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工会与共青团共建工作的方案
黑市团联发[2012]8号
--★--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
工会和共青团共建工作的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总工会、团委:
现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工会和共青团共建工作的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2012年7月10日前,各市(地)总工会、团委要将合作制定的本地工团共建工作年度规划或方案分别报市总工会和团市委;12月31日前,要将本地开展工团共建工作情况联合形成书面报告,分别报市总工会和团市委。
黑河市总工会组织部联系人:陶富强
联系电话:8223072 电子邮箱:hhtaofuqiang@163.com
共青团黑河市委组织部联系人:张雪 方倩
联系电话:8226207 电子邮箱:hhtswzzb@163.com
黑河市总工会共青团黑河市委员会
2012年6月17日
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
工会和共青团共建工作的方案
按照黑龙江省总工会、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工会和共青团共建工作的意见》(黑青联字[2012]15号)要求,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建设,黑河市总工会、共青团黑河市委员会决定,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工会和共青团(以下简称工团)共建工作,特制定工团共建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工团共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加强工团组织协同配合,发挥工团组织各自优势,统筹推进工团基层组织建设,同步扩大工团组织覆盖,增强工团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工团组织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精神,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在繁荣黑河边贸旅游明星城,推动黑河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2年年底,全市已建立工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三、共建内容
1、协同推进工团组织组建工作。要按照工会和共青团有关章
程规定,加快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工团组织的步伐。对于已经建立工会组织、尚未建立团组织且符合建团条件的(有团员3人以上),工会组织要在摸清本企业团员青年状况的基础上,会同企业所在地团组织,共同向本企业党组织或企业负责人提出建团意见和方案,争取企业领导层支持,推动在本企业建立团组织;对于正在筹建工会组织的,负责筹建工作的上一级工会组织要注意与同级团组织取得联系,统筹考虑在建立工会组织的同时,同步建立团组织;对于已经建立团组织、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团组织要通过积极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充分联系凝聚职工,为建立工会组织创造条件。在工会组织帮助推动企业建团过程中,企业所在地各级团组织要给予积极配合,主动沟通衔接,完成有关建团审批备案手续;企业团组织建立后,要按照“凡有50名以上团员或100名以上青年(18至35岁)的非公企业,其团的关系酌情由县级以上团委直管”的原则,理顺团组织隶属关系。
2、共同开展工团活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工团组织要立足各自职能特点和优势,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开展活动,切实发挥好组织功能。要积极探索创新工团活动形式、载体和工作机制,探索工团活动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共同参与的运作模式,努力做到工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量聚合、工作互动,推进工团工作联动开展。工会组织要在协助推动建团工作的同时,支持和帮助团组织开展各类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活动,促进团的工作全面活跃,提升团的组织活力和影响力。
3、统筹加强工团组织自身建设。统筹考虑工团组织人事安排和工作力量配备,工团组织工作人员可以交叉任职,年龄适合的工会组织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团组织负责人人选。统筹开发利用工团组织工作资源,工团组织活动阵地要互相开放,共同建设和利用。统筹开展工团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从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工团组织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交流借鉴好的建设经验,规范基础管理,完善制度机制,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相关要求
1、强化领导、细化目标。各级工团组织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两级总工会和团委要由主要领导牵头,抽调精干力量,抓紧成立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统筹负责共建的规划、组织、协调、调度等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县级工团组织要在搞好衔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合作制定工团共建工作规划方案,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细化执行措施,及时做出安排部署。县级团委要主动与同级工会组织联系,对照本地建会企业名单,认真梳理确定建团目标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提前安排部署本级或乡街级团委与辖区内建会企业搞好对接,共同向企业领导层提出建团意见和方案,在工会组织的支持下集中推进建团工作。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工团共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在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中尽快推动建立团组织,并支持和帮助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
2、加强联系、注重考核。各级工团组织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共建工作。要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检查和报告工团共建工作落实情况。要把工团共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强化目标管理。
3、共育典型、扩大宣传。要在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共育典型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和宣传非公企业在工团共建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要善于发现和培育非公企业内部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并做好向上信息反馈工作,切实营造良好的共建氛围。
第二篇:党工共建全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范文)
党工共建全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
会组织建设
党工共建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
吉林市区总工会在区委领导下,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组建原则,乘势而上,把握契机全力抓建会;借势而行,党工共建合力抓建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走出一条“党工共建,带促互动,一体化推进”的具有特色的工作路子。基本形成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建立“一会”、“一支”,没有党员或党员3人以下的非公企业建立“一会”、“一员”的党工组织体系。
