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整合财政资金努力提高支农绩效
科学整合财政资金努力提高支农绩效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农村改革步伐,认真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减负。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多渠道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方面,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投入渠道不宽、投入结构不够合理、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新时期各项支农资金的整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行支农资金投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管理部门过多。目前来讲,县级直接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财政、科技、水利、林业、国土、农业、交通、民政、卫生、计划生育等十多个部门,管理部门过多必然导致统筹协调难,同时各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上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存在多头申报的现象;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既有发改或财政直接下达的,也有发改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
二是支农项目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资金投放、项目实施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复,如基本农田项目在农办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项目安排。项目的交叉重复,给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带来了困难,致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三是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目前,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仍不规范,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多,因而资金分配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安排项目量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十万、八万元,基层配套资金跟不上,无法完成项目建设,甚至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同时由于部门经费较为紧张,工作经费无法保障,难免会出现挪用项目资金作为工作经费的现象,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四是资金拨付中间环节多。有的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地方财政资金调度困难,不能及时拨付,但更主要的是,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多,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又拨给下属单位,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资金“旅行”时间很长。尤其在部分乡镇,资金滞留时间更长,卡、压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项目建设无法顺利实施。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财政资金要层层拨付,资金到位相对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行业部门的资金按条条拨付,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造成资金沉淀,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五是县乡财政配套难。由于目前我县县乡财政比较困
难,基本上是“吃饭型”财政,而上级要求配套的项目又多,县乡财政难以承受,项目资金缺口大。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大多也要求市、县、乡镇要配套资金。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资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省、市资金到位后,由于县乡镇财政普遍较为困难,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县乡配套经费迟迟不能到位,只能是项目开工后,使用上级专项资金,本级拿不出钱,造成资金缺口大,建设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二、整合支农资金投入的建议
加大各项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要求各部门之间应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搞好农业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按照规划区域集中投放,充分发挥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着力解决协调难的问题。县乡两级政府应成立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由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年度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衔接各项支农投资的建设重点和项目布局,统筹协调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各部门支农投资安排。
(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着力解决项目交叉重复的问题。要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必须规划先行。按照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由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制定的行业规
划,编制全县年度发展计划,规划要统筹全县,相互衔接,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对一些重大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在规划指导下,对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都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力争建一个成一个,坚决避免“遍地开花”的现象,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使全县的农业农村基础有更明显的改善。
(三)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着力解决支农资金分散的问题。集中统一使用支农资金,形成合力,这是目前支农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资源整合,对所有涉农项目如农村沼气池建设、安全引水工程、乡村公路建设、卫生改水改厕、村级计生室建设、村村通工程以及防洪防汛、生态建设等项目捆绑安排,统一规划,资金实行捆绑使用。
(四)规范资金划拨形式,解决中间环节过多的问题。中间环节过多是影响资金高效运行,造成资金流失的关键。因此,对上级下拨的财政资金,应尽量不通过主管部门,一律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乡镇,由乡镇直接划拨到项目实施单位,以减少财政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
(五)加强项目管理,着力解决支农资金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一是要全面实行项目招投标制。对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有关规定选择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二是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将支农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对项目建设中的物资和设备实行政府采购,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全面实行工程监理制。县财政局要全程参与工程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实行社会监理,建立建设工程“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四要是全面推行决算审计制。所有项目完工(竣工)后,由审计部门对项目工程决算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办理项目资金结算和清算。
(六)创新支农投入机制,着力解决政府支农投入不足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当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同时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第二篇: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最终版)
