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想品德七下第2课《集体的力量》导学案

时间:2019-05-13 04:2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思想品德七下第2课《集体的力量》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思想品德七下第2课《集体的力量》导学案》。

第一篇:教科版思想品德七下第2课《集体的力量》导学案

第二课我与我们

(二)集体的力量

【自主探究】

1.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①团结协作有利于人类___________;取得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②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我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③团队精神是___________的重要保障。2.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要真正做到团结互助,需要勇于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3.怎样理解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①竞争与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共存才能不断推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②敢于竞争意味着________;承认________,________;努力发挥________,争取超越他人,实现共同进步。

③善于合作意味着与同伴___________,取长补短;与他人合作,不计较___________;为了实现而。【当堂检测】

1.“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倒山。”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只有人数多的大集体,团结才能发挥力量 B.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掩饰缺点 C.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无法立足社会 D.团结能使集体战胜困难,不断进步和发展 2.“龟兔赛跑新传”——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很快到了河边,到了河里的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实现了共赢。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创造竞争中的双赢②要竞争就不能合作,要合作就不能竞争 ③在生活中,既要学会竞争又要善于合作④竞争只会两败俱伤,合作才能实现共赢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3.无论是一支球队、一个企业、一个研究小组,还是一支部队,成员的合作对于集体的成功至关重要。这说明()

①只要团结协作,集体必然会发展壮大②团队精神是集体取得成功的唯一因素③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④集体的发展有赖于每个成员团结协作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4.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团结协作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下列同学的做法有利于团结的是()

①林强对班里的同学从不说一句批评的话②看到违反校规的现象,李梦都给予批评 ③对批评自己的同学,赵阳总是不屑一顾④刘磊敢于自我批评,从不掩饰自己缺点A.③④B.①④C.②④D.②③

5.一个缺乏竞争的集体,将失去前进的动力。敢于竞争意味着()①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发挥自身潜力②承认别人长处的同时争取超越他人

③与同伴互帮互助,主动与他人合作④坚决反对借助不正当手段而获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进入初中后,同学们在学习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了。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在学习上,高丽发挥自身潜力,积极向上 B.为当选优秀学生,张强贬低所有参选同学 C.为保持英语优势,李梅考试时打起了小抄 D.看到好友当选为团员,王娟的心里很酸楚 7.当今社会,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我们所提倡的“团队精神”就是()①团队内部成员上下一致、相互支持②队员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一团和气 ③本着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行动④能够顾全大局,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8.2008年,一个个神话就在哈师大附中高三(2)班真实地上演了。全班56人参加高考,3人超700分,55人分数超过600分;全班12人被保送北大清华,理科状元也出自这个班。唯一没有超过600分的学生,也超过全省理科一本线。班主任刘振成不断为学生灌输“霸气的野心”理念,在学生心中激起强烈的竞争意识。任毅刚刚入学时班级排名倒数第四,基本不把考上一流大学当回事儿。刘老师私下与他沟通,“在学习中要有野心,要有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气魄”,这句话在他心中起了波澜。高考成绩揭晓,任毅总分达到699分。在这个班,学生间的互助氛围也十分浓厚。高考状元张晓睿告诉记者,如果班上某个同学有一道题做不出来,身旁的同学都会过来参与,有时会聚来一群人。班级有个口号:“团结务实,我为第一”。

哈师大附中高三(2)班造就的“高考神话”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二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七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七

八年级第三单元

学会负责

考查范围及要求

第7课行为与后果 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掌握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增强责任意识。

第七课 行为与后果

考点解读

1.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2)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责任意识

(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2)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合法利益,从而受到人们谴责甚至法律惩罚。

(3)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会以天下为己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3.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捌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行为前预见与选择)(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行为中自律与自控)(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行为后自省与负责)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体育课上,同学们练习投篮。突然.一个篮球打在小刚的眼镜上,眼镜摔在地上碎了。小强赶快过来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刚二话没说,上去就是一拳。作为小强的朋友,你的做法是

