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艳艳的教学设计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朗林二小
张艳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中部分题。)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关于教学方式。我们力求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简洁有效的教学方式。为此,课堂上一方面非常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如在复习铺垫中,直接以口算引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重视除法的意义以及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而这些都能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学生对梳理和提炼问题信息的能力,让他们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选的学习素材既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跳绳、买书、租船、编排值日生等等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更关注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便紧扣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教学方法:迁移法启发式。学
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
具:小黑板、卡片。
一、导入新课 猜猜看
师:其实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二、复习旧知
口算:
33÷8= 34÷5= 64÷9= 28÷3=
三、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
1、出示数学信息:
有32人跳绳 每6人分一组
提问:根据图中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将问题补充完整。
有32人跳绳,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2)学生独立解答。
(3)把一位学生的横式、竖式板书在黑板中。提问:竖式中“32”、“6”、“5”、“30”各表示什么?(4)师:现在我们把数学信息“6人一组”改成“平均分成6组”,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
(5)对比:32÷6=5(组)……2(人)32÷6=5(人)……2(人)
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算式是一样的。单位名称不一样,第1题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平均分成6组,每组5人,还多2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
小结:看来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第1题的问题是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的问题是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
2、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三(1)班32人跳绳的问题,现在如果全校小朋友都来跳绳,还是每6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如果每5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8人一组呢?15人呢?
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
“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
2、解决秋游中的问题
⑴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①22人划船,至少需租几条船? ②10元钱一条船最多能划几时? ⑵学生独立解答。
⑶反馈:22人划船,为什么至少租6条船?10元钱为什么不能划4时?
⑷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安排。
3、巩固练习。
(1)航模小组用25个
装
,最多能装几辆四驱赛车?
(2)辆
思考:为什么(2)、(3)题都是用25÷4=6……1列式计算,第1题的结果是6辆,而第2题的结果是7辆呢?
(3)载重量4吨,要运25吨货物,至少需几 ?
按这样的排列方式,第23个是什么脸?
(4)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啊? 生:手指问题。
是啊,课始我们提出了:按这样的顺序数下去,第个是哪个手指?你能列个算式告诉大家吗? 生:
张老师从我们超市买了一些水果玩具,按这样的排列方式,第35个是什么水果呢?
上课伊始我们玩的游戏其中的奥秘现在能解决了吗?试一试吧。你能列式计算吗?
四、总结。
秋游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和解决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那么,你们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上表现得怎么样呢?可以自我评价一下,还可以评价其他的同学。同学们评价的很不错,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用知识去解决,只要大家努力地去学习、探究就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篇:张艳艳演讲稿
颂歌献给党 岗位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颂歌献给党 岗位做贡献
当胜利的号角在你耳畔响起,当镰刀斧头的党旗在你头上冉冉升起,当历史的年轮在华夏土地上转动,你是否还记得九十年前的七月,那个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辉煌日子?七月的党徽,金光闪闪;七月的党旗,迎风飘扬;七月的太阳,绚丽多彩!在这美好的七月,我们伟大的党迎来了她九十岁的生日。
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带来了十月革命的号角,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从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点燃了抗日的烽火,点燃了解放斗争的战火。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冲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夺关斩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当九八年洪水泛滥的时候,是你站在决堤的滔滔江水中,用你的身体铸就了坚实的堤坝,拯救起无数的生命;当“5.12”地震的时候,是你卧在倒塌的废墟下,用双手撑起一片安全的天。九十年,风风雨雨,历尽沧桑;九十年,励精图治,灿烂辉煌,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国富民强;没有伟大的党,就没有社会和谐、人民安康。
