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

时间:2019-05-13 03:0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 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 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

第一篇:“3 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

“3+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

摘要 针对“3+1”配养模式下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展开探讨,对生物专业教育实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以期对我国当前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物系 实习基地 师范生 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育实习模式是否科学、制度是否规范、方法是否得当及评价是否客观准确等对完成教育实习任务,使师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掌握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关系极大。从某种程度而言,教育实习模式是教育实习任务有效完成的基本保证。我校在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施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3+l”培养模式概述

1.1 “3+1”培养模式简介

为了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提高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实力,沈阳师范大学近年来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实施“3+1”培养模式。所谓“3+1”培养模式,是指本科教师教育的前3年为学科专业教育,最后一年为教师专业教育,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负责,对其进行教师专业训练。学校依据“平台+模块”的设计思想,同时构建了与“3+1”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通识平台+学科专业基础模块+教育学科模块”的教学计划。

1.2 “3+1”培养模式下教育实习整体设计

学校依据“3+1”培养模式,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进行了整体设计,即实习基地建设、顶岗、置换培训一体化。为顺应高校师范教育改革的需要,缓解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师资短缺的矛盾,学校与辽宁省内部分贫困地区合作建立基础教育服务区,由基础教育服务区提供定点实习学校。例如,辽宁省北票地处辽西偏僻地区、基础教育薄弱,通过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建基础教育服务区,双方互利双赢,既解决了高师实习基地缺乏的问题,又为教育与经济落后地区带去教育支援与服务。教育实习主要实施农村支教实习、城市基础教育实习和自主实习三种实习模式。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构建

2.1 建设稳固的基础教育服务区,确保教育实习基地落实

学校与教育合作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保证质量、方便组织管理的原则,合作建立了基础教育服务区,包括辽宁北票县、辽中县、本溪县、新民县和沈阳市皇姑区等5个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区具体任务包括:开展沈师大师范生农村支教、顶岗实习;沈师大为地方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为基础教育教师开展研究生课程班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成人本(专)科教育等。上述基础教育服务区教育局在我校教育实习期间,根据沈师大的各个专业及实习人数为其提供定点实习学校。目前,已有近百所中学签约成为实习基地学校,彻底改变生物系无稳定教育实习学校的窘迫局面,使生物系系开展教育实习工作有了可靠保障。实践证明,稳定的实习基地已成为生物本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联系的纽带,营造出有利于生物教育实习生专业化成长的氛围和空间,同时帮助生物实习生感受了当地基础教育的文化环境,了解辽宁基础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他们全方位提升生物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综合训练平台,也为当地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优秀的高校教育与服务资源。

2.2 创新教育实习模式,确保教育实习质量

2.2.1 教育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依据学校“3+1”培养模式的主题设计思想和未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辽宁省师范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将生物系教育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确定为:通过教育实习检验学生已学的有关生物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初步能力;了解辽宁省基础教育和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对生物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素质要求;增强学生从事生物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心,巩固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2.2.2 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

教育实习的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承担中学生物课程中某些单元课堂教学任务,完成讲授、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实验指导和分析教材、备课、评课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具体要求是完成12个生物教案的设计和12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做好班主任的助手,熟悉班级情况,了解和分析学生、进行家访、个别谈话、组织班会,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等,受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训练,具体要求是进行2个班队活动的设计并辅助班主任实施完成。

(3)了解实习学校教育和教学情况,并就当前基础教育和教学中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教育理论写出专题总结。或者结合教育实习中体会最深的某个问题,运用教育理论写出专题总结。

生物系教育实习形式主要有三种:

(1)农村支教实习:实习地点在5个基础教育服务区。实习期间实习生顶岗实习,把中学生物教师置换下来,组织这些中学生物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现代生物科学进展、生物实验技能培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2)城市基础教育实习:主要分布在沈阳市五区、师大附属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并派专业指导教师指导。

(3)自主实习: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习学校,经本人申请后学校审批可以自主实习,学校不定期巡回检查指导。

2.2.3 教育实习的实施步骤

生物系教育实习全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教育阶段安排在小学期和进入实习学校开始实习的前一周。其间除进行教育实习动员以外,还针对实习生即将发生的角色转变,安排省基教中心生物教研员、班主任工作课程教师和教学论教师及中学优秀班就如何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班主任工作、如何备好一节生物课和如何上好一节生物课、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中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中学教改形势与任务等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和观摩,组织学生与教研员和优秀生物教师互动与答疑,抓住时机进行专业教育,传授教育技能和教学经验,对实习生起到引路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学生进入实习中学开始教育实习,其间实习生要完成生物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实习生完成备课评课、编写教案、课堂教学、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撰写教学随笔等。

