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洋管乐器萨克斯管审美价值论文
摘要:萨克斯是一种现代化西洋管乐器,形象丰富,音响魅力迷人。有学者已经将萨克斯管音乐纳入音乐审美的范畴,但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对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表现的不够充分。本文在对萨克斯音乐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析了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以期使业内人士更加注重及了解萨克斯管音乐所具备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萨克斯管;西洋管乐器;审美价值
音乐本身具备美感,对于萨克斯管来说,作为一种现代化西洋管乐器,人们能够观察到其丰富的形象以及迷人的音响魅力。但对于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来说,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音乐能够愉悦人的心情,或给人产生共鸣,使人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为了更加了解萨克斯音乐的魅力,对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探析意义重大。
一、萨克斯音乐概述
1840年,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发明了一种管乐器,即为萨克斯。萨克斯管能够优美地演奏古典音乐,同时对于轻音乐、爵士音乐也非常擅长。萨克斯的音色在演奏上表现为滑音,基于超吹方面能够充分与爵士乐即兴演奏的特点充分适应。所以,萨克斯演奏者有时也会追求萨克斯所具备的即兴演奏的特点。在分类方面,萨克斯音量从小到大依次为:倍低音→低音→上低音→次中音→C调→中音→F调高音→高音→C调高音→超高音。虽然萨克斯管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其在音色上非常迷人,在特点上具备独特魅力,因此为国内外喜爱音乐的青少年所追捧。
二、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分析
(一)独特性取向
上述已经提到,萨克斯管之所以被国内外喜爱音乐的青少年所追捧,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在特点上较为独特,在音色上迷人。基于审美价值取向角度来看,萨克斯管音乐具备独特性取向。具体表现如下:1.萨克斯管在结构上具备新奇的特点,在功能上具备复合性的特点。一方面,萨克斯管具备了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共同优点,另一方面还具备了铜管、木管两种乐器的属性。萨克斯管不但能够发出优美、柔和的声音,而且声音还极具穿透力,显得非常悦耳。作曲家们能够感受到萨克斯管音乐的独立魅力以及非常明晰的音响效果,从而由衷地喜爱萨克斯管音乐。2.从客观角度分析,发明者设计理念以及审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萨克斯音乐在音色层面所拥有的独特魅力。基于低音区,萨克斯音色具备浑厚以及丰满的特点;基于中音区,则显得非常明亮;基于全音区,其音色显得和谐、自然,给人一种柔润的感觉。这也不难看出,萨克斯音乐多变、表现力丰富。3.萨克斯管的物理属性也非常突出,主要体现为外形美观、音域优质以及音质醇和,并且在操作上显得非常轻巧。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多功能乐器,能够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力更为丰富,这也不为体现了萨克斯管音乐的独特性美感。4.从音乐审美角度层面分析,萨克斯音质、音色都显得卓尔不群,能够满足演奏者的演奏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听者的需求,使两大主体感观受到刺激,从而吸引演奏者以及欣赏者。由此可见,萨克斯管音乐的独特性美感是非常突出的。
(二)多元化取向
萨克斯管的多元化取向价值非常突出,能够传达出古典乐、浪漫乐、爵士乐、流行乐以及轻音乐等。下面笔者从多方面论述萨克斯管具备的多元化审美取向:1.早期,萨克斯管便在一些歌剧当中呈现,渐渐地与声乐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以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为例,作曲家们便非常精妙地采取中音萨克斯管对童声合唱进行引导,从而使音乐效果更加优化,在其中萨克斯管乐充当了“绿叶”的角色,使该歌剧乐展现了迷人、动听的特色。2.由于萨克斯管具备多功能,在表现力方面也显得多元化,这便使得一些现代作曲家特别喜爱萨克斯管。比如在贝尔格的《璐璐》中,中音萨克斯管便充当了非常特色的角色;又如在勋伯格的《日复一日》当中,萨克斯管传达出了多个音,既有高音/中音,又有次中音/低音,这让萨克斯管乐展现了独特的魅力。