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思想纵横)
吴撼地
《 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23日 07 版)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开放之路如何走?国人关注,世界瞩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放发展的新图景:陆路与海路齐头并进,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相互呼应,生产要素内外双向自由流动。这必将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内外联动性不断增强。
陆路与海路齐头并进,强调在继续推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同时,着力扩大内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形成两者并驾齐驱、互推共进的局面。过去,受运输条件制约,大部分国际贸易依托海洋,我国的对外开放也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如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也形成了“海强陆弱”的对外开放格局,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洼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陆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陆路运输技术取得很大进步,迎来了全面打通陆路对外开放通道、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释放地区经济潜力、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契机。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内陆沿边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陆路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必将推动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沿海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海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陆海内外联动,终将形成融合贯通、浑然一体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相互呼应,推动形成覆盖全国的、可持续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格局。向东开放与向西开放面对的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区域合作内容不尽相同。向东开放主要面向亚太地区,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这片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多高端生产要素,高端产业优势明显。向西开放主要是面向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地区,致力于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这片地区除西欧外,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产业层次较低,拥有广阔投资前景。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下,横贯全国的开放通道将更加畅通,要素流动将更为顺畅。立足我国东、西部发展实际,推进双向开放应各有侧重。内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应着力打通并充分利用向西开放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和经贸往来,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沿海地区继续扩大开放,应侧重引进吸收海外高端生产要素,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力度,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双向开放形成呼应,必将推动国内产业发展整体提升。
生产要素内外双向自由流动,旨在实现国内和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产能优势互补、发展经验互学互鉴。从国内看,在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通过开放实现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转换。以开放促发展,不能仅仅追求贸易或投资的数量扩张,而必须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完善双向投资格局,在区域合作中优化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在从内向外方向,着重改善贸易条件,促进外贸优质优价,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做好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在从外向内方向,扩大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更好带动国内创新、改革和发展,实现内外发展良性互动。
第二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是大国,“大要有大的样子”。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谈几点情况和意见。
一、“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情况
2013年金秋9月,在古丝绸之路经由地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真诚邀约。同年10月,在郑和到访过的印尼群岛,习近平主席勾勒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倡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之间架起了桥梁,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4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显著成效。
(一)政策沟通方面
一是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层次的对话机制,也是建国后首个由我国发起的重大多边外交平台。来自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云集,形成了270多项具体成果。期间,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演讲、致辞,引发强烈共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空前提升,世界也强烈地感知到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形象。
二是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我国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其中2017年新签署50余份,实现中东欧16国“全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完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及中哈、中白、中捷对接合作文件签署,编制中捷、中塔、中老、中柬等双边合作规划。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与俄罗斯形成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共识。
(二)设施联通方面
一是加强陆上联通。蒙内铁路竣工通车,匈塞、中老、中泰、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签署雅万高铁项目商务合同和贷款协议。开展中巴铁路、中尼铁路等前期研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桥启动建设。双西公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境内段建设积极推进。
二是推进海上联通。汉班托塔港交由我企业运营,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全面复工,比雷埃夫斯港建成我海外重要中转枢纽。巴西巴拉那瓜港口签订股权收购协议。“中欧陆海快线”经营初成规模。我国船舶多次成功试航北极东北航道。连云港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哈物流基地等发挥效益,宁波“海丝指数”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是中欧班列发展迅速。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3600多列,目前总量累计6600多列。国内开行城市达38个,到达欧洲13个国家36个城市。与白俄罗斯等6国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成立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和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
(三)贸易畅通方面
一是贸易投资取得新进展。2017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贸易额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增速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我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270多?|美元,吸引入区企业近3500家。
二是自贸区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自贸协定,与智利实质性结束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推进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以色列、新加坡、新西兰等国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与毛里求斯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稳步推进。
(四)资金融通方面
一是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断加强。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丝路基金签约项目17个,实际出资金额约62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承保102个重大项目,保额1663亿美元。
