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专项规划
定安县旅游规划专题研究
目 目
录
旅游现状条件分析...................................................................................................................3 1 1.1 旅游区位分析
........................................................3 2 1.2 社 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现状
...............................................3 3 1.3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4 1.3.1 旅游资源结构基本完整
........................................4 1.3.2 人文旅游资源较为突出
........................................5 4 1.4 旅游市场分析
........................................................6 1.4.1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6 1.4.2 定安县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9 1.4.3 定安旅游客源分析
...........................................2 定安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11 1 2.1 优势
...............................................................2 2.2 劣势
...............................................................3 2.3 机会
...............................................................4 2.4 挑战
...............................................................3 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14 1 3.1 旅游市场定位
.......................................................2 3.2 旅游发展目标
.......................................................3.2.1 产业发展目标
...............................................3.2.2 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目标
.......................................3 3.3 旅游发展战略
.......................................................4 3.4 旅游产品开发及推广
.................................................3.4.1 文化旅游
...................................................3.4.3 农业旅游
...................................................3.4.4 旅游资源整合...............................................4 旅游总体布局.........................................................................................................................18 1 4.1 空间结构
...........................................................2 4.2 旅游线路规划
.......................................................4.2.1 定安交通发展 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2.2 定安旅游交通规划
...........................................3 4.3 旅游项目主题规划
...................................................5 旅游营销规划.........................................................................................................................23 1 5.1 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和预测
..............................................5.1.1 客源市场定位
...............................................5.1.2 定安县客源市场预测
.........................................2 5.2 旅游营销战略目标
...................................................3 5.3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5.3.1 形象策略
...................................................5.3.2 旅游项目策略
...............................................5.3.3 区域营销策略
...............................................5.3.4 价格策略
...................................................5.3.5 海外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5.3.6 产品配套策略
...............................................5.3.7 具体促销策略
...............................................6 重点项目及其时序安排.........................................................................................................29 1 6.1近期建设规划(2012 -5 2015 年)
.......................................2 6.2 中远期建设规划(2015 -0 2030 年)
.....................................30旅游现状条件分析 1.1 旅游区位分析 2008 年 11 月海南省旅游局编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规划大纲(总体思路)》中,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为“一海、二市、三区”。其中“一海”为 “世界明珠 南海丝路”、二市为“海口三亚 龙腾凤舞”、三区为“三区共进 山海齐辉”。其中东部海岸带区域被命名为“椰树海岸”,主体成分为海南岛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四市县,但也包括了定安的部分地区,如南丽湖。海南岛中部地区则被划为“海南岛国家公园”,包括了海南中部的五指山市和保亭、琼中、白沙、屯昌等县以及定安县南部,陵水县吊罗山,加上海南岛西部的儋州、东方、昌江、乐东等市县紧邻中部的部分森林地区。因此在全省大尺度空间中定安地跨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空间布局中的东部“椰树海岸”和中部“海南岛国家公园”两个大的功能区域,发展的基本定位是绿色湖泊度假养生目的地。
从中观区位来看,定安隶属琼北地区,是以海口为中心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安周围与之相联系较为紧密的市县分别为海口、澄迈、琼海、文昌和屯昌五个市县。
1.2 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现状 定安县人口 32 万,汉族占 98%,苗族占 2%,县政府驻地定城镇,全县辖有 10 个镇,4个乡,113 个村委会,903 个自然村,3 个国有农场,1 个国有林场。定安县依托优越的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临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省会海口为主客源市场的城郊型旅游经济,取得显著成效,被誉为“海口的后花园”。
近年来,定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总量保持高位增长,2007年全县 GDP 完成 21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 13.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呈高位运行态势,工业企业有 30 多家,农产品加工、制药、制糖、电力生产是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因素。同时,高效热带农业发展迅速,全县已建成商品粮、冬季瓜菜、糖(果)蔗、名优水果、橡胶、槟榔、胡椒、仔猪、肉鸭、淡水养殖等 10 大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火龙果、圣女果、荔枝、槟榔、肉鸭等五大特色产业,创建了一批农业品牌。为发展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
定安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筑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有:琼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南丽湖、富有古老神话传说的文笔峰、海南二十三年革命红旗不倒的摇篮──母瑞山,此外,还有白石岭、龙州河等;古迹有:谷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建州王廷金屯兵遗址等;革命遗址有:中共定安县第一支部旧址、内洞山革命根据地旧址、黄竹农民训练班旧址、母瑞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古代名建筑有:定安古城、见龙塔、龙梅八角殿、张岳崧故居、深田天主教堂等。
近年来,定安县坚持以“建设海口后花园,打造琼北旅游强县”为目标,不断优化旅游产业投资环境,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省会海口为主客源市场的城郊型旅游经济,着力