第三阶段安排在完成中学实习、实习生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历返回学校后,对自身参与教育实习作全面、深刻的总结,反思挑战自我,不断收获经验、知识与技能的历程。学校聘请优秀中学教师就如何评价一节好的生物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组织研究性学习、如何做好就业应聘试讲和把握

自己在应聘中的表现等有针对性的系列专题讲座,对完成实习即将就业的学生们起到悟道、升华和就业导航的作用。

2.3 建立起一支高质量兼职导师队伍

针对生物专业教育实习工作,学校专门聘请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教研员、生物特级教师、区县专职生物教研员作为本科师范生的兼职导师。通过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长期稳定的兼职导师队伍,整合中学特级教师等优质资源,以弥补生物系在师资队伍结构方面的不足。共同落实生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完成关键阶段对本科生的培养与教育工作、共同参与教育实习计划的制定、教育实习的组织和完成对实习生的指导。反思

作为最重要的实践形式,教育实习在师范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容置疑。“3+1”培养模式下,通过农村支教实习进一步促进了我校与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双赢,为偏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给力。实习生在基础教育服务区中学接受了锻炼,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所提升。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习实践与反思发现,在基本上实现预期教育实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育实习时限的问题,为期10周的实习期限过于短暂,学生刚刚找到感觉、悟出一些心得体会就匆忙结束实习;其次是指导教师安排与分配的问题。因为实习工作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和教务处主管,生物系教授专业课的教师原则上没有参与教育实习的任务,因此指导教师队伍力量不够强大,缺乏生物专业教授的指导。最后是自主实习监管与指导和评价的问题。由于自主实习地点分散、学生人数较少、实习的中学监督指导规范化欠缺,每年的自主实习是3种实习类型中实习效果最差的。也难于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上述问题有待于今后在实际实习工作中进一步探索,逐步改进并完善,争取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更多的生物教育工作者。

第二篇: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的互动和发展

摘要:从“以吏为师”到封闭式师范 教育,再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更替不仅反映了教师 社会 角色的变化,更隐含了高师教育功能与价值取向的变迁。在建制后的 发展 过程中,教师培养模式与高师教育之间的互动从没停止过。在新的教师社会角色正在取代传统教师社会角色的背景下,高师教育势必要满足新教师培养模式的需求,需要以市场的思维代替计划的思维,重新定位自己的功能。关键词:高师教育;教师角色;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培养模式的变化会直接 影响 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如何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素质,一直是高师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国家实施开放性的教师培养模式之后,高等师范院校在与综合性大学竞争中如何重新形成自己的特色,重新让社会认可自己的独特价值,彰显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特性,是师范院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变迁与高师教育之间互动的角度,分析 二者在现阶段的关系及前景。

一、历史 考察:制度化过程中的均衡与变迁

在历史上,我国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培养模式经历了一个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从本土的松散培养到域外制度引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范教育的变革始终与社会对教师要求的变化紧密相关。

在近代的西方教育制度引入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培养师资的机构,但是教师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官师合一”的西周时期。[1]“西周时期实行政教合一,官师一体,官师化择优聘请。”[2]教师的专门化与教师培养机构的缺失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 问题,相反教育系统呈现出长久的松散而自足均衡状态。至清末,非制度化的教师培养体系由于 政治 经济 体制整体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冲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没有作好准备之前,被迫进行全面的引进。教师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被打破,这种均衡的破坏以专门的教师培养机构的设立和相应的专门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为标志,也是国家在教师培养方面由松散转向制度化的国家干预的开始。国家干预教师培养以“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院的创设和以《 科学 教育学讲义》为教材的教育学课的开讲为开端”,[3]“1902年8月颁布的《壬寅学制》中得以行政上的确定,并且在课程表上有了《教育学》的科目。”[4]此后,中国近代高师教育正式建制化,在课程设置上也在教育学之后,出现心 理学、教育制度、教育政令机关、实验心理学、学校卫生、儿童 研究、教育演习等多种学科。这种课程设置与专门机构的出现,与取消科举制后“以吏为师”教师培养体系的分崩离析是紧密联系的,它确立了新的教师群体形象,也标志着在形式上建立起了新的教师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间的互动和均衡。

