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与决策——《成都:为贫困群体撑起一道“保护伞”》
调查与决策——《成都:为贫困群体撑起一道“保护伞”》总第163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52期
成都:为贫困群体撑起一道“保护伞”
——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调研
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调研组
近年来,成都市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执政为民理念,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救助大格局,让贫困群众“吃得起饭、住得起房、上得起学、医得起病”,为他们撑起了一道可靠的“保护伞”。我们在近日的调研中感到,总结成都的实践经验,对省内其它市州搞好社会救助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做法和成效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在1082.03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57%,城乡贫特困人口有39.8万。为推进和谐成都的建设,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社会全覆盖”为特点,城乡低保为基础,“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救助工作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制度化、网络化、社会化,成效显著,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也有很大影响。
(一)创新体制,建立长效机制。为了解决救助工作的随意性以及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成都市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救助新模式。首先,建立以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的高端管理平台。成立了由市和区(市)县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在各级民政部门设立了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其次,建立以乡镇和社区为依托的低端管理平台。按照“一口上下”的要求,对困难对象都通过社区、乡镇这个“口子”向上申请救助和向下发放款物,避免了多头审查、重复救助等问题。同时,成都市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形成了五项救助机制。一是联动互动机制。按照联席会议规则和职责分工,由联席会议统一组织协调,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上下联动互动,确保救助工作有序运转。二是分类救助机制。根据救助对象致贫、致困的不同情况,由市级各部门和区(市)县在统一部署下按各自职责范围实施分类救助。三是社会救助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城市五级(市、区县、街道、社区、居民小组)救助预报网络和农村四级(区县、乡镇、村、组)救助预报网络,通过“帮困档案”及时了解情况,使困难群众能尽快得到救助。四是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审计、监察、财政、目标督察办等部门参与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救助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并通过社会救助信息网、村居务公开栏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五是精神慰藉机制。通过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给困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和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从绝望中走出来。
(二)统筹城乡,实现应保尽保。为了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救助局面,成都市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一体救助,城乡共享。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对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贫困家庭,分别纳入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城乡低保的同步运行。截至2005年底,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64万人,其中城市10.67万人,农村13.97万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二是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救助范
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残疾人中的贫困户向其他特殊困难群众扩展,确保所有困难群众得到相应的救助。三是调高城乡低保标准。在五城区和高新区实行城市与农村低保标准并轨。按两年调整一次低保标准的原则,将城市低保标准由2002年的178元/月调整为2004年的210元/月,列西部城市第一;农村低保标准从年人均纯收入600元调整为1000元。同时,在每年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还给城乡低保对象每人发放50元的临时补助。
(三)整合资源,形成救助合力。现行的救助工作存在着单
一、临时、分散、重复和遗漏等弊端。成都市通过整合救助资源,使社会救助向统一、归口、综合的模式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大格局,提高了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和效益。一是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将包括民政、卫生、教育、财政、房管、就业、司法等在内的11个市级部门,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形成综合配套的救助合力。并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救助资金纳入统一预算、统一安排,增强了救助资金使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救助效能最大化。如2004年市财政用于社会救助的资金为
1.8亿元,2005年通过资源整合,救助资金达到2.7亿元,比2004年增长50%。二是整合和动员民间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挥成都市慈善会的作用,通过开展“情暖人间”、“慈善一日捐”等慈善活动,积极引导动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捐赠,形成强大的社会救助合力。
(四)突出重点,抓好专项救助。城市低保、农村特困救助、五保供养、灾民救助等制度虽然解决了城乡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但对于他们在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则无能为力。针对这一情况,成都市重点实施了“三大救助”工程,帮助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从而加固了社会的“安全网”。一是帮困助学工程。对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和补助住校生生活费);高中教育阶段实行政府助学金制度;低保家庭子女考上大、中专学校给予学费资助,最高可达每人每年4000元。2001年至2005年,全市共救助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35.71万人次,救助低保家庭大中专学生1.37万人次,资助残疾人学生6000多名,发放助学金1.37亿元,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二是帮困助医工程。由政府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五保户、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等因患大病医疗负担过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给予医疗救助;18岁以下青少年和婴幼儿患重大疾病、家庭无力救治的,一年内最高可享受8万元的医疗救助;建设惠民医院,对低保对象在实施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实行“六免、八减、三优惠、一方便”的惠民措施。两年来共投入936万元为低保对象和特困群众实施医疗救助,使困难群众有病能医。三是帮困建房工程。在城市实施廉租住房政策,主要针对家庭年收入8000元以下,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困难户,现已有3300户享受廉租房政策。在农村实施“安身工程”。近几年来共投入2亿元,为农村低保家庭新建、改建住房2万户。