打造“一湖十景”品牌(即南丽湖、文笔峰、母瑞山、海南热带飞禽世界、万嘉果农庄、见龙塔、定城古城、王弘诲故居、张岳菘故居、江滨公园、岭尾文明生态村),初步形成了以南丽湖风景区为核心,以文笔峰道家文化苑为龙头,带动高林村等五大历史文化名村和母瑞山红色旅游景区和谐发展的定安旅游新格局。古色、绿色、红色三色旅游发展脉络逐步清晰,在海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全县旅游业稳步发展,势头良好,定安县知名度有了较大的提高。2007 年成功举办了定安县旅游发展研讨推介会。全县的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南丽湖、文笔峰道教文化苑、热带飞禽世界、海南万嘉果农庄等旅游景点接待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全县各景点接待旅游过夜人数 22.5 万人次,增长 19%;实现旅游收入 1.3 亿元,增长 18%;2007 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 1.02 亿元。
1.3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通过规划普查,确定定安县旅游资源 122 处,详见附表一。
通过单项指标的定量处理和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3.1 旅游资源结构基本完整 定安县旅游资源类型涵盖了全国三大景系 8 个主类的 7 个类型,亚类资源 19 个,占全国 31 种亚类的 61.3%,占全省 30 种亚类的 63.3%;基本类型 44 个,占全国 155 种基本类型的 28.4%,占全省 135 种基本类型的 32.6%。(如表 1-1、表 1-2)。
表 表 1 1--1 1
各层次旅游资源所占全国比例
系
列 全国标准数量 定安县 数
目 占全国比例(%)
主
类 8 7 87.5 亚
类 31 19 61.3 基本类型 155 44 28.4
表 表 1 1--2
各层次旅游资源所占海南比例
系
列 海南标准数量 定安县 数
目 占海南比例(%)
主
类 8 7 87.5 亚
类 30 19 63.3 基本类型 135 44 32.6
1.3.2 人文旅游资源较为突出 表 表 1 1--3
定安县旅游资源定量统计 表
旅游资源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资源要素 分类 A 地文景观 3 4 5 自然旅游 资源单体 16 项 B 水域风光 3 4 8 C 生物景观 1 1 3 D 天象与气候现象 0 0 0 E 遗址遗迹 2 6 12 社会人文旅游资源单体 106 项 F 建筑与设施 7 21 75 G 旅游商品 1 2 6 H 人文活动 2 6 13 合计44 122
图 图 1 1--1 1
旅游资源类别分析图
图
在定安全县 122 项旅游资源要素中,社会人文旅游资源要素 106 项,占 86.9%。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和综合人文旅游地所占比重较大,说明定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同时从表中也表明近年来定安在人造旅游设施方面投资建设比较突出。
在主类中,建筑与设施类有 75 处资源要素,占整个资源要素总数的 61.5%,其次为人文活动资源要素,占 10.7%,这两项在资源基本类型占据主导性地位。遗址遗迹类 12 处,占 9.8%。旅游商品类仅 4.9%,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1.4 旅游市场分析 1.4.1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近几年,我国积极推行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产业之一。黄金周长假期的实施,使旅游业大为火爆,拉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11 年中国公民出境游已超过 5739 万人次,同比增长 20%,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并维持高速局面。
图 图 1 1--2 22005 至 至 1 2011 年中国出入境游人次
(1)海南旅游客源分析 随着海南逐步成为我国知名的热带海岛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全省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由1987 年的 75.08 万人次,增长到 2011 年的 30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旅游业财政收入324 亿元,增长 25.8%。
(2)国内客源市场 广东客源市场。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旅游消费意识强。调查资料表明,观光游览、民俗风情、休闲度假类的旅游产品对广东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海南省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广东旅客眼中独具特色。随着私家车拥有量增多及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海南与客源地的时间距离将大为缩短,必将提升该客源地对海南旅游的发生率,这些因素使得海南能够成为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目前海南到广东的粤海铁路已开通,并且正在筹备跨海大桥,利用定安作为海口一小时旅游经济圈这一区位上的优势,以双休日旅游的形式吸引这一部分客源。
华东华北客源市场。
华东的上海、江苏、浙江旅游起步早,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经贸活动活跃,到海南从事商务活动的潜在机会多,在海南客源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华北的四季分明与海南的四季湿热形成强烈对照,海南对北方客源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华北的京津唐地区经济较发达,居民出游能力强,到海南旅游人数众多。目前该地区的客源中有一部分主力军是老年游客,也称为候鸟式旅游,定安应加紧热带宝岛湖泊旅游的建设,首先吸引这一部分客源。
西部省份客源市场。西北的甘肃、陕西、新疆、内蒙等省(区),随着大西北的开发,这些省(区)的部分地区将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出游能力和潜力。西部省份气候的干燥少雨、多沙少绿与海南气候湿润,四季常青形成了鲜明对比。近些年,西部省份的游客纷纷到海南旅游,西部客源在国内客源的比例迅速上升。这一地区的干旱环境和定安湿润的生态湖泊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定安湖泊旅游对其的吸引力十分明显。
港澳台地区市场。港澳台地区经济实力较强,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加。自 1978 年我国旅游业全面发展以来,港澳台同胞一直是海南重要的入境客源市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港澳台客源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对观光旅游(以自然山水为代表)、民族风情游、宗教旅游等旅游产品需求提高,并向专项旅游发展。海南岛是他们的重要旅游、商务目的地。南丽湖生态环境优美,包含商务会议、高尔夫等旅游项目,在县域的康体疗养、休闲度假项目正在建设,定安县城离美兰机场尽 20 公里,因此定安必定成为港澳台游客另一商务会议、度假休闲的去处。
图 图 1 1--3 32011 海南国内旅游客源构成图
(3)岛内客源市场 由于海南省内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增长迅速,出游能力和出游率都较高,尤其是三亚、海口等地方,旅游的比例更是高于其他地方。双休日的实行使本地居民的短途旅游成为可能。因此,海南省内的双休日短途旅游市场非常广阔,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海南岛内旅客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观光式度假,另一种是农家乐形式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式度假多为学生和上班族人群,他们一般会相邀在长假里对海南重点的景点进行选择性参观,因此这部分客源旅行期段成间歇性;海南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许多乡村自然景观秀丽,因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会选择在周六周日在周围的乡村进行农家乐形式旅游,体验当地特色,这种形式的旅游正在大幅度增长。定安南丽湖、百里百村等旅游项目的建设,使之将成为周边
市县游客双休日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4)国外客源市场 国外客源市场。海南 2011 年入境接待旅游人数为 29.18 万人,其中港澳台同胞为 17.56万人,外国游客 11.62 万人。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客源多来自于东南亚、韩国、俄罗斯等地,其客流量大,客源稳定。东南亚地的客源主要是当地的华侨和外籍华人,海南与该区具有地缘优势,海南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优美的海滨及民族风情对该区旅客有较强吸引力;韩国和俄罗斯冬季时间较长且寒冷,与海南在气候上具有互补性,海南成为这两个国家理想的度假地;目前这两个国家的客源充足,并呈现上升趋势。日本和除了俄罗斯外的欧美市场的亲景度小于 1,表现为疏景客源。日本来华游客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最吸引日本旅游者的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日本到海南旅游距离较远,因而亲景度指数较低;但是在日与便捷的交通,海南旅游多元市场化建设下,日本将继韩国成为海南亚洲地区又一重大国际客源。欧美市场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前十大国际客源国之一,在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教育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等条件下,决定了该区是世界上国际旅游的重要客源地,但是由于对海南旅游岛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目前此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在海南国际旅游大规模宣传和基础设施大力建设,海南将成为继马尔代夫、济州岛等著名海岛度假欧又一首选。
图 图 1 1--4
2011 海南国外旅游客源构成图
(5)岛外的候鸟式旅游客源 随着生活观念变化和经济收入的提高,老年人成为旅游客流又一大群体,我国北方冬天气候寒冷,寒冬对老年人健康有较大损害,老年人常选择温暖南方作为避寒之地。海南是一个亚热带气候的岛屿,四季如春,冬季平均气温 15°—24°,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因此海南成为了老年人的避寒天堂。
探亲型候鸟。这些老人在外地有亲属或朋友,他们之间定期互相到对方的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由于此种方式产生的住宿费和餐饮费可以大幅减少,生活也有人照应,因此适合绝大部分老年人。
度假型候鸟。这些老年人选择某一理想的城市居住一段时间,享受轻松、廉价的异地生活,在回家之前一般很少再去别的地方旅游消费,因此花费相对较少,适合大部分老年人。
