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章 学前教育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趋势
第二章 学前教育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趋势
一、学前教育科学教育价值取向与目标的国际趋势
1、将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根本目标。
2、强调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
3、重视基础技术教育。
二、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及价值取向
1、终身发展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标构成三要素:
⑴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⑵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⑶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要素的内涵
1、情感态度目标----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①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②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③关爱和保护周围环境
④创造精神
⑤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分享和交流
2、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目标----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3、知识经验目标----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第二篇:浅论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及价值取向
浅论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及价值取向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在会计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完善,自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会计史又迎来了崭新的一页。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提供着前提基础,页规范着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在维护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研究会计准则就变得很有必要。探究会计准则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就是其目标和价值取向。会计准则目标是会计准则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制约着会计准则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制定准则的目标取决于准则制定者(即准则主体)的价值判断。会计准则离不开价值判断,这是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行为的一种规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目标应该包含三个层次即:。政治目标是最高层次,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的实现都应建立在基础目标之上。另外我国制定会计准则总的价值趋向应当是公共利益最大化,其经济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企业利益合理分割的规范上。在目前的会计环境下,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当侧重考虑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定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基础目标经济目标政治目标
目录
一、会计准则的含义及性质........................二、会计准则的职能......................三、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一)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目标........................(二)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目标.....................(三)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目标...................四、会计准则的价值取向.........................(一)我国制定会计准则总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公共利益最大化..........(二)价值取向的经济方面体现在对企业利益合理分割的规范上.............五、结束语..............................参考文献............................
第三篇:当代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吴小钢:谈谈当代语文的价值选择
生活在当代的师生们有着比前辈们更多的语文生活空间和语文生活内容,这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当代社会生活在给我们师生提供丰富语文资源的同时,选择的丰富性、价值的多元性、判断的复杂性却给当代语文带来了更大的困惑,使得我们很难快捷、有效和正确地选择师生阅读浏览的对象,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在价值选择上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价值选择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代语文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当代语文的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当代语文的品质。
一、在网络充斥时代,坚守当代语文阅读经典的价值选择
在网络充斥时代,网络阅读已成为当代语文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阅读与传统的书籍阅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网络阅读更具即时性的信息阅读。人们往往花去大量的时间阅读到的是发生在当下的许多光陆怪离夺人眼球的新闻,我们对这些新闻阅读的实际有效意义很难作比较快捷和准确的价值判断。我们在上网的时候,还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本该到“甲”网站上去选择“A”信息阅读浏览,但是当我们到了“甲”网站时,却被一些非常养眼的“B、C、D”信息所吸引,于是,我们有可能进入了“乙、丙、丁„„”网站,了解到了更多的E、F、G„„信息,此时,我们也许早忘记了我们上网阅读浏览的初衷,而被这些过眼云烟所误导,所困扰。静下心来反思我们上网浏览所花费的时间和我们实际的收获是否成正比?读者往往在毫不相干的当下离奇怪异的、无事生非的、琳琅满目的、纷纷扰扰的诸多事件中来回穿行,就如同一个馋嘴的小姑娘进了食品杂货市场,很难找到可以放心安全的食品;名不副实的虚假广告词,大而无当的过度包装,假货比真货还理直气壮的混乱市场,让购物的小姑娘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师生必须清醒地认识网络阅读浏览给我们当代语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朝当代许多浮躁横向信息的无效和无价值地阅读干扰着今天的师生静下心来进行有效的和有价值的纵向阅读。纵向阅读材料往往是经过历史检验、沉淀、筛选和证明了的经典,而当朝当代即时性的横向信息却缺少历史的检验、沉淀、筛选和证明。网络时代,我们的师生花去了太多的时间进行着即时性的信息阅读,这种阅读无情地占用了我们进行经典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还不仅于此,长期的网络阅读会使我们养成某种信息依赖,不愿采用传统的阅读方式来识记一些非常必要的有生发价值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过度的网络阅读浏
