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

时间:2019-05-13 03:0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

第一篇: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

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

来自:科学时报

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已经进入国家政策的全面干预阶段。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五年一轮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计划到2007年底,完成对全国592所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截至2006年底,将有300所左右的高校结束第一轮的评估工作。

这次规模宏大的高校评估活动,从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来看,政府通过转变传统的行政职能,以评估的方式来引导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总体效果来看,它对明确高校的办学思路、保障高校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现行的教学评估工作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缺憾,那就是对学生这一教学质量主体关注不足。

教学资源不等于教学质量

现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的教学评估模式,是导致教学评估对学生这一质量主体关注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实施机构,在管理体制上它属于教育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基本上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在整个评估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从评估的价值取向、评估的目的等无不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愿望和意志。教育行政部门几乎规定了评估工作的一切,高等院校对照这一目标采取各种措施来达成目标,这是教育评价中典型的“泰勒模式”,这种评估模式强调用统一的参照系或价值标准进行评价,注重对结果的总结性评价,忽视评价对象独特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和追求的目标。高校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处于相对消极、被动的地位,更谈不上学生在评估中的价值诉求和广泛参与。

对学生关注不足最明显的表现是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现行的评估方案包括七个一级指标和一个特色项目,即办学思路、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经费、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与教学效果。各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各个二级指标主要通过若干个主要观测点来衡量。在整个方案的指标体系中,仅有教学效果一个指标中的部分观测点涉及到了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发展。其余六个指标涉及的仅仅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而这些仅仅是达成教学质量的资源和前提,而非教学质量本身。这种通过对投入教学过程的各种资源的分析入手,然后从结果上对教学质量作出估计的逻辑判断,虽然能够对高校的办学条件、教学工作的保障和教学过程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并不必然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说,当前的本科教学评估是一种以资源投入评价为主的范式,缺少对一些真正体现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的分析。

学生的就读经历不能忽视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评估是在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指导下,利用各种方法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迫切需要把关注的重点从资源的投入转移到对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上去。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高校教学工作最主要的质量主体,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就读过程和就读结果理应得到必要的重视。本科教学评估要在对教学资源和各种保障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就读期间所获得的发展、取得的进步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

在对学生就读过程和就读结果的评价上,全美高等教育协会曾经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评估不仅关注学业成就,而且同样也关注促成这一成就的经历。对学生就读结果的关注,是要明确大学教育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对就读经历的关注,则是要明确大学教育是如何促成了学生的发展,是对学生的就读结果进行的归因分析。对这些原因的充分把握,学校和评估机构将能够更准确地对教学质量进行干预。在对学生学业进步进行衡量的方法上,我国当前采用的是一种静态的方法,通过量化的、易于获取的数据,如学业成绩、学位获取率、一次性就业率等进行评价。另一种基于学生发展的、动态追踪的增值评价法,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测量工具。这种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内部的、纵向的差距和实际的进步幅度,而不在学生与学生、高校与高校之间进行无条件地、整齐划一的横向比较。

以增值评价方法来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断改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能;高校则通过学生在学习结果和学习经历上的反馈,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把握,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干预也将更加准确、有效;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确认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指标,来提高评估工作的针对性,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估的导向、激励、改进等方面的功能,真正达成“以评促建”的目标。

第二篇: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落实得并不理想。这里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谈些看法。

一、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活动中养成习惯,进而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相对,这叫“学生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就是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精神实质。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深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在客体面前有主动和自由的人。这一观点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教育教学过程,根本上说是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反映是学生的反映,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满堂灌之所以为素质教育所不取,就在于它取消了学生能动地、自主地思考、探索、参与的资格。一句话,它取消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资格。从不参与就不是主体的角度说,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一位学生心不在焉,那么教学对于他就是名存实亡的东西。所以主体观认为,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要确保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主体参与的原则主要是:①“引而不发”原则。《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动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让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替他得出结论。②总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从参与过程看,由身入,到心入,到神入。引而不发原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主体观的基础;总体性原则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是主体观的核心。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无具体的学习活动。具体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的学习实践。实践出真知,活动出成绩。只有具体活动,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讲解可多可少,但学生的活动不可或缺。