安家型候鸟。这些老年人一般在异地居住的时间在 5 个月以上,基本上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甚至每隔一年才在家乡和异地之间作一些调换。但由于居住时间长,对当地的依赖度较高,因此一般都会在当地购买住宅,这就对老年人的经济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定安自身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热带宝岛湖泊结合现存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红色文化,必定成为老年人最好的度假归宿,因此在定安进行候鸟式度假必定成为他们的首选。
1.4.2 定安县旅游市场竞争分析(1)、与定安县旅游市场相关联各市县的旅游定位及发展现状 海口,以国家地质公园火山口、海域资源、骑楼街和五公祠等主要旅游资源,打造海洋旅游、城市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三大旅游主题;现状海口旅游客源充足,在旅游业大力发展前提下,其旅游产业呈明显上升趋势。
文昌,是以航天科普和滨海旅游、乡村休闲为特色,发展综合性航天滨海旅游目的地;目前文昌旅游建设进入了初步阶段,在航天科普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大力开发,其旅游吸引力开始上升,旅游业发展加快。
琼海,主要依托国际亚洲论坛、海洋资源和万泉河、红色娘子军发展海洋旅游、会议度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文化旅游;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下,琼海成为海南又一大旅游目的地,形成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河流旅游是吸引游客的两大方向。
屯昌,主要依托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和温泉资源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康体疗养旅游,目前木色湖旅游项目是其重要一大旅游开发项目;屯昌旅游业目前处于开发前期,由于地处海南的中部,交通不便,旅游市场发展缓慢。
澄迈,依托其海洋、温泉和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海洋旅游、生态康体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主题;其旅游业现状尚处于开发前期,相关的旅游设施不完善,发展项目无竞争力,旅游吸引力不明显。
(2)、旅游竞争市场分析 与三亚市、海口市、琼海市相比,定安县近期内尚不具备与之竞争条件。这些地区,知名度高,主打海洋旅游,有较强的城市配套设施,接年待游客均在三百万人次以上,市场占有率高,是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定安可以在湖泊旅游、乡村旅游等方面与之形成互补关系,依托其发展。
与其他周边市县澄迈、屯昌、文昌旅游资源项目相似,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定安与澄迈在旅游定位方面,竞争关系不强,需避免在生态康体项目方面“同质化”建设。
屯昌在资源方面与定安类似,都缺乏海洋资源,以发展自然生态资源、温泉题材的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旅游为主,木色湖旅游项目的开发也与南丽湖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屯昌在旅游交通区位方面是以中线旅游线路为主导,以海南“绿心”五市县为依托,与定安依托海口和东线旅游线路有明显区别。定安应与之积极协调,共同作大康体疗养旅游品牌,并在具体项目建设上作出差异,形成共同繁荣的局面。
文昌是以航天科普为主题,结合滨海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在旅游资源上与定安竞争关系不明显,可以在旅游项目上相互结合发展,形成相应的区域旅游项目游线。
1.4.3 定安旅游客源分析 定安县 2007 年旅游接待人数为 18.5 万人次,境外游客人数 0.3 万人,境内游客人数18.2 万人。目前定安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于本岛客源市场,在其周边市县居民会选择地日常周末期间进行休闲度假。
从国内客源市场来看,重点开发 3 个目标市场:一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市场;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市场;三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市场。境外市场开拓应该优先指向港澳台、日韩及东南亚。远程市场方面,重点是开拓俄罗斯(远东)市场。随着规划区旅游的不断开发,国内外客源市场一定会得到逐步的开发和拓展。
通过以上论述,周边县市在发展康体疗养和乡村休闲等旅游项目方面与定安存在竞争,但周边市县多以海洋旅游为主导,且互相之间也存在较明显竞争关系,相比下定安南丽湖犹如一颗蓝色明珠,在众多的海洋旅游中突显光芒。综合上面分析,定安旅游应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主打开发南丽湖,与周围县市共同形成海、河、泉、湖之特色水文化旅游品牌。
定安旅游业发展 SWOT 分析 2.1 优势(1)区位优越 北接海口市区仅半小时车程、南接琼海市。定安县位于两市环城游憩带的重叠区域。
(2)交通便捷 县城位于海南省东线高速公路上、新竹镇位于正在建设的海南省中线高速上,即将新建的定海大桥是由县城直接通往海口市的又一条交通要道。
(3)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定安人文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较为突出,在个体资源(南丽湖、文笔峰等)具有突出的品牌优势。
整体来看,定安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资源较为丰富,优势较突出。拥有一批可以深度挖掘的文化题材和相对独特的文化景点:定安古城、母瑞山革命老区、古建州遗址、文笔峰道教文化、琼剧之乡等。
(4)以秀美湖泊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相较周边市县十分突出
与周边市县相比较,定安县虽然在“滨海旅游资源”和“山地景观资源”两个方面居劣势,但也有相对独特的优势资源。南丽湖是海南中、北部独有的大型湖泊;久温塘冷泉是中国继台湾岛苏澳冷泉、黑龙江五大连塘火山冷泉池冷泉之后的第三大冷泉,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的热带富硒冷泉。
(5)市场区位优势 相对于岛外,拥有独特的热带气候和景观,客源市场的规模巨大。紧靠海口,距离美兰国际机场仅 30 分钟车程,依托机场,承接岛外游客较为便利。
(6)后发优势明显 该区域生态环境保存完整,民风淳朴,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从其依托的海南旅游圈分析,周边的景区、景点都不同程度的面临项目单一或是规模受限等因素制约,游客正在寻求新的目的地,这为定安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提供良好的机遇。
2.2 劣势(1)旅游资源条件的先天不足
由于定安县地处海南东北部内陆,无临海区域,与周边临海县市存在竞争的不对等,难以吸引以滨海活动为目标的部分岛外旅游群体,无法借用海域旅游带动自身的发展。
(2)旅游资源零散,不成系统 全县境内不乏旅游资源,甚至很多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稀缺和唯一性,但布点分散,没有相互贯通,不成系统。
(3)旅游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与海南岛东、南部沿海市县蓬勃的旅游发展势头相比较,定安县旅游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旅游题材不够鲜明,旅游活动以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度假型、商务型和文化型旅游产品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4)交通的不利因素 海南东环高铁已经通车,西环高铁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高铁使三亚、海口一个多小时就彼此到达,环岛也仅需 3 到 4 小时。环岛高速铁路将极大改变岛内旅游出行的方式,和游客活动的分布。定安县没有设置高速铁路站点,无法满足以高铁为出行方式的一部分旅游群体需求,依赖以高速公路为出行方式的自驾游和团体。又由于定安与海口、琼海等市县的距离和设施配套上的差距,导致相当一部分游客不会在定安停留。
2.3 机会(1)海南岛整体旅游发展的带动,旅游需求增长旺盛 经济发展使来岛游客的消费基础发生了改变。2010 年,全国人均 GDP 达到 4680 美元,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人均 GDP2011 年超过 6000 美元。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地区人均 GDP达到 800-1000 美元就产生旅游需求,达到 3000 美元产生出国旅游需求,人均 GDP 超过 6000美元的地区产生了豪华邮轮旅游需求。海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很多热带资源是中国独有的。经济的发展使海南岛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新的消费基础。
(2)政策机遇 国际旅游岛政策是海南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海南被定位为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定安县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改革创新试验权,大胆改革和创新发展,扬长避短发展各种形态的度假旅游。
(3)内部推动力 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打开了海南旅游市场新局面,定安县政府开始加强的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重点打造的“百里百村”及定安古城为定安旅游敞开新篇章,定安古城在海南省唯一性和百里百村的特色性将会带动定安旅游市场,加快定安旅游的建设。
2.4 挑战(1)周边竞争对手增加,旅游开发竞争加剧 就全岛而言,海南旅游正面临全面竞争。一是国际同类旅游目的地,巴厘岛、济州岛、冲绳岛等岛屿地区都是海南的竞争对手。二是替代性竞争,旅游活动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国外旅游对中国的游客开放,与海南形成客源争夺的关系。三是国内各省市大力发展旅游,对海南也形成竞争。四是岛内旅游的“同质化竞争”影响。类似的资源和类似的题材,使很多旅游项目如:农家乐、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园等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如果没有高水平旅游策划定位和规划引导,同质竞争难以避免。
(2)同岛效应,对旅游项目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交通改善形成了“同岛效应”,即:一个地方旅游好大家都来,一个地方旅游差大家都
