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国产化问题edg(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9:4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国产化问题edg》,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国产化问题edg》。

第一篇: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国产化问题edg

by 小熊

------标准化势必经济,国产化势必安全

(天津渤海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标准不

一、投资巨大等。并提出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和国产化的必要性及完成标准化、国产化的具体设想。

在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近些年都在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可谓如火如荼,但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不经济、不安全、不便于管理(监管)。

从经济角度来说,当前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各机构之间没有协调统一,在信息化建设装备的使用上标准不一;没有认识到银行业务大同小异;没有认识到系统的可复制性,适合一家银行的软件完全可以移植到另一家银行。现在每个银行都是从头做起,投资巨大,动辄就是成百甚至上千亿元的投资。这还不包括以后每年的升级维护费用。由于我国金融业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为缩短差距,支撑业务运行和新品开发的信息系统,均以“拿来”为主。无论是工具软件、应用软件,还是用于数据交换和处理的硬件,诸如数据库、操作系统或高端服务器、高端交换设备等,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采购起来难免上当受骗,支出更为巨大。

从安全性角度来讲,现我国银行业所用操作软件与核心装备基本都是国外软件厂商所提供,包括操作系统,安全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等。这无异于将自身全部资料托于美国等一些产权国操作,核心软件制作企业所在国家之手。如果未来爆发信息战,没有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软件的核心技术,而是全盘采用美国等其他国家软件商所提供的软件核心系统,就等于是将我国核心机密,资料等等涉及到国家命脉的信息公之于对手。有人说我们采取了许多的安全措施,试问:如果你租了大房子,不知道房主在何处开了一个后门,无论你在前门安装了多少把锁、拍了多少警卫,有什么用?微软及大型数据库系统留有后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从监管角度讲,由于各银行的信息化系统均由自己开发,且标准不一,监管起来就比较困难,而且自己开发系统也不合理,就如卖菜的小贩自己又卖菜、又做秤,肯定存在瑕疵。如果金融监管当局编制统一的信息系统供各银行使用,就会克服这一漏洞。银行将来拼的就是服务,而不是在信息系统上投资了多少钱。

综上所述,当前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都应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尽快完成信息系统国产化。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由银行监管当局或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其他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参股、科研院所、大型软件公司参与组成的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研发核心安全系统、自主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系统为最终目的的软件研发中心。并迅速研发,迅速推广使用,使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尽快脱离国外软件产品服务提供商的控制,早日完成核心系统的国产化。要完成这一伟大使命,除了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还要有人才和资金。其中资金由各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资金到位后,开始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工作:第一步:人才的招募,该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员配置上应该是遵循技术水平国内最先进、技术人员国内最充足这两个标准来进行。首先,在公司成立之初,为保证从业人员质量,可先从各金融机构选拔、科研院所、软件公司选拔一批技术骨干、技术尖子,由他们作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梯队,然后每年通过社会招募、并从相关机构定期选拔引进所需人才,逐渐发展国内最强技术研发团队。第二步:由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从小金融机构到大金融机构、从软件到硬件等。一些小型金融机构先开始试用,待成熟后再向大型金融机构延伸。鉴于先前使用国外软件已成规模,短时间内可能无法适应,故可以采用两套系统并行,逐渐替换,最终实现信息系统国产化;第三步:

在国产信息系统成熟、完善后开始向大型金融机构内部延伸,最终实现软件系统全部国产化:这样做在前期的投入上可能是巨大的(但相对于目前各银行各自独立投资建设信息化费用的总和仍然是节省了很多),但只要研发成功,每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及升级维护费用,其长远经济利益极大。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得到了保证,更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与一体化。标准化一体化势在必行,其一:风险可控。便于金融监管当局监督。其二:一套系统研发成功,所有金融机构,大中小型企业共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比之现今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不统一,信息技术建设投资分散,既无标准又投资巨大,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国产化空间广阔,利益巨大,将来可以更多更好的回报国家。其次,如果信息系统标准化、一体化完成,也便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另外,若此系统研发成功,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行业也是潜在的用户,市场潜力不可小觑。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打开国际市场,对美国软件垄断感到不舒服的国家将会寻求与我们进行合作。相信朝鲜、古巴、委内瑞拉、伊朗等国家将是我们的第一批国际用户。这种收益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我们现今广为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也不具备完善的安全性,其原因源代码有关,例如现在病毒的肆虐,就是因为微软不肯将Windows的源代码公开。杀毒软件的厂商只好自己去钻研OLE结构。还有,Intel为了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个个不许其它厂商使用的硬件规范,造成众多开发者并不是为了提升技术而是为了兼容性而耗费资金和时间,这样就造成了科研发展的混乱和垄断。

下面我将再详细论述信息系统自主研发的必要性:操作系统,电脑的“脑”,如果装了别人的“脑”,其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有专家说,如今被大量使用的微软一些操作系统可能会泄密。1999年四五月份,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入侵南公司科索沃,它们不仅用飞机狂轰乱炸,而且还进行了一场信息战。一时间南公司的通讯系统几乎全部被干扰。虽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美国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和通讯公司在这场信息战中充当了北约的帮凶,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南公司各部门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100%是微软和其它外国公司的操作系统。如果南公司有自己独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相应的软件,其在信息战中的损失就不会这么大了。其实,早在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就通过其盟国法国在运往伊拉克的计算机辅助设备中植入电脑病毒。开战后,伊方指挥系统损坏严重。据有关专家介绍,WINDOWS会悄悄地向微软发送机器中的信息,这样对用户来讲,就无任何秘密和隐私可言。