()A.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吃亏,帮助小强,好好教训小刚B.不能在老师的面前打架,劝小刚忍一忍,等放学后再伺机报复C.“法不责众”,多找几个好朋友来帮忙D.赶忙上前劝说二人,实在不行请老师出面解决

2.人们如果不承担许许多多的责任,其后果是

()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②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③受到人们的谴责④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古训告诉我们

()A.好的行为一定产生好的结果

B.不道德的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

C.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而且行为与后果之间具有一致性

D.对做坏事和做好事我们都不要评论,以后自有定论

4.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张华因为拾金不昧受到了表扬,而李明则因为考试作弊受到点名批评。这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②我们要向张华学习③作弊是不诚信的表现,违反了学校纪律④李明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一个人如果能把为别人解决困难作为自己的快乐,他一生都会快乐。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你若要人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别人创造价值。”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B.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C.要对别人、对社会负责 D.对自己可以不承担责任但对社会要承担责任

二、非选择题

6.古人云:“三思而后行”,我们在行为前都应该有思索和选择,《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中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反恩一下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要考虑到《日常行为规范》里的哪些要求?你做到了吗?

假如在放学路上,路过网吧门口,网吧老板说“进来玩一会,可以代写作业,没带钱还可以赊帐”,你能进去吗?你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单元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说:“雷锋再无私、高尚,他也拿了国家发给的衣服,领了国家发给的津贴,所以,英雄人物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私的一面。”对此,你的正确理解是

()A.承担责任,就要付出代价

B.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C.承担责任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D.承担责任,是不能有回报的

少年陈某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深感对不起父母,最终自杀身亡。回答2—3题。2.上述事例表明

()A.只要上网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B.上网成瘾会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C.网络是魔鬼,百害而无一利

D.只要上网就会上瘾

3.要避免上网成瘾,青少年应该

()①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

②抵制上网行为

③增强分辨是非能力

④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谁对我负责”,回答首先是

()

A.自己对自己负责

B.他人对自己负责

C.集体对我负责

D.国家对我负责

5.在某网络组织的成人标准网络票选活动中,“责任”一词的选票高居榜首,成为入选成人标准的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简要分析题

11.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上,一幕名为《永不停跳的舞步》催人泪下。领首个关键词。这表明

()A.责任就是无私奉献

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C.承担责任就要不言代价

D.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6.右图漫画《无题》主要告诫我们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

()A.诚实守信 B.树立法治观念 C.勤奋学习D.关心社会

7.今天轮到小进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可他马上要代表所在班级去参加和兄弟班的篮球比赛,他应该

()A.草草扫完了事

B.让小组其他同学做

C.不去比赛,谁让班干部没安排好 D.请朋友今天代自己打扫卫生,下一次自己再替朋友做

8.在校运动会的接力比赛中,小丽跑第一棒,传棒时,她把棒掉了,结果她们班得了最后一名,为此她非常伤心。跑第二棒的小红对同学们说:“不怪小丽,只怪我没把棒接好,下次我们一定跑出好成绩。”在这件事中,小红的行为

()①是主动承担责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有责任感的表现③不可取,是不分是非,随便承担责任的表现④是对自己对班级负责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有些地方性法规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用血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无偿献血者给予优先用{缸、免费用血等优惠。这体现了

()

①只要付出就应该有更多回报②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③只有无偿献血,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责”是指社会责任,我们要尽到社会责任就要()①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②维护国家的尊严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

④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舞者小李月原本是一位学芭蕾的孩子,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虽承受巨大内心痛苦,但她一刻也没放弃对芭蕾的追求,不想让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重新起舞,向世界、向伤残的小伙伴,也向自己证明:地震折不断我的梦想,超越自我,就仍能高高飞翔。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李月面对挫折和逆境足如何实现她的梦想的?

(2)在小李月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心理品质?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磨砺这种高贵品质?