览会使我们消解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和习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曾说:“学会阅读经典,是我的生命中发生过的最重要的事,即使在7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阅读向我展示的魔力,通过这种魔力,书中的词句化为图象,丰富了我的生活,令我得以冲破时空的限制,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本中的世界„„”可见阅读经典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
经典阅读和知识储备,还是不是语文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如果我们当代语文不做正确的价值选择,网络时代将有可能吞噬我们阅读经典的时间和精力,信息依赖有可能掠夺我们必要的知识储备。贫乏的经典阅读和储备会使我们变得思想浮躁肤浅,精神萎靡不振,思维凝涩不畅、情感冷漠麻木、灵魂飘忽游荡。作为语文工作者必须从小培养同学们阅读和记诵储备经典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让他们从小就与语文的经典同行,与大师们对话,与高贵的灵魂相约,让他们从小就形成准确规范的语感、奇异多彩的想象、敏捷灵动的感悟、智慧缜密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纵横隽永的表达;在一缕书香中让经典的阅读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同学们深刻厚重的思想、纯洁高贵的灵魂,构筑大气的精神殿堂。因此,我们必须坚守当代语文阅读经典的价值选择,永葆当代语文的品质。
二、在形象充斥时代,坚守当代语文符号系统的价值选择
在形象充斥时代,形象阅读已成为当代语文生活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达的视频媒体传输使得今天的师生有更加便利的条件通过形象阅读浏览到大千世界的变化,文字符号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形象系统所替代。“新浪”逼得“搜狐”的掌门人再度出山,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浪”的视频新闻吸引了更多网民的眼球,视频信息点击率远高于文字信息的点击率。出版物往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更多的卡通读物充斥着我们的阅读生活,整版整版的文字阅读浏览很难受到青少年们的青睐。
回顾历史,原始人类除了能面对面的用声音和手势进行直接的交流外,顶多用结绳记事的方式进行间接交流,除此之外,无更好的办法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自从人类发明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文字符号系统,人类就从原始的形象系统中解放出来,使得人类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进行自由、便捷和准确地交流。人们从粗略和浮泛的形象交流中走出来,符号系统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更为缜密和深刻,也使得人类的文明有了质的飞跃。人类文明通过文字符号系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在这一点上,语文发挥着重要的文明传播和传承功能。
当今,人类又一次走到了以形象系统为重要交流和传播的时代,2008年的
上海世博会唱主角的是各国的平面、3D、4D的形象视频。这些形象视频给我们展示着美轮美奂的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字符号系统由于各国的语言不同,似乎成为了交流沟通的障碍,因此,形象系统在大唱主角的同时,似乎给了我们一种信号,形象系统将逐步替代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这种挑战的确是存在的,过去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主要是靠文字符号系统来作为支撑的,今天的人们坐地便知天下事,更多的是依靠形象视频。
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出现由形象系统代替文字符号系统的教学现象。一位老师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课文之前,就用视频展示了真实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的语文教学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文字的阅读掌握;通过作者惟妙惟肖的描绘;通过小读者的想象来获得对桂林山水自然风光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语言文字魅力的独特感悟。采用视频先入为主的方式,显然剥夺了语文学习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无异于是对语文教学的釜底抽薪。无独有偶,有一位教师在进行《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时,不惜花费近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片段。也许这样可以加深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是靠语文自身不可替代的阅读来完成的,这节课中,形象系统的作用显然大于符号系统的作用,成了一节无语文教学的语文课。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电视剧视频的介入,其实已经成为了小读者与课文原作者之间的障碍和干扰,使得小读者无法与作者直接进行深度接触和对话。电视剧的再创造固然很可贵,但它替代不了小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研读和感悟。
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符号系统的学习,熟练掌握这样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进而在这一工具的帮助下,形成良好和深刻的思维想象品质,对所阅读的作品有较准确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进而在较高品质的阅读基础上,养成准确、娴熟、丰富和深刻的语文表达。但是,目前在不少的语文课上,形象系统过分地介入使得语文教学丢掉了符号系统学习的根本,因此,在多媒体高度渗透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慎用形象系统。
在当代生活中,过分地依赖形象系统,会影响承载了几千年的民族文明的符号系统进一步发挥其积累和传承的功能。我们需要认真面对过分依赖形象系统的倾向,坚守当代语文符号系统的价值选择。形象系统往往会使人变得肤浅,图文并茂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使人不知不觉地专注于形象而忽略文字符号系统的
细致揣摩和深刻思考,文字符号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风致是形象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形象系统介入得越多文字符号系统就有可能越被轻视和忽视。文字符号系统严肃的、深刻的、独特的魅力会消解在大众化的、娱乐化的、肤浅化的、媚俗化的形象系统中,进而影响当代语文的品质。
三、在价值多元时代,坚守当代语文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
在多元价值充斥的时代,价值选择越来越成为当代师生的最大困惑。多元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困惑实在太多,笔者仅就义务教育教材和教学所面临的价值选择谈一点个人看法。
“文以载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性质。载什么“道”,人文性的主流价值是什么?这是语文必须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国家课程必须体现国家意志,语文教材更应该体现以国家意志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过去一些很能体现国家意志有较大影响力的传统篇目被一些新教材出版社删除。就拿抗日战争题材文章被删除为例,我们来看看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观是如何被消解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之精神的重大事件之一,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涌现在这一时期,抗战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当代中国人“毋忘国耻”的长鸣警钟。不解的是我们一方面在反对和抗议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一方面我们又将抗日战争题材的课文从国家课程的教材中删除,这又如何全面地体现国家意志呢?我们的主流文化难道不应该包括和珍惜抗战精神吗?