除上述提到的作品之外,萨克斯管在齐默尔曼的《士兵们》以及韦伯恩的《眼光》等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现的机会,使其多元化的音响个性充分展现出来,无论是对演奏者还是对欣赏者,无疑都是一种美的享受。3.由于萨克斯管能够将多种音乐种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从审美角度而言,萨克斯音乐具备“大众性”与“娱乐性”的特点,当然这无疑也是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单单需要认识到萨克斯管具备的多元化审美取向,还需要发挥它所具备的美感,创造出更多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才能够有效展现萨克斯管音乐的娱乐感以及艺术美。
(三)时代感取向
萨克斯管虽然与其他乐器比较起来,在年代上比较晚,但从表现力及审美角度上来看,其时代感取向非常显著。基于整体层面而言,萨克斯管所具备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从传达出了它的时代感气息:1.萨克斯音乐丰富多彩的特点非常显著,无论是旋律上、节奏上还是和声上,都显得丰富多彩。与此同时,萨克斯音乐作品有时还可以有效融合摇滚式的演唱模式,这样萨克斯管音乐便显得非常时尚及新潮。一些创造者认识到萨克斯音乐的独特性,往往会提取它所具备的审美及民族化、本土化音乐元素,从而使萨克斯音乐更具时代感。2.从现有的理论研究、音乐种类批判文学以及音乐表演等方面来看,萨克斯管所传达出来的时代感非常突出。基于审美价值角度思考,我们必须正视萨克斯管音乐所具备的时代感,在作品表演中将其时代感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使该音乐品种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更加获得欣赏者的喜爱及赞美。3.如今,国内外乐器制作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在这样的趋势下萨克斯管的性能更加优化、结构更加合理,进而使其音响效果更佳,演奏技巧日趋完善。虽然萨克斯管音乐传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但从其具备的时代感、审美价值取向来看,它的受众量将会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而加大。为此,针对萨克斯管音乐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非常关键,这也是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策略。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为独特性取向、多元化取向以及时代感取向。无论是在外形结构还是在音色上都具备独特性特点,在许多作品当中萨克斯管音乐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角色“多变”,从而使作品的美感、艺术感更加突出。另外,萨克斯管音乐具备显著的时代感气息,无论是演奏者还是欣赏者,均对其由衷地喜爱。相信在了解萨克斯管音乐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而在作品中有效传达出萨克斯管的表现价值及审美价值,使萨克斯管音乐源远流长,更具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顾冰倩.萨克斯重奏艺术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13,(08).[2]叶锋.试析萨克斯管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J].大舞台,2013,(05).[3]张晓艳.技术与艺术:音乐教育的价值二重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4]刘桂珍,要明月.当今中国流行音乐的困境与突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5]岳书明.谈萨克斯管的特性对萨克斯音乐表现力的影响[J].大舞台,2015,(05).
第二篇:论文:论丑的审美价值
成绩
评卷人
姓
名
学
号
*
*
师
范
学
院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论丑的审美价值
完成时间
2019年6月
课程名称
美学原理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年
级
2017级
论丑的审美价值
丑,有时也称为“丑陋”,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换言之,丑就是美的对立面。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了丑的相对性和语境性存在,认为“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丑是无用的、没有价值的。但丑真的没有价值吗?