走。“口碑”在旅游群体中影响巨大,客观上要求必须大力提高旅游项目的品质。“同岛效应”还显示在大量投资带来开发模式和运作模式的变化。要充分考虑外来资本开发的大型旅游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避免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低效。
旅游发展目标和战略 本次专题研究作为总体规划的编制的配套内容,除了参考《定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成果,还需要结合新版总体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针对性的提出定安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路和建议。这里提出设想如下:
3.1 旅游市 场定位 “十二五”海南旅游的方向是对旅游业要国际化引领、产业化推进、生态化保障、现代化改造、和谐化发展。国际化引领是指要通过国际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产业化推进是指要将旅游业当做一个大产业整体推进,还要通过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生态化保障是海南旅游的核心和生命线。海南所有兴旺的景区都与良好生态资源有密切关系,倒闭的项目基本上是与外地娱乐性项目相似或者重复的主题公园。
已经编制完成的《定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定安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总的定位:主打以康体度假、文化养生为核心的健康旅游牌。充分发挥定安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热带自然风光的优势和与省会城市海口近距离便利的交通优势,主打以康体度假、文化养生为核心的健康旅游牌,跳出以风景加设施来开发旅游的观光型旅游思维观,树立起环境加意境开发度假体验型旅游的思维观,大力发展以湖泊康体、冷泉疗养美容、乡村高尔夫运动、道教文化养生、百里百村和绿色有机食品购物等为特色的健康旅游产品,打造健康产业集群,大力开拓国际高端市场,积极推进旅游风情小镇和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海南健康旅游目的地。该规划涵盖了定安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及旅游产品体系等方面内容,较为系统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在海南岛大的旅游发展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旅游市场会逐渐摆脱目前较粗放的发展形势,旅游目标群体会进一步细分。这意味着只有针对性的提供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才能更加适应未来旅游市场。
从现状定安县旅游客户群体来看,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岛内以休闲活动为主,采用自驾游方式的游客,客源以海口和周边市县为主。考虑到海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基数,这部分群体存在规模较小,消费能力偏弱的问题。此外,由于采用自驾游的方式,这类游客往往不会留宿定安,缺乏引导深度消费的动力。二是,岛外以观光活动为主的游客,采用跟团游方式。这类游客目前集中在文笔峰等少数几个点,规模较为稳定。主要问题,除了无法吸引留宿,引导更多消费外,更主要的是定安县的旅游资源特色缺乏奇景妙境,观光资源不占优势决定了这部分客户群无法更大的扩张。
从定安县旅游资源条件来看,旅游目标群体应针对:受海南热带气候吸引的,有将海南作为第二定居地需求的,以度假、休闲活动为主的岛外群体。
这部分消费需求的群体,有一定市场规模,且消费能力较强,并且可以进一步细分需求,包括:文化养生、康体度假等,应针对性设计相关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与定安旅游资源特点比较贴合。相对短期停留和观光的群体,没有海是劣势,但对于需要较长期居住的人群,“海”的影响相对较弱,而舒适的热带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选择的主要因素。再综合考虑定安独特的热带湖泊资源,和紧邻美兰机场的区位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项目策划,可以吸引到相当一部分人群,将定安作为第二定居地。
3.2 旅游发展目标 3.2.1 产业发展目标 在海南旅游总体规划“一海、二市、三区”的功能结构下,与区域旅游项目相结合,以南丽湖为主打项目,开发观光度假旅游、康体疗养、民俗文化 旅游、生态乡村旅游等旅游项目,进而促进旅游娱乐业、旅游地产业、旅游工艺品销售业等产业的发展。
3.2.2 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目标 以海口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为依托,以双休日休闲度假形式吸引岛内游客,特别是海口市内游客,扩大岛内原有客源市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以南丽湖为主题的热带宝岛湖泊旅游宣传力度,吸引候鸟式度假人群,丰富国内客源市场;特色旅游项目要加强建设和宣传,特别是对道教文化、地域民俗文化的建设,结合生态休闲旅游,提升定安旅游对境外客源市场吸引力。
3.3 旅游发展战略 定安旅游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
“推出去,引 进来,留得住”。
“推出去” :针对目前定安旅游品牌不够响亮,形象不够鲜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应积极寻求多种手段将定安旅游形象“推出去”。除《定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营销手段外,可选择“文化”和“农业”这两个方向为突破口。通过对定安文化题材的挖掘和推广,对“定安产”农产品的宣传,提高定安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 引进来” :定安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改革创新试验权,大胆改革和创新发展。可以积极引入国内外较高端旅游项目,如:狩猎、低空飞行俱乐部等;并可结合紧邻美兰机场的区位优势,引入博彩业、离岛免税区等项目,丰富定安旅游活动内容,增强吸引力。还可以与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引入“足球训练基地”、“乒羽训练基地”等项目。
“留的住” :丰富旅游服务种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确保来的游客“有景可看,有点可玩,有店可住”。除了继续打造“南丽湖”、“文笔峰”、“母瑞山”“百里百村”等景区外,应完善县城及各旅游小镇商业设施和娱乐设施。
3.4 旅游产品开发及推广 以 “人文定安、湖光山色” 为口号,开发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民俗文化疗养等组合形旅游产品,对外大力宣传定安旅游,扩大以南丽湖为主打的定安特色生态旅游的影响力。针对岛外游客把“宝岛翠湖”作为重点进行宣传,以定安特有的海岛湖泊资源作为契机,以其独特性吸引岛外客源,从而带动其他旅游产品;岛内客源主要旅游形式是自驾休闲,一般选择南丽湖生态观光、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可以利用“百里百村”为宣传点,开发岛内特色乡村生态游。
在旅游资源的利用上,定安应注意开发“全要素旅游资源”。不仅仅好看的“海”和“山”才是旅游资源,要将所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有气候、生态、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等,都看成是发展旅游可以利用的资源,把自然的、文化的、社会的要素都当做旅游要素,开发“全环节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定安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应注重与自身优势资源结合,避免与周边市县形成同质化竞争。除了重点发展南丽湖湖泊康体、久温塘冷泉疗养、文笔峰道教文化养生等几个主题项目外,还可以通过模式的创新,寻求旅游产品的突破。
3.4.1 文化旅游 文化型旅游产品包含:红色题材(母瑞山)、历史题材(南建州、定安古城)、民俗题材(琼剧之乡)、宗教题材(道教文化)等。除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观光型旅游活动外,还可以采用拍影视作品、办节庆活动等方式扩大影响力,从而提高定安旅游的吸引力。
3.4.3 农业旅游 定安是海南省传统农业大县,按区域划分,定安物产分布有着北、中、南各有侧重的特点。定安北部以养殖业和瓜菜种植闻名,具有代表性物产有定安鹅、定安黑猪、小黄牛、仙沟鸭、黄灯笼辣椒、罗非鱼等;定安中部以热带水果种植加工为主,盛产火龙果、圣女果、荔枝、菠萝等特色农产品;定安南部母瑞山革命老区境内的富硒土壤,种植了富硒大米、水果、槟榔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特色产品。定安县可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扬长避短、优势主导的发展思路,把丰富的特产资源与海南庞大的市场客源相结合,做好为游客提供美食、特产旅游商品服务的文章。重点加强商标注册及产品认证,以品牌带动生产的发展。琼中的“琼中绿橙”、澄迈的“福橙”通过产品注册认证,实行标准化生产后,产品畅销岛内外,成为琼中、澄迈农产品品牌,文昌的“文昌鸡”能过商标注册认证后,成为全省“十大”亮丽品牌之一,产品运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定安县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论证方面要加大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定安黑猪、定安鹅、定安富硒大米、龙门萝卜干(萝卜酸菜)、定安槟榔系列产品、定安花生油、定安潭黎圣女果、定安青龙丝瓜、新竹芋头、定安尖椒的商标注册及无公害产品的认证,走礼品市场、高端市场的路子。不仅借助县内几个大型旅游景点,把定安特色旅游商品推介给游客,还可以走出去,去国内其他省市宣传推介。
3.4.4 旅游资源整合 生态环境是旅游的资源基础,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农业是旅游的新载体。他们之间相互依托,共同成长发展,在旅游规划中应大力寻找他们融合点,加以建设,形成环城游憩带,建设“百里百村”旅游项目。
定安每年有两个富有当地特色的重要节日,分别是定安美食节和军坡节。定安的美食在海南有一定特色,如南丽湖鱼、定安粽子、定安黑猪、定安羊、定安粉等,为更好的展示当地特色美食,定安每年举办端午美食文化节,在对外宣传本土独特可口的美食的同时,还举行了美食争霸赛、龙舟精英赛、自行车游古村等互动活动;“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也称作军坡节,是祭祀祖先和历史人物的传统民俗活动,这个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传统节日相传已有 1300 多年历史,在这一天里每个家庭,杀猪宰鸡,敬奉祖先,招待亲朋好友,同时还会举行一些最具海南特色的民俗活动,如过火山、上刀梯、婆祖巡游、舞狮摘青等。