“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现阶段审计工作的新要求。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对于强化预算监督,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中,确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估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的前提条件。为此,本文针对财政资
金绩效审计中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概述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投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行为。围绕“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法制、制约权力、提高效益”的目标,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实现和程度进行评价和审核评估。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对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应当贯穿整个项目周期。
(一)项目前期绩效审计评价,是在安排项目投资预算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在社会、经济、财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估,判断项目投资效益、效果和投资风险等。
(二)项目建设期绩效审计评价,是对建设期项目工程及财务管理等方面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工程进度及质量、各项合同执行情况、投资概算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建设资金到位和使用管理情况、建设工期及施工管理水平、对环境的影响等。
(三)项目竣工运营期绩效审计评价,是对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实际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者达到目标的程度、成本效益分析评价、对社会经济实际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
二、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开展的时间较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
(一)评价指标很不完整。偏重于经济效益的考核,缺乏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综合评价;偏重于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的评价;偏重项目本身局部效益,忽视宏观整体效益的评价。
(二)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缺乏横向的可比性。
(三)定性评价较多、定量评价较少。
(四)缺乏项目全过程综合评价。偏重于事后财务评价,缺乏项目开工前管理、项目运作过程的监控和项目运行后的效益追踪评价,尤其是缺乏项目工程管理方面的评价。
三、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评价指标应与审计目标有直接的联系,不能因为容易收集就使用。只有从审计目标出发,围绕审计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审计标准,才能准确地对项目效益作出客观评价。
(二)系统性与完整性原则。由于项目效益包含项目管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全面地认识评价对象,必须选择多指标,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必须能反映整体特征的多信息,将各指标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才能够在整体上反映被评价对象。
(三)可操作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标不仅要科学客观,能够得到社会、专家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可,而且要简明扼要、实用、可操作,要易于判断、理解和接受,表达要清楚,不存在分歧。
(四)适当原则。效益审计侧重于战略评价,因此,指标的设置在反映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不宜太多,数量要适当,指标之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关性,避免指标相互重叠和重复评价,避免指标评价结果相互抵消。
四、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项目前期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1、投资决策指标:主要反映项目论证是否充分可行,项目立项、审批和决策等环节是否规范,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建设规模是否适当,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是否有利于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有利于搞好综合平衡。可设置项目目标科学性、项目可行性、项目决策程度合规性、审核审批程序规范性等指标。
2、资金筹集指标:主要反映项目资金筹措计划是否符合规定,财政资金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资金数额和到位时间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满足项目进度需要。可设置资金来源合规性、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及时性、财政资金依存度等指标。
(二)项目建设期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1、项目建设管理指标:要反映项目征地拆迁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现象,建设单位的组织管
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现场管理等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项目的施工、设计、监理、采购等环节是否按“三公”原则进行招投标,是否按合同执行,项目完成进度是否与预期(设计)目标一致,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建设是否存在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有无擅自增加建设内容以及存在损失浪费现象
等。可设置征地拆迁合规合法性、项目管理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度、项目招投标率、工程提前(延期)完成时间、未按计划完工工程比重、工程质量合格品率、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建设投资增减额、项目目标实现程度、是否存在无效投资和损失浪费现象等指标。
2、资金使用指标:主要反映与项目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健全,项目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等关键制度和管理环节是否有效;项目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存在被截留、转移、挪用、挤占等问题;项目资金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支出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开支标准。该项可设置财务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性、资金使用范围合规性、资金支出结构合理性、资金使用率、资金支出效果率等指标。
(三)项目竣工运营期绩效审计指标
1、社会效益指标:可设置政策符合性、就业效益、资源利用效益、社会发展影响率、社会满意度、综合社会贡献、可持续发展率等指标。实践中需要与项目的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并聘请有关专家,共同研究确定。也可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抽样调查等方式定性分析。
2、经济效益指标:可设置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税率等指标。评价的基本方法采用对比法,收集整理项目建成后实际运营能力的技术财务指标,以预期目标、设计的技术指标和同类项目的平均先进指标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
3、环境效益指标:可设置政治环境影响、文化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等指标。实践中需要与项目的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并聘请有关专家,共同研究确定。
上述评价是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中一般性的指标。具体到某一个项目评价时,就根据项目的具体用途性质有针对性的选择运用,并根据具体项目特点进行有侧重的补充,并进行适当的检查与修正,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统一与专门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的有机结合,现实效益和长远效益的有机结合,现实效益与潜在效益的有机结合、社会宏观效益与行业、单位微观效益的有机结合的原则等。
