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17: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

第一篇: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

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

(一)强化采集,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明确采集对象。规范信息采集标准,统一数据录入口径,进行及时、适度、规范、高效信息采集,提高信息采集质量。二是科学归集基础数据。整合和优化现有的信息采集指标、方法、模板等,定期进行信息采集、分类、整理、存储,形成统一规范的基础数据和指标数据仓库。三是建立社会综合管税信息平台。建立国税、地税、工商、银行、财政、国库、海关、统计以及企业等有关部门信息沟通和共享的平台,将第三方信息及时传递税务部门,消除信息孤岛。四是实现征纳双方软件对接。根据纳税人经营管理特点,更新和开发税收管理软件,实现征纳双方软件数据对接和共享,做到一次采集、多环节使用,避免给纳税人和基层征管人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二)优化整合,实现业务与技术融合。一是完善各类业务软件。按照税收征管实际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完善各类税收管理软件功能,如数据逻辑关系审核、查询等功能,将无用的信息阻截在系统之外。二是推行税收管理软件一体化。全面整合各类应用软件,搭建一个统一的、可兼容的税收信息管理平台,将分散在税收征管、纳税评估、稽查、出口退税等税收管理软件中的信息,利用数据迁移技术,使各类税收管理软件无缝联接,实现税务内部信息集中和共享,促进信息资源使用效能最大化。三是整合行政管理软件。将公文处理、税收执法、纪检监察等内部行政管理软件整合在同一个界面上,为各级税务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便捷互动的应用平台。

(三)科学分析,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一是提高信息分析水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税收管理软件中的海量信息进行规律性、针对性、导向性、关联性、预测性分析,让死数据变活,查找深层次原因,科学制定税收计划和管理对策。二是提升信息应用能力。结合征管实际,定期开展信息采集、分析、应用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税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将税收信息转化为税收征管成果。三是健全信息管税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强化信息采集、整理、传递、分析、应用和责任考核,实现信息采集、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保障信息管税工作开展。

(四)夯实基础,健全税源管理体系。一是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建立税源分类管理方法,按纳税人的性质、行业、规模等情况进行分类,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二是精细税源管理。合理整合现行的税源管理层次,均衡征管力量,使人力资源与税源管理最优配置,减少管理内耗,提升税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增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规避税收风险,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四是优化税收服务。完善税收服务体系和网上办税功能,定期走访和了解纳税人,减轻纳税人负担,确保各项税收信息完整、真实、准确、有效。

(五)加大投入,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管理设备和进行系统升级,提供信息管税必要的硬件保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分层培训。对税收管理层,重点培训查询、分析、决策、管理能力;对税收应用层,重点加强税收业务、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稽查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对系统维护层,重点提高信息系统维护、使用能力,为信息管税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管理使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潜能,加快税收信息化进程。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九江市国税局直属税务分局)

第二篇:浅谈信息管税中的基层队伍建设

2011税务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浅谈在信息管税中的基层队伍建设

陈潇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管税揭开了税收管理方式的新篇章,如何让信息技术服务税收管理成了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努力探索的课题,事实证明,信息技术在当下的税收管理中正有着十分巨大的效用潜力。而归根结底,信息管税的关键,在于队伍素质的建设,正如好鞍要在好马上才能发挥作用,信息技术发展得再好,得有会用、会操作、能驾驭它的人才行。本文站在信息管税进程中的队伍建设——即人员素质建设和体制建设的角度,着眼基层,找出问题及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管税 队伍建设 素质 机制

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2011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实施信息管税,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方式变革”。信息管理是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促进征管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实施“信息管税”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讨,但归根结底,是人员素质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也就是队伍建设的问题。

信息管税是对整个征管模式的变革,需要业务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基层税务部门是各项税法政策的执行者,一线接触到律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但却没有与之相配的人员配备和运行机制来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影响了信息管税效能的发挥。

一、基层信息技术人才稀缺。

在国税部门,信息技术人才所占比例是十分小的,虽然近年来国税公务员的招考政策向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倾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成果失去了高标准的保障,并且国税公务员招考也没有以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入职的硬性考量指标,所以在新进的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良莠不齐,能胜任现有的税务部门信息类工作的不多,能够称之为“人才”的就更少了。

