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战线服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统一战线服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加强文化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的资源优势,求同存异的思想基础,领域广泛的多元文化底蕴,其价值取向、社会功能以及制度安排、工作方式等,能为文化建设提供独特的贡献,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中的软实力
思想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文化领域具有基础性、方向性、引领性作用,可以说是软实力中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统一战线服务文化建设应首先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入手。
通过发展统一战线思想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理论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统一战线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起,就开始产生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在90年的党及其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历程中,统一战线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从统一战线作为革命的“三大法宝”,到建立海内外两个范围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从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确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到提出“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无不体现着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统一战线思想也因此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富有独特性、创造性、突破性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应该在开展新的实践探索的同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推进统一战线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为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境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弘扬统一战线文化,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以“和”“合”思想为核心的统战文化是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政治文化,是统一战线这个最广泛政治联盟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其中包含着许多道德文化的因素,如多党合作中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族关系中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宗教文化中的与人为善、爱好和平,阶层关系中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海外联谊中的寻根尊祖、心向故国,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重视统战文化的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统一战线文化,以统战文化建设的成果来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通过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和普及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社会风尚,也事关执政党政治权威和政治合法性。统一战线高举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近年来,在中央统战部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根据统一战线成员不同的思想实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与行活动,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发挥统一战线特有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中知识分子作用,创造更多更好精神文化产品。文化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人,作为人才库、智囊团的统一战线,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培养一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的人才。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广大文化领域的知识分子不断创新、丰富文化的载体,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品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实力。
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做好挚友和诤友,是民主党派的重要功能。要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围绕文化建设中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路径方式的选择等深入实际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引导他们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改革创新与发展繁荣等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要注意发挥其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大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的力度,加强与世界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利用其组织资源优势,通过“同心行动”等主题活动,深入老少边穷和中西部地区开展经济、教育、法律、医卫、文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文化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取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增强文化的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部门,统战系统应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和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非公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努力形成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新格局,从而汇聚强大合力,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
所谓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归属地和栖息地,中华民族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就在于有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并深深溶入民族灵魂和血脉之中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就是世界上几千年来唯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化,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统一战线作为广泛的政治联盟,其特有的大团结大联合的目标宗旨,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功能优势,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
包含差异、增进共识,增强中华民族的政治凝聚力。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政治凝聚力,作为最广泛政治联盟的统一战线,其成员在思想文化、价值追求上存在相当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取向,但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振兴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要努力加强政治协调,不断扩大他们的有序政治参与,增强政治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大中华文化圈。所谓民族文化认同,就是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民族自我认同、自我肯定以及自我凝聚,在历史发展中,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逐渐形成了一个发源于中国、传播于四海的中华文化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民族文化认同为切入点,构建大中华文化圈,对于增强民族归属感和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球华人来说,其种族血统、文化根基、民族感情,都存在着共同点,所谓同宗同文,指的就是都属于同一个民族,都崇尚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秀成分。统一战线要不断拓展自身的工作领域,努力挖掘、整理、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统战功能,为构建大中华文化圈、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而显现“法宝”的新作用。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其民族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文化发展速度却明显滞后,文化影响力也亟待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和工作平台,在不断培育、发展、传播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要努力超越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从而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新的繁荣和昌盛。
第二篇: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武汉 430074
汪生金
摘要: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对服务外包人才需求激增,但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出的毕业生与服务外包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面是服务外包企业旺盛的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另一面是高校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从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新的以市场和企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实现服务外包人才的供需平衡。
关键词:服务外包培养模式创新
1. 引言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指出:“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 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商完成的经济活动。”截止到2009年1月,我国已经批准北京、上海、大连、武汉等20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6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总额达118亿美元,其中IT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中国承接商所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占整体产业的12.2%。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政府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相关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将达262亿美元。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服务外包产业属于知识和劳动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背景下,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2.服务外包企业对服务外包人才的标准和要求
