十八周年“六个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
四是注重党内关爱激励。在县委组织部开通了“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为党员提供党内政策和党务工作咨询、反映情况等方面的服务。采取争取上级支持、县财政配套、县管党费拨付等方式,筹集资金25万元建立了党员关爱帮扶基金,为70岁以上农村高龄党员代缴新型合作医疗参合金,并通过在县职校进行技能培训,在甘河工业园区联系就业岗位的形式对30名贫困党员进行“造血式”帮扶,构建了党员关爱帮扶新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湟中县关于“以奖代补”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的暂行办法》,由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四、抓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在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举办了村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教育培训省级示范班。在认真总结借鉴示范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对全县2841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集中轮训。深入开展了 “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针对我县涉藏维稳工作,先后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维稳、法律法规等培训班22期,培训村干部1805名,开展集中学习教育158场次,全县9400多名农村党员接受教育。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组织130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了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选送50名农村党员干部到县农广校进行学历教育。选派15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了省委组织部调训,选派2名乡镇领导干部到省外挂职锻炼。多巴、汉东、田家寨等乡镇开展了“学经验长见识”培训活动,组织180余名乡村干部到宁夏银川、甘肃张掖等地学习考察,帮助党员干部拓思路、长见识。
同时,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举办大学生“村官”政策理论培训班2期,安排经验丰富的乡镇领导现身说教,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30名大学生“村官”和村党支部书记代表与海西州大学生“村官”开展了互动培训活动,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农村工作新方法、新措施。实行多岗锻炼,有重点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兼任业务工作。认真落实村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县直部门帮扶和联系的“三帮一联”制度,帮助提高工作能 力。严格大学生“村官”考核,乡镇村负责日常考核,组织人事部门每年进行综合考评,并建立考核档案,作为大学生“村官”评优、考录的重要依据。
五、抓阵地,改善活动条件
认真实施阵地工程,通过采取项目建、自筹建、奖补建、帮扶建的形式,今年新建党员活动室18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通过捆绑各类项目和资金,在甘河滩镇元山尔、鲁沙尔镇徐家寨等6个村建成集便民服务、党员活动、群众议事、科普教育、文化娱乐、信息传播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县管党费落实资金16万元,奖补海子沟乡总堡、甘河滩镇下营等8个村自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了远程教育县级播出二级平台,在全县14个乡镇、110个村、8个社区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点,组织党员开展远程教育。
六、抓典型,注重示范带动
深入开展了“选树身边典型,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挖掘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38个先进典型,编印下发了《身边的榜样》事迹汇编,组织马复兴、刘荣等8名先进模范人物,组成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各乡镇各部门进行巡回宣讲、现身说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认真 实施党建示范工程,在继续抓好2008年培育的党建示范点的基础上,对确定的省、市级党建示范点和县级党建示范点,从软件、硬件建设入手,进行重点培育,并拟定于年底召开党建工作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对党建示范点进行挂牌命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年”活动进展顺利,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注重工作创新,切实加强工作督查指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提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一是着力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以争创“五个好”示范乡镇党委、“五个好”标杆村党支部为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变先进、先进更先进。全面整合涉及党员技能培训部门的培训资源,组织开展“万千百培训”活动,结合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农村党员全部进行集中轮训,保证全县万名农村党员都能接受一次科学发展观系统教育;探索建立“流动党校”和“农家课堂”,对千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成员进行集中轮训和创业技能培训;在上海浦东、山东潍坊等外培基地对百名党员干部进行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按照“县有政 务大厅、乡镇有服务中心、村(社区)有服务站(点)”的目标,抓好乡镇、村(社区)服务站(点)建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着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难题。认真做好“建(建章立制)、包(包干负责)、结(结对培养)、规(规范程序)”发展党员四字文章,着力破解党员年龄老化、比例偏低问题和“两新”组织党的力量薄弱问题。深入开展“双学三培双带”活动,实施“三五”帮扶计划,支持50名致富能手党员领办、创办产业化经营龙头项目,选择50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党员农户,通过资金项目的倾斜,优先扶持发展生产,重点帮助50名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生产、率先致富,着力破解党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做好土地流转增加集体收入这篇文章,在多巴、拦隆口镇等地区通过成立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增强集体经济的新途径,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采取“自筹建、争取建、奖补建”等多种形式,抓好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规范管理使用,拓展服务功能,使之成为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着力解决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滞后问题。三是着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议三推一看”干部选任机制。按照“一定三有”(即定职责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要求,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办法,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岗位责任制、任期承诺制、绩效考核制和《湟中县关于“以奖代补”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暂行办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村干部报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探索建立结对帮扶新机制,在帮扶内容上从单一扶贫济困向机关带动农村党建、机关与农村党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转变,在帮扶形式上由被动帮扶向主动承诺帮扶转变,实行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书记双向任职制度,实现城乡党建功能互补,相互促进。