二、基层运行机制不利于技术与业务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信息管税的关键就在于税收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所以,业务与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这样的综合型人才,信息管税是无法进行的。而眼下,国税基层的队伍现状是,一方面,精通业务的不在少数,但他们不具备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新招的公务员有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强的,但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税收业务。这样的两端分隔状态只能由税务部门的培样机制充当调和剂,使得两者融合,并在信息管税中得到升华。然而在基层,由于软硬件条件都有限,对干部的培养机制又往往过于粗糙,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软状态。

三、基层人员年龄结构出现断层,“青黄不接”。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下大多数国税基层单位里,年龄结构都很成问题,40岁以上人员占到70%,30-40岁人员较少,20-30岁人员更少。年龄的断层直接造成的问题很多。一是沟通受阻。由于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开放性,新进的公务员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语言障碍就此凸显,尤其在南方地区,对于四五十岁的人来说,普通话是个大难题,这就造成在工作经验交流、信息传递中的障碍。二是学习能力两极化,影响学习氛围的营造。由于年龄的影响,年纪大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大都有所降低,学习能力降低的问题也客观存在,年龄小的初来乍到,血气方刚,跃跃欲试,但却找不到切入点。

随着税收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触角已涉及到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信息管税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强化税收征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是提高税源控管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队伍建设这个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使国税部门在信息管税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更有后劲。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信息管税意识。

信息管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抓好全体人员思想认识的提高。要强化教育,使信息管税成为税务机关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基层一线人员尤其要端正态度,努力学习,跟上形势,因为基层人员技术掌握的深度和应用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技术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效用,要充分利用数据和信息,充分认识到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广度大、关联性强的特点,实现信息管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征管工作中、要切实强化数据意识,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搞好信息管税。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全面提高干部业务素质,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各类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除重点辅导征管信息系统运用相关知识以外,尤其要请信息技术人员对全体人员就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进行集

中培训。二是互帮互学。通过施行业务上以老带小,技术上以小带老的学习机制,促进全体人员的税收业务和信息技术得到综合的提升。三是平稳有序的施行岗位轮换制度,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客观条件,使专业型人才向全能型人才发展,为信息管税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三、纳入绩效考核,坚持长效管理。没有严格的考核,就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也就无法保证系统数据准确无误。要采取连带责任追究制,对信息录入、后台复核、帐簿登记、报表生成及系统监控出错的,按照工作环节严格进行奖惩兑现。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操作能力。为推动信息管税高效运转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的管理体系,促进信息管税健康发展。

实施信息管税,信息是手段,管理是关键,税收是目标,体制要随着征管工作的变化而不断修改优化完善。在信息管税工作中,一定要把管理体系建设作为系统全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建立适应信息管税要求的管理体系,在数据平台信息高度共享的前提下,让不同级别、不同职能之间形成纵向上下之间、横向部门之间,职能配置、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信息管税的要求,实现管理分工科学化、责任明确化和管理效率最大化。

(一)局领导“决策”。局领导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税收管理实际制定征管措施,要利用数据管理平台,对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区域、分行业税收经济运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用数据揭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税收征管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对税收管理的科学决策。在税收管理中发挥“指挥中枢”的作用。

(二)业务部门“管事”。具有税收管理职能的税政、征管、收入核算等部门负责对决策层制定的工作规划、举措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管理人员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模型,根据决策层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组织落实,并根据业务需求,采取关联分析法,从宏观上针对不同地域、产业、行业和注册类型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指导分局和税收管理员强化税收征管,并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类别的分析评估,从微观上对单个纳税人进行“一户式”查询分析,提高管理的针对性。

(三)管理人员“执行”。税收管理员负责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监管、对管理层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进行具体的贯彻执行。利用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的分析和监控功能,对本辖区纳税人征管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监控功能主要包括对非正常户、临时户、注销户、停业户、零申报户等异常户申报征收情况的监控,对所有纳税业户申报情况的多角度分析监控,对纳税户税负变化情况的监控,对纳税户发票使用、缴销情况的监控等。