在语文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主流价值观的缺位。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所谓的个性化阅读,见诸于一些教学杂志。这些个性阅读远离课文创作者和选编者的本意,离奇地、“创新性”地阅读,无意中冲淡了主流价值观,使国家意志在国家课程中的实现大打折扣。如:对《愚公移山》课文的所谓创新性解读,认为愚公的确很“愚”,挖山不止远不如搬家来的聪明便捷。试问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用《愚公移山》的寓言鼓舞全党全军和全民坚持抗战,难道可以变成聪明者的逃逸吗?《愚公移山》的寓意是非常明显的,是不能被曲解的;主流价值观的解读是不能随便被篡改的。还有一些教学观摩中教师追求创新,“亲情测试”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我们不否定老师在习作教学中,为了让学生
写出真情实感所作的创新设计,但是,作为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孩子对生命和亲情的理解有非常不成熟和脆弱的一面,用孩子们的不成熟和脆弱来做测 试,的确有某种“残忍”的味道。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遵循教育 的大原则,遵
循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不违背教育者尊重和呵护儿童心理安全的大前提,这是教育主流价值的底线。
在课改过程中,的确有不少的理念创新,但是理念还远不是真理,它们能否正确指导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能否纳入到我们当代语文主流文化中,都是值得警惕和思考的问题。记得课改初期,有一个语文教学课例登载在权威教育杂志上。某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准备给同学们上《小山羊》这一课,她刚走上讲台,只听教室窗外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同学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警笛声所吸引,呼啦啦离开座位,趴在临街的窗户上,好奇地观看消防车,边看还边议论。按常理老师应加以制止,让同学们回到课堂,认真地学《小山羊》这一课,可是老师没有这样做。她意识到此时的“消防车”可能更适合作为一种绝好的课程资源来加以利用,于是,她因势利导,让同学们围绕着“消防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听说读写训练课。这个课例应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以学定教”的理念,但是,这种教改(其实是随意性)的极端做法是否值得普遍提倡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可以真正成为当代语文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语文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监控和有评价标准的严谨的严肃的教育行为,我们必须摒弃让幼稚的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所谓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坚守目标明确、计划周密、组织有序、监控到位、有评价标准的当代语文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确保在课改的过程中不迷失当代语文的品质。
在网络、形象、价值多元充斥的时代,如何坚守当代语文阅读经典的价值选择、如何坚守符号系统的价值选择、如何坚守主流文化的价值选择,是摆在我们师生面前,尤其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不可回避的新课题,笔者只想通过这点肤浅的思考,抛砖引玉,使更加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我们当代语文的价值选择。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
摘要:
在对合肥工业大学2003~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价值取向调查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实证研究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在参照有关问卷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并于2003~2006年连续4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在各年的调查样本选择上,兼顾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男女生比例、专业人数、综合素质状况等,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各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现实的比例,取样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可信度较高。在数据采集的时间上,综合考察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即2003年及之后的连续3年,保证了大学生就业取向变化趋势的调查研究具有较长时期的时间跨度,以增强本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综合研究2003~2006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征:
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考研与就业是两大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趋弱我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的主要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与就业,各年毕业生选择这两项的人数之和均超过了84%。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则呈逐年上升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偏低,说明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趋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淡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总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策保障、社会支持条件等;二是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力度不够,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的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
选择职业的标准: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以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调查数据(如表3所示)表明,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03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04和2005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选择职业的地区意向:选择城市就业趋势明显,到基层就业仍需引导调查结果表明,2003~2006年我校毕业生择业的首选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各年均有50%以上的毕业生表达了这样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的毕业生各年均超过了24%,即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75%,毕业生择业的地区意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各年都不足5%,可见引导毕业生去西部、基层就业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绝大部分毕业生求职的地区目标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愿意到西部等边远省区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很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策上取消了边远省区生源必须回生源地工作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然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毕竟有限,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近几年,我校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稳中有降,直接反映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就业难等现实状况。尽管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西部地区也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仍难以调动大多数毕业生的积极性,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就业指导的长期性。
