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以南非为例(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01:3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以南非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以南非为例》。

第一篇: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以南非为例

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

——以南非的国家转型为例

南非经济腾飞源于独特的制度安排

南非是中国很关注的一个国家,1995年中国与南非建交之后,南非是中国人去得很多的一个国家。最近媒体对南非的报道也比较多,但是往往是说南非的治安问题等等,但是对这些现象的由来,中国人好像不是太了解。

很多人的印象中,非洲是十分落后的,但是种族隔离时代到过南非的人都知道,南非大城市甚至比欧美还要漂亮。欧美的城市,还是有很多比较脏乱差的穷人住宅区,但是民主化以前的南非因为对黑人实行严格的控制,黑人是不能进城安家的,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城市都是白人城市,建筑的华丽、秩序的良好以及市容的整洁,甚至超过了欧美的一些城市。南非的基础设施很发达,这是由于南非上述体制下,圈地很方便,欧美没有这样的条件。南非在上世纪80年代的高速公路里程曾经一度仅次于美国、德国,居世界第三位。

南非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南非在1932年到1972年的40年间,平均每7.4年GDP就翻一番。但是到了70年代末,由于社会危机的逐渐显露,开始减速,到198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很多人认为南非之所以富裕是因为有金矿,其实南非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制造业推动的。虽然在起步阶段,黄金的确是南非经济的很重要因素,但是南非的金矿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开采条件都很差,成本也很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推动南非经济发展的并不是采矿业和农业,而是工业。一战后,南非的制造业开始起飞,二战期间超过了采矿业,1965年超过其他各种行业之和,成为非洲唯一真正工业化的国家。南非以6%的人口占有全非洲1/3以上的经济产值。

南非经济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鲜明的外向型。讲得简单一些,就是利用随便圈地、使用黑人的流动劳工,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大量的投资,生产出的廉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尤其在非洲市场上有相当的竞争力。因此,南非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外贸顺差很高,南非经济高速增长的30年内,外贸顺差曾经从143亿兰特发展到7430亿兰特,膨胀了五十几倍。南非的资本项目顺差也非常高,1965年是2.15亿美元,到了1982年发展到23.66亿美元,后来由于南非的社会矛盾发展,大量的外资开始撤出南非,1985年以后南非就成了一个资本流出的国家。

第三个特征,就是南非的白人主体布尔人比较需要国家的保护,因此他们的公营经济占的比重比较大,1980年公营部门占全国固定资产的58%,占产值的26%,出口占50%以上。

南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外资,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很大情况下就是由于当时南非独特的制度安排。南非的用工制度和土地制度,别国是不可能拥有的,使他们在招商引资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讲得简单一些,南非的白人主体,就是荷兰裔的布尔人,利用英布战争形成的民族情绪抵制国际社会的人权压力,以大比重的国营经济维护布尔人的特权,另一方面,在南非的外向型市场经济中通过剥夺多数黑人权利来压低劳动、土地等要素成本,从而吸引投资、发展制造业、经济扩大出口。为此,有一整套被南非人叫做“二元体制”的种族隔离制度,其中包括只准黑人进城打工但不能安家的“流动工人”制度,随意盘查、拘禁黑人的打工证制度,以“消除贫民窟”为名驱赶黑人的所谓“有序城市化”政策,既便于白人国家随意圈占土地又便于束缚黑人的土著土地强制性“部落所有制”制度,以及阻止打工黑人在城市扎根,让他们出卖青春后返回农村的所谓“黑人家园复兴计划”。这种体制尽管实现了“奇迹”式的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终于不可持续。到了1990年代,南非在国内人民的斗争与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实现了民主化,南非的发展也开始了新的篇章。

“黑人各尽所能、白人按需分配”

南非70%多的人口是黑人(现在由于白人逐渐外迁,黑人比例接近80%),30%的人口是白人和其他人种,这两种人实行完全不同的制度。南非之所以可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和英布战争之后形成的民族情绪有关。

在20世纪初发生了英布战争,英国人经过三年战争,灭掉了两个布尔共和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南非联邦。因此荷兰裔的布尔人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布尔人的抗争下,即使在英布战争后的英属时期,包括“穷白人”在内的布尔人势力仍然主导着南非政治,独立后更是如此。到处都可以看到英布战争的纪念碑,布尔人不断宣传,说讲英语的人以前曾经欺负过我们,现在还要欺负我们,现在欺负我们的表现就是要对我们强加人权观念,强迫我们提高黑人的人权。布尔人(自称为阿非利堪人)认为这是一种外来干涉,抵抗殖民主义就表现在他们要拒绝这种干涉。

当时的南非总统博塔就曾傲慢地宣称,我们的人民同殖民主义作斗争比非洲其他人更早,这些殖民者的后裔现在却干涉我们的内政,强迫我们按我们敌人的方式去理解种族隔离制度,我们绝不屈服!我们要创造一种新的制度,但绝不搞他们建议的一人一票选出的政府。因此,布尔人压迫黑人,坚持自己的种族优越性,似乎反而具有了抵制殖民主义、独立自主和拒绝他人干涉内政的所谓正义性。为了坚持他们的种族特权,他们可以退出英联邦、蔑视联合国,断绝南非荷兰裔教会与宗主国教会的关系,与国际社会叫板。

早在1834年,英国殖民当局在南非废除黑奴制,布尔人就视之为奇耻大辱,他们认为黑人就是应该当奴隶的,英国人废除黑奴制,是对他们的蔑视。1910年成立南非联邦时,当时布尔人通过宪法剥夺了英治下保有的一些黑人权利,比如英国殖民当局允许黑人可以拥有土地所有权,布尔人就取消了,然后一些黑人组成代表团到伦敦去请愿,要求英国议会阻止布尔人所做的这一切。布尔人就说这些人是英国人的走狗,是“南非奸”,是在帮助英国人干涉南非的内政。

1930年,南非主管土著事务的部长霍洛维声称,美国人的黑白一体化政策是失败的,不能把这种失败的种族政策强加给南非。1960年2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南非,在议会发表了著名演讲《变革之风吹遍非洲》,敦促南非政府改变种族隔离制度。在布尔人中引起了强烈的愤怒,认为英国人干涉内政,当年10月布尔人占多数的南非白人议会投票宣布脱离英联邦,废除英国女王象征性的地位,成立南非共和国。

南非宗教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南非英语白人建立的英国圣公会是比较反对种族隔离的,他们甚至选出了一个黑人大主教图图。但是南非的荷兰白人教会归正会支持种族隔离,甚至对荷兰本土归正会的反种族主义态度都不能容忍,遂自立门户,断绝了与后者的关系。