学生的活动要具体。这有两个含义:

一是活动时间要具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将学生的活动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步骤,并认真加以落实;教师的指令,要改“一定要”为“现在就”,改“课下”为“课上”。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主讲老师这样说:“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这个问题课下大家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老师们以为这样一说,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就尽到了——反正我是说了,能不能做到就在你自己了。其实,这里面就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上课是干什么的?上课就是叫学生通过听讲、思考、讨论等学习形式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记住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如果课下再让“记”、再让“想”,这不但不好控制和监督,而且从根本上说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老师这样“安排”,一般出于这样的目的——赶进度。殊不知,这个“进度”的很多时候是老师自己“表演”的进度,而不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进度。老师表演的进度与学生学习掌握的进度是很难同步实现的。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学会”,而不是老师“讲完”。老师讲完了,学生并非就一定学会了。学生会不会应该是教学进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说,只管自己能不能讲完,从学术的角度说,是不懂得什么是“教学”;从态度上说,是不负责任。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总是害怕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有的干脆不给他们时间。实际上,这还是没有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中解放出来。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时间是学生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我们的老师,必须在备课时给以专门的设计。

二是活动的形式要具体。所谓具体,就是可观察、可控制、可量化。“听”与“思”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具体活动,因为它们是否在进行、进行的效果怎样,很难观察得到,也很难控制和测量。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形式常见的有以下9种:说、读、评、议、练、记、背、忆、结等。

1、说。主要指学生的口语活动。“说”与“想”相对。想是内部思考,说是外部表达。思考的结果准确与否、清晰与否、全面与否等,通过“说”的活动可以得到验证。“说”的活动包括“问”与“答”。让学生发问,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手段,而回答问题,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打造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心理的素质,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关于“说”,老师应该努力做到: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敢于回答、善于回答,培养“说”的能力,养成“说”的习惯。为了保证落实学生课堂上“说”的地位,可以在起步阶段搞个定量的指标:例如每个学生每周保证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每主动回答一次老师的提问等。

2、读。主要指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有朗读、默读、精读、快读、泛读等不同形式;从内容上看,阅读可以读文,读图,读表,读题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阅读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如何指导学生针对不同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既可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可自行实验研究。另外,我们所说的阅读,不仅指语文学科的阅读,而且指数学阅读、英语阅读、政治阅读、物理阅读等学科的课堂阅读活动。每一个学科都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在读中认知,在读中理解,在阅读中丰富,在阅读中提高。

3、评。指评论、比较、鉴别。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比较、鉴别,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并实现正向迁移的重要手段。评论、比较、鉴别等活动,一般安排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联系处、细节处等;同时老师也要有一定的预案,以备出现特殊情况。

4、议。就是议论、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讨论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可以集中大家智慧,实现多项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突破难点疑点,共同提高。讨论也是一种“说”,所以它也是培养学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一个人思考常常易于走神,但两个人讨论就不容许走神了。讨论的最高形式是辩论。课堂讨论是在老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对于一般问题,同桌交流一下即可,这种简单的讨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但对于特别复杂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必须进行认真组织和准备,写在教案上,作为具体的教学步骤:(1)教师在讨论前要提出需要讨论的具体课题;(2)规定讨论的时间和反馈时的具体要求(发言者、补充者、评论者;发言顺序、发言人次、发言方式、发言时间等);(3)进行分组指导,安排各组召集人和讨论地点;(4)学生发言后,要进行总结。课堂讨论的误区是:(1)无组织、无指导、无要求,只有空头号召,讨论有名无实;(2)组织不严密,指导不具体(不定量、无思路),讨论流于形式;(3)讨论后不反馈、不总结,讨论半途而废;(4)讨论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小题大做;(5)一节课内讨论次数过多,形式单调,课堂结构松散;(6)讨论前不铺垫,不发动,不创设情境,学生缺乏讨论的欲望;(7)讨论的时机选择不当,有的一上课就讨论或者要下课才讨论——学生的讨论、反馈阶段,应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阶段。