(1)服务外包人才的技能要求。服务外包人才要求包括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服务外包领域主流业务技术与工作规范,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客户管理和团队管理业务知识和能力,熟悉发包国家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情况,国际和本土商务活动规则,具有扎实的IT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了解产业发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以IT0人才的技能要求为例.其系统操作服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较强的行业技能。在BPO人才的技能要求中,以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为例,要有较强的技术和分析能力、出众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技巧、倾听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外包人才的素质要求。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发现。在服务外包企业从业的员工要具备较好的交流沟通意识、积极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就业心态、科学的职业规划,同时,还要科学的进行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合理的分配时间。其中。良好订单职业心态、科学的职业规划、科学的情绪压力管理及积极订单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从以上我们不难发现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特点.即高度重视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沟通能力、极
强的面向业务和面向技术相结合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素质的掌握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3.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现有高等教育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市场意识,脱离企业需要。高等教育很多年来形成的陈旧的、落后的“闭门造车”的思想观念几乎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专业设置到学科建设,从课程设置到教师授课,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的智慧和结晶,很少看见用人企业的影子和呼声。市场和企业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是个游离于教育系统之外的东西,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进行什么样的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学校会议室里的讨论。淡薄的市场意识和封闭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离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标准相差万里。对于学校而言,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就业,和自己没有很直接的利益关系,而对企业而言,中国这么多学校,每年这么多毕业生,我不愁找不到我要找的人。由于高校和企业都没有压力和动力,所以不会主动找对方进行合作,“产学研”严重脱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际进行程度非常有限。
(2)现有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现有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更多偏向于学术型的人才的培养,无论在课时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师授课上都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学科设置上过于程式化,课程设置呆板落后,老师授课按部就班,理论和实践脱离,缺乏实训基地和实习场所,实践教学严重不足。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的模拟实验室、实训中心,岗位实习基本上都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中的短板,现有的实训和实习大多处于参观和“一日游”的水平,很多本科院校的学生实践的实践和机会远远落后于很多职业院校。其次,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是造成现有实践中心运作效率低下,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很快提高的原因。由于在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学校和老师对于服务外包的认识还处于认识和研究阶段,对于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甚至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学科建设体系。因此,服务外包专业课程设置与技能培训上还没有办法依据服务外包业务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和设置。同时,高校师资知识结构老化,大多基本没有服务外包相关的从业经历,导致无法培养出符合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要求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衔接不够顺畅。另外,我们从小学开始的教育所谓精英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少实践,轻动手,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死啃书本,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查显示只有10%的中国工科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外国服务企业的工作。
(3)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匮乏。
服务外包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因此外语、计算机和专业是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从业基本要求,其次,与单一技能的人相比,复合型人才能够节约企业人力成本,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这样既可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又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实力,所以企业普遍对复合型人才、实践型人才趋之若鹜。对于具有相关的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管理高级人才和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带领大型技术团队承接复杂外包工作的领导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现有的培养模式不注重跨学科复合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尤其是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4)服务外包人才的外语能力薄弱。由于服务外包项目大多来自国外,计算机软件语言基本上用英语编写,因此服务外包产业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比一般技术部门要高。在服务外包业务开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求服务提供商能和发包商进行实时沟通——传递服务要求、协调业务进展及纠正服务的不足等。仔细研究世界上目前主要的外包中心就可以发现,他们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优越地语言环境。虽然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外语的教学,但由于教育方法和学习
环境的问题,导致培养出的服务外包人才在外语实际的听说能力方面非常薄弱和有限,更多停留在书面外语和文字外语上,在实际工作中与国外发包商的交流存在障碍,这对于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极为不利。
4.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1)要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和思想。高校必须破除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和思想,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放的办学理念。面向社会、面向企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拓展和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积极配合商务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推动行业企业与高等教育有效互动,努力消除产业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实现教育、产业之间的科学融合与互相促进。
(2)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外包的复合型人才。主动面向社会和企业,走进企业,按照社会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和标准,设置学科发展发展和课程设置体系。首先要调整落后和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要求的课程,建立新的,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以通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课程设置体系,力争从单纯的教学为主向实践教学转变。在通识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依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以外语、计算机为重点和突破口,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和企业用工要求展开课程体系设置,强化文化语言沟通等跨学科的多技能的培训,把学生真正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3)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服务外包人才是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开展多种模式的实训教学,努力营造仿真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强化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校内模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吸纳企业实训项目,构建企业案例库,引进和聘请具有高级资质水平的企业教师承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师,面向全院学生开展多种岗位实训及创业教育。其次要大力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校校合作”等模式,建立和共享各种实训和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实训实习机会,尽快的增强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4)以“订单培养”和“按需培养”为突破口,实现培养模式的转变。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和共建工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养目标,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订单式”培养和“按需”培养,一同和企业进行学生的选拔和录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实训、实习、入职、反馈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工作,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新模式。
(5)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服务外包业务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业务处理过程相当繁琐,这就使得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之间的作必须以双方相互信任、充分理解、友好相处为基础。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我国的外包企业洽谈并成功承接大单外包业务的能力较弱。因此,高校应在教学和管理中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优越性,使学生深刻理解西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及贸易习惯,提高业务洽谈和开展的成功率。
(6)充分和社会培训教学力量进行合作和资源共享,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差异接轨。
参考文献
[1] 鲍务荚.浙江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雏议[J].浙江统计.2009(4).
