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化与农民进城的论文
城市化滞后的种种表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才有了申奥成功,才有了加入世贸组织,才有了在上海召开APEC,才有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改革过程中的制度设计,经济发展战略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1996年我们制定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对下岗这个问题就是始料不及的,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不充分,对供大于求的突然到来,这种通货紧缩的趋势真的会降临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说是始料不及的。城市化进程之快,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因此就难免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包括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在城市化这个问题上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始终是在探索中。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认为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首先需要在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普遍实行。在大城市问题上,是最明显的。我们多年来在究竟发展还是抑制大城市这个问题上有过很多很多争论。争论到最后往往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
20世纪80年代末如果不是有个亚运会,北京这个城市建设的提速恐怕还得假以时日。上海曾经长期是中国工业固定资产的重心所在,中国产业的精英聚集所在。在整个80年代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城市几乎没有得到改造。我们现在看到的上海变化,看APEC,很多国外领导人看了后感慨地认为不是中国向世界靠拢,而是世界得向中国靠拢靠拢了。这话不是夸大其词。这个变化是从90年代初期浦东开发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还不仅如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曾有一个新的变化,这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时其规模已经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就是说乡镇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在上缴国家税赋中所占比重都超过1/3。这么厉害的经济增长力,我们给人家定了一条政策,在第八个、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已经实际执行的叫“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让农民搞工业化非得留在乡村社区这么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这是在世纪之交,乡镇企业陷入低迷,被迫进行大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停留在乡村社区里面,信息的采集、资源的优化、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难以满足了。这个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向城镇集中这个符合规律的过程不可逾越。
在城市化进程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以为发展城市、建设城市就是炒房地产,很多地方出现了房地产热。房地产热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一个新的趋势,实际上并没使城市面貌得到合理的改造。
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不只是这些,还包括我们在城市流通过程的改造中。在原有计划经济下,消费品流通体制基本上采用的是配给制,所以有计划经济下的粮店、副食店等等。后来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物质丰富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品供应系统基本上销声匿迹了。靠什么来支撑城市消费品的流通呢?靠和乡镇集市贸易特点相联系的路边式、马路式市场,靠小商小贩、小商品市场为主的低容量、高风险、高污染的流通系统来支撑城市消费品供应。
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忽略城市规划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些年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等,有些交通效率不是很高。
当然现在城市化建设又有新的思路,在重视、塑造城市形象上,这一两年来各个城市的力度都是非常大的。除了改造老城区再另找一块地扩张一个新城区,如上海的浦东新区等等。
城市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
实际上前20年,特别是20世纪整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依靠一些城市的发展来支撑的。比如说特区经济,14个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深圳成为华南地区市场经济发育以及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的浦东开发成为长江中下游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北京从90年代以来关于首都经济的讨论,首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结构的调整成为支撑华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0年,全国29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一半。290多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在12%以上。如果不是这些城市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那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应对通货紧缩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就不可能保持稳定,就没有余地来调整、来发展。而这290多个城市经济中,支撑了经济发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当时西部的9省份只占12%。可见,城市发展滞后是东西部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就业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强调城市化战略最重要的原因还因为我们在十五计划期间必须解决很多重要的战略难题。要解决的战略难题中包括结构调整,包括应对供求失衡、通货紧缩,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以及对风险的防范。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入攻坚阶段,3年脱困之后,国有经济面临如何进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调整等等诸多难题。但所有这些问题中最集中、最尖锐、最大的是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不解决,什么问题都谈不上。就业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制度安全、社会稳定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1996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始料不及的就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失业高峰以及失业形势之严峻没有估计到。没有估计到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没有估计到具有“全民”身份的职工会大量普遍离开劳动岗位,就是下岗。