其实从审美感受角度看,丑带给人们的感觉,是一种复杂或带有苦味的愉快,它富有刺激性,使人不安甚至痛苦,但却可以突破传统的审美习惯,渗入灵魂,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快。如果爱、和平、和谐是一种美,那么仇恨、打斗、不和谐就是相对的丑,但现代很多电影所采用的打斗场面却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人们也能从这类影视作品中感悟到美的真谛,例如香港的古惑仔电影。
如果说美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看到这世界美好、积极的一面,那么丑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因为现实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美的存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不合理、不和谐,丑的存在就是为了从负面肯定美的存在,丑用自身的不合理、不和谐刺激着人们,并且告诉人们:这世界应当是合理的、和谐的,是美的。丑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从而为把世界改成美的方向而努力。
丑除了从负面肯定美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审美价值,即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伯虎一行人在门口看美女,唐伯虎喊了一句“秋香”,秋香回过头以后唐伯虎觉得一般般。他的同伴立即喊了句“美女”,一时间所有的女人都转过头了,与那些丑女人相比,秋香一下子就美若天仙了。电影虽然采用的夸张的手法,但也不妨碍它表现“丑具有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美丑是相对的,也是相互依存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其实就是美的对比与陪衬。没有丑,美反倒一般般了,就像独自一人的秋香。鲜花总是需要绿叶,好人身边总要有坏蛋的存在。有了丑以后,美丑之间产生强烈的对比,刺激着看官的感官,美也就自然而然被凸显出来了。
除了做对比和陪衬之外,丑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即丑也可以当主角。丑要想当主角,它就要使习以为常的流行审美观念受到冲击挑战,从而
为传统的、单一的审美提供新的活力。例如每个新的潮流趋势初现之时,都是一种丑,因为它反传统、反流行,而采用了独树一帜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例如前几年被大人们嫌弃吵闹的说唱艺术现如今得到了认可,十几年前出现的露脐装被人诟病,现如今却成了大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畸形、混乱、不和谐、反目的性和非理性等丑的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反当年的陪衬地位而变成了相对独立的一种另类美。丑突破传统美学的思想牢笼和禁区,补充着美学的疏漏,平衡着美学的偏颇,激活人们对美的感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丑在美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丑不是一个永恒、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丑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一样东西,这个时代的人认为这是美,那个时代的人却认为这是丑。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丑的价值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揭露丑陋而无所作为,那么丑就真的没价值了。丑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现如今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丑也忠实反映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通过思考丑、探索丑,我们才能寻找到更多真正意义上的美。
如果下次还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丑啊?”你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回应说:
“没有我的‘丑’,那些‘美’算个啥?”
第三篇:西洋歌剧论文1
西洋歌剧论文
论文题目 :论西洋歌剧
专 业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摘要】通过这一学期西洋歌剧的学习,在数部名作欣赏的过程中,我了解一些西洋歌剧的基本知识,体味到独属于西洋歌剧的魅力。以前对它的了解太少,一直以为它艰涩难懂,超过自己欣赏范围,如今明白,歌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家能够普遍理解的,至少舞台的布置与动作能传递许多信息。
关键词 : 起源与发展
类型与流派
音乐特色
论西洋歌剧
1.西洋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歌剧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意大利,既而传播到欧洲各国,而德国的海因里希·许茨、法国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
