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育社区意识的思考
建立和谐社区理论研讨会材料
培育社区意识的思考
孟传慧田奇恒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摘要] 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社区承载的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地位日趋重要,如何培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社区意识成为社区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阐述了社区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居民等对社区意识的影响,以及当前培育城市社区意识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社区意识的途径:健全法制、培育中介组织、加强教育、加大投入、整合社区资源和完善服务等。
[关键词]社区;社区意识;社区建设;
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人类生活共同体,是构成社会的单元,由于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随着工业化初步完成和城市化逐步推进,以及政府职能的下放和政府社会职能的淡化,社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职能,社区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示出其迫切性。社区建设的内容包括很多,但是如何通过这些内容的建设培育有社区特色并满足社会需要的社区意识;如何培育社区居民的共同意识,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从而充分发挥社区在转制时期的整合作用才是社区建设的核心。
感、情感深度和信仰等,社区是一种空间的文化,也是一种家园式的社区文化沉淀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即社区意识。
所谓社区意识是指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经过社会互动而形成的相近的价值观念和认同意识,即对所在社区有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社区意识扮演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角色,是构成社区的核心要素。腾尼斯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时,就认为社区是人与人之间那种较为密切的、充满道德和情感色彩的社会关系,这表明了社区的本质不仅在于地域或区位结构,而且更在于社区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社区意识。社区意识的重要性表现在:首先,只有社区居民在内心认同其共处的社区,才能在思想上达成一种共识,遵从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促进社区长效稳定的发展;其次,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血缘关系之类的纽带,社区建设不可能像单位和家庭一样约束其成员,因此,在地域认同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价值观、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上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才能通过社区有效整合社区居民;再次,社区意识也是把居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若没有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依赖,没有他们对社区共同利益的认识,没有他们为社区建设承担责任的意识,社区建设也将是纸上谈兵;最后,只有社区居有了强烈的社区意识,才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建设社区,才会自觉自愿的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使得社区的经
一、培育社区意识的重要性
上个世纪末以前,我国城市居民多数处
在行政化的单位中,可以说,人们通过对单位的依附就能够获取国家计划分配的各种资源。因此,社区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明显,社区在居民中地位被“单位”所替代。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成员固定的从属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逐渐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居民与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同时,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成倍增加,特别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许多挑战和难题,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管理组织承担管理职能。200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总结报告中揭示: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载体由单位组织转为社区。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最普遍的空间状态,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理上意义,包括人类基本关系的多种要素,如人际互动、归属
济、环境得以改进,在社区中建立起新型的人际互动关系。
二、社区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和“单位”的许多社会职能被剥离开来,并逐步移交给社区,这一过程中,城市居民对其共同生活的地域并没有产生对单位那样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
首先,社区意识的认同落后于社区建设。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社区构架、社区服务的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但是,与社区相关的群体或组织如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等对社区意识的认识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政府认为社区虽然是以居民的自治组织为主,但政府还应承担很多行政事务,对社区建设还存在很多行政方面的指挥和指导;社区认为社区的事业不仅仅只是社区自己的事情,还需要依赖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企事业单位认为社区是政府和居民的事情,所以企事业单位只关心自己份内的事情,缺少关心社区建设、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居民认为社区是政府的事情,社区建设是少部分群体的事情,很多居民认为自己和社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因此,社区建设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并没有获得社会的共同认可。
其次,居民的社区归属意识淡漠。城市社区居民的社会需要与社区所提供的满足之间差距较大;一些居民认为社区仅仅是一个生活空间,居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可以脱离社区;对外来居民来说,社区只是本地人的社区,他们很难融入社区的生活。
再次,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城市社区的法律责任模糊,社会对城市社区所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委会是居民进行“三自” 教育的基本群众性的自治性组织,不属于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实际上又承担着一级行政管理职责,造成城市居委会的身份和工作的边界模糊,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不强,从而导致他们培育社
区意识的责任感很不明确。
