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实施办法
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进一步提高国地税工作效率和征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登记管理办法》、《浙江省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意见》(浙国税征
[2005]24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实施属地管理。采取“一个场地、联合办证、一次收费、分别管理”的方式办理税务登记。
一个场地: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在诸暨市国税局办税大厅(高湖路66号)设置联合税务登记办理窗口,统一受理纳税人设立、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的申请。纳税人可向任一窗口提交税务登记申请,一次报送国、地税税务登记资料(一式三份),由国、地税办证窗口工作人员内部传递。
联合办证:按照“国、地税统一受理申报资料(一式三份)、分别录入软件,统一打印发证”的原则办理税务登记,对同一纳税人核发一份加盖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印章的税务登记证。
一次收费: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时,只向纳税人收取一次税务登记工本费。
分别管理:国地税对统一办理的税务登记业户,分别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6]004号,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6]037号、国税发[2002]8号、[2003]76号文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实施管理。
第三条 国地税执行统一税务登记代码。
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设定的组织机构代码;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从事生产、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
同一个体工商户办理两个以上税务登记证,在其身份证号码后增加扩展码,采用二十位税务登记代码,原十五位身份证号码的个体工商户统一扩展为十八位(后三位为000),第十八位后增加两位识别码,第十九位为地市识别码(绍兴地区为6),第二十位是顺序码,用英文字母表示(大写A、B、C…);原十八位身份证号码的个体工商户第十八位后增加两位识别码,同上。对个体工商户经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必须按照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规则赋予税务登记代码。
第二章设立、变更登记
第四条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国家税务局办税大厅设立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
第五条受理设立、变更税务登记。由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统一受理纳税人办理设立、变更税务登记的申请。
第六条税务登记窗口受理纳税人设立、变更税务登记的申请,对国、地税共管纳税人,核发同一份加盖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印章的税务登记证。纯地税户的税务登记申请由地税登记窗口受理,核发加盖地税印章的税务登记证。
第七条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和纳税人注册的经济类型、核算方式,发放《税务登记表》及相关附表,并根据注册登记类型一次性告知纳税人应报送的有关证件、资料;对个体工商户可由地税窗口凭纳税人提供的相关资料统一打印《税务登记表》并传递给国税办理税务登记窗口。
第八条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对纳税人提交的《税务登记表》、附表及相应的证件、资料进行审核,对填写完整、资料齐全的即予受理。
第九条对国、地税共管纳税人,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根据受理的资料,各自录入国税、地税应用软件,并分别在《税务登记表》上加盖联合办证专用章。地税办理税务登记窗口凭同时
加盖国、地税联合办证专用章的《税务登记表》负责统一打印并发放税务登记证,同时收取税务登记工本费,发放有关文书。
第十条国、地税办证人员应分别将录入软件并已发证纳税人的相关资料整理归类,每月终了编制电子表格进行比对分析,以防遗漏。对发现差错的,应查找原因,及时补录相关信息资料。核对无误后报送税务登记情况及附表。地税窗口应负责将地税受理资料分到相关分局,并做好资料交接记录。
第三章注销登记
第十一条 国地税对联合办证后需注销税务登记的,分别由国地税按照各自的税务登记注销清算监管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先受理注销登记的一方,在注销手续办妥后,在税务登记证正、副本上加盖“国税已注销”或“地税已注销”的印章,将税务登记证退回纳税人,通知其到尚未办理注销手续的一方办理注销登记。国地税双方均已办妥注销手续的纳税人由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证手续的一方税务机关负责收回税务登记证并归入纳税人户管档案。同时,由负责收回税务登记证一方的税务机关,复印一份已加盖“国税已注销”、“地税已注销”印章的税务登记证件给另一方税务机关,以便归档使用。
第十二条对本办法实施之前,国、地税各自办理的税务登
记,如需要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的,仍按原各自规定程序办理注销。
第四章其他
第十三条国地税刻制税务登记联合办证专用章,由先受理税务登记的一方在《税务登记表》上加盖国、地税税务登记联合办证专用章,以专用章上的编号来区分受理一方,明确责任(地税部门专用章编码为单号,国税部门专用章编码为双号)。
第十四条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受理的变更税务登记不涉及改变税务登记证件上打印内容的,不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变更信息传递对方。
第十五条逾期办理税务登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国、地税分别按照各自的税务登记逾期处罚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另一方不再作处罚。
第十六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自遗失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凭在税务机关认可的报刊上刊登的遗失声明,向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窗口申请补证。
第十七条除上述规定要求外,国地税税务登记岗位,在具体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时,国地税两局原已明确的其他各项工作责职和工作规定,仍应按原有规定和要求执行落实。