分析清末时期中国高师的建制和初具雏形的近代教师培养模式与“以吏为师”模式的更替,不计其效果如何,从 现代 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后发外生型的中国正处于自给自足教师培养体系破碎与制度化培养体系引进的阶段,旧的均衡已经被打破,高师教育机构的诞生就是以打破旧教师培养体系的均衡状态和创立新的均衡为其使命的。

在民国建立以后,这种非均衡状态仍然持续,新的均衡使命也不能完成。由于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标准模糊以及政治**与经济的颓废,整个高师教育反而更显得复杂与无序,基本上只在行政层面进行立法与修补,而在实践的层面上仍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模式在维持中国的教师培养。比如,高师教育“整个课程设置基本上沿袭了清末的仿照日本的做法,但是由于抵制日货等运动的影响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期间对德国大学制度的推崇,在整个高师教育上以北京高等师范为典型,基本上以德国为范例。”[5]此后,又是 学习美国。但是这些改革与变动都没有能够从中国当时的教育实际情况出发,也没能很好地研究中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在加强了高师体制与课程设置复杂性的时候,并未能对改进教师培养模式有实质性的效果,非均衡状态持续着。

建国之后,全面借鉴苏联,在政治经济制度得到统一的前提下,高师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之间得到了强制性的制度化均衡。1951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师范教育会议,会议确定了在巩固的基础上发展各级师范学校,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的方针。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师范院校独立设置,原设于各综合大学中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归并于师范学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形成了以高师教育与中师教育相结合的封闭式的教师培养模式,高师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在国家行政力量的统一安排下实现了形式上的均衡。

但是,这种均衡只是形式上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教育体制铁板一块的状态开始松动,这种形式上的一致与现实需要的多样化产生了矛盾。尤其在20世纪末,随着中等师范体制的消失而出现的空缺和由此引起的对高师教育质量的担忧以及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新的不均衡状态出现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不均衡状态的再现是高师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的内发式改革,完全不同于清末被动的均衡状态的破灭。

二、现状中的均衡诉求:价值标准的更替与新需要的呈现

随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升格与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政策的出台,师范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已经在客观上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并且国家的各种政策都在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一个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形成。维持高师教育的原有价值标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高师教育活动面对新的教师培养模式,需要寻找新的价值标准以实现与教师培养模式互动的均衡。但是,这种均衡的诉求需要考虑新的教师需求的冲击,并能以市场竞争的思维来把握自身的内在价值。

一方面,教师培养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在根本上对高师教育与教师培养的相对均衡式的互动造成了冲击。1996年12月全国第五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到2000年,全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5%和80%。从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来看,“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9%,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5.5%”。[6]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已于2000年6月23日由教育部发布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资格制度也已经全面展开。可见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中等师范的升级与专有分配领域特权的丧失,宏观上高师教育的大环境已经完全改变,它不再处于一个封闭的、与其他类型高校完全不同的小生态圈中,而是进入更大的社会生态圈中。这种复杂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前单一的均质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也完全不同。在完全不同于计划体制的新体制中,如何面对压力重新树立起合理的内在价值标准以适应新教师培养模式的需求是高师教育所有改革的基点。

另一方面,新体制中的新的市场需要也进一步说明了高师教育与教师培养之间的非均衡,而均衡的实现要从市场的思维出发。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对高师毕业生的需要也下降了。原来只能由师范院校提供的人力资源现在可以有多种选择。这种变化不仅是一种体制上的改变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宽松,而且显示出了教师培养市场的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它说明“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匮乏的情况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教师的培养将由注重数量阶段转入注重质量阶段,一方面是加强高一级院校对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逐渐达到完全由高等院校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但完全由现存的独立师范院校来培养,首先在数量上就满足不了,同时,原有封闭的教师培养方式的种种弊端又难以保证其靠自身的力量来提高质量”。[7]从新的视角来看待高师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不能把培养教师认为是一种无偿的活动,而应将它从计划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领域,以交换的眼光来看待供求关系。“很明显,尽管教师教育领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商品交换领域,但也存在着人才的供求关系:高等师范院校或其他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供给者,而政府、幼儿园、中小学校以及愿意从事教师教育的人们是教师教育的需求者。这种供求关系的调节和展开,在计划经济 时代 是靠政府的行政指令或行政计划安排的,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不能再简单地靠政府维持,应主要靠利益来驱动。”[8]显然,教师培养与供给的市场已经不再是专属的,而且市场对教师的需求标准也开始变化,高师教育必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和质量标准,以市场竞争的思维代替计划安排的思维。