最后,社会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的参与不够,而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又不强,因此社区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社区活动的举办形式单调,社区居民的社区活动参与率较低,且参与群体单一。很多人认为,社区建设只是老、弱、病、残群体的事情,与年轻人的关系不大,认为社区只是搞便民工作,只是一个生活区域,社区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很多城市社区虽然举办了一些活动,但是没有特色,很难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需要,难以形成居民发展和社区建设同步进行,使得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淡漠。
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参与率不高,其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以下几点:(1)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与某单位的体制已被打破,但“单位人”向“社会入”转化的实现并非易事,人们习惯于听从上级或主管部门的命令、安排而行事。此外,在社区的管理、建设中由于社区建设刚起步,管理部门对社区建设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在管理思维、方法上没有创新,沿用以前的老套路,工作方法简单,服务种类少、服务对象窄。不能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城市居民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使得居民容易倾向于社区的事务看成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没系。(2)社区人际互动少。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居民日益重视业缘关系,和邻里之间互动少。此外,城市住宅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居民间的互动。西方学者卡萨达和诺罗韦兹的研究表明,社区的社会关系与社区归属感有密切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而现实生活中的业缘与地缘分离,居住环境的封闭,造成城市居民在心理需求上追求自己的隐私权、安全感得到满足,减少了居民的互动,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社区意识。(3)近些年,城市社区人口结构发生变迁,进入80年代后城市人口异质性增强。单位编制外的人员和流动人口增多,使得居民小区内的居住人口复杂化,居民由于其家庭背景、地区来源、收入状况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其思想
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会表现得颇为异质化,人们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共同的认同感、归属感。(4)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社区服务及社区活动的内容、水平和形式单调,造成社区居民的精神需要很难从社区得到满足。
三、培育社区意识的可能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政治体制“大社会小政府”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社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社区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空前改善。纵观社区发展的历史,社区建设与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区建设就有了保障和后盾。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探讨社区建设的热潮,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2002年6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辽宁省考察工作时,对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做好社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等等。为开展社区工作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人均收入达到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城市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极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国家繁荣祥和,经济稳定增长,又促使公众对社区工作产生更高的需求,使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其次,当前,社区的发展已经由行政型社区逐步发展到合作型社区,发达地区正在探讨自治型社区的建设,社区意识的构建和培育,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居民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而且可以解决城市居民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心理转变,比如,现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的实现,更多的依靠社区工作来实现,社区在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方面已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各级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
再次,社区意识理论的先行性和实践的落后性之间矛盾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到社区不仅仅是政府责任的承接者,更是政府职能的承担者;社区不仅是社会职能的承接者,更是社会稳定的调节者;社区不仅是社区居民的自治者,更是社区居民利益的维护者。
最后,居民的社区活动参与率虽然不高,但是他们的参与愿望却不低。人是社会的人,人都有相互交往、归属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了安全、生理的需要后,便会有交往、归属的需要,即“追求与他人建立交情,在团体中求得一席之地”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社区将代替单位,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空间,人们对单位的强烈依赖感、归属感受大环境的影响会逐步减弱,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其认同感呢?随着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区、街之间责权利关系的理顺,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提高,社区这一区域性的小社会也将会吸引其社区居民,得到居民的认可,人们乐于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逐渐人们的社区意识得以培育发展。
四、培育社区意识的途径
社区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体现人的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也离
不开社会的共同关注,离不开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归根到底要依靠社会整体意识的提高。培育社区意识已是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意识薄弱的状况,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法制先行,理顺关系,培育中介组织。虽然在1989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社区居委会组织法》,但是在后来十五年的时间内,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关于城市社区的相关法律并没有相应的作出修正和完善,这直接导致了社区建设的法制滞后;同时,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之下形成的区、街、居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各网络管理体系,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形成了社区