第三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扶持农业经济的力度逐年加大,资金总量迅速增加,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的绩效已成为各级政府和财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5个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农业和农村问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强调在政策和资金上要向农业倾斜。农业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支农专项资金的投入,是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就如何加强支农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州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近年来,巴州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精神,在上级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农业投入,强化了支农资金的管理,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至2008年3年来,我州财政支农资金(上级追加专项)累计支出37694.5万元,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业科技推广、农牧民培训、农业产业化、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补贴、灾害救助等方面。农业科支农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是:2006年合计支出8522.6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4601.9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1151.2万元,畜牧业专项374.8万元,农业生产专项1288.7万元,水利专项956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50万元。2007年合计支出13422.6万元,主要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5434.5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1090.8万元,畜牧业专项296万元,农业生产专项3828.3万元,水利专项2648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25万元。2008年合计支出15749.3万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8645.5万元,林业发展专项资金733万元,畜牧业专项769.6万元,农业生产专项2296.8万元,水利专项2287.4万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1017万元。
从以上所列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比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57.49%。2008年比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增长17.33%。从增长内容看,支持林业、畜牧、农业生产和改善水利设施和自然灾害救助的资金逐年加大,尤其是各种农业补贴资金,近两年增和幅度较大。通过支农资金的有效投入,使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渐覆盖到农村,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落实,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总体来讲,财政支农资金在以下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水利基础设施居农业基础产业地位,水利建设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发展的超前性。为缓解我州水利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抗灾能力较弱的矛盾,3年来我州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集中“以工代赈、节水灌溉、防汛岁修、桥涵建设”等水利项目资金5891万元,支持了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节水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落实了各项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
积极配合各级农业部门,落实农作物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和实施棉花良种推广,及时拨付补贴资金,确保惠农政策的顺利实施。2006-2008年,我州共落实粮食补贴资金9650.4万元,累计补贴小麦面积130.75万亩;落实棉花良种补贴2549.7万元,累计补贴面积169.98万亩,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3、稳步推进特色林果业基地建设,加快林果产业发展
按照自治州提出“百万亩香梨、20万亩葡萄、20万亩红枣、20万亩杏”的建设目标,近五年来全州林果业以年均1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大力实施了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保护工程。2007年林果总产值超过7.62亿元,预计2008年农民人均来自干鲜果品的收入超过744.8元,比上年增加155.8元左右。
4、加快了畜牧业各项资金投入,克服了动物疫病、自然灾害等困难,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
2006-2008年共落实畜牧业专项投资1440.4 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畜牧业生产进展较为顺利,到2007年底,牲畜存栏309.03万头,年出栏牲畜322万头,肉类总产量9.7万吨,奶类总产量7.1万吨,禽蛋总产量1.2万吨,畜牧业产值20.5亿元,畜牧业在农牧民人均增收中的贡献份额100元以上。
5、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加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工作
2006-2008年全州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00万元,对25匹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进行了补贴,补贴拖拉机1698台,配套农机具3592台,使农业机械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到2007年底,全州拥有各类拖拉机41802台,配套农机具75834台架,全州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了70%的疆内较高水平。
二、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分配、轻管理”和资金管理不科学的问题长久存在
各县市、单位争取项目和资金的积极性很高,但资金到位后重视支出轻视管理。不重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现象较普遍存在,尤其是随着资金量的快速增加,财政各项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查处不严,个别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给财政后期管理和检查验收带来了困难。财政内部和资金使用单位缺乏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资金监管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存在。在资金管理上,项目资金迟迟不到位,配套资金未作安排或安排不足,资金使用“撒胡椒面”和截留、滞留、占压,拨付不及时的问题依然存在。
2、项目申报程序不够科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项目申报时间过长,部分支农项目因此贻误了最佳实施时机;财政资金再分配透明度不高。在申报支农项目时,往往是部门说了算,财政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在项目管理上,事前立项不严格,论证不充分,项目申报计划和实施方案缺乏可行性。在实施中擅自变更、调整项目计划,项目竣工验收不及时,致使项目建设质量不高。
3、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有少数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制度,农口部门在安排使用时弹性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如林果业发展资金、地方苗圃建设资金、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等。还有一些支农资金的管理制度已经过时,不符合客观实际。
4、监督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发展,财政性项目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项目个数越来越多,但是监督力量未随着财政性项目数量和投资数额实行同步增长。目前,我州对财政支农资金中的违规违纪处罚偏轻。对部分违反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人和事,未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从某些方面方便了个别单位和个人心存侥幸,违反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现象屡有发生。