[2]吕鑫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5,(4).
[3]赵玉阁.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8,(5).
[4]庞鸿藻.应用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3).
[5]王燕妮.欧美服务外包(BPO)的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基于承包商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8,(3).
作者简介:汪生金,男,1976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产业经济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服务贸易,服务外包。
第三篇:爱国统一战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路径探究
爱国统一战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路径探究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少数几个经济总量近万亿元左右的城市,拥有强大的制造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快速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各领域分工合作中举足轻重。除此之外,作为一种软实力,东莞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在推动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能为湾区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服务。
东莞有七个民主党派和一个无党派人士组成的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共约2000人。近年成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也吸纳了一批优秀的企业高管、网络大V等新的统战对象。这些组织联合凝聚起了大批优秀的党外高层次人才,涵盖科学家、大学教授、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律师等各类群体,为东莞参与湾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近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研制成功我国首台BNCT实验装置,这项重大科技成果加快落地就与民盟东莞市委会及市新阶联的建议密不可分。二是能协调化解湾区建设中的不稳定因素。
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地区较广,并且跨越两种政治制度,涉及的人员也较为复杂,统一战线正是肩负着协调化解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分歧、减少甚至消除湾区发展不稳定因素的使命。东莞有80多万旅港澳乡亲,58个香港莞籍乡亲社团及一批爱国爱港知名人士,正在为湾区建设做好凝聚人心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能整合利用海内外优质资源、促进莞港澳经贸交流合作。
统一战线具有联系广泛的优势,可以积极调动有利因素搭建起促进莞港澳交流合作的平台。如近年来推动成立了10个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吸引260个青创项目、424名台港澳创业青年入驻;举办“湾区青创荟莞港”系列活动顺利举办,吸引470余名莞港澳青年代表参加;引进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办学;助力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等等,全力提升莞港澳经济、科技合作能效。因此,东莞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有可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鼓励支持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建言献策
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市知联会、市新阶联加强自身发展、增强责任担当、更好服务大局。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深调研,紧密联系实际,拿出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思路举措,为市委、市政府提供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主题学术研讨活动,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把智力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转化为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强大合力。
二、深化莞港澳青年交流合作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香港青年国家观念淡化,本土意识强烈,成为阻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通过统一战线着力化解这些不利因素,搭建起更容易吸引香港青年加入的交流合作平台,深化莞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加深香港青年对内地的认同。如持续以开展“湾区青创荟莞港”活动为牵引,深入实施加强莞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为港澳青年提供不少于1万个实习、就业岗位,组织不少于1万名港澳青少年来莞考察参访、实习交流;整合“莞香传情”青少年成长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篮球文化节等全市优质活动资源,打造教育、双创、文化等特色基地及沟通交流平台载体。
三、助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形势作出的最新战略部署和科学决策。我们要加大力度指导和推动东莞世界莞商联合会、市台商协会、市外商协会等商协会积极作为,推动本地企业与港澳企业“抱团”走出去,发挥港澳企业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携手开拓境外市场,大力构建国际经贸合作网络。依托海外侨胞、侨团和驻点机构,支持在海外建立的“东莞制造”品牌展销中心加快发展,拓展东莞企业在海外营销网络。邀请港澳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莞籍乡亲社团参加大型招商推介、贸易展览、高峰论坛等活动,组织莞港澳三地政府部门和商协会互访,围绕科技创新、金融贸易投资、人文合作等方面深入交流,并形成互访机制。
四、营造服务大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大力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指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海内外同胞,通过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多为湾区建设发声,形成立体的、多维度的宣传阵地,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大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篇:医院文化建设路径初探
