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的确,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伴生了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一点对于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的武钢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武钢要实现建成我国汽车板和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绿色环保型工厂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根本出路在于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科技进步是保持武钢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企业结构、转变企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现科技先导作用的途径,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形成具有理念共识、制度保障、行为一致的坚实企业文化基础。
一是建设“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理念文化
——要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用正确的~导向唤起全体员工的科技意识,在报纸、电视和网站上开辟“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专栏,重点宣传在科技攻关方面取得的成果、先进事迹和人物典型,培养出热爱科技光荣、学习科技有进步、使用科技能带来效益的员工价值观,化无形为有形,强化科技意识的深入人心。
——要在厂矿、车间、班组营造尊重的氛围。在显眼的位置设立光荣榜,定期张榜班组级、车间级、厂矿级和公司级科技明星和学习型、攻关型团队,并适当给予奖金和福利待遇。定期举办各种级别和形式的科技论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攻关成果发布,内容包括技术革新、工艺突破和管理创新等等,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科技精神,管理者的思想和行动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形式,利用各种会议、中心组学习的机会,邀请部分科技明星作讲座,并对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熟悉和精通本单位、本专业的工艺技术有利于科学决策。
二是创新有利于科技人才积极性充分发挥的政策制度文化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政策制度环境。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管理文化。制度是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制度政策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制度导引行为。科技的先导作用是通过一大批掌握技术和技能的科技队伍而发挥。继续充分发挥制度政策的导向作用,一定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形成尊重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制度环境。尽快在科技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力气。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的深刻了解。成功的管理者,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理学家。科技队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成就感、上进心、追求公平、公正和公开、思想活跃、热爱真理、做事很投入、忠诚等等是他们共同心理特征,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管理中不要忽视任何制度政策的细节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打造人才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平台是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的制度基础。“十一五”时期,公司一定要在科技队伍的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重奖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三是重点建设科技主导武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行为文化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武钢这样一个承载着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历史使命的“国家队”而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一词的表述重点在“科学”,意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行为必须遵循科学的轨道。当前正值武钢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节点。武钢发展规划是主导武钢今后五年行动走向的指南针。武钢发展一定要在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下着力做好内涵式的发展,科学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战略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在系统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会之后的理性选择过程,而不是非理性的感觉,扬长避短、审时度势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实施路径选择就是确定企业优先发展重点,创精品、做名牌是武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发展的支撑条件是整合研发资源,前瞻市场动向,充分发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求证、相互补充。
——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武钢长远发展的工艺、技术难题,在国际钢铁行业公认的竞争力指标中力争有所突破。只有这样,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有了技术基础。
——加大投入,一方面扩大武钢利润源泉的高性能的硅钢片和高强度钢等“金牛”产品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培育有未来前景的“明星”产品研发。
——重视企业软科学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深化学习型武钢建设。最重要的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树立赶超的“标杆”,学习并实践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要“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闭门造车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文化。愿在未来的五年里,全体员工携手共建,不断提升武钢企业文化品位,为武钢“十一五”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真正让武钢“文化”起来!