定安可以将上述两个节庆活动与乡村游、红色游结合起来,改变红色旅游内容单一、乡村旅游仅靠生态资源的局面,使其由单一粗放的观光游向复合精致的度假游转型。建议改变目前分散举办和自发举办的局面,通过设定固定节庆场所,定期举办、长期举办、集中举办等方式扩大活动影响力。
同时将特色农产品与生态农业观光相结合。一般的“生态农庄”、“农家乐”建设,容易被复制,造成同质竞争。定安县要以品牌农产品为标志,宣传定安,带动定安旅游发展。
现阶段,海口的环城游憩带还没有形成,定安县此时现有的旅游资源主题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意向,应以绝对优势来抢占市场先机。一方面,自身的建设应主动与周边市县在交通和游线设计上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应根据自身情况,创造便捷的交通渠道,规划使周边市县进行开发的时候,主动与定安县旅游资源相协调对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
旅游总体布局 4.1 空间结构 旅游功能区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是将主要旅游项目相对集中以便于游客消费和集约化经营,注重旅游服务集聚区的建设以提升产业规模,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定安县南北交通发展轴为纽带,以定城镇和龙门镇为区域旅游交通集散枢纽为核心,以四大旅游小镇建设为引擎,构建三大旅游功能区,以十大重要旅游项目为依托,形成 “一轴、两心、三区、四镇、十大旅游基地” 的空间布局定位,使定安成为中国首个以湖泊为空间载体,依托热带风情展开的热带湖泊度假旅游目的地。
(1 1)
一轴
“一轴”为南北大通道,指贯穿定安县域的南北交通发展辐射轴,是定安旅游的串联轴;北起定安县城,经雷鸣镇、贯通南丽湖景区、龙门镇、岭口镇,南至母瑞山的中瑞农场。
(2 2)
两心
“两心”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为定城镇与龙门镇。把定城镇发展成为全县旅游交通枢纽和文化旅游中心,把龙门镇打造成定安南部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成为定安旅游服务的主要集聚地。
(3 3)
三区
① ① 北部文化观光旅游功能区:
是以定安古城、见龙塔、张岳崧故居、王弘诲故居、海南热带飞禽世界为主打产品的北部文化观光旅游功能区。以古镇风貌、文化风情等人文资源作为核心吸引力,围绕海南文化探秘、城市休闲娱乐、工业科普考察等核心要素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北部文化观光功能区要结合定安县城的“古城+新城+工业园区”的改造和发展,以及正在进行“东扩西连”工程,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争取在 5 至 10 年内,使该县的城镇化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调整县域经济结构,重点强化定城镇的休闲娱乐功能,并辅以文化观光、会议商业、旅游地产、工业旅游、科普旅游等项目,打造休闲娱乐服务集聚区。
② ② 中部湖泊康体旅游功能区:
是以南丽湖度假旅游区、文笔峰道家文化苑、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为依托的中部湖泊康体旅游功能区。重点依托南丽湖的整体开发,特别是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设,以生态湖泊的迷人风光作为核心吸引力,围绕体育健身、水上娱乐、文化养生、休闲度假等核心要素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是近期定安县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争取在 5 年时间内将南丽湖、文笔峰一线打造成为海南最著名的生态养生度假服务集聚区。
③ ③ 南部“绿岛红区”旅游功能区:
是以母瑞山红色旅游、岭尾文明生态村、冷泉、火山地貌以及当地民俗为特色的南部“绿岛红区”旅游功能区。该旅游功能区北起龙门镇,经龙河镇、岭口镇南至中瑞农场。主要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百里百村”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热带乡村风貌、冷泉养生、元代文化为核心吸引力,围绕乡村休闲度假为核心要素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积极打造海南乡村休闲服务集聚区;中远期以中瑞农场为主体,依托红色旅游的发展,加快母瑞山红色旅游开发,并积极发展绿色体育旅游,围绕山地度假、户外运动、野外拓展训练为核心要素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服务集聚区。
(4 4)
四镇
“四镇”为定安的旅游风情度假小镇,分别是黄竹农庄休闲风情小镇(1 万人)、岭口槟榔文化风情小城镇(1 万人)、南丽湖(雷鸣)湖泊养生风情小镇(3 万人)和中瑞山地休闲风情小镇。
(5 5)
十大旅游项目基地
十大基地是定安县近期旅游的主要发展项目:
④ 海南乡土文化旅游基地:海南文化博览园; ⑤ 海南高尔夫球运动基地:定安乡村高尔夫球度假村带; ⑥ 海南热带湖泊会议休闲度假基地:南丽湖健康水城; ⑦ 中国道教文化养生基地:文笔峰道家文化养生苑; ⑧ 海南热带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南部文明生态村展示区; ⑨ 海南红色旅游基地:革命母瑞山; ⑩ 海南山野户外运动基地:绿色母瑞山; ⑪ 海南火山冷泉旅游基地——南建州火山冷泉国家地质公园; ⑫ 海南工业旅游特色基地:定安塔岭农副产品加工与购物旅游特色区; ⑬ 海南历史文化旅游基地:南建州元文化主题公园展示区。
4.2 旅游线路规划 4.2.1 定安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对外交通 定安县北距海口港 37 公里,海口机场 35 公里;东到清澜港 48 公里;西离洋浦港 113公里。东线高速公路贯通全境,其三个分道口与县内各交通干线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网络。
(2)县域交通 沿东线高速公路距海口市 39 公里。境内公路国道 190.1 公里,县道 59.2 公里,乡村公路 481.7 公里。每日有班车通达海口及县境各乡镇。虽然从大的交通方面讲,定安县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有的景区(点)不通车,旅游交通专线或专车很少,还没有形成畅通快捷的旅游环线。营运的旅游交通工具不能满足团队游
客的接待需要。
4.2.2 定安旅游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构建定安县域内外联系的快速通道 定安县境内有东线高速贯穿而过,联系了海口以及三亚,纵向交通便利。加强横向交通联系,在定安与周边的县市之间建立快速通道,构建定安与文昌、定安与澄迈的快速干线,组成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主的环形公路网,促进定安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沟通,构建定安县域内外的快速通道。
(2)内部交通:完善定安县境内的旅游交通路网 完善定安县城与景区、景区与景区、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交通网络,建立区内完善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形成等级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体系。
新建、改建旅游中心城镇至风景区和旅游景点的道路网络,接通断头路,提高交通的连通度和通达性,将各个景区景点有机串联,构建定安旅游交通网络。
景区内部的交通建设,从景区风景点的现状布局及自然地貌特点出发,依山就势,充分考虑道路与景观的结合,以路衬景,游步道与车行道各成系统,又相互连结,路路成环,使游客能连续不重复的游玩所有景点,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游线选择,使游客各得其所,乐在其中。
(3)旅游交通设施规划 ① 增设旅游专线车 配合全县客运枢纽点的建设,在定城——雷鸣、定城——仙沟——龙湖——黄竹、定城——龙州——新竹的基础上,增设旅游专线车,在各景区景点以及接待中心之间开设旅游专线车,在各景点设立停靠站,加强定安——南丽湖——龙门——母瑞山的旅游交通。重视区域旅游双休日的需求,开设若干条“旅游巴士”专线,可全年运营、季节性运营、节庆运营。
② 配套服务网点的建设 配套服务网络模式经营,形成县城——城镇——乡镇——乡村驿站四级服务体系。从客运站、高速路入口等重点的城镇门户地点开始,设置旅游接待服务站,为外地来此的游客提供便捷的向导、交通、食宿等服务。现已建成的自行车租车点应进一步完善其服务设施和内容作为定城镇区服务站的一个分支机构。
建立定安县旅游交通服务公司,为旅客提供交通租赁服务,方便游客出行。在旅游景区和宾馆开办航空、火车、汽车等票务代理,方便游客购买异地机票和车票。加强“散客旅游流”研究,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加强旅游景点之间、区内范围内主要酒店、购物娱乐场所之间的交通连接,扩大游客的活动范围和提升游客的消费机会。采取相应的促销手段,开辟一...
第二篇: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既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和指导,又是总体规划方案在专项土地利用上的补充和深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时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以解决某类特殊方面土地利用问题,使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科学和合理。若在不具备编制总体规划条件的地区或为结合解决当前某类任务时,可针对某一方面专门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如小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等。在内容的广度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超过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而在内容深度上,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超过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一般可划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保护和土地整理等几方面的规划,其任务是合理开发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保护土地生态环境,获得最优的土地综合效益。土地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地区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自然、社会、经济评价,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目标、方向和方式,确定土地开发规模,制定实现开发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土地开发规划通常分为农用地开发规划和城镇土地开发规划。