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德尔也最终落脚英伦。而意大利歌剧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剧,直至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语喜歌剧,风行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为人称颂。而莫氏最后一部歌剧《魔笛》,更是德语歌剧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风格歌剧的高峰期,风行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时至今日,依然常见于舞台。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则成为了法式大歌剧的典范,并风行全法。而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大利各领风骚。而黄金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如意大利的写实主义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个19世纪,在中东欧地区,尤其是俄罗斯和波希米亚,国民乐派的崛起造就了当地和西欧平行发展的歌剧作品。
整个20世纪,现代风格元素常被尝试混入歌剧当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无调性手法和十二音阶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菲利浦·格拉斯和约翰·亚当斯的简约音乐。随着录音技术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为歌剧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随着20世纪科技的进步,歌剧也会在电台和电视上播放,也出现了为广播媒体而写的歌剧。
2.西洋歌剧的类型与流派
正歌剧 盛行于十七世纪的题材重大严肃、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讲求歌唱技巧的歌剧。歌唱芭蕾剧 十七、十八世纪盛行于法国的歌唱与舞蹈并重的体裁。喜歌剧(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
大歌剧 盛行于19世纪的法国。多采用历史题材,具有史诗性,音乐风格华丽恢宏,场面较一般歌剧大,常常插入芭蕾舞。
轻歌剧 又称作小歌剧。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常常带有对白,音乐风格轻快幽默,有时又比较抒情。
乐 剧
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对自己歌剧作品的称谓。他以此表示他对乐队以及戏剧、舞台设计等因素的高度重视,强调歌剧的“综合艺术”特性,而不像其他作曲家那样把歌唱放在首要位置。
音乐剧 也称作“音乐喜剧”,或者更确切地称为“美国音乐剧”。十九世纪末发源于美国的百老汇内容从轻松幽默的到严肃深刻的都有,但常常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音乐风格较为通俗,有时是融合了严肃和通俗音乐风格的混合体。
歌剧——清唱剧 将歌剧和清唱剧(包括独唱、合唱和乐队的一种古老的音乐体裁,与歌剧不同之处是静态的表演方式——演员没有戏剧性的动作,并且以宗教题材为主要内容)题材混合而成的体裁,近代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对自己作品《俄狄普斯王》的称谓。(在实际作品中,歌剧的类型常常是混合的,因此有些作品不能简单地归于某一种类型。)
巴罗克歌剧(参看上列“正歌剧”词条)题材以历史事件、神话故事为主。具有场面宏大、庄严高贵的特点,唱段设计相当华丽,大多由大牌阉人歌手担任主角。乐队部分采用“数字低音”写法。蒙特威尔第、阿·斯卡拉蒂、亨德尔等人的歌剧是典型作品。
古典主义歌剧(在题材上力求贴近人心,强调歌剧音乐与戏剧内容更加紧密的结合。旋律简洁明快,乐队的重要性得到重视,并去掉了“数字低音”写法。以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为典型作品。
浪漫主义歌剧 因风格多元化而难以概括。总的来说是追求抒情性,以表达人物情感为主旨。代表作曲家有意大利的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第、威尔弟以及法国的马斯涅、古诺,德国的瓦格纳、俄国的柴科夫斯基等人。
民族主义歌剧 是十九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产物。作曲家力求表现本民族的文化,在歌剧题材上多选择民族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音乐写作中融入民间音乐因素,有时采用地道的民歌、民间舞曲。代表作曲家是德国的威柏、俄国的格林卡、莫索尔斯基、捷克的斯美塔纳等人(柴科夫斯基虽然不属于典型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但他的作品中也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真实主义歌剧 采用当代题材,反映真实 生活,尤其是下层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代表作曲家是意大利的马斯卡尼和莱翁卡瓦洛(普契尼和法国作曲家比才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归于这一类)。
印象主义歌剧 也可以称作“象征主义歌剧”,实际上此种风格只是反映在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唯一的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音乐细腻富于诗意,追求表现人物内心微妙的感受。歌唱部分带有半朗诵性质,避免夸张的舞台表演和戏剧性效果。
表现主义歌剧
以奥地利表现主作曲家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为典型作品。以表现人物与社会不可调解的矛盾以及心理状态的披露、剖析为主旨。采用无调性作曲手法(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歌剧《旋螺丝》、《彼得·格里姆斯》也带有这种特征)。
3.西洋歌剧的音乐特色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悲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有些歌剧中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歌剧被视为西方经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的歌词往往纪录在“辞本”上。一些歌剧作曲家,往往会为自己的歌剧填词,另一些作曲往往会和指定的作词人合作。