第二篇: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
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的确,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伴生了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一点对于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的武钢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武钢要实现建成我国汽车板和硅钢片为主的重要板材生产基地、绿色环保型工厂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根本出路在于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科技进步是保持武钢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企业结构、转变企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现科技先导作用的途径,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着力建设以科技为先导的武钢企业文化,形成具有理念共识、制度保障、行为一致的坚实企业文化基础。
一是建设“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理念文化
——要充分利用公司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唤起全体员工的科技意识,在报纸、电视和网站上开辟“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专栏,重点宣传在科技攻关方面取得的成果、先进事迹和人物典型,培养出热爱科技光荣、学习科技有进步、使用科技能带来效益的员工价值观,化无形为有形,强化科技意识的深入人心。
——要在厂矿、车间、班组营造尊重的氛围。在显眼的位置设立光荣榜,定期张榜班组级、车间级、厂矿级和公司级科技明星和学习型、攻关型团队,并适当给予奖金和福利待遇。定期举办各种级别和形式的科技论坛,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技攻关成果发布,内容包括技术革新、工艺突破和管理创新等等,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科技精神,管理者的思想和行动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形式,利用各种会议、中心组学习的机会,邀请部分科技明星作讲座,并对领导干部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创新有利于科技人才积极性充分发挥的政策制度文化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政策制度环境。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管理文化。制度是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制度政策的最终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作用对象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制度导引行为。科技的先导作用是通过一大批掌握技术和技能的科技队伍而发挥。继续充分发挥制度政策的导向作用,一定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形成尊重科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制度环境。尽快在科技队伍的建设上下大力气。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的深刻了解。成功的管理者,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理学家。科技队伍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成就感、上进心、追求公平、公正和公开、思想活跃、热爱真理、做事很投入、忠诚等等是他们共同心理特征,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管理中不要忽视任何制度政策的细节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打造人才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平台是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的制度基础。“十一五”时期,公司一定要在科技队伍的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重奖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三是重点建设科技主导武钢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行为文化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对于武钢这样一个承载着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历史使命的“国家队”而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一词的表述重点在“科学”,意即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行为必须遵循科学的轨道。当前正值武钢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节点。武钢发展规划是主导武钢今后五年行动走向的指南针。武钢发展一定要在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下着力做好内涵式的发展,科学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战略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在系统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威胁和机会之后的理性选择过程,而不是非理性的感觉,扬长避短、审时度势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略实施路径选择就是确定企业优先发展重点,创精品、做名牌是武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发展的支撑条件是整合研发资源,前瞻市场动向,充分发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求证、相互补充。
——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武钢长远发展的工艺、技术难题,在国际钢铁行业公认的竞争力指标中力争有所突破。只有这样,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才有了技术基础。
——加大投入,一方面扩大武钢利润源泉的高性能的硅钢片和高强度钢等“金牛”产品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培育有未来前景的“明星”产品研发。
——重视企业软科学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深化学习型武钢建设。最重要的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树立赶超的“标杆”,学习并实践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要“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闭门造车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总之,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文化。愿在未来的五年里,全体员工携手共建,不断提升武钢企业文化品位,为武钢“十一五”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真正让武钢“文化”起来!