在我们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作为硬件核心的处理器都是外国公司的产品,而作为软件的灵魂的操作系统,也是外国产品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有关资料表明,按中国的PC机市场发展趋势,中国金融行业今后每年光为WINDOWS操作系统支付的版权费用就几百个亿。如果听任外国的操作系统垄断中国的市场,那么我们在经济上的损失也将是非常巨大的。而最关键的,正如我上面所说,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三十年,中国银行业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这种发展速度是基于国外软件核心系统及硬件设备,几乎完全是拿来注意,就如拿别人的梯子爬高,爬得越高,别人撤走梯子的时候,会摔得越重。为了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采用自主化设备和软件已经完全上升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产化的全新的技术途径,而不仅仅是一个拉动内需的问题。今天,面对这样的形势和需求,走自主开发和国产化的道路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明确,要有坚定的决心,不被短期的,急功近利的目标所动摇。“路漫漫其修远兮”,从长计议,自主开发,分步实现。路,毕竟要自己走下去。

二、金融行业信息系统自主研发面临的主要困难

当前,金融行业信息系统自主研发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要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长期被少数国家所垄断,后来者居不了上,加之整个行业对国产信息装备的信息不足或根本不了解;二是整个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比较保守,缺乏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和自主

化尝试的精神和勇气;三是由于使用方的原因,致使国内开发和生产商难于找到可追求的市场,不能刺激投入和引导方向;四是金融行业缺乏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的自主信息化建设规范和制度。

结合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对于采用国产自主化信息装备的使用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金融机构目前使用的信息系统装备实现国产化的部分基本上全部是安全防护产品,而用于核心交易的服务器、存储等核心设备,特别是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等,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国产化。多采用进口的信息产品,并已经形成了某些行业内的惯例,造成了长期以来金融行业对国产自主化信息系统不了解、不信任的现状。解决办法就是上面所说:一方面依靠行业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今早的研发出一个国产的,稳定的,安全性高的信息系统核心,在关键技术上最终彻底摆脱国外软件商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在一些国产化软件产品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使用国产软件,为将来的系统国产化打下基础。

三、针对当前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双系统运行。在当前形势下,想要让全部金融机构立刻将核心系统国产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双系统运行,即由外层逐步向内层扩展,核心安全系统,操作系统可暂时使用国外软件产品,但要从外层逐步推进使用国产系统,在一段时间后,国产软件成熟,完善后循序渐进最终使核心系统国产化。在这个过程中,推进速度可以不是很快,但一定要坚持,固然,这么多年使用国外软件产品,大家已经习惯,而且国外相关软件系统确实在功能上亦趋完善,国产软件在这些方面都是相对落后,要想推进国产化进程,最终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阵痛”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坚持,哪怕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的损失,但其回报会是巨大的。

(二)在建立信息系统国产化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要起到主导作用,这里我们说就是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牵头,各行业相关监管部门辅助(如银监局,证监会),共同组织实施信息建设国产化。有关部门多组织一些例如软件国产化信息交流会,不要再开所谓正版化信息交流会,这是一个意识上的问题,在我国现今大部分核心软件还在使用国外软件的时期,软件正版化建设纯粹是给他人作嫁衣,有关部门应当从现在开始转变意识,也就是说只有指导思想改变了,信息系统建设国产化才能实现。

(三)抓大放小,在当前,首先涉及到证券行业,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坚定推广国产化,尤其是核心技术(数据库,安全管理软件,操作软件)都要坚决推进国产化,其他中小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放缓国产化进程,走市场化(有计划,有市场)。

(四)从经济角度上看,我们要坚决反对“拿来主义”,在短时期内,不可否认,使用国外的软件进行我国自己的信息系统建设要比我们自主研发相关软件在投入上少很多,但长期如此,问题巨大,首先,每年国外软件厂商会像我们索要大量的软件升级维护费用,而且由于我们不了解人家的核心技术,话语权都掌握在对方手中,等于是每年都拱手送上大量的费用,而安全性如我前面所说,得不到保证。

(五)该软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要由各金融机构依据各自大小、资金实力进行排序、以参股的形式出资,并由董事会完全决策、领导。国家相关部门定期要对该公司进行评审。

(六)在推进软件国产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同时注意发展硬件的国产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信息化建设中,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切不可再走“龙芯道路”。用国外技术核心包上国产的包装,蒙骗国家!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由国家大力扶持,有关部门积极监管,稳步发展,终有一天会实现以信息系统核心国产化。

(七)、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该软件公司的税收优惠,另一个就是对使用该公司产品企业的税收优惠。

信息系统国产化的发展,必然会带动解决就业问题,其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模式也符合全球未来的发展趋势,经济上的高回报,上升到政治高度的巨大利益,都符合我国的国家利

益。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与挑战,银行业信息系统国产化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事实也证明,现在在数据库等一些核心技术装备上,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假以时日,我们相信信息系统建设的国产化、标准化会获得成功。

by 小熊

第二篇:浅析我国物流标准化问题

浅析我国物流标准化问题

摘要:近些年,中国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中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国内的专业化物流公司和商业企业配送中心渐成气候,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也在物流配送方面有所动作。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有许多家,然而企业物流非标准化装备、非标准化设施和非标准化行为却相当普遍。随着物流产业基础市场的发育,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关键词:物流 标准化 问题

一、物流标准化的含义

物流标准化是按照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和要求,制定各类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形成全国乃至国际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的活动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各类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技术标准;物流过程各个环节内部及之间的工作标准;物流系统各类技术标准之间、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之间的配合要求,以及物流系统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要求。[1]

1.1物流标准化是有条件的标准化现象的形成要有两个基本的支持条件:一是要有统一的规定——标准;二是所规定的标准要被普遍的采用——实施。统一规定是实现标准化的必要前提,而普遍采用则是实现标准化的充分保证。当然,统一的规定和普遍的采用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有条件、有范围,或者是有时效的。如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海运集装箱标准、铁路集装箱标准;中俄铁路过货要换车架,火车跨铁路局运营要换车头等等。必须指出,如果缺乏采用标准的制度环境,颁布的标准再多也不会有经济活动的标准化状态。