第三篇:社会管理创新 着力破解四大难题
社会管理创新 着力破解四大难题】
难题一:社会矛盾日益复杂 正确调处考验智慧
矛盾凸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时间走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短得多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动态调处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正视这些矛盾,想办法、解难题、促和谐。
难题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 科学协调体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也时有发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利益关系,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课题。理性看待利益矛盾,这是一个社会发展中正常存在的现象。“大众”与“小众”的利益协调,是社会发展的常态。
难题三:服务意识关系宗旨 关键在于尊重群众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服务的手段,服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应该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难题四:大家事情大家来办 形成合力事关全局
群众力量和政府力量形成合力。扩大群众参与度,多种社会力量与政府形成社会管理合力的一项管理创新。
其新解是,社会管理需要创新与加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点是根据我国国情所确立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都要坚定正确的方向与立场。要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就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要通过健全的制度与机制予以保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就是要在观念上有个全新的认识,就是要在管理方法上提高能力,就是要有全局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是要让社会增添和谐的氛围。说到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其新任务和新要求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围绕这8点意见开展工作,只有在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机制上下工夫,只有努力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那么就能化解多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就能增添人民群众对
社会管理的认同感,就能让社会管理造福社会,造福于人民,就能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克服我们共同面临的困难,就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由此,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这个社会在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环境里前行,国家何不昌盛,人民何不感到幸福?
有限责任的社会意义
这原是一个经济概念,但在社会科学领域同样十分有价值
无论个人或群体的行为都会有不同方面的影响,对行为的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会影响持续性
恰如其分的认同和否定,有限度的承担会把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社会的稳定性,持续性无疑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以点带面,片面夸大的评价机制,脱责过责的极端思维放大了事实,违背了规律,也压缩了空间,抑制了活力,尤其是放大了风险
有限责任要求细化显化责权利,且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无疑是一个先进的模式,这对社会创造力的释放有积极意义
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化解突出问题
《瞭望》:2011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陈冀平:2011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狠抓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平安建设,为庆祝建党90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中一项重点工作是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为指导全国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地区在全国率先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
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对全国各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专门召开了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议,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等作了认真的研究部署。
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上看,主要强调积极推动全国各地及各综合试点城市从实际出发,针对社会管理领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探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理顺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力争使各综合试点地区用一至两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为深入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基本原则主要有: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坚持依靠群众,服务民生;坚持固本强基,健全网络;坚持依法管理,规范建设;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由于社会管理概念很大,内容很多,涉及社会建设方方面面。因此,在对综合试点地区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内容的考虑上,侧重于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根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会建设,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推进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等要求,同时,针对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基层基础建设、“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互联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一是要求各地及各综合试点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纳入本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责任奖惩;成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部门组织协调,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政法各部门及纪检、组织、编制、发改委、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工商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要求各省(区、市)加强对所辖全国综合试点地区工作的指导督导,组织协调综治委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合力。要求中央综治委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部门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任务,研究制定推进所承担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规划,积极参与对全国及全国综合试点地区相关工作的联系指导。