第三篇:以企业文化为先导,铸造行业特色品牌
以企业文化为先导,铸造行业特色品牌
----奋进中的分宜管理所
高速公路收费站是一个服务行业,是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其“窗口形象”和服务社会是其最大的特点,它是高速公路行业的一个部分和缩影。企业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呼唤,是一个历史的革新,是一个成长的机遇。它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动力,能够起到很好引导和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此,分宜管理所以省高速集团“高速高效,同行同德”的理念为宗旨,以宜春管理中心“和谐高速、高效工作、真诚服务、快乐生活”的 1357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方向为指引,全力打造分宜管理所“和谐所站、服务司乘”所站企业文化。
一、“服务永无止境”
“服务永无止境”是分宜管理所企业文化中的服务理念。一直以来,始终秉承以服务创品牌,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分宜管理所将开展“五心四百三声二意”服务活动(五心即:服务热心、工作细心、解答耐心、履职诚心、奉献爱心;四百即:讲普通话百分之百、礼貌用语百分之百、微笑服务百分之百、不与司乘人员争吵百分之百;三声即: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问有答声;二意即:一心一意为司乘、一心一意为所站)。同时计划开展换岗思考活动。在收费班组内开展收费人员与稽核、审带换位,在行政后勤人员之间进行岗位互换,通过体验进一步了解各岗位工作的不易、繁琐及广泛性等,进而增强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
二、“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
“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是企业文化中的行为理念。由于所站合并,站里的人员相对少了很多,分宜管理所所辖两站,积极克服人员少的困难,积极打造“团结、坚强、力量”为核心的团队。加强民主管理,鼓励员工参与所站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从各方面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向心力。
三、“在工作中学习,在岗位上成才”
“在工作中学习,在岗位上成才”,是企业文化中的学习理念。随着各种岗位选拔工作的开展,促使员工充分意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鼓励职工多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反省总结自己。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四、“以雷锋精神为依托,不断提高自身实力”
要求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工作,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向雷锋学习,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濡染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道德意识较为高尚的人。同时积极树立先进典型,以“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所站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面貌。
第四篇:以科技为先导 探索农村扶贫新模式
以科技为先导
探索农村扶贫新模式
--记武当生物公司 打造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鄂、豫、川、陕的交通要塞,是一典型山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光照条件好,适合药材生长,十堰地区海拔普遍在500米以上,较难适应普通粮食作物种植生长,农民投入大,产量低、收入低,而种植中药材特别是金银花,生命周期50-60年,盛花期30年,一次性投入,多年受益,非常适宜农业产业化发展。
按照秦巴山区扶贫战略的要求,作为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十堰地区,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村扶贫新模式,打造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农村扶贫的新模式。
一、带动2万多农户实现增收
湖北武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道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下车城十堰。是一家集药用植物研究、种苗培育、种植推广、武当保健养生、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型医药企业。该公司致力于打造新型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武当金银花产业为主线,推进现代中药原料,开发研究与应用,以武当道教养生保健品、武当特色农业产品、生物工程产品的研发与加工惠泽民众。公司的‚金银花示范基地‛被省科技厅确定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企业拥有一批高端研发人才,技术力量雄厚。该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及与高校专家合作相结合的创新道路,研制了一系列金银花深加工产品及养生保健产品。
该公司自2005年推广种植金银花以来,以茅箭为核心区,幅射带动
7个县市区的27个乡镇,69个村,20374户农民种植金银花达41260亩,建设了标准示范扶贫基地3个,茅箭区卡子村、唐家村、营子村、郧县马鞍槽村 4个村实现产业效益,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增收。
全市金银花种植花有300家农户被省农业厅授于全国农业科技示范户,卡子村村民吴绪芳被国家科协授于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2012年销售金银花200吨,销售种苗500万株,实现销售2900万元,不仅拉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而且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十万亩金银花种植与加工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扶贫办、药监局、经信委、科技局、发改委、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科协等部门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被列入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战略。该公司迅速成长为带动农民奔小康,促进农村经济集体发展壮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是十堰市农业产业化的一支劲旅。
该公司近几年的努力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茅箭区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生产的武当金银花2011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公司董事长叶芳健被授予全国科技服务三农‚金桥奖‛、‚十堰市优秀技术专业人才‛、‚十堰十大经济人物‛、‚十堰市政府津贴专家‛、市委、市政府授于‚全市科普先进个人‚、‚茅箭科技创新英才‛等荣誉称号。