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不带旋律结构的演唱部分,通常用于交代剧情;咏叹调,通常用于表达角色感情,带旋律结构的唱段。二重唱、三重唱和多人重唱也很普遍。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有时也会有合唱团伴唱。在某些形式的歌剧,如歌唱剧、喜歌剧、轻歌剧和半歌剧中,宣叙调往往被没配乐对白所代替。在其他歌剧中,宣叙调偶然也会是带旋律结构的咏叙调。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宣叙调还分为两种:干宣叙调是指只带有“数字低音伴奏”的宣叙调,通常只有羽管键琴提供若干和弦,供歌手对音;而伴奏宣叙调则有整个管弦乐队提供伴奏。在19世纪以后,伴奏宣叙调渐渐成为歌剧界的主流,管弦乐团在歌剧中的音乐角色渐被看重。华格纳的作品更进一步“废除”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停顿,将歌剧化为旋律不休止的乐剧。当然,这个举动和华格纳的其他举动同样惹人争议。有些人跟随了这个乐剧潮流,有些现代歌剧则尊重传统,保留了这些停顿,如史特拉文斯基的《游子历程》。
4.小结
世界上有很多颇为著名的歌剧,多少年过去了,它们依旧一遍又一遍的上映,每一次都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动与震撼。这一切都是源于演员们高尚的敬业精神,历史上有不少的人为了获得绝妙的声音,甚至不惜违反自然地将一些拥有甜美歌喉的小男孩作了阉割手术,这样的结果是,他们长大后会同时具有女高音的音域、灵敏,和男子的肺活量。由于手术条件不好,有不少男孩子死在了这种手术中。那些成功的,有些的确成为音乐史上对声乐演唱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大师。这些代价真的很惨重,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艺术面前,什么都是值得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洋歌剧这的是充满魔力的,让那么多人在其中沉醉着。我印象深刻的是《猫》这部歌剧,其实在高中时也看过,当时只是无法理解那种艺术表现形式,觉得里面的造型很夸张很突兀,难以接受,更别谈对歌剧本身的欣赏与品味了。而在西洋歌剧课堂上再次观看,又觉得一切都是熟悉的,再看舞台及人物造型,只觉有新意且生动突然就特别喜欢里面音乐与人物。
所以说,只有在了解歌剧了,才能细致深刻地领悟歌剧的魅力!
【参考文献】
周小静
《西洋歌剧简史与名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王必主
《试析西洋歌剧中声乐演唱形式的艺术特征》 2004
第四篇: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分析
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分析
恐怖虽自古有之,但成为审美形态却是在电影工业出现以后。大量恐怖电影的创制,表明人们开始主动地把恐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引言
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韩国、泰国恐怖片大举侵占国内电影市场的同时,国产恐怖片市场表现的却是持续低迷,今年上映的国产恐怖电影,如午夜微博、枕边有张脸、笔仙
2、咒丝,无一不是在“板砖与口水齐飞”的景象中落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输。
恐怖电影日渐浓厚的商业色彩和阴森可怖的镜头描述很容易让人忽视恐怖电影这一电影类型的美学价值。实际上,在从诞生至今的近百年时间中,恐怖片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和观影群体,其美学层面的价值探索已成了当下影视领域里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当下对于恐怖电影审美价值的文献分析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影文本、镜头语言、故事结构等专业技巧分析;对电影主题所蕴含的社会人文价值分析;精神与心理层面的作用分析。
对于恐怖电影多角度的立体化的美学透视,可以让专业领域以外的人群对恐怖电影的独特魅力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而不是静止地停留于感官对于恐惧的肤浅感受。
主题
1.何谓恐怖电影
百度百科:恐怖电影是运用一系列表现手法,使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人内心恐惧的电影。《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恐怖片的定义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立意使人毛骨悚然的影片。
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2月份下发《关于查处“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的通知》,并对“恐怖灵异类”音像制品下了如下定义:以冤魂厉鬼、异性怪魔等异类非人为形象塑造,以奇异的幻想、离奇的梦魇谵妄为虚构手段,以恐怖骇人、惊悚阴森、离奇悬疑的超现实情节为故事题材,以追求惊惧恐怖的感官刺激效果为目的的音像制品。2.恐怖电影的分类
在《纯艺术:恐怖电影》一书中,汪影将恐怖电影分为三个类别:
神怪恐怖片:包括吸血鬼影片、幽灵片、神鬼片、魔法片和僵尸恐怖片等,如《惊情四百年》、《第六感》。
心理惊悚片:此类恐怖片以恐怖气氛和悬念的营造为主要诉求手段,例如20世纪60年代由希区柯克执导的《精神病患者》、90年代的《沉默的羔羊》。
血腥砍杀恐怖片:这类影片中充斥着挥舞刀锯的杀人狂,他们让横流的鲜血铺染了整个屏幕,例如《德克萨斯链锯杀人狂》、《万圣节》等都是这个领域的典型作品。
3.恐怖电影的作用方式