(五)改进方式,实施信息化管理。社会救助工作面广量大,任务十分繁重。由于以往的救助手段比较落后,大多采用人海战术,影响了救助的质量和效率。成都市改进工作方式,把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作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技术支撑。拟投资2800万元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动态地汇集城乡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信息,为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技术保障。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860万元,在3个区(市)开展应用试点,今年将在全市推广应用。
二、几点建议
社会救助体系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省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过低、资金缺口大、社会各界参与度不高等难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对成都经验的宣传推广。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比较完善,亮点较多,值得推广。建议省委、省政府在认真总结成都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选择经济较发达、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进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试点,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财力状况和群众需求等,按轻重缓急,有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要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特殊困难。
(二)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投入是社会救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救助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形成对社会救助稳定的财政拨款增长机制,确保政府真正担负起主导社会救助的责任。要切实规范管理使用资金,健全社会救助资金专项预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度,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用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
(三)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一要建立健全各级慈善机构,建好各地的社会捐助站,推广“慈善超市”等各类社会互助的方式,广泛开展各种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二要尽快制定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的优惠政策。如支持企业或个人建立慈善基金,允许以企业或个人的名字命名基金;对慈善捐款采取税前扣除,不计入税基等。三要积极宣传捐助慈善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让其善举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褒扬,增强慈善捐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四)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民政被称为“播撒阳光的事业”。在社会救助中,民政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践行着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民政应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各级党政应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快对民政干部的培养,切实解决民政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民政部门在和谐四川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负责人:李后强
成 员:侯兴家 吕焱飞
周湘淑(执笔)叶 全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6-06-28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为军人权益撑起法律保护伞
为军人权益撑起法律保护伞
——观看《为了军歌更嘹亮》宣传片有感《军人保险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军军人保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推动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维护广大官兵权益,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人保障体系,保障官兵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军人保险上升到法律高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关心爱护广大官兵及其家属的生动体现。
《军人保险法》的实施势在必行,军队是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柱石。当前,全军部队按照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要求,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军事训练强度大,执行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科研试验、国际维和等多样化军事任务重,许多官兵长年驻守在高原海岛、荒漠戈壁等艰苦边远地区,军人面临的职业风险更加多样,对调整改革军人保险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制定军人保险法,依法保障军人享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保险待遇,更好地服务保障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军人保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军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目的是保障军人在伤亡,以及退役后年
老、疾病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据总后勤部财务部负责人介绍,全军和武警部队每年有数十万名官兵退役到地方,需要转移接续各种社会保险关系。现行军人保险制度,主要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规定的,缺乏法律的约束力。因此,需要通过制定军人保险法,以法律形式完善军人保险制度体系,体现国家主体保障责任,规范军地保险衔接办法,增强政策制度的强制力和执行力,依法维护军人保险权益。