第三篇:诗意教育模式(探索篇)

让教育富有诗意

枣碧中心校诗意教育模式构建—探索篇

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找准切入点,只有找准切入点,才能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战略的全面落实。近年来,我校以‚营建诗意校园,打造诗意教育‛为切入点,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教育呼唤诗意——理论支撑

(一)进行传统教育的上好接合点

我们最早提出的学校办学特色是‚营建诗意校园,打造诗性教育‛。我们知道,企业需要企业文化,民族需要民族精神,而培养一代新人的民族精神的重任在学校。我们想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和道德品行塑造,民族精神培养,那就是 ‚诗性教育‛。这不仅因为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因为诗歌是最早的文学体裁,传唱歌谣是儿童的最爱。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诗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伟大的教育宗师孔子亲自删定‚诗三百‛作为诗教的基本教材,把学习做人定为学诗的根本目的。孔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如果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智育的话,那么‚事父‛、‚事君‛、‚群‛(团结群众,和谐相处)、‚怨‛(恰当的讽刺批评)则是德育范畴。而‚兴‛(想象力)、‚观‛(观察考查力)则是美育内容。诗词歌赋是情感的精灵,是生命的涌泉,是点燃师生追求崇高,向往善美的火把,是高尚志趣、文雅精神的催化剂。她的道德教化功能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前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个有理想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也就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民族自豪感,有生命感,有诗意情愫的人。诵读古诗文的过程,就是以典雅的语言和优美的文字去开辟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思维空间的过程;就是用理想的形象和真诚的情感敲击学生心扉的过程;就是用饱含智慧的哲理塑造学生心灵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我们通过这一活动,把文化教育、品行培养、人格塑造、伦理教化和智力开发有机结合。孔子不仅认为诗性文化是治理国家、施行教化的基本途径,也提出了诗教的具体内容。孔子在诗教实践中还总结出一套施教体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恭伯》)意思是由学诗开始激发志趣,以学礼为核心,站住脚跟。再学音乐完成学业,全面塑造人的素质。

(二)教育的过程是对人性进行熏陶的过程,她需要‚善‛ 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政治理论为核心的‚礼‛仍然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与时俱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又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识荣知耻,根本在人的情操。用诗教的传统来加强人的情操建设就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诗是传统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它将文艺形式美和政治道德美融为一体。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感情充沛,音韵铿锵。‚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刘勰《文心雕龙》)它最能激活人的感情世界,最能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少年时期正是培养感情,开发思维的最佳时段。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诗性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

(三)教育是为人生幸福奠基的过程,她崇尚‚美‛ 在开展‚诗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读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让人感触颇深。著名教授肖川博士在他的著作《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说,‚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教育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生活的热忱。‛由此看来,诗意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理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回想我们的教育,它是为人生幸福奠基的工程,何不让我们的教育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教过的孩子的一生充满诗情画意呢?于是,我们把我们的办学特色重新确定为‚营建诗意校园,打造诗意教育‛。诗意教育,不仅是以诗词歌赋为内容的形式上的特色教育,它要求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方法,都具有诗情画意。它使教育过程中的人更加和谐、灵动、更加激情四射,生机勃发。使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诗意,生命的诗意。

二、教育需要探索——实施过程

(一)建立机构,培训教师

目标锁定,我们首先成立了校长挂帅,教师代表参与的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再搭建诗意教育的指导机构,培训教师。两年来,我们一方面请名师为我们的诗意教育活动作技术指导,和老师们一起研究活动的步骤与方法。因为诗意教育拔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她要求教师不仅要生活阳光,充满朝气和活力,同时还要博学多才,超凡脱俗,有智慧,有思想。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富有诗意,才会‚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殿堂,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网络寻求名家指点。组织全体老师收看视频,比如说台湾大学王财贵老师的《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儿童经典诵读的理念》;重庆电视台《诵读经典,德润合川》经典诵读晚会,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等。让老师们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增强自觉性,减少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加深教师对诗意文化的理性认识,提高心理文化素养,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师资准备。