医院文化建设路径初探
医院文化对于医院实现自身目标的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特别是主要领导者所认同。不可否认,不少人对医院文化的理解还是仅从文化角度或者具体到文化活动等外在表现来认识。多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医院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对于医院管理及运作当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力图用文化管理的方式解决。2005年开始,医院邀请了医院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和我们共同开展调研,分析医院文化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医院文化建设的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从1941年建立北大医院齿科诊室至今,北大口腔医院几代师生致力于口腔医学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人才,创造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在几代师生之间自然而自觉地传递着。由于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医院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医院的优良传统如何不被员工淡忘,更好地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增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对医院的强烈呼声,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已经无法延续以前的模式,而必须经过医院组织管理过程将医院的优良传统提炼、升华,成为凝聚和激发全体口腔人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理念,形成具有口腔医院特色的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当代医院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而言,它不是外在于医疗工作而独立存在,而是渗透在各项医疗活动之中。它的表现形态不相物质东西那样具体,它的功能是为各项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作用是树立医院精神,培育员工素质,为医院创造社会效益和精神效益服务。每个成功的医院都有着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这种其他医院难以移植和模仿的特有的医院文化是医院亲和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院领导的参与是医院文化建设设计和推行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讲,院领导是抓好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医院文化已成为新形势下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今天,要求现代医院院长具有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的思想、构建医院精神内涵的智慧和引领医院精神的领导力。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要善于学习、精细思考;在医院各项文化建设中身先士卒,起起表率作用,“真信”“真行”。
我院党政领导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提出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的管理思路,积极倡导医院文化建设,并亲自参与其中,明确提出了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培育师生员工的敬业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师生员工创新行为,把全院职工凝聚在一起,自觉自愿的做有利于医院发展的事,实现医院的目标和共同愿望。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共同愿望——创建世界一流的口腔医院。在全员大会上,院长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塑造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为题,作了动员报告。院长、书记和全院职工一起提炼医院的院训、使命、办院方针、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等,把能够产生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价值观融入到医院的理念体系之中。实践证明,医院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他们的参与是医院文化设计深化和发展的关键。
3深入研究,掌握医院文化建设的第一手资料
医院文化建设项目组分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5个方面设计了50个问题,内容基本涵盖了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范畴,从不同的角度测试员工对医院各个方面的认知程度和内心感受,从而使无形的文化内涵表象化,并以数据的形式体现,为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诊断提供依据。
医院文化建设项目组采取个别访谈及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大家对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被访谈和参加座谈会的人员中由口腔医学界著名的专家教授、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党支部书记、行政管理和后勤人员等。通过广泛征集意见,为医院开展医
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4分析调查结果,构建医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组在对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之后,完成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文化建设诊断分析报告》,从北大口腔医院的历史沿革、优秀文化传统及其传承、文化建设的外部环境评估、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几点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而全面的总结提炼。明确提出了口腔医院的文化建设应当顺应现代医学发展潮流,服从医院的战略定位,增进广大员工对医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将信念和行为标准统一到争创世界一流的口腔医学院战略方向上来。这些宝贵的建议,队深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现实指导。