实际上,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制定(通过协商)、发布(通过规定的程序)和实施(通过检验)标准的发展过程。否则标准和标准化就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和范围内成为“绝对真理”,成为禁锢管理思维和扼杀产业创新的教条。因此,怎样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标准化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1.2物流标准为谁而定

技术标准是用来约束产品的,在制造业,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对产品的规范以及对这类规范的延伸来约束企业和人的行为,如果没有明确的约束对象,所谓统一的规定和普遍的实施就会成为无的放矢。

众所周知,物流服务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一系列的物与人(货物与货主,货物与第三方物流等)、物与物(货物与运载工具,货物与储存设施等)、人与人(发货人与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与发货人的客户,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等)、物与环境(易燃、易爆、有毒、放射等)和人与环境(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产业政策,发货人和与经济和贸易环境等)的密切互动。[2]

显然,我们不可能将物流标准的对象不加限制地扩大。既不可能对所有参与物流服务互动的主体和客体做出统一的规定,要求他们按照统一的物流标准设计产品和参与物流运作;也不可能针对不同的主体和客体分别规定参与物流互动的条件和行为规范;更不可能要求发货人为了购买物流服务而要改变自己的产品和行为标准来适应所谓物流的标准。

1.3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业已建立了一批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如《中国物流标准化体系规范》;同时《物流术语》、《商品条码》、《物流单元格条码》等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已投入实施。这些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我国当前物流业发展中的基本概念、促进物流业迅速发展并与国际接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实质性问题还远未接触。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类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不一,限制多式联运的开展。海运集装箱与铁路集装箱和空运集装箱的“标准不统一”。海运中集装箱主要以40'×8'×8'和20'×8'×8'两种箱型为主,而铁路运输有其自有的一套集装箱标准,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造成了多次的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这种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的不兼容性影响了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降低物流效率,限制成本的节约空间。

第二、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目前在国内各物流企业中有以欧洲标准0.8×1.2m为蓝本,有的以日本的1.1×1.1m为标准,在烟草行业普遍使用的是1.3 x 1.0m的托盘,更有甚者以自己定义为准。严重影响了货物在运输、仓储、搬运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物流配送系统的协调运作。

第三、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间的缺口严重影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载荷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第四、已有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障碍。由于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部门条块分割的影响,物流标准化工作被人为地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管理部门,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推广工作更是困难。

当然,问题不仅仅是这些,重要的是如何以此来制定和改善物流的标准。经济形态的转型意味着我们要用新的标准来代替老的标准,要用更高级的规则来取代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较低级的规则,要在更细分的市场上来统一标准,包括对原有的标准体系进行重新分级、升级。可以说,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我们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全面的标准化创新的压力。[3]

二、物流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我国物流开

始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规范物流市场和企业、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促进我国物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2.1 物流标准化的目的2.1.1 用物流标准来控制物流过程

物流管理的目的是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并让客户满意,所以制定物流标准的目的首先就是规范和控制物流服务过程。过程的规范、可见和可控是保证物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次是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的可靠性。普遍地采用标准化技术来运作还有利于物流企业服务知识积累和专项技能的提高。[4]

2.1.2 用物流标准来整合物流过程中的“不标准”

物流企业是通过功能整合来为客户服务的。不仅包括对客户物流功能的整合,对众多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功能整合,而且也包括对客户的不同标准的设备和设施的整合,以及对客户的不同标准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

合规性服务是物流服务的重要内容。在国际物流服务中,物流企业要对发货人的单证甚至是贸易本身进行合规性检查,看有关的报关单证是否符合海关和商检的要求,所从事的贸易是否符合所在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和进口国的进口管制政策。还可能要为出口商提供贸易伙伴所在国的关税条件,贸易政策和惯例,货运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和安全环境等咨询服务,甚至要帮助客户计算货物出口后的“落地价”。显然,物流服务必须遵从有关的贸易和海关管制标准来运作,必须顺应货运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前做出安排。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客户的供应链系统从产品的规格,到物流运作的设备硬件,再到物流管理的技术软件等都采用同一个标准体系,或者说在一定的产业链的范围内供应链成员企业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安排实现了物流运作的无缝连接——把产业链变成了跨企业、跨地区边界的自动化流水线,那么,常识告诉我们,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空间将被大大地压缩,甚至有可能危及物流企业的生存。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应当由未来学家回答。[5]

2.1.3 用物流标准来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标准对物流产业来说实际上是行业管理的手段和市场准入的门槛,以及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进而有利于培育物流服务市场和物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物流标准化对物流企业来说,实际上是服务技能的模块化和市场竞争能力品牌化。这有利于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接口,有利于客户服务的专业化定位,有利于对客户需求变化作出有效的快速响应,有利于实际物流成本的核算,也有利于确立物流企业的市场形象,更有利于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物流标准化对实际操作物流服务的人来说,实际上是服务技能的专业化。这

有利于专业服务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有利于发掘增值服务的商机,有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有利于保证客户服务的一致性和促进物流服务创新。

2.2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2.2.1统一国内物流概念的需要

我国的物流发展借鉴了很多国外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国在物流的认识上有着众多的学派,就造成了国内人士对物流的理解存在偏差,对物流的解释也各不相同。物流的发展不单单是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国民经济服务、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所以,我们要弄清物流的概念问题,并对物流涉及的相关内容达成统一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扫清理论上的障碍。

2.2.2规范物流企业的需要

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其中不乏新生企业和从相关行业转行的企业,层出不穷的物流企业使物流队伍良莠不齐,很多原是单单做国内运输的企业也转而去国际运输。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只有约束物流企业的服务过程或企业物流的运作过程才能保证约定的服务水平。建立与物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

2.2.3提高物流效率的需要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割裂为很多阶段,而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所以,物流的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途径。[6]

2.2.4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把发展目光集中到了我国。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将首先受到来自国外的物流公司的冲击。所以,我国的物流业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接纳最先进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改造和武装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最佳途径。因此,为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乃至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稳定增长,我们需要物流标准化!