5、练。指课堂练习,它是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明确的目的性、难度的适中性、技巧的单一性等特点;它一般是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是综合训练的基础。课堂练习的类型常见的有:(1)铺垫练习。为引出新知而进行的练习,目的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2)强化练习。即帮助理解新知识的练习,目的在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常用的形式有对应性练习、比较性练习、变式练习等。(3)巩固练习。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时的练习有一定的综合性,作用在形成技能技巧。

6、记。指做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有一项实验,在开始讲课后九个星期,对听课者进行一次测验,做笔记的人获得65%的分数,不做笔记的人只得了25%的分数。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强化所学知识,有助于永久记忆。关于课堂笔记,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学生缺少记录习惯,不少老师也常常忽视对学生笔记的指导。所以,这就要求老师:(1)及时提醒学生记笔记,指导学生记笔记——记什么、记在哪儿等;(2)老师的板书要有计划,要做到“教材要点化,要点网络化,网络精细化”,有利于学生记录。

7、背。即背诵、记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背诵和记忆活动常被老师们安排在课下,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我们的要求是:(1)对于比较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规律、要点、词汇、常识或基本材料等需要识记的知识,必须给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记忆;(2)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识记材料的规律,运用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指导学生记忆;(3)采取多种形式,对记忆的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例如提问、同桌互相检查、设计成练习题等。

8、忆。即回忆,包括讲授新课前的复习回忆、讲授过程中对旧知的临时性回忆以及复习课上的集中回忆等。这种回忆,既是强化巩固的需要,也是衔接连贯的需要。回忆是再现,是记忆的一个环节。不能回忆即不能再现(面对试题中的知识点想不起具体内容)是常见的学习失败事件。所以,回忆、复习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尤其是复习课,老师要精心设计复习回忆的方案,例如常见的复习形式有背诵式、复述式、填空式、改错式等。

9、结。即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学习总结的一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课堂小结的目的主要是:(1)回顾梳理知识;(2)归纳清点知识;(3)记忆巩固知识。课堂小结要注意:(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2)采取多种方法灵活进行;(3)妥善处理板书、教材和笔记的关系。

以上是从一般的角度讲的学生活动。具体到某一学科,又有各科的特殊形式的活动,如英语中的拼读、朗读、背诵、听读、听写、造句、改错、回答、复述、改写、翻译、述图、对话、表演等。

二、教师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个主体是在老师的主导之下存在的;落实学生主体的关键是学生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在老师的指挥之下进行的。学生活动了没有,活动得效果如何,责任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动”。从这个意义上看老师的作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应该再加上“导学”了。

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说:

“老师是统帅、是指挥”;“学生读不好,讨论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师指挥不到位”;“谁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就不懂了,谁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学,学生就懂了”。因为:“你讲,跟难分辨他听没听,懂没懂,可是你让他自己学,然后回答,要做出来,这样一来就不容易产生差生了;”“过去上课,学生只负责听,听的效果如何,多数要等到单元或是期中考试时才能看出来,有的问题会一天天积累。现在则是课上的事情课上做,效率高了,效果好了,课后就不需要沉重的作业负担。”

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也是知识传授的规律决定的。知识不是实物,知识的传授不像实物的传授那样是一种简单交接。知识的实质是经验。它必须经过个人的体验、加工、建构,将外在的知识(社会公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个人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讲懂的知识不是真懂,只有自己悟出的道理才是真懂。换句话说,老师只能讲“懂”,但不能讲“会”。