土地开发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开发活动,如将农地开发为城市建设用地。
土地整治规划是指为改变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状况,保障土地永续利用而进行的规划。如水土流失规划、盐碱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整治、盐碱地的整治、风沙地的整治、沼泽化土地整治、红黄壤综合整治等类型。
土地复垦规划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占压等造成破坏的土地,根据社会经济生态条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土地复垦规划按其废弃地的类型可分为矿山开发废弃地复垦规划,煤矿塌陷地复垦规划,交通、水利等工程压挖地复垦规划,废弃宅基地复垦规划等。
土地保护规划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国情提出的,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保障土地生态环境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及不合理占用土地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土地保护分为土地产权(资源类)保护、土地用途(珍稀物种类)保护和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类)保护,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将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加以重新调整,通过调整使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结构适应特定时期的特定目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
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土地整理一般为农地整理,而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第三篇:反“三违”专项规划
反“三违”专项规划
为减少甚至杜绝“三违”现象,根治违章顽疾,消除事故隐患,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做好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的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务院、安监局的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建立反“三违”活动组织体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反“三违”长效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二、反“三违”的意义
通过制定规划制度,加强管理,开展教育等方式来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促进生产安全,进而使公司全体员工对“三违”危害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更加明显,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更加到位,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不发生违章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误操作事故等责任事故,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反违 1 章、程序化防事故、规范化保安全,全面实现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三、“三违”具体内容
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车间的安全制度,进入生产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各类作业不办理相关作业证的,各类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的,随意樊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高于2米的平台,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违反工艺指标超温超压等。
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上班迟到、早退、旷工、脱岗、串岗、睡岗、酒后上岗、赌博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的。
四、“三违”产生原因
1.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未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对“三违”行为有的管理人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没有及时制止,有的发现“三违”行为只进行经济处罚,没有进一步采取措施从实质上减少“三违”行为的产生。2.知识与技能的缺陷。安全培训不到位,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
3.工人的安全意识不强。虽然上岗前经过三级安全培训,也了解“三违”的一般危害性,但现场实际工作中往往贪图一时方便,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是违章作业,仍然蛮干。
4.思想和情绪因素
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认为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是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心理。
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
5.生产环境影响
在特殊环境下,也会发生“三违”现象。如夜间作业光线昏暗、视野窄、作业空间狭小,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作业现场其它设备运行中机械噪声大,严重的噪声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的准确性,从而造成误操作。
6.教育处罚力度不够 对发生“三违”后,没有很好的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对当事人简单进行罚款就草草了事,没有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使当事人清楚的认识到错在哪里,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从而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五、产生“三违”的心理因素
1.侥幸心理。有一部分人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后,慢慢滋生了侥幸心理,混淆了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
2.省能心理。人们嫌麻烦,图省事,降成本,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甚至压缩到极限,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尤其是在生产任务紧迫和眼前即得利益的诱因下,急易产生。
3.自我表现心理(或者叫逞能)。有的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常满不在乎,虽说能预见到有危险,但是轻信能避免,用冒险蛮干当作表现自己的技能。有的新人技术差,经验少,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4.从众心理。别人做了没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没事。尤其是一个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乱的场所,这种心理向瘟疫一样,严重威胁企业的生产安全。
5.逆反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人们常常产生这种心理。把同事的善意提醒不当回事,把领导的严格要求口是心非,气大于理,火烧掉情,臵安全规章于不顾,以致酿成事故。
六、“三违”控制措施 1.强化安全管理
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头不违章生产、不违章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合力。
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设备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公司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积极开展岗位技术比武,提高岗位工的技术水平,营造良好地学习氛围。3.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每年公司要组织开展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各单位、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案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案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员工生产作业前必须做到“五思而行”,即:做本项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适合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
4.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
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员工热爱本职工作,随时掌握其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外界的不良刺激。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等。
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5.改善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舒适,主要是使环境改善,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