三、实践与探究题

12.湖南辰溪县莲花村党支部书记宋先钦。为了带领全村人致富,创办瓷砖厂。后由于种种原因瓷砖厂停产。停产,就意味村民投入的集资款不仅赚不到钱,本金也赔光,还得负担贷款债务。这时宋先钦站出来承担了全部的债务。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省吃俭用,宋先钦终于还清贷款与利息30万元。2005年春,在怀化市市直机关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所有在场的共产党员听了他的事迹后,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继续探究下列问题:(1)宋先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宋先钦事迹中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为什么宋先钦的事迹会感动那么多共产党员?

第三篇:教科版思想品德八下第9课《人类的需要》学案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

【新闻播报】 【自主探究】

1.为什么说劳动是人类的需要?

①劳动创造。(在人类由古猿进化的过程中,劳动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②劳动创造。(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坦,行得方便。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劳动创造。(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辛勤地创造着精神财富。)总之,劳动创造。

③劳动促进。(劳动使人体器官和智能素质得到了发展。劳动是培养和发展道德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劳动与个人成才、事业成功紧密相关。)④劳动是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当堂检测】

1.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促成了从猿到人的转

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是()A.自然界的发展B.语言交流C.直立行走D.劳动 2.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这里的文明是指()A.物质文明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C.精神文明D.举止文明 3.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坦,行得方便。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这主要说明()A.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B.劳动创造了人类物质文明 C.劳动创造了人类精神文明D.劳动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4.歌曲《南泥湾》、《劳动号子》,书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以不同的形式歌颂、反映和记载了人类的劳动生活和智慧结晶。这表明()

①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物质财富②劳动创造了精神财富③很多精神文明成果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④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司马迁用了18年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这说明()

①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文明成果②劳动是物质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③精神文明成果都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④伟大精神文明成果的创造过程往往是艰辛的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6.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和自立的意识。通过劳动,我们能学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主要说明()A.劳动使人体器官和智能素质得到了发展。

B.劳动是培养和发展道德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的唯一途径。C.劳动与个人成才、事业成功紧密相关。D.劳动创造了人类精神文明

7.美国哈佛大学一些研究人员在对456名青少年追踪调查多年后发现,爱劳动的孩子比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更有成就,生活更幸福。这说明了()①劳动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②热爱劳动是成才的唯一保障 ③劳动有利于个人成才④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化社会,由石器、青铜器、铁器发展到今天的计算机,都离不开劳动。这说明()

A.人类智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物质文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C.劳动创造世界、创造文明D.劳动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 9.许多国家在儿童教育中十分重视家务劳动的训练,比如,西德的小学生有生活技能课,美国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要做一小时的家务劳动。这些国家之所以重视对儿童的劳动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劳动能使人体器官和智能素质得到发展②劳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道德品质 ③劳动可以锻炼人的能力,磨砺人的意志④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文明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被人称作“草帽书记”的杨善洲一辈子爱和群众一起劳动。他退休后到大亮山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年,建成了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并无偿上交给了国家。杨善洲同志的事迹说明()

①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②劳动是提高人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③劳动让我们住得舒坦,行得方便④劳动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第四篇: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2课1框_20120402094130750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

班级:九()姓 名:

课题 第五框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课型 新授课 执笔 田恒娟 审核 祁波 张玲 备课时间 9.16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连的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2.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代表及地位,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 3.积极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教学重点 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代表及地位 教学难点 积极承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

一、自学质疑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统一。2.______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3.中华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4.江苏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有(至少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5.列举本地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至少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2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是什么? 三训练反馈

1.下列关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 B.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C.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 D.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

2中华世纪坛序中,“文明圣火,千古未决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摩擦生火 D.独树一帜

3.我国历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分重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烁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有利于抵制外来文化的涌入,维护我国文化的单一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4.下面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搭配不当的是()

A.春节——贴春联 B.元宵节——舞龙灯 C.端午节——吃月饼 D.中秋节——赏月 5有人曾预言: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惟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就不可能复活了。这说明()A.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走向中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B.传承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D.在国际竞争中,经济、科技的竞争已不太重要