南非的英语白人之所以在种族问题上比较开明,是因为在当时的南非白人中,英语白人大部分人从事工商业,也就是当老板的比较多。而荷裔的白人叫布尔人,布尔是荷兰语农民的意思,他们传统上是农民,比较排斥工商业,他们进城之后绝大多数是穷白人。穷白人搞工商业竞争比不过英语白人,打工又竞争不过黑人。因此这些人特别需要有特权来保护,他们特别希望有一种制度能够提供大锅饭,能够把被认为是进城跟他们抢饭碗的黑人排挤到底层。这就使他们在种族问题上变得比英语白人要更加顽固。

正因为这样,当时的黑人解放运动,对英语世界也怀有好感。曼德拉就曾经自称是亲英派,他说:英语对于布尔人来说是一种外来语言,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求解放的语言。1941年罗斯福、丘吉尔颁布《大西洋宪章》,强调普遍人权,布尔人对此嗤之以鼻,但非国大则深受鼓舞,立刻把文本搬来,发表《非洲宪章》,呼吁给予黑人普遍人权。而南非的英国圣公会更是成为黑人基督徒的抗争基地,产生了像黑人大主教图图等精英。

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又一个理由是文化差异论,否认普遍人权,主张白人的人权标准不能适用于黑人。南非御用学者宣称,如同保持种族生物特性一样,保持民族认同、保持各自文化特性的权利是最基本和首要的人权。按照他们的说法,黑人低人一等、白人高人一等,这就是种

族特征,保持这种种族特征就是最重要的人权。据说黑人也希望保护自己的文化特性,实行种族隔离有利于保持黑人文化。只有把黑人和白人隔离起来,才能保持和发展黑人民族的“自然本性和文化传统”,“发展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南非在布尔人掌权之后,废除了英治时期的土著地区议会,强制恢复了传统的酋长制度为主的班图斯坦制度。

南非为了保护布尔人的特权,在经济领域搞了很多维护布尔人特权的国有经济。南非布尔人当老板的比较少,在自由雇佣的条件下,又竞争不过黑人劳工,因此需要有一个很庞大的国有部门去吸纳布尔人就业,这是南非国有部门占比重很大的一个原因。

有人调侃说,南非搞的是“黑人各尽所能、白人按需分配”。对白人来说,南非是一个福利国家,各种福利那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它是建立在黑白对立的基础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南非的特征就是白人和黑人各自内部的阶级分化都很不发达,南非的白人内部比较平等,黑人内部差别也不大,但是黑白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在改革之前,中国也有很类似的现象,就是城里差别不大,农村差别也不大,但是城乡差别非常之大。

如果我们进行纵向的比较,也就是尽管南非黑白差异非常之大,但是南非的黑人劳工进城打工后,比起他们在所谓的黑人家园时,收入还是有比较高的增长,即使是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是南部非洲各国黑人打工者的集中输入地,南部非洲的很多国家都有大量的劳工跑到南非去打工,如莫桑比克、马拉维、津巴布韦等国,都有超过1/3乃至一半的劳动力跑到南非打工。这一现象说明,南非的黑人劳工尽管处境非常之差,但是比起周边的国家来说,还是要富裕一些,所以这些人才愿意来打工。

这些进城市打工的黑人,南非当局把他们叫做“流动工人”,这些黑人打工者随时携带的通行证,称为“DomPas”,白人警察在城里一见到黑人就查证件,如果没有就强制收容审查。南非黑人当时的抗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抗议黑人通行证制度。南非的黑人证件办理是不花钱的,这和我们进城农民办理的三证有很大的区别。

南非的流动工人和有序城市化

由于流动劳工政策,造成了南非的一个现象———逢年过节有大批的黑人劳工要回家,在南非的黑人居住区索韦托,有一个据说是非洲最大的公共汽车站,每到圣诞节前后,有大量的劳工要返乡,会出现一个很热闹的景观。一些南非朋友告诉我,现在圣诞节回去过节的劳工,主要是外籍劳工了。因为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后,南非本国的黑人劳工80%已经在城里安家,已不必再每年卷入这种所谓的民工潮里了。

南非的黑人劳工即使在流动时期,虽然白人不希望他们在城里安家,但是他们实际上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力图在城里建立各种各样的社区。当然这些社区在白人眼里都是很不高尚的社区,都是属于类似于贫民窟的社区。绝大多数的黑人劳工他们都在打工地附近安了家,当时南非白人不让他们进入主城区,但是在城外划了一片地方让他们安家,这就是约翰内斯堡西南25公里的索韦托。

在索韦托以家庭方式居住在贫民区的黑人劳工,在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前占80%,而以单身劳工方式居住在集体工棚的,大概占20%。普遍认为居住在单身宿舍无法安家的单身劳工,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比在贫民区安家的那些劳工的地位更加低、处境更坏。在过渡时期,南非出现严重的部族冲突,死了上万人,当时说冲突是由于科萨人和祖鲁人的部族矛盾,后来学者认为,其实所谓的部族矛盾包含了利益诉求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处境更差的集体宿舍劳工,与在贫民窟可以安家的那些劳工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的。

南非的土地制度也一直存在着英国传统的私有制和布尔传统的国有制的冲突。19世纪英国人在治理开普殖民地时期,曾一度推行过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允许黑人购买和拥有土地,但是这一政策惹怒了布尔人,进行了强烈的反对,为了安抚布尔人,英国人妥协了,后来南非实行的仍然

主要是布尔人的制度。其中著名的就是1894年的格伦格雷法,规定黑人实行部落传统下的份地制,实行所谓的平均地权,规定必须保证黑人家庭拥有份地,但是份地不得超过10英亩,一家不得拥有多份,而且份地不能买卖。白人规定这种制度,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防止黑人由于土地买卖而变为无地农民,是为黑人着想,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为了白人圈地着想。

1913年、1936年南非又两次通过了土地法,最后形成了一种“二元土地制度”。在最终实现白人国家所有的框架下,一方面白人社会内部基本上按照英国传统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上的私有地权制度,但另一方面,对黑人却强化了部落集体下的家庭“份地”平均使用制,不仅禁止黑人白人之间的土地交易,在黑人内部也只承认部落土地所有制,不承认私有制,限制个人对土地的权利,限制个人的土地拥有量。