二是金融合作与机制建设持续扩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借“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海外布局,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参与国设立了67家一级机构。21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的55家银行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与17个国家共同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发起创立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会员总数已达107家。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人民银行已与24家参与国央行签订约1.4万亿人民币规模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7个共建国家和地区获得8300亿元RQFII额度,占总额度的48%。波兰等国在我国成功发行人民币债券,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通过“债券通”向我国投资者发行债券。
(五)民心相通方面
一是促进教育科技合作。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方案,与6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协议,打造教育援外品牌。签署40余项科技合作协定,设立4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资助13个共建国家130多名科研人员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启动“一带一路科教文卫引智项目”。
二是扩大文化交流。在50多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38所孔子学院和135个孔子课堂,与60多个共建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确定了300多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建设了16个中国文化中心。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重点交流品牌项目,实施“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
三是加强卫生合作和对外援助。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备忘录》,在捷克、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设立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累计为共建国家合作培养1200余名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人员。启动“共筑援助之桥 畅通‘一带一路’”行动。实施 “幸福家园”、“爱心助困”和“康复助医”项目。开展粮食援助和应对洪涝灾害等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启动国际智库合作项目,成立丝路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中外60多个国家的近300家民间组织加入。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筹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
(六)综合保障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对外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白皮书。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合作、农业合作白皮书,出台“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标准联通、绿色环保、检验检疫、军工军贸等专项规划。研究编制“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规划、关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
二是做好安全保障。完善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三位一体”境外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完成对共建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初步建成国家级“一带一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电子平台。出台应急处置工作规程及情景模拟等指导文件,妥善处理突发安全事件。实现境外安保教育培训和巡查指导机制化、常态化。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设立“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专题工作组、“一带一路”司法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两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开通“一带一路”官网并实现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上线。各部门联合治理防范借用“一带一路”建设概念敛财聚财行为,核查处置一批典型案件,有力维护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严肃性。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被五次提及并写入党章。新精神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吹响了新的集结号。要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光荣使命和重大任务,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二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重中之重。要推动沿边和内陆加大开放力度,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协同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走出去既要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合作,也要与参与国家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引进来既要引入资金,更要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我国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的转变进程。
三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强调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是增强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在国内。要进一步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化等区域发展战略联动协调,与京津冀协同发展、?L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密切配合,推动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四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载体,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要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弘扬丝路精神,把中国发展同共建国、参与国发展战略或构想衔接起来,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人文互通,推动形成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时代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继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共识。稳步扩大“朋友圈”,扩大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国别范围。进一步完善对接工作方式,做好已签署协议的推进落实,对已开展战略、规划对接的国家,要稳步过渡到机制、项目对接。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标志性项目建设。推动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打造合作示范。加快推进雅万高铁等项目建设相关工作,做好匈塞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已开工项目建设和莫喀高铁、马新高铁等项目研究或跟踪。发挥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吉布提港等海上合作支点作用,畅通连接欧亚的陆海联运大通道。
三是完善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丝路基金等融资功能,开展金融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支持。完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引导大型金融机构更多更好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共建国家布局设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要契机,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是加强境外安全风险防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2018年三大攻坚战之一。要将境外安全风险防范特别是对外投资风险防范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密切关注各类风险隐患,做好风险预警预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指导协调,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防止非理性对外投资、恶性竞争和腐败行为。
第三篇:从生态学视角打造德育新格局
从生态学视角打造德育新格局