6.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在鸟巢内“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理念来自“渊A、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 B、中华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C、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D、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这说明(): 7.下列对于中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②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华文化将被世界文化同化 ④中华文化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②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③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④充满智慧 的中国哲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9.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人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10.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天桥“杂耍”、京剧遭遇“寒流”、昆曲面临消失等问题,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拯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①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烁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③这样做是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作贡献④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千万不能迷失方向,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简要分析题 17.我国自2002年开始在海外设立非营利性质的语言推广机构,2004年定名为孔子学院。目前已有80所落户3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 000万人,100个国家超过2 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全球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热。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何在海外掀起了学习汉语热。

(2)国外有汉语热,国内有外语热。中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

实践探究题:要求语言简洁、层次清晰

18.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全国各地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唤起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营造热爱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某校九年级(1)班在我国 “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展开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内容:(1)调查本地区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2)假如请你结合这次活动出一期板报,你打算用哪些方式搜集资料?(请写三种)(3)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保护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些什么。四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

第五篇: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导学案

15 文具的家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文具的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心理、生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猜谜语、同桌比赛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和记忆生字。同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汇报学习的收获。使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发现文字中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让小朋友说说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等文具的作用。

2.激趣引题:这些文具被小主人弄丢了,怎么办?我们帮它们找到家吧!

1.学生自由说出喜欢的文具并简单说说文具的特点。

2.齐读课题。读好轻声“的”。

1.文具的作用有哪些?请自由说一说。

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3个生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教.c育o网m

(1)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学习,同时规范每个学生汇报时的语言。

(2)引导学生集体汇报,相机评价和鼓励。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生字,说清用什么方法识记。

(1)教师点拨形声字记字法。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及时鼓励。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为生字组词和造句,帮助理解。

①启发学生还有哪些字可以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哪、她、检、查)

②拓展一字多种记忆法。

③启发学生运用讲故事或者猜字谜的方法识记“办”字。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的13个生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汉字的字音和字形。

(1)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拼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如:“仔”字是平舌音;“所”字是平舌音。

(2)正确拼读生字。

3.学生观察,挑选喜欢的生字同桌间进行交流并汇报,说话要完整。

(1)形声字识记法:我最喜欢“新”“仔”这两个字,它们都是形声字。

(2)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学生交流汉字故事:遇到事情怎么办?用力伸出两只手。(“办”字中间是力,两边的两个点是两只手。)。

2.汉字游戏,连一连

所      细

仔      有

次      数

3.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欠()()

子()()

佥()()

也()()

斤()()

三、观察指导,书写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边指导边示范。强调观察,注意字的占格位置。

2.指导写字后,学生书空一遍,仿写一个。

3.重点指导:

(1)“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被包围部分不要写成“已”。

(2)“找”左边的提手旁占左半格,右边“戈”的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

(3)“办”书写时,应该先中间后两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写生字。

1.学生先跟着老师书空一遍,然后在田字格内仿写一个。

2.根据同学、老师的建议再写两个生字,争取比原来写得美观。

3.把其他生字,自己每个字写两个,同桌互评。

4.在田字格内工整地写“包”“找”“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5分钟)

1.教师出示课文,用红色突出生字,组织学生开展“送字回家”读书活动。

2.引导学生自由读文,提出要求。

(1)仔细观察,课文里共有几个自然段?

(2)完成填空。

1.学生同桌互相比赛读课文,小组每人一段读文。

自主汇报读书感受。

2.(1)学生认真读文,标出自然段。

(2)学生通过几遍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填空。

5.本文写了()乱扔文具,在()的劝说下,认真检查文具,不再乱丢文具的事情。

五、互相交流,畅谈收获(用时:5分钟)

1.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了,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汇报本课学习收获。

2.完成课后作业。

6.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看图想象,引入课题(用时:5分钟)

出示课文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学生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

7.想一想,自己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文具的?

二、小组合作,读中感悟,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分组出示图片。

(1)讲明小组学习要求。

(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2.组织学生学习第1、2自然段。

3.指导学生了解“再”的字义并造句。

4.区分“哪”和“那”。

5.指导读文。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讨论。

2.汇报第1、2自然段的学习。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解说自己的学习结果。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到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

(2)你想过为什么吗?