该公司制定了中长期目标:一是建成十万亩高效、生态、环保、现代金银花创新农业(扶贫)基地,二是中药植化原料生产基地。三是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金银花交易市场(武当中药材市场),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利税过亿,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并力争成为上市企业。
该公司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与他们对产业扶贫的信念和对从种植、生产、研发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细致规划、大手笔的投入是分不开的。
二、坚持科学引领企业发展
该公司自2005年3月推广金银花产业扶贫种植以来,依托武当仙山之灵气,着力打造武当生物品牌,创建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把道教文化融入到产品研发和生产之中。将‚武当生物,引领健康‛的企业文化精髓,‚精心做事,诚信做人‛的企业精神,‚质量是企业生命,信誉是企业灵魂‛的管理理念贯穿到种植、生产、研发、经管管理的全过程,成功塑造了良好的武当生物品牌,逐渐形成了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
1、成立专门机构,选育推广发展。
2005年初公司为了发展金银花产业,成立了双百万办公室(双百万:在十堰地区种植优质地道中药材百万亩,带动百万农民奔小康办公室),配套种植专家2人,培训招聘技术员27人,进行种苗的引种培育和种植技术研究推广。3月起该公司先后派员考察了山东、河南、广西、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金银花品种,引种5000株,与武当山区本地金银花进行培育,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培植出适应武当山区、秦巴山区的优良品种‚武当一号‛、‚武当二号‛、‚武当三号‛,并在十堰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经检测,绿原酸含量达4.64%,木犀草素含量达0.11%,各项指标均高于引种地的3.76%和0.7%,产量高出野生金银花5倍以上,得到了武汉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王有为教授的首肯,省中药联盟主席、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平教授的高度赞扬。
2、建立示范基地,全面推广。
为了使金银花产业快速全面推进,该公司06年首先在郧县柳陂培育建立了良种母本园和苗圃基地;08年应南水北调办公室的要求,又在茅箭区赛武当山风景区建立多品种研究示范基地,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红色金银花示范基地,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带动作用和各市县(区)乡(镇),参观学习提供了良好交流平台。示范基
地先后接待参观考察的种植地区的干部群众70余次,国家、省、市领导视察17次,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武当金银花在全市的推广。竹溪县长余世明带领蒋家堰等5个乡镇党委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程到武当生物公司基地考察学习,并请该公司领导专家到竹溪对县、乡(镇)领导进行金银花产业发展专题培训;郧西县副县长金善朝带领相关乡镇及农口领导,专程到该公司考察学习。
3、加大科普培训,助推扶贫产业项目发展。
为了使武当金银花扶贫产业发展达到健康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该公司加大了科技宣传力度。先后与市、县(区)科协、湖北医药学院教授一起,组织大型培训57场,培训乡(镇)长、书记3次,种植现场实践培训700逾次,培训农民近7万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印发培训教材5万册,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种植管理素质,为金银花产业发展实现‚四化‛(种植管理采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规模化)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同时,基地在每个村培养10名种植能手,并挑选3名素质较高的人员做为村级技术骨干,以点带面互帮互学,培训1名烘干技术人员负责该村的烘干技术,基地部专家技术人员每年确保70%的时间在各种植村进行巡回技术指导、督促。
4、狠抓技术研究,促进产业发展。
种植金银花农民最关心的是两大问题,一是销路;一是采收加工。在销售方面,该公司创新扶贫新模式‚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科研‛的模式,解决了销售问题。在采收加工方面,因为收花旺季,恰是阴雨季节,为此,该公司为了解决金银花干燥问题,成立了烘干技术攻关小组,董事长亲自参与,从08年至今,研制出高温速干、低温干燥等多种干燥工艺,解决了农民的另一大难题,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品质。
三、创建产业链,丰富武当生物品牌内涵
1、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完善产业链。
该公司根据发展战略,从产业链的创建上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在实践中深度研发金银花精深加工产品;二是充分利用公司是湖北省中药技术创新发起单位的优势,与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药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解决研发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先后成功研发了‚武当金银花茶‛、‚武当金银花饮料‛、‚武当金银花泡腾片‛、‚武当金银花含片‛、‚武当金银花中药植化原料‛等产品。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合作研制‚金银花抗病毒畜禽饲料添加剂‛,利用提取植化原料的废渣研究‚生物有机肥‛。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从地里来,再回地里去的金银花循环经济产业链。
2、丰富‚武当生物‛品牌内涵,给力知识产权。
该公司在发展金银花基地建设,开发系列产品,完善产业链的同时,注重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不断丰富和充实‚武当生物‛品牌的内涵。近年来,该公司制定了‚种植标准‛、‚管理标准‛、‚采摘标准‛‚烘干标准‛和‚病虫害防治标准‛,申报备案了5个企业产品标准,并参与市农业局、市技监局市制定了《湖北省金银花种植》、《湖北省金银花茶》地方标准。同时,申报发明专利5个,外观专利10个,得到了省、市药监局、科技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公司‚武当金银花‛被湖北名牌战略评审委员会授于‚湖北名牌‛产品称号,这是全国唯一一个‚金银花‛名牌产品。今年又获‚金将农产品‛荣誉称号‚武当金银花‛已被评为‚十堰市知名商标‛,并被推荐参加‚湖北省著名商标‛的评选。
3、多方媒体持续报道,助推武当生物走向全国。
该公司在品牌建设中,得到了各部门和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支持,《科技日报》、《湖北日报》、《长江商报》、《中国中药》、《养生保健》、《湖北
省医药行业协会通讯》、《十堰通讯》、《十堰经济》、《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电视台、中国日报网、荆楚网、秦楚网、中国养生保健博览会、中国传统中药博览会、武汉农博会、华中区旅游博览会、中博会等众多权威媒体持续的关注和报道,至今‚武当金银花‛优良种苗已销往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和省内许多县市;‚武当金银花‛系列产品在广东、深圳、广西、四川、安徽、重庆等地受到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良好评价和信任。
4、政府扶持,推动金银花产业链的建设。