五、健全“四位一体”信息管税运行机制

信息管税是对整个征管模式的变革,“业务驱动技术发展,技术推动业务变革”,要实现

业务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既要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保障作用,又要注重征管业务的创新,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转,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对信息管税工作的要求,重点要抓好税收评估、部门联动、税务稽查、内部监督“四个环节”,建立健全 “四位一体”信息管税运行机制,促进税收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一)健全税收评估预警机制,对税源状况进行“体检”。通过科学设置预警指标,建立分行业、分纳税人类型的评估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机系统快速准确地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对超出正常值范围的“指标”提出预警,由税收管理员进行核实、处理、反馈,实现税收管理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

(二)部门纵向横向联动,对税收疑点进行“会诊”。在横向联动上,发挥征管、税政、收入核算等各部门作用,在数据分析发布、纳税评估分析、税收检查反馈、征管程序优化等方面,加强统一管理和协同部署,提高协同运作能力。在纵向联动上,县局、分局明确职责分工,各有管理侧重,在税源管理各环节上,强化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各项工作的上下整合和互动,形成税源税基控管合力。

(三)强化税务稽查,对重大问题实行 “解剖”。税务稽查是税源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充实稽查力量,创新稽查机制,改进检查方式,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专项检查力度,发挥稽查以查促收的重要作用;要开展解剖性检查,把“疑难病症”查深查透、既要查出税收漏洞,又要查出征管漏洞,通过稽查发现税收管理存在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用以指导日常征管,发挥以查促管重要作用。

(四)推行征管质效激励和问责制,增强“固本”效果。在信息管税中,为激发和调动基层信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行“征管质效激励机制和问责制”,用科学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奖励办法,对评选出信息管理能手进行奖励。对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征管问题及稽查中查出涉税金额较大的案件,对税收管理及相关人员进行“征管质效问责”,追究其过错,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推动信息管税的高效运转。

信息管税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对依托信息技术创新税收征管机制的初步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信息管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是以队伍建设成效为保障的,只有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成为提高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从而推动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国家税务局昭平分局科员,税收管理员,***。

第三篇:实施信息管税

实施信息管税。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涉税信息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业务、制度、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信息管税。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及时、完整、准确地采集纳税人申报信息和第三方信息。严格数据录入审核,提高数据质量。强化信息应用,加强分析比对,促进税收管理。建设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和收入核算管理平台。推行税收风险管理,深化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对内和对外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按照制定管理规划、分析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监控评估的程序,优化税收风险管理流程,根据不同风险,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总局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建设目标。规范自主开发软件,简化操作流程,加强系统整合,强化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分析处理,提高数据分析的科技含量。做好信息化立项、实施和管理,加强业务运维,做好业务需求管理,保障税收政策、管理要求及时执行和落实。

加快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和一体化建设要求,加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推进整合项目的建设,抓好应用系统集成平台设计和建设,抓紧做好税务系统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加快推广整合版综合征管软件。完善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做好各类信息的采集、接收和储存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咨询辅导,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熟悉办税事宜。积极推广多种申报、缴款方式。

第四篇:对“信息管税”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对“信息管税”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信息管税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一、“信息管税”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对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日益加大,工作任务也日益艰巨和繁重。税务部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比如“综合征管软件”、““两税比对软件”、“纳税评估软件”等,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技术、从应用到管理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涉税信息、征管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及利用信息管税的深广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信息管税”机制尚待健全。地税系统内部人少户多、职能分散、方式粗放、资源配置不合理,各业务部门“信息管税”的职责不够明确,如何围绕“信息管税”开展不同方面的工作尚未界定,业务流程与环节上还不够条理、没有理顺,难以做到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影响了“信息管税”效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外部协调难度较大、急需加强。“信息管税”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配合与支持,协税护税已提倡多年,综合治税也部分推行,但成效并不是十分明显。政府职能部门与税务部门的涉税信息交换,尚未制度化、经常化,或者是建立了制度,但由于抓落实的力度不够而流于形式。与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协调,不是税务部门凭一己之力所能办好的。地方政府虽然对此提出要求、做过安排,但许多部门对此仍是重视不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个别部门甚至认为此项工作与己无关,只会增加自身的额外负担,而不予理会。还有相当一部分纳税单位的报表资料可信程度不高,数据失真或项目不全直接影响到涉税信息的质量,从而导致税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准确全面、准确、有效的涉税信息,增加了推进“信息管税”的难度。