(3)怎样才能不丢文具?

3.学习生字,并组词造句。

4.有感情地读文。

8.组词并造句。

再()

在()

哪()

那()

三、品读感悟,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第3~6自然段。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处对话。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女孩动作的词语。

4.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个性地读出小女孩和妈妈的对话。

5.引问:贝贝最后改正错误了吗?

1.小组成员每人一段读文,自主汇报读书感受。

2.学生从文中找出妈妈和贝贝的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3.学生自主画出描写小女孩动作的词语,多读几遍。

4.学生自主读书,同桌交流,分角色读。

5.请试着在书上找一找,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9.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动作的词语。

10.和同桌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妈妈和贝贝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语气。

四、拓展课文,总结方法(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爱护文具的方法。

2.在班级召开文具认领会。

1.总结方法:

穿衣服——包书皮

戴帽子——笔套

给橡皮洗澡

每天清点学习用品

定期整理书包

2.把平时同学们在班级随手弄丢的文具进行失物招领。

11.说一说自己今后应该怎样爱护文具。

16 一分钟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一分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理性认识。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导学案在设计时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围绕元元上学路上发生的三件事切实感受一分钟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摩,促进学生移情体验,真切感受人物着急、自责、后悔等心理,为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为避免教学陷入纯说理的泥沼,导学案在设计时充分挖掘语言元素,体现语文特点,在明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调查了解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学生).c育o网m

2.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指导学生自由说说对“一分钟”的认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

1.自由交流认识。

2.学生读题。

1.自由说说“一分钟”能干哪些事情。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

1.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自主识记生字字形。

2.检查学生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3.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引导学生简要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和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3)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3.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小组合作交流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5.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口头组词。

钟()元()

迟()洗()

背()刚()

叹()共()

汽()决()

定()已()

经()

三、学习第1自然段(用时:5分钟)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导交流:说说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

1.朗读课文。

2.交流回答,相互补充。

3.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元元对一分钟的态度。

3.闹钟响了,元元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3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钟、元、共、洗、坐”,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描红、临写。

3.教师范写。.c育o网m

4.引导学生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描红、临写。

4.与同学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4.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

钟:

元:           共:

洗:           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

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语。

2.交流课文内容。

5.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朗读感悟,领会重点(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2.指导学生体会原因。

(1)引导学生抓住具体内容理解元元迟到的原因。

(2)展开小组讨论:元元两次叹气,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3)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的句子,注意读出叹气、自责的语气。

(4)体会元元“红着脸,低着头”的原因,揣摩“元元非常后悔”时的心理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阅读课文。

2.师生对话,交流互动:

(1)迟到原因主要:等红灯、等公共汽车、走到学校。

(2)小组讨论:元元为什么叹气,他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全班交流。

(3)在交流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读出元元着急、自责的语气。

(4)揣摩并交流元元后悔时的心理,懂得时间的宝贵,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

6.元元一共叹了几次气?每次叹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7.元元为什么后悔?

三、展开讨论,获得启迪(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2.指导学生合作表演:回到家后,爸爸知道了今天的事,会对元元说什么?元元又会说些什么?

3.课件出示有关时间的名言,引导学生交流学习。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全班交流,体会一分钟的重要性,明白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2.生生合作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3.交流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并诵读记忆。

8.写一写。

我能一分钟写()个字。

我能一分钟走()步。

我能一分钟看()页书。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已、经”,再次认读,并指导学生扩词。

2.指导学生写字。

(1)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2)教师范写。指导描红、临写。

3.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充词汇。

2.在教师指导下写字。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重点笔画。

(2)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描红、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9.在田字格内书写“已、经”。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动物王国开大会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因此,本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在主动识字与自主读文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这篇童话故事借助狗熊四次发布通知的事巧妙地向读者展现了说话的技巧。教学时,紧紧抓住这四次通知的具体内容,展开自主阅读、小组探究、指导朗读等教学活动,在且读且学且探究中,感悟语言表达的奥妙,总结出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主动阅读,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得以保护和培养。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结合插图简单讲故事。(学生)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与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里?猜猜它们要去干什么?