如何教学生动?一曰发动;二曰组织;三曰指导;四曰调控;五曰点拨。

1、发动。即动员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利用演讲,从情绪上调动学生;利用设疑,让学生进入“愤”“诽”状态;利用音乐、图像等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铺垫讲授,使学生接近问题等。在这些不同的发动方式中,“演讲”是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方式了。只要有学生活动,就需要“演讲”——鼓动。例如,需要学生思考时、需要学生讨论时、需要学生练习时、需要学生阅读时、需要学生背诵时等,都需要“发动”。只是“发动”的内容、时间、力度有所不同罢了。我在听课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发出了指令以后,学生无动于衷,或者活动不到位、不充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学生需要发动?因为人的学习活动听人的其他一切活动一样,都是在主观意识驱使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学生没有活动意识,当然也没有活动欲望,所以当然动不起来——不愿动、不想动。不懂发动的老师,学生必然缺乏激情,课堂必然缺乏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2、组织。即进行组织教学。一是管理性组织,即指导、监督、惩罚、限定、奖励、操纵、安排、协调、维护等;目的在于促成课堂良好堂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二是指导性组织,即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目的在于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要细致、周到。如要让学生朗读课文,规定某些同学续读、点评;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规定同桌答、同桌评或者前桌答后桌评,或者男生答,女生评等。再如课堂练习时,一人上堂,其余学生怎么办?需要组织;小组讨论时,几个人一组,谁主持,谁是发言人等,更需要组织。课堂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无组织意识,组组织行为。如走上讲台就讲,铃声一落就走;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听不听;只管自己“指挥”,不管学生动不动。(2)指令软弱(声音小、无表情、怯懦等)、含混不明(如用“可以做某事”一类话语),组织效果差。(3)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走神、磕睡等非学习活动或非正常学习活动视而不见。

3、指导。即在学生进行某项具体的学习活动时从学习内容、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以具体明确的引领,让学生能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正如上面引用的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的话:“老师是统帅、是指挥,指挥的艺术可以写一大本书”;“老师指挥就是教学方法的锦囊妙计”;“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学,但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学生读不好,讨论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师指挥不到位”。广义的指挥包括组织,狭义的指挥专指指导,我们这里指后者。指导的原则是具体——老师要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分几步学习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法;指导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空泛,学生思维无路,难以进入状态,基础差、无思考习惯的学生更是如此。指导时不免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空泛的目标陈述是这样的:“请比较下面的两段材料,看有什么不同。”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即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情境或条件;

4、表现水平或标准。例如:请你(行为主体)在指定的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条件),比较(行为动词)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内容),至少各举出五个特点(量和标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指标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表述。陈述学习目标是教师的一种高级职业技能,一份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或练习题,实际上就是一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目标陈述语言。

4、调控。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的调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调节、教学难度的调节、教学进度的调节、教学组织形式的调节、教学方法的调节等。调控是教师驾驭课堂所必需的教学机智。它有经验的积累,同志也是一种责任。有的同志眼看着原来的计划落空而无所适从,这是缺乏经验;有的同志看着原来的设计不合学情也不愿去变换设计,这是不负责任。例如同样的内容,在甲班讲的时候,用原来设计的鼓动措施,学生被发动起来了,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而在乙班的时候却没有出现,这时就应该变化发动的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5、点拨。点拨教学法本来是安徽省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所倡导的一种现代语文教学法,目前已被教学领域普遍吸纳。点拨的主要内容是“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它的核心要求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是对“串讲”的超越,成为“精讲”的代名词。点拨的前提在“诱导”;点拨的条件是“适时”;点拨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该点拨时则点拨”。点拨,是对启发式原则的具体运用。它既避免了教师“一言堂”,又防止出现“放羊式”。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点拨法,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研究与探索。

第三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成寿寺小学 刘慧

本学期参加丰台区“十一五”数学继续教育,4月10日我有幸聆听了北京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的讲座,其中田老师所讲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部分内容使我感触颇深。以下就这一内容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

初为人师,总觉得有一股热流在我胸中涌动,仿佛有无限的能量。我将我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了教学工作中,希望能将我所知尽授给学生。我爱我的学生,愿自己能成为他们学海中的一片帆,助他们起航。

我教的是二年级数学、语文,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感到幸运,因为无论对学生还是我,这都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工作成了我的一切。不仅常规课,在自习时间及课后休息时间我都为学生讲课,生怕他们听不明白,真可谓是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然而正当我沉浸在激动和兴奋中时,正陶醉于自己的“无私奉献”时,我渐渐发现学生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与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无形的障蔽。课堂不似从前活跃了,听见状态也差了许多。我迷茫了,难道这就是我付出的回报吗?尽是无奈,只道孩子“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老师真的不简单,要做一名好老师就更难。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于是我经常向老教师讨教治学方法,也常与其他年轻教师探讨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随着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我也有了一些感悟,慢慢的走向成熟。

我不禁自问:我的教育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无聊、疲惫„„我自问给他们的全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然而他们的想法呢?