(二)涉税信息数量少、征管数据质量差,可利用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纳税人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涉足业务等方面的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使税收管理事项更加纷繁复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渐突出。信息采集与利用虽然是“信息管税”的关键与基础,但却一直是税收工作的“软肋”所在。税务部门信息采集与利用的深广度明显不足,平时掌握的纳税人基本信息难以满足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需要;而其他具有

分析与研究价值的涉税信息的数量又十分有限。目前,涉税信息数量少、质量差、利用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首先是信息采集不够准确、全面、及时。税务部门所掌握的基础信息资料较为单一,对纳税人情况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其次,征管数据的质量不高。数据不实,直接影响到税款的计征,这也是长期以来税收征管水平难有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税收征管软件系统有待完善。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环境已基本上可以满足“信息管税”的需要,但征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及其应用还有待规范。目前,地税综合税收征管软件只重视对纳税人申报表、税务登记、税款入库和发票领用等信息的收集,而普遍忽视对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会计核算等信息的采集。很多纳税申报表以外的指标无法通过计算机去采集,而手工采集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却是无能为力的,很不利于借用计算机来进行涉税信息的评估、分析。此外,由于对征管软件没有进行较好的整合,在地税系统内同时使用多个单一的操作软件系统,不仅使征管数据因机外人工操作而出现误差,而且无形中增加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四)利用信息控管税源的潜力尚需发掘。“信息管税”中,信息的采集、整理是基础,通过分析利用控管税源、堵漏增收才是目的。可以说,分析、利用是其中关键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对涉税信息量大、数据分析粗放等管理难题,再加上信息失真和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使得对涉税信息、征管数据的分析利用还不够到位,“信息管税”的潜力难以发挥。

二、推进“信息管税”的意见与建议

推进“信息管税”,目的是有效破解当前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难题,以信息化带动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目标的实现,征管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无不有赖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与“信息管税”的深化、强化。所以,必须加快“信息管税”建设步伐。

(一)提高对“信息管税”重要性的认识。“信息管税”,是以信息为媒介,促进税收征纳良性互动;以网络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以科技为支撑,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更是税收征管模式的重大转变、税收征管思路的重大调整、税收管理走向科学化与精细化的必由之路,还是降低税收成本、增加税收收入的有力抓手。其作用在于强化税源监控、堵塞征管漏洞、促进执法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科技手段为纳税人遵从、履行纳税义务提供便利,引导纳税人自我修正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防范和化解不遵从的风险,把信息资源优势充分释放出来,达到信息增值利用的目的,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目标。

(二)构建“信息管税”机制。“信息管税”体现了以信息化带动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了信息这个税收管理的关键因素。为了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应积极争取政府出面协调组织部门协作,明确各有关方面提供涉税信息、配合协税护税的责任与义

务,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涉税信息共享机制,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应提请政府从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及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个广泛、全面采集有关信息的大的系统平台,实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以便于税务部门及时掌握所有涉税信息,切实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税务系统内部也应理顺、落实“信息管税”相关职能,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建立以数据质量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信息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以专业人才队伍为保障的信息管税工作机制,实现日常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等各类信息的综合增值利用,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和利用水平。在现有征管组织体系基本框架下,调整优化机构、岗位的税源管理职责,依托信息化,实行按业务事项分岗管理,按事设岗、分岗管事,使税收管理员真正由“管户”变为“管事”;按照调整后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不断提高、扩展、深化信息分析利用水平;通过信息化条件下的分工协作与精细化管理,从机制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利用的良性互动,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益。