各种作业空间的尺寸和机电设备的安设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不同高矮、胖瘦人员情况,做到可调整、可改变,并与环境舒适匹配。作业地点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光照度。噪声大的设备要采用消音设备及相应措施。作业现场要保持环境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
通过以上措施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从而避免“三违”的发生。
6.加大教育处罚力度
对发生“三违”行为的职工,坚持无论性质、后果如何,全部进行安全业务知识再培训,实施过追查处理关、过学习考试关、过谈心帮教关、过通报关、过签字关等五谈五过关教育。
七、反“三违”重点
1.规范现场安全措施。认真按照黑岱沟实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的安全控制,防止发生人身伤害和人员责任事故。
2.加强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不定期亲身现场监督检查,尤其是夜间对重点部位的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检查,是否存在脱岗、睡岗及酒后上岗等严重“三违”现象,进一步督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发挥安全监察部门的作用。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督查,查处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4.加强问题隐患整改。全面整理在安全检查中排查出的隐患,分析隐患原因,对因管理职责不到位、整改责任不明确、整改措施不落实,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或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隐患,限期整改。
八、工作重点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忽视管理人员“三违”的危害性。加强管理技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将反“三违”活动纳入重点工作,要做到安全领导亲自参与、具体指导、认真落实。
2.加强责任落实。遵章守纪是全体员工的基本义务,反“三违”是我们的共同职责。对违反“三违”人员,明确责任,严肃处理,将反“三违”责任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到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及每个员工,努力营造齐抓共管、共保安全的反“三违”工作氛围。
3.结合日常工作。将反“三违”作为“安全年”、“百日安全”、“安全月”、“安全周”、“安全大检查”等活动的重要内容,与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及全年安全工作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安全生产。
4.加强舆论宣传。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发挥广播、网络、板报、内刊报纸等舆论工具的作用,揭示本单位、本车间的岗位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三违”行为,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让职工了解“三违”行为给企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职工思想上筑起一道安全防线,牢固树立“三违”行为“不能做、不敢做、做不起”的安全理念,宣传遵章守纪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反“三违”活动的良好氛围。
5.加强检查考核。安监人员把定期与动态检查相结合,深入现场,查隐患,反“三违”。并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按照《不安全行为矫正实施程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矫正。对“三违”行为除罚款、停职待岗培训等处理外,与本安体系挂钩,进行扣分积分考核。
九、具体规划
为扎实推进反“三违”专项活动,确保反“三违”取得实效,分下面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7月1日-7月31日)。结合公司实际,研究制定反“三违”工作方案,明确活动的重点措 施及工作计划,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积极参与,形成声势。
第二阶段:检查整改(8月1日—9月30日)。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反“三违”专项检查及安监站的日常检查,将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照“五定”原则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经本单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公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依据。要集中时间、组织力量、采取措施,加快推进重大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总结提高(10月1日-10月31日)。全方位、系统性的巩固前期所取的成果,强化各项措施、强化思想认识、强化生产系统完善、强化工程管理和技术改造、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实现本安体系全面达标。
第四阶段:分析、总结、汇总(11月1日-11月30日)。开展反“三违”活动交流研讨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分析和评估反“三违”活动成效。研究深化反“三违”活动成效的措施,完善我公司反“三违”工作管理制度,以更大决心,更大的力度,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坚决铲除问题的根源,建立常态工作机制。
安全工作“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管不好的安全”。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只要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和企业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实施、考核、责任追究三到位,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和管技人员依法管理,用心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就能抑制“三违”现象的发生,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我公司的长治久安。
黑岱沟实业公司安监站
二〇一二年八月八日
第四篇:大别山红色旅游专项规划
大别山红色旅游专项规划
岳西,山水相伴,红绿相宜。岳西满眼是绿、遍地是红,岳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鄂豫皖红色核心,这里是大别山红色经典,这使岳西载入共和国的史册,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色老区。
岳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特色明显。红色在这里尽染革命,红色在这里创造革命,红色在这里开设教育课堂,红色在这里闪射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红色启迪我们:走红军路,承先烈志,解百姓难,谋发展事。
规划背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要创新与发展。把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中,通过旅游的方式将娱乐和教育的功能结合起来,旅游和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这种新的产品——红色旅游。
早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牵头正式出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国家适时提出“红色旅游”工程。国家旅游局在部署2005年工作时,将红色旅游列为六项任务之首,定为红色旅游年,并要求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红色旅游,认真抓好《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岳西红色旅游规划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充分重视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研究岳西红色旅游特点与个性,制定符合旅游规律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策略是本规划的战略重点。通过红色旅游景点的建设,改善当地文化、生态、经济环境,做强、做大红色旅游,推动岳西旅游经济发展作为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出发点。
规划范围与性质
(一)规划的范围
本规划范围含盖六安到安庆,全市____________平方公里土地内的具有重大影响和市场开发价值的重点红色旅游景点。
(二)规划的性质
本规划为岳西县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本规划是响应和实施《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的制定严格遵守岳西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岳西旅游经济中有关红色旅游部分的概念性指导方案,也是岳西旅游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规划将努力做到: 是一个注重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规划;
是一个变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和文化优势的规划;
是一个做强、做大红色旅游产业的规划;
是一个统一认识,统一部署,统一思路的规划;
是一个全面推进岳西旅游产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是一个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与举措。
规划期限
根据岳西旅游总体规划,以及结合岳西其他相关规划的年限,本规划期限为从2015年到2020年,分为近、中、远期。
规划重点