通过回顾发展历程、分析统计数据、总结经验、反复推敲,以及对医院历史的深刻反思,达到对医院文化的发展、设计的理解和深化。其中我们注意了两点:依据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准确把握我院的历史文化特色;发动员工广泛参与,把自上而下的提炼和自下而上的参与结合起来。
5设计理念体系,制定岗位规范
理念体系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对医院理念文化全面、系统设计与诠释,是医院向员工及其服务对象表明医院办院宗旨、目标实现的基本思想体系,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开展和具体化,是医院应具有的,关系其发展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包括医院的使命、医生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及管理理念等。医院文化的作用真是通过树立理念,是医院从理念上的改变带来行为上的改变。
理念的提炼需要员工的参与。文化建设项目组明确提出三条原则:理念的提炼,要坚持注重人性化与个体化;体现传承性和前瞻性;领导层和广大职工的互动参与。我们发动全院员工,集大家的智慧,精心筛选、梳理、提炼,多次反复论证、修订,总结具有我院特色、有内涵、有价值的理念体系。如我院的院训是“厚德尚道,精医济世”;愿景是“创建世界一流的口腔医学院”;使命是“发展口腔医学事业、保障人民口腔健康”;服务理念是“医患同心、唇齿相依”等等。这这些理念寓意深刻,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员工理解记忆,未转化成员工自觉行为奠定了基础。
制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服务规范手册》是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管理的结合点,是把优秀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的有效载体。手册内容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规范、提倡用语、禁语等四个方面,特点是以医生、护士、医技、行政管理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各岗位为基础,以科室为单位,全院员工共同参与。目的是使岗位岗位规范逐渐化作员工的行为之南,人人自觉遵守。创造员工之间、医患之间的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人文环境,使员工愿意并心情舒畅地在医院工作,逐步达到自主管理的境界。
6开展以医院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员工培训
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放在人的教育、培训和激励上。因此,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是必要和重要环节。人们总认为,学习培训是虚的,不予关注,但虚实的逻辑关系表明,虚是实的前提,实是虚的延伸,只有虚实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院举办的医院文化专题讲座上,中华口腔医学会原会长张震康教授以《医院文化与人文力量》为题,提出了医学中的人文力量。他指出,技术是力量,服务也是力量;病人对医疗技术质量有要求,对服务也有很高的要求;高超的技术让病人激动,之上的服务也可以激动人心。技术难超期望,服务应超期望。医院文化建设组的专家也以“文化—一只无形的手”为题作了报告。这些丰富的哲理有新意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新的服务理念悄然而至,开始深入人心。
宣传和普及医院文化知识是前期的舆论准备,因此培训的内容是丰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取决与组织者的组织。在现代社会,医院不止是员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地方,更是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场所;鉴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放在服务文化上,基于这些理念,我们应该把培训搞得很有特色,来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
我院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以来,经历了对医院文化建设重要性的理性思考。院长及其领导团队共同参与下开展的调查研究,分析诊断,理念提炼,员工服务规范的制定,以及理念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培训等过程,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层层推进,这也是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建设需要全院职工长期不懈的努力。
第五篇:审计整改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
审计整改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发挥。为了促进改善审计整改工作,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笔者从审计署特派办的视角,阐述审计整改服务国家治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分析审计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整改工作有所裨益,更好地促进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
一、审计整改服务国家治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实质上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通过发现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进而促进国家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审计整改是桥梁,是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1.审计整改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而财政、财务活动的管理权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行政职能和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行为的不合法、行政权力的不合理使用,往往会在财政、财务活动中体现出来。审计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通过对财政、财务活动过程和存在问题的揭示,发现和查处各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廉政建设。审计发现的许多问题带有规律性、普遍性,这些问题源于某些制度、体制、政策方面的缺陷,必须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从制度、体制、政策方面堵塞漏洞,予以规范。因此,审计不应停留在对问题的揭露上,还应当对那些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从制度、体制、政策层面上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体制、政策,深化改革的建议,落实整改的措施、办法,从而促进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依法行政。