5、资金配套政策过多,基层难以落实
由于各农口主管部门纷纷出台配套资金政策,很多项目资金文件都附带配套资金的要求,而我州大多县财政困难,没有多少财力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投入资金往往依赖于上级财政“输血”方式的无偿支持,根本无法满足上级要求的大量配套资金。但为了争取上级项目,造成了“虚假配套”和“烂尾”工程,既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又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6、有财政多个部门管理支农资金的问题
财政内部存在着多个部门安排同一个项目和同一个项目由多个部门管理的现象,部分项目和投资交叉重复。在项目管理上部门之间出现了越位和缺位。有的项目资金重复安排而被挪作他用,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想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必须把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应当以规范管理为目标,以健全制度为手段,力求将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和谐统一,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打造阳光财政
在农村基层单位深入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乡财县管改革。通过各项财政改革,公开财政资金的管理,使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牧区。
2、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实现支农资金的整合 农业投资项目要归口安排,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能,划清各主管部门所负责规划和管理的农业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容,确保各部门申报的项目不交叉、不重复。财政部门安排的支农资金,由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和管理,要扩大财政投入规模,创新管理模式。
按照“存量优化,增量调节,预算内外统筹,跨部门整合”的原则,归并支农项目,对支农专项资金实行跨部门、跨级次整合,集中财力、形成合力、捆绑使用,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资金整合要由财政部门负责对各主管部门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查,及时综合,划分归口,对交叉、重复的项目予以调整;其次,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要科学合理。要很好地采用财政贴息、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如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政府财政要采取无偿直接投入的方式;其他领域的投入,财政可采取有偿补贴、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拓宽支农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村各级干部深入村社广泛宣传,征求规划建议和意见,开展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提高项目规划过程的民主决策水平,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007年,我州焉耆县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重点支持发展以葡萄为主的红色产业,对涉及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进行优化整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整合支农资金8624.8万元,用于重点项目、主导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建立项目库,突出支农资金投入重点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库,进一步完善支农项目的论证和专家评审制度,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投入重点放在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公共项目上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放在具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和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上。在农口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分别建立分类项目库,经过评审协商后,比较好的项目选入项目库。对上级要求上报的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上报,确保上报项目质量。在建立项目库时,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交通等)、特色产业建设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教育、卫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服务)、生态建设项目和人居环境建设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申报,使项目与项目之间相互配套,并集中投向重点支柱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民本等方面,充分发挥所有财政性项目资金应有的效益。
4、坚持多元化投入,完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
当前,对农业的投入,仅仅依靠财政,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资本运营、资源补偿等市场和经济手段,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相结合;建立“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支持为辅助;地方投入为主体,上级补助为辅助”的多元投入新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积极创新财政政策措施,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财政贴息、以物抵贷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愿投资投劳,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较少的财政投入,引导出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通过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度,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5、支农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
为解决预算确定的时间与农时的矛盾,保证冬春季节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在当年财政预算未经人代会批准前,应于上年末以前加大预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力度,保证与春耕生产有关的支农资金及时到位。财政预算批准后,要按法定时限批复部门预算,提前部门预算编制时间,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储备,细化项目预算,以便预算批复后及时下达项目资金,加快支农支出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地区,支农资金要实行集中支付,防止资金的挤占或挪用。
6、规范支农资金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主要通过发布项目指南,指导项目申报,规范评审、立项、投资以及绩效评价程序和办法,使项目资金安排做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改进资金分配办法,提高支农资金分配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公平性。要下放项目审批权限,严格资金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管理,要按照“先规范、后运作”的原则,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全面推开支农资金县级报账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积极推行专家评审、张榜公示、招标投标、委托中介审计等方式,把各项支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村、落实给农民,真正做到各项政策不走样、各项资金不流失,确保专款专用,使支农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7、加强监督检查,实行绩效评价