岳西红色旅游的发展既要遵循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大趋势,以及岳西县的资源状况、市场和区位条件,制定出适宜于岳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同全国其他12个红色旅游集中分布地区不同,岳西红色旅游业知名度不高,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没有优势,因此,岳西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走超常规的发展道路。
岳西的“红色旅游”开发工程,首先是政治工程,具有教育宣传的功能;其次是社会工程,主要是扶贫,“红色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这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第三,是精品工程,市场有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应抓住精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第四,是文物保护工程。
因而,岳西红色旅游开发应在以上四条的前提下,将红色革命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创新结合起来。作到四个必须:必须坚持讲政治的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旅游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必须贯彻旅游市场导向,突出红色旅游资源的卖点与地域特征;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旅游业创造良好的经济与法律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适应时代需求寓教于乐,实现产业提升。
发展战略
针对岳西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在中国红色旅游网络中的地位等具体情况,在红色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红色精神内涵,通过红色文化的展现,精心设计产品与路线。提出政府推动,市场为主导战略、资源整合战略、产品创新战略、品牌整合战略、整体联动战略等五条特殊战略对策。
1、政府推动,市场为主导战略
2、整体联动战略
3、资源整合战略
4、产品创新战略
5、品牌整合战略
(一)总体目标
在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并逐步辐射到其他“红色旅游”区(点)。岳西将通过1年的启动期,2年的建设期,3年的完善期,发展综合型红色文化旅游和特色专项旅游,经过2015-2020年的整体培育期、2020-2025年的快速发展期和2016-2020年的全面提升期,三个红色旅游发展“五年计划”,通过整体打造红色革命旅游精品网络体系,到规划期末(2020年),将岳西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经济强县、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体验型红色旅游目的地。
总体定位
项目的总体定位直接关系到项目开发的方向与策略,在总体定位上要注重定位的高度、深度、广度。
在高度上,要顺应旅游发展大势,符合岳西发展方向,要符合区域的大背景,要充分考虑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布局与大区域旅游发展趋势,应具有前瞻性与权威性。
在深度上,应贯彻泛资源、大旅游理念,突出岳西旅游资源的“特、新、奇、异”性,进而强化并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广度上,应跳出岳西红色旅游,从全国和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全方位综合考虑城市、产业、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一)功能定位
通过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
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红”感招市场,以“绿”拓展市场,以体验型休闲度假引领市场。努力作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现红色旅游景区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扶贫功能、旅游功能、保护文物功能”五大功能。
(二)主题定位
安庆市发展定位:安庆市委、市政府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三头并举”的城市化方针,积极兴建安庆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的城市格局,建好生态园林城市,打造中国茶都品牌,力争使岳西成为辐射鄂豫皖三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定位为做中原崛起的后起之秀。
岳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故里,又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从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分布,以及特色对比分析看,岳西红色旅游的主题定位为:
苏区首府、千里跃进
将军摇篮、红军故乡
浴血长征、革命老区
(三)形象定位
岳西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红色革命红旗不倒、传奇将军、边区首府等构成了红色旅游最强的形象基础元素。通过对自身资源已经与其他红色革命旅游的对比分析。
岳西红色旅游的形象定位为:
风云大别山红绿总相宜
总体布局
根据岳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资源特性,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市场目标,以及项目所处的国家红色旅游网络分布情况,并综合考虑到岳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开发格局,按功能及地域相对的组合性,根据岳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区域与特色分布情况,确定信阳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为:
“一条轴、一个中心、三带、四路、八区”
形成三个主体红色旅游带、八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总体发展布局旅游开发的新格局,形成各有龙头、互为支撑、重点突出、市场广阔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第五篇: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规划
城市绿化专项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党中央关于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四川省及马边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于2002年编制完毕并于2003年初经四川省建设厅组织评审获通过。县城总体规划在1987年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并于198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上一轮次县城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县城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本次总规工作将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以及上一轮总规的成果为基础,规划马边县城未来二十年间的发展建设。
为了落实上述的发展目标,建设马边县良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建设部《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及《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修正)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
(一)、建立健全的绿地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分类指标体系
(2)、建立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体系
正确评价城市绿地系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学、城市规划、园林等多学科、多角度、定性、定量的提出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次规划中,城市绿地系统指标体系分为两级控制:
(1)总体控制指标,结合马边实际情况及政府提出的客观目标,以满足国家标准规定最低值和定额指标数值的方法;
(2)分类控制指标,包括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各类用地的分项控制指标。
(二)、建立多层次的绿化结构体系
(三)、建立城市绿地系统专线规划基础信息库
(四)、根据本地的自然和环境优势,确定目标为:把马边县城建设成具有山区特色的山水生态城市。
三、总体规划
(一)、马边县城绿化系统分生态控制绿地、城市公园绿地、马边河两岸滨河绿地以及街头、道路绿地四个组成部分。
(二)、规划绿地面积48.2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8.12平方米;其中,城市公共绿地共31.5公顷,人均城市绿地5.94平方米。
(三)、建筑色彩、形式与高度控制
1、建筑色彩:居住建筑以浅色为基调,规划推荐浅黄色为主,少数重点建筑为深色基调;商住混合建筑、办公居住混合建筑以较深色调为主,建议采用褐色或红色;工业建筑以灰色为主调。
2、建筑形式:建筑应以简洁、明快、协调的建筑风格为主。
3、建筑高度控制:地块内建筑高度控制分四部分,一类居住用地12米,二类居住用地按最大层数6+1计算,控制高度不大于21米,允许设小高层,控制高度不大于50米。景观大道两侧大部分公共建筑或混合建筑27—36米(允许9—12层建筑),节点或标志性建筑允许最大高度60米(20层左右),同时必须符合附表4的规定,具体指标按图纸中的规定执行。
四、现状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绿地不能随着城市人口同步增长,绿地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人口的增长。
2.规划绿地在实施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改变为其它用地。
3.在安排城市基本检设和各类新的开发区建设项目中,未能对发展城市绿地按规划给予相应的投资。
4.目前制定的城市配套费未包括居住区级以上的城市公共绿地。
5.在规划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为了照顾一些开发单位的利益,在用地布局及使用性质的变动中,改变了规划绿地的布局与面积,甚至取消的比较多。
6.开展全民绿化意识教育工作尚不够深入,城市园林绿化的宣传工作不够扎实,单位违章占用现有绿地、破坏绿化的情况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