同时军人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党和国家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要求,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领域立法步伐。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军人职业性质和保障体制与其他社会成员不同,军人保险的调整对象、项目设置、基金来源和管理机制与社会保险有较大差异,社会保险法没有覆盖军人这一特殊群体。因此,需要制定一部体现军人职业特点、与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军人保险法,以完善国家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强军人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也是世界主要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人保险方面的法律。为此,此法以完善军人保险制度、维护军人保险权益、增强军队凝聚力战斗力为目的,规定了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养
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保险等内容。在立法的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体现军人高风险的职业特点和为国家安全牺牲奉献的价值,对军人服役期间伤亡的给予补偿,解除军人后顾之忧,激励官兵履职尽责;二是坚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军人保险项目和待遇的确定,既确保军人能够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也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财政的承受能力;三是坚持与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相衔接,对军人入伍前和退役后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作出规范,保障军人退役后享有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立法者不仅要深入倾听广大官兵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也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做法。2001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保险立法考察团,对马来西亚、韩国和芬兰的军人保险情况进行了访问考察。2002年4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全国人大军人保险立法考察团,对德国、法国的军人保险进行了访问考察。对国内外客观详实的调研,为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法律提供了有力支撑。走向法制建设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立法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相对应,我国的军人保险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不仅为保障军人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军人保险立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政策基础。《军人保险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对广大官兵关怀厚爱的生动诠释,也是以人为本、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证明。
1、确立了军人保险的法律地位。《军人保险法》将经过多年运行和完善、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军人伤亡保险、退役医疗保险和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保险制度上升为法律,构建了具有军队特色的军人保险制度体系,增强了政策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力。
2、突出了国家的保障责任。《军人保险法》明确国家建立军人保险制度,促进军人保险事业的发展,为军人保险提供财政拨款和政策支持。规定军人伤亡保险所需资金由国家承担,个人不再缴纳保险费;将原来军人服役期间应当缴纳的养老保险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调整为由中央财政承担,都突出体现了国家对军人保险的保障责任和财力支撑。
3、拓展了军人保险保障范围。《军人保险法》将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保险纳入法律规范,为其建立养老、医疗保险等,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体现了国家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心照顾,进一步减轻了军人后顾之忧。
4、服役时“伤有所保、亡有所偿”,退役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有补贴、养老和医疗保险不中断”,这些广大官兵最为关心的内容已经体现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军人保险法》中,也写到了全军将士及其家属的心坎上。这部法律按照事权和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将军人服役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地方财政承担,调整为由中央财政承担,同时,对军队和地方有关部门在军地保险衔接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规范,保证军人退役后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标志着旨在解决军人服役期间的伤亡补偿,退役后与地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衔接,以及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参加社会保险难等问题的军人保险法草案正式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法,对维护军人合法权益,解除军人后顾之忧,激励官兵履职尽责,增强部队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开支队特勤三队
2012年4月28日
第三篇:安全宝:为网站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安全宝:为网站安全撑起一把“保护伞”
检测域名:www.xiexiebang.comAME记录的智能DNS切换技术。
今天的安全宝评测就到这儿,在互联网安全危机日益突出的今天,有这样一个方便的产品为我们提供服务,我们心底还是很高兴的,感谢安全宝,希望你们在建议中茁壮成长,为捍卫互联网安全作出贡献,谢谢!
第四篇:“手指口述”为矿井撑起保护伞4.10
“手指口述”为矿井撑起保护伞 ——白庄煤矿全面深化“手指口述”活动纪实
“手指口述”法源于日本的“零事故战役”,以预防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为目的,通过运用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行为,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确认,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能够有效集中矿工操作精力,提高岗位作业质量,提高职工自主保安能力,并起到自我提示、互相提醒、准确操作、减少失误的作用,为打造本质安全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庄煤矿积极倡导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以提高职工素质,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促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瞄准素质专业化、行为规范化、操作精准化,大力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目前已经在全矿井下各生产岗位开始推广,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加强领导广泛宣教全面展开
白庄煤矿为了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按照党政共同负责,党群部门督导,安全生产部门指导,生产单位组织,岗