2.教师板书“动物王国开大会”。学习“物”字。

(1)教师引导学习牛字旁。

(2)点拨识记方法。

3.教师引问:这次大会是谁通知的呢?动物们会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大会?

1.学生交流插图五。(这是森林里,许多动物跟在森林之王老虎周围准备去开大会。)

2.学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1)学生观察牛字旁的笔顺,与“牛”字的笔顺进行区分。

(2)扩词,运用加一加方法记忆。

3.学生纷纷说出对课文的初步了解。

1.写笔顺。

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自主交流识字方法,可以请同学和老师帮忙。

(3)把难认的字在生字表中圈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正音,区分易错字与易混字。

(2)指导学生明确每个字的部首。

(3)导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这些汉字,并和同学交流。

(4)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认字游戏。y教.c育o网m

①教师说字词,学生举字卡。

②教师出示字卡,开火车认读。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课文,圈生字,给字组词。

(2)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借助生字表认读难认的字。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认读新学生字、词。如,“准时” 的“准”字是翘舌音,“熊”字和“脸”字都是三拼音节。注意多音字“空”的读法。

(2)划分偏旁部首学习汉字。

①虎:“虍”,注意第三笔是横钩。

②百:独体字,部首是“一”。

③“鬼”和“舌”:独体字,部首都是本字。

④辶:通、遍、连、还。其中“还”是多音字。

(3)学生自主运用加一加、寻找汉字兄弟(区别形近字)等方法识记汉字。

(4)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字词。

①听字词,迅速举起相关字卡并跟读。

②根据字卡,组词、扩词认读。

2.在翘舌音的字的下面画○,在三拼音节的字的下面画☆。

熊 注 意  百  鬼  舌 脸 准 通  连  虎  第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能+灬 =()()

虍+几 =()()

氵+主 =()()

音+心 =()()

冫+隹 =()()

5.区别形近字,再组词。

能()注()第()

熊()住()弟()

三、熟读课文,书写汉字(用时:17分钟)

1.课件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引导学生读通顺。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1)教师范写生字,巡视并指导学生书写。

(2)引导学生对所写汉字进行评价。

1.结合课件中的句子,开火车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选择喜欢的动物,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看老师范写,然后自己在本子上对照书写。

(1)运用寻找关键笔画的方法写好汉字。如:“要”“百”“舌”三个字的关键笔画都是长横,写时要突出。

(2)学生在自己写得最满意的汉字下面做标记,同桌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再次书写。

6.下面哪些动物是课文中出现过的?请你圈出来。

狮子 大象 老虎 狗熊 山羊 梅花鹿 狐狸 刺猬 大灰狼

7.完成书后写字表中的书写任务。

四、细读文本,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1.教师引问: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动物?狗熊发布了几次通知?最后动物大会开成了吗?绿

2.教师导学:狗熊为什么发布了四次通知?

1.学生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课文中出现的动物有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狗熊一共发布了四次通知,最后动物大会终于开成了。)

2.学生汇报,通知事情要说清楚时间、地点。

8.想一想,哪些动物会参加这次大会?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用时:6分钟)

1.教师听写上节课的生字、新词。

2.教师引学,回顾课文内容。点拨: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你认为谁是最主要的?它在做什么事?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同桌相互订正,重点记忆出错的字词。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动笔圈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字。

(2)交流:狗熊是最主要的动物,它在为动物王国大会发布通知。

9.按照动物的出场顺序给下面的动物排排队。

()老虎()大灰狼

()狗熊()梅花鹿

()狐狸

二、品读课文,自主学习(用时:18分钟)

1.教师引学:请大家自由读文,思考:狗熊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用横线画出每次通知的内容。再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第一次发布的通知,并用多媒体展示交流,引问: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依次出示后三次通知,朗读——交

流——汇报——明确。

(3)教师重点围绕第四次通知组织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通知,体会要把事情说明白需要注意的要点。指导完成学习卡一。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发现每一次狗熊发布通知后,是谁提出了疑问。