该公司经过7年的辛勤耕耘,在十堰已基本形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2011年7月市经信委、市生物医药产业办,经过认真调研撰写了《流‚金‛ 淌‚银‛致富花》,在全市主要报刊发引起了哄动。市委副书记董卫民亲自签批:‚将武当金银花产业,纳入十堰市农业产业‘四个百万工程’‛;副市长张歌莺批示:‚我们发展中药材,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三农发展,不是搞百草园,而是要找聚焦点,武当生物打造的金银花产业链这就是聚焦点,我们要在全市大力推广‛。
2012年,该公司作为省中药技术创新联盟发起单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著名专家、市委书记周霁一起出席第二届‚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周霁书记在调研该公司研发的产品称赞道:‚我们打造武当药谷,就是要从产业链上下工夫,武当生物就是个典范‛; 市扶贫办主任袁新云、副主任王建军、专职纪检监察员王向阳一行专程到该公司金银花基地视察调研后对该公司产业造血,科技扶贫给予了充分肯定;省经信委总师陶红兵在金银花基地调研时,非常振奋,同时希望武当生物做实做强产业链,并给予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茅箭区委、区政府将武当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成立以茅箭区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乔瑜为副组长,区科技、农业、扶贫办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武当金银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力实施‚产业造血科技
扶贫‛工程。有力的推进了金银花产业链的发展,该区现已种植金银花3000亩标准化基地,形成全市辐射带动金银花产业的示范区。‚武当生物‛公司的成功经验,不仅探索了一条产业造血科技扶贫的路子,而且为我市生态产业建设,旅游观光农业、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弘扬武当道教养生文化,打造‚武当药谷‛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
第五篇:以执法为民思想为先导加强
刍议执法为民思想为先导加强
和改进消防执法工作
昌江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徐平
当前,举国上下正掀起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建党九十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最近,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部消防局调研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理念、完善机制,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公安消防铁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消防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坚持执法为民,增进执法感情,规范执法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改进和加强消防执法工作。
一、端正执法思想,澄清模糊观念。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人民对消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新时期履行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官兵特别是监督干部在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教育和引导官兵认清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切实摆正位臵,用好手中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好人民的公仆。要始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一根本要求,作为部队学习贯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兴起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新高潮的始终,切实加强消防执法工作,真正做到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端正执法思想要努力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增强责任意识。要深刻领会中央领导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坚持执法为民既是公安消防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所决定的,又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既是消防工作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人民群众意愿的重要 体现。要负起历史赋予消防的神圣使命,切实履行责
任,用好手中权力,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确保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增强执法意识。“消防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特权思想,增强执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督,依法履行消防职权,为企业单位服务,为群众服务。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消防部门既是直接参与的建设者,更是支持建设的服务者。这是由消防部门的性质、任务和职能决定的。在执法过程中,要突出强化服务意识,主动、耐心、热情服
务,寓服务于执法之中,以自愿服务的思想认识来指导执法,用严格的执法、科学的执法来实现服务,在执法实践中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转变执法观念,强化宗旨意识。公安消防部队是人民
群众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严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
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指示精神狠抓落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诚心诚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一要做到权为民所用。通过开展教育,使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绝不能用来鱼肉人民群众,更不能拿来以权谋私。要端正执法理念,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用好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消防的权力,严格办事程序,为人民群众执法、用