第十八条 税务登记换证、验证由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共同组织。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诸暨市国家税务局、诸暨市地方税务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二OO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起执行。
第二篇:浙江省诸暨市国家税务局文件
浙江省诸暨市国家税务局文件
诸国税政„2007‟167号
诸暨市国家税务局关于促进残疾人 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单位: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67号)、《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民政厅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 民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浙国税法„2007‟17号)和《诸暨市国税局 地税局 财政局 民政局 残联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征管办法的通知》(诸国税政„2007‟155号)等文件精神,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如下征管实施办法,请认真执行落实:
一、享受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纳税人的资格认定
(一)申请享受本通知第二条第(一)、(二)项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超过25%(含25%),且残疾职工人数不少于10人的,在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前,应先向诸暨市民政局提出福利企业的认定申请。
(二)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在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本通知第二条第(一)、(二)项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前,应先向诸暨市残联提出认定申请。
(三)申请享受本通知第二条第(一)、(二)项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其他单位以及第二条第(三)项规定的个人,可直接向诸暨市国税局办税大厅(以下简称办税大厅)提出申请。
以上认定包括资格认定和变更认定。
二、安置残疾人单位的税收优惠
(一)对安置残疾人纳税人增值税政策
1.对安置残疾人的纳税人,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办法。2.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的具体限额,确定为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适用诸暨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3.本项所述的“纳税人”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对安置残疾人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政策
1.纳税人支付给残疾人的实际工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并可按支付给残疾人实际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2.纳税人在执行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办法的同时,可以享受其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对纳税人按照本条规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减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4.本项所述“纳税人”是指税务登记为各类所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残疾人个人就业的增值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农业产品增值税税率和若干项目征免增值税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4号]第三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
三、减免税申请及审批
(一)取得民政局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纳税人,向办税大厅提出减免税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2.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3.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提交申请时的前一个月的缴费记录);
4.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工资凭证(提交申请时的前一个月的支付凭证);
5.诸暨国税局减免税或先征后退资格申请认定表; 6.减免税申请报告;
7.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不需要经民政局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纳税人,向办税大厅提出减免税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2.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提交申请时的前一个月的缴费记录);
3.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工资凭证(提交申请时的前一个月的支付凭证);
4、诸暨国税局减免税或先征后退资格申请认定表; 5.减免税申请报告;
6.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享受本通知第二条第(三)项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个人纳税人,向办税大厅提出减免税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减免税申请报告; 2.残疾证复印件; 3.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4.诸暨国税局减免税或先征后退资格申请认定表; 5.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对于不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由纳税人向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提出认定申请,并按照本通知第三条规定提交材料。
(五)符合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持民政局资格认定意见于当年1月底前,向办税大厅提出减免税书面申请,并按本通知第三条第(一)项规定提交材料。