对白人当局来说,实行这样的土地制度有两个好处。第一,实行这一制度,白人当局就有理由说黑人在所谓的黑人家园里,是保留有退路了,因此城市可以不对他们开放,城市只要出现危机,出现经济萧条,就可以把黑人劳工赶回去,因为他们反正可以回去种地,失业也不是问题,社会保障也不是问题。第二,虽然黑人的份地是属于集体的,但国家高于集体,国家要圈土地,集体没有任何抵制能力。因此,这个制度给白人圈地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使得白人城市的基础设施搞得很好。南非的城市很漂亮、高速公路修得很多,都与这些制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南非的这一“优势”,是欧美国家所不具备的。在经济繁荣时,可以让流动工人大量进城卖苦力,一旦遇到萧条,就把他们视为城里多余的人,进而把他们赶回所谓的黑人家园,让他们靠狭小的部落份地生活,以此一次一次把危机的打击转嫁到他们的身上。这种流动劳工加黑人家园部落所有制的设计,就是所谓有序的城市化。南非的一位专家汤姆林森就曾经论证过,美国的城市化就是无序的城市化,美国没有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因此黑人大量涌入城市,芝加哥、底特律等黑人都是占一半人口以上,造成城市脏乱差,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糟糕、很失败的案例,南非绝对不能这样干,南非要做自己独创性的体制,就是要把黑人管住,只让他们来打工,不能让他们在城市定居,这样的制度就是所谓有序的城市化。

在有序城市化的条件下,南非不允许黑人在城里定居,但是却需要黑人打工,黑人不能定居的理由,就是如果黑人在城市里定居,就会形成贫民窟。但是时间长了,黑人安家的趋势还是无法阻止,他们就在约翰内斯堡城外划了一片地方,让流动工人在那里盖房子,这就是所谓的索韦托(Soweto)。它本是“西南镇区”(SouthWestTown)的拼读,但一些黑人却有另外的解释:索韦托就是SoWhereTo,“那么我们去哪儿呢?”显然,白人不准他们到别的地方。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一大片的棚户区组成的索韦托和全是华丽的建筑构成的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号称是南半球最美丽的城市、非洲花园,而索韦托是人口高达100多万的庞大棚户区,是世界著名的所谓问题社区,不单在政治上是黑人反抗运动的根据地,同时社会秩序也比较差,是犯罪率很高的一个城区。

民主化之后,这种现象很快得到了改变,一方面索韦托的公共设施在民主化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善,索韦托不再是那么简陋,不管是黑人的住宅,还是各种公共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黑人可以进入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在有些人看来就比过去要脏乱差了,有些人说原来的约翰内斯堡像北京,现在的约翰内斯堡有一点像是马尼拉了,但是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判断。

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大城市是没有贫民区的,原因是不允许黑人进入,只能住在索韦托,不能住在约翰内斯堡。但是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就有大量的穷人进入大城市,在城市里出现了一些露宿街头的人,就出现了一些棚户,还出现了穷人干脆占据空房的现象,出现了治安和脏乱差一类的问题。这一类问题,使得现在的南非大城市比起种族隔离时期要更像拉美(据说拉美大城市的特征就是城里有大片的贫民区),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所讲的拉美化,因为拉美化是没有走出种族隔离制度这一背景的,而南非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是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的一个暂时的现象。

南非在种族隔离时期城市里很干净,治安也很好,但是这是以种族隔离为代价的。我发明了一个名词,把这种状况叫做“前拉美化”,也就是说它是在没有迁徙自由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漂亮城市,这种漂亮城市的背后是对黑人人权的剥夺,因此它比拉美还要落后。而在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的民主化阶段南非虽然出现了暂时的城市治理困难,可以叫作“类拉美化”吧,但与“前拉美化”的“漂亮城市”相比还是进步了。今天南非社会的共识是,如今的城市治理困难只是他们进步过程中的问题,要解决这种问题,但绝不会再倒退回到“前拉美化”的状态,尽管南非在那时曾经有非常漂亮而且“有序”的城市,但对于大多数人即黑人而言这并不是他们的城市,也不值得他们自豪。

按照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当局的制度设计,“流动工人”应该是在城里打工,把家留在农村,他们在农村的家庭,白人当局起了名称,原来叫班图斯坦,后来叫“黑人家园”。南非的“黑人家园”理论是1956年通过所谓的汤姆林森考察团的报告建立的。当时南非的一个农学教授汤姆林森率领一班学者搞了个调查,认为南非工业化造成大量黑人涌入城市,如果不采取措施制止,到本世纪末都市黑人人口将达到1500万,那么就会出现美国底特律、芝加哥式的现象,他们以美国作为反面的案例,说这种无序的城市化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像贫民窟、脏乱差等等。因此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让黑人和白人“彼此独立发展”。但是这个报告也说,黑人只务农其实也过不下去,因此要在黑人居住区实行工业化。汤姆林森报告说,如果不为黑人在自己的居住区提供发展机会,那么我们的计划就会失败,因此要实行所谓的投资点和工业分散化计划,也就是在黑人家园搞离土不离乡的乡土工业,让黑人就地在那里工作,不要进城,进了城也不要在城里安家。

白人当局还说,黑人家园可以保护黑人的优秀传统,维持酋长制度,不要学白人搞什么民主。当时黑人维权运动对此是强烈反对的,曼德拉对这个计划有激烈批评,他指出:尽管汤姆林森报告中关于发展黑人区经济、改善民生的说法并非一无是处,但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在于阻止黑人定居城市,因此从总体来说是行不通的,而且是不人道的。

进城定居是穷人的权利

大家都知道,虽然南非实行了这一计划,但仍然无法遏制黑人进城安家的潮流。南非所谓的黑人家园,在10多年前就已经逐渐成了一个留守人口居住的地方,基本上就是老人、妇女、小孩,而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但是南非当局希望通过振兴黑人家园计划,使得南非的黑人能够回流农村,即使不回流,也希望由此只在城里暂住,等到打工到35岁就回到黑人家园靠部落集体所有制养老了。在种族隔离制度的最后20年,进行了相当大规模的投资。正如汤姆林森报告所讲的,如果在黑人家园里没有出路,黑人仍然是要涌入城市的,因此要实行黑人家园制度,就要使黑人家园有所谓的复兴。于是通过国家投资,在黑人家园盖了很多公共设施,盖了一些居民区,搞了很多那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为了使黑人家园对于黑人有约束力,南非从1974年开始,还千方百计地让这些黑人家园独立。因为南非毕竟还是有一点西方的传统,如果是本国的公民,不让他们在城市定居还是说不过去,他们也不能明目张胆实行一种另类的户籍制度,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这些黑人干脆成为外籍劳工,如果这个黑人家园独立成为单独的国家,那么黑人劳工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他们就成为外籍劳工,只能在这里打工、不能安家。

为了这一点,南非的国家公共财政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后期,他们对黑人家园的补贴非常之大,1988年到1989年财政年度,南非政府对10个黑人家园的财政补贴总额超过69亿兰特,而下一财政年度更达到85.1亿兰特,增长非常快。按照当时的比价,相当于34亿美元。如果折算成2006年的美元,就相当于60亿美元,按照黑人家园的总人口平均,每人达到380美元。