一、提高认识找准位置,创新党工共建新思路
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推动力。新企建会遇到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私企老板认为建会多余,是多个“对手”来监督,多个“婆婆”受管制,多缴份经费划不来;个别私企员工有一种妄自菲薄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是“游击队”,比不上国企“正规军”,态度冷漠。民营局党委在私企党建中也遇到五难:企业老板不愿建;企业党员数量少不够建;个别党员观念淡化,怕被“炒鱿鱼”不敢建;个别党员因失业下岗心态变异,不想建;缺乏制约机制不好建。这些现象虽不是主流,却是一种不良倾向。他们通过法制教育,党章学习,认清了两种关系,解决了两个认识,形成依照《工会法》抓建会,遵照《党章》抓党建的良好氛围。
认清了促党建与抓党建的关系,增强抓工建促党 建的责任意识。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中,有的同志误认为促党建就是抓党建,是工会把手伸长了,超职越权了。针对模糊认识,他们及时组织学习了中组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重温了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组织作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问题,深刻认识到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会组织,虽无抓党建的责任,但有协助促进党组织抓建设的义务。从而摆正了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做到准确站位不越位,通力合作不独行,进而增强了党工共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认清了建立工会组织与建设工会组织的关系,增 强党工共建长期工作的目标意识。针对有人认为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企建会攻坚阶段的权宜之策,不一定适用于常规建设这一问题,组织工会干部进行工运理论上的探讨,工作实践上的论证。经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建立起工会组织是建设好工会组织的基础工程,只有在党工共建
中先把工会组织建立起来,才能在党工共建中把工会组织建设好。由于他们认清了两个关系,解决了两个认识,使得工会干部能够正确把握党工共建的全局,找准在党工共建中工会的位置,从而增强了党工共建的主动性。
二、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党工共建新格局
区总工会按照区委提出的“加大力度,党工共建,分类指导,形成机制,培树典型,滚动发展,带促互动,构筑双赢”的指导思想,营造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带促互动,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
依靠党的领导,统揽党工共建全局。一是思想上重视。党工共建列入区委工作日程,特别是区委主管书记的重要日程。亲自听取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民营局党委党工共建工作汇报。区人大、政协等领导亲自在工会的文件上签署意见给予支持。二是组织上加强。建立领导机构,区委成立了以主管书记
为组长,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区长,组织部长、区人大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揽组织部、总工会、工商局、民企局、各乡镇街党委,实行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三是政策上保证。经主管书记批准,区委办公室转发区总工会《关于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关于做好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四是工作上支持。区委召开了有组织部、区总工会、民营局党委、越北镇等单位领导和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参加的党工共建座谈会。区委主管书记深入到基层调研指导,亲自给职工讲职业道德建设课,讲党工组织作用和党工共建工作。
开展“大兵团打攻坚”活动,集中全力抓建会。在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中,采取了“划线设区,全面攻坚;锁定指标,分兵把口;专职专责,保证时限”运作方式,遵循”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
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以全新的认识、思维和举措,实行超常规运作,使全区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共建立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3个,新建各类基层工会组织916个,发展会员24516人,基本达到了量上增加,面上覆盖的要求,加速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进程。
常规运作制度化,全程跟踪抓建会。新建企业工 会组建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的长期战略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适时转入依法建会,制度建会,全程跟踪抓建会的常规化建会阶段。他们采取了六项措施,全程跟踪抓建会:一是把握契机抓建会。抓住劳动模范表彰会,人大、政协换届会等有利契机抓建会;二是预建通报抓建会。各乡镇工会与乡镇经济招商办公室联系,实行企业预建通报制;三是盯住源头抓建会。盯住企业注册源头,达到企业开工与建会基本同步的目的,克服以
往建企与建会慢一拍的弊端;四是登门留“帖”抓建会。区总深入企业建会时,在找不到法人代表情况下,便留下建会通知书限期办理建会手续;五是调度招商抓建会。捕捉招商引资落户企业信息,盯住企业建立进度,适时抓建会;六是拓宽领域抓建会。在抓好新企建会的同时,把工会组建工作向村级企业延伸。
典型带动,党工共建双促进。他们针对两类企业党工组织基础各不相同,党工组织负责人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分别选树出典型。吉林德运公司是全区改制比较早的非公骨干企业。改制后先建党总支,后建工会。党工组织都成为全区的一面旗帜,曾在市、区各类会议上多次介绍经验。企业党总支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企业工会被省、市总工会命名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市级五星级样板职代会。继德运公司以后,又有吉林市恒通高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方田水泵有限公司的党工组织迈入先进行
列。在典型的带动下,有一批纯私营企业的党工组织工作也跻身于先进行列。如吉林市红光热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先建起工会委员会,促进党支部于建起来。企业老板虽不是党员,但她聘任一位党员任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书记主席一肩挑,通过开展各具特色活动,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还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企业老板灌输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的观念,争取支持党工工作开展。目前,全区有585户非公企业建起工会组织,在52个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中建起党委、总支、支部。越北镇在已建立工会组织的37户企业中,建立党支部的有7户,其余30户企业,做到了有党员的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没有党员的由镇党委下派党建联络员,上下联动做好党建工作。