(六)办税大厅受理后(受理时应按本文规定对申请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初审并在《诸暨国税局减免税或先征后退资格申请认定表》上签署意见和姓名),在2个工作日内传递给有关税源管理单位。税源管理单位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核实,并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后上报政策法规科。政策法规科汇总复核后报市局局长办公会议审批,对审批同意的下发审批文件。
(七)办税大厅应根据市局批准文件,及时将可享受安置残疾人税收优惠的项目、享受期限(享受期限按市局批准文件为准)等有关内容在CTAIS中进行税务资格认定的录入。享受残疾人税收优惠的有关申请审批资料有政策法规科存档备查。
(八)税源管理单位在实地审核本通知第二条第(一)、(二)项减免税申请时,对残疾人证件的真实性等问题,可请求当地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予以审核认定。
(九)纳税人因残疾人员或在职职工人数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退、减税条件时,应当自情况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税源管理单位申报。
(十)如果纳税人在享受本通知第二条第(一)、(二)项税收优惠的而涉及不同主管税务机关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将审批意见抄送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不再另行审批。
四、退税减税办理
(一)增值税
1.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方式。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当按月退还增值税,当月已交增值税不足退还的,可在当年已交增值税中退还,仍不足退还的可结转当年以后月份退还。当年应纳税额小于核定的退税限额的,以当年应纳税额为限;当年应纳税额大于核定的退税限额的,以核定的退税额为限。纳税人当年应纳税额不足退还的,不得结转以后退还。纳税人当月应退增值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月应退增值税额=纳税人当月实际安置并可计算享受退税的残疾人员人数×确定的每位残疾人员每年可退还增值税的具体限额÷12 2.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市局审批意见的次月起,随纳税申报一并书面申请退还增值税。
3.经认定的符合减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逐月计算,当月未同时满足安置比例高于25%(含25%)且实际安置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条件的,不得退还当月的增值税。
4.终了,应平均计算纳税人全年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一个纳税内累计3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25%的,应自次年1月1日起取消增值税退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5.纳税人新安置残疾人员从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次月起计算,其他职工从录用的次月起计算;安置的残疾人员和其他职工减少的,从次月起计算。
6.增值税优惠政策仅适用于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纳税人,但对纳税人生产销售消费税应税货物和直接销售外购货物(包括商品批发和零售)以及销售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货物取得的收入不得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7.纳税人应当分别核算上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能分别核算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增值税或营业税优惠政策。
8.兼营规定享受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业务的纳税人,可自行选择退还增值税或减征营业税,一经选定,一个内不得变更。
9.如果既适用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又适用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随军家属等支持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可选择适用最优惠的政策,但不能累加执行。
(二)所得税
1.经审核认定符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实际安置残疾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逐月计算,并逐月享受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办法,凡本月安置比例高于1.5%(含1.5%)的,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的,均可以享受本月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并在纳税申报时自行申报税前加计扣除;本月未同时满足安置比例高于1.5%(含1.5%)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5人(含5人)条件的,不得享受本月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年终,企业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向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残疾职工分月名单(包括姓名、性别、残疾证编号、实际工资、实际工作时间等)。
2.纳税人实际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加计扣除部分,如大于本应纳税所得额的,可准予扣除其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本和以后均不得扣除。亏损的纳税人不适用上述工资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三)纳税人每月提出增值税退税申请时应向办税大厅提供以下资料:
1.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2.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按年提供,并在第一次提出申请的月份提供;新增的应在新增月份提供);
3.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的申请退税月份的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及缴费完税凭证复印件; 4.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的申请退税月份的工资凭证;