经过连续3年多国有经济系统大规模分流剩余劳动力之后,到2001年是不是这个阶段就告一段落了呢,没有。2001年上半年国家经贸委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国有经济系统中的冗员仍然超过1/3,而且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产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仅是国有经济系统要减少冗员,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开拓农村市场人们容易想到,不容易想到的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其实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也容易想到。我们在九五计划期间,尽管不断地提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简单说,在这5年中农民的年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连续下降的。并不是农民没增收,是增收的速度连年下降。2000年,甚至一些粮棉主产区的农民年均纯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没钱。一方面收入预期不能支撑,另一方面消费环境也没有条件让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工业产品。农村市场没开拓出来。怎样就能够持续地、长期地、稳定地使农民增收问题得到解决呢?我们认为应该“减少农民”。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持续地、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呢?是因为一个经济学道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一个人种一亩地打500斤粮食,理论上的解释是人均年实物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打了600斤,用经济学理论化的语言解释说,叫人均年实物生产率300斤,生产率反而大规模下降了。收入提高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率提高,那么显而易见,这第二个人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别的领域中去。投入到哪去?投入到非农产业,投入到城市中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迟滞了20年,“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这种城乡隔离的观念已经不能够再继续下去了。这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而且是缓解日益尖锐的城乡矛盾的要求。中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只能在中国这个经济系统内部去找办法,只能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人们按照简单、常识性逻辑的想象没地种的农民才叫过剩劳动力,而是如果这个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导致平均生产率降低,这个劳动力就是过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收入增长能够跟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利益矛盾不致激化。
如果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是什么后果呢?后果是什么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都谈不到。
第二篇:浅谈农民进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学号:姓名:
浅谈农民进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长久以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没有间断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同时农民们为了改变他们所处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外出谋生。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赚的钱越来越多,涌进城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民工进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点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什么事情都有相反的两面,儿民工进城的问题也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有利的方面:
①为自己也为农村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收入,一来可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而来可以增加农村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③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还能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
④迁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缓解就业的结构性压力。
⑤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繁荣市场、促进消费,促进地区社会发展。
⑥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够优化城市的人口结构。
⑦迁入往往伴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
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入改善了城市的人才结构。
其次,也有不利的影响:
①农村教育发展受影响;
②由于农村青壮年的迁出,家中没有“顶梁柱”来撑大局,家庭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造成乡村的治安环境恶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③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基层组织建设受影响。
④由于劳动力外迁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农村里只剩下那些不适宜从事田间劳动的老幼妇孺,从而引发了如今各个对方普遍存在的田地抛荒现象;
⑤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家庭问题不断显现。
⑥大量的人口迁入导致了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毫无疑问,怎么庞大的群体要生活,必须谋生和找工作,而如果城市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就必然会造成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压力。
⑦贫富差距矛盾更加激化,两种文化碰撞显性化;
⑧影响城市形象第四,大量的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沉重压力。
⑨新增的人口良莠不齐,为了生计他们会采取任何办法来生存,所以一部分迁入者就有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社会秩序混乱。
但是,总体上我认为是利大于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接轨,就业岗位向全社会开放,劳动者凭借自身的条件竞岗。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城镇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此外,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一般是城镇人口不愿去的脏累苦险的岗位,恰恰是这部分农民工填补了这些岗位的空缺,保证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就业水平,促使全省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第三篇:农民进城存