实践中的种种矛盾,如“条”与“块”的矛盾、建设与管理的矛盾、社区工作行政化与社区建设社会化的矛盾、社区与辖区单位的矛盾、社区组织工作的社区服务导向与社区建设经济基础薄弱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解决,并非易事,解决它们必须明确“社区”的法律地位和具体职责,理顺好社区管理部门之间及辖区单位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能和权利,使得社区建设的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社会化,除增强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外,还可通过培育社区中介组织,调动社会特别是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精神,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事务,从而培养居民的自治能力,提高“社区意识”,有利于社区居民建立起“主人翁”精神,在他们萌生“社区是我家”的意识。
其次,教育先行,化解矛盾,缓解社会的冲击。社区建设遇到的挑战至少有以下两方面:不同社会成员期望上的差异和现代化对社区意识的摧残。不同的社会成员对社区建设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他们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作贡献的热情就可能受到影响。社区建设的另一阻碍因素来自现代化的冲击。比如,随着西方价值观的侵入,一部分城市居民的私人领域意识不断强化,日益膨胀的私人活动空间就造成“不认邻居人、不进邻居门、不知邻居事”。为了有意识的构建社区意识,激活社会各界对社区建设的兴趣,促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性联系,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要进行统筹指导,动员各界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并将现有的教育机构组织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选择和培育社区教育实体,构建开发社区教育网络,把社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同社区成员的需要相结合,让社会特别是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教育是社区向居民提供的教
育”。
再次,经济先行,加大投入,充实社区资源。(1)努力改善社区的硬环境。良好的社区环境,可以让居民产生轻松健康的感觉和喜爱社区的积极情感,在居民间培育一种凝聚感,形成社区自豪感,使得社区居民有种家园式的社区认同感。(2)努力改善社区的软环境。首先要挖掘社区资源,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挖掘社区的人文传统,创造一种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熏陶社区居民的情操,提高居民的素质。(3)要开展社区活动。社区活动是社区居民相互认识、交流和影响的重要途径,正是在丰富多彩而又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活动中,居民间的人际互动才会增加,才能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促使社区居民的价值观趋同。人际关系协调好了,人们才能相处融洽,人们爱和归属需要才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从而在内心萌生对社区的信任感、依恋感和参与感。
最后,服务先行,满足需求,培育和谐的氛围。社区服务要承接企事业单位、政府剥离的相关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目前,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社区服务首先要面向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培训条件、各种信息,为他们创造再就业岗位,只有解决了居民的饭碗问题,社区的居民才能安居乐业。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为社区老龄人提供专门服务。社区服务的另一面就是要面向广大的普通群众,搞好便民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种类齐全、便利、收费低廉的各种服务,解决居民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商业性便民服务真正为居民所需要、满意,使社区服务发挥出社会保障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功能。总之,社区服务要为居民多办实事、办好事,使居民真切感受到社区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帕克著,宋俊岭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雷洁琼:《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杨叙:《北欧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6]黄玉捷:《社区整合的重要作用》,《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7]李炜:《论社区归属感的培育》,《东岳论从》2002年第3期 [8]刘朱红:《我国社区参与的现实分析》,《岭南学刊》2002年第4期
田奇恒(1973——),男,湖南永顺人,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1999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 孟传慧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联系方式:tianqiheng@sohu.com ,023-62771508,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田奇恒,400067
第二篇:社区存在和社区意识
社区存在和社区意识
2018年陕西城镇社区考试即将开始,政通小编在此给大家准备了陕西社区考试的最新资讯和复习资料,方便备考的同学查看和复习,社区基础知识常考点有哪些呢,快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以及生产方式,它们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1)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位置、地表构造,土壤,山脉,河流气候及其池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社会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2)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各种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它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人口及人口的生产也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是人口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社会。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反映于他们的生产关系。概言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生产的变化必然导致其生产方式也发生变化,那么社会形态也跟着发生改变,社会由此进到高一级的程度。可见生产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是生产力和人们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它是由各种复杂的意识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不同的划分:
(1)从社会意识的总体来说,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的层次来说,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3)从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来说,可分为反映经济基础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反映经济基础的、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政通教育与大家一起互动交流,共同迎战陕西社区考试!