5.残疾人就业享受增值税退税资格认定及限额审批表; 6.申请退税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7.申请退税月份的增值税缴款凭证; 8.申请退税月份的残疾人名册; 9.申请退还己缴增值税款的书面报告;
办税大厅应将接收的上述资料于接收次日传递给有关税源管理单位进行实地核实审批(书面传递并有交接双方鉴名)
(四)纳税人办理所得税加计扣除时应提交的资料: 1.申请所得税加计扣除的书面报告;
2.纳税人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同时报送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残疾职工分月名单(包括姓名、性别、残疾证编号、实际工资、实际工作时间等)。
办税大厅应将接收的上述资料于接收次日传递给有关税源管理单位进行实地核实审批(书面传递并有交接双方鉴名)。
(五)税源管理单位实地核实审批要求:
各税源管理单位接收上述资料后,必须及时对申请资料中的各项内容和数据进行实地核实:
1.纳税人提供的安置的残疾人员是否附合可享受增值税退税的有关规定条件;
2.安置残疾人的比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3.纳税人与残疾人是否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4.纳税人是否为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规定的社会保险费; 5.纳税人是否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规定的工资标准(实际支付的工资标准可按应发工资扣除相关社会保险个人自负部分、公积金自负部分及其他个人应付部分的实发工资);
6.增值税应税项目与享受退税项目财务上是否分别核算,财务核算内容数据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内容数据是否相符;
7.增值税缴款凭证与增值税申报表是否一致;
8.纳税人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所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与所得税申报表是否一致;
9.《残疾人就业享受增值税退税资格认定及限额审批表》中的各个项目、内容、数据是否完整、真实、准确。
10.享受残疾人就业增值税退税政策的其他各项规定要求是否符合。
(六)税源管理单位进行实地审核后应在《残疾人就业享受增值税退税资格认定及限额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中的税源管理单位审核审批意见栏签署审核审批意见并签名盖章。同时,在CTAIS中的“享受残疾人税收优惠企业职工名册维护”模块内进行残疾人名册维护(包括残疾人增加、减少、修改),残疾人名册维护后再通过该模块进行创建各月退税台账。CTAIS中残疾人名册的维护和所创建退税台账中的数据必须与实地核实人员核实后的《审批表》中按规定可享受税收优惠的残疾人员数量和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限额数一致(同时还应与经实地核实后的本文第四条第三项的审核资料中的有关数据相一致),然后将审核审批无误的《审批表》等资料及时传递给计划征收科(传递资料时应有交接双方鉴名)。
(七)计划征收科应根据税源管理单位传递的《审批表》等审核审批资料与CTAIS相关数据(包括入库税款和税源管理单位创建的台账)及《审批表》中的相关数据(第一、二、三、八栏内容除外)进行复核,在复核中有疑异的应当即将上述审核审批资料退还税源管理单位。对复核无误的方可按规定办理退税,并在《审批表》中的计划征收科复核意见栏签署意见和签名盖章。办理退税后的上述审核审批资料由计划征收科归档备查。
五、其他工作要求
(一)本实施办法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并与《诸暨市国税局 地税局 财政局 民政局 残联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征管办法的通知》(诸国税政„2007‟155号)一并同时执行,但外商投资企业适用本通知第二条第(二)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税源管理单位和计划征收科在实地审核和办理退税中必须严格执行本通知及关于促进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文件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三)税源管理单位、稽查局在实施税收评估和税务稽查职能时,也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本通知及关于促进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文件各项规定及要求。
(四)税源管理单位要结合日常管理中应加强享受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的辅导和监管,同时应按规定建立残疾人就业享受增值税退税管理台账。
(五)《诸暨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福利企业增值税“先征后退”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诸国税政„2004‟236号)、《诸暨市国家税务关于实施调整后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办法的通知》(诸国税政„2006‟140号)停止执行。
(六)各科室单位未严格按本文件及关于促进安置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文件各项规定及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或者对享受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所存在的税收违法违规问题未严格按本文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处理等,将按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有关科室单位及个人的过错责任。
附件:1.福利企业资格认定表
2.残疾人就业享受增值税退税资格认定及限额审批表 3.残疾人就业享受增值税退税管理台账
4.残疾人员名册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诸暨市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7年11月28日印发 打字:孙巍峰 校对:赵水苗
第三篇:办理《地方税务登记证》提交资料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办理《地方税务登记证》须提交以下资料(A4纸复印件),受理期限:1个工作日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正副本均可)
2、《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复印件1份
3、《公司章程》复印件1份
4、《验资报告》复印件1份
5、《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1份
6、法人身份证复印件3份
7、租房合同和有关房产证明复印件1份(若无租金须提交产权证明及无偿使用证明)
注:所提交复印件空白处须加盖公司公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另注:邮政编码查询电话11185.