三、建立我国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议及设想

3.1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标准的制定要面向客户需求。要对客户的生产和营销体系有透彻的了解,要建立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尽职调查规范,要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物流解决方案,要方便客户获得和使用物流服务,要与客户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7]

始终将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作为工作不断前进的目标,这不仅使自身能够在不断激励状态下发展,而且这一过程也可以为物流标准体系的制定提供有建设性的,有实践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3.2 注重过程

注重过程,标准的制定要面向服务过程。要对流程进行细致的分析,要设计与客户互动的机制和程序,要建立合适的关键绩效指标控制体系,要明确过程控制的方法,要选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要考虑客户服务的知识管理。这个过程不能仅局限于针对客户,要在过程当中不断的总结和积累,使这个过程最终可以获得双赢的局面。

3.3 有限范围

有限范围,标准的制定要明确适用范围。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点决定了物流标准适用范围的有限性,所以,物流标准化建设一定要遵从有限范围的原则。要对不同的客户服务要求做出不同的服务标准安排,要用标准的物流服务模块搭建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平台。这些范围在物流服务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加以明确的,任何超越这个范围的物流标准都将不属于物流标准。

3.4 简化环节

标准的制定要方便操作。企业营销所追求的是在稳定渠道关系前提下的多渠道营销。而物流管理的任务则是在少环节的前提下建立稳定的渠道关系。物流标准应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对物流服务过程做出简化的规定,要有利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建立,要方便客户的使用和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8]

3.5 方便接轨

方便接轨,标准的制定要考虑未来的发展。由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潮流,所以物流标准化体系应尽可能为物流服务采用其他标准体系预留接口,以便与客户接轨,与国际标准接轨并打破市场壁垒。

四、结束语

物流管理跨功能边界、跨企业边界、跨行业边界、跨区域边界的特点,决定

了物流标准化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对物流服务本身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决定了物流标准的客户向导和有限统一的特点。说到底,物流标准化将是每一个物流工作者不断追求和实践的一种潜在的和未来的产业状态。

参考文献:

[1](美)沃特斯,《物流管理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霍红,《物流实物》,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年版

[3]何明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4]罗明亮,“国际货物运输与物流标准化的衔接”,《航运交易公报》2003年第8期

[5](德)伊安·贝克尔兹,“物流领域技术标准化”,《船务公报》,2005年第1期

[6](美)哈迪·维斯布鲁恩,“贸易与全面供应链管理”,《船务公报》,2005年第2期

[7](意)海洋航空论坛,“工作效率与竞争优势”,《船务公报》,2005年第4期

[8]张铎,《标准化:为中国物流保驾护航》 2003年9月

第三篇:我国银行业合规文化问题探析及其建设构想

我国银行业合规文化问题探析及其建设构想

2005年4月,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高级文件。同年10月,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银行同业公会举办的首届合规年会的会议上阐述了合规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部分商业银行总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合规部门,等等。这些意味着我国银行业为适应现代银行管理模式,有效防范风险,将改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管理套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把建设透彻的“合规文化”提到议事日程。

合规风险是银行的最大风险。防范合规风险,建设合规文化,人人有责,与每位银行职工关系密切。为建设我国银行业的合规文化,本文就合规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我国银行业的合规文化现状及其建设合规文化构想作些粗略的探索。

一、合规文化的内涵、特点

(一)合规的概念及内涵。合规,它是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即:确保银行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合规”包含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规”。这个“规”必须是符合法律并能适应银行经营特点、提升经营管理层次、保障银行健康发展又能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的;二是大家都要去“符合”这个合格的“规”。就是须有一种氛围和机制,使从业人员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去遵守这个“规”。

(二)合规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大众性的基本特征。合规作为一种文化,首先强调的是人人合规。合规绝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者合规人员的事情,合规工作与银行的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个银行员工都息息相关。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形成大众性的合规文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合规、人人合规,才能有效控制合规风险,确保银行的经营不偏离目标,实现银行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其次,人人合规首先要求的是领导必须率先垂范,躬身实践,带动和影响员工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并且在全行积极倡导合规文化和合规理念,包括诚信、尽职等。可以说,领导合规是构成银行合规文化基因、实现人人合规的首要前提。

二、当前我国银行业合规文化的现状

(一)“规”的合格性有差距。在业务经营上,一些规章的制定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因地经营,展开竞争。所谓“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就是这种极端做法带来的弊端。其症结在于上层不善于调查研究,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一旦出了问题不敢正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作祟。在人员管理上,如对员工培训多,对领导培训少,哪怕不学无术,工资仍然比普通员工多。员工下岗分流是必要的,而对不合格的领导却不见“招数”,似乎一旦当上领导,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究其原因,在于上级管理层在制定“规”的时候不可能把“紧箍咒”扣在自己的头上,说到底是官本位思想作怪。而这种官本位的思想恰恰与市场规则相悖。

(二)“规”的严肃性被玷污。从分析整个银行业屡屡发生的一些案件得知,案发人不仅有一线岗位员工,一些高层人物也不在少数。发生这些案件,不可能上级都不知道,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的发生,上级不清不楚也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可见,逐级负责,逐级管理责任仍未真正落实到位。不能说我们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在一些人眼里,这些规章早已成为案头的摆设。由此得出结论,发生这些案件,除了案发人的主观原因外,制约机制不到位,监管不力,权力膨胀,处理不严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