恐怖片所呈现的视听图景主要诉诸于观影者的负面情绪,使观众在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下获得观影的快感。恐怖电影通常运用杀人狂、变态狂、吸血鬼、各种怪兽等让人触目惊心的角色形象,在血腥、黑暗、苍白色调的渲染下,营造出阴森诡异、寒气袭人、压抑窒息的恐怖意境。虚实相生是恐怖电影进行意境描述的独特形式,色彩运用上的明暗对比、人物场景的跨时空调度、人物关系的捉摸不定、场景氛围的紧张晦暗,都形成了观众在视听与心理上的双重冲击,画内画外皆可有无尽的回味空间。4.恐怖电影的美学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恐怖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反应”行为,更是一种承载社会意义的认知形式。恐怖片所强调的也不仅是视觉上的强势冲击,应该说,恐怖片的魅力在于人们对现实与想象的思考、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揭示、对死亡的直视和对未知世界的大胆想象,它是在现实与想象中寻找生命意义的一种艺术形式。
有学者提出,恐怖电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文化忧虑和社会危机。恐怖电影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其取材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不同时期的恐怖电影所注重的多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恐惧与焦虑心理,虽然现在的商业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恐怖电影的对于现实的观照色彩,但作为影视文化的蓝本与营养来源,现实的力量仍是不可抹煞的。
5.恐怖电影审美接受的研究现状
西方的恐怖美学研究著作当首推弗洛伊德在1919年发表的论文,他在这篇论文中对神秘和令人恐怖的东西做出界定,他认为:神秘和恐怖感源于某种熟悉的但却受到压抑的东西。这篇论文虽然有他的局限性,但仍为日后人们探讨恐怖艺术提供了不竭的理论资源。
理论家们对恐怖艺术进行更为广泛而深入的美学研究则是伴随着恐怖艺术的繁荣,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的,这同恐怖艺术在70年代成为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70年代后,以“驱魔人”为标志,恐怖电影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这部影片的成功也促使研究者去关注这一现象。
有些学者主张用崇高来解释恐怖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些学者则抛开美学现有的审美范畴,去具体研究恐怖艺术如何使人恐怖,如何带来愉悦。一种共同的认识是,此类艺术激起的并非是单纯的一种负性的情感,而是多种情感交织的情感流,使我们感到恐怖的根源在于恐怖艺术展现或激发了人类被压抑和克服的本能冲动。
基于对如何激起接受者恐怖的思考,研究者们则从精神分析维度与认识论维度对恐怖艺术的愉悦的研究,有些美学家希望从美学史的角度对恐怖艺术做出说明,或者用美学史上已存在的概念来解释恐怖艺术的审美形态。
6.文献分析
汪影《纯艺术:恐怖电影》:在此书中,汪影通过各类恐怖电影典型的集中分析探讨,论证了恐怖电影的纯粹艺术性。他认为,恐怖电影是一种既有试听享受,又有精神救赎的电影形态,是对于人类原始情感冲动——欲望与恐惧的释放。 史艳新《恐怖电影的魅力》:文章从恐怖电影的主题、画面元素的组合等方面探索了恐怖电影的魅力。作者从恐怖电影的心理作用机制入手,通过对典型电影深入浅出地分析,为读者展示了恐怖电影大师们在场景营造、色彩调度、角色塑造、故事结构、剪辑手法等方面独特造诣。
冯学红《恐怖的愉悦:论哥特小说和恐怖电影中的恐怖美》:本文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哥特小说和恐怖电影中恐怖元素的分析,探讨了恐怖美的美学特征,并分析了恐怖电影吸引力的美学和心理起源。 闻佳音《恐怖悬疑文化中的大爱主题》:恐怖悬疑文化,包括恐怖电影,一直都因充溢着偏执的恐惧感而只能偏踞主流文化的边缘。本文作者通过较为广泛的文本分析指出,在主题选取上,恐怖文化,包括恐怖电影,并不缺乏人文关怀的视角,惩恶驱邪、铁肩担道义的普世的价值观仍是当今不少恐怖电影创作的出发点。 刘可文《试论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死亡与生命本是两个二元对立的命题,刘可文却认为,对死亡的注视,恰恰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眷恋。在此文中,作者通过对恐怖电影形式与构成的分析,消解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并提出了其核心观点:恐怖电影满足了人们的生命需要,是人类在暗夜中寻找生命意义的艺术奇葩,它在人类生命的有力拓展、精神生命的深度关怀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思三个方面体现了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张丹宁《爱与痛的边缘——论恐怖电影的美学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观众对于恐怖电影的观影心理源于对死亡的好奇与焦虑,并从精神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给予了理论支撑。通过对恐怖元素、视像符号、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作者给出了最后的结论:恐怖电影反映了一种文化焦虑,一种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朦胧反思。
6.总结
恐怖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既讲究在电影文本语言、镜头语言等专业层面上的美学探索,也强调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吸收和现实环境的关怀。除此之外,由于恐怖电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影,它的诉求机制主要作用于观众的负面情绪,因此,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电影对于人类精神与心理层面的探照。目前,关于恐怖电影审美价值的研究文献已形成了从电影创作意图到电影成品再到电影观众的全面覆盖,并在研究重点上达成了“虚实相生的平衡”。在一波又一波的电影生产热潮中,恐怖电影的创作环境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近年出品的恐怖电影在美学价值的取舍上更偏向了画面上的震慑性,而忽视了故事文本上对于现实与想象的镶嵌,这一点在今后的美学研究当中应该会得到更为突出的表现。