但是,南非国家财政对黑人家园建设投入的效果却很差,因为它的初衷不是为了改善黑人权

益,达到种族平等,而是借助传统专制酋长来约束黑人,使之留在农村,使城里的打工黑人变成外籍劳工,而失去在城里安家定居的资格,将35岁前住单身工棚、35岁后回乡终老这样的一种状态固定化,甚至借助传统力量让城居黑人倒流回乡,而不给白人城市添麻烦。正是由于这种制度设计是出于这样很不正常的目的,因此这些形象工程花钱多、效果差,被很多白人纳税者视为很大的负担,这种负担也是他们在种族隔离制度后期改变态度,倾向于支持取消种族隔离的原因之

一。他们认为与其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实际上还是拦不住黑人进城的潮流,还不如干脆让他们进城。

一方面南非将黑人圈在索韦托这样的地方,另一方面在主城区还是出现黑人住宅区,当时的南非政府就采取驱逐政策,就是所谓的清除贫民窟。南非在经济发展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这种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中在50年代出现的索菲亚顿事件是最有名的一次。

最近姚洋先生说贫民窟意味着穷人进城“侵犯产权”。我不否认一些民主国家对穷人“私搭乱建”相当宽容。但是那些“低人权国家”则不然,他们的暴力“城管”显然侵犯人权,而用城管方式“清除贫民窟”才真正是侵犯产权。民主化以前的南非怎么可能让黑人“私搭乱建”?那里的黑人贫民区应该说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形成的。约翰内斯堡市内的索菲亚顿本来是一块给穷白人盖的廉租房小区,完全是合法的,但是盖起来了之后,白人当局认为标准太差,做白人的廉租房不够格,因此市政当局拒绝提供市政支持,没有给它投资建下水道等等。开发商不愿意浪费这笔钱,就把房子卖(租)给了黑人打工者。这完全是正常的产权交易,并没有发生所谓黑人占地乱建的事。但是后来,因为那里离市中心比较近,只有4英里,属于三环内甚至二环内吧,白人当局认为这块地皮被黑人占据太可惜,于是实行了“清除贫民窟”计划,把上万黑人赶走,造成非常严重的事件。著名南非影片《鼓》就是讲的这件事。

在南非黑人解放运动中,黑人领袖都非常强调黑人贫民区存在的权利。尽管贫民区本身条件就非常差,但是连这样的地方都不让他们住,就更加不人道。曼德拉就曾描述过约翰内斯堡的亚历山大贫民区,那里设施简陋,治安也很糟糕,但曼德拉强调说,白人当局的清理贫民窟,要比贫民窟本身更不人道。非国大领导了贫民窟黑人的反拆迁斗争。曼德拉说:“尽管亚历山大的生活像地狱,但这里也是一个致富之地,黑人可以在这里积累私有财产,经营自己的产业,黑人不必向白人的城市管理当局磕头。亚历山大是一片希望的沃土,见证了我们的人民冲破约束、成为城市永久居住者的历程。为了让非洲人留在农村,或是在矿上打工,白人政府坚持认为黑人本质上就是农村人,不适合城市生活,亚历山大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却戳穿了这种无耻的谎言,亚历山大的居民来自各个非洲部落,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和政治意识,城市生活有利于抹掉部落之间、种族之间的隔阂”,因此曼德拉说亚历山大是黑人的希望之地。

当然曼德拉绝不是说黑人就该住得这么差,但这是国家之过,不是黑人之过。国家不能提供廉租房已经该骂了,黑人自己搞个“窟”你还要驱逐他,这真是太过分了!

总之,南非是靠欺负黑人实现的经济高增长。但这种状况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难以为继了。一方面是维护这种状态的成本越来越高,包括黑人家园的建设都是非常花钱的,效果也不好。二是这种制度安排的成本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这种事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这种用“低人权优势”在全球化经济中增加“竞争力”的体制,本身也会带来严重问题,这就使该国的消费市场极其狭窄,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

由于这种种的原因,南非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变了这样的状况,民主化进程就变成了一个难以阻挡的潮流,最终发生了1994年的南非变革。关于1994年以后的南非变革,我觉得还有无数的故事,也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关于这一点,今后我们还可以讨论。

第二篇:以雾霾为例浅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以雾霾为例浅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摘要:近来,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将大众的视线再一次聚集到了雾霾上。雾霾给公众的健康、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危害,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探讨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最近这段时间的雾霾天气入手进行分析与总结。先了解雾霾本身,再由它形成的原因以及它自身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这一个环境问题来研究整个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雾霾危害;经济发展;环境

(一)雾霾是什么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人为因素

1、汽车尾气。

2、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3、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4、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5、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

6、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隐患。

二是气候因素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三)影响与危害

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二是对交通产生的危害。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有害健康的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不利于儿童成长。(5)影响心理健康。(6)影响生殖能力。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1)影响交通安全。(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3)影响生态环境。

(四)雾霾与经济的关系

雾霾与经济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我国的雾霾和污染性的经济结构有关。什么是污染性的经济结构?问题分为三类:

1.污染性的产业结构。这主要是指我国的重工业占经济的比重过高。2.污染性的能源结构。这指的是煤炭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中。我国常规煤炭占到能源消费的比例67%,清洁能源占比只有13%,为发达国家占比的1/3到1/4,这是导致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

3.污染性的交通运输结构,这里指的是清洁出行的比例和公路出行的比例。我国城市当中地铁出行的比例仅为7%,93%的出行靠公路。

(五)对环境经济的分析

频繁出现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实质上就是“经济活动中超过环境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及其累积”的一个切实写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之一。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追求不受“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

由以上的雾霾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分析入手,我们首先能明确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与环境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它们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环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生态资源良性循环,使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大于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要,为农、林、牧、付、渔各业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技术,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广泛开展资源、“三废”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三废”的利用率,避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2、环境对经济的制约作用

主要表现在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后,不仅使社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环境资源枯竭后,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使水资源日益减少,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所以环境对经济的制约,不是限制经济的发展,而是限制其在经济发展中不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使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

3、经济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可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有力地将自然生态环境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建设成最优化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此外,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必须提高环境质量,经济发展也促使人们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它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

4、经济对环境的制约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一定的投入,如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建设的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等都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转费用。

(六)如何处理好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较确切地理解为从经济活动中产生,又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活动,所以环境问题说到底主要是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化了,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引起社会政治问题。

所以我们的改革首先要重点处理好传统产业转型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能源使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低碳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经济绿色化和高碳经济低碳化。

(七)结束语

“雾霾”程度,是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权衡取舍的一个结果,“雾霾”治理的程度,也取决于追求经济利益主体与追求环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宏观主体要在经济指标与生态文明指标之间权衡取舍,民众也要在物质生活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权衡取舍。总的来说,在经济的脚步要慢一点,在放下脚步发展的同时,好好加快力度,加快步伐处理环境方面所形成的严重问题。否则,其他方面都将跟不上了。而一味发展经济,最终所带来的严重性灾害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无法弥补的。