(三)合规文化急待建立。由于存在“规”的不合格性和“规”被一些人严重玷污的现实,加上改革带来的利益冲突碰撞,员工队伍一方面对世俗看了个透,导致上行下效,“规”的观念淡化,执“规”的自觉性不强,形成违规也见怪不怪的“怪圈”。一方面对自觉守“规”的典型弘扬得不够。完成硬指标得奖天经地义,而软指标考核却被淡化,纵然出台一些措施,也是不痛不痒,使合规文化氛围难以形成。而合规文化氛围的形成正是现代银行管理的客观要求。

三、建设合规文化的构想

(一)努力建立和完善合格的“规”。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是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有效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是合规文化形成的基础。建立合规的风险管理机制,急迫建立一系列合格的“规”。在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背景下,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目标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业务复杂程度、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因素必须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相匹配,并且应随着上述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动态的调整和保持。如果这个“规”本身不充分、不系统或者没有得到及时修订,就会使银行在客观上处于违规的境地。建行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率先成立合规管理部门后,又颁布实施的《合规政策》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为实现合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值得仿效。因此,银行业必须组织力量对相应的“规”进行清理和完善,为加强合规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使合规工作达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二)创建科学的合规管理机制。许多案件的形成,大多是制约机制失控和监管不严的结果。如何确保一个“规”在建立好后能够被大家持续地遵守,并且保证这个“规”自身还能够被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必须有一套机制作保证。首先,要切实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就必须从涉及银行整体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扁平化、流程管理、岗责体系、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梳理、整合和优化银行的规章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确立清晰的报告路线和问责制、举报制等,真正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合规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乃至整个银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其次,要通过设立合规部门或专职合规岗位,界定其功能和职责,独立于银行的经营活动,对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则和标准的操作行为,银行管理层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确保从业人员的行为自觉服从既定的“规”。

再次,要通过一定方式对所有新上任的部门和各级负责人进行上任前的合规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充分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项主要规章制度和其所在部门的全部规章制度,达到对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规”了如指掌。而对那些经过培训不合格的,则不能让其上岗作业。

(三)合规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人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合规文化的形成,与员工的文化层次、职业道德修养、品行有着直接的联系。合规的“规”要在实践中得以贯彻执行,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使整个团队形成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工作氛围。而对那些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严重违规者,要“绳之于法”,驱逐出局,不能“下不为例”,更不得易地为官,搞事实上的“职务终身制”。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干部,都得一样对待,必须彻底砸破“铁饭碗”。

(四)建设合规文化领导必须率先示范。领导者所做的事情不只是代表其个人,而是代表一个群体,能让下属和自己一起发挥集体效应,起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合规文化建设要真正做到从高层发动,从高层落实,上级管下级,下级对上级负责。要通过建立逐级问责办法,对不同形式的违规行为实行相应的制裁措施。只有这样,良好的合规文化才能蔚成风气。

第四篇: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浅谈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二十世纪末,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对世界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不失时机地实施信息化强国战略,是国家新时期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新技术企业到传统工业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展开。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主任陈禹教授指出:“面对WTO,首当其冲应对挑战的就是企业。如果企业信息化搞不好,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就是一个空白。城市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固然重要,但我觉得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其信息化应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

以下我们将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来谈谈我国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企业信息化的涵义基本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办公自动化、信息化(OA系统):实现信息传递、信息类资源的共享、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小组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②业务处理自动化、信息化(即企业的MIS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企业业务管理下的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业务处理活动自动化和信息化;③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侧重于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制造资源规划(MRP)、企业资源规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建设;④客户服务自动化:利用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客户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

到目前为止企业信息化模式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接口式的商务模式,第二阶段集成商务模式,第三阶段是Internet时代。

那么,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推进企业信息化的策略具体是什么呢?陈禹教授指出:“电子商务应该是企业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自然延伸和扩展,不应该离开它而另搞一套。从MIS到MRP、ERP,到今天的电子商务,其实都是一件事,即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现代信息技术用到企业中,把企业中原来该干的事情干好。”

我国早在50年代就已把计算机引入了重点发展领域,但可惜长期只是把IT技术当作一种军用技术或科学研究的工具,没有把它当作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手段。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有了很大改变,IT技术逐步在企业获得应用。从业务流程到管理流程,从单项应用到集成综合,从日常工作到管理决策,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从工业到整个社会,IT技术正广泛地获得应用。

20年来,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会计电算化阶段(80年代中期-1997年)。二是财务业务一体化阶段(1995年-1999年)。三是从财务管理软件或制造资源计划(MRPII)转向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1997年至今)。

共 5 页第 1 页

近年来我国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的途径主要有四种方式:①通过国家科委组织推广的863/CIMS示范工程来带动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②企业自主开发管理软件实施管理信息化;③购买国产软件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④引进国外管理软件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总的来看,近几年采用了管理软件的企业,大都规范了管理,加强了监督,堵塞了漏洞,取得了良好的投入产出效果,将过去传统的人盯人的管理方式转化为程序式的、规范的科学管理,使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了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大地转变了企业的思想观念,转换了企业的运动机制,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缩小了与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大量实践证明,企业信息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WTO的挑战,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率先抢占的制高点,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水平还不高,程度参差不齐,相当—批企业还处于探索之中,虽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也走过了不少弯路。

近几年,面对信息化浪潮,很多企业开始构建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不少企业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也有不少企业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尤其是系统规模大、与管理关系密切、集成度高的系统,风险也比较大,失败概率往往很高,最明显的就是ERP。这两年来ERP(企业资源计划)概念被炒得很火,ERP作为规模最大,与管理捆绑最紧密的信息系统,实施风险最大,其失败之多已让不少企业视之为“鸡肋”,甚至拒之门外。但是随着WTO的临近和市场的日益全球化,中国企业面临的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现实。因此企业要生存就必须面对新形势下的企业信息化,尽快适应,而不是置之不理,缄耳自盗。