第三篇: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几点思考
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几点思考
【内容概要】近年来,我县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但由于我县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较晚,还存在总量相对不足、形成模式单
一、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和重视发展社会组织的理念建设,构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形成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立起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组织。
十七大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这是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组织作为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并列的第三部门,是各类组织中最基本、最广泛、最活跃的一支社会力量,是承接政府、市场、公民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我县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延庆县社会组织包括注册登记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未注册登记的草根组织。通过调查统计,从1992年11月7日,县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和县农机安全互助协会正式在县民政局社团办注册登记,成为我县最早注册登记的2个社会组织,截至到2010年8月底,我县在民政局社团办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共计196个,会员数总数54098人,注册资金共计1357.2万元。
(一)社会团体规模与结构状况。
截止到2010年8月底,全县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共计147个,占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75%。其中学术性6个、行业性11个、专业性123个、联合性7个。社会团体注册资金总数495.2万元,会员总数53297人。我县147个社团组织分别挂靠在44个业务主管单位。业务范围涉及法律、工商服务业、教育、科技研究、农业及农村发展等近12个行业,其中农业及农村发展社团组织89家,占社会团体总数的60.5%。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规模与结构状况。
从2000年4月12日,延庆县帝泉老年人服务中心成为我县第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到2010年8月底,全县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共计49个,占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25%。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办资金总数916万元,会员总数754人。业务主管单位涉及民政局、教委、科委、劳动局、体育局、司法局、卫生局、街道办等9个部门。分布在教育、社会服务、法律、农业及农村发展、体育、生态环境、科技研究、卫生、职业及从业者组织等9个行业领域。
(三)草根组织规模与结构状况。
截止到2010年8月底,我县草根组织共计150个,其中社会团体性质13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19个。在街道或乡镇等部门登记备案的80个,占草根组织总数的54%,未进行登记备案的70个,占草根组织总数的46%。草根组织会员总数达到4276人,其中党员1033人,占草根组织会员总数的24%。政府资助资金或接受捐助等形式获得的活动经费36.12万元,主要以开展文体活动、慈善公益和提供社区服务为主。按区域分类,我县草根组织分布在12个乡镇和城区三个街道。12个乡镇共有草根组织96个,千家店镇拥有草根组织最多,为35个,乡镇草根组织会员总数2786人,党员总数462人。城区三个街道共有草根组织54个(香水园街道21个、儒林街道19个、百泉街道14个),城区草根组织会员数1490人,党员总数571人。
二、社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长,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调处不同阶层群体间利益关系、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发展,社会组织服务领域由初期的农业及农村发展拓展到工商服务业、教育科研、慈善公益、卫生保健、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法律援助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网络体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种协会、养老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社会援助,增进社会福利,促进了社会公平;诸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增加劳动者技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社会支持,等等。如县计生协会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7449.645万元,帮助4670家独生子女家庭脱贫致富。社会组织的存在有效地弥补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不足,市场资源配臵不到位的缺陷。此外,公民通过志愿参与以无偿服务他人、回报社会为特征的各种社会组织,有效地促使全社会形成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和人民群众社会价值理性的回归,培养了公民社会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组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增强。社会组织能够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有效地帮助政府、市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首先,促进就业。我县有20多家民办培训学校,在培训劳动技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解决就业700多人。其次,促进农民增收。我县有农业及农村发展方面的社会组织89家,占社会团体总数的60.5%。这几年中,这些社会组织协助政府,为农民无偿提供农业种植、养殖培训技术,规范农产品价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承担政府放权的一些具体事务,同时也能为企业组织发展提供支持服务。我县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等类型的社会组织,在促进政府与企业沟通协调方面起到桥梁作用,在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和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社会组织服务公民利益诉求能力增强。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取向趋于多元化,对政府现有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首先,中上层群体追求个性化的社会服务,舒适和享受,已经“不差钱”,如看病就医,患者的高需求,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提出挑战,于是医患纠纷逐年增多。其次,弱势群体阶层分享改革成果的诉求不断增强,对政府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单调性及理念的局限性不断提出挑战。事实说明,政府并非“万能”,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参与调处公民利益诉求,矛盾化解。实际上,近年我县各类社会组织在服务公民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据延庆县医学会统计,2009年共发生14起医患纠纷,70%的医患纠纷调处达到了各方满意,有效地化解了医患矛盾,防止问题进一步升级。
三、我县社会组织发展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县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较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社会组织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努力建立符合具有我县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模式。