(二)改善环境,营造氛围

营造富有诗意的优美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是诗意校园文化的必要条件。我们利用震后维修加固的机遇,对校园进行了花园式的改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特别增添了浓郁的诗意氛围。教学楼上‚同享阅读,共沐书香‛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在松竹掩映的休闲地和鸟语花香的芳草坪矗立着两块石碑,一块前面镌刻有‚诗意人 生‛四个大字,背面刻有‚诗韵华章,浸润心灵。文采风骨,澡雪精神‛十六个小字,前者解读我们创建诗意校园打造诗意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让所有学子人生充满诗意,诗意伴随人生。后者道明我们进行诗意教育将以‚诗韵华章,浸润心灵‛为手段,达到‚文采风骨,澡雪精神‛之目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砺志‛二字,意在希望学生通过诵诗吟赋,‚砺志‛图强。凸显出诗意文化的主旨。在走廊过道,悬挂着幅幅精美画图,那是用学生自己的生活彩照和选录或创作的诗词佳句巧妙组合而成的。在绿树成荫的林间书苑,层层石板小道,翠柏倾盖,恭迎学子;处处石桌凳,清风送爽,琅琅书声。学生的寝室,都以历代有巨大影响的骚人墨客的名号命名。像‚稼轩居‛、‚诗圣居‛、‚太白居‛、‚ 易安居‛等等,寝室内的粉墙上张挂着配有古典诗词的精美画轴。我们开辟劳动实践基地,把基地打造得错落有致,美丽如画,师生们从学习工作到饮食起居,无不使人如与诗词为伴,与妙语结缘。身上时时沐浴着清凉的书香,心中默默浸润着芬芳的诗情。莘莘学子在诗意盎然的优美环境中欣赏着美、感受着美。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他们也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维护美、创造美。

(三)开展活动,陶冶性情

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其源头就是诗,《诗经》为五经之首。诗歌从诞生开始,总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无论怎样改朝换代,沧海桑田,诗歌始终支撑着民族精神的大厦,闪烁着民族精神的光芒。每逢法定庆典 日和纪念日,我们组织师生诵诗、品诗、赛诗,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情,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当他们读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诗句时,谁不为在汉文化倍受歧视的元代诗人的高尚气节而动容?当他们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时,谁不为‚穷年忧黎无‛的诗圣的大爱精神而动容?

诗是心灵的艺术。诗教的实质是情感淘养。写诗诵诗的过程是培养爱心,砥砺情操的过程。我们通过主题相对集中的班会、队会和团会选读品味爱心乐群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外部世界富有同情心、悲悯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志趣。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谁怜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家读着这些真情挚爱的篇章,就会牵动爱国家、爱人民、爱父母、爱朋友、爱亲人、爱邻里、爱自己、爱生活、爱环境的赤子童心。

在这种诗化的爱心熏陶下,师生们逐渐拥有一颗高尚而灵敏的诗心。他们不断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美,对纷纭复杂的社会,不怨天尤人,能淡泊明志,敬业求道。他们不断发现人性的亮点,不勾心斗角,能和谐相处。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关系融洽。大家能感悟到生活的诗意。精神得到升华,在喧嚣浮躁的世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欢愉。为深化诗意校园文化的功用,诗词进课堂是诗教的又一重要途径。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读不同风格的古典诗词,并作不同层次的要求。有的但求朗诵,激发兴趣;有的背诵感悟,不求甚解;有的直面经典,受益终身。各班级都建立学生阅读卡,详细记录背诵的诗词篇目。班级间经常开展诗词联诵比赛,每逢庆祝集会,将音乐舞蹈诵读诗词融合在一起,编排成文艺节目。我们已上演过的《春晓》、《明月几时有》、《长歌行》、《关雎》和《春江花月夜》等等。受到师生、社会朋友和上级领导的普遍赞誉。学生们通过背诵名篇,摘抄名句,抒写心得,积累感情,锤炼语言,扩展意境,开发想像,大大提高了‚双基‛水平。

在传统经典中,有不少田园诗词和劳动颂歌。为让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真切感受劳动美,我们把诗教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对几块劳动基地精细耕作、精心管理。积肥选种、翻土锄禾。雨剪春韭,露滴甘蓝,霜渍瓜果。深悟盘中美味,‚粒粒皆辛苦‛。对运动场边的一面石坡,划成图案,垒石挑土,平整成畦。种上蔬菜,四季葱翠,美比花园,别有一番诗趣。我们还办起养猪场,学生提食喂养,除粪扫圈,汗湿衣衫,甘苦心知。

诗意教育的日常工作中,我们采取的主要形式有:

一、开设‚红领巾‛之声诗文小广播,学生主播。校园有诗文朗读,佳作欣赏,学生习作等。让师生在诗意校园建设中的点滴感悟通过校园广播进行交流,从而调动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举办诗画长廊,定期更新。