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财政、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实现监管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等环节入手,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规范和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效制和问责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把监督和管理贯穿于支农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支农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实行资金使用效益报告制度,为每一个完工项目建档立案。改变重分配,轻管理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
第四篇:践行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执行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执行力
如何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孙蒋社区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这是每一个社区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这就要求我们全体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提高执行力。
通过学习和思考,结合我们社区的发展实际,我认为解决社区事业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提高执行力问题。因此,践行好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建设。
一、提高执行力,首先要对执行力有充分的理解
何谓执行力?执行力就是职能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对于一个社区团队,则是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是其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社区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的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就个人而言,执行力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理清思想、创新思路的认知能力;看准问题、找准对策的判断能力;提高效率的运作能力;上策下行、确保效果的执行能力;提升把握形势、驾驭矛盾的应变能力。提高执行力,不但要有正确的态度、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还要把握执行方向、注意执行方法、讲究执行艺术。
二、提高执行力,良好的沟通是首要因素
在世界经理人网站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28日举行的一项关于执行力的调查中,有1828位网站用户参与了调查,其中47.98 %的参与者认为最能有效提升执行力的因素是良好的沟通。
为什么选择沟通作为最能提升执行力的因素呢?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有效地提高执行力,在一般情况下首先要进行充分地沟通,对完成目标任务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否则,上面再好的决策经过中、下层执行的'七折八扣',就会走样。曾经有一位策划经理说:如果执行的方向错了,后果只有一个:你不是在计划怎么成功而是计划怎么失败。如果说有什么可以让员工更清楚执行的方向,那就是良好的沟通。作为下级执行者要保持同上级领导的沟通,作为上级级决策者要保持同下级的沟通,加强执行的沟通与协调。将决策传递给各个层级的员工,帮助他们理解需要完成的目标,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是成功的保证。如果是在执行过程中,那沟通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假设执行者遇到困难,他又不能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和主管沟通,只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解决问题。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执行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许和主管的想法大相径庭,最后执行走样,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有通过密切管理层与执行人员的联系,加强多向的沟通与联系,才能解决执行中的各种问题。
二、提高执行力,责任意识是基础
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我们每一个社区工作人员,都应深刻认识到,责任既是一种职责,又是一种义务;既是一种奉献,又是一种使命。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所担任的职务当做一种责任,对全体员工负责、对社区负责、对社会负责,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同时,只有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上,执行任务时才会有热心、会用心、尽到心,才不会找借口、讲条件。强化责任感,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所在。
三、提高执行力,正确理解决策的意图与坚决地执行是基本要求
要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必须解决好“想执行”和“会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动。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和执行人员的认识问题,确保认识到位,杜绝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位、缺位、越位与失位”现象。一是在工作中,站错了位置,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虽然做了,但没有做好,没有达到要求,相反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这是明显的错位。二是该占的位置不占,该做的工作不做,对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老是处于置若罔闻的状态、麻木的状态或者应付交差,这是明显的缺位。三是站到了不该站的位置上,没有弄清楚自己的职能、职权范围,做了一些不属于权限范围的事或者是稀里糊涂、闭着眼睛做了一些超范围的事,这是明显的越位。四是对工作性质、目标任务认识不清,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是明显的失位。
不管处于哪个“位”,最终的要求都是归位,就是坚决地执行上级的决策。例如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员工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企业能带来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企业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企业派出的人员外,其他的根本没有任何变动——制度没变,人员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只有一个要求:把以前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因此,正确理解决策的意图与坚决地执行是提高执行力的基本要求。
四、提高执行力,队伍建设是关键
执行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出色的高素质团队,才能确保执行的有效性。首先,社区领导干部作为“带头人”,是全面提高执行力、落实上级政策的关键。改进干部作风,切实增强执行人员的执行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增强其示范性和带动力。其次,要抓好社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着力培育认知统一、载体多元的执行力文化,建立推动发展的长效性执行机制,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执行力。再次,要建立符合社区情况的团队精神,要建立同心同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自豪感的社区团队精神,它也是队伍建设的保障。只有有了一个经过良好队伍建设的团队,执行力这套系统流程才会有质的提高。
五、提高执行力,健全制度机制是保障
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通过明确职能,明晰职责,解决执行的主体问题,避免推诿扯皮问题。因此,抓工作落实,抓执行力的提升,重点是抓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政策、文件、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政策规定的落实,应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目标绩效管理制度,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个人,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从而形成管理闭环,杜绝“坐而论道”现象的发生。通过严格办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督查督办,确保按计划、按要求地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六、提高执行力,赏罚分明是必要条件