文献参考
汪影《纯艺术:恐怖电影》,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0. 史艳新.恐怖电影的魅力,科技信息,2007年第八期. 冯学红.恐怖的愉悦:论哥特小说和恐怖电影的恐怖美,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第5卷,P67—71. 闻佳音.恐怖悬疑文化中的大爱主题,新闻爱好者(文学自由谈栏目),2011年1月,P129. 刘可文.论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当代文坛(影视画外音版),2012.3:112—115. 张丹宁.爱与痛的边缘——论恐怖电影的美学分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6月.
第五篇: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审美教育
摘要:语文本身是一门极具审美性的课程,但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语文课却是很枯燥的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不仅是新课改期望实现的目标,也是众多语文教师着力打造的梦想。本文探讨的内容即是把音乐“嫁接”到语文课堂上,让美的音符跳动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深入感受到语文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很多学生会说“语文课真没劲”,笔者很奇怪,中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或载文或载道的经典,都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元素。怎么教给学生时就没劲呢?如何才能让语文课有劲,让学生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美呢?笔者想了很多。翻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里面赫然写道:“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我们不能不意识到在应试的压力下,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了。语文课堂原本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最佳场所,只有审美教育才能让语文课堂散发出芬芳,洋溢出语文课所特有的魅力。但,我们已经遗忘了很久。因此,如何能让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效结合,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语文课之美,文本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了笔者要思考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把音乐适当地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所营造的美的情境中,感悟语文的审美价值。笔者试着从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音乐导入,体会情感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声情并茂的渲染代替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上课开始,学生的情感,还没有进入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对于语文的审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饶杰腾在《语文学科教育学》中提到:“在语文学科美育的过程中,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而情感不是即时的未加修整得自然情感,而是渗透着深刻理解的人类的情感。”在讲授《我心归去》时,我就在思考:如何能让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学生体验和理解到身在他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呢。我想到了自己在看电视或是听音乐时会被电视或是音乐本身的内容感染,进而心生共鸣。那么,学生不是也会吗?于是我找了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来作为文章的导入。
课堂一开始,我便和同学们说:今天先来听一首歌。同学们一听便兴奋起来,兴趣来了。接着,我就开始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随着悠扬而略带忧伤的歌曲弥漫教室,同学们开始静了下来,有的跟着唱了起来,有的则已经闭目沉浸其中了。一曲播完,同学们似乎意犹未尽,还沉浸在歌曲中,我赶紧发问:“这首歌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争着说:“想家,思家。”“能具体点儿吗?”“在外国的流浪和漂泊让作者想回到家乡。”“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见时机成熟,赶紧趁热打铁:“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我心归去》这篇,看一下作者身在何处,心归何处,心中感受如何。”学生快速地浏览,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作者身在法国,想回到中国的家中,回到故乡。”这样的歌曲导入,生动自然地营造了思乡的凄美情境,让学生在思乡氛围中进入课本,从音乐的美感中领略到人物情感,而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感受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心中不由自主会荡漾起一种想家的美好情怀。