第四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有
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4]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纳税服务,降低办税成本,促进信息共享,贯彻实施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现将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认识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意义,统一思想认识, 积极创造条件;两家税务局之间应密切配合, 协商研究,实现税务登记的联合办证, 稳步推进这项工作。
二、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内容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只向一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由受理税务机关核发一份代表国税局和地税局共同进行税务登记管理的税务登记证件。
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工作范围包括两家税务机关共同管辖的纳税人新办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税务登记违章处理以及其他税务登记管理工作。
三、工作规程
(一)设立登记:纳税人填报税务登记表并提交附报资料齐全的,受理税务机关审核后,对符合规定的,赋予纳税人识别号、打印、发放加盖双方税务机关印章的税务登记证件。受理发证税务机关于当天或不迟于第二天将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及附报资料一份传递到另一家税务机关,及时将这户纳税人纳入管理。
(二)变更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发证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登记,经审核后由发证税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并将信息传递到另一家税务机关。
(三)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纳税人向发证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由发证税务机关将信息传递到另一家税务机关,两家共同办理。
(四)违章处理:纳税人有违反税务登记管理行为的,由发现的税务机关进行处理,并通知另一家税务机关,另一家税务机关不再进行处罚。
四、制度建设
国税局、地税局应加强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制度建设,按照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共同执行统一的纳税人适用的税务登记种类、税务登记类型、税务登记表、附报资料、纳税人识别号赋码原则以及违反税务登记管理行为的处理办法等,共同执行经核准的统一的税务登记证工本费收费标准。
国税局、地税局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信息传递方式;联合办证及变更和注销登记时,受理税务机关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岗位责任制的落实,税务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及时、完整传递资料信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根据本通知的规定共同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五篇:某市国家税务局 某市地方税务局
某市国家税务局 某市地方税务局 协作规划(2009-2011年)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某市国地税双方紧密协作,推出了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合作共建12366咨询服务和投诉热线、联合开展税务稽查、联合核定个体工商户营业收入、国税门征环节代征地方税费、定时交换税收征管信息等服务和管理新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纳税人减轻了负担,缓解了征管压力和基层税务机关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提高了征管效率。
但也应该看到,某市国地税之间仍存在“信息不对称、工作不同步、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国地税优化服务、提升管理等各项措施的深入开展。纳税人需要面对两个税务部门,难免出现办税效率不高,办税成本较大,时间、精力耗费较多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收遵从度和满意度,降低税收征纳成本,也为进一步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国地税协作工作的有关精神,某市国地税决定开展更加紧密的协作,以使某国地税的征管和纳税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愿景目标
为适应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改革发展趋势,某市国地税力争通过战略规划,在未来3年内,实施以“通力协作、共同发展”为主旨,以扩大业务合作范围,合作建设“三个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某市国地税协作工程”,实现“三个目标”。“三个平台”是指面向纳税人的办税服务平台,面向协税护税组织的社会化办税服务平台,面向某市国地税机关的国地税征管信息交互平台。“三个目标”是指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提升遵从管理能力,提升征管资源利用效率。
三、基本理念
互信——打破思想禁锢,建立互信机制,达到各项税务信息的互通、共享。
合作——以开放的姿态,建立合作机制,达到征管和服务能力的统筹、互补。
四、协作原则