结合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实际情况,请你谈谈农民进城存在的主要障碍及解决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农民已经进入城市。与此同时,农民进城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可能会给进城的农民带来哪些障碍呢?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每年将有大规模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入城市寻找生活;每年在城市中也大规模的发生了许多农民工问题,但每年有很多问题被搁浅。数量的规模化没有形成组织上的规模化,这造成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由于农民工进入城市没有组织,进城后没有相应的组织体系加以管理,使农民工在求职,福利待遇和一些正当权益受侵害。与此同时,对于这些行为还无法得以解决。长此以往,农民工只是城市劳动力的流动,永远无法成为城市的一员,成为建设城市的一分子,这就使农民工无法真正进入城市。体制障碍
众所周知,城市居民在购物消费等方面的特权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逐步取消,但农业户口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的方面仍存在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没有取消。因此,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的原因是制度不合理的结合。农民工在进入城市后由于缺少平等性的福利待遇;使他们缺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加剧了他们生活的困难度,这样随之而来的又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土地改革不彻底
农民工与土地关系也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在户籍制度松动的今天,中国却出现了农民工的“城市梦”和农民工“依赖土地”不愿放弃农村土地经营权并存的奇特背反现象。农民工虽然进城打工,但在家乡他们仍都有义愤土地,这是他们生活的最后保障。被城市接受的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现金收入,而且只能是增加现金收入;如果收入不理想,他们便可以回乡种田。
4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建全。
据被访者反映,他们在外务工的后顾之忧较多。比如,子女入学较为困难,没有当地户口,就必须要拿出比本地学生高出4000---5000元的入学费方能入学;90%以上的被调查人员未
参加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就业上面临择业难的问题;有94%的务工人员根本不知道“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电话号码等等。这说明,虽然中央出台了各类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但因某些具体部门执行不利,故农民就业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那么为了让农民能更有效地,真正地,更好地进入城市。我们因该怎么做呢?加强农民工管理主体的建设,设立城乡农民工代办处。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在引导农民进城就业上,尽管政府职能部门做了很大努力,尤其是订单转移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自发地盲目外出,常常导致较多的回流现象,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因此,设立城市农民工代办处对实现农民工组织化是非常关键的。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劳务输出地和农民工就业地的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机制,要在农民工培训上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智力上的投入。要面对市场的需求,针对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实际,进行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专门建立农民工法,让农民工问题的处理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从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出发,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工传授有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能知法、懂法、用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 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
农民工一方面牵带一份土地,另一方面放弃土地耕作来城市务工。这不仅影响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阻碍了农民工更好地走进城市。因此,农民真正的融入城市必须切断其与土地的关联。进城务工人员必须放弃自己拥有的土地,当然这是一种有偿放弃。进城的农民工以合同的形式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转让给集体,由当地村委会统一承包给大农户实现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而对于这些农民工每年可获得一定的补助。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当务之急的社会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症结,也是城市化历程中的重要问题。农民工更好的走进城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
第四篇:论文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设施建设问题探析——以五爱村为例浅谈公共设施建设及改造问题
摘要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加快,城市边沿的村庄农居点不断被城市建设保卫,城市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城市扩张中形成的“城中村”问题。“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是个系统工程,而公共设施建设问题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面对当前城市的急剧扩张,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以引导,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采取多种办法逐步推进公共设施建设进程。下面以五爱村为例浅要谈谈“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字城中村现状建议一、五爱村现状。
五爱村地处临洮城区南部,面积约3.9平方公里,现耕地仅剩782亩,山林面积673亩,有18个小自然村,在册人口4369人,外来人口14760人,全村家庭住户1850户。该村有社区医疗室一家,面积110平方;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面积130平方;文化活动中4个,面积1760平方;连锁超市(便利店)20家,面积3500平方;幼儿园2家,面积450平方;室外文体休闲场所2家,面积2800平方,其中文化公园1家,面积1000平方。村主要道路和村内次干道硬化覆盖率均达80%;主干道路绿化达6000平方。五爱村三面被城区包围,是一个“城中村”,其24个自然村与城市紧密联系程度和影响来划分,有三种情况,一是成熟的“城中村”,村落已完全被城市包围,如文峰中学周围的王家大庄自然村、孙家庄庄自然村和临洮新城南首的自然村五里铺等;二是扩展中的“城中村”,既村落处在城郊结合部,如原五爱自然村、木厂自然村等;三是预期中的“城中村”,即村落处在城市建成区外,规划区边缘的地区,如高速公路北首的西坪自然村等。
五爱村作为一个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已经算得上完善。而作为城市建设区内的城市社区,其公共设施建设还远不能达到国家居住区配建标准。这一类“城中村”在我们临洮县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类似。