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党工组织凝聚力。党工组织 在工作中十分注重丰富活动载体,以党组织出题目,工会作文章,开展小型多样各具特色的活动。德运公司工会每年都制订活动计划,由党总支讨论决定,在时间、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工会活动计划在职工之家活动室里列表上墙,按计划举办。春夏季的消夏晚会、水球赛、钓鱼赛、登山赛;秋冬季的联欢会、拔河赛、运动会、台球赛、雪地足球赛;“三八”女职工委员会举行包饺子比赛;围绕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这一课题,开展提高产品质量论文比赛。方田水泵公司、红光热能公司等企业都针对企业特点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岗位练兵,技术表演,小指标劳动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党组织增强了向心力,工会组织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三、构建机制促规范,拓展党工共建新局面
党工共建必须有相应的工作机制作保证。区总工会在党工共建中构建了四种运作机制,使企业的党工班子拓展出“工作互促,活动互融,信息互通,阵
地共享”的新局面。
1、协调通报制。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作中,不能工会一家唱“独角戏”,要一家呼,百家应。为了实现党工共建目标,他们把先建立工会组织而又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及时向民营局党委通报,民营局党委在企业先建起党组织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也及时向区总工会通报。信息互通,双向促进,使党工共建有机协调发展。
2、两级联席会议制。为了建立稳定畅通的联动机制,把党工共建工作落到实处,他们分别建立起区和非公企业两级联席会议制度。一是建立以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党委为主体的区级党工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通报党建工建状况,研究共建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二是在已经建立党工组织的企业建立起企业级党工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就各自组织建设,活动计划,企业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流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和职工构筑双赢。
3、荐优纳新推评制。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实行工会推荐党的积极分子、党组织培养考察发展的制度。一些企业在党组织接纳新党员时,都要通过工会组织职工代表评议发展对象,以利提高党员质量,有力地促进党组织建设。
4、“双爱双评”激励机制。在私营企业中广泛开展以热爱企业的优秀职工、热爱职工的优秀经营者为内容的“双爱双评”活动,使之成为加强党工组织建设,增强活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调动职工和经营者两个积极性,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三篇:党工共建全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
党工共建全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
吉林市##区总工会在区委领导下,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组建原则,乘势而上,把握契机全力抓建会;借势而行,党工共建合力抓建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走出一条“党工共建,带促互动,一体
化推进”的具有##特色的工作路子。基本形成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建立“一会”、“一支”(即工会、党支部),没有党员或党员3人以下的非公企业建立“一会”、“一员”(即工会、党建联络员)的党工组织体系。
一、提高认识找准位置,创新党工共建新思路
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推动力。新企建会遇到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私企老板认为建会多余,是多个“对手”来监督,多个“婆婆”受管制,多缴份经费划不来;个别私企员工有一种妄自菲薄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是“游击队”,比不上国企“正规军”,态度冷漠。民营局党委在私企党建中也遇到五难:企业老板不愿建;企业党员数量少不够建;个别党员观念淡化,怕被“炒鱿鱼”不敢建;个别党员因失业下岗心态变异,不想建;缺乏制约机制不好建。这些现象虽不是主流,却是一种不良倾向。他们通过法制教育,党章学习,认清了两种关系,解决了两个认识,形成依照《工会法》抓建会,遵照《党章》抓党建的良好氛围。
(一)认清了促党建与抓党建的关系,增强抓工建促党建的责任意识。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中,有的同志误认为促党建就是抓党建,是工会把手伸长了,超职越权了。针对模糊认识,他们及时组织学习了中组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重温了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组织作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问题,深刻认识到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会组织,虽无抓党建的责任,但有协助促进党组织抓建设的义务。从而摆正了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做到准确站位不越位,通力合作不独行,进而增强了党工共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认清了建立工会组织与建设工会组织的关系,增强党工共建长期工作的目标意识。针对有人认为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企建会攻坚阶段的权宜之策,不一定适用于常规建设这一问题,组织工会干部进行工运理论上的探讨,工作实践上的论证。经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建立起工会组织是建设好工会组织的基础工程,只有在党工共建中先把工会组织建立起来,才能在党工共建中把工会组织建设好。由于他们认清了两个关系,解决了两个认识,使得工会干部能够正确把握党工共建的全局,找准在党工共建中工会的位置,从而增强了党工共建的主动性。
二、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党工共建新格局
##区总工会按照区委提出的“加大力度,党工共建,分类指导,形成机制,培树典型,滚动发展,带促互动,构筑双赢”的指导思想,营造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带促互动,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
(一)依靠党的领导,统揽党工共建全局。一是思想上重视。党工共建列入区委工作日程,特别是区委主管书记的重要日程。亲自听取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民营局党委党工共建工作汇报。区人大、政协等领导亲自在工会的文件上签署意见给予支持。二是组织上加强。建立领导机构,区委成立了以主管书记为组长,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区长,组织部长、区人大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揽组织部、总工会、工商局、民企局、各乡镇街党(工)委,实行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三是政策上保证。经主管书记批准,区委办公室转发区总工会《关于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关于做好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四是工作上支持。区委召开了有组织部、区总工会、民营局党委、越北镇等单位领导和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参加的党工共建座谈会。区委主管书记深入到基层调研指导,亲自给职工讲职业道德建设课,讲党工组织作用和党工共建工作。
(二)开展“大兵团打攻坚”活动,集中全力抓建会。2002年在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中,采取了“划线设区,全面攻坚;锁定指标,分兵把口;专职专责,保证时限”运作方式,遵循“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以全新的认识、思维和举措,实行超常规运作,使全区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共建立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3个,新建各类基层工会组织916个,发展会员24516人,基本达到了量上增加,面上覆盖的要求,加速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进程。