位员工操作的原则,以安全培训为基础,以安全确认为重点,在全矿广泛深入开展“手指口述”活动,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努力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证。为此白庄煤矿成立了“手指口述”活动领导小组,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舆论阵地,对“手指口述”操作法的重要意义、操作要领进行宣传,根据井下现场实际拍摄制作了“手指口述”操作法演示电教片,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职工对操作要领的掌握,促使“手指口述”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制定细则抓好培训试行推广
“手指口述”是安全生产中的一种新生事物,如何进行“手指口述”,从干部到职工都很陌生。白庄煤矿在岗位分析描述的基础上,依据煤矿安全生产三大规程,编制操作步骤,为推行“手指口述”打下了基础。
在推行过程中,白庄煤矿注重发挥典型引路、试点带动的作用,把井下采煤、掘进区队做为试点单位,边试点推行、边改进完善,本着方便操作,提高实效的原则,将“手指口述”分解为“检查内容描述”、“环境描述”、“实际操作描述”等几个部分。首先进行集中强化学习培训,政工行政科室工作人员分工盯靠区队进行督导,然后进行现场实践,生产科室安全管理人员分工现场检查指导。使“手指口述”由点至
面,全面铺开,由面至里全面提升,从内容、形式和效果上层层递进,分批打造“手指口述”精品岗位,形成了人人能口述、个个能操作的良好局面。
强化指导现场检查严格考核
为了确保收到实效,不走过场,白庄煤矿不断加强指导,每月听取各单位开展“手指口述”活动情况汇报不少于一次,每月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由安全生产线管理人员负责落实指导单位和对象,具体负责指导、帮助、考核联系对象“手指口述”工作,做到每名员工有人指导、有人包保、有人考核,从而达到“手指口述”活动要求。
他们注重现场督导,每月对各单位开展“手指口述”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制定考核办法,纳入星级员工考核;由安监处负责,组织小班安全员,利用在采区巡回检查机会,对负责区域员工开展“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员工掌握“手指口述”知识情况进行抽问考核。各单位针对自身实际,在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职工学习“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的同时,在工作面现场开设了“井下课堂”,对职工进行“手指口述”操作示范培训。区队干部在“走动式管理”的同时,现场检查指导职工执行“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情况,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促进“手指口述”
操作法的规范运作。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学教帮扶,职工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由原来的“必须做”转变到了现在的“严格做”,并保持了做深、做细、做好的良好态势。
“手指口述”示范
结尾:
“手指口述”操作法的全面推行,培养了员工不但会现场干,而且会现场说的实战能力和现场管理能力,规范了员工的现场作业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白庄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桃源县木塘垸乡中学 文霖
我乡现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完全小学一所。现有学生2290人,留守儿童有926人,占学生总数的40.43%,其中,小学留守儿童560人,初中留守儿童365人。从调查了解的数据看,双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中,由祖辈监护的865人,占双亲在外打工总人数的93.41%,由亲友监护的61人,占相应总人数的6.59%。
从2005年初开始,我乡教师通过走访调查,已意识并发现我乡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中学校长周勇同志也洞察到了在教育教学中留守学生中存在的教育隐患,这些隐患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和思考。为了寻求解决隐患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决定以“留守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研究。
2006年春,学校申报了《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的问题透析与应对策略研究》的课题,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院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校拟定用两年半时间(2006.8----2008.12)完成这项研究任务。
在这一年半的研究过程中,我乡根据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特点,结合我乡的社情,以及我乡的校情、学生的学情,做了大量的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逐步探讨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对留守学生中隔代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和矫正措施,形成了对留守学生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方法。
一、认真组织了课题研究前期的准备工作。
1、学校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2、精心挑选了参与研究的骨干教师。
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计划和措施。
4、对课题主研和从研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
二、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
1、调查了全乡中小学学生,摸清了留守学生,确定了研究载体(1---9年级学生中的留守学生);(调查结果全乡有926名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40.43%)
2、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留守学生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留守学生的生活状况、行为习惯状况、学习状况、心理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了留守学生成长档案;
3、对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了父母双方、单方在外打工情况,父母在外打工地域分布情况、父母在外打工回家频率情况、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重视情况、父母亲对孩子的经费支出情况、父母给孩子选监管人的情况、父母的打工收入情况等);
4、对留守学生家庭进行了调查(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所持的态度、监护的方式、教育方法、与孩子亲疏程度等);
5、对社会进行了调查(留守学生的社会影响、周边环境对留守学生的影响与危害、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生活环境、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建议等);
通过这些深入细致地调查,全面了解了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社会对留守学生的关注态度,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这样在研究中便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开展了课题的各项研讨活动
1、营造了关爱留守学生的氛围。
学校将留守学生问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去落实,学校号召全体教师与留守学生中的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在全校学生中形成一股对留守学生学习、生活充分关注的风气,关爱尊重留守学生,润泽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营造爱的氛围。