目前,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企业内部环境看:

1、观念落后。相当多的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管理信息化这项“一把手工程”的认识不够,投入不足,支

持不力。当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到一定程度,需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的深层次变革时,企业主要领导常常又缺乏对实施中涉及到的诸多利益格局调整等重大问题进行有力的组织协调。

2、企业对信息系统认识不足,信息系统在企业“定位”不准确、不明确。不少企业将之视为可有可无

或仅仅是显示自己实力的东西,这给开发系统埋上了定时炸弹;另外,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使用计算机,使用网络就可带来高效率,或认为企业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与现有的企业运作模式的简单相加,甚至只是把它仅仅看成是纯技术性问题,因此不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只是生搬硬套把业务搬上计算机系统,这种“手工业务翻版”的系统虽然能带来一定效率,但它将原来的弱点和缺陷放大、暴露出来。“业务流程重组”便提到日程上来,伴随着信息系统的应用,企业管理水平要有相应的提高,高水平的管理需要有相应水平的系统来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这方面,有不少企业取得了成功经验,并达成共识,但很多企业由于从根本上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系

统的规划,结果效益没有提高反而使得企业内部矛盾重重。因此如果企业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现状并正确对待信息化建设,就必然失败,结果使之走向恶性循环。

3、企业对实施管理信息化工作缺乏总体规划。企业前期的系统咨询论证不充分,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繁

多、体系混乱、难以兼容,造成“信息孤岛”,既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换代的严重障碍。

4、在开发系统存在着两个极端,是导致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一个极端是完全由自己的队伍来开发。

这在大中型国有企业较为普遍,如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而许多企业仍遵循过去大企业、小社会的思维定式去做,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开发人员没有相应的权利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责、权、利不统一挫伤开发人员的积极性;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做参考,有限的实力和经验难以承担大规模系统的开发;企业处于转型期,需求和结构不断变化,开发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于是,开发系统的另一种极端也就应运而生:全部交由开发商承担,而自己人处于“监工”的角色。这些企业对信息系统缺乏到位的认识,认为它是商品,是可以花钱买来的,做不好责任是开发商的。因此企业与开发商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从而为系统开发埋下祸根。

5、正确定位信息系统并选择合适的开发商合作是成功的根本保障,但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管理从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局部信息管理到信息全面集成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高水平管理,对信息转化的各个环节(即业务处理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一旦错误数据堆积并得不到即时处理,就会爆发“多米诺骨牌”效映,致使整个系统信息出错。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业务处理带来高效率,又可将管理中的种种缺陷暴露无疑。信息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高质量的信息依靠高水平的管理,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正确定位系统应用水平,才能使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系统的应用走向良性循环。

二、从企业外部环境看: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企业管理落后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管理的巨大作用

了解不够,观念普遍落后于企业的探索和实践,缺乏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引导。

2、政策支持不够。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大,收益大,风险也大,需要各方面全力支持,政府应

制定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3、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专业从事企业管理信息

化工程实施或监理的机构太少,尚无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或监理的机构。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的评价认证标准和实施监理制度,项目质量无法衡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实施过程中的纠纷较多,工作效率低下。

4、国内软件公司规模偏小,经验积累不够,提供的软件功能尚不够完备,系统集成能力稍差,产品开

发工程化较弱。在实施管理软件过程中,有的软件公司为抢市场过于迁就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固化了企业原有的落后流程。管理信息化是不可能做成“交钥匙工程”的,必须与企业一道进行一定量的二次开发,但有的软件公司却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顾企业的实际,推销软件求一卖了之,疏于系统咨询,服务不能到位。国外管理软件则存在本地化不够问题,其软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制度和文化,实施难度大,刚性强,变通性差,费用高昂,同时服务人手少且流动性大,使售后服务不够及时,一般企业很难承受。

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为标志,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

十年代有个高潮,九十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2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我国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制

度创新。在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之前或在建设中对现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行模式进行适时、适当调整,将使信息化建设事半功倍。

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总体规划可以保证各分系统的集成与协调

发展;在总体规划下,从分系统实施入手,逐步扩大系统集成,边建设边见效,使工程实施形成良性循环。

3、效益驱动,重点突破。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因此一定要注重实

效。选择企业急需解决又能较快见效的环节做突破口易于成功。

4、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信息化内容和模式也多种多样。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承

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要干什么,先干什么。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也不是投资越多越好,关键看它是否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

5、利用成熟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不盲目求新、求高。现有成熟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使用成熟技术,既可以减少风险,又能做到实施快见效快,维护更新有保障。许多技术国产化水平已很高,适合国情,价格又相对便宜,效果更好。

6、一把手挂帅,上下齐动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企业主要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企业第一把手的决心、在工程关键点上的决策与亲自领导、组织、协调是重大信息化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各典型企业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都证实了这一点。

7、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

断进行完善、改进和运行维护,保证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其次,要加强对所有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培养一支过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队伍。

8、企业为主,多方支持。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专业化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是现实问

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对信息资源尤其是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不可能完全依赖自己。寻求外部支持不仅必要,而且往往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9、加强基础工作。首先要做好调研,弄清楚企业的真正需求,寻求到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制定

好整体规划;其次,要研究制定企业信息规范,做好标准化工作,以科学态度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信息正常交流共享打下良好基础。

10、注重企业内外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组织力量,采取多种手段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企业自身和客户、市场变化等各方面信息资源,实现生产、经

营、管理各环节的资源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这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也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

在取得诸多成功经验的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明显的教训,主要的问题是: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对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作

用认识不足;二是对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难度估计不足;三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式、手段的认识存在偏差。其结果可能是或不予重视,或期望过高,或虎头蛇尾,或误入歧途。出现此类问题,一是信息化管理机构层次低,无力进行部门间的协调与组织;二是实施过程中决心不大,措施不得力,遇有阻力便半途而废;三是不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稳定,管理层、操作层、实施层对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四是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保障,使信息化建设善始不能善终。