立足我的岗位,做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做为人民的公仆,肩负着党和国家的责任,怎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怎样在自己的岗位做出贡献,是我们时时处处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的租赁管理工作一头担着国家,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一头担着人民,为了人民的和谐安定。我们的本职工作是为客户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无论是外勤还是内勤,工作起来都不容易。外勤的工作,需要亲自到每一条街道查访,风雨无阻,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对于不同的服务对象处理起来情况也不同,有些是与我们有过业务接触的老客户,大家都相互熟悉,因此,对我们的工作比较支持,但有些新客户对我们的工作不熟悉,这时,我们就义务宣传、讲解有关房屋租赁管理的法律法规,让他们了解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重要意义,顺利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对内勤来讲,事无巨细,办理缴费态度要认真,服务要热情,甚至全程陪同。有的客户对我们工作比较满意,还寄来了感谢信,对我们的同志提出表扬。
做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我们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时刻把握自己的岗位职责,满怀豪情,甘于奉献,立足岗位做贡献,服务群众献真情。
千言万语,诉不尽我们对党的忠诚;千言万语,诉不尽我们对人民的热爱。我要把心中的颂歌献给党,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做出贡献。此时此刻,年轻的我立下庄严的誓言:今后,我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在鲜红的党旗号召下,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步伐迈得更加坚定,继续发扬租赁处“团结奋进、务实求真、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精神,在探索中找到闪光的目标,在追求中铸造出新的辉煌,以激情投身实践,凭智慧创造价值,为我局绚烂的明天奉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张艳艳 2011年4月14日
第三篇:教学反思、张艳平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课标精神,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巧设情境,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注重阅读个性化感悟,设计自主、合作的阅读过程。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为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读、想想、说说、议议、演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通过朗读、想象、思考,力求对文本有所感悟。
(一)朗读个性化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最重要的手段,要把他用“活”,用“巧”,以达到促使学生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作用。在这课中,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别读、齐读、表演读,把这些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渗透。除此外,我还注重朗读的评价,尊重学生意见,读评结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蕴含的内容。
(二)注重体验与感悟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且这篇文章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体验”一词前后共出现了15次,运用频率之高,次数之多,确为罕见,由此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这两个词时,我并没有让学生以词解词,而是注重让学生先想想:听了猫头鹰的命令后你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接着让他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让学生在想、说、议中感悟到这就是“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显然,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心灵对话,走入了课文情境,与动物同命运共呼吸,急动物之所急,想动物之所想。最后有感于心、化而言之,实现了自我超越。
第四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张艳霞)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先出示鹰图片,(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出示鹰击长空的画面。)(2名)
3、千百年来,鹰一直是勇敢,威武的象征,人们赞美它,学习它,那么,你知道鹰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榜样吗?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小鹰学飞,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宝宝帮忙。
、师:每位同学都能认真朗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铅笔为课文标出自然段。
师:不仅正确标出自然段而且数字写的特别漂亮。
2、师:同学们刚刚读课文的热情感染了老师,老师也想读读课文,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呢?
师:你来扮演老鹰!老师扮演小鹰和旁白,师:老师扮演小鹰和旁白 师:我们读的怎么样啊?
师: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的很好!你们也想试一试吗?
3、现在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不仅要当好小评委,而且边听边想:小鹰和谁学飞,飞了几次呢?
师:谁来说说他们读的怎么样。(3名)
师: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这样会进步的更快!师: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小鹰和谁学本领呢? 师:进行了几次学飞呢?
师:下面就让我们也做一只小鹰,与课文中的小鹰一起去学飞吧!
三、精读课文
第一次学飞
1、我们第一次会飞到哪儿呢?谁来说一说?
2、请同学们伸开双臂,像小鹰一样在天空中翱翔吧,我们飞离了地面,飞向了天空,没过多久便飞到了大树的上方,此时的小鹰非常的激动,于是他高兴地喊:“我会飞了”。
3、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数上方的小鹰,心情是怎样的呢?(写板书)
4、学生模仿小鹰的语气读课文 生:高兴,激动,开心等!师:谁愿意做一只高兴的小鹰?
师:声音洪亮加上飞行动作就更好了,谁愿意试一试? 师:我们共同做一只快乐的小鹰吧!(全班读)
5、小鹰认为自己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老鹰是这么认为的吗? 生: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师:真是一只严肃的老鹰啊,和蔼些就更好了!