三是要求各地及各综合试点地区建立专兼职的社会管理队伍,大力加强和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社会治安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管理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管理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四是要求各地及各综合试点地区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构建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
五是要求各地及各综合试点地区抓住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契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行立项管理,进行项目化建设。
多策并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瞭望》:还有哪些方面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
陈冀平:除了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2011年,我们的工作还将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突出加强行政调解,推动部门履行职能化解矛盾。
具体来看,包括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既看要不要干,又看能不能干,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建立健全征地拆迁、劳动纠纷、医疗纠纷、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交通事故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排查调处工作,针对其中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召开全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经验现场会交流经验,等等。
第二,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当前形势下,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多部门、多警种协同作战,深入开展集中打击行动,严厉打击、严密防范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切实将严打精神贯穿于侦查破案、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依法严惩一批严重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强大震慑态势。继续深入开展全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行动,全年拟适时组织两次暗访督查。
另一方面,要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等方面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消除产生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的土壤和条件,大力加强基层党政组织,逐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项措施,不断改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第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具体来说,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干部。
重点抓好村居(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综治工作站(室)建设,完善和规范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发挥其基层服务管理平台的联动功能。□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陈泽伟 一是提高人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管理者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三是强化对社会管理者权力的监督;四是形成人人参与和管理社会的机制
习近平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习近平强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群众工作会有不同的具体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群众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群众工作组织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这就要求我们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指出,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
习近平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组织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要进一步突出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使那些适合基层工作、作风好能力强的干部留在基层,让那些在基层工作有经验、有实绩的优秀干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使用。要在继承和运用以往群众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
习近平强调,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从树立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
强修养和锻炼,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做事,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篇:1创新管理 破解难题
1创新管理
破解难题
打造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新模式
中共滨州市委
滨州市人民政府
2全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坚持把文明交通行动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1创新管理,努力破解各类难题,精心打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模式,3在机动车和驾驶人总量快速增长、交通流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1滨州市连续两年被省安委会评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市;1 2010年被省文明办、省公安厅授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3一、构建社会化管理体系,实现由“部门职能”向“政府主导”转变