针对需要执行的事项事前进行分工,并且制定细致分明的奖罚措施,对提高执行力最具效果。因为如此一来,每个人的工作绩效,也就是他的执行力度,将直接导致他个人利益的增减。实际上,奖罚措施就是一种激励行为。当然,奖罚措施的细致、分明并且公平、公正、合理是绝对要保证的。
因此,建立一套公正、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罚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重用执行者、鞭策空谈者、诫勉混事者”是提高执行力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赏罚分明,执行力的提高便无从谈起;相反,一套公正、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罚体系却能够高效地提高执行力,保证所有任务出色完成。比如,迪克·布朗于1991年出任EDS公司的CEO,他能够带领EDS走出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成功地在EDS建立了执行文化,建立了一套公正、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和奖罚体系。他将所有执行人员按照自己与同事的相对业绩排出等级,并根据每个人的等级进行相应奖励。他还会给评定等级低的员工解释原因,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业绩。如此一来,所有执行人员的执行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公司自然走上正轨并高速发展。
第五篇:践行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执行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努力提高执行力
龙世立 2008.12
如何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校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这是每一个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胡锦涛总书记近期指出,“要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这就要求我们全体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转变干部的作风,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提高执行力。
通过学习和思考,结合我校的发展实际,我认为解决学校事业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如何提高执行力问题。因此,践行好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是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
一、对执行力的理解
执行力就是职能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对于一个组织,则是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其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就个人而言,执行力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理清思想、创新思路的认知能力;看准问题、找准对策的判断能力;提高效率的运作能力;上策下行、确保效果的执行能力;提升把握形势、驾驭矛盾的应变能力;借助外力、左右逢源的灵活能力。提高执行力,不但要有正确的态度、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还要注意把握执行方向、注意执行方法、讲究执行艺术。
二、提高执行力,责任意识是基础
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深刻认识到,责任既是一种职责,又是一种义务;既是一种奉献,又是一种使命。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所担任的职务当做一种责任,对社会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全体员工负责,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同时,只有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上,执行任务时才会有热心、会用心、尽到心,才会不找借口、不讲条件。强化责任感,是提高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所在。
三、提高执行力,正确理解决策的意图是基本要求
要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必须解决好“想执行”和“会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发自觉的行动。解决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认识问题,确保认识到位,杜绝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缺位、越位、失位与错位”现象。一是在工作中,站错了位置,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虽然做了,但没有做好,没有达到要求,相反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这是明显的错位。二是该占的位置不占,该做的工作不做,对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老是处于置若罔闻的状态、麻木的状态或者应付交差,这是明显的缺位。三是站到了不该站的位置上,没有弄清楚自己的职能、职权范围,做了一些不属于权限范围的事或者是稀里糊涂、闭着眼睛做了一些超范围的事,这是明显的越位。四是对工作性质、目标任务认识不清,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从何下手,当一天和尚就没有撞响一天钟,这是明显的失位。不管处于哪个“位”,错位也好,缺位也好,越位也好,失位也好,最终的要求都是归位。
四、提高执行力,队伍建设是关键
执行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套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出色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才能确保执行的有效性。首先,领导干部作为“带头人”,是全面提高执行力、落实上级政策的关键。改进机关作风,切实增强机关执行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增强其示范性和带动力,关键要抓好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坚持凭实绩用干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评价标准和方法,从而把优秀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重用执行者、鞭策空谈者、诫勉混事者”。其次,要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着力培育认知统一、载体多元的执行力文化,建立推动发展的长效性执行机制,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执行力。
五、提高执行力,健全制度机制是保障
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通过明确职能,明晰职责,解决执行的主体问题,避免推诿扯皮问题。因此,抓工作落实,抓执行力的提升,重点是抓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政策、文件、要求和措施的落实。政策规定的落实,应通过严格、科学、系统的目标绩效管理制度,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个人,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从而形成管理闭环,杜绝“坐而论道”现象的发生。通过严格办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促进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督查督办,确保按计划、按要求地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同时,要认识到决策和执行一体化的性质以及因此带来的沟通要求,作为一级执行者要保持同校领导的沟通,作为一级决策者要保持同下级的沟通,加强执行的沟通与协调。把决策和执行的交接看作整个决策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密切管理层、工作人员与师生的联系,加强多向的沟通与联系,解决执行的脱节问题。
总之,抓领导干部的执行力,要着力转变作风,切实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的作风建设。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提高执行力,站好位,带好队,促进决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要带动和促进管理人员执行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团队的执行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效益。我们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要把师生员工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有效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标尺,进一步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科学发展的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