是的,我从未想过,也从未关注过学生的需要,而是一相情愿的为他们设定了“需要”。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离开了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求末。毋庸质疑,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想让学生扎实基础,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提高语感,„„然而并非善意的教育就都是智慧的教育,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深深体会到,关注学生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田立莉老师提出的学生们求知、自立、创新、平等、自尊、关爱、表现、成功的需要,使我受益匪浅。正如人文主义教育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关注学生的需要,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只有关注学生的需要,教育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方舟绿意盎然。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相信他们会在无尽的学海中飞地更高更远!

第四篇:学生求职需要关注的问题

加油↖(^ω^)↗

一、大学生求职前需要弄清楚的哪些问题?

作为求职过来人,我个人的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首先,一定要弄清楚你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无非两种:1,安逸,稳定,那就去国企,而且要去比较大的国企,效益要好,否则不要去;2,充满挑战,只有你有能力,就能有很好发展,那就去外企和私企,外企不建议去日韩的企业,剥削啊,私企一定要去规模大的,有名气的,求职之前要多了解你想去的公司的状况

其次,一定要弄清楚你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技术,管理,销售,你喜欢什么,你将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如果你是学理工科的,你想做管理或销售,建议你先做两年技术,平时都注意培养自己的交际,语言表达,然后去做管理或者销售,当然了,你得考虑自己的性格,总之要明白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所谓的职业是怎么规划的加油↖(^ω^)↗

个问题很有学问。要少了你不甘心心理也不平衡要多了很可能把招聘方要跑了使自己失去这次就业机会。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薪金恰到好处呢首先你要了解同行的薪金水平这是你的参考基数其次你可以了解一下你应聘的职位在招聘单位的重要性越重要的职位薪金越高这是谁都幢的道理第三你不扮要你可以接受的最低数你要知道你未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会为你加薪的。

9、你还有什么要问的问题吗

回答这个问题,不要急于说没有。这时你可以问一下领导对自己的希望、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等待结果这段时间里自己需要学习、准备的事项等等。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你是一个进取、务实的人

三、大学生问招聘方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1,试用期时间,试用期待遇;

2,试用期后转正,月薪多少,有没有上保险;有没有补贴、像饭补、车补;房补、生活津贴;

3,有没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如:周末双休,节日放假;

4,工作时间,休息制度;公司偶尔加班吗?那加班有没有什么补贴吗?

5,公司准许请假吗?假期扣工资的!6,有什么培训员工课程7,工作环境; 8,晋升机制怎么样; 9,工作地点10,工龄怎么算11,你比较关心的问题喽。

四、大学生签协议前、求职时要知道问清楚的几个问题

俗话说,是骡是马拉出来遛遛。是不是人才一看就晓得八九分,所以任何公司招聘时,都会对求职者停止面试。显然,在求职过程中,关于求职者而言,面试是最重要的一步。想要在面试中有突出的表现,你得在事前有充沛的准备。当公司有意留用你时,你也千万别忘了问一些跟你工作亲密相关的问题,不然正式上班后,懊悔就来不及了。

1、薪水及福利

薪水的几对任何求职者来说,都是很关怀的事情。普通来讲,在面试时,招聘人员都会主动给招聘者阐明试用期、正式聘用期的薪水及福利状况。但有时,也有工作人员忘了的时分,面对这种状况,假如招聘者假如开门见山地问薪水可能不是很好,这时,你能够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比方以同类公司的薪水为话题,来探询该公司对新进人员的薪水做法。另外,也能够公司的业绩为话题,来探询公司关于福利奖金的作法。