(一)总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共服务等需求日益增强,并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来承担社会服务管理功能,弥补政府在职能转型过程中提供公共产品不足、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问题。我县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数按28.8万的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社会组织数量仅为6.8个,与其他区县或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社会组织数量排名处于下游水平,总量相对不足,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形成模式单一,社会组织社会化程度低。我县社会组织中,“管办模式”依然是形成模式的主流,政府力量介入成为社会组织创建的一种惯性延续。在我县注册登记的196个社会组织中,55%以上属于官办,其法人代表也大多由行政官员兼任,行政色彩较浓。“政社不分、官民不分”的困局使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僵化,导致社会组织普遍存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人民群众诉求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在各区县中排名垫底,其民办非企业单位最能体现“民办”之意,但是其数量最少,与北京市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多于社会团体数量的总体趋势不相一致。
(三)管理侧重约束,培育、扶持机制较弱。所有社团在向登记管理机关(民政局)申请登记前,必须“经过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业务主管部门”及“登记管理机关”构成当前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由于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前,必须在政府相关部门或国家事业单位挂靠,而被挂靠单位既不能从中获益,又必须为挂靠组织的任何问题负全责,无形之中增加了挂靠单位的政治风险。这也是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注册困境”。所以“双重管理”的重心仍偏向于规范和监管社会组织登记行为与日常活动,限制约束机制较强,而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税收优惠、购买公共服务等核心内容很少涉及,造成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社会组织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制约因素繁杂,自身生存发展困难。资金、场地、人才等因素是当前所有社会组织共同面临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册门槛高。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创建初期必须具备注册资金、固定场所、会员数量等硬件条件,很多社会组织,苦于诸上限制条件而无力成为法定的社会组织,只好“法外生存”。第二,运转经费来源少、无保障。官办社会组织资金状况相对较好。但是,自发的社会组织,因没有政府背景,以及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质,只能依靠捐赠或寻求政府资助,到处“化缘”,很难维持。此外,社会组织的活动场所和公益活动等必须交税,无营利,还交税,无形中又增加了社会组织的负担。从1992年我县开始有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起,先后有20个社会组织被注销,占非官办注册登记组织的20.7%。第三,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由于社会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质,在人才引进方面不具吸引力,即使引进了人才,队伍稳定性也较差,导致社会组织不能向社会提供有效的专业性服务,社会组织的专业化也就很难实现。
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几点建议
总的来看,我县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具有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和重视发展社会组织的理念建设,构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形成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起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发展。
(一)树立“小政府、大社会”理念,逐步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社会组织是实现这一个目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要转变政府总揽一切事务的思维模式,调动社会组织这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分担政府事务,发展经济,服务公民利益诉求,调处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大力弘扬、宣传组织规范、社会实效好、发挥作用大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先进事迹,鼓励和号召公民自发地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吸引更多社会精英参与社会组织发展,营造社会建设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的局面。
(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构建培育社会组织新机制。
建立专项资金,有序“释放”出一部分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通过政府购买、补贴、奖励社会组织服务的具体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探索用社会力量解决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不足的问题。政府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时,要降低对社会组织的门槛儿,鼓励草根组织参与项目申报,以此来培育和孵化社会组织。在项目评估审定、资金使用监管、项目成效验收、引入奖惩机制等方面,逐步规范,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培育新机制。
(三)搭建“枢纽型”组织体系,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通过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进“政社分开”,使社会组织与主管行政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把业务主管职能从政府部门剥离出来,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起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日常监管,依法坚决取缔非法社会组织,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活动。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以服务为工作切入点,反映社会组织实际问题,解决社会组织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建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提供服务,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组织的社会化、专业化。
(四)突破制度约束,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发展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通过“税费减免”,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因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质,因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式:社会组织审计费用由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承担。社会组织活动场所免征税。社会组织接受捐赠数额较大适当缴税。允许社会组织适当收取服务费,维持其正常运转。试行社会组织星级评估机制。从社会组织保障条件、活动能力、社会实效、群众满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评出等级分别给予不同奖励,形成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服务管理草根组织,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新机制。