二、“城中村”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扩张,农村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村民住宅被周边城市建筑所包围,相应的组织及社会关系得到延伸,从而形成具有村社特质的新型城市社区。调查显示,纳入城市区域后,原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居住环境、社区建设及管理、文体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因素有:
(一)土地指标等要素严格控制,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得不到落实。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土地指标的严格控制,“城中村”改造的难度也增大,步伐也不够大。在“城
中村”改造过程中,许多项目涉及到土地,在目前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已规划的项目难以实施,制约着公共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
(二)现状公共设施相对较弱,村民自身素质尚待提高。“城中村”居住环境恶化,既没有了往日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没有现代都市的景观设施。村中违法强建、乱建、乱搭盖现象较为突出,乱设牌匾标志,乱悬挂、乱晾晒、乱堆乱放等现象较为普遍。生产生活用地不分,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杂乱无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大,楼与楼之间无序排列,道路、防火通道被挤占甚至堵死,火灾、水灾隐患突出。
(三)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渠道不多,村级经济压力较大。“城中村”的公共设施建设由于原先的基础较为薄弱,投资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大,所需资金以村级经济投入为主,支出压力过重。村内居民区的道路、下水道、路灯、自来水管、垃圾处理、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大部分由原村集体经济投入, “城中村”排污管道基本没有与城市管网接轨,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车、路灯、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落后于城区,路网建设不完善,村道狭窄弯曲,缺少车辆绕行环路和回车场地,交通不畅。由于缺乏多渠道投资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投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影响了“城中村” 公共设施建设的推进步伐。
(四)村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对公共设施提出更高的需求。五爱村外来人口是当地常住人口的3倍,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中村”居住,一方面给农民增加了收入,如五爱村全村1850户家庭,出租房屋6000余间,光出租房屋就可给当地村民每年增加1000多万元收入。同时,大量外来人口的进村,卫生配套设施又跟不上,给村里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出租房利润可观,受利益驱动,村民见缝插针搭盖,电线到处拉,房子墙贴墙,小摊到处摆,隐患增多。五爱村全村1850户家庭按每家两间计算,共有简易出租屋6000多间,光违章搭建的小屋就有2000多间,而相对固定的外来人口15860人,再加上没有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员,估计有20000多人的外来人口,使得卫生环境恶劣。另外,社会治安还是比较混乱,盗窃、抢劫等案件在村内时有发生。
这种问题的出现,是“城中村”问题的主要症结——关注外来人员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其对公共设施提出更高需求的满足,从而破坏了原有村庄的平衡、和谐,导致了“城中村”问题从城市建设问题向社会问题的转变。
三、对策建议
(一)突破瓶颈制约,使“城中村”尽快融入城区。按照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并制订统一的拆迁政策进行旧村改造,完成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必须高标准配套,将旧村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社区配套项目等建设结合起来,使传统的农村社区经过改造,在硬件设施上达到城市社区同等标准,避免二次改造,劳民伤财。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市容市貌和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以有效地制止新的违章建筑的产生,分步分类拆除已存
在的违章建设。像五爱岭村瑞新路周围的旧村改造已成为了我市旧村改造的亮点工程,对张庄等自然村进行整体拆迁改造,将村民安置在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四明公寓。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对大部分的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受限于财力,只能就地治理,逐步推进。如五爱村通过几年努力,目前,村庄道路硬化覆盖率达100%,建起封闭式雨污管道30000米,公厕61所,垃圾箱50只,垃圾周转站1座,还建起了3个文体娱乐中心,并形成“1+3”模式的教育活动基地。当务之急是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治理力度,对“城中村”违章建筑实行分类清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城镇居民在村民宅基地、留置地上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不发放土地使用证,由政府相关部门按成本价收回拍卖;对强建、乱建、乱搭盖的违章建筑,出租、经营用的,坚决予以无偿清除,“城中村”居民自住的,清除后其家庭住房面积在贫困线下的予以适当安置。“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市政建设统一规划,主要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清理通道、清理卫生死角、查处占道经营、清除“三乱”、整顿秩序等。
(三)通过多种投资渠道,加快公共设施建设。首先,市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其次,在新征土地时要将土地和村庄一起征,土地要连片开发,开发过程中建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同时建好村民集中安置公寓。如去年经济开发区将在五爱村征地500亩,在征地的同时把所在的村庄宅基地一并征,对村民实施拆迁和集中安置。再次,对公共设施建设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
(四)多管齐下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首先,要切实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解决的:一是鼓励引导当地用人企业在厂区建好职工集体宿舍;二是村集体建好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目前已选定一块10.5亩的土地,作为首块外来人口集居点的用地,建筑方案已通过论证;三是利用村民的闲置居住用房出租。其次,要切实解决外来人口的日常生活问题,该村打算建造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农贸市场,抑制小摊小贩遍地的现象,并增设垃圾箱,加强保洁队伍,建好休闲广场,改善人居环境。其次,采取了“以房管人”的办法,对全村所有的出租屋进行登记编号,按房号摸清居住者,合理设置治安岗亭。
总之,“城中村”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问题,“城中村”问题的解决要放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中实现“农村”向社区的转变,结合城市整体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完善。
参考文献:
[1]定西市临洮民政局—<<临洮县五爱村村情简介>>
[2]定西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报》,2006
第五篇:城市化论文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必须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长。
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