:廖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新余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生态文明新余》教育读本为依托开展“生态德育”工作。请问这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廖茂侦:新余市全面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道德品质。其中所采取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编教材,进课堂。2013年4月,中共新余市委农工部、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编写了生态文明教材《生态文明新余》,免费发放给全市学生,以每学期小学2课时、中学4课时为要求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含中职)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积极做好生态文明与学科的融合,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合到其他各门学科课程中,指导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寻找相关结合点,有计划、有系统地融合生态文明知识理念,有效提升中小学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二是抓主题,强实践。近年来,新余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好习惯”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和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向全市中小学传递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绿色新余等理念。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通过在新余市湿地公园、毓秀山、仙女湖、百丈峰、大岗山景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景点挂牌,合作建立生文明态教育基地。
三是创生态,促和谐。深入推进绿色校园创建,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森林校园”为主题的植树护绿活动。强化生态和谐校园建设,以“点滴改变,生态和谐”为主题,加大低碳校园创建力度,教育学生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开始,培育学生倡导生态文明、推进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能源的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范畴,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以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校园和谐,以校园和谐带动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生态文明与校园和谐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请问,新余市教育系统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廖茂侦: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率先推出《新余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7年)》,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其中,学生道德典型不断涌现,市六中学生陈丽君荣登“中国好人榜”;市四中学生罗美荣以优异成绩考取南华大学,被媒体称为“高考女孩”;渝工学院学生李潇见义勇为荣获中国大学生人物。具体工作主要有:
一是重视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全市建立了七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宜一小自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渝水区率先在全省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和托教中心,引起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分宜洋江中心学校等四所学校少年宫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网络阵地建设,新钢一小建立教师博客圈,促进家校互动,荣获全国中小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一等奖。
二是以志愿服务深化学雷锋活动。新余市教育局将每周六作为志愿者服务日,实行每月一个主题,至少开展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志愿者服务活动有队旗,志愿者统一佩戴志愿者标识在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市一中张健莲老师被授予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我们力争到2017年,全市70%的教师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服务者,70%的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形成一支在全市最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力量。
三是强化爱与感恩教育。爱与感恩是道德教育的主题。多年来,新余市教育局组织学校开展感恩主题教育,让广大学子知恩、感恩,推动全市中小学感恩教育深入开展。如依托分宜一小成立了孤儿之家“德仁苑”,每年都有几十名贫困孤儿,在分宜一小上学,在“德仁苑”住宿生活。分宜一小安排老师做孤儿的“代理爸爸妈妈”,轮流值班辅导。爱和感恩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助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因此得到了充实和震撼。
四是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开展森林校园、人文校园创建,加大对校园自然环境、教学环境、设备设施以及园林、草地、花坛、校墙等硬件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力度。加强社团建设,组织社团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辩论会等活动,形成了活力自主、个性开放、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是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建设工程。围绕“立项目、创特色、树品牌”工作思路,积极拓展特色项目,市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市三中的红蓝绿三原色教育、市四中的生态学校建设、市六中的“六化”德育模式、市长青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明志小学的校园十心十品养成教育育人工程、市暨阳学校的“六个学会”、市五一路小学的“四点半学校”、渝水三小的家长志愿服务等品牌建设正在取得突破并形成影响力。
:特色学校建设是素质教育推动下的一种学校发展的新战略。新余市早在2012年就在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请问,这一创建工作开展两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廖茂侦:一直以来,新余市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当作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努力把学校办出鲜明特色,办出更高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是少儿艺术奇葩绽放。自2007年起,我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少儿艺术节。同时,整合全市少儿艺术资源,组建了新余市少儿艺术团。我市少儿艺术连续多年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夺得第九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舞蹈类“群星奖”,并两进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多次受邀前往美国、白俄罗斯、奥地利、瑞士等多国演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形成全面开花的喜人局面。
二是体育教育亮点纷呈。以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校为载体,大力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建设,举办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体育节。阳光体育开展如火如荼,其中,新钢一小少儿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办出了特色,组队参加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男篮金牌、女篮铜牌。
三是科技教育成果斐然。近年来,科技创新教育风生水起,为我市素质教育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三中玩转机器人连续三年获全国机器人竞赛一、二、三等奖。新余一中、四中、新钢中学等重点中学进一步优化特长生培养机制,众多学子获得清华、北大、科大等名牌高等院校保送生资格。新余一中、四中先后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名额和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新余市一向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并卓有成效。请您从顶层设计和微观实施角度介绍一下新余市是如何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
廖茂侦:近几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促进了师德水平的提高。我市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省、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有倾尽所有,捐资助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离休教师蒋国珍;有带病坚守岗位,被评为“张丽莉式好教师”的市一中教师刘春梅。2013年,市人民政府表彰了2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41名优秀教师、9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用制度来约束中小学教师的不良行为,为师德设置底线,并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2012年,我们又出台了《新余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暂行处理办法》,凡受到各类行政处分或处罚的教师,一律取消其当年以及处分期内的评优、评先、晋职、晋级资格。
在此基础上,为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以“立德树人、爱生乐教”为核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学习楷模龚全珍,争当群众贴心人”“党员教师访万家”活动。注重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在校园营造讲师德、爱学生、学先进、比贡献的氛围,充分发挥典型人物在师德师风教育中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长期以来新余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请问,当前新余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哪些特色鲜明的活动?