第三篇:设计与材料—以水杯为例

水杯的材料选用

杯子的类别很多.可以根据材料分类,比如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木鱼石杯,景泰蓝杯等,可以根据功能分为日用杯,广告杯 ,促销杯,保健杯等,可以根据寓意分为合欢杯,情侣杯,夫妻杯等,根据结构工艺分为单层杯,双层杯 ,真空杯,纳米杯,能量杯,生态杯等.。

1.陶瓷水杯

陶瓷的应用源远流长,在古代的茶具中占有主要的地位,现在陶瓷的应用虽不如古代那么流行,但是由于陶瓷的特殊性能,往往加入新的材料,使陶瓷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成为新型陶瓷。陶瓷的熔点很高,大多在2000摄氏度以上,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热性能。陶瓷的线胀系数小,导热性和抗热震性都较差,受热冲击时容易破裂。但是在水杯的应用时陶瓷对于100摄氏度左右的热冲击还是不在话下的,导热性较差,使得盛着热水的陶瓷水杯不是很烫。陶瓷的价格不是很贵,因此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在水杯设计中应用广泛,现在往往用陶瓷做一些有特殊趣味的水杯,陶瓷这种材料经常被一些著名的设计师采用。陶瓷用作水杯的缺点就是容易摔碎,但这并不能影响陶瓷在水杯中的应用。因为陶瓷的加工特性是陶瓷水杯绝大多数都是敞口外形,附加造型很少。

上图中的陶瓷水杯,网上售价仅为十元,开口比底部略大,心形的设计十分简洁,附加的造型仅为把手,符合大多数陶瓷水杯的造型式样。

2.塑料水杯

塑料水杯占据了水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特别是在经常携带的水杯使用场合,如现在学生上课时带水所用的水杯95%为塑料水杯,5%为不锈钢水杯,原因在于塑料水杯质量小,容易密封不漏水,一般的价格处于水杯价格的最底端。塑料之所以应用广泛是因为相对其他材料而言,塑料易成型、成本低,水杯的形状可以不受其形态和线性的限制,基本上都可以在注射机上一次成型,且批量生产数量一次性产量高,单件产品成本很低;有一定的强度,足以满足盛水的需要;透明性好、着色性强,因此水杯的颜色可以千变万化以供选择;耐磨性高,水杯不易变花;透光保温;耐热性较差,对于1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没有问题;部分塑料在热水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采用塑料进行水杯设计,水杯的造型几乎能够随心所欲,能够给设计师提供充分的想象任意发挥。

上图的两个水杯采用的是双层印花,材质为PS塑料,双层结构,不易损坏,重90g,高13.5cm,满水容量0.4L。

3.玻璃水杯

玻璃的透明性往往给人以干净的感觉,因此玻璃水杯与陶瓷水杯经常作为家居物品使用。玻璃材料在水杯设计时的优点有透光性好,有种高雅的感觉,整体着色,颜色变化奇特;硬度高,比一般金属都硬;化学稳定性极高,是所有材料中最稳定的材料;导热性差,只有钢的1/400。玻璃材料在水杯设计时的缺点是热稳定性极差,温度急变时玻璃内部产生的内应力很容易超过了玻璃的强度在急冷急热情况下很容易炸裂,造成危险。在水杯的制造中最常采用的成型工艺是吹制法和压制法。

4.不锈钢杯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一般说来,含硌量大于12%的钢就具有了不锈钢的特点 不锈钢按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又可分为五大类:即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及沉淀碳化不锈钢文字。

由于钢的导热性能极好,所以以上两个杯子都是,双层不锈钢真空构造。不锈钢的延展性能又很好,做成双层不锈钢工艺仍然不是很复杂。附加把手等多用其他材料如塑料等进行设计,因为在大批量生产时,不规则的把手等形状不容易成形,而塑料等则很容易进行变形加工。所以在设计将不同材料结合起来使用能将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并且不会使成本太高。以上两个杯子的杯盖设计也是将不锈钢和橡胶塑料结合起来,是因为不锈钢不容易做到密封效果,而相对不锈钢橡胶塑料比较容易,同时,杯盖的设计既可以做杯盖,又可以做杯子来使用。

不锈钢杯子的使用场合多为外出旅游时,因其的重量问题使得它在平时生活中不常使用。

5.木杯

木质杯子的材料大多是竹子,而且经常是直接利用。因为竹子的特点恰好和杯子的特征相似,中空外直,有节(有底),正可以直接就用来做杯子使用。如上图所示,这两个杯子的设计均是取了竹子的一节,进行打磨,口部设计成椭圆形状,更富有动态变化。把手的设计也是直接从竹子上取成条状直接热弯嵌入杯子之中。木质材料的使用往往使人觉着更贴近自然,在设计时几乎不采用任何装饰,充分表现木材自然质感特征。

6.纸杯

把用化学木浆制成的原纸(白纸板)进行机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种纸容器,外观呈口杯形。供冷冻食品使用的纸杯涂蜡,可盛装冰淇淋、果酱和黄油等。供热饮使用的纸杯涂塑料,耐90℃ 以上温度,甚至可盛开水。纸杯分为单面PE淋膜纸杯和双面PE淋膜纸杯:单面PE淋膜纸杯用单面PE淋膜纸张生产,(国内常见的市场纸杯,广告纸杯大多数都是单面PE淋膜纸杯),其表现形式为: 纸杯装水的那一面有光滑的PE淋膜;双面PE淋膜纸杯用双面PE淋膜纸张生产,表现形式为纸杯内面和外面都有PE淋膜。纸杯的特点是安全卫生、十分轻巧方便。最常见的适用场合使公共场所、饭店、餐厅,绝大多数作为一次性用品。

上图纸杯的设计加入所用场所的标识,因为容易在纸质的表面进行图案喷涂。巧妙地把手设计,使杯子更容易被端起来,避免经常发生的捏瘪烫伤。杯壁也是采用的双层纸质设计,提高隔热效果。

7:磁化杯

磁化杯是水磁化器的一种,将自然水放入磁化杯磁化后而成为磁化水的一种装置。在我国磁化水治病有悠久历史,早在1400年前,南北朝(420-589)医学家陶弘景(452一536)在《名医别录》中记载,饮用磁石“炼水治病”。现代生物磁学及磁医学大量研究证实,磁化水(磁化酒)具有良好的磁效应。

普通水在磁化器内,以一定量,流速流过磁场时(或在磁场中停留)水体垂直切割线(或由水的热运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磁感应,在磁场作用下,使水体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就可成为有生物效应的磁化水。磁化水分子中的原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水分了中的三个原子,并不在一条直线上。用X线衍射法对冰的结构进行测定,表明二个0一H键之间构成104.5度的夹角。氧原子在水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大得多。磁化杯处于水分子一端的氧原子带部份负电荷,另一端的两个氢原子带部份正电荷。从微观理化特性上确有多方面的改变。从而产生了特异效应。