选择职业的单位性质意向:非国有企业的择业意向呈上升趋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传统优势职业的吸引力稳中有降我校毕业生择业的单位性质意向调查表明,近四年来,企业是我校毕业生择业的主渠道,特别是选择去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各年均超过了40%,而选择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稳中有降的趋势。大学生择业单位性质意向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大学生的求职心理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趋于饱和,而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资、民营和私企等非国有企业以其就业容量大、人才需求旺盛、待遇优厚等优势逐渐赢得了毕业生的青睐。二是大学生对国企、非国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企、私企机制灵活,发展环境较好,而国有企业机制相对滞后,观念相对陈旧。三是有关就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力度,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对职业选择的薪酬期望:薪酬期望总体趋于合理,部分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调查显示,2003~2006年我校50%以上的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间,而且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3年的51.54%上升到2006年的74.73%,表明大学生的薪酬期望总体上趋于合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表现出对现实工资水平的认同感。但同时,部分毕业生过分追求高薪的现象也不容忽视,2003年选择月薪在2000~3000元及以上的毕业生人数比达到了48.46%,尽管近两年该比例有所回落,但2006年仍有25.27%的毕业生表达了较高的薪酬期望,即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待遇水平上的理想化趋向严重,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需求的现实,因而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就业机会丧失与就业失败次数增加、“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看重经济因素呈上升趋势,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存在突出的功利主义倾向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在择业时看重“薪酬福利、经济效益以及城市因素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人数各年均超过了57%,在总体平稳中略有回升之势,这与大学生追求1500~2000元的薪酬期望呈上升趋势相吻合。部分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经济和城市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反映了收费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更加实际,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是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反,毕业生在追求职业经济效益因素的同时,却并不关心所选择单位的发展前景,2003年仅有17.63%的毕业生看重“单位知名度和发展前景”,而到2006年,选择这一项的人数下降到14.52%。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抱有实用主义的择业观念,片面追求单位现实的福利待遇而忽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割裂了理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存在着突出的功利主义择业价值取向。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我校四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既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又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能正视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态;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注重个体价值,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择业观念较为传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尽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存在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消极的就业意识以及盲目的择业行为,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国家、高校和家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既要转变观念,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出引导毕业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要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意识教育;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的调查开始于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第一个高峰年并保持了4年的连续性,但由于学校的地域、规模、专业设置、教育状况等因素,所取样本相对于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代表性相对较弱。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和对问题的分析,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类似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沛,康廷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2):143-144.[2]梁英.新形势下北京地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J].大众科技,2006,(1):189.[3]魏冰,刘金毫.2006大学生就业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6,(7):38-39.