权、办实事、做好事,树立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二要做到情为民所系。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消 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责任意识不强,公仆意识不牢,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态度差,工作质量低,办事效率不高的新问题,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实现人民消防为人民。执法人员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把服务这件实事做深做细。三要做到利为民所谋。消防部队作为武装部队性质的行政执法力量,作为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更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只能用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要坚持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真正使各项工作在执法为民这个层面上扎根进去、体现出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三、规范执法工作,做到标本兼治。当前,公安消防部队
在执法中存在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
行为不规范、执法形象不文明、执法监督不得力等方面,导致消防监督人员揽权诿责、以罚代管、以情代法、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执法过程中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靠闲散行为和做法时有发生。要紧紧抓住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一要在思想观念上挖根源。消防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主要是由于个别执法人员执法意识淡薄、执法观念不强造成。要在思想观念上对照”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认真查找有哪些思想观念不正确、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源头上消除执法工作的错误认识。二要在实际工作上摆问题。要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工作程序等方面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查摆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形象不文 明等问题。同时要深入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征求群众对消防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三要在规范执法上见实效。要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对查摆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剖析,抓紧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消防热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研究制定改进消防执法、监督服务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出服务经济发展及便民、利民、亲民的工作举措,力争达到手续简便化、规则公开化、程序规范化、操作科学化,以实际行动塑造消防部队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大力支持。
四、创新执法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执法观念的创新,必
须以机制创新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工作方法创新为
表现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机制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一些执法机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暴露无疑,阻碍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己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要以改革发展的理念,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机制体制,创新优化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效果。如通过开展开门评警、开门纳谏、聘请廉政监督员和行评代表等活动,增强执法活动的透明度,确保执法工作的严格公正。二是制度创新。要本着执法为民,群众至上的指导思想,从合法性、适用性、有效性等角度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废改立的建议。针对执法中存在违反程序的问题,制定保障程序法执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处罚办法,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完善执法程序,从源头上保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方法创新。公安消防部队的各项工作,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要根据全党工作大局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落后观念,建立新型体制,履行消防职能。当前,消防执法工作面临的新 情况、新问题很多,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执法方式己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子。
五、增进执法实效,构筑保障体系。首先要加强主体建
设。防火监督干部是执法工作的主体,提高防火干部自身素质对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要充实力量。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本着加强执法、充实一线的指导思
想,把一些德才表现好的干部调整、充实到消防行政执法岗位上。同时要有计划地每年从地方院校招收一些消防执法岗位亟
需的专业人才,如建筑、自动化控制、化工、电气、法律等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消防执法岗位。二要加强培训。要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做到岗前、晋职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做好执法人员”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依法办事观念。三要健全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制度,对执法工作作出贡献的或执法水平高的应大力提倡,实施奖励;对平时不注重学习,出现执法错误,执法不严的要坚决惩处,做到赏罚分明。其次要落实执法责任。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体系建设,明确各部门在执法职责权限的同时,严格按照”谁承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其执法责任,切实做到职、权、责的互相衔接和协调一致。第三要强化执法监督。要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消防工作提出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同时聘请消防执法监督员参与消防监督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帮助,充分发挥对消防工作的监督职能作用,使他们了解消防,宣传消防,监督消防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规范消防执法工作,群策群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切实做到”执法为民",为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