草根组织具有“民办”特性,更贴近群众,群众参与积极性更高,生存也更困难,是重点培育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建议在乡镇(街道)成立社会组织服务机构,负责草根组织的备案和指导工作。社区(村)居委会设臵专职人员,负责草根组织服务和管理工作,反映草根组织实际需求,协调解决草根组织资金、场地、人才等实际困难。加快草根组织备案工作。将有条件的草根组织,通过培育引导规范,发展为合法的社会组织,纳入“枢纽型”管理。
第四篇:培育战斗精神的思考
培育战斗精神的思考
战斗精神是作战集团或战斗单元在执行作战、训练及其它任务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是政治觉悟、情感意志、素质能力等浓缩升华并外化而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德国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说:“胜利通常产生于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优势。”而“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刀刃。”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也认为,物质因素决定着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战斗精神则是把可能变为现实的决定因素。新世纪新阶段前培育和强化战斗精神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优良传统,强化以劣胜优的战斗精神。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武器装备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而人的战斗精神则直接影响着战斗的结果。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就是战斗精神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战斗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高昂的战斗士气、坚定的革命信念、勇敢的战斗作风和创新的进取精神等等。战前官兵的战斗精神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是我军建设以一贯之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军战胜一切强敌和困难的法宝。培养战斗精神,一靠教育,二靠在艰苦的环境和严格的训练管理中磨砺。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斗精神一直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革命战争我军能够以劣胜优,以弱胜强,能够以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大炮靠的也是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我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场上,战斗精神都显示出巨大威力。当前培育和强化战斗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在长期革命和实践中所形成的战斗精神,强化我军以劣胜优的战斗精神,认识到虽然与强敌相比我们的武器装备相对而言有所落后,但是要认识到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特别是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使我军敢于以劣胜优的战斗精神能够在新时世纪新阶段得以发扬广大。
二、打牢思想根基,强化树立军魂意识的战斗精神。
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最根本的是使大家弄清“听谁指挥、为谁而战”的问题。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是激发战斗精神的关键,必须把强化“军魂”意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定不移地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和行动,打牢官兵与党同心同德、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确保执行党中央的号令不折不扣,坚决抵制“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等错误思想。军队是为准备打仗而存在的,一心谋打赢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进行战斗精神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忠实履行我军职能使命出发,充分认识到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打牢“军队永远是个战斗队”的思想根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军的使命就是要维护好这一战略机遇期,要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到我军所面临的复杂安全环境,特别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有关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系列决策指示上来。总之,打牢军魂意识的思想根基,是强化战斗精神的内在要求。
三、牢记肩上使命,强化具备实战标准的战斗精神。
强化战斗精神,首先应当认真学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主席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方针政策,认清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稳定的新使命,激发和强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战斗意志。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强化具备实战标准的战斗精神,培养和强化讲究科学、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把战斗精神培育融入到学习高科技、掌握新装备的实践中,形成用信息化知识武装起来、以智能素质为支撑的新时代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是勇敢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时代进步了,战争形态发展了,培育战斗精神也应与时俱进,既要防止和克服“武器制胜论”,更要注意避免和消除“唯意志论”,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战斗精神,注重把信息知识、技能与高昂的战斗精神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上大力弘扬战斗精神。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的比拼,更是高强度对抗的心理较量。战争的激烈性、残酷性、毁伤性增大,信息战、心理战、舆论战等多种作战样式运用于战场,对参战人员的信念、意志、士兵和心理考验更加严峻。弘扬和培育战斗精神,必须牢固确立“真打实备”的思想,按照训练大纲规定的训练内容抓落实,把训练标准具体到个人,落实到末端;要到近似实战的环境条件下摔打锻炼部队,加大训练难度、强度和险度,把对手设强,把情况设“真”,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中培养顽强作风和坚韧意志,真正经得起未来战场的考验。检验部队工作的标准也只有一条,就是平时准备好、战时打得赢。只有时刻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强化树立实战标准的战斗精神,才能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也方能在战时拉得出,打得赢。