(三)常规运作制度化,全程跟踪抓建会。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的长期战略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适时转入依法建会
第四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
浅谈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
工作的认识
(荔湾区西村街 王玉田)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实施阶段,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格局是国家一项长期的经济制度安排。“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是社会共同进步、有序发展的主旋律。“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稳定社会等方面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是我们党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打牢党的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开展“三严三实”和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部署的切实举措,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意义极为深远重大。
一、坚定不移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归根到底要通过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来实现。因此,要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力度,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释放树立执政党的先进性的正能量形象。
(一)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地位、定位、作用和主要职责。坚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中发挥政治引领、巩固、壮大企业发展作用。这是执政党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定位,通过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凝聚力量,发展企业经济,体现党组织的作用和职责。
(二)非公有制党组织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扩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教育党员和职工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维护职工群众正当权益,引导和监督企业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三)团结凝聚职工群众。加强和改进党在非公企业的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主动关心、热忱服务党员和职工群众,从得“人心者”上占有党员和群众。二是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组织覆盖是形式,工作有效覆盖更重要,把工作有效覆盖做细做深做透。三是主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在工作生活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关键重点时党组织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党在群众中有号召力、凝聚力。
(四)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情况的调研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括企业法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人数情况、党员数量情况等。通过结合工商行政部门、税务部门的行政机制和各种有效载体,规范经营者经营责任行为和组织行为。企业党组织与党员有密切的联系,有正常的组织生活,有可靠共享的信息资源。做到经济发展到那里,党的工作就做到那里;那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党的工作,那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服务。
(五)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的政治、政策法规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法人政治、政策法规培训学习,增强法人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非公企业党工委都有类似的专题培训,加大对企业法人的政治学习和党建工作的环境营造,这是一个极好的政治现象。
(六)重视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管理和发展新党员工作。通过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途径和方法,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规范各项管理制度,打牢党在非公企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实现党在非公企业领域的政治影响和有效执政。
(七)重视、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工作。重视有“话事权”业主,高级管理人才,部门经理或业务骨干社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的组织,这一阶层人员学历高、年龄轻、有才能、有冲劲,敢想敢干,头脑灵活,知识扎实,有群众基础,影响力、号召力强,在社会累积了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把这些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上来,可以壮大党的队伍,增强新鲜血液,通过有效吸收社会精英队伍加入党的组织,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调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蓬勃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域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经济贡献明显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保持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离不开非公有制企业稳定经营、健康发展,共同创造社会财富,共同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共同实现中国梦。
二、在非公有制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着力“三个抓手” 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应着力“三个抓手”,即抓好班子带头人这个“牛鼻子”,抓好党员骨干这个“使把子”,抓好党员先进性这个“紧环子”。只有这“三个抓手”都着力了,党组织的作用才会有效产生。
(一)抓好班子带头人这个“牛鼻子”。党支部书记“一把手”在非公企业中的党建工作影响是否能够形成,是否获得认同,是否打开工作局面,是否取得工作成效,关键要选准配强书记第一责任人。把业务能力强、思想坚定,责任心突出,文化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执行力强的人选拨上来,才能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特别能战斗,特别有威信,特别能完成任务的党支部战斗堡垒。西村街党工委在抓好书记带头人建设方面有着强烈的认同和切身感受。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时,“两新”组织选拨党组织书记时,特别强化特别用心在这点上。