廖茂侦: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资源。成立新余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负责督促、重点指导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积极指导学校开展学习动力内观心理训练、梅兰竹菊音乐心理团体活动、青春期亲子教育讲座、人际关系策略等宣讲,举办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沙龙、心理运动会、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活动。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重要保证。几年来,市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学校通过招聘心理学专业老师,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逐步建立了一支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力量、以兼职老师为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城市中小学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达到100%。
心理健康教育硬件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相继建设了心理辅导室。特别是市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面积达200平方米,投资50多万,设有个体咨询、沙盘、团体辅导、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此外,如分宜三中购置了心理仪器。渝水四小的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立了宣泄室、个体辅导室、沙盘室等。全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立达到了90%以上。
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各类学校着力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心育载体创新上下功夫。暨阳小学利用家长会进行心理讲座,得到家长的肯定与赞扬。渝水四小聘请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分别对教师进行专业成长指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新余一中充分利用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外,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通心理信箱,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队会、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王富丽
第四篇:奉贤区打造都市滨海现代农业新格局
奉贤区打造都市滨海现代农业新格局
(2006年12月4日)
近年来,奉贤区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农业经济的大平台上,致力于高水准、高层次、国际化、现代化滨海都市农业的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稳步发展。都市农业是奉贤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奉贤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满足由此而带来的有效需求,奉贤农业立足实际,积极寻求城市资源的强大支撑,围绕“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四化”发展目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两个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积极推进都市农业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同时延伸产业链,寻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商业化的融合,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都市消费,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狠抓产业集聚,推进都市农业发展
把握关键,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奉贤区认真分解落实下达的各项粮食生产任务,在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全区粮食生产能力。今年,全区共落实水稻种植面积16.3万亩,新建粮田基础设施4.4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9500吨,水稻、经济作物专用BB肥3000吨。虽然今年又一次遭遇稻飞虱虫害侵袭,但由于上下配合,措施得当,水稻生产仍获得全面丰收,粮食单产达578公斤,创历史新高。
提升内涵,食用菌、蔬菜生产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今年,全区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2600亩,第一批1500亩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第二批1100亩建设任务将于年底完成。随着区、镇、村三级蔬菜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建立及物理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引用,全区蔬菜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新的提高。预计,今年全区蔬菜总产量可达48万吨,同比增长
3.8%;总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4.6%。食用菌生产方面,始终把“安全、优质、高效”贯穿于生产全过程。目前,已培育一定规模的生产示范户15个,累计发展工厂化企业6家。前三季度,全区食用菌栽培量达1581.3万袋,同比增长40%;总产量998.6万公斤同比增长30%;总产值6960.75万元,同比增长25%。
奉贤区养虾面积有8万多亩,占全市虾类养殖面积一半以上,虾类总产量达2万余吨,占全市虾类产量的55%以上,形成了沿杭州湾海水虾类产业带,成为上海郊区水产养殖强势产业。抗非典时期,全区6.8万亩虾塘所需虾苗都要从海南调运,如错过时节,将造成重大损失。奉贤区急虾农所急,果断提供托盘资金安排区水产协会出面,在20余天,包租南方航空公司飞机16架次,抢运虾苗12.7亿余尾,确保全区虾农养殖户按时按量放养苗种,当年广大虾农净收入2亿元,比上年净增1亿元。