3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健全完善了 “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2一是政府主导,健全四级网络。1市政府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1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1委宣传部、1文明办、1安局、1育局等1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领导小组,3断完善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参加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2在市、县两级管理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管理触角,将管理范围延伸到乡镇、村庄,建立起四级管理网络,2各乡镇政府都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交通安全工作小组,各村都设有专门的交通安全员,使交通安全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有力地推进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2二是明确分工,落实部门责任。1进一步明确公安、交通、农机、安监等部门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力军,1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系统内部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2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包保责任制,层层落实县区级1领导包乡镇、包交通主干道,1乡镇干部包村,1村(居)委会干部包车辆、包路段、包驾驶人的包保责任,1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1将路段管理责任到人,1车辆管理责任到单位,驾驶人管理责任到村(居)委会、单位,1形成县区、乡镇、村(居)委会三级联动,1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责任体系。2三是严格考核,推动整体工作。1实行政府统一领导、1统一部署、1统一督查、1统一考核。1组织公安、交通、安监等有关部门全面参与交通安全管理,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1研究制定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考核细则,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主要业务指标纳入文明单位评价指标体系,1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进行考核验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今年3月28日,市政府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暨“春风行动”动员会议,对全市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4个先进县区、6个先进单位和10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1其中二等功20人,三等功30人,嘉奖50人,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3二、创新社会化管理机制,1实现由“集中整治”向“长效机制”转变
我市立足长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建立起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2一是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12008年,我市建立了政府领导下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年初组织有关部门对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1确定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2由市政府制发《滨州市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下发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实行销号管理制度。2年中市政府督查室组织有关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整改情况通报各县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底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将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完成情况列入市政府对各县区年终考核内容,强力推进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2三年来,共排查交通安全隐患488处,投资1.5亿元,整改456处,改造危桥35座,安装中央隔离设施152.1公里。交通安全隐患整改率达93.4%。2二是建立和完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机制。1针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公安、交通、公路等部门不断加强对交通事故发生规律的分析研究,建立事故定期研判制度,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开展不间断的交通秩序整治。2各部门最大限度地把执法力量充实到路面,建立联勤制度,实行全时空、全天候、全方位巡逻,做到国省道、城区道路、高速公路及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不失控不漏管。3交通部门组织开展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治理和安全稳定督查专项行动,对超限、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1农机部门突出查处重点,深入乡村道路、田间地头等执法区域,1严厉查处拖拉机、1联合收割机改装、违法载人等行为。2公安、交通、公路、农机等部门联合执法,每月都组织开展短、平、快的专项整治,1严查严纠严处超员、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两年来,共出动人员43余万人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0万起,行政拘留1479人次,形成严管严查严纠的高压态势。3三是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保障机制。1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滨州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三同时暂行办法》、《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和《城市道路沿线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暂行办法》,2城建、规划、发改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把规划关、立项关、验收关,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交通影响评价,实现所有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三同时”,2从源头上建立和完善了规范化、常态化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保障机制。2为切实解决市城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缺失、维护资金紧张等问题,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1形成《市城区交通管理有关问题专题会议纪要》,1进一步明确了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资金渠道。2去年以来,先后完成了渤海七路、黄河五路、环湖路等重点工程55个,1新改建道路120公里,总面积240万平方米,1投资1860万元对城区41条道路施划交通标线45万平方米,1增设指路标志124面、1警告标志330面、1信号灯20处,1安装中央隔离护栏15000余米、视频监控点100处。各县区也参照会议纪要,落实了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加大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四是建立和完善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管理长效监督机制。1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严把驾驶人培训关、考试关、机动车登记关和查验关,1加强对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校车的管理,全部安装GPS,建立台帐,实行户籍化管理,督促运输企业、学校落实内部管理责任。1交通、1旅游、1安监、1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1深入推行机动车驾驶人分类管理,1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实行动态管理和联动监管,1定期相互抄告交通违法信息,督促有关单位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2无棣县在全省首家推行校车公营模式,投资460万元购买校车22辆,县财政按每生每月50元的标准给于补贴,41400余名学生乘上了安全舒适的校车,从根本上解决了校车安全隐患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2国务院办公厅简报上介绍了无棣县的经验做法,国务委员刘延东做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2三、依托社会化管理模式,实现由“说教宣传”向“创新载体”转变