随着水的磁化过程,逐渐改变了水分子的排列,破坏了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缔合的水分子变成了单散的分子,长键变成短键,从而促进其渗透能力和溶解能力增加,比较容易地渗透人体结石之中以及机体内部脏层与壁层之间。加之磁化水可能激活机体内某些酶的活性;有力地促进了营养物质的代谢。

第四篇:浅析中国农村经济——以《江村经济》为例

浅析中国农村经济

——以《江村经济》为例

摘要:当时间走到了20世纪30年代,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但其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从未得到真正的改变、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尽管1840年的“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已经关闭以久的国门,可在一定程度上,无论从生产方式还是从生产工具或者是劳作水平上看,中国农村经济依然处于简单操作的“原始作业时代”,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学家费孝通先生,通过以一个位于太湖边上名为开玄弓的小小的村庄为研究对象,用自己实地的田野调查的形式得出的结果来分析这个村庄所发生的一切,这种以小见大的微型研究的方式,进而再对中国农村经济是如何受外来冲击及其有着怎么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经济、费孝通、《江村经济》、开玄弓、微型研究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位于大都市上海及其附近为典型的代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是准确可信的。而靠近上海的开玄弓村,更是深受其影响,不管是从受外来冲击来寻求自变,还是从本身其社会经济发展去看,这个小小的村庄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其一个部分和子系统。《江村经济》的横空出世令国人看到了自己国家的经济实际状况,而且也使国外看到了中国农村经济是怎样受整个世界市场的影响。此书是由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著,为费老根据其家乡江苏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1936年的调查材料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也是其在学生年代的成名之作。在此书中,费老以生动手法、简朴通俗的语言,在平淡之中又不乏深刻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位于太湖边的传统中国农村在社会变迁时的全貌,正如费老所言“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坏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筒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与问题。”。读此书,可以看到作为社区的中国乡村经济在社会变迁时其相关因素是如何反应的。

费老这本书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研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是符合当时国际学术界发展趋势的,费老在《江村经济·附录二<留英记>》所言“从人类学本身来说,当时正在酝酿一个趋势,要扩大它的范围,从简单与落后的部落突入所谓的‘文明社区’,就是要用深入和亲密的观察方法来研究农村、市镇,甚至都市的生活。”,这种创新,为人类学研究打开

了新局面,同时也为社区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费老以一个小小的开弦弓村为对象,并深入田野以期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的研究方法,被人们称为“微型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当时具有开创性,取得了非常的效果;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从个别社区甚至可以说这个社区是非常小的入手,进而来得出整个大社区基本情况的方法是否科学。尽管这种微型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正如费老所言“以江村来说,他果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农村,但是许多中国的农村由于所处条件的相同,在结构和所具有的文化方式上和江村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江村固然不是中国全部农村的‘典型’,但不失为许多中国农村所共同的‘类型’和‘模型’,是我进一步摆脱了利奇的责难。我认为有可能用微型社会学的方法去收集中国各地农村的‘类型’和‘模型’,而达到接近中国农村社会文化的全面认识。”,相信每一个读过《江村经济》的人,都可发现,费老笔下所描述的村庄是那么多熟悉、是那么的相似,所以不得不佩服费老的开创性,以足可见其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具有地位。

从这本书中主要看到了微型研究下的几个方面:一是,乡村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变现的尤为明显。正如书中所言“这村有2/3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一年中有8个月用来种地。农民的食物依赖自己田地的产品。”这可以足够说明土地的重要性。在江村许多农民只有田面使用权,而无田地所有权,这种不平等性当时不仅体现在此村,在更大的中国随处可见,正如书中“他们有属于的劳动力,但没有足够的土地”。他们成为佃户或承租者,要交租本无可厚非,但一方面硬要他们以货币形式交,同时农产品的市场价又被人为的压低,这种剪刀差,迫使本来就不好的中国乡村经济雪上加霜,更加萧条。当下,中国政府积极加快“三农”建设,以更好的中国农村发展,但是许多地方的农村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好处,中国乡村经济依然处于很不利的环境;二是,土地的经营离不开人,而人口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土地的承受力。费老所调查的开弦弓村,可以发现人口与土地的紧张关系,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稀缺,尽管延续“香火”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费老自己所言“尽管村中的人认识到后代的重要性,但现实还存在必须限制人口的因素。儿童的劳动能对家庭经济做出贡献,这是事实,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劳动对象来利用这些劳动力,由于拥有土地的面积有限,能养多少蚕也有限度,家中多余的成员,成了沉重的负担。”在一定供需平衡下,人口无节制的增多,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就业机会,但考虑到科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相反还有可能的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与更大的环境压力;三是,在开弦弓村中,有一个与其他地方没有的优势,其本身有着极好的区位因素—地处上海的辐射范围之内,还有一直以来是中国蚕丝业的重要的生产基地。但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国门被迫打开后,国外的机器大生产的廉价丝织品大量涌入,而国内传统家庭作业式丝织业根本无竞争力,对国内的蚕丝业可谓是毁灭性的冲击,这是中国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逐渐成为其原料附属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必然结果。这导致国内养蚕业萎靡不振和丝价大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位于太湖边的开弦弓村也不例外,正如书中所言“蚕丝业的衰落深深地影响了农村人民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形,人们必须寻求自我突破,进行变革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具有专业性质的机构便出现了—江苏女子蚕业学校,在其的带领下,积极探索由传统的单个家庭作业转变为联合起来,共担风险,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在政府和

其他机构的努力下或多或少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这是非常值得可看之处,正如为此书作序的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我个人认为或许有关蚕丝业的这一章是本书最成功的一章。它向我们介绍了家庭企业如何有计划地变革成为合作工厂,以适应现代形势的需要”。

费孝通先生为功能主义学派代表着马林诺夫斯基的门生,深受其影响,将功能论、系统论等思想富有见地的运用于此番研究之中。费老把开玄弓村的整个社会生活看成统一的一个整体,全面细致的考察了其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相互联系,并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需要系统论、功能论的“需要便存在”观点。如,“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综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的目的人要改变文化。一个人如果要扔掉某一件工具,又去获得一件新的,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他更加适用。”又如,“对文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变革,自然会引起其他诸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过程一旦开始,便会继续下去,直到整个系统完全重新开始为止。”这些无不体现着费老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入、全面、细致和丰富的思考。

停笔深思,现在距费老调查并写成这本书已过73年了,中国乡村的情况依然未改变多少。固然,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地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地区差距非常明显以及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再加上农业生产力的相对落后,就是连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些基本权益有时也得不到保障等这些仍是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与活力不足,显得非常令人担忧。尽管政府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足见政府下的决心,但对于庞大的乡村地区来说,这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看了此书深深的感受到中国农村经济真实存在的差距,外来冲击使原本按照传统方式劳作了几千年的、固步自封的中国农民不断以新的姿态和信心去打破陈规陋习,用科学与技术不断开启新的未来

看了这本之前就很想看的名著,看了费老为研究中国乡村经济奔波于田野之中,感受颇多,加深了对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殷切期望,并真正体会社会学研究的乐趣!