做强做大,水产养殖健康稳步发展。奉贤区按照“控制规模扩张、调整挖掘内涵”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渔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今年,奉贤区首次推出政策性水产养殖
保险,此项保险涉及渔民59户,养殖面积2260.6亩。同时,水产外延得到稳步发展。注重实效,林业生态格局逐步形成。近3年来,奉贤区新增林地2.37万亩,完成黄浦江涵养林、沿海防护林等项目造林2179亩。完成经济林、苗圃等非项目造林1944亩,并逐步形成万亩蜜梨、万亩黄桃、万亩蜜露桃、万亩葡萄、千亩枣子、千亩方柿以及申隆生态园、世外桃源、申亚花卉园等林业产业带。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发展要求,开始重点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先行区林业景观带工程建设。目前,“一核三园”先行区内主干道路沿线33.3公里、纵深20米的绿化景观带已全面建成。
奉贤区还继续抓好10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其中20个基地给颁发了“区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铜牌,3个基地分别申报国家、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30.53亿元,比2002年的27.88亿元增长9.5%,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以特种水产、食用菌、特色瓜果花卉及珍禽为主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其中食用菌、虾类、珍禽生产规模及产量位居上海市榜首。
据对奉贤区100户农户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民纯收入592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奉贤区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建“心系农民”演讲团,在全区各镇开展巡回演讲。演讲历时两个月,共14场次,听讲农民万余人次。通过宣传和典型引导,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户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创新生产关系,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为促进市场化土地流转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着力培育千百户农业专业大户等现代化农业生产主体,为现代生产要素流入农业提供了有效载体。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奉贤区农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全区先后成立了虾业、黄桃、西甜瓜、蔬菜、珍禽孵化、种子、流通与加工、农业旅游共八大协会组织,带动农户5000户,年销售各类农副产品3.6亿元。
为将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适度转移到规模经营中来,奉贤区创新改变全区农业生产关系。近年来,共组建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4.2万户,以全区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基础,通过以工哺农,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农业的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服务等环节联成一体,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广大农民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共实现销售额11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
今年5月,对现有七大旅游景点进行有效整合,启动“一票通”,并开通“奉贤农业旅游在线”网,开办农业旅游导游培训班,使全区农业旅游日趋规范、有序。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区农业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10万元。奉贤区在全市第一家实行农产品经纪人持证上岗的新模式。近年来,通过培训,全区已有247名农产品经纪人活跃在城乡的农产品流通领域。经纪人到处牵线搭桥,每年帮助销售全区各类农副产品达10亿元以上,为3万多农民增加了收入。在区农委支持
帮助下,经纪人还先后引进农业企业近100家,引进资金20亿元,带动全区4万亩养殖面积和1万多农户在开展多种经营和农产品的产业链中实现增产增收。
奉贤区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目前已有10个农产品获得“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标志的使用权,如上海丰禾农业有限公司的“丰禾”牌西瓜、上海青长蔬菜有限公司的“水培”牌生菜、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丰科”牌蟹味菇、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奉贤加工中心的“高榕”牌西兰花、白葱,上海海光冷冻厂的“海光”牌冻虾仁等。这些产品,标志着奉贤区食用农产品市场地位和品牌档次有很大提高,有的已跨出国门,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为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者,着力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专业户和创业农民。近年来,奉贤区共开设农业实用技术《水产养殖》、《粮、经作物栽培》、《林果、花卉栽培》等多个实用技术专题培训班,共培训2.85万人次,其中2384人次获得由农业部颁发的绿色证书。根据全区产业化发展要求,实施农业部和上海市农委的“新型农民(专业)培训”试点区实事工程,自2004年以来,将用3年时间,达到培训2000户辐射2万户的目标,从而使农民增收30%。
奉贤区还发动机关干部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与纯农户结成对子,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结对模式,让农民尽快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自2003年以来,通过“科技结对”帮扶活动,使结对户平均年纯收入达1.5万元,共为结对农户增加收益2.5亿元以上。奉贤区农委的农业产业化工作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产业化先进单位。区水产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别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区农委曾获全国“四五普法先进集体”、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