2.审计整改是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完善,新旧体制转轨和落后观念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财政经济领域的不规范现象还会继续存在。审计监督应当从实际状况出发,认识新形势下财政资金运行的新特点和违法违规问题新的表现形式,提出审计建议,督促整改,从制度、体制、政策上予以规范、提高,使审计整改的过程成为有关地方、部门、单位不断增强财经法纪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依法理财、依法执政的过程,这样才能从更高层次上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
3.审计整改是治理“屡审屡犯”的必要手段。
审计制度执行以来,通过对多数单位的审计,依法处理和处罚了一些违法违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屡审屡犯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固然有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审计整改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重审计、重处理处罚、轻整改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未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使审计机关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单位未给予高度重视,政府及社会各方面未予以有力监督,一审了之必然导致屡审屡犯。因此,全面推行审计整改,强化审计整改检查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屡审屡犯”现象。
二、审计整改服务国家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审计整改所需时间、审计结果公告所需整改时限与审计法定整改时限90日三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
被审单位审计整改所需时间与整改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紧密相关,有难、中、易之分,有些问题确实在90日内无法解决,更不要提在审计结果公告所需整改时限内(低于审计法定时限90日)完全整改到位,三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当然,从审计结果公告的时效性考虑,常要求被审单位整改时限低于法定整改时限也情有可原;但这种做法易导致审计组依据被审单位整改文件起草整改检查报告或审计简报,对被审单位是否整改没有调查和核实,易产生审计风险。
2.法律法规不具体,易导致执行有障碍。
对于被审计单位拒绝或拖延整改的行为,现行法律法规缺乏明确的处理处罚依据,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只是明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和建议处分权,如何申请、哪些内容可以申请并没有具体规定;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也只是明确依法采取必要措施,至于必要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采取并没有阐述。这很容易导致审计整改检查落实不到位,审计机关的执行能力大打折扣。此外,审计部门没有关于整改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也易导致执行不力。
3.审计整改缺乏联动机制,未形成有效的整改合力。
被审计单位是否整改,审计机关缺少独立的制约措施或办法,需要借助外力,形成强有力的审计整改联动机制;但目前我国审计整改联动机制明显匮乏。一是审计整改检查职能主要由审计机关履行,其他部门参与很少。二是缺少各部门参与的整改联席会议制度。三是与人民法院配合不够紧密,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审计整改情况较少。因此,审计整改的监管合力未有效形成,国家治理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
4.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检查积极性不高,做法不科学。
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积极性不高,重审计轻整改、重信息轻报告,对被审单位是否真实整改,缺少实地调查核实。部分审计整改检查报告或简报没有实地调查,过于依赖被审单位整改文件,有的甚至只是将被审计单位报送材料内容的顺序调整一下。究其原因,这与当前的业绩考核机制不无关联,审计整改所占分值太少。而且,审计整改检查的做法也不科学,各单位普遍采取的是“谁审计谁负责”的原则,即由审计项目的审计组长或主审人员负责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并兼顾指导被审计单位整改和资料收集工作。这一做法的优点是审计人员熟悉情况,工作可以保持连贯性。但由于审计任务繁重,审计人员又要监督整改工作,实在是“分身乏术”。另外,存在于部分审计人员思想认识中的畏难情绪,也导致了“重审计、轻处理”现象的产生。
5.被审单位不重视审计整改。
少数被审计单位仍然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故意拖延、蒙混过关等错误认识,或者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对其有利的部分,比如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议往往接受,而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如追回挪用款项、纠正以前发生的问题等,被审计单位的态度就变得消极。一些属于体制机制范畴的不规范、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也就更难以整改到位了。
6.审计整改无统一标准和量化指标,实际效果难以定量判定。
目前,我国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程度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缺乏量化指标,易导致被审计单位对违规问题的整改采取不同的执行标准。例如,对同一类型问题,被审计单位既可以采取行政处罚,也可以采取行政处分,从而无法对整改程度进行量化考核,无法衡量整改是否到位。其次,对于整改的完成程度,也局限于定性分析,分为已整改、部分整改、未整改三类,未形成有效的定量分析,也就很难判断整改的实际效果。
7.审计整改效果与审计项目计划关联性不够强。
当前,在项目计划安排中,没有把历年审计的整改效果作为选择项目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在审计内容的确定方面,往往没有把整改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导致审计人员仅仅只关注本次需要查处的问题。
8.审计机关重“事后整改”轻“事中整改”,未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性作用。
当前,审计机关比较重“事后整改”轻 “事中整改”,这与审计业绩考核存在一定关系。“事后整改”易形成整改的量化指标,因为它包含审计查处的问题、审计决定及审计报告中陈述的审计建议,审计组能据此撰写整改简报,并反馈回被审计单位因整改而产生新制度,取得审计业绩;而“事中整改”不易形成整改的量化指标,不易形成量化的审计业绩。但是,从发挥国家治理功能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事中整改”较“事后整改”更重要,因为只有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内控不健全、存在经营或道德风险,审计组及时指出纠正,风险才会消失,损失浪费或同志失足的现象才会避免,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性作用才会有效发挥。诚然,“事后整改”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的建设性作用,但“事中整改”与“事后整改”比较,前者更能凸现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性作用,起到防范于未然。