2、工作内容

是什么样的工作,普通在看到招聘岗位就能明白的。但是如今的公司工作岗位越分越细,再加上有的招聘者为了进步本人的招聘层次,会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岗位说得诱人无比。比方明明是招聘普通的维修人员,却说成是招聘维修工程师。在这种“光环”的照射下,很多人都会花了眼,所以在面试时你一定要问好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不然,到时给你增加一些莫明其妙的杂事,会吃哑巴亏的。

3、试用期限和培训机会

不论你是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公司招聘新人时都会提出一定的试用期限,从三个月至一年不等。招聘者可用较坦率的方式讯问,如:“有些公司有新进员工的试用期限和培训时机的相关规则,不知贵公司能否亦有此规则?”假如公司有这些规则的话,招聘者应确认其试用期限及其待遇。一方面能够防止不讲信誉的公司诈骗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彼此由于沟通的不畅而惹起的为难。

4、工作地点和时数

在面试时,一定要问清工作地点。由于公司在各地有很多分公司的话,可能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工作。应试者最好能问分明上班和下班的时间,以及加班的时数限度。这样,你就能够依据本身的条件思索能否能接受。普通来讲,在面试时,招聘者提出相似的恰当的问题,对方都会做出解答。

第五篇:把握学生主体,关注课堂生成

把握学生主体,关注课堂生成

摘要: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确定自己追求的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这节课追求的目的是什么,我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照着教案上只要完成本节课的目的,不出现教学事故,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有效探究。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善待学习中的不足和错误。

传统中令人拍手称快的一节课,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评价可能会改变。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中提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许多老师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理想,追求真实,追求创新。这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和充分利用生成的事件进行引导和深入。在课堂上,学生不是观众,不是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他们的行为会在课堂中发生相互作用,呈现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确定自己追求的是一节有意义的课,这节课追求的目的是什么,我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中不是机械的照着教案上只要完成本节课的目的,不出现教学事故,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有效探究。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善待学习中的不足和错误。在轻松快乐的互动 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获得丰富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也进行了大量的预设。然而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获得知识的过程,数学可活动的开放性强,即使在课前准备再充分,也会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会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和老师先前想的完全一样,肯定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适时捕捉并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恰当的处理,增加体验性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生成。只有把这些意外事件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逼供内能积极地把这些以外转化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资源,就会使课堂充满真实和活力。

1、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增加教学性和生成性

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照原教学设计上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兴趣不浓,可能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再面面俱到的讲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于是我就果断地把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人民币,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愿意说说吗?”学生听了兴趣昂然,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我,我。”有的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硬币说:一分和五分的硬币正面有国徽和国名,背面有麦穗、币值和年号。而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正面有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和年号,背面有菊花、梅花、牡丹花以及面额。有的说:100元人民币是红色的上面画着毛主席爷爷。有的说,人民币上还有少数民族的人。有的说:人民币上画着美丽的风景,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风景真是美丽如画呀。还有的说,人民币还有防伪标志,用验钞机就能检验钱的真假呢。有的说,好象一分和五分的钱,现在怎么没有呢?孩 子们畅所欲言,你一句我一句的,不仅轻松认识了人民币,还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在小小的课堂中展示自己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愉快的和同学进行了交流,学的非常高兴。教学点的知识学会了,还生成了许多新的知识。

2、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发言,期待精彩,促进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探讨,并踊跃发言,但是有时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入引导,而是三言两语地敷衍一下,错失了生成的好机会。反之你抓住了,放大生成的知识,就能创造出未曾预约的精彩,使课堂更加生动、真实。

我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多给学生说的机会。一位老师在教《角的认识》时,她用古诗《小池》中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利用生活中荷花开放时花苞变大变小的角引入数学中的角。通过让学生用一些准备好的小棒、吸管等材料自己动手摆一摆角。过渡到学生们创造出来的角有什么不同?重点讲比较角的大小,借助钟面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度不同来确定角有大小。学生们思维旁逸斜出,其中一生说:当分针对着12,时针对着6时,这时没有角。他认为6时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没有形成角。这位学生敢于向老师挑战,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老师没有一下打断他的发言,而是微笑着听完,说:“其实,这也是一个角,它的名字叫平角,老师拿出钟面把指针拨到6时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强调它的两条边成了一条直线。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周角呢。这位教师耐心的听完学生的理由,再一步步利用今天讲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明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个知识点,让学生产生兴趣以及积极探究的欲望。她把学生意外问题冷静处理,生成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3、课前充分预设,课上巧妙解答,使每个学生都学有体会。