2、企业改制跟不上,管理基础薄弱。重大信息化工程MRPⅡ和CIMS等实质上都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与

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代表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升级,更重要的则是管理思想的创新。如果企业原来的管理一团糟,也没有改变的愿望,硬是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MRPⅡ和CIMS,再好的软件和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用工业化办法来搞信息化注定要失败。

3、忽视基础性工作,前期工作没做好。一是数据的规范化工作欠缺,大量历史和现实数据的搜集整理

工作没人去做,各部门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不能顺畅流通、交换;二是需求不明确,企业对信息化工程到底要解决哪些问题不清楚,也提不出具体要求,抓不住要害,盲目上马后才发现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三是总体规划没做好,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繁多、体系混乱、难以兼容,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或造成大量的重复修改,或被迫从头再来。既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换代的严重障碍。

4、服务跟不上,一些为企业服务的公司、机构水平低,不能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很好地完成本土化工

作,对企业真正的内在需求研究不够,短期行为严重,后续服务跟不上等等,不仅直接导致了企业信息化效果的不理想,也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我国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外部条件已基本具备,全面推广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现在正是各级政府积极组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大好时机。

第五篇:加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建设

加强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建设

内容摘要:我国电子政务标准至今仍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标准化对电子政务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了相关国际经验,提出了优化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路径,即通过设立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系统化标准体系设置及相关支持来实现。

关键词: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

一、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社会政府运行的平台,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在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从大的方面来说,电子政务有助于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性竞争力;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

对于政府部门,电子政务还可以提高公共行政绩效;降低公共行政成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决策质量;增加公共管理透明度。

二、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至今,其成效有目共睹。据2005年统计,我国已经有96%的部委单位拥有网站,81.3%的地方政府拥有网站,其中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拥有率为90.3%,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拥有率为94.9%,相当一部分县级政府也拥有门户网站。时至今日,我国公务部门的电子政务已经更为普遍了。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历年编写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中也指出了我国电子政务的诸多不足。

政出多门,数据不一致,内容不共享。国际上公认政务信息应该占整个人类信息的80%以上。但是由于条块分割,造成了我国在采集和存储政务信息时产生了大量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信息。如:工商、海关、税务的法人数据库没有一致性的维护机制;由于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政务信息队伍、熟悉的机制和数据库,政府部门之间都千方百计保留自己形成的成果而取消他人的相同成果;同时,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为他人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信息共享。

管理过细,手续太繁琐,协调太复杂。我国政府部门普遍存在着管理过细,各种报表和办事程序繁琐,评审、评比、考察与其成效比相对过多,决策的科学咨询不够、等待决策时间偏长、决策过程又时常偏短等等一系列问题。现实政务流程和政务信息的不合理给电子政务系统的具体实施带来了困难。由于我国政府的某些具体职能划分不清晰甚至重复,存在政

务流程不明确不唯一的情况;一件政务服务经常需要经过不同部门的很多职能机构,存在政务流程跨部门和过长的情况。

网站繁多,虚设难行政。目前,中央、省、市、县,甚至还有乡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网页。这些页面内容更新缓慢,有的网站中的多数信息陈旧不堪,甚至几年未有过更新;内容四处摘录、门类众多,却缺乏有实质内容和服务价值的有效信息,该公开的政务没有公开;不少网站连论坛、邮箱等都没开通,完全谈不上有交互性、服务性,网上办公形同虚设。相对而言,英国近期提出要关闭90个政府网站。

另外就是“信息孤岛”现象。由于目前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标准也未统一,近些年来部分政府机关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或网站,但多数建成的系统并没有真正用来处理政务,系统或网站处于“死库”、“死网”状态,数据更新缓慢。许多部门单位间的软硬件系统缺乏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如硬件系统缺乏接口,或者接口制式不一,软件系统各自为政,重复设计,互不通用,信息资源建设各搞一套,结构格式混乱,无法共享。这样一哄而起的电子政务建设,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拉大了数字鸿沟,妨碍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共享和共建,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有专家认为,如果让这种各自为战、各搞一套的局面发展下去,将来政府间、部门间的互连互通势必难以实现,以至于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诸如由于信息公开意识不足,导致建设电子政务的积极性不足;信息共享的意识并未形成,依然惯常于各自为政,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注重与其他单位(尤其是横向)的互通等等。

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标准化程度不足。缺乏相应的电子政务标准,使得各级政府、机构在建设本级、本部门的电子政务过程中无章可循,只能在遵循一些规定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按照本级别、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诸如资金等)来设计电子政务的模式。也正是由于标准的不足或缺失,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随意性增加,出现电子政务水平不高,相关设备、资金浪费的情况,“信息孤岛”现象也难以避免。

所以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通过标准化的协调和优化功能, 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 提高效率, 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统一标准是互连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内含多种应用系统的集成体系。各类应用系统彼此作用, 相互链接,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数据、信息流处理体系。由于各类应用系统在应用范围、构建方式、系统结构、数据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平稳、高效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 电子政务的整体应用能够成就多大规模, 关键是看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

在设计我国电子政务标准方面,有很多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值得借鉴。这里仅举英国为例。

为实现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英国在线”战略,英国政府制定了“电子政府互操作框架”(E-Government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简称E-GIF):

(1)英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第一项工作,是确立全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原则,即以基于XML的数据集成和互联网技术为中心,通过行政政策的形式予以发布和强制执行,从而保证整个互操作框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

(2)通过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从系统互连、数据集成、内容管理元数据和电子服务的访问四个方面对实现电子政务互操作性所需要的技术标准进行归类、统一和管理,从而在技术标准上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性;