6、老鹰为什么要这么说? 生:飞得更高,有进步 7老鹰希望小鹰飞得更高。生:更高(齐读)
8、学生合作完成对话。(女生读小鹰的话,男生读老鹰的话)第二次学飞
1、认清目标后,小鹰刻苦训练,这次又会飞到哪儿呢?请同桌之间分段朗读4,5自然段
师:这次又飞到了哪儿呢?(齐读)
2、现在请同学们展开翅膀,跟随小鹰继续飞翔吧!我们越飞越高,飞到了大山的上空,这时的视野更加开阔,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啊!小鹰又高兴地喊:“我真的会飞啦”
3、飞到了大山的上空的小鹰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写板书)生:骄傲,自豪。
4、模仿小鹰语气读课文
师:谁愿意做一只骄傲的小鹰?
师:真是一只骄傲的小鹰啊,谁还想试一试呢? 师:真是一只神气的小鹰啊!
5、得意洋洋的小鹰会得到老鹰的表扬吗? 师:请同学们齐读!生: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6、第二次学飞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为什么没有得到表扬呢? 生:谦虚,鼓励
7、老鹰希望小鹰成为真正的飞行冠军,老鹰对小鹰的要求可真高啊!
8、请同学们配上动作合作完成对话。(1,2组读小鹰的话,3,4组读老鹰的话)第三次学飞
1、老鹰真是用心良苦啊,但不知小鹰会不会放弃啊!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到书中寻找答案吧!自由朗读课文。
2、小鹰放弃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3、你是怎样理解“拼命”一词的呢?
“拼命”一词表示飞的非常的吃力和艰难。
4、我们和小鹰再做一次努力吧,请同学们展开翅膀飞翔吧!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5、第三次学飞的小鹰飞到了白云下面
6、模仿小鹰的语气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会急促的喘着气呢? 生:跑步,着急
师:小鹰鼓起劲,拼命向上飞,这时的它已经 生:(很累)(齐读)
师:同桌之间互相模仿小鹰的语气。师:谁能试一试读出很累的语气?
生:可爱的小鹰,你再累也要煽动翅膀啊,否则就要掉下去了。
师:声音再急促些就更好了。
7、小鹰的语气有变化吗? 生:如果不说问号,教师引出。师:现在有一个问号
8、小鹰不仅学习了本领而且变的谦虚了。这时老鹰会怎么回答呢?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孩子,你往上看!
师:真是一只和蔼可亲的老鹰啊!
9、看见白云上面有几只鹰在盘旋,小鹰会怎么做呢?(写板书)
生:继续飞,越飞越高,放弃了
10、小鹰进行了三次学飞,第一次飞到了大树的上方,第二次飞到了大山的上空,第三次飞到了白云的下面,(学生齐读)想一想小鹰为什么能越飞越高呢?
11、顽强的毅力,拼搏进取的精神,虚心好学的美德!(写板书)
顽强的小鹰在学飞的过程中更加坚强,更加成熟,相信将来他一定会成为天空中最自由,最鹦鹉的那一只。
12、分角色朗读课文(三位同学合作完成)
师:三位同学的精彩朗读,为我们再现了一副小鹰学飞的生动画面
13、请同学们说一说,以前在学习中你有没有骄傲过?学习了这一课以后,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生:虚心学习,请教老师同学,不懂的问题及时问。
14、学习完本课,陈老师希望你们向小鹰一样,虚心好学,不怕吃苦,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长大后用你们的双手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回家问妈妈,你学习走路说话时的情境。2收集动物学习本领的故事。
第五篇:张小艳 蓝天杯教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单位: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姓名: 张小艳 邮编:223800 【课 题】
《 小松树和大松树 》 语文 一年级 【教材简解】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第二自然段讲小松树想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目标预设】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积累和运用词句;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因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并学会给它们组词。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分角色表演。
3.情感目标: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教学重点】
(由于低年级课文以要求学生大量识字,读懂课文为主,所以确定本课重点为)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熟读懂课文,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让学生明白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根据课文的语言特色和一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3、老师适机指导学生课文的朗读,以培养学生感悟和朗读能力,让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最终让学生感受为人到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这一思想。【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这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寓言。
本课教授的是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学习本课的几个生字,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正确的朗读课文。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和主体”,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生试读字词,试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读去想去写。把“自主权”留给学生!(整个设计思路显得直白,第一段应该属于教材简解里.)【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班,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出示小松树图片)小松树作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叫小松树,今年7岁了,很高兴来到一(10)2 班,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愿意)可是交朋友不能盲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小松树,学习一个和小松树有关的寓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
2、简介寓言故事。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要求读时突出小松树的小与大松树的大)
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师通过色彩鲜明的小松树图片、生动的语言赋于小松树以生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后面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地听一位叔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
2、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轻轻地打开语文书第8课,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明确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看,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自己读读,想办法记住他!