(三)把握信息采集与利用这一核心。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是“信息管税”的核心。涉税信息是贯穿于税收征管查全过程的关键因素,进行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都有赖于涉税信息。落实“信息管税”思路,必须明确涉税信息在税收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切实抓好信息采集与整理、强化信息分析和利用。应当建立完善信息采集和交换制度,明确信息采集标准、方式和职责分工,加大网络报税推进力度,推广税控装置和网络发票,有效提高电子信息采集比例;有针对性地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建立起涵盖税收所有业务的涉税信息采集指标体系,形成全系统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操作规范。更要注重提高信息质量,在系统内部建立相关考核制度、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发布、检索、传递及数据检测审核等信息手段,实现数据质量的源头防控、全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满足操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的日常信息需求;规范电子数据的采集、录入,把好基础数据入口关,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深化数据分析利用,建立起上下级税务机关协同配合的有梯次的涉税信息分析机制,发挥不同层级税务机关在涉税信息分析中的作用,既有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具体纳税人的分析。总之,要努力做到:高标准采集信息、高效率整理信息、高质量分析信息、高水平利用信息。

(四)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信息管税”就是依托信息技术促进征管业务水平的提高、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是“信息管税”的关键。要发挥好信息化的支持保障作用,就有必要结合实际,开发设计新的或者推广应用较为成熟的征管软件系统,以便通过计算机去采集纳税人更多的信息,为科学化、精细化征管方式的确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改造升级或整合重建税收征管综合信息应用平台,集成应用所有任务推送和文书流转功能模块,将岗责、权限、流程等设置到统一的工作平台中,实现工作的自动推送、网上流转和流水作业,形成更加科学、完备、实用的新的系统程序,实现信息化支撑下的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应用,力求更好地利用与发挥软件系统采集信息、分析数据的巨大优势,满足不同层面、部门、人员的税源信息需求与监督管理职能,多快好省地实现涉税信息数据采集的电子化与税收征管事项的流程化。同时,要着力于信息化配套建设,继续大力推行网上申报、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方式,全面组织实施财税库银联网,积极促进相关数据由手工录入向电子化采集的转变,努力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传递与应用,以信息办税的方便、快捷彰显“信息管税”的实际成效。

(五)健全税源分析、监管体系。“信息管税”的落脚点是加强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所以,要借助信息化条件、以信息系统为依托,来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要充分利用涉税信息对税收征纳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切实加强税源管理;要按照各类税源特点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实施以分规模和分行业为主导的分类管理,整体形成以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以基层一线分类分岗管理为基础,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的税源管理格局,有效控制税收流失风险、提高纳税遵从、促进应收尽收;要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方式,细化管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管住管好税源;要通过对纳税人的科学分类,应对税源的复杂变化,明确管理导向,把握管理规律,找准管理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与服务措施,不断推进税源管理的专业化、信息化,堵塞征管漏洞,防止税收流失。

第五篇: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于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阅读:[ 1141 ]次发布时间:2010-6-3

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征管现代化潮流,加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管税形势下的征管效能,是基层税务机关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一线税源管理实际,谈几点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一、转变传统征管理念,确立信息管税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纳税人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单一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源管理需要。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实施信息管税,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既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更是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依托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找准信息管税切入点

目前,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信息不共享,是导致税务机关管理缺位的一个主要原因。具有行政许可权的机关间的行政协助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加以推行的,具体保障法规不健全,造成信息割裂,致使税务部门掌握税源的渠道狭窄。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行社会综合治税,综合治税的核心是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税源监控体系,以地方政府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立高效、快捷、安全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数据规范、格式统一、覆盖全面、资源共享的第三方信息数据库。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社会综合治税互动工作链条,利用第三方信息数据库,抓好涉税信息的采集、汇总、传递等基础工作,通过筛选、分类、整理、储存等各个环节,将有效信息进行分流,形成涉税信息工作流,使税务机关各部门间能够准确地获取外部税源信息,夯实信息管税基础。