(1)教师多媒体出示第4自然段,引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10、14自然段,引读。

(3)教师引读每次的通知及动物的话。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狗熊发布的通知的内容。

(1)第一次: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同桌交流发现这个通知没说什么时间、在哪里开大会。)

(2)第二次: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自主发现这一次的通知有时间,但是不够确切。)

(3)第三次: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小组交流发现这一次通知内容时间确切了,但还是没说清在哪里举行。)

(4)第四次:请注意啦!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师生交流:这次通知说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事件、参加人等。)

2.男女生轮读四次通知的内容,发现要想发布通知,注意讲清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和参加人。自主完成活动卡一。

3.学生小组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狐狸、大灰狼、梅花鹿说的话。

(1)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交流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省略的是其他的时间,比如:后天、大后天等。)

(2)学生表演朗读第10、14自然段。读出大灰狼和梅花鹿不同的语气。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通知的内容,学生分别朗读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话。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动物王国开大会,()来发布通知,一共发布()次,最后一次通知的内容是

11.填标点。

狐狸奔来了 对狗熊说 你说一百遍 大会也开不起来

为什么 狗熊问

因为你没告诉大家 大会在哪一天开 是今天  还是明天 还是

三、朗读课文,拓展练习(用时:16分钟)

1.教师引读:看看课文,你一定会发现这个故事中对话特别多,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吧!

2.教师出示活动卡二,引学:读一读通知上的内容,和同桌交流后完成活动卡。

3.教师引学:看插图讲故事。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主选择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选择喜欢的角色背诵相关对话,进行表演朗读。

2.学生结合活动卡上的通知,同桌交流并填写卡片。

3.学生结合插图复述故事。

12.学了课文,你知道怎样把通知说清楚了吗?在你认为有用的信息的后面的括号里打“√”。

时间()

地点()

事件()

天气()

发布人()

发布时间()

18 小猴子下山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小猴子下山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本课设计力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结合本文特点采用教师导学——分组探究——自主汇报——教师点拨的教学思路,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借助多媒体、课文插图、学生表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明白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结合插图简单讲故事。(学生)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小猴子图片,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瞧,有一只小猴子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快跟他打个招呼!

2.板书“小猴子”,引问:我们今天要学习关于小猴子的什么故事呢?继续板书“下山”。

3.教师引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学生纷纷与小猴子打招呼。(小猴子顽皮可爱,惹人喜欢。)

2.交流:这是一篇关于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3.齐读课题,提出疑问。(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小猴子下山有什么收获?小猴子最后怎样回家的?)

1.看谁写得多!

写出带有“犭”的汉字:()、()、()、()。这些汉字都与()有关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2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容易读错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同学互相学习字词:把认为难认和难写的字在生字表中圈出来,交流识记方法。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正音,区分易错字与易混淆字。

①教师指导区别本课动词:教师做动作,学生猜生字并举字卡。

②导学:请你找找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语。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组词。

(2)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朗读新学的生字、词。如,“非常”的“常”字是翘舌音,“满”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多音字“空”的读法。

(2)分类学习本课动词。

①运用归类法学习带有“扌”的汉字:扛、扔、摘、捧、抱。学生根据教师动作举起相应字卡。

②学生汇报:掰、蹦、追。分别进行动作表演,并讲讲意思。

3.学生看老师范写,然后自己在本子上对照书写,并分享根据字形规律记忆生字的心得。如,“块”和“往”左小右大,“非”字两竖一短一长,“进”的“辶”是三笔。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组字并组词。

扌 乃()()

奉()()

工()()

包()()

4.和同学玩猜字游戏。

规则:一人做动作,一人来猜字。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用时:17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引导学生做游戏巩固生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指导书写。

(1)教师点拨左右结构的字:“块”和“往”。

(2)教师指导找“瓜”“非”“常”“空”等字的关键笔画。

(3)巡视并纠正学生的书写。

1.结合课件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学生抽字认读,小组比赛。

2.学生自主观察本课会写的生字,选择一个喜欢的字尝试书写,同桌对照,提出建议。

(1)学生观察发现“块、往”左小右大。y教.c育o网m

(2)学生同桌交流关键笔画:“瓜”字第三笔的竖提;“非”字的两竖;“常”字和“空”字的最后一笔。

(3)学生根据交流与发现再次书写对照。

5.填上恰当的动词。

①蹦 ②掰 ③追

④进 ⑤抱 ⑥扛

()开()跳

()赶()起

拥()走()

四、细读文本,理清脉络(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猴子下山先后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找到相关的词语画一画。

2.教师导学:小猴子最后是怎样回家的?