优化土地资源,推进异地农业大合作
针对全区农业产业技术进步,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层次提升加快的好时机,奉贤区以大视野、大发展的目光和全局意识,用“走出去”的思路,充分利用外省农业资源,在更广领域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延伸奉贤农业的发展空间,在开展区域合作中,特别对我国西部、北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实现产销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近两年来,奉贤区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社会支撑”的办法,摸索出四种异地合作形式。
组织南北合作社,有效衔接产销两头。去年初,奉贤区陈顺粮食种植合作社,在区农委的大力支持下,与黑龙江木兰县三胜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姻”成立“沪哈南北水稻合作联社”,木兰基地负责生产,奉贤基地负责加工和销售,资金和技术共同承担,并申请注册“哈哈木兰”优质水稻商标,现种植水稻面积1万多亩。1年多来,已为上海提供3万多吨优质稻米,木兰600多户农民增收每亩达200多元,同时也推动了奉贤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沪黑创办的全国首家农业合作社取得较好成效,被农业部称为“解决产销利益分配机制的有效合作模式”。
奉贤区以虾业优势产业,和海南文昌市联合建立“南北种源渔业合作社”,由海南渔业资源为奉贤培育优质健康虾苗,使奉贤区的养虾户增产三成以上。
订单农业,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的市场出路,奉贤区农业龙头企业——上海汉德食品公司在吉林榆树市建立了汉德牛业公司,帮助当地养牛场和专业养牛户引进优良品种,并带动周边地区肉牛养殖业迅速回升。该公司去年已加工牛10万头,牛肉产品出口33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输出,实现产业转移,填补当地产业空白。奉贤区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养殖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的水产养殖能手。近年来,他们“走南闯北”有300家养虾专业户,在全国15个省市养虾3.5万亩,如在新疆吐鲁番、黑龙江木兰县发展养虾业,他们攻克了当地气温、水质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取得成功,填补了当地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空白。今年,新疆地区养虾面积已扩大到550亩。
实施综合执法,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为加大对全区农资市场的执法力度,尤其强化对农药、兽药、生猪“瘦肉精”等监管工作,从源头提高全区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去年8月12日,奉贤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正式成立,这是上海郊区县最早成立的农业综合执法单位。在奉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确定了农业综合执法人员的编制,并从区农委下属事业单位执法工作人员中,严格挑选,要求年龄在40岁以下,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并有相关执法证件,现已有50余人入编上岗。执法大队设有渔政、动检、植检、农机、林政共5个中队。他们通过严格培训,遵照《农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全区近300家农药、种子、肥料经营店进行检查整治。机构成立以来,共出动检查16923人次,查处涉农案件2011宗,罚没款64万余元,没收非法财产近3万元,协调农业生产纠纷77起,挽回经济损失105万余元,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农业部曾授予奉贤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全国农业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光荣称号。构筑坚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全区基本形成区、镇、村三级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以及各镇农产品信息员和外来人员联户组忠于职守,为维护农业生产秩序、确保农产品安全卫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进一步加大防疫队伍建设,相继建立畜牧兽医办、动物疫控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从而为推进全区的畜牧兽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积极发挥便民服务作用。农业行政“一门式”受理中心和农用土地管理中心的建立,为便民、利民开辟了绿色通道。前三季度,共受理10起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案件,涉及人数80多人,其中8起已完成调查答复,没有出现信访复议案件;共接待办理行政许可农民近7200人次,办理受理农业行政业务5300余份。
奉贤区还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并在全区38个农贸市场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建立了农产品信息员队伍287人,外来人口联户组153个。去年初,经政府编委批准,挂牌成立了“区食用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拥有进口检测仪器30多台,有效地实现了强化检测、监管的目的。
第五篇:“党建+德育”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党建
“党建+德育”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党建
一直以来,XX学校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校园发展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通过各类活动组织师生学党史汲取力量;在党员教师先锋示范引领之下,一批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校园内建成耕读讲坛、开放式图书馆、农耕文化展示长廊等突显“耕读”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近年来,XX学校在践行“党建+德育”的育人实践中,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格局,学校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德育硕果累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彰显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追求逐渐成为现实。