三、班级建立学生背诵古诗个人档案。每期达十首。

四、学校将诗意教育活动列入班级期末考评。

五、利用图书室的丰富资源,开展读书活动。学校有开放式阅览室,各班有图书架。

六、成立‚春苗‛、‚蓓蕾‛等学生诗社,由老师定期举办诗词讲座。带学生外出采风,习作诗词。

三、教育充满激情和韵味——品味现实,期待未来

(一)教师生活惬意

诗意教育的推进,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激发了教师的激情。一位老师在她的QQ空间里写道——

诗意教育让我感受到教育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它不仅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浪漫的诗意,还让我在职业倦怠的时候重新燃起激情,明确了我在自己的职业圈内应当努力的方向。诗意教育需要学生学习,更需要教师努力地学习。听课、读书、写作,品味生活都是学习。你可以从学习中洞明世事,从生活中捕获到益人心智、怡人情性、滋养人生的知识与信息。使你的思想愈加成熟,你便能在课堂上纵横驰骋。像诗人,像哲学家,像学者,那饱含诗意的点评、生动如花的导语、幽默婉转的过渡,无不让你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经过冷静的沉思、潜心的创造、执着的追问、从容的表达,从中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心灵变得纯粹而充实、澄明而润泽。

诗意教育让学生和教师同时进入人生的浪漫之旅,让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在诗意教育的课堂里,既有教师收放自如的漫游,又有细密精致的婉约;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乐观。娓娓动听的引领,深情鼓励的目光,饱含善意的提醒,充满温柔的手势……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学生的神经,启发着学生的思维;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灵性的焕发,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碰撞。那是一种心灵的融通,一种配合的默契。漫步于这温暖而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师生收获的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流畅而和谐的教育过程,流淌着起承转合的韵味,蕴涵着曲径通幽、起伏跌宕、峰回路转的芳香,难道不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教育画卷?

诗意教育需要教师充满工作和生活的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他的教育生活怎么可能充满诗意?这正如肖川博士所说,“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指点教育,激扬文字,敏锐而犀利,从容不迫而又掷地有声。”

(二)学生得到发展

诗意教育的推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学校推行诗意教育,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们为汉语而骄傲,更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丰富,思维更活跃,创造能力更强。”

(三)学校充满活力

诗意教育的推进,促进了学校环境面貌更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南充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现代教育技术师范学校‛;阆中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教学质量优胜奖‛、‚特色工作将‛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先进集体‛、‚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探索之路,始终迷惘而艰辛。但我们坚信:夜色之后是金色的黎明;风雨之后是艳丽的彩虹!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本真的全新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生命活力,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人文性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

关键词: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90-02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跳不出“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执行教学,不能及时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导致课外课业负担过重。课堂上,学生没有经历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听不懂得课后补,还有作业压到课后,如果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课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更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升学质量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

一、明确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按国家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节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每章、每节乃至每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1.明确并追求能力的目标。过去,不少教师以为教学目标就是传授知识,因此从上课讲到下课,以为把书讲完了,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其实,学生即使听懂了,理解了,但没有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就如同仅仅理解游泳知识与会游泳是两回事一样。因此,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冲破单纯“认知”的圈子,明确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什么要求。对教材中凡学生通过自学就学会了的,可大胆不教,把节省出来的大量时间、精力放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上。教学由侧重“知”,转向侧重“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就可能当堂达到。

2.明确并追求德育、健康卫生教育等目标。教师在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都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明确转变学生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方面的要求。

二、建构生命教育五基课程体系

1.建构“五基”立体课程结构:“五基”立体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具备“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终生学习的基本知识,融入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为课程目标,以“学校常规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课程板块,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为课程内容,以“学科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能力基线,进而发展并完善学校生命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

2.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根据初中学生学科能力培养需要,改革国家必修课程,整合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增加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课程体现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目的。

3.促进校本课程的精品化发展: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制定校本课程管理方案和评价方案,积极发掘校内、校外资源,丰富课程形式,开发与高中新课程模块相衔接、体现生命教育要义的精品校本课程。坚持特长发展课程,保留品牌课程,如家政营养学――美厨工坊,恢复心理咨询空间,加强心理辅导课程。建设专业实验室,重点开设交际礼仪、天文地理、书法、戏剧表演、成长与导航、逻辑学初步、艺术剪纸等精品课程。把国防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纳入综合实践课程板块进行管理。