2、开办了家长学校,培训了隔代监护人。
在2006年9月,学校开办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为家长和学校的双向沟通提供了平台。2007年11月,学校举办了家长(隔代监管人)的专题培训,聘请专家、领导、退休教师进行辅导,让家长(隔代监管人)学习、了解并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3、进行了家校信息的沟通。
学校给监管人通报了学校对留守学生关爱行动方案,让他们积极配合,共同管理;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家校联系卡,定期与隔代监护人沟通孩子的情况,及时让双方了解学生近段的学习、思想、行为动向(每期2次),双方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学校还建立了网络平台让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利用音频和视频互通信息,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
4、聘请专家对课题进行了指导、讲座。
学校为了使课题研究朝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迈进,为了寻求充分的理论支持,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为留守学生制定正确合理的矫正措施和教育管理方法,在2007年请桃源县教研室的刘顺清主任、向谷仙主任和常德市教科院负责课题研究的刘忠义主任来学校对课题进行了两次专题示导,对课题组参研教师进行了课题研究知识培训讲座。
5、建立了教师与隔代监护人互访记载卡;(家访893人/次)。
学校制定了教师家访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必须和监管人沟通2次,并填写好家访记载表。
6、实施了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学生措施,教师撰写了教育学生个案近百例。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确立至少一名留守学生帮扶对象,从生活、学习、日常行为、心理、身体等方面进行跟踪并及时辅导。
7、聘请了校外监督辅导员和校内监督学生,确立了部分教师为代理爸爸、妈妈。
学校聘请了乡、村共21位退休教师为留守学生的校外监督辅导员,为他们颁发了聘书,让他们参与对本村组留守学生的监督、教育与辅导;对一些校外没有监督人的留守学生,学校委派指定了教师作为代理爸爸、妈妈负责监督管理。
8、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和亲情视频聊天室,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9、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三级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与学校、家长(隔代监护人)、政府之间联系管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责任,确保留守学生快乐幸福成长。
10、召开了班主任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交流会。
学校与鼎城区许家桥中学联合举办了第八届班主任论坛,专门探讨留守学生问题,并把经验汇编成书,组织教师学习,让教师的育人经验得到共享。
11、开展了教师“五个一”的活动。
学校要求教师:①每期辅导教育好一名留守学生;②每月互相交流一次辅导经验体会;③读一本有关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书籍;④写一篇留守学生的教育文章;⑤观察一个村、组中留守学生的动向。
12、开展了家长“五个一”的活动。
学校倡议外出家长:①每周给孩子一个电话;②每月给孩子一封信(或视频聊天);③每月与孩子班主任联系一次;④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⑤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13、组织教师撰写了留守学生教育论文近100篇。
四、建立健全了研究制度,定期召开课题主研人员会议。
五、组织留守学生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活动
1、召开了留守学生专题会议;
2、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会;
3、组织学生开展了互帮互助的爱心活动;
4、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留守学生学习以及父母在外打工的专题故事片;
5、对学生进行了“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五自”教育活动;
6、清明节组织学生进行了给烈士扫墓活动;
7、聘任乡政府综治办主任梅阳为法制副校长,对留守学生进行法制讲座;
8、组织学生开展了“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做一个合格的中小学学生、为父母做一件有益的事、为学校添一份光彩”的“五个一”的活动。
六、制定了留守学生评价标准,对留守学生进行了综合评价。
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制定出了从情感、能力、习惯和个性四个方面综合评价留守儿童的标准和方法。(见附页)每期对留守学生评价一次,并进行综合比较,这样教师能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矫正。
在一年半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想了、做了,我们思考了、也落实了,对留守学生的矫正措施也起了一定的效果,社会反响也不错。但部分研究成员也曾经徘徊了、迷惘过。在研究方向上我们的确出现了一些困惑:到底朝什么目标去?留守学生到底怎样才算教育好了?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父母亲自己的问题,我们教师能起到什么作用?还有社会环境这么差,老师的力量实在是微小了。的确在研究进程中也出现留守儿童转化不大教师灰心的现象。当然在研究进程中主要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诸如家庭的、社会的因素。具体归纳还存有以下困惑:
一、学校层面
1、今后课题研究方向侧重于什么?
2、研究人员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导致信息闭塞,无法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3、研究过程中有的措施无法落实到位,留守学生跟踪力度不够。
4、培训隔代监护人不到位。
5、心理健康咨询课没有专职的辅导教师。
6、学校经费开支紧张。
7、当今,农村学校应式教育成份仍然较重,不可能安排过多的时间来进行德育工作。
7、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从事育人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二、家庭层面
1、家校沟通有一定的难度(父母亲工作忙,或者父母不重视不易沟通)
2、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下(培训时不到位,不愿意来),监护的目的只停留在学生的身体安全上。
3、学生自己不求上进,自暴自弃,心理和不良习惯一下子不易矫正到位,有反复的倾向。
4、家长本人表率不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节假日打牌赌博,从事地下六合彩等不良活动。
三、社会层面
1、三级管理机制(学校、家长、政府)中政府一级较难落实;
(1)、关心留守儿童机制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和邻居要关心“留守儿童”,了解其基本情况,帮助解决其家庭困难,以减轻他们的劳动负担。政府要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结对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
(2)、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能到位。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2、校外留守学生监督机制不能落实到位。
农村乡、村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不起来。是否可以考虑联合妇联、工会、村委员、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还值得与读者探讨。
“留守儿童”的研究是一个大课题,值得我们很好地去认识、探究和关注,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把关爱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