一、坚守师德党员教师发挥示范先锋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如何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XX学校给出的答案是: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教师凝神聚力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大部分党员教师担任班子成员、教研组长、班主任等重要职务,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党员教师结对寝室,联系寝室在了解学生性格、兴趣、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品德发展、行为养成、学习及个人发展计划,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党龄15年的XX学校科学组教师XXX从教13年,以校为家,以生为本。去年生了二胎的她还处于哺乳期,为了保证教学教研工作开展,她把孩子、妈妈和婆婆都带到了学校;在给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教研指导时,她总是先和青年教师把上课细节磨好之后,再去给孩子哺乳。曾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教师的担当和责任,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
同样作为党员教师的英语组教师XXX拥有17年党龄,所带的班级班风积极向上,凝聚力强,连续多次获得学校“周文明示范班”称号。“我始终坚信,学生的思想引导正了,学习就能上来。一直以来,我都以细致、耐心、真诚来要求自己和学生。”XX老师的教育“秘诀”影响着一批批学科结对的青年教师,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和马老师类似的理念和方法。
无论是日常教学、学生管理,还是业务交流,XX学校的党员教师们都能做到主动亮身份,重示范,为促进青年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境界,获得良好的专业成长和生命发展,不断为青年教师提供专业规划、专家引领、专业探讨、专题学习、经验分享等。
在党员教师的先锋示范带头作用之下,学校教学教研硕果累累。2021学年,XX学校共计32次承担市、区级公开课、讲座;区级论文获奖22篇,市论文获奖6篇,市级课题获奖1个,区级课题获奖5个。截至目前,2021学年有1名教师获评省教坛新秀,3人获评丽水市学科带头人,18人次获得丽水市莲都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苗等称号。同时,多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武、技能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
二、全面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去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XX学校开展了“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红心向党诵经典·薪火传承庆百年”经典诗文诵读比;“重拾红色记忆
讲述党的故事”党史故事比赛……教师们学党史、说体会、展未来,学生们学党史、诵经典、绘蓝图,一股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浸润在在XX学校的校园内外,使广大师生在情感共鸣中回溯历史,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百年党史是一座蕴含丰富“育人元素”的宝库,如何检验党史学习、全面育人成果?近年来,XX学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光盘行动”,让勤俭的气氛和节约意识在全校师生中入心入脑,并自觉践行在行动中,成为该校德育之花常开校园的生动展示。
全体师生签订“XX学校光盘行动倡议书”;学生利用征文、手抄报、黑板报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参与光盘行动的心得感悟;每个班级都配一个剩菜桶,就餐剩菜桶进行统一称重,每周称重累计最少班级给予“加餐”奖励……在光盘行动开展之后,学校不仅利用节约的费用提升了学生菜品的质量,从原来的一荤两素变为两荤两素,荤菜的种类和质量也有所提升,比如黄鳝、小黄鱼、鲳鱼也能进入学生餐盘。
学生每一餐的点滴节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少成多,除了提高菜品质量外,原来学校没有水果搭配,后来能够每周为学生提供两次水果或牛奶,再到现在每天都能给学生搭配水果或牛奶,这些珍惜粮食的硕果逐渐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凝结成长,也让学生们从小事做起,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随着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在学校的纵深落地,XX学校将“五项管理”与学校、班级、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学生表彰激励、教师教学质量分析、违纪处理等有机结合,让“五项管理”成为加强德育工作的又一有力抓手。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XX学校尤为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让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沐浴在师长的爱心呵护之中。去年春节前夕,学校13位教师每人筹集500元,带6名特殊学生进城买新衣,看电影,吃团圆饭,共同度过快乐的小年;校长亲自为106名家长无法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烧菜,请他们吃特殊年夜饭、过集体生日;不久前,XX学校党支部的“上门送教”小分队进入四户残疾学生家中开展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帮助等帮扶工作,这是XX学校持续多年开展的上门送教活动……
党建之花在肥沃的土壤中吐露芬芳,红色种子深深扎根在校园,让全面育人落地生根,这正是XX学校自始至终的行动指南。如今,XX学校以党建引领教育发展同频共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当下,全校师生正以更大的热情、更足的干劲,向全面建设“美丽、快乐、健康”和谐校园的目标迈进,为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教育提交一份“立德树人”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