三、探索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1.课题导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生命教育向。学科教学渗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08年11月,学校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生命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索》的开题工作。各学科组已经陆续完成子课题的开题工作。

2.模式建构:即建构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1)多样化:课堂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学校立体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上,更体现在学科教学特色的多样性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风格、学术个性、和实施策略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体验式: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简单过程。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听课理解――动手实践――体验转化――想象探究――生成创新”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实现知识有效转化、思维品质形成、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3)生成性:课堂不仅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培育生命、发展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的教育载体。课堂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在聆听理解的基础上生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为学生的精神生命建构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舞台。

3.寻求突破: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预习”为突破口,以完善和规范设计“教学学案”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意识的自觉性和学习行为的主动性。

四、建立生命教育教学评估标准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估标准,着重抓了三个“转向”。

1,主体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传授知识的情况,转向不仅评怎样传授知识,而且评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怎样有机地渗透德育、健康卫生教育等,看学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表现有了哪些提高;评教师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使教师认真确定课堂目标,按照“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注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爱学、乐学。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重点评价学生自学的习惯、自学的效果。这样,评估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在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培养能力上。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教师讲的时间根据疑难问题多少而定,疑难问题多,讲的时间就多一点,疑难问题少,讲的时间就少一点。

“多样化、体验式、生成性”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视实际而定。可学生先体验,教师后指导;也可教师先指导,学生后体验;还可边体验,边指导。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不同课型,方法不要雷同。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快速反应、正确行动就能有收获。让“预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让“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让“指导”成为课堂教学的升华。让教育回归到本真,让校园生活回归到常态,让课堂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思想、智慧共存共生的精神家园!

第五篇: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得师生角色、习惯等在课堂教学中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物理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利用对文、音、图、形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系列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为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关键字]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探究式 改变 整合

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这种新形式下,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新模式与新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利于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也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改变

(一)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改变:

教师离开了“讲”的阵地,走下了神圣的讲坛,改变了包揽一切的课堂主宰身份,取而代之的则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研究探索的引导者。在这一环境下,教师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武器进行“一讲到底”式的教学,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台,利用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和电视机,调用自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站点和智能双向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可以进行“各自为主、各自为学”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习探究的具体内容、对象和进程,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独立地进行视、听、说、读、写、算、画等多种方式的学习,并能随时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多种方式的研究交流。

这样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习惯改变: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同,教师讲授的对象是中等偏上的学生,面向大多数,这样在备课时只有一个教学任务,必然会使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吃不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事先搜集大量的素材,制作CAI课件,并就一个教学内容制定多个层次的教学任务,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在此教学模式下也得到了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功能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模拟情境

物理学科中有些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例如,“力”的概念,“磁场”的概念,“分子运动论”理论,核反应等过程都是抽象难懂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再比如,“导体在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的原理”,学生是看不到自由电子的移动的,因此难以接受,可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这个平衡过程:将导体放入匀强电场中,用红色小球表示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由于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自由电子向导体的一端移动,最后达到静电平衡状态。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二)转换观察空间

中学物理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电子,都是学生不能直接感知的,因而学习起来有困难。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宏观的天体微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行过程,也可以将微观的原子、电子宏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理解。 例如,“人造卫星从地球的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如何?”,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没有生活的体验,如果通过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人造卫星在运行时,速度的快慢,从而准备地作出判断。

(三)转换变化速度

很多物理运动过程都是瞬间发生、稍纵即逝,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很难细致全面。计算机动画技术能很好地重视某些物理现象,且可按需要随时进行控制,或化快为慢,或暂停,实验清楚,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比如,“足球运动员将迎面而来的球反向踢出(假设运动员用的是恒力)”这个运动过程对初学加速度的学生来讲是难以分析清楚的,原因就是球的运动变化太快。但是利用计算机将球的运动过程用“慢镜头”模拟出来,则学生很容易发现足球是经过一个恒力下的匀减速运动,速度减至零后又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四)让实验的形式多样化

多媒体教室一般都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除了一些学生必做的探究实验以外,教师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软件模拟一些实验过程,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用FLASH软件演示船闸连通器原理、铁锤拔钉子的过程,电动机的线圈转动情况,用AUTHOWARE软件播放动滑轮的做功情况等等。另外,也可以利用VCD机观看实验录像片段,这样形式多样的实验可以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和趣味感。