(二)抓好党员骨干这个“使把子”。一支独木难成厦,一枝独秀难成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选强一个支部书记只是一个保证,是基础是前提,但要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组织就要有党员骨干做后盾。因此,党支部书记要紧紧依靠党员群众,发掘党员骨干,握住党员骨干这个“使把子”,集成动力,凝聚合力,团结进取,通力合作,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先进性突 出,群众公认的党员队伍。
(三)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滑轮子”。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的思想政治或精神力量,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一种能推动或影响社会发展变化的独立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与非公有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紧密结合可以起到三种作用:一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二是不可缺少的作用,三是可以推动保证正确方向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个体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教育与被教育更要建立起平等、友爱、互信、团结的同志关系基础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者思想水平、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经营方式千差万别,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地同本单位的群众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同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经营目标、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行政管理、经济手段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服务为先、真诚平等,坚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激励人,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凝聚多层面的有生力量。
三、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发挥好“四个作用” 抓好非公企业党的工作,使得上劲,用得着力,见着效果,就要发挥好“四个作用”。
(一)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形成和作用是由全体党员共同履职、共同体现出来,并由党员作用的强弱所决定。西村街党工委十分重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战斗集体作用,并从三方面入手予以加强。一是在选人上下功夫,以选准配强为第一着眼点。二是加强书记的培训交流学习,多方面多层次提升支部书记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三是开展有效的组织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如发动“两新”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使党员了解社区现状,发动党员参加街道各类党建研讨、征文、演讲、参观学习、社会公益活动等,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热情,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专业水准,成就人生梦想,提升社会认同。
(二)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一个政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就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基本条件,就失去了执政的能力和基础。先进性不是天生的,先进性是要精心组织和培养的。列宁有句格言:不起作用的党员白送也不要。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组织由无数党员组成。党组织的党员如果没有先进性就难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一个党员如同一般群众,一个组织如同一盘散沙,那就是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组织了。因此,发挥好党员作用,党支部才有作用,党员的影响力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就强,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了,党支部的先进性也就有了。党员的先进性如何体现?那就是思想上高于人,能力上强于人,素质上优于人,律己上严于人。
(三)发挥好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每个党员要做好“五个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重大时事政治,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坚持用党的正确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带头争创佳绩”。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在工作岗位上争当第一。三是“带头服务群众”。主动 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和需要,有效解决社区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热点的问题,确实做到群众有所呼,我有所应有所为。四是“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严守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做损害国家、单位利益的事情。五是“带头弘扬正气”。认真学习先进典型和事迹,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带头树立和弘扬正气。
(四)发挥好党员的引领发展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非公企业业主就是一个引领发展的先进典型。如何在党员中发挥好党员的引领发展作用,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在生产生活中树立榜样,起好标杆,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引领也;二是党员引领发展的作用。党员在非公企业中,立足岗位做好示范,不管是学习、钻研业务或劳动技能上先进一步,先胜一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引领也;三是带头创业先富行列。先行一步,先富于人,勇于创业,服务社会,引领也。总之,引领就是带头先行,做出示范,树立标杆,走在前头。
第五篇: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试行
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试行 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专项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办),省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根据《关于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试行办法》(鄂职改办„2011‟10号),经研究决定,在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专项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专项评审工作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不唯学历、不唯资历,坚持标准、注重实践、突出业绩,树立“以用为本”新理念,充分发挥职称的导向杠杆作用,充分调动非公有制企业专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服务。