备注:此文所有引用均来自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08社会学:郑成汉

第五篇:以实际工作为例,我的造价经验

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学生,你是否经常为在学校学了不少理论,可一走上工作岗位面对一个个具体工作却不知如何下手而苦恼?如果你是在校的大学生,是否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感到好奇,想提前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或者你还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如何走好面对社会的第一步?如果你是新人或新转入造价行业的职业人,你是否想知道如何做能让你在较短的时间走入造价行业?类似的问题也许每个造价行业的过来人都曾经经历过。对于即将或刚刚踏入造价行业的新人,我们将在你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给予一点点帮助。

一、理论如何联系实际

从理论到实践,要较快的掌握造价最基础知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学习如下:

1、背计价依据(如定额)。工程造价工作其实没什么高深的技术,能看懂图纸,会加减乘除、开方也就够了。如果你能把科学计算器用熟的话,那工作就更简单了。预算员很好做,特别是从技术口转到预算口,那就更容易了。做预算不难,做好了就不容易,难就难在经验积累上。高水平的预算高在那里?实际经验,实际操作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把定额计算规则记熟了,之后的事就是找规律。

2、把握机会,完整参与一个项目。学习预算并不像很多人说得那么“十年不精”如果你认真学习,2~3年就可掌握基本方法,建议初学本专业的人员,最好在熟练者的指导下,从手算入手,选有代表性的小型工程,通过亲自计算、报价,掌握现行的有关规定、各种计算规则,熟练后再上机操作。一个好的师傅,可以放手让新手做,不过要把关,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新手的业务水平。一般只要做过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如果新手比较细心和善于总结,之后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二、工作怎么上手?

从事造价应该比搞施工要简单些,只要需要具体以下技能:

1、识图能力,这是必要条件,不具备这点,搞预计算根本就无从谈起。

2、扎实的语文、数学基本功,语文用来理解计算规则和各种规定,数学用来计算各种复杂物体的长度、面积、突击。

3、熟悉精通计价依据(如清单计价规范、定额规则)和当地造价部门办法的各种造价文件。

4、对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越精通,算得就越准、越精,所以想成为预、结算高手,有一定的施工经验是很有帮助。

5、掌握精通预结算的软件,这样会提高效率,大大节省计算时间。

具备了以上五项技能,从事预结算工作就会比较轻松。

三、听听老造价工程师的忠告

经常有新加入造价行的朋友问,作为刚刚加入造价行的工作这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我想新手们在入门“进补”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症下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价领域的内容广泛宽远,造价人员的工作范围包括最基本的算量、计价,也包括成本测算、纠纷处理、过程控制等延伸领域,这些延伸领域不仅仅是简单的算算量、套套价,但作为新手,不可能一下将造价领域的所有知识都补完,就算资深的造价工程师,在这个领域里不懂的东西也会很多,一辈子可能都补不完。所以建议新手们根据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及自己的岗位先有折兑性的来补。比如让你搞算量,你就补算量,让你做成本测算,你就补成本测算,总之第一步不能贪大,要有针对性恶补,先能上手干活。

2、深入工地,不懂就问,不懂就对。不懂施工,不去现场,预算水平是不会提高的。要做好造价的最基础工作,必须对工地有感性认识,到工作可以将图纸中的东西与实际对应起来,也能学到很多工作协调技巧,了解成本与定额关系,在工地不懂的就要虚心问,哪怕是民工,新手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泥腿子”,他们虽然文凭没你高,但以对建筑施工现场的了解,足可以做你的师傅。另外你的同事,他们的言谈话语,工作底稿都可以成为你的最佳学习资料,要学会“偷学”。遇到图中不懂的东西,及时和实物对照,会加深你的感性理解。

3、参加培训,系统知识、系统认识。有条件的,也可以参加一下造价员培训,经常性的阅读一些造价类知识,带着兴趣去学,自己的路才会走得顺一些。

四、多看看适合新手的资料。工程造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工程造价人员广泛地供职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单位、设计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等部门。

实际工作经验,回忆从2006年4月至今整期项目实施过程中,整改意见加起来多说不过10条。到2007年3月17日,本人从事工程管理就满4年了。4年中最大的收获总结起来也有几条:

1、走职业化工程师道路。

2、务实做人。

3、冷静思考,把问题向最向我有利的方向转化,然后反击。

4、注意仪表言行,无论在专家还是施工员眼里,我是权威。

5、敢于负责,敢于冲锋。

6、勤于勘查,勤于思考,无论是哪个安装专业的工程师还是业主找上门来,现场情况清清楚楚,了如指掌,问题解答轻轻松松。

7、至少在我的眼睛里没有大公司小公司之分,以业务技术博人心声。

8、一颗工程的心,一颗坚强的心,一颗朴素的心。

下面我愿意从一些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下,我是怎么从事造价工作的。有序化分析问题就是按照工程规律严密的逻辑分析,将工程进行分划,组织,然后落实。举个简单例子,假设项目图纸下发到项目工程师手中,那么他第一要做的就是打开总图,仔细研究系统说明,然后是打开系统图研究系统构造,犹如大夫戴着听诊器一样窥探你的五脏。接下来就是全面的核对平面图、安装原理图、接线原理图、控制原理图等配套图纸,根据专业特性细化理解图纸内容。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有序化思考过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这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每个步骤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大家想过没有,如果有一天基础工程做得一塌糊涂,而你所面对的图纸从系统图开始就错误百出,这个有序化分析还有效么?有序化分析的模型又该怎样建立呢?我认为普通的工程案例难以将有序过程强调出来,因此就将今年的一个特殊案例举出,以供参考。

案例背景:某中型楼宇自控项目,6个建筑单体,共计2500点,单体之间采用光纤局域网通讯方式居多。每个单体机电设备原设计以及供货单位不尽相同,控制方式按照通讯和硬接点大类分有两种,通讯控制细化后还有3、4种通讯协议组成。承建单位(以下称甲公司)在勉强支持了大半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抛下不明不白的管线施工现场,被迫退场。办公现场留下一大堆极不准确的设计图纸外,还有残缺不全的报验资料。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以下我们就这个案例按照接手时的实际情况逐次描述。

工程管理有序化分析以及具体应用:

从进场之初说起。进场之初,面对复杂的基础施工情况,不可信服的设计方案,我和我的技术负责人几乎是在无数个斗转星移中度过的。而且各配合单位几乎是用一种奇特的目光审视着我以及我们的小组,当很多问题需要配合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自然可知。针对这样的环境下,基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组织基础作业—图纸作业,作摸底分析报告,搜集一手资料。楼宇自控项目专业性很强,监控的机电设备、电气设备,以及自身固有的监测元件不同的特性要求,尤其是这样一个二手工程,对工程师的工作要求更加紧迫和苛刻。楼宇自控工程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修养还需要顽强的专业精神。短暂的摸底之后,对于系统的假想已基本建立起来,此时最迫切的事情并不是着手去做,而是缜密的思考实施步骤,建立完善的施工体系。况且施工任务极其紧急,一个步骤的失误或者缺漏对我们来讲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在制定工程规划的时候,我的立足点放在了原有图纸的再审核上,首先,假定其正确性;其次,在系统布局上下功夫打开缺口检查缺漏;再次,根据每座建筑单体的设计要求审核控制对象的准确性。最后根据控制原理补充深化图纸落实施工。这样一系列的工作,就将甲公司在将近一年的设计、施工过程一口一口的吃下去,然后推翻,最后使本工程在我们的努力下走回到我们的思路上来。

按照这个预想,我把整个过程具体划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图上作业,理清脉络。第二阶段,现场审核,针对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控制原理,使其在我们的设定范围内就位。第三阶段,根据吃透的图纸,再生出我们的设计方案。第四阶段,具体落实。有了前面的摸底工作分析报告,这四个阶段性工作分划就相当轻松,进行起来也就有条不紊。

第一阶段,图上作业大约花了一周时间,草拟出一个方案并且基本纠正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很成功地将两个单体的通讯控制方式完美的通过局域网连在了一起,使其更加稳定、快捷,同时也为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以往做小区的经历,外管网施工累,维护也很烦)。

第二阶段,现场勘查作业和图上作业同时进行,就是在原有的图纸上找出机电设备控制的缺漏。这个阶段其实是一个攻坚阶段的开始,面对错综复杂的控制环境,原设计图暴露出很多问题。原设计图中没有明确表明监控对象、监控元件具体布设位置,甚至连控制的原理图也没有。为了完成这个阶段,在阴雨绵绵的4、5月间,我穿坏了两双旅游鞋,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际配置图纸!!

回过头想,这也为我本人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活生生的范本。图纸作业一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潦草,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情况不明就胡乱添足。很遗憾他们这张图和我后期补出来的图纸不能拿出来给大家比较。毕竟同行不是冤家。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设计深化。此时,虽然我们手里还没有一张完整的平面布置图,但是,整个项目的旧版平面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各种各样的标注,深化的主要方向已经开始向控制目标转化。换句话说整个施工的基本面貌已被我们描绘出来,主动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我的手中。同时在安装公司、以及业主方面积极的配合下,所有的标注又落实到监控元件和线路按部就班的各就各位。也是由于前面的努力,使得现场管理易如反掌,在对施工队、安装公司讲解施工大纲时,大多数人甚至这样理解,整个方案是我们重新设计的。作为现场一线的管理者,当时自己心里很明白还有更大的**在后面,所以脉动几乎是和豹子的一样,既有激动也有强劲的冲力。

第四阶段。具体落实阶段。检测设备安装,控制盘就位,一次接线,而后是粗调。就像待嫁的新娘一样,大婚之日即是揭开面纱之时。甲公司遗留的问题和我们自己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有时候是缺漏的控制设备,有时候是乱序的接线编号,搅得你头疼。还好都是末梢问题,没有预计的那么糟糕,很多问题都能够及时准确地通过各种途径沟通解决。

我们犹如长征一般,一步挨一步的前进,把这个项目做到尾声。2006年的年底随着物业接收部门一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的接收使用,我的心跳也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宁静。虽然整个整改工程还没有真正结束,但是我终于可以爬到主楼的屋顶俯瞰这块方圆不到20万平的地方,回忆着我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欢悦,还有那段日子中,难忘的每个故事。

概括以上的工程实践,我认为理论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研究的。

有序化分析系统。

认真仔细的勘查现场,核对图纸。

认真仔细的深化方案。

认真仔细的落实设计。

有序化分析是后面3条的基础,认真仔细是项目实现的有力保证。

综上所述,本次项目能够在8个月的时间内将对方1年多的工作量弥补回来,最值得借鉴的一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工程理论,切实有效的分析症结,改良我们自己的施工方法。按照科学的理论有序化地剖析分

最后的感言,经历过痛苦的生命才能称其为人,把比绝望更大的痛苦咽进肚子里的人,才能称其为男人。把痛苦变成智慧的才能称其为工程师。优秀的工程师都是从巨大的痛苦中超度出来的。就工程实践上来讲,积极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我能够赢得最大限度的帮助一个主要因素。最初进场,和哪一家沟通都很费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工作的深入,关系好的几家都成了我的座上客。所以,我认为任何问题,不要拖拉,每天制定工作计划,然后逐个落实实施,今天不解决,那就明天解决。针对安装公司和业主提出的专业性问题,1是1,2是2,别人的问题不夸大,不旁观,自己的问题认真检讨,尽快解决。热情地给与所有人帮助,不随便的对施工方发脾气,但是需要处罚的时候决不手软。

下载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以南非为例(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秦晖——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经验以南非为例(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人事制度改革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大学人事制度改革 ——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 曹海军 霍伟桦 大学人事制度,主要是指大学教师人事制度。大学的使命是教学和研究,这个使命主要是由教师完成的,所以教师是......

    地铁地下街经营经验探讨——以台北市捷运系统地下街为例

    地铁地下街经营经验探讨——以台北市捷运系统地下街为例 摘 要:地铁地下街作为重要都市商业空间的延伸,特别是在商业密集型都市中,有计画的经营地铁地下街应能够创造巨大的......

    以海南房产为例 浅析房产与电子商务

    (本文资料由A房网整理提供,文章资料来自 www.xiexiebang.com/zixun/show/203/1513/) 以海南房产为例 浅析房产与电子商务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过网络进行购物、......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

    对外贸易作业(以中国为例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对外贸易理论发展的过程,介绍了学术界对对外贸易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状况与争论,并着重分析了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关键词] 对外贸易 出口贸易......

    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以丽江为例

    、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因其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我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

    以搜狐为例浅析企业收购与反收购

    以搜狐为例浅析企业收购与反收购 成一虫/(chinabyte) 10月12日青鸟公司宣布将分批抛售所持的全部672万股搜狐股票,据称主要原因是:集团内部对互联网的看法产生分歧;搜狐方面的......

    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

    中小企业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绵阳市为例发布时间:2005-10-13信息来源:徐云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