(五)展现思维过程

许多物理方法,物理思维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能用实验演示,仅用语言又难以描述,可以用多媒体来辅助表达。如平抛运动一节,用计算机多媒体将平抛运动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投影,就可以说明平抛运动等效于一个匀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这样就将抽象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生动形象的过程描述出来,学生容易接受。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看到孩子们能专注地在一堆沙子前兴高采烈地玩一天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所不解。其实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喜欢,所以他们专注。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激发出让孩子对待所学的知识就如“那堆沙子”似的着迷,那么学习对于他们也就会象玩沙子一样的快乐。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直观新颖,能有效利用情景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力”的概念,“磁场”的概念,“分子运动论”理论,核反应等过程都是抽象难懂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由于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并积极思考起来,学生的兴趣有了,学生的思考变的积极了,学生的思维变的非常活跃,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转载请著名来自:http://www.xiexiebang.com/xueshenghuigongzuozongjie/学生会工作总结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转换观察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在那里听,而学生是否身心参与了教学活动很难量化出来。而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因其良好的视觉效果首先是吸引了学生,而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事情自然是愿意去主动参与学习,而且能够根据孩子的不同要求提供相应的知识配置,真正做到了量体裁衣。例如中学物理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电子,都是学生不能直接感知的,因而学习起来有困难。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宏观的天体微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行过程,也可以将微观的原子、电子宏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理解。

又如,“人造卫星从地球的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如何?”,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没有生活的体验,如果通过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人造卫星在运行时,速度的快慢,从而准备地作出判断。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情感培养 物理是一门应用学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离不开物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离不开物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物理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果单单去讲物理学的作用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效果就显得苍白而无力。而如果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其极佳的视、声觉效果,孩子们的内心会自发激起对物理学知识的渴望,对物理学家的由衷的敬佩以及人格的敬仰。例如我在讲《绪言》的时候,播放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我要学生找到那些应用与物理学有关。再联系历史想一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物理学在那些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接着我又播放了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剪缉,如牛顿、伽里略、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尤其在播放居里夫人时,当看到居里逝世时,学生们为英年早逝而惋惜;当看到居里夫人不屈不挠时为之敬佩;当看到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时为之震惊和叹服。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通过影片彻底的展现出来,同时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彻底的征服了我们的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升华,产生了巨大的心灵共鸣。我想这个时候的情感培养只是三言两语即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的心灵已经产生了共鸣。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及自主合作学习

现在是瞬息万变,知识爆炸的年代,学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也极其有限,而在这个年代教师本身也决定不会是一本活字典,学生所有的疑问也不会在教师这里完全找到答案。而事实上,真正在学生将来工作中可以应用到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因此,学校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 目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比较差。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开学初,教师应对所有学生的物理水平进行摸底,划分学习小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协助教师为同学排除障碍,指导其他学生具体学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先经过讨论确定需要做的事情,各自分工。小组长负责协调,遇到困难先在小组内寻求帮助,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向其他小组成员或教师求教。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表扬、欣赏他人的成果,共同分享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学生提高了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网络中蕴涵的知识是不可计量的,只要孩子们喜欢,在他们的课余时间就可以去大量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课下探索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性,去其糟粕。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可以化抽象的概念于具体而生动,易于理解。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于他们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的知识更便于接受,更感兴趣,更愿意去继续探索。从而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真正快乐起来。情感的培养也不再显得生硬,而是水到渠成。这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无可比拟的优势。此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并加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技术,全面开展课改实验,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年级班组,尤其是学生普遍养成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创建网络环境下“人本主义”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 毅,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功能

[2] 陈向华,运用网络环境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下载“3 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3 1”培养模式下高师生物系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精选五篇]

    1.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和活动教学模式的概括1.1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是师范类和电教类的人才,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培养出与时代相结合的教师,......

    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杜运山 [摘要]笔者借鉴多学科视角和方法,全面分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理论的特点,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树立新的人......

    示范高中国际化教育模式探索

    示范高中国际化教育模式探索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北京市构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区域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关键路径。以国际化教育视角全面解读教育国际化的......

    高校教师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持续发展。目前,英、美、澳印等国,逐步形成了职前培养、导师制、校本培养和在职培养等模式,逐渐完善相关的......

    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探索论文

    【摘要】 远程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因素都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必须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才能办好远程教育。【关键......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范文大全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无论从教育观念还是从操作技术都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它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语文教改的......

    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高校人才培养指向也越来越偏重于满足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由此应运而生。高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