1依托社会化管理模式,1不断创新载体,建立政府主导、1部门联动的一体化模式,1突破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社会延伸的制约瓶颈。3一是以文化为载体,打好攻心战,提升市民文明素质。1广泛运用文化的亲和力、影响力与艺术魅力,把整个活动融入到浓厚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围中。2设计制作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专用标识,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作品征集评选,包括小品、相声、摄影、征文等十个类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1寓教于乐,组织了全市巡回演出,把戏唱到工厂、企业、田间地头。2与中国诗歌界权威刊物《诗刊》联合举办了“春天送你一首诗——我与文明同行、呼唤交通安全”1大型诗歌朗诵活动,来自全国的著名诗人纷纷登台朗诵。3组织了一系列书画文艺界人士进警营活动,1先后组织举办“滨州作家温馨祝福交通安全”、“水墨方舟进警营活动”,1用小说、诗歌、散文、书画等形式1倡导交通文明,鞭挞交通陋习。2二是以“春风行动”为载体,打好攻坚战,营造浓厚宣传氛围。1 今年3月1日,我市组织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春风行动”,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1组建交通安全宣讲团,设计制作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多媒体课件30个,1深入单位、乡村宣讲1500余场次,摆放展出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3新闻传媒与交警联合建立了县区记者站,在第一时间播报路面动态,邀请专家、社会知名人士与领导干部走进直播间访谈互动。2组织开展了 “交通安全邮政函件寄发”活动,向全市重点驾驶人、企事业单位等寄发春风行动宣传教育资料80余万本。有针对性进行了分众教育,交通、运管部门在客货运站、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运车辆上的LED电子显示屏、影视播放机上播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标语、警示短片。3滨州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先后向广大市民发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短信800余万条。2酒店、酒吧、网吧等公共场所摆设、播放9000余条道路交通安全温馨提示语。3为各类学校、幼儿园编印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小刊物、图片20余万份。1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2三是以宣传阵地为载体,打好基础战,扩大教育覆盖范围。1投资800万元建设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将最新研制的13D立体电影、1中小学生互动式宣传教育软件、1模拟驾驶器、1场景式交通安全游戏装配到宣传教育基地。1广州、贵州、上海、张家港等省市先后前来交流观摩。各县区也高标准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基地,1并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的阵地作用,组织机关、学校、企业、团体等到基地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自全市9处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受教育人数达110万余人次。2投资200余万元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明显位置设立宣传标牌1300余块,1在市区道路护栏、标志牌后设交通安全提示1000余块。2全市交警执法场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事故科等基层单位搭建交通事故模拟展台,设置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电视播放设备,循环播放交通安全专题片、公益广告。1在社区、企业、农村设立了交通安全宣传室,交警、交通安全员定期为群众上交通安全课。3组织开展了“畅通安全行--新闻媒体我先行”活动,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山东商报、鲁中晨报、人民网滨州频道、大众网滨州频道等1分别开设专版专栏,其中报道“春风行动”头版头条12篇,1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460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同时,在工作推进中,我市还不断强化社会化管理手段,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努力打造文明交通品牌、执法为民品牌和“大交管”品牌,2广泛组织开展交通志愿者活动,2建立了交通事故处理“绿色通道”,2开通了“网上车管所”,设立了社区交通警务室,1建设了交通信息发布中心,努力以精细化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滨州市在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再接再厉,推动全市交通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2
第五篇:强基固本,夯实管理基础
强基固本 夯实管理基础
一是转型升级推广绿色修井
小修作业现场执行“三铺一盖”,以往用塑料布做基础材料,存在易破损、难处理、落地油泥产生量大的弊端,这种低附加值、高能耗、粗放型的生产工艺必须转型升级,厂领导从经济性、便捷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等方面部署转型方向。金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多方调研、多次改进、多轮次实验,采用聚氨酯夹网布,通过高频热合技术加工而成的军工材料做防渗布,已成功申请了该防渗工艺的专利,初步达到取消塑料布“三铺一盖”技术研究目标。三季度在全厂范围内进行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耗能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达到我厂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二是落实车辆尾气标准保生产
上半年,组织检测309台生产指挥及生产用车辆,对32台车辆尾气初检不达标进行治理,复检一次合格,即完成油田公司车辆尾气减排任务,又高效保证全厂生产。三是从严开展监督考核提标准
建立规范的监督检查制度,把生产现场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建立以厂、大队为核心的监督检查队伍,每天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HSE管理体系文件和HSE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开工许可制度履行情况,污染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上半年,抽查作业施工现场228个,发现问题98个,抽查承包商施工现场65个,发现问题32个,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实现闭环管理。四是对标管理着力提升现场标准
四月中旬,组织作业系统开展环保问题分析会,先通报作业系统春季环保检查问题,以PPT形式,选取代表性问题20项进行通报,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规章制度的完善、设备设施管理、人的管理追根溯源查找问题。会后统一乘车,采用不通知、不汇报的形式对四家作业系统单位进行现场交流检查。对照作业系统环保标准,查看以作业二大队205队为“示范点”作业现场四个,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务求实效,不断夯实基层作业现场环保管理水平。五是注重实效提高素质培训
按照年初的环保培训计划,分系统、分专业制作环保课件,做好干部员工环保教育和培训工作,以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环境保护现状以及我厂环保工作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亮点等五个方面进行培训和讲解,促进和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知识储备,以提高基层干部员工保护环境的意识。六是企警联动保障生产
随着国家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厂生产区域地方百姓、企业诉求逐年提升,处理钻井、大小修施工噪声、振动索赔难度也逐年加大,土地公路管理中心借助地方政府、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辽河公安局、分局及派出所的有效资源和警力,上半年,累计处理协调因超标准索赔阻挠搬迁18次,出动警力41人次,有效保障了钻井、大小修施工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