二、评审范围和对象
在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三年以上,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经济专业技术骨干。
三、申报资格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直接申报参加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评审。
(一)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职工基本权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2、经营管理的企业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稳步发展。
3、重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近三年没有安全、环保和产品质量事故发生。
(二)学历、资历条件
1、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从事经济工作2年以上;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从事经济工作8年以上;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经济工作10年以上;具备大专学历,从事经济工作18年以上。
2、具备中专及以下学历,从事经济工作20年以上。
3、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上述学历或学位的,专业年限可连续计算。
(三)申报参加高级经济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在具备上述第(一)项和第(二)项之一条件的同时,在业绩、贡献方面,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
1、企业被市(州)级政府主管部门评为纳税大户。
2、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成效显著。其中,房地产企业,近三年来年缴纳企业所得税500万元左右;建筑安装、交通服务及其他工业企业,近三年来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00万元左右;其他服务型企业,近三年来年缴纳企业所得税100万元左右。
3、建筑安装和交通服务企业,与职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人数在500人左右;其他工业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与职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人数在100人左右。
4、个人被评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企业家、优秀厂长(经理)、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或获市州级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市优秀拔尖人才、市州级相关荣誉称号两项(含两项)以上。
5、组织研制和主要参与研制的产品,获国家科技奖以上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或市州一等奖;或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或创国家级、省(部)级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6、组织研制和主要参与研制的产品,被授予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主持和直接参与省级有较大影响的技改和技术攻关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负责和直接参与企业战略规划、营销模式、工资分配、绩效考核等管理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创新,为企业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四、评价标准
(一)专业理论知识
熟悉企业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现代经济专业工作的科学方法及发展趋势,能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方法,解决企业经济工作中的日常重大问题;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与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能为本企业中长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专业工作能力和水平
有三年以上本企业经济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有组织和指导企业经济活动的能力,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成绩显著;能解决重要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有价值的符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三)工作业绩与成果
主持、承担或参与指导的2个以上大型经济活动,或负责推广应用的2个以上高新技术(管理技术)项目,在本地区、本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和解决企业经济活动中2个以上复杂难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岗位工作,撰写3篇以上理论文章、学术论文、专著、经验交流文章等,在省内外、本区域、本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并对企业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申报及评审程序
1、个人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填写评审表、综合一览表,提交身份证、毕业证、业绩材料等原件及复印证。
2、单位推荐。所在企业对参评材料进行审核,并写出推荐报告。经有资质的人事档案代理机构进行审核后,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报同级政府人社(职改)部门(在省工商部门登记企业的可直接报专项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3、材料受理。成立专项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受理申报材料,省职改办对申报材料集中预审。
4、专项评审。省职改办从省经济专业高评委库中抽选专家组成专项评审委员会,采取现场考核、面试答辩和评审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实行量化评审。评审满分值为100分,其中,现场考核和面试答辩满分值为40分,业绩、成果、贡献满分值为60分。
5、公示和发文。专项评审通过人员由省职改办在网上公示15天,无异议后下发任职资格文件,并颁发证书。
六、需要报送的有关材料
1、评审表、综合一览表、申报人近三年来专业工作情况述职报告。
2、申报人身份证、毕业证、所获荣誉证书复印件、任职文件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企业推荐报告。
4、能力、业绩和贡献证明材料复印件。
七、有关要求
1、各级人社(职改)部门、专项评审高评委会办公室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做好组织推荐、材料审核、受理、评审等有关工作,确保专项评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2、专项评审申报对象仅限于非公有制企业中符合申报条件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经济专业技术骨干。要防止将评审范围随意扩大化,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对违规申报者,一经发现,三年内取消其申报评审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专项评审纳入全省评审工作统一规划,原则上一年组织一次,所取得的资格与正常评审取得的资格具有同等效力。
本通知由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