三、加强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切实提高信息管税效能

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既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保障作用,又要注重管理业务的创新。在宏观层面上,建议总局设置信息中心,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涉税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内部信息资源,通过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将将国、地税数据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再逐步推行税务部门与金融、海关、房管、国土、建设、物价、审计、外经贸、劳动、工商等部门之间的计算机联网,构成一个共同信息平台;在省级层面上,可借助社会综合治税平台,通过第三方信息数据库形成的涉税信息工作流,融入到省局3.0征管软件中,构建综合性税源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采集、利用和税源监控的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夯实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税源管理基础。首先,将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从第三方共享的信息,再加上从省局3.0税源管理模块采集比对的税源信息,进行筛选分类集中,整合建立税源分类管理基础数据库,如:涉及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纳税人的占地面积、房产原值、租金收入、车辆类型、营运能力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其次,分解建立零负申报档案信息库,重点排查零负申报情况,对省局软件申报数据加以归类梳理,逐月统计出各税种零负申报户数,计算零负申报面、平均税负率等,并对零负申报现象进行初步分析,查找税源管理漏洞;第三,延伸建立行业税负信息库,分行业类型统计分析相关指标,根据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库按重点税源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社会服务企业等分别归并进行统计比对,为设立行业平均税负预警值,采取特定税源管理措施提供数据参考。

四、将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信息管税的先导,搭建税源监控预警体系

整个信息管税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预防、处置风险的过程,通过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预

警处理和管理评价在层级部门之间进行互动管理,实现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

转化。首先,拓宽渠道收集各类信息,分析、查找、确定税源管理风险点,形成科学系统的税源预警指标,从收入成本的系统分析拓展到内控制度测试、功能风险定位,评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识别;其次,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置,通过分析审核数据资料、约谈评估、实地核查

等手段,抓住获利能力、行业税负率、资产结构等重要指标进行趋势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

级别,采取不同的风险处置程序消除风险;第三,风险管理评价,发现税源监控预警体系自

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修正和完善体系,并使其始终保持良性的运转。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外部税源信息控管体系良性运转

各级政府应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围,加强监督考核。首先,严格职能部

门配合工作考核,确保第三方税源信息传递、委托代征工作的规范运作,切实通过推进社会

综合治税工作来实现加大外部税源信息控管力度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其次,严格委

托代征部门或单位代征税款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转化;第三,加强税务系统内部考核,要量化考核责任、考核指标、奖惩标准,以涉税

信息工作流为核心,严格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

核心环节的考核,对问题指标进行认真解剖和透彻分析,重点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

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总之,从制度机制上保障信息

管税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来源: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下载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加强基层信息管税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管税工作实践及思考

    信息管税工作实践及思考 辽源市地税局 佟春艳 今年省局、市局的征管工作会议都将“信息管税”列为今年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局今年的征管工作紧紧围绕信息管税工......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

    浅谈基层国税“信息管税”面临的瓶颈及与对策 黄 智 李玉建 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

    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

    推行信息管税 强化税收征管 ---高新区局征管交流材料 2010年是贯彻总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探索实施信息管税”的重要一年。我局征管工作按照省局、市局对税收征管工作提......

    关于基层信息平台的相关建议(大全)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网络快速普及,信息网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信息福利。就政府行政部门而言,各类信息平......

    浅谈信息管税在降低税收风险上的作用与建议

    浅谈信息管税在降低税收风险上的作用与建议 实现信息管税降低税收风险管理是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认识信息管税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利用涉税信息进行税收管理的理念,明确......

    当前信息管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浅谈当前信息管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胡智星 信息管税是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战略任务。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全省地税系统信息管税工作以六个系统全部上线......

    强化信息管税__优化纳税服务[大全5篇]

    强化信息管税 优化纳税服务 建立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大征管格局 ——在全市地税系统征管科技与纳税服务暨 征管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史龙俊 (2009年11月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

    湖北地税进入“信息管税”新时代(精选五篇)

    湖北地税进入“信息管税”新时代 湖北地方税费征管核心软件全面上线成功 同时开通全省“网上办税”业务 纸质申报、网上申报、网上纳税;税务登记管理、纳税认定管理„„,7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