第五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价值取向
王敏勤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这是目前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除了要看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主要有如下几点要求:1.在课程目标方面,师生是否明确并落实了三维的课程目标;2.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是否转变了教的方式和学生是否转变了学的方式;3.在使用教材方面,教师是否能够做到用好教材并超出教材,能够开发课程资源;4.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的收获是否大,课堂教学的效益是否高。实际上,在这四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看课堂教学效果。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是指什么,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取向问题。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0世纪以前,在西方的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每个教师的情况不同,每个班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教学是无规律可循的,是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教学只能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步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行为,教学的结果是可以测量的。所以人们才提出:教学不尽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正是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低效的还是无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比如,一个教师承担了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期末考试和总结的时候,人们看这个班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进步幅度大还是幅度小,以此衡量教师教学效益的大小。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看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具体到一节课,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 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
我们提出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0分钟(小学)或45分钟(中学)要质量,就是说,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要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不是随意的把时间前伸和后延,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占用太多的时间也是增加学生的负担,如果学生在课后布置很多作业更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我曾经提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下要质量。这几年我研究了许多名教师的案例,他们的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而学生的负担却很轻,其奥妙就是向课堂要质量,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解决,很少留课后作业甚至没有作业。如辽宁的魏书生、北京的孙维刚、马芯兰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对桌办公的两个老师教平行班,一个老师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不是批作业就是给学生个别辅导,工作非常敬业,但师生的负担都很重,是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取得成绩的。而另一个老师可能课后作业很少,也很少给学生个别辅导,课后主要是研究教法,师生都不累,教学成绩却很好。其关键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力争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解决,不把问题和作业推向课后。
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是否应该把课程目标告诉学生(书面的或口头的),这个问题争论了多少年没有定论。有的老师说:我在教案中有课程目标,但我不能告诉学生。为什么?因为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很艺术的,事先学生不知道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一种神秘感,愿意听我的课。如果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了一堂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就不愿听课了。教学固然需要艺术性,但更要注重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师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过去是先教后学、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课前教师是否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并不重要,只要教师知道就行了。但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教与学的教学方式,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事先不知道一堂课的课程目标,就没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很难转变学习方式。另外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这堂课效率的高低。美国的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二、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堂课怎样才算是有效?有效的标准是什么?这里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离开了价值取向讨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模糊的。所谓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教学目标的方向性问题。也就说,在一节课上,在有限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做有价值的事才是有效的,价值越大效益越大。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做游戏,虽然数学知识没有学到多少,但学生很开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做什么最有价值?这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再比如:目前谈论比较时髦的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过去就有:教师的备课就是预设,教师在课堂教学灵活变通就是生成,并不深奥。我听过这样一节课:有个老师正在上数学课,讲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突然教室里来了一只猫,老师话题一转,引导学生讨论起了对动物的保护问题。有人觉得这是一堂自然生成的好课,是创新,是一堂跨学科的综合课。我认为:什么时候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都有价值,但具体到这一节数学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堂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这里讨论动物的保护问题虽然也有价值,但却脱离了教学目标,是无效的或低效的。
再比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表演一个小品,虽然这个小品与课文的关系不大,但也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这样的课如何评价?特别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的活跃,堂堂都有分组讨论,堂堂都有表演和抢答。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师生一定要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干什么,在有限的时间内首先要完成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
美国哈佛商学院经常给学生讲述一种很有效的做事方法:80对20的法则。即任何工作,如果按价值顺序排列,那么总价值的80%往往来源于20%的项目。简单地说,如果你把所有必须干的工作,按重要程度分为10项的话,那么只要把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干好,其余的8项工作也就自然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一堂数学课上,有价值的事很多,比如让学生唱歌,可以增加他的音乐素养;让学生表演,可以增强他的表演能力。但教师要清楚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节课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开展活动,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不是看搞了什么活动,而是完成了什么任务。
三、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长效和短效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的老师一直感到困惑: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关系,应以什么为主?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我认为应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载体来实现的。其关系图示如下:
所谓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是教师灌输获得的还是自主探究获得的,其价值不同;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以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来参与的,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是富有兴趣还是厌学乏味?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环保观等价值观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些都以知识为载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淡化知识的教学。建国后我们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教学)是一条基本的经验,所以不能淡化。
一堂课的价值取向也有长效和短效的问题。具体到一节课,满堂灌的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有的老师说:如果让学生自学,可能十分钟还搞不明白,我给学生讲,三分钟学生就明白了。这就如同钻山洞,让学生自己钻,会在黑暗中探索很多时间,甚至会碰头磕腿,如果老师领着学生钻山洞,很快就出去了,因为老师“学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具体到一节课来讲可能会如此。但从长远来讲,特别是从学生的终生发展来讲就不是如此。现在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学生走向社会后还要不断的自学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而这种自学能力不是走向社会后才培养,而是在学校里,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培养。另外,学生在初始阶段,自学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不如老师讲授学得快,但经过一个阶段甚至半年、一年的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旦形成,会成倍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正是从这些意义上,新课程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所以课堂教学还有长效和短效的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图一时的效果而忽视学生终生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