(3)通过建立以XML Schema为核心的电子服务开发框架,利用政府分类列表和政府数据标准目录,利用各种技术标准,统一确定建设中的具体技术规范,真正落实互操作中的XML数据集成标准;

(4)通过变化管理来保证整个技术标准体系和相应的原则、政策不断更新,保持与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的同步;

(5)通过以电子特使办公室和互操作工作组为核心的具体组织来执行整个互操作框架中所需的标准规范建设等工作;

(6)通过网站等一系列实施支持手段,保证整个框架制定过程中能够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实现公开发布,并能够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得到反馈,从而向前发展;

(7)为了保证该战略和相应标准的落实和实施,建立了包括电子政府建设所涉及的关键利益干系人、委员会、管理机构在内的组织机构,明确他们的角色及责任,以保证工作的展开和各方利益得到体现;

(8)互操作框架在整个英国的顺利实施不但需要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同时还要与相关的部门、组织和人员保持联系和沟通。

可以看出,英国的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标准建设或者个别标准的落实实施,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四、优化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关键

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也是电子政务标准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可以作为优化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基本路径的重要参考。当然,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各国的实际国情和建设理念的不同有较大关系。所以在我国借鉴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差异等因素。

(一)贯穿始终的电子政务建设总体目标

电子政务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工程,它改变着政府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因此,需

要设计一个总体的建设目标,即预期建设怎样的电子政务,确定其导向是什么。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条块分割较为严重,电子政务往往成为各部门各自负责的建设模式,以至于产生种种弊病。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为各部门电子政务的发展、运行提供一种标准、底线,或是发展的方向;同时,各部门对建设怎样的电子政务产生共识,是部门间实现相互理解、信息互通的基本前提。总体目标的确立,为电子政务标准的设立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

(二)合理的基本原则

在总体目标之下,需要有相应合理的基本原则与之相配合,构成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部分。尤其在制定电子政务标准过程中,应当着重基本原则的贯彻。

美国电子政务始终执行三条原则是:(1)以公民为中心;(2)面向结果;(3)基于市场,积极地推进创新。

英国设定的基本原则为:(1)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服务;(2)向以网络为基础的服务转变;

(3)降低服务成本;(4)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使政府服务为公众创造更多价值;(5)使更多的政府后台职能自动化和一体化。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遵循“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原则,但还需要有能够贯穿电子政务建设整体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客户导向等等。这些基本原则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使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过程更加有章可循,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同时,能兼顾到电子政务的总体发展规划。

(三)完善的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标准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标准设置的合理且完善,会为电子政务的良好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

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行政区域广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不平衡性,所以在设计标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因素。

电子政务标准应当分层次来设计。一方面根据急用先行原则设置一些迫在眉睫、急需的标准;另一方面应当规划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分阶段目标、路径,根据阶段性目标来逐步设计电子政务标准。比如就我国地区间信息化水平不平衡的特点,优先制定网络覆盖方面的标准;就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统一网络编写语言、数据库使用等标准,使得各部门之间能够有效互通。然后,对电子政务所提供的服务类型、种类进行阶段划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相关标准的制定层层推进。而不是一劳永逸式的把相关标准一次性设立,因为一时间设置过多标准,很难做到每个标准都细致且合实际,各部门在执行标准中也可能因为标准过多而无从下手,并且标准是否合理有待实践的检验。即标准的设立是要通过专家、政府、顾客等多方不断修改、反馈才能最终确立,社会广泛的参与在电子政务标准设立过程中必不可少。

电子政务标准包括的内容极其广泛,从技术标准到管理标准,再到评价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是彼此联系的标准体系,而不是若干孤立的标准列举。不同的标准属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次又与不同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相联系,设置哪个层次的标准、哪些标准,需要与相应的发展阶段相切合。

(四)相应的辅助设置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部门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后盾,需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这与电子政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电子政务必然会受到当前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使得电子政务的总体目标无法在短期内得以实现,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拓展会为电子政务的完善提供无限的可能。强有力的领导部门和法律法规为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标准体系的确立提供了稳定性方面的支持。同时,他们的存在一方面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动力和依据,另一方面也对其提供了压力和制约,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不注重整体效应、规划。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社会多种力量的介入,诸如政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者等,他们为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保证电子政务标准的可执行性和持续性。

五、结论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任重而道远。其中,优化电子政务标准更是重中之重。在电子政务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在合理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的同时,应当把我国现实的国情,优势、劣势等纳入考量范围。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优化,应该建立在一系列完整的体系构想之上,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探讨、实践,以达到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4:从政府信息上网到政府服务上网

钟国文、陈艳红:论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模型的构建

白燕琼、贺晓利:论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

贺炜、邢春晓,杨吉江: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英国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分析

蒋汝忠:美国电子政务建设战略分析

姚国章、林萍:英国电子政务发展案例

下载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国产化问题edg(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国产化问题edg(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

    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方面需注意问题: 1、根据各学校上报标准化建设摸底情况表数据反映出来各学校普遍存在数据不真实,特别是生均仪器设备值差距较大,(如:县一小生均仪器设......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精选五篇]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摘要: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对于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就显得分......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探讨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探讨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从而产生了电子政务新理念。我国已将电子政务建设置于新世纪国家发展战略的核......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会计信息系统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发展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荐五篇)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定、修订标准工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现有20400多个国家标准,30000多个行业标准,9000多个地方标准,40万个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有75%以......

    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

    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摘要 城镇化建设建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所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然而,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进城是否真的可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难题?如果可以,那......

    铁路论文: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有关问题研究

    现代铁路信息技术导论学业论文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有关问题研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3班 姓名:陈 群学号:200909907摘要:本文认真总结了铁路信息系......

    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合集五篇)

    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专业:2012级法律硕士(法学)学号:2012021501姓名:吕晓敏一、 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概述(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银行业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