1.学生组内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先后到的地方有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做的事情是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

2.学生汇报小猴子两手空空回了家,体会小猴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一心一意。

6.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小猴子下山路线图。

玉米地—()——()——

()

——空手回家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用时:6分钟)

1.听写上节课的生字、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点拨:小猴子先后扔了哪些东西?

3.引学:小猴子弄丢了手里的东西,还弄丢了“猴”字中间的一小竖,跟老师写字。

1.学生听写生字、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小猴子掰玉米又扔了玉米,摘了桃子又扔了桃子,摘了西瓜又扔了西瓜,追兔子没追上,空手回家了。)

3.发现“猴”字中间没有竖,随老师书写课题。

7.小猴子先后扔了哪些东西?

()——()——()

——()

二、再读课文,积累词语(用时:24分钟)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导借助课文插图描述小猴子在哪里做什么。

(2)引问:小猴子掰的玉米什么样?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3)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又大又多”的意思。

(4)引导学生尝试说话练习。

2.学习第2自然段,积累“又大又红”和动词。

(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

(2)课件出示蛋糕、跳绳、大树等事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又~又~”式的词语。

(3)引导学生发现动词,表演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积累词语。

(1)教师引问:小猴子又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2)课件出示扩词训练。引导学生扩词、造句。

(3)引导学生结合动词,表演朗读。

4.指名读第4、5自然段。

(1)引导学生体会“蹦蹦跳跳”和“可爱”两个词语。

(2)引导学生自主说出小猴子最后的结果。

(3)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猴子回家后的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课文。

1.学习说完整话,积累“又大又多”等词语。

(1)自由读第一节,根据插图说话。(小猴子在玉米地里掰玉米。)

(2)学生发现“又大又多”,扩充词组。(又大又多的玉米、苹果、茄子、黄瓜。)

(3)学生通过读文想象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4)仿说一段话,运用上“又大又多”。p小j学y教.c育o网m

2.反复朗读课文,突出“又大又红”。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文边画出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又大又红的桃子)结合图片,扩词(又香又甜、又细又长……)。

(2)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画出动词。(扛、扔、摘)

(3)学生通过自己读、同桌互读、表演朗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3.抓住重点词,感受小猴子见异思迁。

(1)学生边读文边圈画出小猴子所见。(又大又圆的西瓜)扩词(又大又圆的苹果、又大又圆的气球)。

(2)学生结合课件扩词并造句。互相纠正,完善。

(3)同桌合作,一人表演,一人朗读,全班展示,尝试背诵。

4.分组学习。

(1)学生自由读文,找到描写小兔子的样子的词语。尝试用“蹦蹦跳跳”和“可爱”造句。

(2)学生通过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猜想故事结果。

(3)学生带着失落、悲伤的心情读全文。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玉米

()桃子

()西瓜

()兔子

9.看谁填得多。

又()又()

又()又()

又()又()

又()又()

10.选字造句。

(1)教师节那天,我手()鲜花,献给老师。

(2)爷爷()着锄头去铲地。

(3)小弟弟把香蕉皮()进垃圾桶里。

三、回顾全文,质疑探究(用时:10分钟)

1.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吗?

2.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

3.教师引学:看插图讲故事。

1.学生交流,各抒己见。(小猴子见异思迁,做事不能一心一意。)

2.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小猴子说出心里话。

3.同桌说一说:如果小猴子再次下山,他会怎么办?

11.学了课文,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教科版思想品德七下第2课《集体的力量》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思想品德七下第2课《集体的力量》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