(1)自由认读词语。
(2)指名认读词语。(读准第二组词语中的轻声,并能区分伯伯与爷爷的辈分)(3)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字些字吗?(利用开火车、齐读等方式认读不带拼音词语。)(4)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初读环节学生肯定会遇到难度不同的障碍,通过多种认读方式,使学生扫清生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并把课文读通顺达到流利。】
过渡:刚才字宝宝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现在他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3(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高山。)(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投影出示第一小节)(1)自由读第一小节。(师在黑板上画一座高山)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弄清小松树与大松树的位置)
(2)出示小松树与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空(请一学生到台前,把小松树贴在山顶上,大松树贴在山脚下。)(3)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过渡:
(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大家看,小松树站在山顶上,每天看着太阳公公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 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松树,你会怎么想?(自由交流)【充分挖掘课文潜在资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为体会小松树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而得意的心情做铺垫。】
师:是呀,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谁来读第二小节。(指名读)
出示句子: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师:老师觉得“喂”这个字读得还不是很有味道!老师用“喂”来说一句话,你就会明白“喂”应该怎样读?
师对着学生说: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用!你愿意借铅笔给我用吗?(不愿意)
师:这是为什么?(没有礼貌)
【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体会小松树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神态,为感情朗读奠定基础。】
师:那小松树这样对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小松树对大松树没有礼貌。)
那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很远”这个词学生读得不够到位)师:小松树看得还不够远,你能让小松树看得再远些吗? 学生读完了这个小节。
(3)面对没有礼貌的小松树,大松树为什么没有回答?(自由说)【“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松树没生气?(在图上看到的)师:真了不起,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4)学到这儿,你还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吗?(不愿意)(5)齐读第二小节。
【本环节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感悟。】
过渡: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学习第三小节:(1)谁来读第三小节。
(2)理解:摸着。在生活中谁摸过你的头?(妈妈)妈妈摸着你的头是什么感觉?(舒服)空空 请你舒舒服服地读这句话。
(3)学生自读,指生读,师范读,生练读,指生读。过渡:风伯伯的话,小松树听懂了吗?
4、学习第四小节:(1)齐读第四小节。
(2)谁来表演一个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的动作?(3)此时的小松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师:如果我现在就是大松树你想对我说什么?
师:小松树为什么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如果我现在就是大山爷爷,你想对我说什么?
【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其重要。教师创设了一个把自己当作大松树、大山爷爷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4)师:从此以后,小松树改正了缺点,再也不骄傲了,变成了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同学们你愿意和它成为朋友吗?(愿意)
老师送同学们一句话:(出示句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松 多 呢 回 答 伯 孩 爷 托(1)齐读生字。
(2)你能认识这三个偏旁吗?(口字旁、子字旁、父字头)
(3)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也可以说字谜。(学生自由说,如:(老公公栽树。(松)一人咬一口竹子。(答)白胡子老爷爷。(伯)„„ 【 如何让学生记住这些字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开发学生右脑,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4)学写生字:松 多 呢
交流:这三个字,你想提醒别人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
空空 学生描红,注意刚才提到的注意点,教师巡视指导。
【写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一条龙”贯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始终。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分角色读课文。