讲一节课要使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价值的,这是我们老师最终的目的。如何实施呢?备课时就要注意认真分析各层次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所在,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因材施教。在教《角的认识》时我觉得学生可能会把数学中的角和生活中的角混淆起来。因此我先让学生通过在三角尺上找角,摸角感知角的边是直直的,顶点是尖尖的。接着以介绍名字的方法,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角的各部分名称。再通过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然后把画角那个环节设计成先画一个点,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角”。给学生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因为学生对角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他们就能很肯定地回答:“这不是一个角,它只是一个顶点。”在这个时候,我再发问:“怎么样才能完整的指出一个角呢?”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指角时基本能够注意到指出角的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因为有了课前的预料和准备,避免了学生最爱出现的指角误区的发生。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够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师如果能够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中突发的问题,其主导作用的有效性就得到了发挥。面对课堂教学中突发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不能紧张害怕,不能设法去防止问题的出现,而要积极灵活地去控制,期待精彩的生成。

4、给学生领悟的时间,教师适当介入,提升知识。

我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时,创设小红、小亮和小明三人一起在公园玩画片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一些数学信息,并整理出来,根据老师的要求,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在列式解答时,碰到24+6=?24+9=?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把24分成20和6,先算4+6=10,再算10+20=30。在交流24+9时,学生主动交流,努力探究,他们的思维在灵动,碰撞出智 慧的火花。有的说把4和9和起来,有的说把9分成6和3,有的说把24分成23和1,还有的说用竖式计算。我请这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竖式,并和前面的口算方法比较,让学生体会哪种方法好。学生计算能力参差不齐,生活经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均有较大的差异,我让学生自己比较笔算和口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有利于形成师生感情的愉悦互动。

5、搭建小组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绽放智慧的火花,体验知识的生成

俗话所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新课改提倡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要合作,要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每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同时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我在教《认识方向》时,在学习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以水库为中心,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先示范提”桃园在水库的哪一面?”“ 桃园在葡萄的哪一面?再让学生合作提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听的也很认真。而且学生还提出了许多我没有设计到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活跃,有说的欲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数学课不能再给学生这样那样的限制,只有还给他们一片广阔的蓝天,他们的思维才能跳出传统的框框,才能引发课堂中的精彩,增添师生之间的感动,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魅力课堂。

下载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教学评估需要关注的质量主体是学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是需要鼓励的

    学生是需要鼓励的 今天在办公室听到老师们在谈论教学心得,乔老师问盖教师,为什么班里学生记不住单词。盖老师就讲了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对班里学生进行分组背单词比赛,评出最佳小......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爱字当先 关注留守学生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到外地经商、务工,他们把孩子留在家乡,让父亲或母亲单独照看,或托给亲属(他人)照管,从而出现了“留......

    拥有领导能力的人需要关注的是人的资源

    拥有领导能力的人需要关注的是人的资源 领导能力者的风格中,有关注人、关注事两种倾向,传统的管理侧重的是管事的学问,如监督、命令、控制等,出发点都是将事情做好。所以,一般领......

    关注热点突出重点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

    关注热点突出重点提升学生精神生命质量 ——参加宣城市第三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侧记 绩溪县桂枝小学周新高 华东师范大学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之一,是全国中小学......

    关注学生主体 引导自主学习——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关注学生主体 引导自主学习——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作者:佚名时间:2006-8-14 21:59:18来源:会员转发人气:783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的变化和教育目标的......

    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的生命发言稿(范文大全)

    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的生命发言稿 教学片段:…… 师:我们以前学过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它们统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接......

    加强大学学生干部管理全面提高高校工作质量论文

    [摘要]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本文从新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提出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应......

    关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需要“快乐作文”课题方案

    关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需要“快乐作文”课题方案 徐州九里区庞庄小学朱红 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基于时代发展的思考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