四、立足现有装备,强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是军队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传统战争已经向现代战争转型,传统的战斗精神正面临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挑战。高技术兵器的精确性和杀伤力,作战的高密度和快节奏,以及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都会影响官兵的战斗意志。我军武器装备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与强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培养官兵敢打必胜信心,要激发他们掌握技术、驾驭武器、改善装备的意识,要激励他们树立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战胜强敌的信心,更好地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不仅要抓“勇”的培养、“力”的训练,还要抓“智”的增长、“技”的掌握,引导官兵努力成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知识型军人。现代化条件下战争的形态、手段和装备虽然发生重大变化,但人的战斗精神仍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高技术战争中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人。”装备、技术在现代战争中虽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仍然没有降低战争对人的精神因素的要求,相反,越是高技术战争,越要求官兵有驾驭装备、掌握技术的信心和勇气。技术装备本身就是人的力量的物化,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现代武器装备,都离不开人的战斗精神作支持,要强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现有装备战胜强敌的战斗精神。
五、不怕流血牺牲,强化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精神。
深化战斗精神教育,在内容上应着重突出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教育,引导官兵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誓死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神圣职责;突出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培育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牺牲奉献,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坚定战斗意志和顽强战斗作风;突出军队职能教育,引导官兵牢固确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任期内打仗的观念,强化立足现有装备打仗的观念,强化随时准备执行任务的观念。
第五篇:关于卷烟品牌培育的几点思考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激情、智慧与信念。品牌的强大取决于品牌领导力:定位(position)是方向,平衡(balance)
是方略;平衡中蕴含定位,定位使平衡具有力量。这就是ibf品牌之道平衡力理论的精义。(品牌文化与战略专家梁中国)
关键词:品牌制约措施
品牌培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全面的持久性工作,几乎包含了卷烟营销活动的所有内容,品牌培育活动的开展既是对营销人员的技巧、能力、水平的一种检验,也对卷烟经营企业营销活动整体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销人员能否切实端正品牌培育态度,立足烟草行业建设大局,从整个卷烟零售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全力推进卷烟品牌培育工作,将会对整个卷烟经营企业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培育品牌的制约因素以及现阶段开展品牌培育工作措施做粗略的探讨。
当前培育强势品牌的制约因素
品牌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是构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源。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重点骨干品牌的市场集中度、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个别重点骨干品牌的销量增长仍然依赖于重组整合带来的自然增长,对省内市场的依存度偏高,省外市场的覆盖面和有效占有不足。一些品牌随着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原料保障、产品品质控制等跟不上要求,产销结构、产品线组成的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在市场中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品牌的竞争力并没有随着产销规模同步增长,缺乏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和能够保持品牌持续增长的市场扩张力,市场维护成本高,显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
在零售终端推广不力。零售终端作为卷烟销售的最前沿,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必须要有零售客户的积极配合,但有的零售客户没有认识到培育强势卷烟品牌的重要意义,在经营的过程中消极对待日常的市场信息收集、品牌上架及品牌推介等工作,或者是受其本身综合素质的限制,对市场分析、卷烟营销知识掌握不够,无法在品牌的推广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客户经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的存在应付心理,服务客户流于表面,走马观花,走过场不重结果;有的协调沟通能力、研究分析市场能力及指导客户经营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培育强势品牌工作的成效。
缺乏品牌经营策略。有的企业在品牌建设上都是“广种薄收”,少有“精耕细作”,不能保持品牌长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服务、信息反馈工作跟不上,对品牌文化的积累、拓展不够,开发新产品欲望强于保护老品牌意识,经常是舍弃原来已经有一定市场基础和消费需求的老品牌,以新品牌取而代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市场信誉和形象。还有的企业盲目乐观,当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便认为品牌培育工作取得成功,便片面追求销量、利润,不注意掌握好投放节奏,过量投放,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库存积压,不仅市场占有率没能扩大,而且损害了品牌形象。
开展品牌培育工作的几项措施
众所周知,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与此同时,同一领域的不同品牌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有强有弱,强到可以互相替代,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例如,当消费者喜爱的某一品牌暂时缺货时,消费者就会选择与该品牌相关性比较强的品牌作为替代品。
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就形成地区消费观念。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应充分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根据地区实际,按照“控量、稳价、铺面”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铺开销售,打牢市场基础。控量的常用措施是制定品牌销售策略,控制零售客户的单次购买量。价格的波动是卷烟品牌培育的最大杀手,稳价要力争持久性。“控量”与“稳价”,主要取决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相关机制。“铺面”就是广泛铺开品牌烟的销售面,使之广泛地与消费者见面。这是我们客户经理做好品牌培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铺面”要力求最大化,即最大限度地提高品牌烟的上架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零售点的积极性,最大范围地与消费者接触,最大范围地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铺面”工作的常用措施有:
一、品牌宣传。向客户传递企业信息,介绍品牌情况,运用自身的沟通技巧,说服客户购买。
二、重点营销。将有购买相同或相近档次品牌烟的客户作为“铺面”的重点目标,增加对这部分客户的拜访频率,加大推介力度。另外,要把品牌的档次与客户级别的高低相结合进行铺面。
三、有奖销售。通过对零售客户进行销售奖励促进品牌烟的上架与销售。除此之外,指导零售客户主动销售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成功培育品牌的关键因素。做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利”。介绍品牌信息,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品牌的利润,调动他们主动向消费者推介品牌的积极性,提高销售量。
品牌培育工作不但是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