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有利于”和“一个框架体系”,稳步推进。“三个有利于”就是:有利于进一步方便纳税人办事,减轻纳税人负担;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税务管理成本,不断提升税务机关优质服务、文明执法、效率办事的新形象。“一个框架体系”就是在遵循现有体制和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共同研究制定协作的总体框架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
五、协作组织
成立某市国地税协作领导小组,由双方分管局长共同担任组长,双方相关处室、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某市国税方面主要有:征管处(含12366)、计统处、法规处、流转税处、所得税处、国际税务处、信息中心、稽查局、开发区分局等;某市地税方面主要有:征管处、计财处、法规处、税政一处、税政二处、稽查处、规费处、信息中心、12366、直属分局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相关协作业务的牵头和协调,整理研究协作项目和具体实施的方案,提交某市国地税协作领导小组决定,并做好组织落实和跟踪分析、反馈、完善等工作。
六、协作战略
(一)提升电子化服务
1、共建面向纳税人的办税服务平台。在浙江省国、地税局的支持下,网上申报、缴纳的国、地税共管户达到100%,国地税通用报表实现“一次采集、互通共享”。
2、共建面向协税护税组织的社会办税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市场、街道、乡镇、社区协税护税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方便,实现个体工商户(包括农民、居民个人)办税不出市场、不进城、不跨区。
3、共建面向双方基层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交互平台。以服务基层为目的,解决基层税源管理、纳税评估过程中信息缺失问题,实现涉税信息双向互通。
4、进一步完善12366呼叫平台。实现全员共享知识库。支持短信或来电查询纳税人状态、信用等级等依法公开的信息,支持发票信息查询等。支持特定对象的短信信息发布。
(二)扩大业务合作
1、共同实施税务登记信息送推服务。将企业基础信息平台工商登记信息,通过联合办证中心和12366,及时告知、提醒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
2、联合开展所得税政策的宣讲和落实。在办事流程、审批权限、认(核)定标准等方面,宣传口径、操作要求力求一致。尝试对部分行业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进行协作,争取达成部分行业核定征收具体指标的统一,如应税所得率等。
3、共同确定房地产企业计税毛利率。由国、地税双方共同研究确定某市房地产经营企业的计税毛利率,公平税负。
4、共同落实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共同做好扣减企业信息传递工作,对年底涉及国税企业所得税扣减的,由市地税局将相关企业信息传递给国税,便于继续落实好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5、积极探索国、地税间加强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国税部门努力创造条件采集企业实际支出的工资薪金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地税部门,以加强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的比对分析工作,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对合作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要联合采取措施,推动双方的企业所得税管理。
6、继续扩大国税部门征代征地方税费开展范围。实现纳税人向国税局申请代开发票,以及个体定期定额户向国税局超定额申报时,由国税局代为征收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费。
7、联合办理国地税共管户的停、复业及注销工作(兼营国、地税业务的个体工商户除外)。个体工商户停、复业及注销,由国税审定批准,地税直接进行系统操作认可。对企业注销业务,指导中介机构实施国、地税全税种注销清算,方便纳税人,减轻纳税人负担。
8、实现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款项出具税务证明开具和信息定期交换。
(三)联合评估、稽查
1、进一步完善联合评估和稽查工作制度。国、地税双方定期通报专项评估项目,确定联合评估对象,共同实施。每年通报专项检查项目,确定联合检查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共同选案、同时进点,统一有关处罚标准。
2、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情报交换。某市国地税单方实施的评估或稽查,涉及需要补交对方税种的,及时通知对方税务机关补征。对情况复杂、问题严重的,及时通报对方税务机关介入,共同实施检查。
七、实施策略
(一)综合性协作项目
1、共建纳税人办税服务平台。2009年底前向浙江省国、地税局提出建议和需求。
2、共建社会化办税服务平台。2009年7月底前确认需求,启动开发,争取年内开始推广应用。
3、完善12366服务功能。2009年7月启动需求分析,建设短信平台和外呼平台。
4、联合进行税务登记信息送推服务。2009年5月底前开始试运行,及时跟踪、分析,及时完善、提高。
(二)单项性协作项目
由国、地税相关职能部门具体研究实施方案,按照近、中、远的目标要求,提出具体工作安排,于2009年7月底前提交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便于年中例会讨论确定。
八、协作保障
(一)建立协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两次例会,3月、9月各一次,特殊情况可以提前召开,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当协作项目;检查前一时期协作工作进程和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协商解决。单项性协作的研讨可以适当缩小范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召开。
(二)建立项目考核制度。对例会确定的协作项目,某市国地税双方均要列入工作目标考核,以确保协作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建立协作经费保障机制。对例会确立、惠及全市纳税人或基层税务机关的协作项目,如果需要资金投入,由某市国地税商请市财政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