二音乐伴读,感受语言之美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美的。饶杰腾在《语文学科教育学》中谈到语文审美教育因素时,首推语言美:“语言美应当是语文学科的首要的审美因素。”“汉语言文字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阅读文本是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方式。学生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使得文中的人、情、物、事、景跃出纸面,而有些篇目如果配上适合的伴奏音乐,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美。即所谓“美读”。
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篇写景散文的典范,本文的第四段到第六段是重点朗读部分。特别是第四段中运用叠词对塘中荷花的描写,堪称经典。我先让学生预习,找出语言描写最美的一段。学生都找的是第四段。什么比喻啊,拟人,通感,博喻,叠词等等手法。但是当我让一个学生从口中读出的时候,我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美。我问学生:这位同学读的时候,你的眼前浮现美景了吗?答案是没有。于是,我放了一段范读,当清幽的笛声袅袅在教室散开时,学生马上静了下来,接着传来一个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朗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朗诵去想象。一段读完,学生似乎意犹未尽。我问:“能浮现美景吗?”“能。”“美吗?”“美!”学生齐声答道。接着我让学生跟着朗诵轻声跟读。结束后,让学生在清幽地笛声再读一遍。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从学生那里读出的美感。而学生的眼前也同样浮现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同样的文字,在音乐的衬托下朗读,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在原本美妙的文字中,想象出一个音画结合的场景。而这样更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审美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这样的篇目时,注意引用适当的音乐伴奏,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三。音乐渲染,领悟内涵之美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吸引,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感同身受,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感受内涵之美。
在讲授《前方》一文时,讲到了“为什么作者说‘人的悲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学生显得很茫然。于是我放了一首韩磊的“走四方”,当歌中唱道:“一路走一路望,一路黄昏依然。一个人走在荒野上,默默地向远方,不知道走到哪里,有我的梦想。一路摇一路唱,一路茫茫山岗。许多人走过这地方,止不住回头望,梦想刻在远方。一路走一路望故乡。”同学们脸上若有所思,似乎有些明白了。听完整首歌后,我又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同学说:“老师,作者是不是要表达人总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啊?追求前方的梦想,但又忍不住想家,一直停留在没有家的感觉中。”听到这位的发言,我心中感到很欣慰。我紧接着发问,“你说的是不在家而产生没有家的感觉?那为何下文中又说到‘即便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呢?”学生被带入到更深的思考中,都陷入了沉思。我开始点拨:“歌中韩磊为何要离家?去前方追寻什么?”其中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是不是,在家中实现不了梦想,前方有它的梦想。”
“那么这句话中的两个家分别指什么呢?”
“具体的家,抽象的代表梦想的家。”
“实在的家和精神家园。”
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歌声营造的审美的氛围中,学生的审美兴趣被调动起来,都很想探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样在对人物的内心领悟加深之后,学生就更能领悟文本的内涵之美,和内涵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征以及新课程标准,都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品读语言文字中让学生接受文学的熏陶,进行情感的陶冶,审美情趣的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语文课堂,才能领略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内蕴。杨斌老师也曾说:“语文美育主要就是体现在课堂教学里。”实践证明,把音乐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尝试,让笔者看到了音乐对语文审美教育产生的影响。它可以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学生驰骋在音乐和文学的殿堂里,不再感到语文的没意思,而是在跳动的音符中领略文本情感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内涵之美;感受到了语文课原来蕴藏如此丰富之内容;在领略语文美的过程中提高了各自的审美品味,审美能力。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蔡宏振:《审美:语文教育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7期(上)。
[3]杨斌:《语文美育叙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