三、审计整改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
1.修改法律或司法解释,以细化审计整改有关法律条文和时限。
针对审计整改存在的延期或拒绝整改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审计结果公告所需整改时间与法定时限冲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审计机关履行审计整改检查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应修改《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细化完善。当然,在《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刚修订不久的情况,再次修改不现实;但可以以审计署的名义出台法律解释条文,并对拒绝、拖延审计整改的行为增设审计罚款权。明确具体的处理处罚依据、整改程序及时限、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履行的义务,强化审计整改检查的威慑力。以审计整改时限冲突为例,可以按整改对象的难易程度、金额大小区别对待,进行易、中、难分类管理。容易整改的问题,如调账,必须30日内整改;一般问题,60日内整改;体制、机制方面难整改的问题,360日内整改。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时限性冲突。
2.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力度,并重新赋予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罚没权,以督促被审单位重视审计整改。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审计机关有必要借助媒体的影响力,通过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并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力度,让被审单位的审计整改暴露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以督促其积极整改、维护其声誉。审计机关通过宣传报道审计整改工作典型,公开曝光拒不整改或屡审屡犯、屡禁不止的部门和单位,使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有效结合,大力提升审计整改效果。同时,为了促使被审单位进一步重视审计整改,需要赋予审计署特派办的审计罚没权,以丰富审计整改检查的制约措施,提升审计整改检查的力度;况且《审计法实施条例》也明确各级审计机关有审计罚没权。
3.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强化审计整改监管合力。
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是对立的,出发点是不一致的。审计整改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被审计单位及关联单位的核心利益和信誉,产生抵触情绪和不配合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没有其他部门配合,仅靠审计机关的力量难以使查出的问题得到全面整改或有效落实,审计整改将流于形式。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目标是统一的,都是为了促进良好国家治理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实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内审部门,帮助其化解潜在风险。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而审计署也可以以审计署令或法律解释的形式要求地方各级政府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并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以发挥审计整改监管合力。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各级政府分管审计工作的领导牵头,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检察、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税务、工商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审计查出的问题,研究解决审计整改工作的难点问题,落实审计整改责任。二是细化各部门审计整改职责。将财政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等在落实审计整改意见上应负的职责进一步细化,以提高可操作性。三是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审计整改的单位,由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进行责任追究。
4.改变审计业绩考核机制和重“事后整改”轻“事中整改”的现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履行审计整改检查职能的积极性。
改变当前审计机关的审计业绩考核机制,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并占有较大权重,这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充分调动审计机关、审计业务处室、审计人员的进行审计整改检查的积极性。同时,改变重“事后整改”轻“事中整改”的现状,将“事中整改”也纳入审计整改考核体系中,并充分研究给予两者合适的比例权重,以鼓励引导审计人员既重视“事后整改”,也重视“事中整改”,较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预防、建设性作用。
5.改变审计整改检查人员组成模式,探索审计机关的审计、整改职能相分离原则。
目前,审计整改检查人员组成模式不科学,主要采取“谁审计、谁督促整改”的模式,违反了不相容职能相分离原则,也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负担。因此,有必要改变审计整改检查人员组成模式。在当前审计环境下,应组成法规处牵头、办公室、经办业务处室参与的审计整改检查领导小组;法规处起草审计整改报告或审计简报。上述三部门参与的理由是法规处负责项目的审理,法律法规熟悉、定性把握比较准确;而办公室文字功底较强,文字把关能力比较到位;而业务处具体经办,非常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同时,三部门的参与也便于审计整改检查报告或审计简报的完成与上报。
6.将审计整改纳入项目选择及重点内容确定。对于那些整改不积极、敷衍了事的单位,应加大审计的频率,提高审计的威慑性。同时,在审计重点确定上,明确对以往审计整改情况的审查。
7.针对违规情节轻重规定相应的处理处罚措施,防止被审计单位避重就轻;同时,根据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以便于衡量其整改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